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的好处备案后有什么好处?请专家们指点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一点击右上方的红色按钮,关注:农业,获取更多农资讯随着农村创业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希望能在农村靠养殖致富。无论你选择什么养殖项目,一定要事先做好调查,看这个养殖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以及是否适合自己。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针对农村的养殖致富骗局有哪些?第一,竹鼠养殖炒种者为了销售种苗,让更多的人养殖竹鼠,只有将竹鼠宣传为高价产品。不明真相的人才会感觉竹鼠养殖具有前景,这样炒种者就能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种苗。如果说实话,竹鼠三五十块一斤都难销售,肯定多数人不会进行养殖。另外种苗的价格最多是销售价格的一两倍,实际上这种竹鼠在国内还没有打开市场,养殖的竹鼠很难卖出手。第二,土元养殖土元养殖被宣传为低成本、占地小、利润高,技术要求不高,但是结果呢?首先是市场小,销路难。并且卖的时候价格和宣传的也是完全两码事,相差竟有十倍之多。很多为了卖给养殖户种苗而许下的很多莫须有的承诺,到了收购的时候就各种问题。第三,中华黑豚本身就是一个虚假项目,是几个公司起来的,这就是普通的豚鼠,而且养殖效益很低,市场小,没有什么饲养价值。第四,蝎子养殖还有一种毒物目前农村也有养殖,那就是蝎子。烧烤摊上的炸蝎子、饭店里的爆炒蝎子等等,有人吃就必要有人养。但是,养蝎子也不是那么容易赚钱的,在养之前还是要找好销路,不要轻易相信卖种蝎的人的话,否则你也可能被被骗得血本无归。第五,水蛭养殖是近期炒的最火热的项目之一,各种养殖中心、推广中心,你方唱罢我登场,极具诱惑性。很多人被水蛭的高回报所吸引,都想以小投入换来大回报。于是,头脑一热,高价买回种苗,建起了养殖场,做起了发财梦。种苗买回来后,按照技术方程一步一步地喂养,可就是不见水蛭生长,而且水蛭莫名其妙的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什么也没有,空欢喜一场。针对于农村的养殖致富骗局大多数都是打着、占地少、技术简单、收益高的旗号来进行炒种,高价出售种苗。大家遇到类似的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目前农村养殖创业就是赚的辛苦钱,和付出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根本不会有这样好的养殖项目。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农业一点通《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二上礼拜写了一个想在雄安炒房?!没门!的文章,解释了京津冀这块准新地在未来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理由,解释当地**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夜暴富”的炒房模式不在雄安重演。所以,我们能在响应下,在雄安新区做什么事,才有可能致富呢?除了房地产,我们还有城市基础建设,供应链支持,教育人才培养和输送,贸易往来,服务行业,农业都是可以搞起来的。毕竟,新区意味着所有的可能性,国家大计意味着政策红利,意味着新区有着**背景的支持。所以,大家议论纷纷的雄安新区城市建设,要怎么落地?其实就是激发这块土地内的经济潜力,也就是说养鸡养鸭也是可以致富的,农户也能成为富农。1st 农村经济现在遇到的困难有什么?1.资金问题:农户没有足够资金无法扩大规模2.渠道问题:农户生产之后的销路匮乏,没有有效地销售渠道,农户收入也随之受影响3.意识问题:农户对机构、金融概念生疏即然问题已经找出了,只要农户解决了这些问题,即可致富。2nd 怎么解决问题,走向致富?早在***圈地雄安新区之前,我们就在河北做了很多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事,激发本地经济潜力。例1:管建旺是河北省安新县人,10年前开始养猪,还自己经销饲料。管先生参与了京农贷项目,在16年全年经销饲料超900吨,自己家还有养着50头母猪,1000头育肥猪的猪场,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养殖经销大户。我们联合国内水产巨头通威集团提供“京农贷”贷款项目,农户通过这个项目,可近距离地了解金融的概念,加深金融意识,且向借灵活、安全的资金,解决了自己扩大养殖的资金问题,有了两个大公司强强联合的背书,就不怕被忽悠了。例2:张九文是国家级贫困县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的贫困户,全家四口人,住在六十年代盖的三间平房,因妻子常年生病无法外出务工,家里仅有土地1.6亩农田,每亩纯收入400元。参加我们生态奶牛项目,在项目牧场饲养奶牛,截至2016年12月获工资收入2.2万元,成功全家脱贫。我们联合了中华联合财险为农户提供贷款,中华联合财险为农户提供(降低了借款门槛,有效控制风险),我们出资为参加项目的农户提供最高不超过20万的专项贷款;我们又联合当地的核心企业为贷款的农户提供销售渠道,即奶牛产奶后,按照市场价回购农户的牛奶,保证了农户的销售渠道。看吧,这就是致富的秘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除了炒房,雄安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藏着太多金融和消费潜力待挖掘。在实实在在的产业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勤劳、坚持、创新还有来自更多合作伙伴支持,我们相信这样必然有创造财富的可能。在国家大计面前,这才是打开政策红利的正确方式,这才是古老土地上成为新特区建设者的正确姿势,也是帮助当地唤醒更多经济活力的好人好事。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 扶贫[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8Uv__1K8WZZmRlzJnjuT4lhZezqWXlZDbBQsQiSji182R6j6v3fXXnvxsWRWjvUu4E5DnWArrcNOR8nstdtJJ7JRc1BeDvMXCgjg1Z7Lfpa.2.百度百科. [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Oax4Rho-s-3R5cFp4BuJ-fnYaHF8SZ3UTo0Kn3y5SEPqsVNQ5OVenVsQuShdgZ2BwsXpbBe3B06ElGRU1pOPmQ4l8dYoZ1nRUHHYOl6UKM_HJzNgLn7ru145b4BfM6v.3.人民网.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c24-3.html.4.芳华. 2017大爆发,农村金融才没有那么简单[EB/OL]. http://business.sohu.com/6417306.shtml.5.光明网. 京东农村金融累计为近20万农户提供服务[EB/OL]. http://www.cs.com.cn/xwzx/jr/1276.html.6.张宏斌. 京东的“圈”[EB/OL].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jrfp/502.html.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图/新图片来自网络。有奖互个动:你看完这篇文章对农村金融有什么看法吗,发表一下你的高见呗。老规矩,留言点赞最多的那位,送狗。上期中奖用户:萧小萧^ω^(请在本文留下你的收件信息)周六给大家补金融MM真人语音哈,抱歉,鞠躬~《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三今年的全国,“”问题依然让人牵挂。有细心人士留意到:在19000余字的**工作报告中,罕见地用61个字专门谈及玉米问题。而最近三年的**工作报告,仅2014年提及玉米,为何今年的玉米突然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玉米”之所以成为**工作报告的重点,原因是我国的粮食结构出了点问题,有的农产品品种多,比如玉米,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而有的农产品则品种欠缺,比如大豆。可见,我国的农业结构改革势在必行,既要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民得到更多收入。“三农”稳,国家安。作为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在农业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农民组织与农民教育等领域取得丰厚成果。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五年,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五年,必须要抓住中央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好美丽乡村,补齐“三农”短板,让“三农”问题不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痛点”一:6000万贫困人口是同步小康的障碍吗?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6000万左右,共减少了约1亿人。“我们的脱贫工作,不能简单看作只是消除一串数字。”朱启臻认为,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最后阶段,扶贫难度会越来越大,“数字脱贫”不能称作真正的脱贫,脱贫工作的核心是,要让贫困人口彻底拔掉“穷根”,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小康,真正过上幸福的、有质量的生活。朱启臻说,当前“三农”工作的难点还是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尽管我国农业实现“12连增”,但是“卖难”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农民生产什么,什么就会过剩。中央多次提出农业结构改革,但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操作性、实效性依然差强人意。相信中国农民都在担心,到底2016年种什么才能卖得出去、能卖一个好价格?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农业的发展。“扶贫最有效的措施还是要发展产业,我们该发展什么产业,选择什么产业才能够让农民有收入呢?这涉及到精准扶贫问题,是‘三农’工作的‘痛点’。”朱启臻说,**工作报告专门强调玉米问题,说明我们在农业产业结构引导方面工作没有做好,不能再让农民为“盲种”付出更多代价。“从2016年到2020年,用五年时间帮助全国60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时间紧任务重,不容半点懈怠。”朱启臻说,如果仅按收入指标来宣布脱贫,全国很多地方都不成问题。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贫困人口的收入已经在贫困线以上,但仅仅是一个收入数字,收入不稳定,且可持续也存在问题。精准扶贫不能仅盯一个收入指标,重点是要关注农民的生活质量,因为收入与生活质量并不总是成正相关的。比如说一个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可以靠打工赚钱脱贫,但是由此导致了夫妻分离、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绝对不是幸福生活。“物质上脱贫,精神上返贫,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朱启臻说,从解决温饱到关注生活质量,关注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应该是扶贫攻坚阶段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央有决心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当然就有信心跨越6000万这道坎。