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价下跌会跌吗

国际原油价格最新消息:别不相信 油价就是会大涨!
来源:第一白银网
09-28 10:51
OPEC成员国9月26-28日将在阿尔及利亚国际能源论坛期间举行场边会议,讨论限产协议的问题。在非正式会议来临之前,媒体纷纷预测此次会议可能会给市场情绪带来打击。
9月28日讯 OPEC成员国9月26-28日将在阿尔及利亚国际能源论坛期间举行场边会议,讨论限产协议的问题。在非正式会议来临之前,媒体纷纷预测此次会议可能会给市场情绪带来打击。
在原油新闻的网站上同时出现了这样的头条:欧佩克达成限产协定以及欧佩克没有达成限产协定。欧佩克官方8月8日表示,“欧佩克持续紧密监控油价的市场,所有成员国会考虑动用一切方法来重建原油市场的稳定。”
很显然,这是欧佩克的官方观点,而不是成员国的立场。伊朗和沙特仍然就谁对波斯湾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僵持不下。伊拉克,尼日利亚,利比亚和委内瑞拉国内正在经历巨大的动荡。四国的原油产量也大幅下跌。
9月20日,欧佩克秘书长Mohammed
Barkindo公开讨论欧佩克与俄罗斯商谈一年期冻结产能协议的问题。两天之后,有消息指出,如果伊朗同意,沙特将会削减产量。让我们拭目以待。8月,欧佩克认为非欧佩克产油国今年的产量应该减少100万桶/桶,并在2017年进一步下降。即使是最悲观的预期,今年和明年的原油需求将增加120万桶/天。但是这一数字并没有达成一致。
在某个时刻,全球原油供需曲线将会推动
9月14日,高盛分析师Jeff
Currie表示,油价在近期不会上涨。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Currie表示,当前的风险是,“当前的市场中缺乏推动油价上涨的因素。”明年的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区间为45美元至50美元。Currie指出,“当前的情况与1990年初的情况非常相似,当时的油价为20美元/桶。45美元-50美元是否就是当前的20美元?我不认为当前的油市已经处在新的平衡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
每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当市场有消息放出,原油市场就会有所反应,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出现波动。自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9月8日刷新近期新高47.83美元/桶之后,在过去两周的基本走势是向下的。尽管之前原油价格在9月21日和22日因为库存的减少有所反弹。
高盛的预测存在一个问题,即当前的原油市场并不是1990年代初时的市场。当前市场处在1985年至2004年低油价时期延伸的半路当中。因此认为当前的原油市场与20年,甚至30年前非常相似的观点虽然非常常见,但是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979年至1986年,欧佩克和沙特原油产量,油价以及盈余示意图。
1986年,欧佩克平均油价仅为13.53美元/桶,仅为当时高峰的40%。这与当前的市场有一定相似。但是市场在1985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按照今天推动油价的因素可能会得出负价值。尽管伊朗和伊拉克因为两伊战争在1980年至1988年之间大幅减产,但是1980年代的头5年中油价仍然超过27美元/桶。沙特当时的产量为700万桶/天。而现在沙特却在开足马力生产。欧佩克不会让1985年的均价持续18年之久。无论沙特在今天如何行动,沙特在当前原油供应过剩产能中仅占很小一部分。
当前油价的暴跌是因为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的激增,这一切源自于油价创纪录的上涨,以及其他国家不希望被欧佩克控制的决心。
1991年的海湾战争给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原油生产造成影响。但是这对于整个欧佩克产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当年的欧佩克产量还出现的增长。1973年非欧佩克成员国的产量仅为1980万桶/天。20年后,这一数字为3090万桶/天,增幅超过50%。其他国家有效的抢夺了欧佩克的市场份额,从而造成了油价的暴跌。
之前低油价时期的延伸造就了市场自2004年至2014年之间的10年高油价时期。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的持续上涨,另一方面是非欧佩克产量增长停滞。2006年,牛津大学能源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限制产能在1985年达到顶峰,至1000万桶/天,到2004年跌至零。2000年,欧佩克产量自1979年后以来第一次重返3000万桶/天的水平,为21年来首次。
这就是为什么当前的原油市场更像2004年而不是1994年。根据欧佩克每月世界原油供应报告,8月的原油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320万桶/天,较2014年增长超过200万桶/天。伊朗(100万桶/天),伊拉克(110万桶/天)和沙特(100万桶/天)的增产幅度被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产量的下降所抵消。
