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如何防范出口退税风险

防范退税风险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防范退税风险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出口退税风险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位置:
企业如何防范出口贸易法律风险?
外贸型企业在出口业务中的风险主要有收汇法律风险、刑事犯罪法律风险、行政处罚法律风险以及民事赔偿法律风险。那么如何防范外贸型企业在出口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呢?下文为您详细介绍。
  外贸型企业在出口业务中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没有遵守的相关法律规则(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惯例等)的规定,从而产生如法律制裁、处罚以及经济损失等不利后果。其中法律风险主要有收汇法律风险、刑事犯罪法律风险、律风险以及民事赔偿法律风险。
  一、收汇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收汇法律风险
  从经济角度而言,外贸型企业在出口业务中存在的最大的风险就是收汇风险。该风险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相关出口过程中,由于合同本身约定不利或是履行过程中操作不当所引发,并导致商品出口后无法按照预先的设想或约定收回预期的货款。
  从实务操作而言,控制收汇风险的最佳方式是选择适当、合理的结算方式,汇付、托收及信用证是目前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3种结算方式,就本律师6年服务于外贸型企业的法律顾问经验而言,目前对外贸易中风险最低的结算方式为货前电汇(前T/T)方式,其次为跟单信用证(L/C),承兑交单(D/A),风险最大的则为货后电汇方式(后T/T)。
  在汇付方式下,外贸企业的收汇风险分为进口企业国家风险,例如战争、国有化以及外汇、进口、商品市场市场风险以及赊销方式下汇率风险。
  在托收方式下,由于银行不负责保障进口商的付款义务履行,并且在进口商因种种原因不付款赎单的情况下,银行业不会代出口企业保管货物,因此可能产生货物在进口地办理退货费用、缴纳、存储、保险、转售以及被退回国内等相关费用损失,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导致货物在进口地被低价拍卖。在该种方式下,通常采用的是承兑交单条件,对于进口商而言,该条件下只需要在上办理承兑交单手续,即可立即取得货运单据并提取货物,一旦进口商到期拒绝付款,出口企业将货款两空。
  在信用证方式下,由于信用证在开设时常常会有恶意的进口商故意开立&单证&、&单单&不一信用证,从信用证开立时就设下不符点陷阱,帮助开证行解除付款责任,导致出口企业被拒付。对于部分出口企业而言,因其法律及进出口相关知识的不足,常常会被进口商在信用证中设置的陷阱条款所影响,导致出口商无法完成约定的交单条件,典型例子即为进口商的商检条款设置,由于商检条款设置后最终的决定权控制在进口商手中,在进口商恶意的情况下,出口企业根本无法做到相符交单。
  (二)收汇风险的防范
  出口企业要防范收回风险,应当建立一整套的制度,并在经营过程中灵活运营,以此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律师建议,相应制度建立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1、建立并灵活运用收汇制度
  建立收汇风险防范制度,主要目的是在整个合同过程中,自始至终的监控风险,预防风险以及在风险发生时能迅速降低风险所产生的损失。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缔约、谈判阶段的风险防范
  缔约、谈判阶段的风险防范,主要目标是争取采用最利于我方的合同条款及结算方式,保障风险最小化,并且应当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的约定,在未来合同履行过程中使用不同的防范措施。例如:如果是汇付方式,应当要求在合同条款中约定进口商提供银行保函;如果是托收方式,应当注意在国际贸易中,拉美国家有对D/P结算方式按照D/A方式进行处理的惯例,如进口商为拉美国家,应当在合同中进行解释或其他方式明确约定;如果条件允许,应当在合同条款设计时,保障进口商付款前货物的,防止既未收到货款,又损失货物。在办理托收时,不要在托收委托单上指定代收行;对于L/C方式,应当明确规定对方开证时间、开证银行,并要求进口商退货时应以将3套正本提单全部退回为退货条件之一。
  (2)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防范
  由于我国出口最常用的是L/C收汇方式,故本文在合同履行过程的防范介绍时,主要介绍L/C收汇方式的风险防范。
  A、采用L/C结算方式,出口企业必须要求进口商开立L/C,并应当预留充足的时间以应对必要情况下的修改。
  B、收到L/C后,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审查信用证真伪,并防止信用证中存在进口商明显不公平情况下,仍拥有单方面随时解除付款责任权利的条款约定,同时还应当防止信用证中存在不可能实现的&陷阱&条款。如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内容,应当立即要求对方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修改。
  C、国际贸易中,&单证一致、单单一致&是原则,应当以该原则为基础,完善并实施相应风险防范制度。
  2、建立并灵活运用客户、相关企业背景调查制度
  最良好、完善的合同也防止不了完全无信的恶徒,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无论选择何种结算方式,均应当重视对于进口商背景、信用的调查,哪怕只是最基本的调查。
  (1)通过已有客户以及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对进口商以及其所在国家进行最基本的调查,包括、当地影响、商业信誉、资产情况、重大诉讼、所在国的国家稳定情况以及该国与我国的对外关系;
  (2)在制度中设定相应的标准,使得客户资信状况与收汇结算方式相对应。例如,对于老客户、资信良好的客户或全球性大客户,出口企业可以考虑采用T/T或D/A、D/P远期方式。而对于不了解的新客户、曾经有过信用不良记录的客户或者是所在国存在一定政治风险的客户可以优先考虑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如对方拒绝接受,再考虑采用汇款方式。
  (3)对于贸易术语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当尽量采用CIF或CFR条件,尽量避免进口商指定货代安排运输。
  (4)对结算银行应当选择信誉良好且有过业务合作的银行进行结算,以便于及时处理修改单证、进行通知等事宜。
  (5)承运人和货代的选择应当列入制度之中
  承运人如果能够正确选择,将可以有效控制货物,尽量避免进口商指定货代安排运输。如果进口商坚持使用FOB条件并制定船公司和货代安排运输,则出口企业应当要求指定货代提单必须委托经商务部批准的货代企业签发,并掌握货物的控制权,同时应当要求由代理签发提单的货代企业出具保函,承诺货到目的港后须凭信用证项下银行流转的正本提单才能出货,否则应当承担无单放货的赔偿责任。
  3、灵活运用收回安全保障制度
  出口收汇中,安全保障方式主要有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国际保理、信用保险等方式,对于大宗或风险较大的国际贸易而言,通常应当考虑使用。
