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股东B公司,B公司-股东C公司,C公司-股东A公司,士兵练级可以这样吗操作吗?这种模式的逻辑是什么?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cb0a5c1d37d67152b96ac_b.jpg& data-rawwidth=&945&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cb0a5c1d37d67152b96ac_r.jpg&&&/figure&&p&今日作者|桐叶生&/p&&p&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急诊科医生》等&/p&&p&&br&&/p&&p&&b&01&/b&&/p&&p&昨天,我差点熬夜了。&/p&&p&原因是我看了一支广告短片,然后,跟打了鸡血似的,我开始准备通宵修改我的毕业论文。&/p&&p&这成功的引起了我妈的注意。在老母亲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这一作死的行为。&/p&&p&为什么?因为这支广告完美的煽动起了我的焦虑病。&/p&&p&这支广告卖的是一款名为「薇X」的面膜,采用了经典的平行蒙太奇叙事手法,阐述了三位女性的职场困境:&/p&&p&&b&平均每天工作时长14小时&/b&的投行见习分析师小张:熬夜准备80页的会议PPT,结果电脑宕机,文件消失;&/p&&p&&b&最长连续熬夜记录42天&/b&的广告公司客户经理小何:异地男友千里迢迢来相会,可手头的广告拍摄计划让她分身乏术;&/p&&p&&b&加班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b&的急诊科护士长小罗:通宵在手术室忙碌,中途一个「女儿高烧40℃」的电话令她骤然崩溃。&/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ebcc956ef4fa4d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7&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ebcc956ef4fa4d_r.jpg&&&/figure&&p&故事进行到这儿,还挺让我感动的。可随后的情节发展方向,开始不受控了……&/p&&p&小张虽然把PPT搞砸了,但大Boss很欣赏她的工作态度,决定推迟会议,并给她转正;&/p&&p&异地男友尽管多次吃闭门羹,却依旧不离不弃,并在小何加班结束后向她求婚;&/p&&p&小罗做完「舍小家为大家」的艰难决定后,又一通电话打来,「女儿的高烧得到了控制,你安心在医院救死扶伤吧」。&/p&&p&最后,这支广告告诉你:身为中国女性,你很了不起。为了犒劳自己,我们推荐你购买「薇X」面膜,它是你加班到凌晨三点后肌肤补水的好帮手喔!&/p&&p&What?&/p&&p&我以为自己看了一支温情脉脉的清流广告,没想到,被喂了一盆毒鸡汤。&/p&&p&&br&&/p&&p&&b&02&/b&&/p&&p&焦虑是一种病症,制造焦虑则是一种绝症。&/p&&p&很不幸,我们的媒体好像都得了一种名为「焦虑制造器」的绝症。&/p&&p&作为一条传媒狗,这些年,我关注过的「焦虑营销」事件,没有几百,也有几十。&/p&&p&&b&我清楚的知道,在媒体人眼里,北上广打拼的外地年轻人,是砧板上的一块肉,而且是最肥最厚的肉。&/b&&/p&&p&《网易戏精出来讲课啦》、《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年纪越大,越没有人原谅你的穷》……&/p&&p&&b&「发现热点-制造同辈压力-提供解决方案-形成热点话题」,看,这套路是不是和「薇X」面膜广告一模一样?&/b&&/p&&p&你以为你找到了共鸣?呵呵,怎么可能?&/p&&p&那不过是媒体为了一个个10万+,100万+在撩拨你脆弱的肉体罢了。&/p&&p&&b&你的焦虑等同于他们的业绩。&/b&太残酷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eb084e4dd218405deaeadf_b.jpg& data-rawwidth=&945& data-rawheight=&53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eb084e4dd218405deaeadf_r.jpg&&&/figure&&p&我一直以为,熬夜工作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但在这支广告中,它成了一种可以用来胁迫职场人超负荷工作的「痛点」:看,加班的人多好运啊,加班可以升职,加班可以获得爱情,加班可以工作家庭两不误。&/p&&p&对不起,这口毒鸡汤我不喝,这种赞美我不要。&/p&&p&&b&把「凌晨三点不回家」包装成「努力」、「奋进」,把「八小时工作制」污名化为「没有上进心」,这得是多畸形的价值观?&/b&&/p&&p&&br&&/p&&p&&b&03&/b&&/p&&p&鲁迅曾在《南腔北调集·漫与》一文中说:「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p&&p&&b&这句话本是来鼓励八十余年前的中国人走出封建愚昧的阴霾,但不知从哪天起,它也开始适用于那些在资本的抽打下,被使唤的像陀螺一样旋转的职场年轻人了。&/b&&/p&&p&我有一种「错觉」,中国职场人已经进入了一个名为「军备竞赛」的怪圈:&/p&&p&别家有某种装备,咱家必须有更好的,有没有用不知道,先弄到手再说;&/p&&p&&b&别人买了XX大牛的职场进阶课程,我也必须买,有没有时间学不知道,至少心安了;&/b&&/p&&p&&b&别人一天工作十个小时,我必须工作更久,会不会死不知道,至少能自我感动一下。&/b&&/p&&p&然后,在这种竞相自我「压榨」中,每个人都被迫干更多的活,拿更少的钱。&/p&&p&生活是什么?&b&生活不是一种宿命,生活是一种选择。&/b&是做一条咸鱼,还是一个奋斗者,这本是自我的决断。&/p&&p&但在愈来愈厉害的「同辈压力」和「痛点营销」下,我们不仅成为工作的奴隶,甚至还能苦中作乐,产生一种满足感来,不得不说,真的是「奇哉,怪哉」!&/p&&p&&br&&/p&&p&最后,亮出我的观点:加班可以,请别鼓励。&/p&&p&&br&&/p&&p&&the end&&/p&&p&码字不易,关注一发我的微信公众号呗:&/p&&p&逐影的少年(id:shiguangChaser)&/p&&p&电视、剧集、综艺、吐槽,给你的人间观影指南。&/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c9950443ccb50f8ef04_b.jpg& data-rawwidth=&946& data-rawheight=&53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c9950443ccb50f8ef04_r.jpg&&&/figure&&p&&/p&
今日作者|桐叶生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急诊科医生》等 01昨天,我差点熬夜了。原因是我看了一支广告短片,然后,跟打了鸡血似的,我开始准备通宵修改我的毕业论文。这成功的引起了我妈的注意。在老母亲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这一作死的行为。为什么?因…
以前看到一位大神用初高中学的古文拼凑的一篇荤段子文言文,拜服良久:&br&&br&&blockquote&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将军向宠,欣然起行。适逢窈窕淑女无与为乐,自经丧乱少睡眠。解衣欲睡,袒胸露乳。将军老当益壮,执策而临之,腾跃而上。从口入,中通外直,不以疾也。轻拢慢捻抹复挑,则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女也不爽,将军遂锲而不舍,一鼓作气,其女遂洪波涌起,浩浩汤汤,鸣声上下,哀转久绝,号曰:“呜呼!嗟乎!噫吁嚱!唧唧复唧唧!此乐何极!此乐何极!”将军射者中,不复挺也,以手抚阴坐长叹。&br&&br&隔日,将军报之于先帝,先帝称之曰能。其女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门庭若市。名属教坊第一部,赢得青楼薄幸名。客有吹洞萧者,飞漱其间,手指不可屈伸。先帝操鞭东指,呵众人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是先帝携其女登斯楼也。其女荡胸生层云,犹唱后庭花。先帝叹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终妙手而得菊。&br&&br&然其女呜呜然,如怨如慕,先帝意踌躇,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女力尽而不知热,劳其筋骨,空乏起身,忽而风雨凄凄,春光融融,幸甚至哉。其女泣曰:“来而不往非礼也!”故欲爆之于先帝,先帝落荒而逃,曰:“余之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由是可观之,若夫淑女者,骚人也。所以动心忍性,行弗乱其所为。&br&&br&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blockquote&
以前看到一位大神用初高中学的古文拼凑的一篇荤段子文言文,拜服良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将军向宠,欣然起行。适逢窈窕淑女无与为乐,自经丧乱少睡眠。解衣欲睡,袒胸露乳。将军老当益壮,执策而临之,腾跃而上。从口入,中通外直,不以疾也。轻拢慢…
&p&中国经济有成就,也存在严重问题。中国经济的内部问题,主要是从外部传导过来的。中美密切合作的全球化黄金时代结束,中国生产,西方消费模式,一去不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本来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向前呼啸行进的马,累死了。净出口增长这匹马没了,马车的动力没了,怎么才能让马车继续向前行驶呢,这便是中国经济,当前一系列问题的起因和根源。&/p&&p&&b&作者:白云先生&/b&&/p&&p&&b&链接:&/b&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daox.com/p/46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们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至道学宫&/a&&/p&&p&&b&来源:至道学宫&/b&&/p&&p&&b&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p&&blockquote&&b&一、全球化的黄金时代&/b&&br&2001年,中国入世,全面接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开启了全球化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里,中美间的合作,就像牛郎织女一样,整个世界经济也都一派男耕女织的欣欣向荣景象。这个黄金时代,从世界银行所绘制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中,会展现的更加直观。&/blockquot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adf361ee5efd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adf361ee5efd7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从这张图里可以看到,从中国入世,到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这不足十年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总量,增长了将近一倍,曲线突然变得非常陡峭。在2001年之前,因为作为生产国的日本出现了经济泡沫,其他生产国四小龙和东南亚也增长乏力,所以,这条曲线甚至出现了一段水平的直线,全球经济增长,一度陷入了停滞。&br&在从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里,世界经济的增长,不足50%。随着中国入世,全面加入全球生产分工和贸易,世界经济总量不到十年,就翻了一倍。从这点看,说中国改变了世界,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个黄金时代之前,美国和日德,四小龙,东南亚等国家之间,各有各的一套马和马车,马和马车,尚未完全分离。