因此欧佩克近两年来没有任何限产指标。成员国在意的是产量,而不是价格。欧佩克当前的额外产能基本上为零。当前欧佩克成员国不太可能继续增产,因为欧佩克成员国不可能同时全力生产。这种情况之前从未发生过。研究报告指出,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产能将会恢复到50万桶/天的水平。但是市场如果要立刻恢复到9500万桶/天的水平意味着市场的投机者多过消费者。
高盛并不是唯一预测油价将会继续走低的机构
基本上每个人都这么认为。9月20日,金融邮报刊登了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报告:油价在2019年才会实现上涨。加拿大皇家银行表示今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能将增加220万桶/天,明年为130万桶/天,2018年为160万桶/天。美国页岩油的产量自2017年至2019年将会增长90万桶/天,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在过去15个月中下跌110万桶/天,钻机数量创下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加拿大皇家银行预测124家能源企业将在2016年削减32%的支出,资本支出将减少1060亿美元。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认为所见即所得。9月14日,金融邮报转载了一篇每日电讯报的文章,题目为“油价何时将再次搅动原油市场”。当前的新发现石油为1952年以来最低水平,新供应的年投资在过去两年下滑了42%,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原油储量正在以每年9%的速度递减。文章指出,“全球经济对于政治热点地区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危险。可钻探的原油越来越少,这给能源安全提出了严重的问题。”
9%的年减少率大约相当于860万桶/天,加上需求的增长,这一数字正在接近1000万桶/天。预测油价未来将会持平的预言家如何找到弥补这些产量的替代者,更何况该行业的资本支出减少了1万亿美元?
油价走势难题中的最后一个因素是库存水平。经合组织国家当前持有31亿桶的原油储备。这看上去很多。但是5年的平均水平仅为27亿桶。精炼储藏罐。管线。油田,转运罐。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设施。当前的原油盈余为6天的产量,而之前为60天的产量。因此当前的库存水平之多为之前的10%。
很显然,全球原油供应/需求平衡将达到历史水平,将对油价带来影响。但是不要认为经合组织的库存必须为零。如果原油库存为零,原油价格可能会达到1000美元以上。如果是那样,全球经济将会崩溃。
我们所知的是全球原油数据的崩溃是无情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引发油价的变动。这是因为原油交易业务至少在规模上要远超勘探和生产石油的业务。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是全球交易最多的能源产品。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一家就交易00桶原油的合约。这一天,16亿桶“干桶”石油被交易,与此同时北美实际原油产量要比实际原油少1300万桶“湿桶”原油。这意味着,当天123份期货市场原油被交易,这还仅仅是芝加哥交易所一家。
这保证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这与新行业没有任何关系。市场每周都会公布美国库存和钻井数。所有的这一切都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当然这对于交易者来说是好的。这带来了投机仓位的公布,库存量的报告和相关的市场分析。油价走势一旦显示出某种特征,交易者就会立刻根据最新数据调整自己的投资。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每周报告显示了投资者做空和做多的仓位。这正是对冲基金的工作内容。期货仓位的一个变动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可以判断投机者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市场情绪”,这与真实的市场表现完全不一样。
期货交易的发明让生产商可以锁定一个稳定的未来收益。毕竟,生产商仅对“湿桶”进行对冲,这仅占现代大宗商品活动的很小一部分。
当前的原油产量仅过剩100万桶/天。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信息署都认为原油供需曲线已经非常接近。明年年底原油市场将不再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原油市场的熊市与之前的不一样。今天最大的变化是前所未有交易和投资规模。这就是市场,每个人都毫无疑问的选择接受。但是真是这样的么?
原油勘探和生产公司必须替换储备,保持运营的产量以及增加产出。每当生产商这么做时会给油价带来巨大的冲击。提高产量的结果就是油价下跌。这是真实的商业情况么?