“痛点”二:农民都进城了,农村怎么办?农业怎么办?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到新型城镇化这一议题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当其冲。其中,“十三五”期间要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动农民进城,一度成为引发“三农”问题争论的焦点:农民都进城了,农村怎么办?农业怎么办?朱启臻认为,农民离开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追求高收入,一个是希望舒适的生活。城市生活更方便、快捷,享受城市繁华和城市文明,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共同向往,新型城镇化主要是吸引这些人进城安家落户。我们说农村复兴和农村发展,不是让进城的人都返回到乡村,也不是要把年轻人都留在乡村,而是要创造城乡自由流动的制度和空间,为愿意到城市生活的人创造融入城镇的条件,给他们实现城镇化梦想的机会。这样才能给留下的农民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样的道理,有外出打工后又返乡的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民工,有热心村落保护的年轻人,有人愿意种地,还有一些怀旧的中老年人,他们向往乡村生活,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回归田园的舞台?但这些年我们的城镇化受到一些体制机制的制约,使农民工融不进城市,同时,有些地方也切断了人们返乡的路。这其中主要源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宅基地流转等各种政策或体制的限制。朱启臻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打破一些制度壁垒,让未来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发展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治愈’农民离开土地的一剂良药,它给延续农村文明、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契机,也让吸引农民回归田园成为了可能。”朱启臻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关键一招”,既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也有利于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建设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关键要给返乡的人留下一条返乡的路。”朱启臻说,从理论上否定乡村文明,从行动上抹灭乡村建筑,都是很可怕的事情。一些地方盲目推动拆村并居,没有尊重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没有落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不能复制城市建设的思路,更不是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要少拆房、少填湖、少砍树,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朱启臻说,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质化,要明确好城乡功能定位,进而实现城乡功能互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不仅不应该消失,而且应该变得越来越美丽,既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新型农民,更要发展得起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痛点”三:农业中的“新经济”到底在哪?“必须认识到,中国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很难关起门来保护农业。我们会不断完善惠农、富农政策,同时,也要通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农业发展难题。”3月4日下午,*****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经济、农业界委员并参加讨论时说,“一家一户的一亩三分地,很难进行大规模机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要在继续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实际上也是激发农业中的‘新经济’。”粮食产量“12连增”已经将传统农业增产潜力发挥到极致,继续增产面临一些现实困境。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农业中的“新经济”呢?朱启臻认为,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所说的“用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将工业技术和工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如地膜、灌溉技术、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特别是目前倡导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不可能脱离现代工业文明成果而独善其身;其次,农业产业化必须借鉴工业的方式,或者说,农业产业化本身就是工业方式的体现,从选种、种植到农业科研、农民教育,再到农产品加工、运输、存贮与销售,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应借鉴工业的方式,打通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产业的融合;其三,借鉴工业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如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组织的理念等,为现代农业组织的构建探索基本原则和方法。朱启臻说,农业和工业是两种生产方式,所遵从的规律不同,不能机械地把工业方式移植到农业领域。比如,有一家农业企业承包了农民的土地,雇用农民在地里干活,要求农民必须像工厂工人那样统一着装,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按时上下班,遭到农民的抵制和嘲笑。因为这种做法忽视了农业的特点,往往使农业生产成本增高、劳动质量下降、风险增加。而且,野蛮套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还会导致对环境的破环,“新经济”从何谈起?激发农业“新经济”,需要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朱启臻认为,强农首先要增强农业的竞争力,要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如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等,必须强力推进落到实处,千万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伤害民生根基。其次,农民收入增加了,生产能力提高了,还有农民的联合才能持续发展。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现在最好的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中央已经建议尽快修改和完善合作社法,这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可以学习、借鉴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社成熟经验,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其三是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新经济”的繁荣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和经营者。正像******指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因此,吸引有志于农业的年轻人务农,把他们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显得尤为重要。“痛点”四:农业发展真的“一网就灵”?自从2015年**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理念以来,“农产品进城,工业品进村”的电商模式被称作农民的“福利”,许多地方都把发展电商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民生工程。“不可否认,农村电商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确实有益,它可以帮助农民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信息方面互通有无,条件好的可以通过网购获取生活用品,但是电商解决不了农产品卖出的根本问题。”朱启臻说,农业是个极其特殊的产业,互联网在农业上发挥何种作用,取决于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和对农业特点的把握。特别是在广袤的乡村,目前电商在流通环节发挥作用不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商,农业不要指望“一网就灵”,不要把电商太神话了。首先,互联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出难。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我国农产品卖出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互联网局部解决农产品卖出难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农产品刚性需求和消费具有可替代性特点,一个产品销路好了,意味着增加了另一个农产品的销售难度;一个生产者的产品卖出去了,意味着另一生产者积压了更多产品。此外,农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使农业难以像工业生产那样根据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决策,因此,无论农业信息如何及时,无论供销信息如何对称,都不可能成为农民调整种植或养殖结构的完全充分依据。其次,互联网不能取代农民的劳作。有文章描绘了未来互联网农业去农民化的情景:通过农业技术完成播种、管理、收割等一系列农业活动,未来坐在办公室或者汽车里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种地。应该看到,这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迅速成熟达到可以应用的程度,也预示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某些方向。但事实上互联网农业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相反需要更高的投入和更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维护与使用。此外,农业的自然性和生命性,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方式既不是工业的方式,也不是互联网的方式,只能按照农业自身的方式来发展。农业的方式决定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业制度和农业组织形式,违背了这些特点和基本规律,农业发展就会误入歧途。