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行业如何应对同行恶意竞争怎么办竞争?

曾有人把互联网的核心精神概括为免费和共享,免费模式也越来越盛行,毕竟很多…
厨师之酸两手忙不停,双脚迈不开。炉火呼呼响,炒锅咣咣当。下班腰难直,时时…家装行业为什么出不来巨头?告诉你真相!
前言经过近一年的对典型企业的走访调研,以及与十余位家装行业企业家的深入交流,我决定连续写三篇关于家装行业的专栏文章。主要探讨的方向有三个,一个是家装行业如何突破规模关?一个是家装企业如何加速向完整家居方向集成?还有一个是探讨互联网家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些个人的思考,可能有不足和偏颇之处,欢迎行业同仁交流指正。无论是权威的统计,还是民间的声音,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家装行业的市场体量超过4万亿。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这么一个海量级的行业当中,却至今没有出现一家产值到100亿的企业。即使是中国家装第一股的东易日盛,2015年的营收也才20个亿出头。这是为什么呢?做不大的主因:服务型的商业模式家装行业是公认的一个大市场小行业,为什么难以出现巨型企业,主要与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商业模式无法突破有关系。首先,家装是一个个性化消费的行业,大多数都属于一次性消费,一个普通消费者平均来讲一生也就经历2-3次装修。其次,家装消费单值大,集中消费的周期长,平均2-3个月,涉及的环节、消费的类目非常多;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家装行业对人的依赖特别重,完成整个家装链条需要有设计师、施工队、材料商,而且很多材料都是个性化的订制产品,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典型的服务性行业特点导致了家装行业的门槛很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家装80%的市场份额是被中小公司所占据,而且很多城市都是本地家装企业做得好,鲜有全国性品牌。家装行业的特点和餐饮行业很像,餐饮行业也是大市场小行业,市场规模很大,但几乎没有巨型餐饮企业,成功的、有大规模体量的全国性餐饮连锁企业凤毛麟角。所以,“服务型商业模式”是导致家装行业做不大的根本原因。如何突破?打造标准化产品型家装家装行业是典型的服务型商业模式,那么是不是就注定不会有企业能把规模做大,出现巨头呢?我们还是以餐饮行业为例来展开研究。餐饮行业也出现了巨型企业,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先不谈这些是快餐企业的,主要看这几个巨型餐饮企业的特点。第一,这些企业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汉堡包是标准化的,炸鸡块是标准化的,炸薯条是标准化的,披萨饼是标准化的,咖啡、可乐等等都是标准化,甚至是服务流程都是标准化的;第二,这些企业的都有完整、标准、高效的供应链;第三,这些企业的专卖连锁店都也都是标准化的,全世界的店都一个样。所以不难看出,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把规模做大是因为做了标准化,锁定专属的客户群,把餐饮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变成标准化的餐饮产品供给。切准用户群、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做标准化的供应链和服务流程,在进行标准化的连锁扩张,所以这些企业都做成了巨型企业。回头来谈家装行业,企业要突破规模关,把企业做大就必须改变现有商业模式,创造“产品型的家装新商业模式”。要敢于颠覆传统,否定过去,甚至是进行企业的“基因重组”,只有创造出可以标准化的、以产品型为特点的家装模式才可能突破规模关,做成巨型企业。标准化产品家装的四大核心要素家装行业做产品型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我的答案是:可行!互联网家装的始作俑者爱空间、传统家装转型互联网化的实创、东易日盛速美超级家、业之峰精品主材包套餐家装、生活家装饰、上海荣欣装饰这些做平米报价的家装企业都已经开始这么干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家装企业打造全新的标准化、产品化商业模型难度非常大,通往成功的路上有诸多难点需要攻克。具体分析来看,做产品型的家装商业模式需要具备四大要素。一、聚焦用户群爱空间创始人陈炜曾经和笔者分析过,家装行业的客户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顶端是单价在每平米5000元以上的高端装修,之下是每平米元的中高端装修,之后是数量级最大的中低端刚需装修群,每平米在500-1500元之间。所以爱空间699元/平米切入的是年轻、刚需的装修用户,因为这部分客户群量最大,客户年龄基本都是80后、90后,接受甚至喜欢简单、标准的“小米模式”。目前,家装行业做平米报价,无论是传统家装,还是互联网家装其实主要的客户都聚焦于这个层级,这个市场也是拼杀的最为激烈的领域。但这也不意味着只能在这个层级的客群当中做标准化产品家装,五星级酒店餐饮也可以有套餐。业之峰在2000元每平米以上的中高端客户当中推出了精品套餐家装,做别墅装修的尚层装饰也在尝试标准化的产品型家装模式。做标准的产品化家装首先就是要定好位,客户定哪个层级,就聚焦在这个客群做深耕。通吃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成功的几乎没有。二、去中间环节传统家装模式做不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间环节太多,效率不高。最典型的两个环节,一个是施工环节,传统家装习惯采用分包模式,家装公司包给大工头,大工头包给工长,工长包给工人,层层分包,施工价格高不说,质量和服务也难以保证;其次是材料环节,传统家装模式多采用主材代购,家装公司和经销商都要利润,所以材料价格性价比不高。所以,要打造保准化产品家装模式就需要小工长,甚至产业工人的施工管理模式。还有就是要做主材包的采购模式,从工厂到消费者,去中间环节,把材料价格作出性价比。