isi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 后期资助

中原工学院2019校园招聘宣讲会-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阶五
实际情况中,少数宣讲会场次可能临时改变时间、地点、甚至取消。对此,本站提醒大家,宣讲会开始前,可与相关企业和承办学校联系确认。
城市及学校:&|&
时间及地点:友谊校区--阶五
宣讲会信息来自企业HR和官方公开信息。欢迎企业HR主动把贵公司的宣讲会信息提供给我们发布,请邮件联系我们。
应届生手机微信版
信息来源:&
请选择您要去的地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是否是套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出版社名称
2015年12月
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相关的文章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 ora.shisu.edu.cn ??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 年3 ... 学会2011 年年会在我校 ... 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科 研 简 报
2012年第1期(总第03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 主办
2012年 3月
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
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
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
è 我校 3个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获准成立
我校申报的 3 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英国研究中心获准成立。研究培育基地的
主要任务是……
è 我校获 10项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根据教社科司函[2012]12号《关于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我校共获得 10 项 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
金项目,其中,规划基金项目 4项,青年基金项目 6项……
è 上海欧洲学会 2011年年会在我校举行
上海欧洲学会 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 2011年 12月 29日下午在我
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欧洲学会主办,我校承办。会议主题为“国际
体系转型中的欧洲:挑战与趋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科研要闻资讯.............................................................................................................................. - 1 -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 - 1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 .......................................... - 4 -
刘延东: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 5 -
刘延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 12 -
刘云山: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 .. - 12 -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摘选)................................................ - 13 -
上海市教委: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推进上海高校特色发展 .................................... - 15 -
我校召开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工作会议................................................................ - 16 -
科研项目进展............................................................................................................................ - 17 -
韦宗友老师课题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 - 17 -
张绍铎老师课题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 - 17 -
外教社 3部专著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 - 17 -
《美国文学大辞典》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 - 17 -
我校 3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获准成立................................................................ - 17 -
汪小玲教授入选 2011年度“曙光计划”项目 .............................................................. - 18 -
我校获 10项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18 -
杨春雷、吴瑛老师市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并获良好评价 ........................................ - 18 -
我校社科部课题获立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 ........................................ - 18 -
学术成果荣誉............................................................................................................................ - 19 -
蔡伟良教授当选为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 - 19 -
中美交流基金会网站刊发中东所刘中民教授英文文章................................................ - 19 -
马丽蓉教授科研成果入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咨询报告 ........................................ - 19 -
我校在“2011年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工作积分排名”中位列第 23名.............. - 19 -
《国际观察》跻身全国政治类 CSSCI来源期刊前四................................................... - 20 -
我校 7篇博、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 ............................................ - 20 -
刘中民教授在《环球时报》等发表多篇评论并被转载................................................ - 20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致我校感谢信................................................................ - 20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再次入选 CSSCI来源集刊名单............................................... - 21 -
《阿拉伯世界研究》跻身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之列 ........................................ - 21 -
赵冠芳获国际语言测试领域最杰出博士论文奖............................................................ - 21 -
我校 5篇论文被评为市教育工会优秀调研报告............................................................ - 21 -
外教社 4部图书荣获第二届上海图书奖........................................................................ - 21 -
我校“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丛书”被列入国家和上海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 - 22 -
我校英语学科推出《英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 - 22 -
刘中民教授发表《将宗教带回国际关系理论》一文.................................................... - 22 -
学科人才建设............................................................................................................................ - 23 -
英语学科继续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结项工作 ..................................................... - 23 -
我校印地语、汉语言两本科专业获教育部审批通过和备案 ........................................ - 23 -
杨力教授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23 -
学术会议交流............................................................................................................................ - 24 -
上海欧洲学会 2011年年会在我校举行.......................................................................... - 24 -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希腊语教师参加希腊研究在中国学术研讨会................................................................ - 25 -
马丽蓉教授应邀在宗教与国际事务论坛上演讲............................................................ - 25 -
德语系召开德语特色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 - 25 -
第 2届跨文化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26 -
《解放日报》发表对刘中民教授的年终专访................................................................ - 26 -
陈壮鹰教授就“瑞士当代小说文化记忆”主题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 ................ - 26 -
我校第 40届科学报告会举办.......................................................................................... - 27 -
英语学院改进科研报告会举措显现成效........................................................................ - 27 -
王有勇教授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作专题报告............................................................ - 28 -
赵伟明教授在凤凰卫视点评伊朗波斯湾军事演习........................................................ - 28 -
李春虎教授在凤凰卫视评析朝鲜半岛局势.................................................................... - 28 -
第三届中国管理案例共享国际论坛在我校召开............................................................ - 29 -
我校主办上海市外语教育技术协会第 27届年会.......................................................... - 29 -