“互联网和农业机械、农业科技一样,仅仅是农业发展的技术和工具。”朱启臻说,互联网不是农民普遍增收的灵丹妙药,农业问题的最终解决依靠农业制度的创新,需要**的支持,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创新农民组织,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确认识农业特点,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才能克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浮躁情绪,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才有利于互联网在农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痛点”五:家庭农场规模越大越好?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在当今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并不让人陌生。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推进,家庭农场将成为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之一。从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到农业部下发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在**报告中的提及,都说明了国家对这一经营主体的重视。“家庭农场就是规模化的农户,就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经营单位,它继承了农户优点,还克服了农户的缺点。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朱启臻表示,家庭农场的规模就是家庭成员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能够经营的规模,哪怕只有两亩地,建设了两个温室,只要有其发展特色、能养家致富,它就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可以是微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看经营什么内容。很多地方的家庭农场走入了规模越大越好的误区,一些地方甚至以搞“家庭农场”为名,强制农民流转土地,使土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必须警惕。朱启臻认为,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有“上下限”,下限是生计标准,其收入不用兼业即可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需要。上限则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可以经营的最大面积,这是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在黑龙江,一个农民开着最现代化的拖拉机可以种三百亩地,但在贵州山区,也许一个人的最大能力就只能是十亩地,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农场’不等于再进行一次‘土改’。中央反复强调我们要守住一条底线,这条底线就是农民土地承包权是长久不变的。只有长久不变才能够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朱启臻说,我们不能来回折腾土地,所以种粮大户也好,家庭农场也好,必须要建立在农民对土地稳定权益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实现这种流转。千万不能把现代农业理解为靠行政手段把土地集中流转给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这种做法是违背农业发展规律的。“在农业实践中,不要把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等作为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应该是衡量其可持续发展和产出能力。”朱启臻说,现代农业最理想的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家庭农场,特别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家庭农场,既有助于避免自然风险和,还可以实现有机循环,赋予家庭农场更多生机。文章来源:西部开发报版权声明: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或标注有问题,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关于三农客户的贴心的互联网运营平台网 址:www.lonceen.com财富热线:企业QQ: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科技园(总部基地金融港)186号4区汉威国际广场七号楼601北京睿银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Beijing Ruiyin Economic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d《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四(《经济半小时》)在收藏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在海南,海南花梨数东方”。黄花梨素有“木中”之美誉,东方黄花梨因材质上乘,结构细而均、材质密而硬、纹理清晰柔和、抗腐耐久性强,被广大收藏者视为珍品。对于那些黄花梨种植户来说,能否就此敲开致富门呢?十年还是小树苗,长成之后怕人偷,成长的烦恼困扰黄花梨7月的海南岛,天气炎热。记者赶到海南省东方市南浪村的时候,27岁的张雅莲正在给自己家苗圃里的树苗浇水、拔草,她培育的是海南当地特有的一个珍稀树种——降香黄檀,也被称为海南黄花梨,这样的树苗,他们种了将近12万株。海南黄花梨木是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硬木之一,堪称“木中之冠”,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也被称为“木黄金”。中药“降香”就是指的黄花梨树的心材,不但具有药用价值,同时还是著名的香料。南浪村,被称为“东方花梨第一村”,是海南黄花梨的重要产地之一。1985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仅为每公斤2元,1992年前后,这个数字到了每公斤12元,2002年大量收购时,价格为每吨2万元左右。到了2010年,蹿升至每吨800万至1000万元。而现在,老料价格均在每市斤1万元以上,市面上出售的海南黄花梨手串,价格也在千元以上,而品质好的新料价格也达每市斤几千元。但事实上,在黎族,过去老百姓认定的“四大财富”是蛙锣、牛群、山地和粉枪,并没有黄花梨。当地人称以前满山都是黄花梨,通常小的枝条就拿来烧火做饭,大一点的也只卖几毛钱,其宝贵价值是后来才逐步被普遍认知和推崇的。和张雅莲邻村的吉明全,今年29岁,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花梨饰品加工店。他的店里存放着一块用了几十年的花梨木,目前价值上十万,而在以前不过是一块砍猪菜的案板。目前,南浪村和附近村庄的黄花梨大料、老料,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价格的暴涨让大家看到了隐藏在花梨木背后的巨大财富。如今的南浪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远处的田埂和坡地上,全都是花梨树。记者了解到,南浪村全村760人,共种植30多万棵花梨树,人均种植500多棵。张雅莲:每家每户都有种,有些人种植也有十多年了,也可以卖到,但是他慢点种的话,因为它没有格就不值钱,小就没有人要,就没有收入。尽管黄花梨被认为是红木中的精品,世界上最贵的木头,但它也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稀有树种,通常需要几十、上百年。张雅莲口中提到的“花梨格”,在当地称为“树格”,它是树中间的树心部分,也是黄花梨最值钱的地方。由于黄花梨成材周期比较长,一般要十几年才会长“格”,格越大也就越值钱。张雅莲家是南浪村里最早种植黄花梨的几家农户之一。十几年前,还在上小学的她和妹妹出于好玩,用采摘来的黄花梨籽培育出花梨苗,而父亲便把这些树苗移种到了山上。没想到,十几年前的一个无心举动,为他们家播下了一粒脱贫致富的种子,这些年家里通过卖花梨树,他们开上了小轿车,也翻新了旧房子。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党支部书记张永伟:我们这里有几户,卖了花梨比较集中,可以卖二三十万。南浪村村支书张永伟家里也种了三千株黄花梨。家里的这辆面包车,也是他用卖花梨的钱买来的。张永伟:卖两棵就有八万块钱,买一部车也就七万多,我们在这边的车基本都是靠花梨的。这是2003年种的,这棵人家现在给五万块钱,我都不考虑。一些种树较早的村民,黄花梨已经成材,随着树龄的增长,这些树木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54岁的张文建有100多棵黄花梨,这些树已经长了21年,如何守住这长在地里的财富,让他伤透脑筋。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张文建:守啊,有人来守,晚上也来看,人家爱偷的,不是这里的人,外面的人来偷。为了防止花梨树被偷,张文建专门把房子修在花梨林边。还在林子里拉线装上了电灯。在南浪村,还有的农户把花梨树种在山上,为此他们几乎天天24小时守在山上,防止树木被偷。当然,担心树木被盗的村民在南浪村还是少数,由于黄花梨成材周期较长,村里大部分村民都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的,眼下要谈收益,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今年30岁的张亚劳,家里虽然也种了几百株黄花梨,可是由于才长了七八年时间,现在根本还不能出售,因此也谈不上收益。其实除了卖大的花梨树,张亚劳也想过培育花梨苗卖钱,可是他既没技术又缺资金,空有想法也只得作罢。实际上,即便是有技术培育花梨苗的张雅莲家,由于独自经营没有销路,去年培育的10万株花梨苗,大部分也都还长在地里,根本卖不出去。张雅莲:没有任何希望,种也卖不出去,就这样看着它,每天要浇水啊,也不能让它死啊是不是,这么辛苦育起来的。无奈之下,张亚劳在村口的地里种上了500株芒果补贴家里的收入,芒果5年就能结果有收入了。记者行走在南浪村的村道两边,一棵棵正呼吸着山区清新空气的花梨树,迎风摆动着绿叶。花梨高额的收益,让很多农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可是漫长的等待,又让他们觉得这希望太过遥远。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村民张亚劳:以后吧,留给孙子了吧。一克沉香能卖上万元,人工种植利润咋舌随着价格的暴涨,黄花梨成了“黄金梨”,帮助一些村民实现了致富梦。然而黄花梨生长周期极其漫长,眼下对于南浪村的大部分村民来说,树木才刚刚栽下不久,致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其实除了黄花梨,沉香木从种植到结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什么办法能让特色林业在不成材时也能赚钱呢?动图早上八点钟,蔡亲信就开始在自家门口忙碌起来,先用石头把一把特殊的刀具打磨锋利,然后拿起一根歪歪扭扭的木头仔细地雕刻起来。海南省澄迈县效古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亲信:我要加工一个摆件,加工之后起码卖8000元到10000元。为什么这根看似并不起眼的木头经过雕琢后能卖到近万元价格呢?原来蔡亲信要做的是一个沉香摆件,而这个摆件最值钱的地方就在于木头上的这一种特殊的物质——沉香。沉香是一种名贵药材,自古以来被称为“中药瑰宝”和“众香之首”,具有极高的药用和收藏价值,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物种。