全球分工的效率,还需要继续提高,才能把全球经济从停滞中解救出来。&br&而中国加入后,全球经济,终于开始马是马,车是车了。全球产业链分工效率,再次提高,世界经济,也得以再一次腾飞。美国等发达国家,负责充当全球分工中的马,中国负责充当全球分工中的马车。以前的各自驾驶各自的马车的玩法,彻底的改变了,变成了中国人挥舞着产能的鞭子,让美国人赶紧买买买,让欧洲人赶紧买买买。西方也对中国的廉价商品,喜不自胜。为了获得竞争力,也纷纷把他们本土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把整个中国了变成他们的生产车间。&br&在整个黄金时代里,中国驾着马车,在后面策马扬鞭驾驾驾的赶,美国这匹马,就在前面咴咴咴的跑。需求拉着供给跑,随着中国产能的扩张,只有跑不坏的车,没有累不死的马,08年金融海啸,这匹马倒下了。&br&美国等发达国家眼下要面临的经济难题是,怎么让一匹倒下的马,再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奔跑。从目前的情况看,马想活是不太可能的了,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马死了,中国也傻眼了,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没有马了,这辆马车后面将要怎么驾驶,和驶向何方。&br&&br&&b&二、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b&&br&这套马和车分离的全球化分工,是一次创举,它把世界经济产业链分工的效率,推向了极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模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没有人会想,哪天马累死了怎么办,车跑散架了怎么办。所有的人,都为眼前的繁荣陶醉了。&br&这个模式被终结,人们把原因归结于全球经济失衡,尤其表现为中美之间的失衡。中美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失衡呢。这并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传统所造成的问题。西方人,向来没有储蓄的习惯,挣多少花多少。而中国人则相反,中国人的传统是,把挣的钱都攒起来,用来投资,去挣更多的钱。不仅我们的国家如此,中国的每个人也都几乎如此。美国人挣钱了,就是花掉。中国人挣了钱,就是想攒着娶媳妇,或者攒够了本钱,开个公司自己单干当老板,再或者投资买个房子,开个店什么的。&br&中国的贸易盈余,并没有用来大量的消费美国的商品,而是用在了再投资,用在了产业升级上。为什么要产业升级呢,因为裤子,打火机这种产业,很容易饱和,中国人只要工厂连轴转,很快就能把一年到头美国人需要穿的裤子,需要用的打火机,都生产出来了。这么一来,再生产裤子和打火机,就卖不出去了,就无法再赚更多的钱。&br&为了要赚更多的钱,那就需要把从卖裤子和卖打火机挣的钱,用来买设备和建厂,生产钢琴和玩具。因为中国的产能扩张太快,不用很久,钢琴和玩具,市场也饱和了。为了赚更多的钱,就得去造家电,造机电产品。很快,家电和机电产品,也快要饱和了。那么,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再往更高端升级,造通讯设备,造电脑,造手机。&br&中国制造,从最低端的加工贸易起家,逐级向上升级,一个产业只要中国能做了,那么其他国家的竞争者,就会退出竞争。等中国能造光刻机,造高端精密仪器,高端芯片,造高端汽车,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造大飞机之后,那么发达国家最后的优势产业,也就要失去了。这些产业是发达国家最后的堡垒。要是发达国家,连这些最后的堡垒也被攻破,他们都得去吃土。&br&为了要赚更多的钱,中国还要一级级的向上吃,另一边是发达国家一级级的向后退守。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能卖给美国人的东西,越来越多,美国能卖给中国人的商品,也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中美之间的经济,就会越来越失衡。中国的盈余越来越多,美国的赤字,越来越多。这并不是简单的通过让人民币升值就能解决的问题。人民币从05年后,升值了40%,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不是消除了,而是越来越严重。&br&一开始,如果中国向西方人那样,没有储蓄的习惯,没有再投资再生产的迫切动力,卖裤子挣的钱,都花掉买了美国人的商品。那么就没有后来的钢琴玩具,家电机电等产业的升级机会。在全球化的黄金时代,中国人只埋头做一件事,挣钱。挣了钱,买技术,买设备,再挣更多的钱。&br&中国挣了更多的钱,那么美国人就只能出现更多的赤字。而且,在中国产业升级的挤压之下,美国本土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业,只能关门大吉,或者把生产线搬迁到中国。随着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中国承接了大部分的制造业。美国,则沦为了纯粹的需求创造者,美国人,只要负责制造出来信用和需求就可以了。中国负责制造商品,充当整个世界的工厂和车间。&br&马车扩张的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向前行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想使得中美之间这种马与车结构,维持下去,那么就只有让美国人需求的扩张,和中国的产能供给扩张保持一致。因为中国人挣了钱就攒了去挣更多的钱,所以,中国产能的扩张,表现为供给递增。这就要求,赤字越来越大的美国人的需求扩张,也要依赖更庞大的债务扩张,来维系需求市场的扩张。&br&到了这个地步,美国这匹马,已经是在透支体力在奔跑,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马轰然倒地,抽了一会,死了。中国这边一看马死了,顿时就蒙了,我钱还没挣够呢,你怎么能死呢。一时间,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高论,沸沸扬扬。站在马车的角度看,救马不失为是一种思路,但是救马论者,提出的方案,则都是治标不治本。&br&&br&&b&三、马已死,马车还在惯性滑行&/b&&br&要治好美国经济这匹马,只有一个方法,让中国人少储蓄少投资,多消费。美国人则得反过来,少消费,多储蓄,多投资,多干活,挣中国人的钱,挣了钱,就修高铁,建工厂,生产的商品打败中国的产品,把中国的贸易盈余都挣光,然后这匹马就能活了。这可能吗?想都不用想,不可能。所以,这已经是匹死马了,没人能救的活它。美国人自己都救不活,就更不要说坐在马车里的中国人去帮他们救马了。&br&美国人是怎么治这匹马的呢,如果按照市场经济那一套,市场有自我修复自我调整的机制,看不见的手主宰一切,政府一边玩耍去就行了。那么美国的银行体系,和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骤然瓦解。可见,从技术上来看,这匹马其实已经死了。这时候,美国人用国家信用来兜底,又用央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给技术上已经死亡的企业和银行抒困。&br&一个不能创造利润的企业,和一个不能创造贷款的银行,在整个经济体的有机组织上,它们作为器官,实质上已经坏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切除截肢掉这些坏死组织,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感染和纵深传导。美国的做法,为了保住坏死的器官,便开始用央行这颗心脏大量的造血,来试图让这些坏死组织活回来。&br&这些流动性,根本不会流进这些坏死组织,因为需求已经崩溃的市场上,投资就是亏损的同义词,贷款就是坏账的同义词。这些钱,都经由投行的手,流进了美股,流进了全球资本市场。这个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好比一个人,血脉器官全坏死,心脏只有不停的往外泵血,才能维持一点活着的假象,只能不停的往外泵血,不能往心脏回血,一回血,所有资本市场上的货币幻象,都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的消失。&br&心脏想加息回点血,马上就死给你看,所以,美联储想加息,想让货币政策正常化,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路一直往下走,就是心死亡。本来截肢就能治好的病,最后搞成了心死亡。在美国经济心死亡的那一刻,美股会比原油还热闹。能看明白这段话的人,想必会去打美股的战略伏击。&br&马翘辫子了,坐在马车上的人,傻眼了,这可让马车夫怎么办呢。马车夫愁啊,这一年可要怎么过哦,明年可又要怎么过哦,日子过的,一年比一年困难,一年比一年复杂。怎么办,大家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是,日子还得继续过啊,马车还得继续开啊,这辆失去了动力的马车,开始按照惯性向前滑行,但是速度却越来越慢,拉车的动力没了,中国经济失速了。&br&&br&&b&四、用马车拉马的重大失误&/b&&br&怎么才能让一辆失去了马的马车,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增长呢,这个课题,叫做保增长。如果不保增长,经济积累的很多问题,都会爆发。所以,必须得保住经济增长率。在马没死之前的经济结构中,出口这匹马跑在最前面,后面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这是黄金时代的那些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最根本的特征。&br&在马车的后面,还拖着两辆挂车,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消费。没有前面那匹马在跑,挣不到钱,就没有资本进行投资,国民收入没有增长,也不会出现消费增长。所以,名义上讲是三驾马车,其实在出口导向时代,是出口增长一匹马,拉着中国的产能这辆车,后面挂着的,才是投资和消费。&br&投资和消费本身,是不自带动力的,它们都是被带动的挂车,并不是跑在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产能这辆马车前面的马。但是马车失速的问题,十分吓人,反正当时马车夫是吓坏了,如果不进行干预,那么最后这辆车,就会停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就会慢慢的减速,直至变成零。&br&怎么才能让马车继续往前跑呢,理论上,不外乎是再找一匹马来提供动力。外面的那匹马已死,只能盯着扩大内需这匹马做文章了。中国的内需,在出口导向时代,是没有自主动力的挂车,现在被拎出来充当拉动中国经济这辆马车的马。乍一看,是内需这匹马在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在拉着内需这匹马。&br&中国的内需,根本拉不动这辆体量巨大的马车,中国经济并非像美国那种内需驱动型经济体,这辆马车,也不是按照内需驱动来设计的。所以,09年的天量经济刺激计划,短时间内把经济增长率顶上去了,接下来,出现了投资回报递减现象,再怎么扩大投资,对经济的增长,已经没什么作用了。为了能把经济顶上来,只好加大杠杆,这样使得风险经济运行的风险,在迅速激增。&br&以前中国经济的投资,主体上都是为了挣钱而投资。经济失速后的这些年,则是为了花钱而投资。放出去的钱,花完了,那么经济增长率又不能继续往上顶了。还得继续放水花钱。于是,中国的政府债务规模,在09年之后,开始大幅度扩张,和之前相比,曲线也开始变得陡峭,债务占GDP的比重,飙升到了250%以上。债务拉着马车跑,马车拉着内需跑。&br&高债务杠杆这条路走下去,是十分危险的。不仅危险,而且效果也会越来越差。企业在这种喂饼式的经济活动中,它们并不能创造实质性的增长和价值。沦为僵尸企业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债务经济就像毒品,明知道不可控,不可持续,还是会让人越来越不能自拔。&br&央行是一个经济体的心脏,政府是一个经济体的大脑。美国人为了治疗他们的死马,为了维系已经坏死的经济器官,不知死活的走上了心死亡这条路。而中国的马车拉马这条路,也是很吓人的,这条道跑到黑,就会出现脑死亡的后果,不仅投资驱动失灵,最后还会是政府干预失灵,到了那一步,除了眼睁睁的看着经济硬着陆,一点办法都没有。去杆杠,已经刻不容缓。&br&既然要去杠杆,那么就不能再放水了。不放水,企业就会失血,怎么给企业找血呢,去血多的地方找。银行已经开始回血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想找血,只能去资本市场,启动社会资本为中国经济供血。