陈福康教授赴香港学术访问............................................................................................ - 29 -
陆经生等参加第三届中国学生西班牙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 - 30 -
全国波斯语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30 -
陆经生教授为上海西班牙语教学发展策略系列讲座做开幕讲座 ................................ - 31 -
王有勇教授应邀参加《阿拉伯人》杂志论坛................................................................ - 31 -
中东所举办“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经验交流会 ........................ - 31 -
学术讲座论坛............................................................................................................................ - 32 -
解放日报陈振平谈“平面媒体版面语言的表达与解读” .............................................. - 32 -
高健老师谈“文明的冲突抑或和解”.............................................................................. - 32 -
北大陆俭明教授谈“语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32 -
“战后美国小说与当代世界问题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活动报道之五 ........................ - 33 -
Nexon公司 CEO朴庆桓谈“网络游戏广告发展史” .................................................. - 33 -
陈坚林教授谈“外语教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 - 34 -
朱磊老师谈“语音是否具有独特的物理属性”............................................................ - 34 -
美利坚大学赵全胜教授谈“奥巴马的亚太政策”........................................................ - 35 -
《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谈“传媒与文化” ................................................................ - 35 -
华师大胡范铸教授谈“修辞学的问题与方法” .............................................................. - 36 -
宋炳辉教授谈“中国比较文学之发展与现状” .............................................................. - 36 -
美国加州大学谢天蔚教授与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座谈.................................................... - 37 -
乔国强教授谈“趣谈叙事”............................................................................................ - 37 -
朱杰进老师谈“研究选题与国家战略”........................................................................ - 37 -
吴永年教授谈“现代中印关系” ........................................................................................ - 38 -
谢天振教授谈“学术创新和论文写作”........................................................................ - 38 -
黄仁伟教授谈“世界政治经济大趋势与中国的战略机遇” ........................................ - 39 -
华政何勤华教授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并作精彩报告........................................................ - 40 -
教育部新闻学教指委李良荣教授谈“新传播革命”.................................................... - 40 -
三位文学老师谈“文学之于生命”................................................................................ - 41 -
上大王培军副教授谈“钱锺书与鲁迅” ............................................................................ - 41 -
交大郭曙纶副教授谈“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论文写作”................................................ - 42 -
南大陈晓律教授谈“英美文化的同与异” ........................................................................ - 43 -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科研要闻资讯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
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
“2011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意义
1.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贯彻落实总书记
讲话,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
与持续提升。
2.实施“2011计划”,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
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
3.实施“2011计划”,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长期
以来,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
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
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
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
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
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
全面开放。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
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
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
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创新引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
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国家自主创
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四、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
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
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
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五、重点任务
(一)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
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
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
协同创新模式。
1.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内外
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
果和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
2.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
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
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产业结构调整、
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3.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与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
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
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
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
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发挥
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
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
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
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
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2.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
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
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
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
人才培养。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4.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
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
动态发展。
5.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
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
6.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
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成长效
7.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
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性合作,
加快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8.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六、管理实施
(一)组织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
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
点设在教育部。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中心遴选、管理实施等提供咨询。委员
会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专家组成。
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确定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负责遴选评审专家、组织评审、开展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
(二)操作实施
“2011计划”从 2012年开始实施,四年为一周期,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