全球原油市场在低油价中迷失
欧佩克无法在增加产量。非欧佩克的产量在大幅削减支出的情况下已经达到顶峰,更可能会下跌而不是增加。因为产量的增加会因为原油储量的下降而抵消。尽管环境人士表示石油是危险且没有未来的,但是原油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大宗商品交易者至在乎油价在未来10分钟或是10个月会如何波动,而不是未来10年。这就给价格造成了波动性,迫使每个人,生产商,服务提供商,股市投资者和借贷者都在做错误的决定。
2008年第二季度,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40美元,中东生产商指责油价被投机者所炒高。因为金融海啸,油价在当前的圣诞节下跌至30.28美元/桶,跌幅达到80%。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没能做出足够的调整来刺激油价。2014年末的此轮油价崩溃如出一辙。今年2月,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仅为2014年6月的25%。
教科书上对于自由市场的定义是这样的,大宗商品价格在某个时间点应该反映重置的成本。事实是,油价每隔几年只会向一个方向运动。今年,每天9500万桶的原油交易中的大部分是不存在实体原油的。就好像当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下跌时,西德克萨的钻井可能会增加三个,两个月的原油产量可能会增加1500桶/天。
别不相信,油价必须,也会上涨。
什么时候?在了解了所有影响油价的因素之后,今天唯一能影响油价的因素不是我们之前谈到的所有因素,而是交易者的情绪。今天的油价只会在交易者认为做多比做空挣钱的情况下才会上涨。这些尚未发生,但是基本面情况保证这一切肯定会发生。当一切到来时,投机者将会开始囤积原油,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将会很快突破60美元,并可能继续上涨。这将会油价上涨之后的再次下跌埋下伏笔。因为波动率不仅仅是一种保障,而是一种需要。
您确定以游客身份评论,是吗?
Scott Sheffield就表示,如果OPEC不做什么的话,那么油价甚至有可能涨到100美元/桶。
伊朗油长赞加内暗示,在本周OPEC会议上可能作出妥协,同意OPEC小幅提高产量;而沙特阿拉伯则在努力说服其他成员国同意更大幅增产。
欧佩克维也纳大会召开在即,原本反对增产的伊朗的立场似乎有所转变。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昨晚(6月20日)暗示,伊朗可能将在本周的欧佩克会议上作出妥协,赞同欧佩克小幅增产。
高盛表示,OPEC增产预期是必要的,它不会触发市场崩跌,因为即使增产,也不会令市场再度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增产行动,明年市场仍缺乏足够的原油供应。因此,原油将迎来新一波牛市。
意大利非欧盟贸易帐(亿欧元)
前值:41.4
预期值:--
德国6月IFO商业预期指数
前值:98.5
预期值:98
公布值:98.6
德国6月IFO商业现况指数
前值:106.0
预期值:105.6
公布值:105.1
大家都爱看
金银多空调查
版权所有 (C)2010 第一白银网 www.silver.org.cn
本网文字内容版权归第一白银网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
关注一牛财经第一黄金APP下载
第一黄金网公众号
3月8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5%,录得2016年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今日(3月9日)亚市早盘,油价开于50.22美元,随后小幅反弹,目前交投于50.60美元。
3月8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5%,录得2016年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今日(3月9日)亚市早盘,油价开于50.22美元,随后小幅反弹,目前交投于50.60美元。现货原油昨日油价暴跌原因1、美原油库存暴增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上周原油库存跃升820万桶、总量增至创历史新高的5.284亿桶,令原油期货价格承压。2、中国、尼日利亚和伊拉克出口增加;中国原油出口增加,进口料放缓。中国海关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进口3178万吨原油,创纪录第二高水准,大约为828.6万桶/日,较上年同期增长3.5%。3、技术上原油市场头寸急需调整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油市的看多头寸接近纪录高位,如果这些头寸出脱的话,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跌幅,周三的走势可能暗示多头已经开始出脱。4、美元上涨美国下周加息的预期提振美元上涨,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对其它货币持有者来说更昂贵。北京时间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暴增29.80万,创自2015年12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周三强势升破102关口。全球能源周会上的乐观言论难阻油价下跌在美国休斯顿,全球能源周会继续召开。会上,各国石油部长和高官都发表言论。许多产油国官员在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A)年度行业会议上表态乐观,但他们的表态也不能阻止油价下跌的步伐。油价后市前景如何?ICAP技术分析师Brian