这个思路是对的,但问题是,中国的资本市场,等着喝血的地方太多了。股灾,饕餮大餐啊,血肉横飞,惨不忍睹。&br&打造A股大牛市,利用民间资金为银行和地方政府解围,代替它们为企业输血,从而达到给整个经济去债务杠杆的目的,这个思路非常好。但是在外围经济状况那么糟糕的情况下,试图打造万点牛市,这个时机不对。外面有索罗斯那种喝血怪,里面也有一群比索罗斯还嗜血如命的喝血怪,在这种时机,推高股市,无异于把最宝贵的血液,暴露在了嗜血狂魔们的泛着绿光的视线中。&br&另外,即便A股大牛市真的成功了,靠暴风影音之流的这种投机分子,也根本拉不动中国经济这辆巨大的马车。中国经济面临的战略课题,是要给马车找到一匹马。不然其他的局部改革,都是不能长久和不可持续的。找不到这匹马,即便弄一万个蚂蚱,也拉不动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在总需求收窄的情况下,资本驱动,效果其实并不好,这点从美国的量化宽松可以看出来,因为缺乏投资机会,流动性并不会流入实体经济。发达的资本市场,在当前的形势下,并不一定是中国经济的特效药。&br&股灾过后,一些地下场外融资,互联网金融的各路妖蛾子骗子们开始群魔乱舞。有些人,可能还不死心,还在拼命的找钱,来维持这种马车拉马的游戏。这些人,眼睛都看不到五米远,也不筹谋未来,对他们来说,过去一天是一天。为了能多苟延残喘几天,也不管整个社会洪水滔天。大不了,到头来经济崩溃,大家要死一起死。&br&马车拉马这条路, 显然是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避免爆发系统性风险,不仅要去杠杆,还要纠正之前马车拉马所造成的经济扭曲,去产能和去库存。释放风险,是当前经济的第一要务。明知道投资驱动已经失灵,还要放水,只会造成更大的风险。比如最近的房价暴涨,新增的信贷,并找不到很好的投资机会,A股已废,资金只能涌入一线城市高流动性的房地产市场,把房子当成金融资产来投机牟利。&br&继续壮士断腕的去杠杆,还是临死前再多抽几口鸦片,这里面是有分歧的。推高房价,杠杆化去房地产库存,就是抽鸦片的做法。用社会资本,来为房地产库存的释放风险买单,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风险是降低了,但是购房者的生活风险,却增加了。这并不是释放风险,这是在转移风险,说难听点,这是转嫁风险。&br&&br&&b&五、供给侧改革:给马车装上发动机&/b&&br&为了不引发系统性风险,后面的放水应该不会再有了,尤其是房价暴涨这一出闹剧,又再次提出了风险警告,投资驱动已经失灵,再放水只会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如果再宽松,等于又回到了以前吸毒的老路,好不容易释放的风险,又会再次增高。财政政策,有限的子弹,也会花钱花到刀刃上,后面的定向操作会更多一些。以前那种撒胡椒面的财政支持,不会再有。&br&从需求侧分析,进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出口那匹已经死掉了,以后净出口很难再出现长期持续的大幅递增。消费,丈母娘们,已经把中国人三代以内的购买力掏干净了,消费也不会再有什么大动静。投资,已经宣告失灵。需求侧,已经无法在给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可见需求侧改革,是条死胡同。&br&需求拉着供给跑,需求侧动力缺失,也就是说,给中国经济这辆马车找到一匹新马这条路,暂时看是走不通的。那么着力点,就只能放在供给侧了,在马车上做文章。供给侧生产函数的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劳动,资本,和效率提高。下面分别从供给侧各要素做下分析。&br&资本上看,以后不会再放水。因为明显的投资回报递减,放水只会给经济堆积风险,并无意义。从劳动力上看,人口红利也没了。廉价的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供应,都没了。这就逼着企业家,以前用100万块100个员工的投资和员工成本挣10万块钱,现在得用50万块钱50个员工的投资和成本,去挣10万块钱。&br&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都没什么文章可做。剩下来的,唯有靠效率提高这一条路。所谓的创新驱动,就是这个意思。有大把的本钱和廉价劳动力能挣钱,不算什么本事。没有大本钱,没廉价劳动力,还能挣到钱,这才是本事。有的企业可能说了,我没这个本事啊。那好,让有本事的人来兼并重组你好了,让有本事的企业,教教你怎么搞企业,怎么做生意。&br&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三大难题和挑战,一是要释放风险,表现为去杠杆,去产能和去库存。这个相当于是给上一个经济周期遗留的问题擦屁股。二是要保增长,饭还是要吃的。三是要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要转型,擦完屁股吃饱饭,钱还得接着挣。&br&这三点之间,有先后,主次和轻重。重中之重,当然还是去杠杆释放风险,这样才可以根本的解除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以前已经犯过把马车放在马前面的错误,现在已经不能再犯先吃饭再擦屁股的错误,不然中国经济就真的会硬着陆。先擦屁股,擦干净了,提上裤子,洗了手,才能吃饭。吃饱了,再想挣钱的事。想必这个道理,所有的人都理解。&br&也有不理解的,比如要去杠杆,释放风险,那么对于一些风险集中度最大的地方和行业,他们是拼死抗拒的。房地产商,地方债,它们都是吃杠杆饭的,现在要去杠杆,无异于是要砸他们的饭碗。他们为了明天一睁眼还能吃饭,认为屁股不能擦。09年后的这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是通过房地产透支了老百姓未来几十年的购买力为代价的。&br&现在这个购买力已经枯竭,房子再涨下去,能买得起房子的购房者只会越来越少。整个市场,需求开始全面收窄递减。而库存的压力却很大,高杠杆的债务风险也很大。怎么办,买得起的房子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只好提高单价,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烂摊子砸在有限的购房者手里,让购房者为擦屁股买单。鱼毕竟越来越少了,这样涸泽而渔的做法,其实是去不掉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和库存的,只是在垂死挣扎。&br&有些地方政府,也不想承担擦屁股的后果。为了去库存,推出什么零首付,首付贷,这是在透支那些没有偿贷能力购房者的未来的购买力,这么做,无疑是作大死。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个剧本。当前经济的首要战略任务是解除硬着陆风险,这样顶风作案,给经济运行增加风险的做法,肯定都会被毫不客气的斩立决。&br&还有更不顾大局的,试图拿自己当人质,把经济风险当炸弹绑自己身上,你敢再往前一步,我就拉引线。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不懂事的捣蛋鬼,如果不是忌惮他们引爆炸弹,除了炸死自己还会伤及无辜的话,估计早就会被狙击手爆头了。对付这种人,是个技术活,只能先拆除他们的炸弹,把风险这个雷排掉,然后再秋后算账。地产商吃了那么多年的肉,现在国家经济出现了这么大的困难,不想着出点血,还想继续喝血,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br&从企业层面看,低效率,高杠杆,现金短缺,无技术储备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兼并重组大潮中,将会被大面积吞并。即便不吞并它们,政府输血一停,它们也活不过这个冬天,还是会死。这一轮兼并重组大潮过后,等熬过冬天,春天一到,高效率,低杠杆,现金充裕,技术储备深厚的企业,在兼并重组了很多企业之后,就会成为新的所向披靡的巨无霸。&br&经济处于冬天的周期,投资看什么,看谁能活到春天,看谁将会在下一个春天,变成参天大树。而像房地产这种,不吃技术饭,不用动脑子就能赚大钱的低效率高利润行业,即便它们的行业不是经济风险重灾区,也会被限制,在经济的严冬,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这么低效率的行业,还占用这么多的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br&在擦屁股的这几年,接下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到6%,甚至5%,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除了用时间来换消化风险,并没有更好的办法。社会购买力,差不多被房子掏空了,社会背不动这么大的风险。等三去完成之后,中国经济,才会开始企稳回升,出现实质性的增长和复苏。在这个周期里,信心最重要,其次是现金最重要。对于那些互联网金融之流的理财产品,普通人还是保护好自己的现金。它们是严冬戈壁滩上的喝血怪。这种时期,保护好现金,比投资更重要。&br&如果说,给之前的经济旧账擦屁股,保增长有饭吃,是为了眼前和现在。那么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这些是为了未来。给马车装上发动机,以创新和效率来驱动中国经济,为中国经济提新的供动力源,这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能有多高能持续多久的保障。&br&靠货币扩张来扩大内需市场,在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转型时期,日本人已经走过这条路,后果十分惨烈。同样,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经济转型,中国之前的几年曾尝试用财政扩张,来扩张内需,后果也很麻烦。可见,要把经济从出口导向型,转型为内需导向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是个技术活。经济这辆马车,需要通盘的重新设计。弃绝吸毒那一套,直面问题,选择治疗谋求康复,走上了这条方向正确的路,那么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理论上,已经不存在了。&br&这一步继续要往下怎么走,对外,中国企业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对进口的高端产品,形成替代,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宝贵的内需,截留在境内,工作机会也会留在境内,大家有工作了,消费能力才能提高。然后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才能提高。对于普通人来说,能用国产货的,尽量用国产货,保护内需,对于过冬来说,是一种天职和义务。&br&不保护内需,在这种经济越冬的时节,说不定下一个失去工作的,就是自己了。同时,还要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往上吃,把发达国家目前的优势高端产品也吃掉,这样出口才能增长。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大环境下,大家不抱团互相保护,就会流失国内的总需求,导致经济在整体上,更加不景气。对于个人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全要素生存能力,这是个大方向。以前那种人傻钱多的好赚钱的生意和工作,以后很可能很难再有了。&br&既然要面向内需做文章,那么之前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整个社会以生产为中心所建立的经济体系,就不再适用当前和以后的经济现实。内需导向,简单的说,就是得让大家都有钱,然后才能消费更多的商品。中国的企业,以后不再是主要给美国人生产和服务,而是主要为中国人生产和服务。这个观念和方向的转变,是根本性的。整个经济,也会从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分配为中心。企业,要把以前面对着美国人,屁股对着老百姓,转变成面对着中国人,屁股面对美国人了。谁先想明白这一点,谁就能赢得先机。&br&建立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并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要么像美国,如果不像美国了,就会变成朝鲜,这是一种头脑简单的二极管思维。这样的思维,理解不了第三种可能性,就更不要说,理论上,经济发展存在千千万万种的可能性了。以分配为中心的新经济,它的思想和文化底蕴,都是中国传统的东西。