价三个阶段开展。在充分培育并达到申报要求的前提下,由协同创新体联合提出“2011 协
调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评审,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遴选不同类
型的协同创新中心。
1.培育组建。高等学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规划,
积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
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
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优势,为参与“2011
计划”奠定基础。
2.评审认定。在高等学校为主组成的协同创新体充分培育并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联合
提交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请。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体应满足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的重大方
向、具备开展重大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与条件、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学科优势等
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认定申请进行初审后,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领导小
组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审议后,对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体,批准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3.绩效评价。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应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相
关条件,整合多方资源,优化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过程管理,加
快实现预期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确定的任务与规划,
加强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对于执行效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2011 协同创新中
心”,要及时整改或予以撤销。
(三)支持方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方面
的支持和投入。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
汇聚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
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吸纳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支持;面向科学
前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发挥
集聚效应。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 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
励性支持。
为积极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保障“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改革,根据
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关部门、地方、高校等应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研任务
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要求,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
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进一步
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四个坚持”为指导,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重
大需求,坚持基础研究在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
基础研究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把机制体制改革作为提高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大动力,坚持把
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自由探索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有机结
合,实现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由注重数量的外延式发展向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发挥高
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策源地、知识转移发动机和知识传播主力军的作用。
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继续实施“长江学者
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组织高等学校积极承
担国家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加快优秀拔尖人才的汇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青年科技
人才的倾斜和稳定支持力度,不断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深入
推进科教结合,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加强基础研
究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建立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长效机制与稳定途径,支持和引导本
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
人才,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加快
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重点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继续实施“985工程”,支持一批重
点建设高等学校依托优势学科集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若干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国际
水平的学术中心。继续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培育,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竞
争实力,使之成为本领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基地。调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定位,转变
发展方式,突出人才培养,强化特色发展,注重学科融合,保持规模稳定,争取稳定投入,
使之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队。
四、促进学科交叉和汇聚,培育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集群。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不断调整和优化高等学校学科布局。继续实施“211工程”,推进重点和特色学科发展,力
争有更多学科进入世界前列。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优势,围绕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增
强学科集聚能力,形成优势学科集群。围绕探索科学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
科生长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五、推动机制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环境氛围。大力推进基础研究改革
试点工作,突破制约原始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探索更加适应于基础
研究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员聘用和薪酬机制。转变高等学校基础研
究考核与评价方式,健全以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新机制。完善寓教于研的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的转化。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构建适应重大科学研究的新型组织形式。优化经费、设备、用房等资源配置及使用政策,形
成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体制。
六、加强基础研究条件建设,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加快高等学校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的培育和建设,推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竞
争力。加强对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组织和引导,注重项目培育,保障实施条件,提升高等学
校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能
力。积极支持创新方法研究,提高高等学校科学仪器、配套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
水平。注重基础性工作,加强科学数据和成果的收集、整理,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为基础研究发展提供条件支撑。
七、开展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组织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
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
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
机构、骨干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推动高等学
校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
略融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八、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高等学校与国际一流大学、
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依托现有各类基础研究基地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培养一批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产出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
新引智计划,引进国际智力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
织、国际科技计划、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支持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扩大公派
出国留学规模。加快培育一批优秀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九、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
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
大力加强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建立并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强化
监督管理,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和学术不端行为问责制,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