LaRose称,“本周后市关键支撑位在51-50美元区间,今日对此水平进行了测试;并补充道,如果突破这一水平,下一个需要关注的水准为47-48美元区间。”Lipow石油公司总裁Andy
Lipow说,“短期来看,50美元可以被视为下跌的目标。如果油价突破这个水平,可能会有更多的石油部长谈论延长OPEC减产协议。”Andy
Lipow称,“我认为,OPEC现在的策略还是继续等待,但他们在5月份会议的时候可能被迫做出继续削减产量的决定,因为美国原油库存高企,需求不振。”业内机构道达尔的CEO认为,“原油市场仍未平衡,油价后市仍然面临压力,我认为有必要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17年下半年。”能源对冲基金Again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John
Kilduff称,“周三油价跌破了近期的交易区间,加速了下跌。5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如果该位置被下破,下方很可能会跌向42美元。”今日原油价格走势分析油价昨日毫无预兆的暴跌至50美元,一路跌穿均线、以及各个关键支撑,形成一个“断头铡刀”的K线形态,不过目前来看50关口支撑还是足够强劲,至少短线能够带来提振,那么暂时看作触底,阻力看向51.2附近,支撑关注50大关以及49.6附近。从美国WTI原油四小时走势图来看,布林带三轨大幅张口,中轨下行,K线价格在中下轨之间大幅下行,目前已脱离下轨,趋势利空;移动平均线中,5日均线和10日均线死叉向下运行,K线价格在均线下方运行,趋势利空;MACD指标双线在零轴附近死叉向下运行,绿色动能柱放量,趋势利空;KDJ指标三线向上发散,趋势企稳。从技术面来看,“断头铡刀”形态后面伴随的一般是进一步的深跌,但目前跌至50大关不能肯定能否续跌,同时K线跌穿布林带下轨也有反弹修复行情的需求,附图MACD指标快慢线也处于过低的位置,不过绿色动能柱仍在放量说明还有下跌动能。综合来看,短线上油价不会跌穿50大关,但目前并没有能否强力支撑油价上涨的因素,短线的触底迹象就当作是回调,后面继续看好“断头铡刀”的进一步深跌,操作上建议反弹做空为主,短线可以考虑操作多单。独家策略:反弹做空51.2美元附近做空,目标看向49.6美元附近,止损在51.5美元上方;50.2美元附近轻仓做多,目标看向51美元附近,止损在50美元下方。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根据油价十个工作日一调的规则,下轮油价调整窗口将在3月14日24时开启...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油价下一轮调整窗口的开启将在14日后开启,依据油价调...
第一黄金网3月9日讯 今日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全国油价调整2017年...
第一黄金网3月9日讯 今日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全国油价调整2017...
第一黄金网3月9日讯 今日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全国油价调整2017...
第一黄金网3月9日讯 今日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全国油价调整2017...
热门排行榜
本栏目文字内容版权归第一黄金网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原油价格迷局,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事先说明:国际油价这玩意儿实在太高深,对于我等普通屁民,探讨它价格波动的原因在内行人看来往往就是小儿辩日盲人摸象,徒增笑料而已。不过这一次,我还是打算冒着找抽的风险,来聊一聊我对油价目前形势的看法,其中必有不对的地方,望打脸的时候请手下留情。
近期油价这玩意儿,大涨大跌的决定因素就在于产油国之间难测的表态变化。
上月末,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主力合约出现6连跌,从此前最高每桶72.9美元跌至最低的66.7美元,跌幅逾8%,一举抹去了4月中旬以来的所有涨幅。
此前众多媒体还在高呼原油再次进入高油价时代,每桶100美元指日可待,谁知上周刷出的几根大阴线,又让大家的节操碎了一地。