让经济活动,回归本质,回到它经世济民的根本宗旨和任务上去。可见,给马车装上发动机,不仅结构要变,行进方向也要变,这辆车就要掉头了。&br&以货币扩张和财政扩张来扩大内需,本质上,都是在吸毒。信贷放出去,企业找不到投资机会,只好把资金,都堆放到资本市场上,寻找投机牟利机会,并不会真正的流入实体经济。因为一投产,就会亏损,需求没有增长,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呢。真正能扩张需求的,不是靠货币扩张,也不是财政扩张,而是要靠国民经济的内平衡,只有用分配的手段,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对于中国这个内需被透支过的市场,耐心的培育,显得更加弥足珍贵。&br&中国经济的改革和转型会成功吗,我觉得会。虽然挑战不是一般的大,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最大的风险,经济硬着陆已经被控制了。在风险进一步释放的过程中,一些敢于开倒车的捣乱分子,也被遏制住了。说明,经济再向安全的方向行进。只要方向是安全的,即便速度慢一点,也没什么大关系。&br&如果这次改革成功,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进化,从马车进化成了机动车。从这点看,目前的困难是中国经济的艰险,也更是机遇。如果中国经济不遇到困难,也不会有机会,从马车向机动车升级和进化。转型,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技术和效率升级,这些都是在这个冬天,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播下的种子和希望。这些种子种下去,等春天到来,等它们生长和开放,等待着有一天,看它们郁郁葱葱漫山遍野。有种子,就会有希望。&br&中国的经济困难,是外部输入导致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出现了结构性的危机,当前的经济环境,对于所有的国家,都举步维艰。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遇到了困难。幸运的是,中国没有步美国的后尘,继续的饮鸩止渴。中国警醒了过来,开始探索并将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而美国经济,虽然它看上去还在喘气,实际上它已经死了。吸毒能治病,还要医生和医院干什么呢。给经济治病,也更是如此。而且,跟着美国一起嗑药吸毒的瘾君子,还为数不少。这样的国家,即便有春天,它们也等不到了,它们都将会死在这个冬天里。&br&困难,对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体会。有的人觉得,起个床都会是困难事。有的人只身去平天下,都不觉得难。这个人,就是东汉战神耿弇。从他只身投奔刘秀,俩人一见如故开始,它就认定刘秀就是未来能给天下带来太平的天子,他也认定自己一定能帮刘秀打下天下。他一个人南征北战,打了三百多仗,从无败绩,为整个东汉江山,打下了半个天下。在他以区区几万人平定了豪强张步,横扫整个山东之后,刘秀觉得这个人太过于神奇,他总是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于是感慨的说,有志者事竟成。&br&支撑耿弇的是什么呢,远大的志向,和超绝的才策谋略,坚毅的执行力,在这些素质前面,一个人可以碾压所有的困难,把希望变成现实。国民经济要过冬,要挑战困难,企业要过冬,要挑战困难,个人也要挑战困难,都得需要志向,远见和才策谋略。当觉得有困难,可以去看看《后汉书·耿弇传》,看战神如何屡屡把不可能变成现实的。&br&有志者事竟成,在严酷的冬天里,能够生存下来的,唯有强者。强者之所以是强者,就在于他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别人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可以活下去,并把别人觉得困难的事情变成现实。&/blockquote&&p&&br&&/p&&p&转载自白云先生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daox.com/p/46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们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至道学宫&/a&&/p&
中国经济有成就,也存在严重问题。中国经济的内部问题,主要是从外部传导过来的。中美密切合作的全球化黄金时代结束,中国生产,西方消费模式,一去不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本来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向前呼啸行进的马,累死了。净出口增长这匹马…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a471fdd5aa1adacd494786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a471fdd5aa1adacd49478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471e4b2cca99ee25b2b4e6bfc7346ae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33&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b471e4b2cca99ee25b2b4e6bfc7346a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能够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成就。&/p&&br&&p&但回溯到130年前,其实早已有中国人在《Nature》发表了第一篇论文。&/p&&br&&p&而作者竟是大清晚期,被称为&strong&晚清科技总设计&/strong&,&strong&启蒙了中国近代科学史&/strong&的&strong&徐寿&/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dce3be1d7e4f9a382bfefac12e61e73_b.jpg& data-rawwidth=&263&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3&&&/figure&&br&&p&图:徐寿&/p&&p&除了是第一个发《Nature》的中国人,他还有许多与清朝格格不入的&strong&“第一”。&/strong&&/p&&br&&p&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批化学翻译本...&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a31d2ee02d1aa3c66d497b6f32e0ac2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4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br&&p&图:徐寿&/p&&p&&strong&徐寿&/strong&,号雪村,1818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没落的地主家。&br&&/p&&p&虽5岁丧父,但他的母亲仍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望他日后高中状元,讨个官做。&/p&&br&&p&所以自幼聪颖的徐寿,不但饱读诗书,还对这些古文有许多自己独特见解。&/p&&p&无论是母亲,还是外人,都对他赞不绝口。&/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ef98996bcffc337e04c46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然而,在旧式的“童子举”中,&strong&他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strong&&/p&&p&不久后,母亲的去世,也让他更加痛觉学习八股文的无用。&/p&&br&&p&在这之后,他便毅然放弃了“应试教育”和科举当官的打算,开始通往&strong&“经世致用”之学——科学。&/strong&&/p&&br&&p&他涉猎的科技范围极广,律吕(音乐)、几何、重学(力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strong&,就没有一样是他不喜欢的。&/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fff5e28df5d52f209d7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图:象限仪, 用于测量火炮倾斜角,检查火炮瞄准和火炮的角度&/p&&p&那时根本没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而徐寿更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家”。&/p&&p&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与现代的科学理念完全相符。&/p&&br&&p&他求知若渴地翻遍历代的科技典籍和西方科技著作,更是推崇&strong&“究察物理,推考格致”&/strong&的求实精神。&/p&&br&&p&为了求实,他曾自制过&strong&指南针&/strong&、&strong&炮用象限仪&/strong&、甚至是结构极其复杂的&strong&自鸣钟。&/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baa55fb0ddb_b.jp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261&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abaa55fb0dd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figure&&br&&p&图:自鸣钟中,报时的小鸟&/p&&p&此外,他还研究制造出好几种古代乐器。&/p&&p&而这几种古代乐器。也带领着徐寿通往了更宽广的科学之路。&/p&&br&&p&一次,徐寿正在县城帮人修理七弦琴,他精湛的手艺和非凡的谈吐,引来了&strong&举人华翼纶&/strong&的注目。&/p&&br&&p&那时的华翼纶想给&strong&小儿子华蘅芳(青年数学家)&/strong&,找个亦师亦友的“玩伴”,让他更好的学习科学技术。&/p&&br&&p&之后,徐寿和华蘅芳便成了志趣相投,相见恨晚的忘年之交(徐寿比华蘅芳大15岁)。&/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12ba57bfe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2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figure&&br&&p&图:左徐寿,右华蘅芳&/p&&p&在当时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能学到的科学知识实在有限。&/p&&p&所以徐华两人也结伴,到处寻找&strong&“科技发烧友”,&/strong&只要弄到一本科学书就互相传抄,学习新知识和互相交流。&/p&&br&&p&一次,徐华二人到上海寻书时,就觅得一本新编译的西方近代科技书《博物新编》。&/p&&br&&p&这本书虽说是欧洲普通的科学常识书,但对比清朝的科技水平,徐寿仿佛穿越到了未来200年一般。&/p&&p&那种心情,结合一下当时清朝的环境,就可以想象得到有多欣喜。&/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404faa9dbb2b5c850d88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404faa9dbb2b5c850d88_r.jpg&&&/figure&&br&&p&图:《博物新编》&/p&&p&得到这本书后,徐寿便立刻开始验证书中一些科学理论和实验。&/p&&br&&p&他的动手能力极强,许多实验要用到的器材、工具,都是从他那双巧手得来的。&/p&&p&如他当时就把水晶图章磨成三棱镜,用来观察光的折射和光分七色的问题。