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支持的长效机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为高等学校自主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相结合的
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等经费的规范使用,加大对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经费
的监管,提高使用效益。逐步建立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制度。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高等学校基
础研究,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刘延东: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
的高度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繁荣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
内容,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强调
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
一条红线,贯穿于繁荣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
用,指出要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
重要功能,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更好服
务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并从实施创新工程、整合研究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等
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重要思想和论断,集中体现了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战略部
署,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
重大政治任务,真正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哲学社
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一、总结成绩和经验,增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和自信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的
研究能力是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以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
进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行谋
划部署,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启动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和建设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
量雄厚。长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要求,
取得了重要成就,呈现出繁荣活跃的生动局面。一是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建成了一批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立足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交叉学科,初
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 8 大门类、28 个一
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二是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推出了一批高水平论著,整理了一批
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一批国外学术精品。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80%以上的研
究成果集中在高校。三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仅“十一
五”期间就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 6万多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
参考。四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已达 44万人,占全国社科力量
的三分之二以上,涌现出了一批名师大家和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五是对外
交流日趋活跃。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交流,加强了与国际上许多高水平大学、学术
机构的合作,扩大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为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
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繁荣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教学科
研全过程,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二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化重大
问题研究,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众,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四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
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自由
探索,提倡健康的学术批评;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协同创新,促进资源
共享,激发学术活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倍加珍惜,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坚持完善、丰
以上成就和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自觉与自信,也凝结着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和智慧。长期以来,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严谨笃学、
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为推动教育事
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实践证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
赖的队伍。
二、准确把握形势,增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同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当前,
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充
分认识、准确把握。
一是国际格局继续深刻调整,如何更好地掌握发展主动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
出了新要求。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围绕
发展主动权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大国力求保持领先优势,新兴经济体上升势头迅猛,国际
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态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同世界
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走到国际舞台的前沿,不可避免地牵动国际利益格局的变化。可以
预见的是,随着我们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融入世界的程度日益加深,一方面发展空间会越
来越大,发展机遇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受到的外部牵制和阻力也会越来越大,遇到的风险
和挑战会越来越多。如何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
把握主动;如何用好思想理论武器,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国
情、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
深入研究和回答。
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 13亿人民共享经
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共享强盛祖国的尊严和光荣,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重大任务,在前进
的道路上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最突出的就是要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
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努力提升发
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
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课题,深入
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重大问题,更好
地提供政策建议、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是党所处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党走过了 90 年的奋斗历程,在全国执政 62
年,目前所处的内外环境与以前相比,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迫切需
要加强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
主义来指导党的建设,使我们党能够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迈向更大胜利。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和总结党的建设经验,
研究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
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四是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不断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更加复杂,人们的行为选择日趋多样,社会思想更加活跃。特别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
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地和社会
舆论的放大器,这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和表现,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对我们凝聚社会
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自身的独
特价值,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提炼体现民族性、富有时代性、突出
大众性的有效载体和表达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积
极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多做解疑释惑、澄清误区
的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坚定人们同舟共济、开创未来的信心;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
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
五是我国已进入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推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科