上周的大跌源于沙特能源部长和俄罗斯能源部长的共同表态,目前原油市场供求局面已经改善,不过由于委内瑞拉产量下降,当前的减产幅度实际比最初的高出100万桶,因此如果所有国家同意,石油供应可能会从第三季度开始适度增加,幅度可能在100万桶,不过这要放在6月会议上讨论。另外,普京大帝更是直接表示,俄罗斯和OPEC并没有打算坚持现有的减产措施,也对油价不停上涨不感兴趣,60美元的油价完全适合俄罗斯。
不过,上周欧佩克又发表意见称有意维持减产行动,直至2018年底,油价这才强势反弹了2个多点。
总体看,对目前的油价的态势,欧佩克和俄罗斯都明显出现了举棋不定的态度,这是什么原因?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局势。当前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了几个大的变化:
1,减产引发国际油价3年创新高。2016年1月,国际油价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引发全球恐慌。下半年起,市场传出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准备协议减产原油,油价开启上涨模式,11月底,协议正式达成,油价当日狂升13%,从此奠定上涨趋势。在减产协议的有效执行下,ICE原油期货指数逐渐上升至上周最高点80.5美元,WTI原油指数涨至72.9美元。
2,中东局势恶劣,个别产油国产能空前倒退。近几年来,中东部分国家持续陷入恶战斗争,尤其是委内瑞拉完全陷入动乱,原油产量大幅下降,减产执行率超过600%。同时,在美国大加干预的影响下,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动荡不止,伊朗陷入再制裁危机,石油工业大幅瘫痪,造成了原油生产大幅度受限。中东紧张的局势也是造成近两年油价持续攀升的直接原因。
3,美国坐收渔翁之利,持续吞噬市场份额。近年来,美国的原油产量增速极快,从2017年的80万桶/日飙升至2018年的170万桶/日,并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由于OPEC及俄罗斯的协议减产,美国反而通过增产及扩大出口,从市场上抢走了大量原本属于OPEC及俄罗斯的份额。
4,替代能源引发未来供求变化的担忧。今年以来,全球对环保可持续的新能源资源及使用表示了更迫切的要求,多国也相继出台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个别国家最早于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其中,连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印度,也宣布了2030年将全面禁售燃油车,中国虽然还在商讨和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但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推荐最积极投入最大的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能源车,目前已宣布海南也在2030年全岛禁售燃油车。
据悉,全球各大机构对至204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的预测在1亿至6亿辆之间,未来每5辆汽车之中至少有1辆新能源汽车。这对原油来说,必然是一个非常不妙的潜在利空,意味着未来的原油市场需求将会被明显压缩。而对于原油生产大国甚至高度依赖石油经济的产油国来说,更是一个可怕的结局。
原油市场出现的以上几个大变化,对于各产油国来说,无疑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首先,如果将OPEC和非OPEC(例如俄罗斯)的非美石油输出国作为一方阵营,美国作为另一方阵营的话,非美阵营现在的心情恐怕纠结无比吧,己方不断克己减产还牺牲了几个友军才使油价攀升上来,但实际上却是自身的市场份额被持续削减。
而另一方面,美方不但没减产反而通过大幅增产大获渔翁之利,随着原油及页岩油的井喷式增产,美国几乎从最大原油进口国之一快要变成净出口大国了。可以说这波油价上涨美国所得的利益,几乎是通过非美阵营的份额牺牲换来的。
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非美阵营的协议减产决心发生动摇,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早已有部分成员国在传偷偷增产石油了,其中包括偷吃动作节制的俄罗斯。3月份,俄罗斯减产协议执行率为93.4%,该国3月份原油产量环比上浮2万桶/日至1097万桶/日。俄罗斯虽然还在减产协议框架中且增量不大,但这是因为俄罗斯在做战术调整,通过部分成熟的油田进入维护期减少生产,来掩盖大量新建设项目的产能扩张。一旦宣布增产,此前进入维护期的成熟油田可以立马大量产出,从而整体提高俄罗斯的原油产量。
石油不仅是工业的血液,流动的金币,也是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是对石油高依赖性的出口国及消耗国的命门。美国也是油气资源最发达的主要国家之一,但它志不在于安分搞自产和谐社会,it always want to get more!