&/p&&p&除了做验证实验外,徐寿还能触类旁通。&/p&&p&他还试做了许多《博物新编》里还未有定论的实验,并得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b25e8a4e377cedf3ef0db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b25e8a4e377cedf3ef0db_r.jpg&&&/figure&&br&&p&图:《博物新编》中火轮机图&/p&&p&那时,他还认真研读了《博物新编》中关于&strong&现代蒸汽机原理&/strong&,甚至经常跑到西洋人的轮船上,探究其造法。&/p&&br&&p&&strong&在那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民智不开的清朝,徐寿的“奇技淫巧”完全是异类,更是引来不少关注。&/strong&&/p&&br&&p&很快,徐寿等人的事迹也传到洋务派曾国藩耳中。&/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03dc790d77b69b44ca0dc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03dc790d77b69b44ca0dc_r.jpg&&&/figure&&br&&p&当时正为洋务运动发愁的曾国藩,马上就把徐寿等人聘到安庆机械所。&/p&&p&1862年4月,徐寿等人进入安庆内军械所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strong&“自制轮船”。&/strong&&/p&&br&&p&依据“国情”来看,自制轮船谈何容易啊。&/p&&p&古代中国的造船业规模虽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多是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原始木船。&/p&&br&&p&与西方近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船一对比,鸿沟显而易见。&/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0ab905dc3aac0c8d3182d8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0ab905dc3aac0c8d3182d8_r.jpg&&&/figure&&br&&p&图:中国古代的内河船&/p&&p&虽完全白手起家,但徐寿还是表现得信心十足。&/p&&p&首先关于轮船的核心技术蒸汽机,徐寿早已从西方的机械书中烂熟于心,设计图跃然纸上。&/p&&br&&p&就算没有任何进口零件(当然国产也没有),但徐寿自己本身就是个手艺人,像蒸汽机所有的零部件,他都能凭锉刀一个个锉出来。&/p&&p&而擅长数学的&strong&华蘅芳&/strong&,则在测算、绘图,配置动力等方面给予他帮助。&/p&&p&就连他的&strong&儿子徐建寅&/strong&也“屡出奇招”,帮忙解决了一个个难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02d95a58eb7b592df174165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4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br&&p&图:徐寿儿子徐建寅&/p&&p&3个月后,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p&&br&&p&1864年,徐寿等人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制造出了完全国产的&strong&“黄鹄号”蒸汽船。&/strong&&/p&&br&&p&当“黄鹄号”试航完毕靠岸时,曾国藩对徐寿、华蘅芳等人赞不绝口道:&strong&“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c0c6bf8ba3a94f5f5bef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c0c6bf8ba3a94f5f5befb_r.jpg&&&/figure&&br&&p&&strong&“黄鹄号”的落成,也使徐寿在科技界声名大噪起来。&/strong&&/p&&p&之后,他更是获得了一副清同治帝御赐的&strong&“天下第一巧匠”&/strong&牌匾。&/p&&br&&p&但是徐寿并不以为荣,反而是将这块牌匾收着,不以示人。&/p&&p&因为在他看来,轮船早已在世界各地穿梭了近半世纪,大清还关门自称第一,洋人看了是笑话。&/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13a835e85a83e040e0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13a835e85a83e040e0d_r.jpg&&&/figure&&br&&p&1867年,徐寿也因出众的才学,被调往从事军工生产的&strong&江南制造总局。&/strong&&/p&&br&&p&然而,他并不满足现阶段的只求技术,而不求科学原理的洋务派思想。&/p&&br&&p&一上任,他就依据民族的“刚需”,向曾国藩呈送了四项建议,分别为:一、开煤炼铁;二、自制大炮;三、操练轮船水师;四、翻译西书。&/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15ba8dcb829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p&图:徐寿的纪念章&/p&&p&然而,关于科技与科学,曾国藩与徐寿在思想高度还存在一定差距。&/p&&p&那时,他只想着用“洋技术”造出轮船即可,对本国的科技发展和学习西方真正的科学理念不太上心。&/p&&br&&p&所以,曾国藩就以&strong&“其轮船以外之事,勿遽推广言之”&/strong&为由,一口拒绝了徐寿的所有请求。&/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a64dc5e6f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a64dc5e6fb_r.jpg&&&/figure&&p&图: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p&&p&好,你说造船,就给你造。&/p&&p&很快,由徐寿设计的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诞生。&/p&&br&&p&之后“操江号”,“驭远号”等军舰也陆续有来,为我们近代海军军事工业打下坚实基础。&/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35e75b8da356a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35e75b8da356a_r.jpg&&&/figure&&br&&p&图:二等炮舰“操江号”&/p&&p&虽说徐寿在遵照上级“专心”做轮船,但是私下他还是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p&&br&&p&他觉得,前三条建议上级不同意,算了!&/p&&p&但是关于第四条的“翻译西书”,他却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放手。&/p&&br&&p&因为每当想起初读《博物新编》的心情,他都想把这种“开眼”和“穿越”的感觉,传递给更多的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ca3e85ffd_b.jpg& data-rawwidth=&193&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3&&&/figure&&br&&p&被曾国藩拒绝,他就迂回地找到江南制造局会办的冯骏光和沈宝靖。&/p&&br&&p&他用试探的口气,以&strong&“小试”&/strong&之名,提出先翻译几本西书,看看效果。&/p&&p&这个既不会得罪曾国藩大人,又能开始译西书的“曲线译书法”,自然也得到了冯、沈二人的同意。&/p&&br&&p&之后小试初译的三本书,也完全在徐寿的意料中,一改曾国藩以往的反对态度。&/p&&p&他不但对徐寿赞赏有加还出大力支持,更是建议&strong&“另起学管以习翻译”&/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45b912f6d893f740ad539a75fb05b4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图: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内,左起徐建寅,华蘅芳、徐寿&/p&&p&就这样,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徐寿担任总管。&/p&&br&&p&为了更好的翻译西书,徐寿高薪聘来了&strong&英国传教士傅兰雅&/strong&、伟烈亚力等人负责口译。&/p&&p&而徐寿、徐寅成、华蘅芳等熟悉西方科技的中国人则负责理解,形成文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3f687b7_b.jpg& data-rawwidth=&20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5&&&/figure&&br&&p&图:英国传教士傅兰雅&/p&&p&徐寿这译书,一译就是17年,译著书共计137部,约&strong&290万字。&/strong&&/p&&br&&p&其中徐寿更是以化学译著最为出名,被称为&strong&近代化学的先驱。&/strong&&/p&&br&&p&他将西方近代化学中的各个分支,无机、有机、定性、定量、物化以及实验方法和仪器等都完整引入我国,翻译的书籍还成了&strong&我国第一批化学教材。&/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413e83f879f4a3a06cd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413e83f879f4a3a06cdf_r.jpg&&&/figure&&br&&p&图:徐寿父子、傅兰雅等人翻译的书籍&/p&&p&此外,徐寿更是首创了&strong&化学元素汉译名&/strong&的原则。&/p&&br&&p&他选择用罗马音的首音(或次音),找到同音字,加上偏旁,用于化学元素的译名。&/p&&p&&strong&我们现在必背的元素周期表,也大部分都出自于他的翻译。&/strong&&/p&&br&&p&你可能觉得,这几个化学元素的翻译没什么厉害的。&/p&&p&但是只要对比一下日本的元素周期表,你绝对会对徐寿心存感激。&/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0fd4ccd3dc31ad63efc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0fd4ccd3dc31ad63efc_r.jpg&&&/figure&&br&&p&日本翻译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直接音译,所以他们的元素周期表也沿袭了这一做法。&/p&&br&&p&徐寿译的“钠镁铝硅磷”,日语则是“ナトリウム、マグネシウム、アルミニウム、ケイ素、リン(罗马音Natoriumu, maguneshiumu, aruminiumu, keiso, Rin)”。&/p&&br&&p&想想要用日语背下整张元素周期表,就觉得还是徐寿中西合璧的翻译更加先进高明。&/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354fdc8c2be54d4e486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354fdc8c2be54d4e486_r.jpg&&&/figure&&br&&p&图:日本元素周期表&/p&&p&为了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徐寿和傅兰雅等人于1875年,在上海创建&strong&格致书院。