根据资料记载,我国与沉香结缘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由特殊的树中“结”出的物质,这种物质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这种特殊的树种是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沉香木一般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外主要集中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国内沉香的产地主要在广东、海南;蔡亲信的沉香是在海南当地的白木香树上进行结香而成的。目前,联合国已将野生天然沉香划为濒危植物,列入保护范围。野生天然沉香在中国已经基本没有产量。蔡亲信:现在都靠种植了,野生的现在很少。今年53岁的蔡亲信,从事沉香行业已经18年,在海南省澄迈县经营着一家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蔡。合作社在当地种植了380多亩白木香树,其中有20多亩白木香树已经开始结香。每天早上,老蔡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合作社加工车间里走走转转。老蔡的合作社里有8名工人上班,他们都是当地效古村的村民。工人们正在为新的订单赶制加工沉香手串。动图蔡亲信:加工手串,每一天都大概八个人,加工出来的产量大概有50串手串,现在大概在市场上卖,一串就要卖批发价800元以上,每年大概销量800万元以上 ,工艺品大概一年是卖100万元到200万元这样。老蔡的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经济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老蔡的沉香合作社,已成为当地的沉香龙头企业。在老蔡的沉香产品展厅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沉香制品。说起这些产品,老蔡如数家珍。蔡亲信:这是雕了一个沉香的工艺品,一个摆件,你只拿这些香出来卖,可以卖一万块钱,但是我连这个沉香木在一起,雕这个东西出来,就值三到五万了。品质最好的是奇楠香,它的特别之处,它做医药的最高等级的,最好质量的做医药 ,这个叫救心丹,这一块大概16克,大概17万,要1万多一点1克,论克的。沉香因其独特的养生价值,自古以来就与名贵、奇缺联系在了一起。近年来沉香价格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至少为30%。令人咋舌的是,截至目前,1克极品沉香的价格已高达万元以上,是的几十倍。尽管价格一路飙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沉香的喜爱和追求。动图如今说起沉香头头是道的老蔡,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但谁都不会想到,20年前,他只是一个以捕鱼、种橡胶为生的农民。一次偶然的机会,老蔡去到一家沉香企业打工,开始与沉香结缘。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老蔡得到老板的青睐,并逐渐掌握了人工造香的技能。随着野生沉香木的不断减少,老蔡敏锐地意识到,沉香木种植前景广阔。蔡亲信:野生的东西越来越少,不种植就不行,所以我就拿了一部分的钱和人家承包地,开始种植、育苗 。现在老蔡共有5块种植基地,每天他都要到各个基地去走走看看。这个占地25亩的沉香木种植基地,是老蔡在2012年承包下来的,也是合作社里现在仅有的25亩已经结香的树木,已经进行人工造香五年时间。老蔡合作社里生产沉香产品所需的原料,基本都是由这个基地提供的。以短养长,育苗+养鸡,十年种沉香比耐心也比经营头脑现在,老蔡的沉香合作社每年沉香产品的销量都在800-1000万元,收入颇丰。可是沉香木从种植到结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10-12年的时间,老蔡的合作社里还有350多亩白木香树,绝大多数都还没有到达结香期。为了填补等待结香的空档期,获得更多收益,老蔡还在沉香木育苗和林下养殖上下功夫,拓展新的收入渠道。动图蔡亲信:这就是我们的沉香苗,大概育了两年,这个是大苗,差不多两米高了,这个卖的价钱就高了,这个要卖到十五块钱一棵,我们小的苗大概是卖两块钱一棵,你们育苗基地也都在这边,我们每一年都育二十万株以上。在当地**的鼓励和扶持下,海南省澄迈县的沉香产业正出于扩张期,沉香木种苗需求旺盛,老蔡的育苗基地销路不成问题。看完了苗圃,老蔡又和工人来到基地的林下养鸡场,这里每天大约有100多个鸡蛋的产出。如今在老蔡的农业合作社,育苗和林下养殖的收入每年也有三四十万元。既有长远收入的回报,又有眼下短期收入的补给,在老蔡的带动下,效古村的农户几乎都加入了种植沉香木的队伍。46岁的陈德山,就是其中一位。眼下他正在用钻孔的方法人工造香。已经跟随老蔡造香采香10年的他,自家也种植了10亩沉香木,现在他正打算把地里老化的橡胶树也换成沉香树。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效古村村民陈德山:8年就这么大了,就能造香了 赚钱了,8年很快的。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8年时间你怎么赚钱呢?陈德山:靠跟蔡师傅打工,在基地里打工。在基地、厂房打工,等于在家门口就找到了第二职业,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每年,陈德山在沉香基地造香打工就能收入六七万元。而对于种植沉香眼下没有收入的尴尬境地,老蔡也替村民们想了不少“以短养长”的办法。动图蔡亲信:种沉香这个东西周期比较长,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拿短的来补长,为什么我叫他们种那么密,种了3年到4年,我们就会移种卖点苗,你种3到4年这样的苗可以卖到100块钱一棵,这个农户种了15亩,大概是可以移苗2000棵,一百块钱一棵,那你3到4年就收了20万。正是由于老蔡的带动,村里共16户农户加入到老蔡的沉香合作社中来。在台风中失去所有橡胶树的蔡兴章无技术、无资金,蔡亲信也答应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效古村村民蔡兴章:我出地他出资,那收成就是五五,但是基本的肥料 药水 农药的钱都是他出的,每个月他还给我1800块管理工钱。每个月都有工钱来赚了,我也不担那个风险了,所以我就觉得比较划算。动图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蔡亲信,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如今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村700多人都热心于这一产业,共种植了1千多亩沉香,村里的6户贫困户也种了100多亩,贫困户不仅自己种香,还被蔡亲信吸收进加工厂打工,去年全部实现脱贫。蔡亲信:种植户种上沉香的,我都要收购。我都和他们说了,你们不要怕,他们就有这种的信心了。《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五素有“木中黄金”之美誉,东方黄花梨因材质上乘,结构细而均、材质密而硬、纹理清晰柔和、抗腐耐久性强,被广大收藏者视为珍品。对于那些黄花梨种植户来说,能否就此敲开致富门呢?7月的海南岛,天气炎热。记者赶到海南省东方市南浪村的时候,27岁的张雅莲正在给自己家苗圃里的树苗浇水、拔草,她培育的是海南当地特有的一个珍稀树种——降香黄檀,也被称为海南黄花梨,这样的树苗,他们种了将近12万株。海南黄花梨木是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硬木之一,堪称“木中之冠”,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也被称为“木黄金”。中药“降香”就是指的黄花梨树的心材,不但具有药用价值,同时还是著名的香料。南浪村,被称为“东方花梨第一村”,是海南黄花梨的重要产地之一。1985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仅为每公斤2元,1992年前后,这个数字到了每公斤12元,2002年大量收购时,价格为每吨2万元左右。到了2010年,蹿升至每吨800万至1000万元。而现在,老料价格均在每市斤1万元以上,市面上出售的海南黄花梨手串,价格也在千元以上,而品质好的新料价格也达每市斤几千元。但事实上,在黎族,过去老百姓认定的“四大财富”是蛙锣、牛群、山地和粉枪,并没有黄花梨。当地人称以前满山都是黄花梨,通常小的枝条就拿来烧火做饭,大一点的也只卖几毛钱,其宝贵价值是后来才逐步被普遍认知和推崇的。和张雅莲邻村的吉明全,今年29岁,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花梨饰品加工店。他的店里存放着一块用了几十年的花梨木,目前价值上十万,而在以前不过是一块砍猪菜的案板。目前,南浪村和附近村庄的黄花梨大料、老料,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价格的暴涨让大家看到了隐藏在花梨木背后的巨大财富。如今的南浪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远处的田埂和坡地上,全都是花梨树。记者了解到,南浪村全村760人,共种植30多万棵花梨树,人均种植500多棵。张雅莲:每家每户都有种,有些人种植也有十多年了,也可以卖到一点钱,但是他慢点种的话,因为它没有格就不值钱,小就没有人要,就没有收入。尽管黄花梨被认为是红木中的精品,世界上最贵的木头,但它也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稀有树种,通常需要几十、上百年。张雅莲口中提到的“花梨格”,在当地称为“树格”,它是树中间的树心部分,也是黄花梨最值钱的地方。由于黄花梨成材周期比较长,一般要十几年才会长“格”,格越大也就越值钱。张雅莲家是南浪村里最早种植黄花梨的几家农户之一。十几年前,还在上小学的她和妹妹出于好玩,用采摘来的黄花梨籽培育出花梨苗,而父亲便把这些树苗移种到了山上。没想到,十几年前的一个无心举动,为他们家播下了一粒脱贫致富的种子,这些年家里通过卖花梨树,他们开上了小轿车,也翻新了旧房子。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党支部书记 张永伟:我们这里有几户,卖了花梨比较集中,可以卖二三十万。南浪村村支书张永伟家里也种了三千株黄花梨。家里的这辆面包车,也是他用卖花梨的钱买来的。张永伟:卖两棵就有八万块钱,买一部车也就七万多,我们在这边的车基本都是靠花梨的。这是2003年种的,这棵人家现在给五万块钱,我都不考虑。一些种树较早的村民,黄花梨已经成材,随着树龄的增长,这些树木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54岁的张文建有100多棵黄花梨,这些树已经长了21年,如何守住这长在地里的财富,让他伤透脑筋。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张文建:守啊,有人来守,晚上也来看,人家爱偷的,不是这里的人,外面的人来偷。为了防止花梨树被偷,张文建专门把房子修在花梨林边。还在林子里拉线装上了电灯。在南浪村,还有的农户把花梨树种在山上,为此他们几乎天天24小时守在山上,防止树木被偷。当然,担心树木被盗的村民在南浪村还是少数,由于黄花梨成材周期较长,村里大部分村民都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的,眼下要谈收益,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该从何谈起。今年30岁的张亚劳,家里虽然也种了几百株黄花梨,可是由于才长了七八年时间,现在根本还不能出售,因此也谈不上收益。其实除了卖大的花梨树,张亚劳也想过培育花梨苗卖钱,可是他既没技术又缺资金,空有想法也只得作罢。实际上,即便是有技术培育花梨苗的张雅莲家,由于独自经营没有销路,去年培育的10万株花梨苗,大部分也都还长在地里,根本卖不出去。张雅莲:没有任何希望,种也卖不出去,就这样看着它,每天要浇水啊,也不能让它死啊是不是,这么辛苦育起来的。无奈之下,张亚劳在村口的地里种上了500株芒果补贴家里的收入,芒果5年就能结果有收入了。记者行走在南浪村的村道两边,一棵棵正呼吸着山区清新空气的花梨树,迎风摆动着绿叶。花梨高额的收益,让很多农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可是漫长的等待,又让他们觉得这希望太过遥远。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村民 张亚劳:以后吧,留给孙子了吧。随着价格的暴涨,黄花梨成了“黄金梨”,帮助一些村民实现了致富梦。