  其中,银行保函的优点在于其具有独立法律效力,在保函项下合理索赔时,行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而无需委托人同意,也不管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其二在于易于为合同双方接受。
  国际保理,可以通过收购而提供信用保险或账款代收,简单而言是将相应风险以一定成本直接转嫁给国际保理商。
  出口信用保险是有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政策保险。其特点在于承担了进口方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与进口商自身的商业信用风险,但其问题在于处理依据主要是的约定和律规定,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并不能代替银行保函及国际保理的作用。
  二、出口贸易中刑事、行政法律风险防范
  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主要应当防范的刑事犯罪风险为走私普通货物罪、以及销售。对于行政处罚风险,主要为涉及出口退税的,特别是&四自三不见业务&产生的风险以及侵犯他人引起的法律风险。
  对于上述风险的防范,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一)对于代理货物出口业务为主的出口企业,应当防止&中间人风险&。
  现在有很多中间人,属于没有经营主体的个人,他们在拿到进口商订单后下单给生产商,然后再找一家代理出口企业代理出口,中间人与出口企业签订单独协议,约定手续费和代理费,出口企业分别与生产商、进口企业签订形式上的供货合同和出口合同,生产商直接向出口企业开具发票,由出口企业办理退税手续。而中间人根据需要,指示出口企业支付生产商货款,出口企业再根据实现约定,将扣除代理费用后的出口业务利润和退税款支付给中间人。在上述操作中,中间人是实际上的出口商和控制者,出口企业仅仅是名义上的,并且出口企业仅享有相对较小数额收益的权利,但却承担了相对大的风险,从上述操作来看,出口企业只可以从相关单据、发票上看到生产商名称、商品名称,在对于货物真实情况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若中间人或者生产商存在代开、虚开增值税发票、购买假发票等行为,将为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在出口企业进行出口业务,特别是代理出口业务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合理的控制手段控制风险。
  (二)对于出口销售的商品的知识产权应当进行了解。
  我国出口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因为对于销售出口的商品的知识产权状况了解不够或者因出口的商品在进口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受到过行政处罚或被判民事赔偿,而一旦符合特定的条件,上述风险将立即转化为刑事犯罪的风险。因此,在出口时,应当通过中国海关知识产权备案系统查询,尽可能避免出口商品因而涉嫌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
  (三)签订的合同,特别是OEM以及与代理出口业务中与被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应当包括知识产权授权条款以及免责条款。
  通过该种条款约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合同相对方承担知识产权违法方面的法律风险责任。
  (四)对出口业务具体办理人员及公司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知识培训。
  该种培训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部分人员违反规定操作,给整个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可能。
  三、民事赔偿法律风险及防范
  出口企业在出口业务主要存在违约、知识产权侵权、货物损害财产侵权等方面的民事赔偿法律风险。从根本上来说,出口企业对于出口业务中的民事风险,几乎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操作方式、制度以及良好的合同条款设计完全防范。
  以下建议供读者进行参考:
  (一)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强,建议有长期持续经营目标的出口企业通过制度及合同设计,树立知识产权观念,强化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知识产权,就是在防范自身的法律风险。
  (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必要的知识产权调查,主要以为主,如果经查询发现存在侵权可能,应当及时对自产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及工艺进行必要修改,以此避免被控侵权。
  (三)合同拟定过程中应当包括合理、合法的免责条款,例如知识产权免责条款。
  (四)对于可能侵犯他人、、的OEM订单以及代理出口业务,应当要求对方提供知识产权授权证明,并且应当注意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是否包含有进口国。
  (五)在有人提告或者有人发出律师函称出口企业销售产品侵权时,应当立即联系法务部门或律师,由专业人士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通常而言,如果出口企业陷入涉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之中,漫长的时间、国外诉讼的巨额花费以及可能产生的其他责任将对出口企业的未来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在对方要求合理并且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如专业人士经过分析确认将被认定,那就应当采用和解方式积极协商解决,避免进入诉讼带来更大损失。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您遇到了以下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咨询一下对应的专业律师。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国际贸易频道
(人)|(个)|(条)
国际贸易流程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按地区找国际贸易律师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国际贸易流程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findlaw.cn)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生产出口企业出口退税风险及应对
浏览(294)
收藏 (0)
【来&&&&&&源】
【引用文档】