学发展,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
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教育与经济社会
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内容方
法比较陈旧,教育体制机制不活,教育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如何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加快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做的工
作很多,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也很多。这就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
个根本要求,深入研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等
重大问题,积极探索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途径,为加快实现向教育强国和
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教情的深刻变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还存在一些不
适应,如科研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价值有待进一步拓展,育人功能有待进一
步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迫切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思路、严谨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
展新局面。
三、明确目标任务,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最近,中办、国办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为贯彻两办文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
会科学繁荣计划( 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高等学
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配套文件,要认真抓好落实。
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
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围绕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创新。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推进,我国的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和发展道路受到
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奋力抗击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
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盛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更是赢得世人的瞩目和
盛赞。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什么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在推进现代
化的进程中,能用几十年时间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为什么一个拥有 13亿人口的
大国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这些问题不仅国际社会比较关心,国内广大干部群众也希
望能够得到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和回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国际社会和人民群众
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参与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坚
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加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和阐释,特别
是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强大生命力,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借
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立足本国国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进行的成功探索,是我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增强广大师生和人民群
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指导党和
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增强广大师生和人民群
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研究阐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伟大的创造性,增强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深入研究、及
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
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切实增强理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高
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只有把“育人”这件大事抓好,才能更好
地体现自身价值。当前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以及新生代“独生子女”群体特征的日益
凸显,都给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这一战略主题,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创新理念,落实措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把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加
强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传授和教育熏陶,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
面发展。二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及时向
教育教学转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三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
课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要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法手段,健全质量测评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
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三)围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当前,关键是要在
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三大创新”。
一要以学科体系创新为基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重点扶持基础学科,切
实加强应用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着力培育新兴学科,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
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要以学术观点创新为核心,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世界发展的大势拓展创新视野,立足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激发创新思
维,立足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汲取创新养分,不断提出学术新观点,创造学术新思想,开辟
理论新境界,永葆哲学社会科学的旺盛生命力。三要以科研方法创新为手段,坚持理论联系
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意愿,善于从实践中发现
和解决问题,改变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科研模式。要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
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四)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科学发展,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
服务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创新和学术创新上,更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是中央立
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
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主线。一要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
矛盾和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学科优势,深入研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
产业培育、缩小分配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等重大课题,拿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
据,切实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二要着眼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整合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力量,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打造一批研究基地和具有专业
优势的智库,促进协同创新,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快研究成果转
化应用,更好地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三要按照中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适应全民
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提高公众人文素质,为实现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围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功能。繁荣发展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在 90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
命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要在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不断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激发全民
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三要开展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
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善于用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展现我国
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风采,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