然而黄花梨生长周期极其漫长,眼下对于南浪村的大部分村民来说,树木才刚刚栽下不久,致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其实除了黄花梨,沉香木从种植到结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什么办法能让特色林业在不成材时也能赚钱呢?早上八点钟,蔡亲信就开始在自家门口忙碌起来,先用石头把一把特殊的刀具打磨锋利,然后拿起一根歪歪扭扭的木头仔细地雕刻起来。海南省澄迈县效古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蔡亲信:我要加工一个摆件,加工之后起码卖8000元到10000元。为什么这根看似并不起眼的木头经过雕琢后能卖到近万元价格呢?原来蔡亲信要做的是一个沉香摆件,而这个摆件最值钱的地方就在于木头上的这一种特殊的物质——沉香。沉香是一种名贵药材,自古以来被称为“中药瑰宝”和“众香之首”,具有极高的药用和收藏价值,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物种。根据资料记载,我国与沉香结缘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由特殊的树中“结”出的物质,这种物质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这种特殊的树种是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沉香木一般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外主要集中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国内沉香的产地主要在广东、海南;蔡亲信的沉香是在海南当地的白木香树上进行结香而成的。目前,联合国已将野生天然沉香划为濒危植物,列入保护范围。野生天然沉香在中国已经基本没有产量。蔡亲信:现在都靠种植了,野生的现在很少。今年53岁的蔡亲信,从事沉香行业已经18年,在海南省澄迈县经营着一家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蔡。合作社在当地种植了380多亩白木香树,其中有20多亩白木香树已经开始结香。每天早上,老蔡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合作社加工车间里走走转转。老蔡的合作社里有8名工人上班,他们都是当地效古村的村民。工人们正在为新的订单赶制加工沉香手串。蔡亲信:加工手串,每一天都大概八个人,加工出来的产量大概有50串手串,现在大概在市场上卖,一串就要卖批发价800元以上,每年大概销量800万元以上 ,工艺品大概一年是卖100万元到200万元这样。老蔡的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经济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老蔡的沉香合作社,已成为当地的沉香龙头企业。在老蔡的沉香产品展厅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沉香制品。说起这些产品,老蔡如数家珍。蔡亲信:这是雕了一个沉香的工艺品,一个摆件,你只拿这些香出来卖,可以卖一万块钱,但是我连这个沉香木在一起,雕这个东西出来,就值三到五万了。品质最好的是奇楠香,它的特别之处,它做医药的最高等级的,最好质量的做医药 ,这个叫救心丹,这一块大概16克,大概17万,要1万多一点1克,论克的。沉香因其独特的养生价值,自古以来就与名贵、奇缺联系在了一起。近年来沉香价格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至少为30%。令人咋舌的是,截至目前,1克极品沉香的价格已高达万元以上,是格的几十倍。尽管价格一路飙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沉香的喜爱和追求。如今说起沉香头头是道的老蔡,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但谁都不会想到,20年前,他只是一个以捕鱼、种橡胶为生的农民。一次偶然的机会,老蔡去到一家沉香企业打工,开始与沉香结缘。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老蔡得到老板的青睐,并逐渐掌握了人工造香的技能。随着野生沉香木的不断减少,老蔡敏锐地意识到,沉香木种植前景广阔。蔡亲信:野生的东西越来越少,不种植就不行,所以我就拿了一部分的钱和人家承包地,开始种植、育苗 。现在老蔡共有5块种植基地,每天他都要到各个基地去走走看看。这个占地25亩的沉香木种植基地,是老蔡在2012年承包下来的,也是合作社里现在仅有的25亩已经结香的树木,已经进行人工造香五年时间。老蔡合作社里生产沉香产品所需的原料,基本都是由这个基地提供的。现在,老蔡的沉香合作社每年沉香产品的销量都在800-1000万元,收入颇丰。可是沉香木从种植到结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10-12年的时间,老蔡的合作社里还有350多亩白木香树,绝大多数都还没有到达结香期。为了填补等待结香的空档期,获得更多收益,老蔡还在沉香木育苗和林下养殖上下功夫,拓展新的收入渠道。蔡亲信:这就是我们的沉香苗,大概育了两年,这个是大苗,差不多两米高了,这个卖的价钱就高了,这个要卖到十五块钱一棵,我们小的苗大概是卖两块钱一棵,你们育苗基地也都在这边,我们每一年都育二十万株以上。在当地**的鼓励和扶持下,海南省澄迈县的沉香产业正出于扩张期,沉香木种苗需求旺盛,老蔡的育苗基地销路不成问题。看完了苗圃,老蔡又和工人来到基地的林下养鸡场,这里每天大约有100多个鸡蛋的产出。如今在老蔡的农业合作社,育苗和林下养殖的收入每年也有三四十万元。既有长远预期收入的回报,又有眼下短期收入的补给,在老蔡的带动下,效古村的农户几乎都加入了种植沉香木的队伍。46岁的陈德山,就是其中一位。眼下他正在用钻孔的方法人工造香。已经跟随老蔡造香采香10年的他,自家也种植了10亩沉香木,现在他正打算把地里老化的橡胶树也换成沉香树。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效古村村民 陈德山:8年就这么大了,就能造香了 赚钱了,8年很快的。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8年时间你怎么赚钱呢?陈德山:靠跟蔡师傅打工,在基地里打工。在基地、厂房打工,等于在家门口就找到了第二职业,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每年,陈德山在沉香基地造香打工就能收入六七万元。而对于种植沉香眼下没有收入的尴尬境地,老蔡也替村民们想了不少“以短养长”的办法。蔡亲信:种沉香这个东西周期比较长,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拿短的来补长,为什么我叫他们种那么密,种了3年到4年,我们就会移种卖点苗,你种3到4年这样的苗可以卖到100块钱一棵,这个农户种了15亩,大概是可以移苗2000棵,一百块钱一棵,那你3到4年就收了20万。正是由于老蔡的带动,村里共16户农户加入到老蔡的沉香合作社中来。在台风中失去所有橡胶树的蔡兴章无技术、无资金,蔡亲信也答应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效古村村民 蔡兴章:我出地他出资,那收成就是五五,但是基本的肥料 药水 农药的钱都是他出的,每个月他还给我1800块管理工钱。每个月都有工钱来赚了,我也不担那个风险了,所以我就觉得比较划算。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蔡亲信,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如今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村700多人都热心于这一产业,共种植了1千多亩沉香,村里的6户贫困户也种了100多亩,贫困户不仅自己种香,还被蔡亲信吸收进加工厂打工,去年全部实现脱贫。蔡亲信:种植户种上沉香的,我都要收购。我都和他们说了,你们不要怕,他们就有这种的信心了。《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六一直以来,农村金融由于其、难度较大等特点被传统金融机构抛弃。今年两会,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引导、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这被业界认为是**鼓励互联网金融结合三农解决题的积极信号。事实上,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迅速生长,近年来已有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加入对农村金融的探索,专注于三农领域的就是其中的代表。数据显示,成立于2007年的翼目前交易额已突破304亿元,业务覆盖超过1000个区县。其中95%以上的资金流向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已经为农业、农村、农民输送资金150亿元。近日,记者调研了翼龙贷自贡运营中心,其农户+翼龙贷、公司+农户+翼龙贷等模式描绘出了互联网金融撬动农村金融的清晰路线。致富:农户+翼龙贷做了近10年商贸的何永明在去年遭遇了销售额和收益的持续下滑,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2015年5月,在寻求银行贷款无果后何永明经朋友介绍找到了翼龙贷,借款5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此时,何永明心里正在盘算着另一个计划。在看到了商贸行业的天花板后,何永明决定转型,而这次他瞄准的是农业生态种植,打造一家集种养殖、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型示范企业。何永明的这片种植基地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目前一期投入已完成,种植面积达60余亩。显然,作为生意人出身的何永明并不满足于几十亩的规模。目前,他正在着手第二期项目的规划:预计投入100万元左右,种植规模扩展到100亩以上,同时建起农家乐。而此时,何永明再次遇到了资金问题。由于有了第一次的信贷基础,此次翼龙贷给了他9万元的。目前,何永明几十亩的土地上已经种满了当季丝瓜,5个月来的产值已达到50万元左右,现在每个月都几万元收入,预计几年收入能达到40万元。满脸笑容的何永明向记者表示。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渐实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将不断提高,而缺乏生产性资金却成为了农户扩大规模化种植路上的绊脚石。何永明的和他们生态种植基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这个地方要建一个农家乐;这里是观光车道……,烈日下,何永明给记者画出了变景果蔬大世界塘边生态项目的蓝图。同时,将扩展到300亩的第三期项目计划何永明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扶贫:公司+农户+翼龙贷相比于何永明,童万炳就显得不那么幸运。自贡市荣县过水镇万民村6组村民童万炳身患残疾,其妻子由于患癌去世,子女均已外出打工。目前童万炳将唯一收入都寄在了猪圈里的10头小耳黑猪身上,而这10头小猪也正是翼龙贷推行公司+农户模式的一次实践。据翼龙贷自贡运营中心总经理刘小兵介绍,公司+农户模式即当地龙头企业带头,由农户向,然后向企业购买种植或养殖所需的、饲料、药品、养殖技术及服务等;由农户根据自身场地及劳动力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动植物的寄养,养成后由企业定向收购,农户获得合理收入。在这次实践中,翼龙贷与自贡市毓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公司)合作,翼龙贷为农户提供每头猪2000元且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贷款,用于农户购买公司的仔猪和饲料及养殖技术,约定养殖6个月后,公司以每头猪2500元的价格无条件回购。这其中,公司为农户的贷款进行全额担保并贴息。据自贡市毓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兴友介绍,目前公司已合作30多户,签约的农户已有150户以上,准备签约的有300户以上。养殖小黑猪7千头左右,未来5年计划发展到4万头,农户发展到5千户左右。按照该模式,农户在养殖小耳黑猪半年后即可获得每头猪500元的收入。童万炳10头小耳黑猪即将出栏,到时他将获得5000元的收入。