三、供应链打造就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打造标准产品化家装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可以说,供应链建设水平、效率决定了家装企业是否有竞争力。这里面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供应链体系,一个是要有足够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效率。四、信息化建设对于家装企业而言,要想把企业做大,除了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有好的团队,还要有先进的信息化水平。设计工具的应用、施工的过程管理、材料订单服务、过程控制、客户管理都需要实现信息化和互联网化。拿大家最能听得懂,也最关注的就是互联网营销集客来讲,企业的营销互联网化就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家装企业要想突破规模关,就要敢用于变化,接受新思维、尝试新模式。但同时,个人觉得传统家装企业做标准化完整家装模式不必采用“拆迁模式”,最好是采用“开发模式”,组建新的事业部做新模式的尝试与拓展。目前,整个家装行业的一大趋势是,传统的在往线上走,线上的在往线下走,未来必将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不会有所谓的传统家装和互联网家装之分。在这个过程中,对家装企业的人才组织建设和管理升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巨头企业都是有系统优势的企业,所以要把企业做成巨头的家装行业的老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作者:张永志责任编辑:席瑞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danay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400-800-0011转0
2018家装行业比倒闭潮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落井下石
来自:家装界精英汇
日期: 10:25:35
什么“物美价廉”,什么“让消费者享受低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产品品质,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决心,需要几十年厚积薄发。2018家装行业比倒闭潮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落井下石、吹牛成风、邪风盛行……
今天就愤青一下,2018家装行业比负面消息更可怕的:
1、低价竞争: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客户;
2、落井下石:脚踩同行、借事炒作、小题大作;
3、吹牛成风:论坛高谈阔论、业绩虚高、技术胡吹;
4、邪风盛行:假领袖成风,协会不务正事,个别媒体只知赚钱。
(网络配图)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曾说:“再不可以忽悠中国消费者了。什么“物美价廉”,什么“让消费者享受低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产品品质,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决心,需要几十年厚积薄发。
你一味低价,就没有好产品。而消费者根上的需求是好产品,是高品质的产品。企业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把他们逼出中国,到日本等国去狂购”。
近年来,各行业企业“倒闭”、“关停”、“破产”、“拖欠工资”、“业绩下滑”、“亏损”等消息动摇人心。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很多企业要么没生意,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
除了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制造业的好光景。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一些企业不惜以“保本”姿态卖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厂倒闭风险。
“价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现在看来,比“倒闭潮”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
在买卖市场里,买东西嘛,当然要挑便宜的买,可关键的问题却是,在客户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的情况下,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扰乱了市场,出现了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的错误现象。
比如在同一个地区,有50家同类型的生产厂家,而同一个地区里有50家需要的经销商,如果有一家工厂用低价搞定了10家经销商,那剩下的49家就只有40个机会了,接不到订单的就直接饿死。长此以往,市场就被扰乱。
厂家毛利率控制在20%左右属于正常范围,可实际上有的厂家为了有生意做,毛利率5%也在接,有的2%,甚至更低。接到单了,当然高兴,小作坊热火朝天日夜不停地赶着工期,营销部天天忙着发单,安排发货。
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厂家的日子真的好过吗?到年底一算账,除去工人工资,房租费,水电费,市场推广费,物流费,卫生费,网络费,电话费,各类罚款,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就剩下三瓜两枣,还不如给别人打工赚的多,何苦呢?