强势的美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影响原油市场的话语权的机会,而出口市场份额就是话语权,谁份额多谁说话就牛逼。
所以,美国一直把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为己任,专门盯着油储全球最多的中东地区国家不放,稍有动乱,就放话要制裁甚至出兵去调(干)和(扰),或者看到哪方强了就打一下,哪方要是弱了就给钱给武器强化一下。结局是中东越来越乱,动荡不止,多数原产油国的生产被严重耽搁,在这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做得真的很到位。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一直纠缠在伊核问题、伊拉克反恐、科威特和叙利亚斗争等问题持续不定的原因,它们都是油储很好产油成本又超低并且都是比较好下手的小国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利用中东产油国陷入动乱无暇顾及石油工业的机会,自己的石油工业越来越完善,开采技术也越来高。很快美国的原油产量就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从2012年到2015年,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了400万桶。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在OPEC和俄罗斯宣布减产的背景下,美国原油产量在这两年内跳升逾27%,至纪录新高的1073万桶/日,仅次于俄罗斯的1100万桶/日,位列全球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页岩油开发技术的不断升级,美国的页岩油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从2011年至今,日产量自从不到100万桶飙升至560万桶,增长了5倍多。
2015年12月,美国正式宣布放禁止了40年之久的石油出口禁令,成为美国从能源净输入国转变为能源输出国的里程碑式事件。禁令的解除,是在美国能源计划实施框架下实施,也正是为了让其国内油气厂商能名正言顺地加入市场份额抢夺大战。
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至2015年,美国已经从中东产油国手上抢夺了近10个点的市场份额。可惜找不到近3年数据,但可以想象这一个数值必然已经非常可观。
很明显,目前在产油国之中,非美阵营与美国已经处于“囚徒困境”。
在前期,两个阵营因为一致利益诉求而共同默契推高了油价。但随着美国越来越得寸进尺的份额抢夺,这种默契被打破。共同推高油价的操作变得不大可能。
在目前全球需求平稳的情况下,欧佩克和俄罗斯如果继续执行减产,那么美国继续大幅扩产的话油价上不去,但份额就会被美国夺走。如果不在执行减产或者增产,那么原油价格必将大幅下跌,大家一样都会受到利益损害。因此,非美阵营与美国已经陷入了谁减产谁更加亏的囚徒困境。
目前的局面,对美国明显有利,因为增产的是美国。同时,特朗普还在其中增大这种优势,一是继续保持干扰中东局势让对方产油受阻,二是通过中美贸易战要挟中国大幅度采购其原油,直接抢夺对手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非美阵营,面对美国这种赤裸裸的手段,只能表示很受伤。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继续忍气吞声承受当前油价之下份额被抢夺,还是通过开放原油供给来夺回市场,左右都是难受的选择。
可以说,造成目前油价大幅波动的根源是因为现在的油价与各产油国的成本线之间已经出现了足够大的利润差,利润是一切竞争之恶源。
从网上扒来的一个数据:根据Rystad能源公司的UCube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科威特每桶原油成本为8.5美元,沙特阿拉伯为9.9美元,俄罗斯、委内瑞拉原油成本在20美元附近,美国常规原油成本为36美元/桶左右,巴西原油成本为49美元/桶左右。从生产成本来看,中东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成本最低。
这仅仅是生产成本,如果加上各种销售、融资、运输、人工等成本外,最终成本线会高出不少。据说大部分国家的平衡线在30-60美元/桶,根据各国的产量、政策各有所别。比如美国页岩油厂商的边际成本大概在45-60美元之间,OPEC的更低,在40美元之下。
但如今还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油价,对于绝大多数的产油国来说,无疑都是意味着巨大的利润。在大笔利润可赚的情况下,谁都很难按耐得住。
目前的格局是“成本低的国家限产,抬高原油价格,成本高的美国反而不限产、抢占市场”。因为美国从没有按规矩出牌的打算,反正它是要在成本线之上尽量抢占市场,争夺话语权。
在这种情下,就如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一样,过大的利润差迟早都要回归到合理区间,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大部分国家的平衡线。而达成这个结局的,很可能就是通过增产来完成,要么是欧佩克和俄罗斯,要么同时与美国一起,或者其他潜在产油国大举冒头。
不过,值得再次敲黑板提示的是,随着能源新技术的不断完善,原油的替代能源的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可以看到在不远的将来,电能、天然气、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抢夺原油原有市场份额将成为趋势,新能源汽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能源舞台不可能仅有原油唱独角戏,其价值一点会被稀释,至于价格,也逃不掉与替代能源竞争而下跌的命运。
近2年的油价上行由于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产油国的一致利益诉求,才涨如此得顺利。不过,虽然对于高油价彼此都乐于见到,但如果这是需要一方牺牲市场份额与另一方来达成的高价,这种状态是不可能持续的。
现在国际油价的话语权,早已不是OPEC一家独大,份额的争夺不会休止。美国与诸多减产协议国之间将始终处于寡头对立状态,同时协议国里的各大产油国之间也不会一直站在统一战线。
而产油最终成本线与市场价之间的利润差,则是一切竞争的根源,只要美国乃至其他非OPEC国家的油气开发商开发原油有还足够利润,就不会停止增加产量。因此在未来原油的替代能源潜在威胁逐渐明显的背景下,原油市场的份额之争也还将持续下去,导致的将是油价难以上行,只能在合理区间徘徊。
普京大帝说60美元的油价最合适俄罗斯,或许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价下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