在这以前,他通过种地每年的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在尝到甜头后,童万炳希望再养20头猪。按照自贡市年收入低于2800元贫困户的标准,童万炳目前通过养猪年收入至少能达到几万元以上,轻松脱贫。翼龙贷自贡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撬动农村金融新蓝海翼龙贷自贡运营中心成立于2013年6月,截至2016年4月,借款总量为11250.65万元,其中涉农贷款7987.96万元,占比71%,涉及农户1150余户;3723.8万余元,涉农贷款1960万余元,占比52.63%,涉及农户328户。目前,翼龙贷这样的运营中心已遍布全国,它们都在不同程度的探索农村金融。近年来,由于政策的不断支持,互联网金融的逐渐渗透,农村金融的新蓝海已经初露尖尖角。同时,这片新蓝海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除了互联网金融机构,从去年开始,阿里、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巨头也已开始将触角伸向农村地区。根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的一项调查,在我国农村,16.8%的人认为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69.6%。从另一角度来看,目前全国在种植、养殖方面从业人口接近5亿,他们的金融服务并没有得到满足,在农村金融领域的需求和需求存在大量空白,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探索,这片被传统金融机构抛弃的蓝海正在被互联网金融所撬动。每日操作策略都会在我的微信号里发布,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laochengucanhui )关注我的股参会。《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七年,中国连续13年发布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之相配套的是各种各样的农业补贴。据说仅茶油行业,国家已经投入了上百亿元!然而,这个行业依然漩涡重重。一个在茶油行业亏了2000万元的企业家说,新农业从外边看都是机会,进去之后才知道都是漩涡,活着上岸的是少数,大多数人赔了钱,打掉牙齿和着血吞进肚子。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黄铁鹰教授带领团队深入调研茶油行业,得到大量数据和事实信息,并给读者提出了10个实用建议,帮助你理解这个行业,也理解我们每天吃到的油。素材|《茶油的背后》作者|黄铁鹰 等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01种油茶树难,太难在我国,油茶树的主要产区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14个省,其中湖南省的种植面积最大。2010年,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超过2500万吨,茶油产量为28.1万吨,仅占1.12%,是名副其实的“小众油”。然而,这个小众油的知名度却很高,原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我国南方老百姓都知道茶油好;日本人也吃茶油,他们管茶油叫椿油,价钱比一般食用油贵很多。2006年12月,国家出台《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配合这个战略,中国林业科技工作者成功选育出一批亩产油量能达到50千克以上的优良品种,并开发了一系列丰产栽培技术。2014年,中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233万亩,如果亩产油都能达到50千克,中国茶油总产量将达300万吨以上。更为关键的是,种植一亩这样的良产油茶,相当于种植3亩大豆!而且,油茶树生长在山区,不与粮棉争地,能置换出7500万亩耕地种粮食。多么美好的战略!然而,国家与企业一样,战略再好,不能落地,都是纸上谈兵。大三湘董事长周新平算了一笔账:“油茶树6年才能结果。高标准平整一亩荒山和种植种苗要花费1500元;每年管理工作,包括除草、种植、施肥,要300元;6年的管理费用是1800元,加上第一年的1500元,总共是3300元;如果再投入水利,每亩成本多加1000元。一亩茶山6年的成本要4000多元。一万亩茶山就要投入4000多万元。然而,现在油茶鲜果的价格是3元/千克,干茶籽是17元/千克,按照这样的收购价,这个投资要15-20年才能回收成本。谁干呀?”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2008年,茶油大省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并提供贴息补助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据说,国家已经在茶油行业投入了上百亿元!然而,茶油的产量并未见提升,却出现了有人钻空子骗取国家农业专项补助的事。2009年,周新平在他的家乡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租下800亩荒山,运来了8万余株新油茶树苗,准备用新法种油茶树。没想到,当地农民习惯了“骗子公司”种下树苗,通过**验收、骗取补贴后就跑的套路,敷衍着种下树苗,最后成活率只有15%,周新平损失了200多万元!国家农业补贴究竟有多少进了“骗子”的腰包?我们算不清。但是,有些事儿却真能把人逼成“骗子”。有些企业把钱投下了,才知道一步一个坎,算算账不合算,干脆把**的补贴拿到手走人,有的即使拿了补贴,还是亏着钱走的。也有的企业骗补贴,被查出来,老板进了牢房。新农业从外边看都是机会,进去之后才知道都是漩涡,譬如说土地承包问题。在现行的中国土地制度下,一个外来人要到农村承包土地,取得村干部的支持只是第一步。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批准。”即使三分之二的农民同意流转,企业还要和每一户签订具体的流转合同。大三湘公司要承包800亩荒山,就必须要挨家挨户请每户村民在承包协议书上签字。如果哪户不同意,该户的那一小片土地就不能承包。土地不连片,就不能统一管理。周新平把他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祁东县副县级干部周建国拉下了海,专门负责组织农民种植。可是,有些人跟村干部不和,只要是村干部决定的,就是不配合;还有些人觉得转租费一年才几十块,也是不签。周新平和周建国都是本土本乡的人,还感到难,外来的公司就更难了。2011年,大三湘1月份栽好的油茶苗,5月份施复合肥的时候还好好的,两个月后却一下死掉30%。一开始,大三湘常宁基地的负责人周爱平还以为肥料是劣质产品,最后才搞明白:油茶树属于茶科类,国家明令禁止不能用氯化钾施肥!“可是肥料的配方是林业局给我们的啊!”周爱平一脸无可奈何。案例写到这里,我们想给读者第一个实用的建议:不要以为地方**和专家什么都懂,中国30多年改革的商业大潮,等于一片盐碱地突然被大水淹了,水里的生物太多,谁都不完全了解。你不懂的,地方**和专家也不一定懂!不仅是施肥,树要剪枝,本应该是农业常识。但大三湘在组织农民剪枝时,他们的反应却是:“我家祖祖辈辈都种油茶树,从没剪枝。长得好好的,都剪掉,太可惜了。”周爱平只好给他们打比方:一头母猪有12~14个乳头,如果产仔16头以上,就要丢掉体质弱的小猪,保证其他的猪仔有奶吃。树也是一样。大三湘碰到农民不会做农活的现实,同我们在云南研究褚时健种橙碰到的情况完全一样。周新平跟褚时健一样,也要请专家培训农民。至此,我们给读者第二个实用的建议:千万不要以为农民就懂农业!种油茶树难,然而,周新平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比种树还难。02食用油的水儿,太浑食用油的水儿,太浑。食用油可分为调和油和纯油两大类。所谓调和油,是指将两种以上的油按比例调和成的油。调和油至今在我国没有国家标准,只有行业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企业生产调和油时,加入一滴茶油就可以称其为茶油调和油,加入一滴橄榄油就可以称其为橄榄油调和油。(正和岛注:关于调和油行业标准的设定,本文限于篇幅不展开,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考《茶油的背后》)“据我们了解,市面上的茶油调和油中,含有3%的茶油就不错了。能含10%的,就是良心企业!”周新平说。我国每年进口600万吨棕榈油,每年生产的棉籽油接近100万吨。棕榈油和棉籽油是食用油料中最便宜的油,这两种油占中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20%以上,但是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标示是棕榈油和棉籽油的食用油。这么多棉籽油和棕榈油都去哪里了?“绝大部分在调和油中,也被消费者吃掉了。”一个在油脂行业做了20年之久的专家告诉我。至此,给读者第三个实用的建议:千万不要以调和油前面的名字支付高价钱,比如,茶油调和油、橄榄油调和油、花生油调和油……这跟年份酒的道理一样,加一滴1960年的酒,整瓶酒就都是1960年的老酒了。周新平有十年做化工的经验,他对油脂产品的理解既准又快。看到调和油的现状,他决定不趟这浑水,只做100%纯茶油。做植物食用油的工艺主要有两种:压榨和浸出。油茶树产区几乎每个村都有“土榨坊”,中国绝大部分茶籽都被这些分散的土榨坊榨掉,油脂行业的人把土榨坊出的油称为“土油”。按照《食品安全法》,土油是不能直接销售的。更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土油的苯并芘都超标。苯并芘是一种致癌物,主要存在于高温产生的烟气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苯并芘的致癌性评估为:证据充分,引发活性。土榨油苯并芘超原因有二:一是土榨坊没有精炼技术;二是为了提高出油率,土榨坊都会先把茶籽炒热到150℃。然而,油茶籽的温度高于60℃,就会产生苯并芘!而且,高温不仅提高出油率,还会让茶油更香。可是,苯并芘也跟着这些香味出来了,所以健康饮食都会避开过度煎炸!“但是致癌不是马上发生的,老百姓也不懂。”土榨油不仅有苯并芘的问题,更可怕的是黄曲霉素的风险。可惜,中国社会信用缺失,消费者对于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印象不好;加之消费者对油脂加工缺乏基本认识,于是,用最原始方式生产出来的、卫生不达标的、致癌物超标的土油成了抢手货!在此,我们必须给读者第四个实用的建议:土榨坊的油闻着香,看着真,但不安全!千万不要认为,土就是好!恐惧会创造商业需要。商家抓住了机会,家用榨油机应运而生。在京东输入“榨油机”三个字,228个品牌冒出来。请读者思考一下:一粒粒挑着吃的瓜子、花生,黄曲霉素都可能吃进嘴,何况成批量放进榨油机的?发霉的花生和瓜子吃到嘴里,可以吐出来,榨进油里的黄曲霉素必须通过高温精炼才能剔除,可是家里榨油机的油怎么可能精炼?在此,我们要给读者第五个实用的建议:不要轻易买家用榨油机,除非你能保证你榨油的原料绝对新鲜,或者你榨的油能精炼处理。▲将油茶果脱壳,得到油茶籽压榨工艺的另一大缺点是出油效率(出油率/含油率)低——不到80%,超过20%的油脂仍然保留在压榨后的残渣中,而浸出法出油效率在98%以上。在中国,生产1斤压榨茶油,原材料成本近50元,而1斤浸出茶油的原材料成本不足10元。为何二者成本相差5倍?原来,土榨坊通常都是免费榨油,报酬就是榨油后剩下的油渣。浸出茶油使用的原材料,恰恰是这些油渣,每吨售价元。由于浸出法制油对技术和设备有很高的要求,土榨坊没有浸出能力,就将油渣卖给工厂做浸出油。国内茶油企业用浸出法做油,除了成本考量之外,还因为油茶籽产量太低,大部分被土榨坊消耗了,企业很难收到大批量的茶籽。可是,中国消费者对土榨油有着无知的好感,在商标上印上“压榨”二字,自然要比印上“浸出”二字卖得好。尽管压榨油和浸出油孰优孰劣,油脂界和营养学界的专家们还在“打仗”,但是,把“浸出”油当“压榨”油卖,却成了茶油行业“不用说的秘密”。同几家做纯茶油的公司座谈后,我们要给读者第六个实用的建议:中国没那么多“低温冷榨”“物理压榨”茶油!便宜的茶油不可能是真的压榨茶油。了解到行业的潜规则之后,周新平在做自己的品牌时,除了只做纯茶油,又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只做压榨油,不做浸出油,而且是真正的压榨油!他坚信中国老祖宗对茶油所描述的药效和食疗作用是真的,他相信现代的生产和科技手段一定能把茶油发扬光大。他还坚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他要为这些人提供配得起他们口味的真正压榨茶油。同时,他还相信,只要不趟调和油和浸出油的浑水,他的路就会好走些。怎么做呢?