近段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抱怨,低价竞争已经扰乱了正常的行业秩序。“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总有更低价格的产品出现。不管下游的用户给出的价格有多低,总有人会接单。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价格根本无法保证利润率,如果他们能做,那也肯定是在原材料和工艺上偷工减料了。”长此以往,行业的健康发展势必受到威胁,中国制造的影响力一定会下降。
坑死下游客户
有一句行话叫“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不是内行人永远不知道这行业这水有多深。买家以为占了个大便宜,殊不知最该哭的是自己。经常听到各种客户抱怨问题,殊不知原材料成本上涨严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这么低的价格能买来什么样的高质量的产品呢?贪图便宜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客户以为占了个大便宜,属不知最该哭的是业主本人。两个月前,小编店里来了个客人,说:我去年买的马桶,从年初到现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堵了三次,光是请维修师傅疏通都花了180块钱,叫我去帮忙看看是什么问题。
我去了,一看,这个马桶质量还不是一般的差,表面还看的过去,可关键地方水箱和排污口一看就是垃圾货。使用不到一年水箱竟有漏水现象,排污口不仅是200mm的小口径排污口还没有施釉,最后我们把马桶拆下来竟发现3个排污口。
这样的马桶不堵才怪了!我问他:你这马桶买成多少钱一个?他告诉了我,问我贵不贵。我说,你占大便宜了,你做的这个价格,拿我们按照标准来做,连原材料、人工费都不够,不要说打广告、销售和安装费,更别说是利润了。最后由我们按照正常价格给他拆了重新安装了一个。
中国商业会失去未来
——消费升级,中国泛中产阶级在兴起,物美价廉失去未来
中国的消费者在升级,中国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那种整体收入和消费能力都比低的状态,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更是比以前大幅提升,中国人甚至在2014年购买了全球46%的奢侈品,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亿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中国人成为了国外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甚至一些商场都专门推出了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政策、甚至专门服务的导购。
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消费不再是过去的消费状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升级,中国的泛中产阶级正在兴起。
中国人在国际市场的消费堪称惊人
面对这个冲击,如果中国的企业不提升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提高附加值,将会失去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海外采购消费力证明了中国不是缺乏消费力,而是“中国的产品没有满足中国消费者成长、提升的需求”,如果不能提升,将会失去中国市场,倘若不能推出优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如如任正非所说,将失去未来战略竞争力。
低价竞争意味着企业不会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设计、制造,缺乏了研发、设计,企业就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失去竞争力,就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就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恶劣印象,就会继续拉低中国制造的形象,把消费者逼到国外购买产品。
这两年,作为中国民企、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华为之所以持续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华为走到今天,一心一意提供好产品。为此,几十年如一日,每年都拿出巨额资金搞研发。过去十年,华为累积投入2400亿元搞研发,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的比例高达45%。
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加入170多个彼岸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截止日,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337件。全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纷纷聚集在华为。
2016年频繁提及的“供给侧”调整,强化在供给侧发力,也正是针对这一趋势做出的高瞻远瞩的对策,工信部将在供给侧改革发力,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线,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智能硬件等产业创新发展。
致亲爱的客户
一哥们去买肉夹馍,对老板说:“给我来一个,不要辣椒, 给我多放点肉,放,再放,再放点,再多放点……”,老板抬头看着他:“我给你卷头猪吧?”
曾经有一个业务员问老板:“市场上有一个小厂,价格很低,很难对付,怎么办?”
老板反问道:“既然这家厂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直是家小厂,而我们却是大厂呢?”
实际上,低价在市场上通常只是扮演着“搅局”的角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对抗性竞争中,高价经常被低价搅得心烦意乱甚至胆战心惊,但低价最终总是难敌高价,甚至在高价面前一败涂地。
没有利润的支撑,哪来的售后服务和不断的创新!
客户一直觉得贵,使命压价,跟我算材料成本,我就很想问他:
研发成本你加了吗?人工成本加了吗?店面成本加了吗?管理成本加了吗?你还要售后吗?还要质保吗?
服务的前提是利润,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但不能消失,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请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每个人都要生存,你拿走了他生存的空间,服务也就消失了。
请尊重每个行业,每一位尽心尽力为大家服务的人,也包括我们自己!
不好意思!有时候我们会对您说: No ,因为我们会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仅是对您负责,更对自己负责!
“抢别人的单,断自己的路!”以低价接单的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合作是讲双赢的,羊毛永远是要出在羊身上的,只有羊肥了,羊奶才会更多,工厂没有利润,没有价格,没有好的现金流,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去做更大的市场投资,就不可能有利润空间提供最好的服务。
其实,在价格战的博弈中,企业完全可以靠挖掘自身优势,获取更多利益。 ——靠产品说话,完胜价格战!
过度价格战,低价竞争,不仅损害同行、累死自己、坑死消费者,损害中国的产业链,更损害中国商业的未来。
生活的格调在于您的品味,产品的质量在于您的选择!只选对的,时间会证明您的理性和远瞻!
好贵,没错,因为好,所以贵!
产品贵在品质,人贵在品味!服务的前提是利润,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但不能消失,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请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每个公司都要生存,你拿走了厂家的生存空间,服务、品质怎么保障?做企业就是做良心,我们宁愿为价格解释一阵子,也不要因为品质,向客户道歉一辈子!
以低价接单的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丧失了从产品开发、工艺创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头来会发现这是条死胡同。
其实,在价格战的博弈中,企业完全可以靠挖掘自身优势,获取更多利益。
——靠产品说话,完胜价格战
以上转载自家装界精英汇,非本网站观点。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装修要花多少钱?
10秒在线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半包:0.00
全包:0.00
半包:0.00
全包:0.00
半包:0.00
全包:0.00
抢免费装修设计名额
已有业主申请
装一网公众号
客服电话:400-800-0011
客服 QQ:400-800-0011
官方网址:
400-800-0011各位业主,各位同行,请问什么叫装修行业黑幕?-商家优惠-亿房论坛-亿房网
你等得帖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飞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应对同行竞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