人类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四、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努力营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前,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和要求已经明确,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
实。各级党委、政府,各高校要贯彻中央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把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工作做
(一)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加强宏观指导,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
校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地区和学校实
际,制定好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切实把中央提出
的任务和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要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引导和管理,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授宣传
有纪律,确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要关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
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他们投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好科研与经济社会
发展紧密结合的问题,目标是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符合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规律的现代科研体制机制。一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改革,按照指导监督有力、
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关系明晰、开放合作有序、组织运行高效的原则,建立高校与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有效互动的科研合作和组织新模式。要促进团队合作与自由探索
相结合,既有效促进协同攻关,又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要完善学术决策机制,加强高校学
术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要确立质量
第一的评价导向,以服务国家需要、弘扬先进文化、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标准,更
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改变简单以数量评价业绩、评价人才的做法,
真正建立起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多元评价体系。三要完善科研经费投
入和使用机制,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加强绩效评估、审计和社会监督,确
保经费配置和使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靠
人才,靠队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实践、勇于创新、
治学严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一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
造就一批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二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
响力的名师大家;依托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
术骨干;下大力气培养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三要完善
培养培训机制,深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等研修
培训,帮助教师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对国情的了解,增强思想政治修
养和道德修养;加强教师实践培训,鼓励和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社区农村联合
建设社会调研基地,完善实践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教师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制度,增强教
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是出思想、出智慧的学问,哲学
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对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也意味
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应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总体是好的,但确实还存在一
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
缓。要完善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大
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作为教师
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聘任聘用和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努力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设成一方“净土”。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号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延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全面提高高
等教育质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 2012年 3月 23日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
作会议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
育规划纲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以质量
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
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刘延东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
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
培养人的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抓住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关键,系统推进,
务求实效。一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突出教学业绩考核,改革教师评价办法;完善教师遴
选和聘任制度,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教师结构。二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基
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创新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式,强化师生交流互动。三要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
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四要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指导,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注重创新、奉献社会以及
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维护学术诚信,形成有利于人才成
长的良好环境。
刘延东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
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
建设优势学科,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
学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要坚持开放办学,
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刘延
东要求,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加强统筹领导,落实保障政策措施;各高校要切实履行质量建
设主体责任,发挥好各方作用,形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合力。
刘云山: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 推动哲学社
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会议 2012年 3月 2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主持会议并
讲话。会议审议了 2012年度国家社科研究基金预算。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国家水准、注重科学管理、服
务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
会议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注重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重点资助体现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研究课题,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改进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推出一批优秀成果,带动培养一批优秀
人才,较好地发挥了社科界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会议要求,一定要认真做好规划,突出
资助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要求,加强项目研究全程管理,确保基金增长与使用
效益同步提高。
刘云山指出,要深刻认识国家社科基金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
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维护好国家
社科基金品牌,增强公信力和权威性。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和推动工作,创新工作理
念、拓展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切实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
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要大力倡导理论
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完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机制,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
性实效性,推动社科界形成关注现实、崇尚精品、讲求责任、注重诚信的学术风气。要运用
多种载体宣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及其社会效益,宣传为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的优秀人
才,不断提升国家社科基金的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凝聚优秀
人才,团结服务专家学者,发挥好党联系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作用。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摘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
