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落后天津北部地区落后的房价涨的越厉害,人口外流

为何北上广深房价一直涨,人口越来越多!(附最全面城市人口分析)
我的图书馆
为何北上广深房价一直涨,人口越来越多!(附最全面城市人口分析)
逃离农村,逃离小城镇,涌入大都会圈中安家乐户,你并不孤独。即使只是在大都会边缘的小城镇里,你也能获得更优质的生活质量。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 单位:万人。如果和中国人口密度图结合,就是以下这个分布:【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经是国内排名前列的石化炼油基地了。经济吃了伟哥,自然能够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五年时间厦门人口增长了50%,速度也真可谓惊人。与人口迅猛流入相伴的,就是近几年来厦门房价的节节攀高了。数据显示,厦门2011年房价只有1.3万元,2015年中已经去到了2.7万元的水平,足足翻了一倍。第三,其他二三线城市,人口流入速度缓慢,甚至停滞。35个主要城市合计流入3778万人,其中前13个大城市就流入了2832万人,后面的22个二线城市,则只流入了946万人,相当于总数的25%。事实上,这22个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会,或者经济中心,那么可以想象,省会以下的三四线城镇,人口的停滞或者流失将不可避免。我们算一下,2009年中国人口133174万人,2014年人口136782万人,累计增长了3608万人。以上35个一二线城市合计流入人口3778万人,超过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数。换言之,在这五年间,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已经进入人口萎缩阶段。并且进一步观察二线城市中排名最后的,长春、哈尔滨都是属于东北,这完全符合我们的常识。资源价格暴跌,东北经济塌陷,人口大规模流失,几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嗯,怎么办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逃离吧,找一个更有生机活力的地方去安家。那么,是否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适合安家呢?并不完全如此。35个一二线城市中,流入缓慢的有人口千万级的石家庄和哈尔滨,流入快速的也有中等规模的东莞、佛山、厦门。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都市圈的角度而言,确实是人口越多的大“城市”,越适合生活。因为在这三大都市圈里,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叠加,专业化分工协作,经济效率更高,工作机会也会相应的变得更多。【都市圈功能】一个城市总是存在缺陷的,但是一个都市圈,综合了以下所有这些功能,基本上就是无敌了。金融:北京的银行总部和新三板,上海的证交所,深圳的创业板和香港的金融中心。从经济联系的角度而言,香港和澳门在珠三角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够忽略。每次证监会暂停A股的IPO,大堆的民营企业们就会蜂拥去香港上市,由此可见一斑。科技: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与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国的所有科技巨头。交通:北京、上海、广州,是三大航空公司的总部,也是三大铁路枢纽。物流:天津、上海、宁波、深圳、香港、广州,都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港口。媒体:北京的央视和互联网媒体,杭州、南京、上海的三大卫视,深圳QQ和广州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已经牢牢控制了我们的眼睛。文化:北京的先锋话剧、音乐演出、电影,上海杭州横店的古装偶像剧,广,香港的电影和流行乐。教育:北京的清华北大,上海的复旦上交,杭州浙大南京南大,广州中大华科大。香港的教育资源与深圳的科技创新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无人机行业龙头大疆的创始人来自香港科大,就是一个例子。政治:北京的中央政府,上海的总书记垫脚石,珠三角的五花八门特区地位。专业服务: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所、管理咨询公司、设计、策划、广告、媒司都聚集在这里。另一方面,覆盖越来越密集完善的轨道交通,也将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舒适便利。关于轨道交通州深圳的动漫体传播公工,香港港大京津都会圈:根据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拥有30条线路,总长1050公里;天津将有14条线路,总长513公里。两地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将有1563公里。沪宁杭都会圈:2020年,上海将拥有21条线路,总里程800公里;杭州10条线路,375公里;南京9条线路,300公里;苏州7条线路,282公里;无锡4条线路,105公里;常州4条线路,132公里;宁波5条线路,173公里。七大城市合计2167公里。广深都会圈:2020年,广州将拥有15条线路,总里程558公里;深圳11条线路,434公里;东莞4条线路,218公里;佛山3条线路,155公里。4大城市合计1365公里。