曾在化工行业沉浸十几年的周新平,深知科研的力量。在创办大三湘之初,周新平就斥资300万元,建立了实验室。赖琼玮便是实验室最早招来的三名研发人员之一。2012年,周新平找到他,说:“你来当技术部的总监吧!就解决一个问题,怎么让压榨茶油既符合国家标准,又能保留原香和微量有益物质。”周新平真狠,他竟然让年仅31岁的赖琼玮争取在半年内,解决这个茶油行业的难题。从2012年3月起,赖琼玮每天泡在实验室10个小时,偶然间发现了一种方法。10月,大三湘请来了油脂领域的专家做鉴定,肯定了这种工艺。当年,大三湘为这项保持茶油原香的工艺申请了专利——“富含活性成分的原香茶油及其制作方法”。这种剔除杂质的方法称为“冷提”。在此,我们要给读者第七个实用的建议:不要随便相信“冷榨”和“物理压榨”这些字眼,很多压榨油也要经过高温精炼才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这样的油尽管是压榨的,但同浸出油一样,是死油。只有不经过高温精炼的压榨油才能保留微量有益物质。03做农业,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岛君实在太关心吃到嘴里的油,所以从《茶油的背后》(暂定名)摘编本案例时,也花了最多的篇幅讲油。关于周新平及其高管团队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书中更详尽!田华是大三湘副总经理,也是周新平在广东江门的老部下,是他创业后第一个找的老同事。当时田华问周,为何要在衡阳搞?周说,衡阳是我家,我这么多年在外打工,也有点积蓄了,想回来报效一下家乡父老。田华听完,眼泪就下来了。2010年,周新平派田华在衡阳筹建工厂。当时,大三湘所在的工业园还是一片荒地,田华来时,周围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建厂时,遇到一个有当地背景的恶霸,想独揽所有建设项目。为达到目的,这个恶霸三番五次来闹事。“跑到我的办公室,拿着一米来长的刀子拍到桌子上!”田华讲到这儿,笑了笑,“我那时候也挺小气的,老担心电脑被他搞坏。他一来,我就把电脑藏进抽屉里。”周新平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客客气气请人家吃饭,没用。又给县里打电话,没人管。奠基仪式的时候,恶霸扬言要开压路机把在建的房子推掉。当天,恶霸进来的时候,周新平急得脸都白了,忍无可忍的他指着来人说:“你要是再惹事,我就把你埋在这里!”恶霸也怕了,再没敢来过。“在中国干农业要有颗坚强的心,要顶得住委屈,虽然你是在做好事。”周新平说。在此,我们要给读者第八个实用的建议:如果你没有周新平和田华那样坚强的心,还是干点别的吧!让外人无法理解的是,当地农民会偷摘别人家的茶籽,特别是那些大企业的茶籽——大企业有的是钱。大三湘的每片茶山都请当地有威望的村干部做管理员,协助处理与农民的关系。寒露前20天开始,是茶籽成熟的季节,大三湘会组织巡逻队巡山。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村长和支书对本地农民偷茶籽似乎都不能理直气壮地管。在此,我们想给读者第九个实用的建议:什么是中国农村的情理法?情,是当地管理者不能制止亲戚和熟人对外人的小偷小摸;理,是因为他太穷了;法,就是法不责众。说起种地,有多少农民还能背下来“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这些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常识?因此,大三湘必须从育苗开始重新培训农民种植和管理油茶树。每当我们采访完农民返回城市时,看到夜幕下,在广场翩翩起舞的城市老年人,总会想起“命运”二字。在中国,在哪儿出生,就是命。60岁农民学剪枝,是命;60岁城里人学跳舞,也是命。大三湘茶油战略的基石之一,是要吸引越来越多不认命,在外打工的农民回到家乡,按大三湘的方法种植和管理油茶树。大三湘能给农民的希望是什么?种油茶树,不比在城里挣得少。这个希望能实现吗?它取决于中国富起来的人能否接受大三湘这种高品质、高价格的茶油。在此,我们想给读者第十个实用的建议:决定投资农业前,一定要想清楚去哪儿和怎么找那么多既懂技术,又年富力强的中国农民。12月9日ON DECEMBER 9上映啦爱上试睡师!尚未领取电影票的众筹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领票方式《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八新渠道既能贷到款,也能获得,这大概就是农户希望利用p2p解决贷款难的根本途径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希望通过“创业”的方法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毛智军就是一个例子,他在深山里散养有机黑猪,虽说如今在满城县经营“五花头养殖基地”,但曾经开始筹建基地的时候,因为资金周转可是急昏了头,也正是这样,他发现了的好。“当时真是病急乱投医了,拨通网站上的电话,没想到服务人员第二天就来基地实地考察。看了我的营业执照等材料,看了栏里的猪,向周围的朋友邻居确认了我的为人,就让我把贷款需求上传到网站上。只用了3天,就拿到了通过网站筹集来的10万元贷款。不用,全凭信用,虽然利息贵点,但真的是帮我救了急。三四个月后,我周转开了,第一时间就把钱还上。”毛智军说。打那以后,每到毛智军急需周转资金,他就选择。三四次下来,凭着积累起来的信用,他的贷款额度上涨到30万元。他告诉记者,“每次看着自己的贷款需求在网站的投资列表里很快就显示‘已’,心里总是有点小激动。”从零起步,目前基地已存栏有机黑猪1200头。随着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平台还开始为毛智军。“我打算在顺平县做一个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那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帮助贫困农户发展有机黑猪养殖。此外,我贷款的这家平台还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为每个农户提供6万元的贷款,让他们有脱贫致富的本钱。我也在设想,将来能否通过该平台的网络帮我再扩大点销路。”毛智军说。事实上,已经有P2P平台开始提供这种增值服务。去年,另一家和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的一些苹果种植户合作,搞了一个基于互联网众筹平台的项目。一方面,平台通过资金服务,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去发展苹果种植。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助农户发布广告,不仅提升静宁苹果的知名度,拓宽了销路,还让这里的苹果的销售价格比普通苹果每斤高出0.5—1元,为农户户均增收上万元。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金融离农民并不遥远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无疑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字眼。互联网开放、多元的特性,给金融市场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各大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既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也给资金需求者带来新的融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仅P2P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说起P2P网贷平台这种融资服务新模式,人们总觉得它和“离网”的农民之间,尚有些遥远。但在毛智军看来,“一点都不远。现在不仅我在用,还推荐给有需要的朋友,他们若想借一二十万贷款应急,也都愿意用这种方式。而且,现在村里各家各户基本都开通了网络,即便大人不会上网,让孩子帮忙上传一下资料也很方便。”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8%,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与此同时,农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些都为P2P等互联网金融新模式走近农民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理论上讲,通过网贷平台,放款人和可以直接对接,信息透明,纯线上模式运作效率更高。但事实上,目前开展“三农”业务的P2P平台全部运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以更加契合农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对此,有业内人士说,“P2P进入农村,不可能完全依靠在线远程批贷,必须依靠线下。让信贷员到农户家里去做入户调查,并对他们的现金流做分析,了解他们的还款能力和意愿。然后将审批中的一些环节进行移动互联网化,节约操作时间和成本。” 据介绍,依托自营的营业网点,目前有的平台最快可以在8个小时之内完成入户调查、分析和资金对接的工作。还有平台董事长认为,“虽说纯线上模式是P2P发展的未来,但由于‘三农’客户通常都缺少完整的信用记录,传统的信用评估模型对于他们意义不大,纯线上模式存在诸多阻碍。相反,基于人情社会的线下审核往往更加有利于风险防控。”截至目前,该平台交易总额已超过46亿元,借款人中来自“三农”的比例超过90%。解决贷款难题,P2P仍是传统金融渠道的补充虽然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尤为突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与农村金融同样起于“草根”,其相通的精神内核可以帮助P2P成为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重要手段。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国P2P本质更接近互联网小微贷,只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补充,还远远不能撼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也认为,“P2P虽然在向小额、回归,但这种模式对于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的作用应该是非常有限的,不能预期太高。一方面,目前P2P发展仍处于野蛮生长的时期,行业规范性和平台的约束性、能力、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等都有很大的不稳定性。P2P解决农村金融困境到目前为止还只能起到对传统金融渠道的补充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欧美P2P发展较快的阶段,它们的也不是依靠P2P来解决的。”对于解决农民贷款贵的问题,人们似乎更不看好P2P网贷平台。据了解,目前向“三农”提供信贷的P2P平台将借款人的综合费率通常定在20%—25%左右。这个费率虽然较要低,但较则高出不少。“这个事儿得看怎么看”,毛智军说,“银行给的利息看起来低,但各种隐性成本全算上,并不比网贷平台给的低多少。而且从网贷平台贷的都是用来应急的款,额度不高,周期还短,综合成本还能承受。”还有人说,“我们的资金来源于众多分散的,肯定要比银行高。而且农民贷款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可获得性,要让农民能贷到款。目前网贷平台的‘三农’借款人多以农户家庭为主,他们自雇佣的用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平台又针对农业生产周期为他们特别设定了方式,这些能有效降低农户对利息的敏感性。”“解决农村金融难题,不仅是解决融资渠道问题。未来更需要建立综合性的,除融资外还能提供一系列配套的服务,推动农村企业、居民培育个人信用意识、管理水平以及未来成长能力,在这方面互联网金融大有可为。”杨涛说官方网址:http://liangzidai.com/index.do量子贷官方交流一群(需实名认证):量子贷官方交流二群(可直接加入):量子贷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量子贷欢迎您的加入(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量子贷”加关注,有任何的建议和意见,欢迎与我们互动)《农村的几大养殖致富骗局!