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据《中共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
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
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二)重要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
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
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 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
到 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
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
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
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
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
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
形成;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
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改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
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
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
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
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
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
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加强学科和教材建设,全面完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
点教材编写规划,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整体水平。发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计
划地组织对外翻译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设一批社会
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
九、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整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出版、
版权、民族、侨务、体育、旅游等资源,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机制,开展国家文化年、中国
文化节、“感知中国”等品牌活动,推广中华春节文化,打造“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新品
牌。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扶持和加强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快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制定我国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出去规划。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构建人文交流
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
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
设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奖和国际性文化奖项。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
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
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
理念和机制。
上海市教委: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推进上海高校特色发展
在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上海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由外
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转型,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引导高
校特色发展。
一、加强市级统筹,推进综合改革
1.建立市级统筹机制。积极利用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会商机制,由市委、
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建立市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全市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2011 年共召开 22次会议,推进 27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政
府、行业、高校、医院四方形成合力,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
合改革试验,推动了教改和医改,得到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肯定;又如,积极探索政府主导、
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市场运作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支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世界
顶级企业成立联合学院;再如,为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我市 14个部门合力研究并将
联合下发“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的文件。
2.转变经费投入重点。市政府“十二五”期间将增加 140亿专项资金推进教育改革和发
展,其中 70%用于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资金的 70%用于人才培养。经费
投入重点由注重校园、设备等硬件建设向注重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等内涵建设转变,由注重
具体的分散性项目向注重高校自主发展能力的整体性项目转变。同时,建立财政教育专项重
大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和跟踪问效机制,逐步扩大财政绩效评估范围。
3.统筹学科专业布局。在对学科专业重点建设的同时,优化布局结构。依托部属高校,
建设上海数学中心、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力争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开展“现代都市工业学科专业群建设”等 21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护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 200个高职高专专业,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向社会公布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名单,并相应调减招生计划。
二、坚持分类指导,引导特色发展
我市提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支持”,以制定高校发展定位规划为抓手,
推进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
1.创一流,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市大力支持部属高校发展,促进其在服务国家和
上海战略中,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除了给予土地、校舍
等资源外,在“985 工程”、“211工程”等建设中,给予 1:1 配套资金支持。部属高校利
用部分地方财政资金(如新一轮“985工程”配套资金的 40%)开展了 200余个服务地方的
项目,并与 9所市属高校签署共建协议。
2.重应用,促进地方院校特色发展。根据“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引导地方院校
结合社会需求,在特色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品质提升。如与国家海洋局、交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通运输部共同支持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建造教学科研试验用船;建设 44个市级重
点和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持续 5年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着
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3.促规范,引导民办院校提高质量。按“分类扶持、提升质量、多元发展、依法管理”
的原则,在依法落实法人财务权,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每年设立 2亿元专项资金,对民
办学校分类给予财政专项扶持,促进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4.建机制,高起点创办研究型大学。根据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与美国
纽约大学合作,建设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上海纽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筹建一所教
育、科研、创业相融合的研究型大学,以期对我国现有大学运作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科教结合等方面起到试点和示范作用,改善高等教育发展生态。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在部
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框架下,紧密结合 27个试点项目的建设,加强高等教
育内涵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市的步伐。
我校召开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工作会议
3 月 27 日下午,我校虹口校区召开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工作会议,会议由曹德明
校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外事处处长张红玲、科研处处长王有勇、人事处处长孙信伟、财务
处处长黄萍、我校 3个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的负责人及相关核心成员等。
会议首先由科研处处长王有勇传达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
地第一次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主要内容如下: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于 3月 22至 23日召开了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第一次工作
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会上指出,通过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
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必将有利于我国在政治上提高影响力、在经济上提高竞争力、在形象
上提高亲和力、在道德上提高感召力,进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对于今后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工作的思路和举措,郝平表示,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大
政策引导、实施项目支撑、强化制度建设、注重调查研究等举措,努力构建基地建设和人才
保障并重、基础研究和问题研究并行、研究对象和领域全面覆盖而重点突出、研究主体和方