&/strong&&/p&&br&&p&这也是中国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p&&br&&p&此外,在格致书院,徐寿还定期举办科学讲座,边讲科学知识边做实验表演,效果显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f06e2c26fd2cb297136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f06e2c26fd2cb297136_r.jpg&&&/figure&&br&&p&图:格致书院&/p&&p&其实刚开始英国的董事会,是想在上海开办一个像大英博物馆一样的科技展览机构。&/p&&br&&p&但是在徐寿的坚持下,才建成了“工业技术学校”的模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96ffff78df0a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96ffff78df0a_r.jpg&&&/figure&&br&&p&为了不让这所科技学校流产,徐寿当时还捐出了&strong&1000银元&/strong&(可购买一百亩良田)。&/p&&br&&p&此外,他继续发动北洋大臣李鸿章拨国库1000银元,各界才纷纷响应凑齐7700银元,使书院脱离了财产危机。&/p&&br&&p&几乎是与格致书院成立的同时,徐寿和傅兰雅也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strong&《格致汇编》。&/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7d8028bbcd5baf4a06bc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7d8028bbcd5baf4a06bc8_r.jpg&&&/figure&&br&&p&图:《格致汇编》&/p&&p&除了在这本本土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外,徐寿当时竟还向外国科技期刊投稿。&/p&&br&&p&我们现在熟知的&strong&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trong&上,就刊登有徐寿的一篇论文。&/p&&p&这篇发表于1881年的文章《考证律吕说》,也是我国第一篇在《Nature》上的文章。&/p&&br&&p&在文章中,他对传统声学定律“空气柱的振动模式”(即伯努利定律),提出质疑,并用现代的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p&&br&&p&那时候大清未亡,就连当时的《Nature》编辑都评价这&strong&“非常出奇”。&/strong&&/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47b7dc266ee2b9c448a22de786e0b5d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47b7dc266ee2b9c448a22de786e0b5d_r.jpg&&&/figure&&br&&p&图:1881年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p&&p&在这篇《Nature》发表后的第三年,徐寿就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享年67岁。&/p&&p&十多年后,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在一次无烟火药中,意外被炸死。&/p&&br&&p&他们不求功成名就,更不求达官厚禄,一生都致力于先进科学的引进与传播。&/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92cdbfa068e6ea9d2444_b.jpg& data-rawwidth=&336&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6&&&/figure&&br&&p&图:徐寿石像&/p&&p&或许徐寿这些人,在整个科学史上的成就微不足道。&/p&&br&&p&但是在封闭和黑暗的清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辉。&/p&
能够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成就。 但回溯到130年前,其实早已有中国人在《Nature》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而作者竟是大清晚期,被称为晚清科技总设计,启蒙了中国近代科学史的徐寿。 图:徐寿除了是第…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25e78c1c3c4cf3d14fc9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25e78c1c3c4cf3d14fc91_r.jpg&&&/figure&我曾经是一个基督徒。&br&&br&曾经的意思,就是我现在不再是了。&br&&br&我信基督信得非常神奇,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偶然从百科全书里读到了关于各大宗教的介绍,懵懵懂懂地就对基督教有了一种“啊,这就是我想要追随的东西”的感觉。那时候我家里没有任何人信仰基督教,母亲是个典型的“中国式信徒”,就是既拜佛和菩萨,也拜各路神仙,还会祈求已经过世的先人保佑家人。父亲勉强算是信佛,但也并没有多虔诚,甚至连大年初一的头柱香也不甚上心。其他的亲戚,也大抵和我父母类似。而我虽想信基督,也并没有谁给我一本圣经,不过模模糊糊含含混混地模仿着故事书里的人做做祈祷。真正读到圣经,都已经是上了大学以后的事情了。而要算真正受洗的话,那已经是大三的暑假的事情了。&br&&br&我一度信得非常虔诚。&br&&br&虔诚到什么程度呢?一周七天我至少三天会去教堂,兼着两份义工服侍,能用各种解释方式把各种被人 花式质疑的“圣经漏洞”给你基本讲圆了,还在没有人出面带领的时候临时带领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团契。哦,对,还顺手就国内的教会史写了个论文——虽然并没有评到白寿彝奖。至于什么每日读经每日祷告就更加不用说了,在食堂里吃个饭餐前默祷几句都会遇到人端着饭盆过来问:“请问你是不是信教的?”&br&&br&但若非深入地投身,或许我对基督教的反思也不会那么深。&br&&br&最初,当有人质疑我“为什么不信上帝就要下地狱”的时候,我回答说:“因为你原本已经置身地狱,耶稣只是为你开了一条离开地狱的道路而已。”&br&&br&然而后来,我却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会将这个世界视为地狱?仅仅只是因为存在着各种丑恶吗?可是善良也同样存在。信神的人会作恶也会行善,不信神的人同样也会。而在诸多的善恶之中,不信神所行的善未必比信神者所行的逊色,但信神者所行的恶事却比不信者更加理直气壮。大到种族屠杀,小到饮食禁忌,有信仰的人总认为有信仰会让他们即使独处也慑于无处不在的因果或是神而不敢作恶,却不曾想过正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正义的才会理直气壮地做出各种令无信仰者都目瞪口呆的暴行来。&br&&br&和其他的社交圈子社交团体相比,宗教信徒内部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大家相同的信仰少多少,甚至还可能因为信仰的加持而变得更加糟糕。最常见的也许就是攻击不同信仰者这一条,这在亚伯拉罕一神教体系中特别显眼。而即使是在道教或者佛教这类非一神教里,也没见得客气多少。除此之外,信教信偏了变成封建迷信,生病不上医院而要祷告要烧香要喝符水的,好事就是神佛保佑坏事就是自己罪孽业障什么的……也不少了。&br&&br&见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我渐渐地意识到,所有的宗教里,那些好的部分,善良的部分,往往是可以脱离宗教而存在的;但坏的部分,那些在宗教的鼓励之下所行的愚昧行为,却往往与他们所信的宗教密不可分。这个原因我找了很久,最终在心理学前辈劳伦斯·柯尔伯格的研究中找到了答案。&br&&br&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受到让·皮亚杰著作的启发,对儿童面对伦理困境所作的反应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他以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例,详细阐述了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道德困境故事——海因茨偷药。这个故事是这样的:&br&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i&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i&&br&这个故事到这里,向故事的听众提出了疑问:&b&在这个情景下,海因茨应不应该趁夜晚药房没人的时候,偷走这种救命药?为什么?&/b&&br&&br&根据得到的答案和原因的不同,柯尔伯格得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并总结出了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又分别归属于三个水平层次。三个水平层次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分别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还没有接受社会习俗约束纯粹的自我中心阶段,接受了社会习俗约束并以此要求自己的阶段,和已经超越了社会习俗要求既尊重自我也平等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的阶段。&br&&br&一个人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就处在&b&前习俗水平&/b&。在这个发展水平上,&b&人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道德推理&/b&。&br&这个水平下的&b&第一个阶段就是只考虑自身利害,单纯地以惩罚和服从为考虑的阶段&/b&,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是以“会不会受到惩罚”为标准进行衡量。处于这个道德发展阶段的孩子,对于“海因茨偷药困境”的回答中,回答“应该偷”的理由是他偷的也不是什么大东西,如果不被逮捕,就可以去偷。而回答“不应该偷”的理由是如果会被逮捕和惩罚,那么就不应该去偷。&br&道德发展超过第一阶段后&b&,第二阶段是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标准来进行思考的&/b&。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们虽然开始考虑到他人,但一般也是以“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为出发点进行考虑的。所以处于这一道德发展阶段的儿童,回答“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如果妻子一直对他很好,那他就应该去冒险偷药,救妻子的命;回答“不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如果妻子对他并不好,那他就不该自找麻烦,冒险偷药。&br&&br&通常来说,一个人进入到青春期或者成年期后,他的道德水平发展就会进入到&b&习俗水平&/b&。用习俗推理的人&b&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将这些行为与社会上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b&。&br&在这个水平下,&b&第三个道德发展阶段被俗称为“好孩子”阶段,也就是他们会关注其他人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保持与周围社会角色的和谐一致&/b&。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回答“应该偷药”的理由就变成了照顾妻子是丈夫应尽的职责,所以为了照顾好妻子,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而回答“不应该偷药”的理由则是做贼会导致自己声名扫地,给自己和包括妻子在内的家人带来麻烦和耻辱。