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选择!》 精选九清流妹: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大力鼓励。但是,农民数据缺失,金融意识薄弱以及环境的闭塞和落后造成的、内外勾结却也难防。农村金融,无疑是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金融细分领域。农民征信数据的缺失,金融意识薄弱,破解风控的唯一利刃,似乎除了重度风控和人海战术,别无他法。这却引发了另外的弊病。和其他领域不同的是,这里并非中介和骗贷者的聚集地,却成为内外勾结的重灾区。利用农村的落后和闭塞,员工用2000元换一张农民身份证,一个月从门店骗走20多万;分公司集体堕落,卷走上千万;20多家门店被坏账压垮……“越底层,欲望越强烈”,面对这么一片土地,农村金融如何鏖战?01 金融壁垒中国农村的金融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宁夏贷的CEO王治强称,他们去农村走访的时候,很多村庄盛行,年利息高达36%,农民还趋之若鹜。“因为没有金融体服务农民,他们只能选择高利贷,”王治强称,在农村,你很难相信,信贷需求如此旺盛,比如生产需求,有周期性,春天需要买种子、养殖需要买饲料;比如生活需求,婚丧大事、子女读书,都需要大笔开支。尽管市场渴求度高,但行业依然面临巨大的难点:风控。农民征信数据缺失,他们和银行发生的关系,大多是一张,甚至只是存折。另一方面,农民的互联网数据也缺失,王治强发现,现在很多农民都有智能手机了,但很多都是“充话费送的”,他们也不太使用,最多“玩个消消乐、打个斗地主”。正因为如此,巨头们曾经试图用和互联网,对农村进行“降维”攻击,却纷纷折戟。这里的闭塞和落后,反而成为“金融壁垒”,让农村成为了中最后一片蓝海。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农村金融的“千字文”,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金融。社科院更是预测农村金融有3万亿的缺口。天时地利人和,苦熬多年的农村金融,终于到了风起时。去年开始,全国掀起“下乡”风。除了一些老玩家,如中和农信、、恒昌、翼龙贷、外,一些新的公司杀入市场,如山水普惠、农分期、、、大北农等等。而和京东金融两大巨头,也对农村市场虎视眈眈。大家都将目光放到了,中国最细小的毛细血管——农村。因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暂时失效,大部分玩家,都尝试用最笨重最原始的方式来做风控——线下门店和人海战术。人海挥洒的汗水,和农村的烈日,开始了某种特殊的融合。02 人海战术凌峰是一位底层门店的风控员,他原本一直从事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放贷,他眼看着,信贷从市区开始往乡镇沉淀。各大机构都在乡镇建起了信贷门店,有大的连锁品牌,还有小的地区性机构。很多农村金融的平台,动辄员工上千,门店上百,采取人海战术和陌生拜访。信贷员就如撒出去的游兵,深入到广大的农村,捞取潜在的客户。顺着这波下乡大潮,凌峰在2016年也加入乡镇门店,开始一种全新的信贷。在农村,风控的唯一秘诀,就是“重”。“实际上,农村人口的风控比城镇更好做”,某农村金融的风控经理张帅称,城镇人口具有很大的,给他们放款,很有可能今天放款,明天人就凭空消失。而农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土地、房子、甚至祖坟都在这里。“只要证明生产的真实性,一般放款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张帅称。凌峰将自己的生活,总结成数猪、量地、唠嗑三大事件。证明生产真实性的方式也颇为“接地气”。凌峰的方式就是,养猪的,就去看看猪圈;种地的,就去测量下多少土地,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农户确实在生产。而另外一项工作,就是唠嗑。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人的品行、优劣,村里人几乎都知道。凌峰就去找村里人打听,这个人人品如何,是否黄赌毒。“如果村民回答,还行,这个人就不怎么样;村民回答,特别好,这个人就不错了”,凌峰说,他还会观察人物表情,“一皱眉,一犹豫,那估计就不行了”。在农村这个特殊的场景中,形成一套“就地取材”的风控方式,且行之有效。在农村,是常有的事。“农民的信用意识比较差”,张帅称,所以需要定期提醒他们。而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农业的生产的周期性。“我们经常遇到,开始催多久都不还,但是麦子一收割,牛羊一屠宰,钱立马到账的情况”,张帅称。但农村的赖账,实际上远没有想象中高,原因是,效果奇好。“这些催收方式,也只有在农村适用,我们拿个大喇叭,去村里喊话,或者去农民家门口敲鼓,说他是,不还钱,一般没过几天,他们就还了”,凌峰称,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中,“面子”太过金贵。如此看起来,除了深入农村和人海战术外,农村的风控并不太难。然而,在这片落后闭塞的土地上,另外一种毒素,在缓缓蔓延。03 内外勾结农村的坏账,到底集中在什么领域?是中介群体的骗贷吗?中介群体,从就开始从事各种套现和骗贷,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之后,一路,各种场景分期、,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唯独在农村金融领域,却一直没有成为中介的入侵之地。一家放款金融几十亿,只发现一单是中介所为。华中地区的一位中介曾经尝试渗透进农村金融,结果发现这口肉太难啃。“单子太分散了,一个村一两单,一个镇加起来也就十几单,跑得腿都快断了”,他只尝试了半个月,就放弃。没有落入中介虎口的农村金融,却陷入另外一个漩涡之中——内外勾结成灾。在一本财经采访的十多家农村金融的负责人,大家几乎都将“内外勾结”视为行业面对的最大问题和隐患。一家农村金融公司原本在全国开设了100家门店,而今年年初只剩下80家,其中20家因为欺诈太过于严重,坏账率太高,而宣布倒闭。作为底层信贷员的白夏,在从业半年后,就发现了这个漏洞。农村这个场景,是捞油水的万佳之地。因为农村金融太过于依赖线下风控,信贷员一手调研的资料,几乎决定了这笔款是否放。而另一方面,农民太容易忽悠,是要施以小恩小惠,农民就可能成为“同伙”。去年11月,正是信贷最为旺盛期,白夏开始了危险的游戏。他先挑中一个落后的村,找到当地的农民,借用证件,并要求对方配合,建立全套资料,比如拍摄家庭拍照、拍摄家里的猪圈土地等,一旦放款成功后,就给他们两千元现金。“成功率高达50%,他觉得用下身份证、拍几张照片,对他没什么影响”,白夏称。他的玩法是,先给农民办一张新的银行卡,他把握在手上,等钱一到,他踏踏实实把一把两千的现金,拍在农民面前后。但农民的银行卡,依然留在自己手中。久而久之,在农村就会产生“口碑效应”。在一个小村庄里,“借用下身份证就能得2000”的消息就会不胫而走——农户开始自动送上门。靠着这样的操作,他第一个月,就贷出20多万,落入私囊。他玩得小心翼翼,他会将这些假单,杂糅在正常的单里面去“进件”。为了这个捞金游戏继续运转,他在职的时间里,他都用农民的银行卡正常还款,不逾期无坏账。“在一家农村金融公司做了几十万之后,我就得收手”,白夏说,他会将所有钱取出来,然后去一个新的城市,换一个新的门店,重新开始。而白夏的操作套路一点都不神秘,很多信贷员都完成了这项无师自通的“升级”。类似白夏这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业务员,要么是家中出现变故,要么是沾惹了黄赌毒等恶习,要么是前面有“示范者”。“几乎所有的农村金融,都出现了门店崩盘的情况”,姚俊雄是一家老牌农村金融公司的风控调查员,他曾经遭遇一家分公司被集体腐蚀的情况,涉及金额千万。一年前,一个区的分公司逾期开始爆发,一切有失控迹象。他和一个同事被派去当地调查,刚一落地,“就感觉到一丝异常”。通常情况下,他们初来乍到,到一个陌生地区调研,会随意抽查一些地方,由熟悉情况的当地业务员领着实地走访。但在这里,姚俊雄随意抽了一个逾期严重的地方,业务员却支支吾吾,找各种理由推辞,说借款人出远门了、家人生病了等等。而他们的总是试图将姚俊雄引往某个指定的地方。“八成提前设好了舞台,找好了演员,就等我们去看戏”,身经百战的姚俊雄,基本判断,其中必有猫腻。他和同伴商量了一个对策,同伴在分公司和业务员周旋,“陪他们演戏”;姚俊雄包了一辆出租车,去逾期重灾区暗访。暗访的情报,让姚俊雄简直难以置信。很多登记的借款人地址,根本“查无此地”;找到了地址,进去一问,根本没这个人;找到了人,结果对方支支吾吾,根本回答不上来钱的用途和去向。“造假率高达60%,基本可以判断,整个公司的业务员,几乎都腐化了”,姚俊雄将情报报回了总部,分公司立即停止了放款,法务、、审计多个部门出动,开始大清理。最后彻查的结果,发现数字惊人,涉及金额过千万。起因就是一两个业务员因为缺钱,开始骗贷,弄出钱后,其他人看着眼红,就跟着参与。就如黑色的漩涡,越来越大,大家加入这场分钱大战,导致一个地区的集体沦陷。“典型的,一两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姚俊雄称。千万的资金,如何追回?能出钱的,就让业务员将部分亏空资金补齐;拿不钱的,直接报警——这件事件牵动甚广,多人被判刑。但大部分钱已折进去,成为永久坏账…姚俊雄见过太多关于欲望的故事,故事的开头,不太一样,但结局,几近相似。欲望如穹顶,铺天盖地,无人可逃。“我相信一句名言,金钱的诱惑,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就像繁荣的熏陶,会改变一个民族一样”,姚俊雄称。04 破解迷局不论是公开场合的演讲,还是私下的交流,农村金融的创业者,和其他消费金融的从业者,气质完全不同。他们沉稳内敛,接地气,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又黑又土”。他们经常得撩起裤脚,顶着毒日,上山下乡,晒得黝黑——他们身上,毫无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光鲜。对于他们来说,既然选择了这片土地,这场与底层人群的人性战争,就难以绕行。“越底层,欲望越强烈,越落后,贪念越嗜血”,张帅和他们战了快十年,利益纷飞,刀光血影。他们想出来无数的方式,来鏖战欲望。比如调查员去调查一个分区的时候,总部都会派两个人,分开调查,“目的就是为了相互制衡”。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非零和博弈。如果两个人都会遭遇了收买,但担心另外一个人“叛变”,向总部汇报真实情况,并抖露自己的“受贿”证据。因此,在相互猜疑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拒绝贿赂,向总部汇报实情。在这场鏖战中,需要将人性和人心用到极致。“销售员需要背负坏账的KPI,他的提成,分12期返还,一旦出现坏账,提成直接扣下,甚至还要支付罚款”,张帅道出公司的规则。既然农村金融的风控如此之难,就算是重到了极致,也难防无孔不入的贪欲和勾结。除了人海战术和田间地头的风控,难道就没有另外的出路和破局吗?巨头们的布局,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曲线救国。2015年,京东金融推出了“京农贷”,最近又进行了数据化升级。该项目负责人王瑞告诉一本财经,目前他们只专注做养殖领域,比如鸡、猪、奶牛的养殖等。“其实任何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生产周期”,王瑞拿鸡的养殖来举例子,比如,白羽鸡的养殖周期比较固定,基本是41天就可以出栏。当摸透了白羽鸡的生产周期,并收集所有交易和成本数据,就能推演出一个数据模型。如果一个新的农户需要贷款,只要将几个维度的数据导入模型中,就可得出一个“信贷额度”。比如,一个农户今年准备养了1万只鸡,买小鸡、买饲料、养殖成本各项费用,都可以用模型推导。“我们就根据他的养殖规模,给他一个,但是,这个钱却不直接给农户”,王瑞称,如果需要买一万只小鸡,他们就直接将钱打给鸡苗公司,需要饲料,就直接打给饲料厂。最终,出栏的白羽鸡,也会被送到京东指定的屠宰场,经过屠宰处理后再销售。所得的钱,会优先还款,剩余在打给农户。有意思的是,整个闭环中,农户几乎碰不到钱。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多少人力?“基本不需要人力”,王瑞称,机器自动决策申请。京东通过数据和产业闭环,居然绕过了农民的风控,绕过了人海战术和重度风控。在某种程度上,农户在京东的链条中,成为了一位生产者,规避了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站备案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