【正&&&&&&文】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牵涉到的内外部业务部门和业务资料比较多,出口退税所涉及的相关税收政策比较多且更新比较快,会计核算较复杂,在具体操作中只有把握好相关税收政策,且对出口退免税操作系统和增值税申报系统的有比较深的了解,才能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做出准确账务、税务处理,准确纳税申报,有效防范涉税风险,反之,会因对税收政策把握不准、纳税不及时、账务处理不准确,而造成涉税风险。本文结合相关税收规定和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结合生产企业出口退税部分涉税风险,对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时间、申报的流程、新旧政策的变化、申报和备案的资料、做好与税务机关的沟通等风险应对做一提示:   一、相关财税政策:   《关于逾期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问题的公告》(国税总局公告〔2011〕5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   《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   《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相关词典:热门招聘职位跨境电商出口退税风险分析与对策 - Amazon外贸论坛 - 外贸B2C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UID 2664135
阅读权限 0
跨境电商出口退税风险分析与对策
一、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退税风险的表现形式。
1、虚构可抵扣税额。外贸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虚假进货、虚构委托加工、虚构视同自产货物等形式取得虚开的进项或收购凭证,虚增进项税额,骗取出口退税。
2、虚构出口业务。生产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将纯内销业务改为内销和出口业务混合操作,通过“假报出口”或“借货出口”的运作方式,利用以次充好、低价高报,以少充多、虚增数量,无货出口、空箱闯关等手法,将真假、虚实的货物结合在一起,蒙混过关,以达到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
3、中间代理商“买单”业务。代理出口人一手包办几乎所有的手续,既提供虚假货源,又介绍假冒外商客户,异地报关、异地“供货”,避开税务部门的审核监管。
4、虚假报关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采取低价高报、低退税率商品虚报为高退税率商品、及不得退税的商品虚报为应退税商品等手段,非法获取虚报出口货物的退税单证,进而骗取出口退税。
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退税风险的成因分析。
1、经济利益驱使。经济利益驱使是骗取出口退税的主要动机与目的,且与退税利益相比骗取出口退税所付出较小。
2、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外贸出口方式的影响。随着异地“供货”的比重的增加,给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带来极大的挑战,使得部分外贸企业更多地进行跨地区作案、采用异地“供货”方式骗取出口退税。
3、增值税税制尚不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是建立在增值税制度基础上的,而目前增值税制度还不够健全。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窄且多种抵扣凭证并存;税收优惠政策过多。
4、出口退税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出口退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出口退税管理工作要求,出口退税审核管理模式与外贸出口要求不适应;出口企业征、退税管理脱节。
5、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的出口退税管理属于条块分割管理模式。由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内容、要求和目的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不到位、共享信息不充分、跨部门的信息传递不畅,出现了出口退税管理上的灰色地带和自区。
三、防范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税风险的对策研究
(一)持续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从根本商防范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退税风险。
1、慎用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优化优惠方式。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持续的推进,可以保留不打破抵扣链条的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两种优惠方式,针对其他优惠政策在遵循增值税“中性税收”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增值税优惠制度,取消造成增值税“链条”断裂的优惠政策,使增值税各环节环环相扣,确保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
2、统一增值税抵扣凭证。从源头上解决收购农产品等进项抵扣难以控制和管理的问题,遏止骗取进项扣税。
3、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保持抵扣链条的连续性。加强增值税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和统一性,防止因政策执行的差异人为割裂增值税“链条”。
(二)推动税务管理机构改革,有效配置税收征管资源。使税务机关既掌握出口企业退税情况,又了解其征税情况,以便准确评估出口企业及其出口业务情况,及时发现出口企业可能存在的骗税风险。跨境电子商务征、退税一体化管理;实现税务机关内部征退税信息联网。
(三)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管理机健全制
优化出口退税管理机制从注重形式合法性向实质合法性转变,逐步形成以风险导向的风险防控体系,防范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税的风险。
(四)跨境电子商务各职能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由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构筑涉税信息公共数据管理平台,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出口退税风险防范合力。
(五)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监管机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不退税政策,从制度上杜绝“征税不足、退税过头”及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发生。
(六)理顺出口退税财政负担机制
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办法延续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机制的原理。一方面出口退税财政负担比例与增值税分成比例不一致,造成地方政府担心影响当地经济而对打击出口骗税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随着异地供货的增加,征税地和退税地分离,各省市出口退税负担不均衡,甚至造成“收不抵退”的情况出现。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FOBShanghai.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