&br&当一个人将他人的评价内化到自己内部之后,他就进入了道德发展的&b&第四阶段&/b&,也就是能够超出“熟人社会”的范畴,开始&b&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准则来要求自己&/b&。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回答“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尽管偷窃违法,但见死不救更加伤害社会的公序良俗,所以海因茨应当去偷药,同时在之后自首请求从宽处理。而回答“不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尽管事出有因,但毕竟偷窃违法,所以海因茨应该再寻找其他援助而不应该去偷药。&br&&br&当人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后,他们的道德水平发展就会进入&b&后习俗水平&/b&。到了这一水平之后,人们会&b&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b&。&br&&b&第五个道德发展阶段被称为社会契约或社会法制取向阶段&/b&。在这个阶段,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从而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的目的。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认为“应该偷药”的理由是法律虽判决盗窃可耻却没有预先考虑到海因茨面临的这种困境,因此海因茨不仅应当为了更大的福祉而偷药,而且国家还应当针对这种困境修订法律,对稀缺药品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而认为“不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因为丈夫为妻子去做违法的事情已经超出婚姻契约的范畴,这种超出职责的行为虽然事出有因,但不应当提倡。&br&到了&b&道德发展第六阶段&/b&的时候,个人已经不再按照有形的法律或是契约行事,而是&b&基于逻辑思考后,根据普遍的公正原则,人的权利的公平和对等原则,尊重全人类每个人的尊严的原则,由良心作出决断&/b&。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康德所谓的“我们内心的道德律”,说的正是这一阶段所依循的普遍公正原则。对于道德发展处于这一阶段的人来说,“应该偷药”的理由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提供了唯一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因此为了拯救一条生命去违反条文法律是值得的;“不应该偷药”的理由则是因为别人也可能需要这种药,海因茨并没有公平地考虑所有人的生命,偷药对于其他需要这个药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不应该去偷药。&br&&br&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是按照顺序逐步由前习俗水平开始往后发展的,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无法发展到后习俗水平。而且进入到后习俗阶段后,由于第六个阶段实际上是要求人在经过“无知之幕”(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是这个决策中的哪一面)的考验之后再做出决定,不能根据自己的预设立场进行判断,所以没有人能够一直停留在第六阶段。&br&&br&当我们用柯尔伯格的这个道德发展阶段论去对照宗教信徒的言行时,就会发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或是出于恐惧惩罚而信教(宣称“不信上帝的都要下地狱”的就是这一类),或是出于利己而信教(宣称“信教以后你能如何如何好”的都是这种),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从小浸淫在家庭所信仰的气氛中,为了保持人际和谐而跟随家人信教。倒是大部分能做到遵守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条文的人,要么是不信特定宗教的不可知论者,要么是相信一个抽象的“绝对精神”的自然神论者,或者索性就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而在那些能够依靠理性思维,开始关注社会总体福利和社会契约的人当中,几乎全是自然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和无神论者。甚至当一个宗教信徒开始关注社会总体福利和社会契约之后,他也会逐渐演变为一个自然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而不再会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br&&br&换句话说,一个宗教信徒的言行很容易停留在道德发展的前三个阶段之中。一旦一个宗教信徒的道德发展水平脱离习俗水平,进入后习俗水平后,他将很快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信徒”,甚至可能变成一个无神论者。这就和各种宗教信徒所宣称的,认为宗教能够“催人向善”或是“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是截然相反的事实。&br&&br&在柯尔伯格之前,心理学家们也曾经尝试过通过行为判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柯尔伯格却敏锐地发现了仅仅依靠行为判断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不可靠的,因为行为只是结果,而道德更多考察的是动机。因此他采用了利用两难问题考察人们的选择、选择的理由、对问题的看法的讨论,以此总结统计得出了人的道德发展水平阶段。此外,柯尔伯格也曾建议过可以让儿童多进行两难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因为这样有助于他们的道德水平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br&&br&然而,根据我与各种宗教信徒接触的经验来看,宗教信徒最痛恨,或者说最厌恶的就是两难问题。他们不仅拒绝回答两难问题,甚至拒绝思考两难问题,因此对我恶语相向者也是有的。如此厌恶和回避两难问题,这就导致了典型的宗教信徒的道德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只能长期地徘徊在道德发展的前三个阶段。&br&&br&论述至此,我们也就可以得出了结论:正是由于宗教阻碍了信徒思考和讨论两难话题,使得宗教信徒的道德水平长期停驻在前习俗或者习俗水平的“好孩子”阶段,因此在面对打着宗教旗号的各种号召时几乎毫无反思或质疑的能力。而当这些来自宗教旗号的号召是源于某些恶行或者恶的企图的时候,毫无反思和质疑的人爆发出来的破坏力绝对会高过会质疑和反思的那些人。&br&&br&需要说明的是,&b&这里的“宗教信徒”不仅包括信仰某些特定宗教的信徒,还有把某些概念或是某些名人当做神一样来崇拜,有组织有活动仪式的人群&/b&。他们尽管也许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宗教,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宗教信徒几乎没有差别,&br&&br&尽管沉浸于宗教中的人们常常会产生自己已经处于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的错觉,然而只要把他们拉到无知之幕后面,让他们变成自己所敌对的所针对的人,他们分分钟跳脚跳得比谁都高——仅此一条就足以证明他们距离第六阶段还远得很。而这种错觉,又进一步阻碍了他们发展自己的理性思维。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他们越发地困于自己的信仰所塑造的小小世界之中,渐渐失去了与非信徒之间能够沟通的思想和语言,而且内心不断地退行变成越来越小的孩童甚至婴儿,而他们自己非但不自知,甚至可能反以为荣。在这种越发蒙昧的情况下,他们做出无法控制的恶行的可能性也就越高。&br&&br&保持清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将要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这种痛苦就会变得愈加明显。因此,我能够理解有人选择皈依宗教,使自己得到片刻的,哪怕是虚幻的慰藉也总好过忍受清醒的痛苦。然而对于我本人来说,在意识到了宗教对理性的阻碍之后,我更情愿选择保持清醒,并且清醒着去寻找解决痛苦的方法,而不是让自己暂时地麻醉下去。人或许存在局限,或许理性和逻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不是我们放弃理性的理由。恰恰相反,正因为人存在着局限,所以我们更加不能够把自己投身在某个虚假的,人为了安抚自己而创造出来的形象之中,逃避使用理性进行艰难的思索。唯有相信人自身的能力,相信理性的作用,我们才能在宇宙中走得更远,而不是躺在精神毒品创造出来的幻觉中一直麻痹自我下去。&br&&br&这就是我,选择不再相信宗教的理由。&br&&p&&i&===================================&/i&&/p&&p&&i&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号:仓鼠老师的心书房&/i&&/p&&br&&p&&i&每周五定期更新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技术和思考,其他时间不定期更新&/i&&/p&
我曾经是一个基督徒。 曾经的意思,就是我现在不再是了。 我信基督信得非常神奇,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偶然从百科全书里读到了关于各大宗教的介绍,懵懵懂懂地就对基督教有了一种“啊,这就是我想要追随的东西”的感觉。那时候我家里没有任何人信仰基督教,母亲…
风投的资金获得目标公司股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扩大股本规模,并以资金认购这些增加出来的股本,另一种是从原有股东手里面买股权。所以前者是公司收到钱,后者是原有股东收到钱。举个例子:&br&&br&A公司股本100万元,创始股东B和C分别持有70%和30%,原始出资按1:1获取。&br&(1)现在有天使轮投资者以300万元增资,占投后20%的股权且原有股东不变:&br&可以计算得到投后股本为125万元。新增股本25万元,其余275万元作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处理。增资属于股东对企业的投入,不属于经营所得,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纯增资;&br&(2)A轮投资者以1600万元投资占投后20%,其中,天使投资者以100万元的对价向A轮投资者出售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br&那么其中,1500万元向公司增资,100万元作为受让股权的对价,可以计算得到新增股本28.8462万股,合计投后股本153.8462万股,其中购买天使投资者1.9231万股。这是混合型;&br&&blockquote&计算过程:每股同价,假设为X,则解方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7df0affe2a16ef8f841ab_b.jpg& data-rawheight=&50& data-rawwidth=&1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5&&&/figure&&/blockquote&(3)B轮投资者之一以2000万元的对价直接购买天使投资者剩余全部出资。天使投资者退出,出售股数为23.0769万股,成本为276.9228万元。如天使投资者为个人或合伙企业,则需合计缴纳(8)*20%=344.61544万元所得税;如天使投资者为公司制法人,则计入当年公司应纳税所得额统一计算公司所得税。(2)中天使投资者转让部分参照处理。此处不计印花税、地方优惠等。这是纯转让。&br&&br&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在个人股权转让变更工商登记时需要提供股权转让完税凭证,即便是投资机构的获利,税务局也是盯得很紧的,不明白某些答案为什么要说股权转让就不能做账,就有税务风险了,怎么规定怎么来不就好了。&br&&br&投资时增资伴随股权转让属于正常现象,只是早期投资时,投资人都不愿创业者过早退出导致失去斗志,而在B轮、C轮甚至IPO前,创始人少量减持改善生活是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需求。