式多元开放而协作共享的区域和国别研究的新格局,并争取以实施国家层面的推进计划为牵
引,实现区域和国别研究的持续科学发展。
目前我校 3个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英国研究
中心尚处于培育期,基地建设的第一笔经费已经到位,在此次我校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工作会议上,曹校长强调了基地建设的意义:通过 3个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的建设不断拓展
内涵,凝聚队伍,整合社会力量;通过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通过错位竞争充分发挥我校多
语种、跨学科、跨文化优势。曹校长还提出,力争通过一年的建设使现有 3个研究基地符合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建设标准。
与会人员随后讨论了基地建设第一年的机制建设、人员编制等问题。最后,曹校长就近
期基地建设工作布置如下:一、尽快成立各基地的学术委员会;二、办好基地建设的动态简
报;三、尽快拟定各基地的建设方案;四、明确基地建设中各部门的任务分工,科研处负责
基地的科研工作,外事处负责基地的对外联络。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科研项目进展
韦宗友老师课题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
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知,我校韦宗友老师申报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课题(中青班专项)“新兴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改革研究”已获准立项。课题批准号
2010FGJ003,资助金额 4万元。(科研处)
张绍铎老师课题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
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知,我校张绍铎老师申报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
划课题(中青班专项)“中美日关系研究()-同盟、准同盟与三角关系”获得立
项。课题批准号 2010FGJ007,资助金额 4万元。(科研处)
外教社 3部专著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
受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经专家评审,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公布了 2011年度第二
期资助项目名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三部学术专著名列其中,分别是:《海明
威:美国文学批评八十年》、《英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和《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
代学术建构为框架》。(上外校报)
《美国文学大辞典》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根据 2012年 1月 2日公布的“2011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示名单,
我校文学研究院虞建华教授主持的《美国文学大辞典》获得立项。
《美国文学大辞典》是一部自主编写的大型美国文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书,于 2004年
启动,主编虞建华教授为此项目倾注了多年心血,参写者包括来自 17所高校的 40余名教授
和博士,到目前已进行了 7年,基本完成逾 300万字的书稿撰写。
《美国文学大辞典》编撰期间曾得到我校“重大科研项目”和“211”三期的立项支持,
保证了这一浩大工程的顺利进行。
《美国文学大辞典》收录 2000余词条,内容包括作家、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文化人、
作品、文学刊物、文学运动、文学事件、文学奖项和批评指南。成果的子项目《美国文学辞
典o作家与作品》是先行的简明普及本,于 2005年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信息丰富,设
计独特,与时俱进,获得诸多好评。本成果注重学术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期待出版后能以
其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成为美国文学研究的信息库。(文学研究院)
我校 3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获准成立
接教育部通知,我校申报的 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英国研究中心获准成立,启动经费均为 40万元。这不仅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是我校社科研究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创获,也是我校职能部门服务、协助科研部门共创
佳绩的鲜明体现。
此次研究培育基地建设工作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推进区
域和国别问题研究以及国际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提高社科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
和针对性,提升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决策咨询能力,实现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战略转型,使之发
展成为国家重要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研究培育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球视野下系统开展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科
技、宗教、历史、艺术等领域的全方位研究,着力聚焦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此外,研究培
育基地还担负着改革与创新研究方法、强化人才体系建设等重任。(科研处、对外合作交流
汪小玲教授入选 2011年度“曙光计划”项目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通知(沪教委科[2012]2 号文),经过
专家评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审定确定 57人入选 2011年度“曙光
计划”项目,其中我校研究生部汪小玲教授得以入选,所申报项目题目为“纳博科夫文艺理
论研究”,项目编号 11SG32,资助经费 5万元。(科研处)
我校获 10项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根据教社科司函[2012]12号《关于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
果的公示》,我校共获得 10项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规划基金项目 4
项,青年基金项目 6项。一次获得 10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在我校尚属首次,标志着我校
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科研处)
杨春雷、吴瑛老师市社科规划课题顺利结项并获良好评价
根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知(沪社办[2012]第 012号、第 020号),我校
杨春雷老师承担的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面向计算的约束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批准号:
2008EYY002)和吴瑛老师承担的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分析与对策
研究——基于孔子学院的调查》(批准号:2008EXW001)的最终成果经专家鉴定及上海市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于 2012年 2月 2日同意课题结项,等级为良好。(科研处)
我校社科部课题获立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
由我校社科部赵鸣歧老师领衔申报的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获得立项,项
目名为《涉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该项目也是第一批中唯一通
过的项目,项目经费十万元。该项目成功申报将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以及社科部研究
生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社科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学术成果荣誉
蔡伟良教授当选为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 2011年年会于 2011年 11月 4日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年会上,
经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名单,我校蔡伟良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天
津大学、新华社、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电影集团、文化部外联局亚非处、《今日中
国》杂志社、朝华出版社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
出席本次年会的我国阿拉伯文学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阿拉伯巨变与阿拉伯文学”、“世
纪之交的阿拉伯文学”和“阿拉伯文学在研项目研究介绍”三个主题展开了讨论。(上外校
中美交流基金会网站刊发中东所刘中民教授英文文章
2011 年 12 月 1 日,中美交流基金会发表了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的英文评论“How
China and the US can find Common Ground in the Middle East”。文章对中美在中东的共同利
益与矛盾分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美交流基金会创办于 2008年 1月,是香港董建华先生倡导的一个旨在加强中美之间
对话与交流、减少分歧、增进共识的非盈利性非政府组织。基金会于 2011年 2月启动了名
为“中美聚焦”的网站,并力图将之打造成为中美两国各界精英了解彼此对中美关系、国情
发展、国际作用的不同看法、分析及展望的重要平台。(中东所)
马丽蓉教授科研成果入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咨询报告
教育部社科司组织专家对 2011年度报送的《专家建议》稿件进行了评审,共评出 2011
年度优秀咨询报告 88份,其中我校马丽蓉教授的研究成果《清真寺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穆斯
林管理和服务的抓手》入选为 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咨询报告。(科研处)
我校在“2011年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工作积分排名”
中位列第 23名
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函[号文,教育部社科司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
《专家建议》、《成果摘报》投稿及采用情况对高校作了积分排名,我校在全国 167所高校
积分排名中位列第 23名。
这一积分排名综合考虑了信息报送、采用、上级部门刊物转载、被部级以上领导批示等
情况,目的是为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重视社科工作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报送工作,在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加强组织、强
化责任、广泛发动、形成机制上下功夫,共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和成果推广转化工
作再上新台阶。(科研处)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简报 2012年 3月
《国际观察》跻身全国政治类 CSSCI来源期刊前四
2012年 1月 14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了《CSSCI(年)
来源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学术集刊收录目录公示公告》。我校《国际观察》在全国政治
类 CSSCI来源期刊中排名第四。《国际观察》在 年初次入选时位居第 19名,
年升至第 13名,年跃升第 9名,这次又跻身前四。
CSSCI来源期刊每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