风投的资金获得目标公司股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扩大股本规模,并以资金认购这些增加出来的股本,另一种是从原有股东手里面买股权。所以前者是公司收到钱,后者是原有股东收到钱。举个例子: A公司股本100万元,创始股东B和C分别持有70%和30%,原始出资按1:1…
可以成体系,留坑,现在开始写,一向对一楼的封神体系和其他楼所说的道教神话不感兴趣,二楼等了好久还没有填坑,手痒就先开始写了,我认同的中国古代神话是道教昌盛以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及少量吸收后世神话作为补充的洪荒体系。长文慎入。&br&&br&——————————日第一次更新————————————————————&br&首先,中国上古时的确没有专门的,权威的,成体系的上古神话的整理著述,所有神话传说都来自于各种笔记,诗文,散文,个人著述等等的片段,包括《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三五历记》《帝王世纪》等等,因此众说纷纭,版本复杂,我能轻易列举十几种三皇五帝的说法,且相互矛盾,涉及他们的世系就更是一团乱麻了,我要是在这里分门别类讲一遍,别说我自己就觉得烦,诸位读起来也肯定要大呼用户体验太差。&br&&br&因此在这里所记述的,是我从中整理出的,以主流性,多数性和不自相矛盾性为原则的上古神话体系,我会尽量都说明出处,做到有理有据,挑战到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的,也会论述清楚。下面开始正文:&br&&br&古希腊神话有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其实中国上古神话也可以这么分,以帝尧为分界线,之前可以称之为&b&神话时代&/b&,主线故事是创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战、妖神鬼怪及其纷争,帝尧之后可以称之为&b&英雄时代&/b&,主线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及部落纷争。腹黑男帝尧是连接两个时代的关键。&br&&br&下面开始神话时代的主线剧情叙述:天地始于混沌(奇点?),其中孕育了一个神祗,后人称之为盘古氏,盘古氏是什么样的呢?“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注1 &br&&br&龙首蛇身,也就是没有爪的龙的样子,然后他撑开了混沌的天地,每天撑开一丈,撑了n年后,直到天地增长为九万里,盘古死掉了,身躯化为大地,双目化为日月,血液化为江河,肌肉化为田地,皮肤化为草木。注2&br&&br&盘古死后,孕育盘古的先天混沌之气产生了中国古代神话的最高神明——昊天上帝,更常见的叫法是:天帝,也叫太一,皇天等,利玛窦翻译耶和华时就借鉴了这一称呼,翻译为上帝。在楚国,昊天上帝被称为东皇太一。在古籍中,昊天上帝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天帝。昊天上帝人格不显,应当是全知全能的神,而非人格神。当然你要说昊天上帝就是鸿钧老祖我也没办法,太一和鸿钧含义的确相似。&br&&br&盘古“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的功能被烛龙所继承,烛龙也就是烛九阴,住在钟山,人称钟山之神,长的是人面蛇身,显然和龙首蛇身的盘古有亲缘关系,另外一个和盘古有亲缘关系的,是住在雷泽的&b&雷神&/b&,长的是人首龙身。雷神很重要,一定要记得。注3&br&&br&盘古死后,精气孕化为人类,开启了五氏时代,这五氏分别是(按时间顺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有巢氏教人建筑房子来躲避猛兽,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结绳记事,他们都被推举为领袖,开启了自己部落的统治时期,被人称作圣人,圣王。注4,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b&当我用氏字跟在后面的时候,指的是整个叫做某某氏的部落&/b&,在上古时,姓是大型部落的标识,氏是由姓分化出来的有功绩或者身份高贵的分支部落的标识。&br&&br&而伏羲,女娲,神农三人就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b&三皇 &/b&注5,三皇是怎么来的呢,话说燧人氏当政的时期,风姓的华胥氏部落有个妹子,就叫她华胥吧,她跑到雷泽去玩,看到有个巨大的脚印,是的,正是上文提到的住在雷泽的那个大人物留下的,于是乎悠悠然踩了上去,估计妹子想的是踩一踩又不会怀孕,悲剧的是,她怀孕了。注6 &br&&br&生的两个孩子,诸位都知道,一个叫做伏羲,一个叫做女娲。当然为什么雷神的后代长的和烛九阴一样是人首蛇身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其实脚印是烛九阴的?烛九阴根本就没有脚啊啊啊啊)伏羲,取得了河图洛书,推演了先天十六卦,算尽天机,天帝封其为五方上帝,也就是五帝之一,掌管东方,属木,号称青帝,人称太昊,其所在的风姓伏羲氏部落,是中华民族的源起。&br&&br&伏羲和女娲作为兄妹,在昆仑山交合产生了人类,咦,人类不是盘古的精气孕化的吗,我嚼得应该不是一个品种,估计盘古精气所产生的那一拨就是《黄帝内经》里所说的“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里的上古之人,他们发明了修炼的法门,后来都搬到了西边的昆仑和东边的蓬莱三岛。现在的人是伏羲和女娲交合的后代无误,至于伏羲和女娲是不是因为这件事被昊天上帝赶出伊甸园的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咦,女娲不是捏泥土造人吗?这种说法仅见于《风俗通》,是孤例,不予采纳,在多数文献里和出土文物都证实了是伏羲和女娲结合成为人类始祖的,泥土造人的说法应该和小时候妈妈说你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一个道理,小羞羞的事怎么能到处乱说呢。&br&&br&女娲部落接替伏羲部落掌权后,风姓部落有一个叫神农的人,他尝遍了百草,教会了人们种植和医疗,接替了女娲部落的统治,开创了神农氏的统治,神农和炎帝其实是两个人,后世常误以为是一个人,根本说不通,只不过是炎帝出自神农氏部落而已。史记中已有暗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意为神农的后代治理已经衰落,而炎帝和蚩尤是黄帝的敌人。《史记封禅书》明确指出神农和炎帝是两个人:“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与《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的炎帝显然不相符合,《世本》是最早写“炎帝神农氏”的文献,意为炎帝出于神农氏部落,而非炎帝就是神农。&br&&br&接下来就到了五帝时期,五帝是哪五帝呢?这里采用《吕氏春秋》的说法:东方青帝-太昊伏羲,中央黄帝-轩辕,北方玄帝-颛顼,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玄嚣。注7&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72cde55d44c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72cde55d44c_r.jpg&&&/figure&我猜测太昊和伏羲并非一人,应当只是出自伏羲部落,奈何没有文献史料可以作为佐证,只好依旧当做一人,太昊伏羲修炼成圣后,昊天上帝册封他为青帝,掌管东方,历经女娲和神农两个部族的长期统治之后,神话时代的主线故事——三次神战(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不周山之战)正式展开!&br&&br&话说太昊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叫做少典,少典虽然没什么光辉事迹,却娶了有蟜氏的妹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黄帝,一个是炎帝(囧rz,给大神跪了)注8。黄帝继承了少典部落,居住在姬水,炎帝继承了神农部落,居住在姜水,该部落有个分支是蚩尤部落,掌控着九黎,黄帝的事迹大家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是两次神战,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神话时代的两次大高潮。&br&&br&阪泉之战,《史记》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统领神农氏部落后日益壮大,和轩辕争夺天下,奈何不修德政,没人拥护,在阪泉和轩辕大战三场,轩辕驱使着以各种神兽作为神明的部落,并有来自昆仑山的神兽英招(为昊天上帝看管花园),陆吾(掌管天帝座下天之九部,兼管昆仑之丘)相助,座下的禺强,苗龙等儿孙也已成长为一方神明,风后,应龙等大神也正当壮年,此时的轩辕可谓神威无匹,炎帝一方阵容就没有这么强大了,只有自己的几个儿孙,炎居,并节,以及猛将刑天可用,最终因实力不济而战败,归顺了轩辕,部族被轩辕所吞并。&br&&br&阪泉之战后,神农氏部族有个分支后裔,叫做蚩尤,统领了九黎部落,此时强大了起来,与轩辕在涿鹿展开了第二场神战,《史记》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有八十一位兄弟,都是兽身铁额,吃沙饮石,善于作战,两方实力均等,因此打的昏天暗地,留下许多传说,轩辕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幸得风后炼制了指南车,九天玄女受西王母所命赐下天书给轩辕,常先制作了夔牛战鼓,威力巨大,应龙的水属性功法出神入化,奈何蚩尤有风伯飞廉和雨师屏翳相助,反受水害,轩辕只好向一袭青衣的神女女魃求救,止住了风雨,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涿鹿战场因此大旱数年。经《山海经》和《逸周书》证实,蚩尤被应龙斩杀。&br&&br&黄帝和嫘祖所生的长子,叫做玄嚣(音玄箫),号青阳氏,被封为白帝,掌管西方,以凤凰作为图腾,白帝玄嚣有几个好儿子,有句芒和蓐收(音入收),后面还会出现,还有一个叫穷奇,作恶多端,被帝舜流放到邽山,化为牛状,全身长刺,叫声像野狗的野兽,成为四凶之一。&br&&br&玄嚣还有个儿子,名叫蟜极(音脚极 不叫搅基!!),蟜极没有成帝,白帝回天上后(渡劫飞升?),在人间接替帝位的是白帝的侄子颛顼(音专需),颛顼的爹名字叫昌意,是黄帝和嫘祖的二儿子,白帝玄嚣的弟弟,但和玄嚣比起来,据称是德行不好,看到美女有点把持不住,于是在风后,常先等人的建议下没有登上帝位,风后是此时风姓部落的首领,在黄帝手下混饭吃,擅长祖传易数,好兵法,征战蚩尤时曾立下大功。常先曾在西王母坐下的九天玄女的指导下前往东海流波山斩杀夔牛(音葵牛)和雷兽制成战鼓(情节是不是有点眼熟)。黄帝手底下能臣很多,比如应龙,大鸿,力木,容成,大容,离朱等等。&br&&br&话收回来,第三次神战正是由五帝之一的北方玄帝颛顼和炎帝后裔共工之间展开的,颛顼是个大神,号高阳氏,屈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即自称是颛顼的后代。此时离那两场人神大战(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炎帝输后其臣子后代颇有不服,刑天就是一个,结果被砍了脑袋流放到常羊之山,挥舞着盾牌和大斧,水神共工又是一个,共工和祝融一样,是神职,掌管水的神叫共工,掌管火的神叫祝融,因此有多个祝融和共工,这个共工是炎帝的五世孙,老祝融的儿子,于是和颛顼争夺地位,带着相柳和浮游等人和炎黄部族开战,两大部族大战了一番,上天入地,玄帝颛顼法力滔天,共工失败,怒触不周山而死。看来轩辕的后代和轩辕一样霸气,专治各种不服。&br&&br&这一触坏了事,不周山是天柱,倒塌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上破了个大口子,惊动了女娲,于是出来救场,炼石补天。&br&&br&至此颛顼彻底征服了九黎,令他们取消巫鬼的信仰,重回昊天上帝的怀抱。颛顼的儿子们没有太争气的,但后世有八个杰出的子孙人称八恺,还有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ython可以这样学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