五大枢纽城市成都,2020年将拥有13条地铁线路,总里程500公里;重庆,18条线路,820公里;武汉,17条线路,400公里;郑州,5条线路,167公里;厦门,4条线路,137公里。5大城市合计2024公里。根据公开资料,中国目前在修建地铁的城市有39个,运营里程2764公里,至2020年规划修建地铁7300公里,合计将拥有10064公里的地铁里程。而三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合计拥有的地铁里程数将达到7119公里,占全国总里程数的70%。地铁只是一个侧面,在将来,包括教育、文化演出、休闲娱乐、医疗……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和资源都将向这三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集中。工作在都会圈核心,安家在城市郊区房价较低而又有地铁可以通达的地方,周末通过轨道交通出行娱乐,慢慢的将会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到2020年,生活在3大都市圈+五大枢纽城市的中国人将达到2.5亿,到2050年,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口将达到5亿,而那时候,人口经历萎缩之后的中国,或许将只有10亿人。相对应的,生活在三线及以下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人口,将会从目前的11亿,缓慢下降到2050年的5亿人左右。生活在这些地方,你将不得不面对以下情景1,农村里的老人去世以后,超过一半的农村将再无人烟,水土恢复,重新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地。2,学校合并,你的孩子将要到更远的地方上学。3,人口减少,消费市场萎缩,开个小餐馆、小商店的生意额都将日渐零丁。4,房价也将不可避免的下跌,你的财富与大都市圈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5,小城镇被撤并,当公务员的名额也要减少。6,娱乐还是日复一日的打麻将,最终你还是将忍无可忍的选择逃离。逃离农村,逃离小城镇,涌入大都会圈中安家乐户,你并不孤独。即使只是在大都会边缘的小城镇里,你也能获得更优质的生活质量。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期而至。许多学长学姐在毕业找工作的这段日子里都会问我一个问题:我是应该留在上海呢,还是回家乡呢?但往往还没等我开始回答,他们自己就先开始分析了:上海的工作机会多,但是压力大;家乡工作可能比较无聊,但是可能比较轻松,离父母近,也方便。但男朋友/女朋友怎么办,要换一个么。诸如此类。BlaBla。听完一个小时的絮叨之后,他们终于会问:那么,你怎么看呢?为了回馈他们的絮叨,我也决定开启絮叨模式,于是我说:要回答你这个问题,我需要讲一个比较长的故事,你有耐心听吗?即使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2010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形势也都好得有点不太像话了。为什么这么说?看图便知: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虽然我国各省级单元(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年龄人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劳动力)的总量各异,但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都处于60%~80%的区间(除贵州以外)。像北京上海天津这种直辖市,其比例甚至达到70%~80%的区间。换句话说,全国劳动力充沛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横向对比一下,即使是全球一线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他们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期也不过就是在这个区间而已。如下图所示:但即使在这么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我们还总是偶尔能听到一些人口或经济学家在时不时发出忧患的感叹声。他们在担心什么呢?他们担心一个数,叫做总和生育率,而六普统计指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18,这是一个远低于代际更替的值(大约要在2.1以上才能实现代际更替)。低了怕什么,开放二胎好了,甚至未来开放生育限制,难道还怕人不够么?中国人不是很能生吗?呵呵。事实远非如此。在提高生育率这个问题上,许多学者均做出了不同结(li)果(chang)的判断。比如计生委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放开二胎,我国生育率就会蹭蹭蹭地提高1.5倍,但有些专家认为你放开八胎也没用生育率最多也不过能提高1.06倍而已,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引用梁建章的研究看看。梁建章曾经对中国知网年共211篇中国生育意愿(理想孩子数)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得出下表。可以看到,从90年代到00年代,中国整体生育意愿是降低的,而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更远远低于农村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假如未来中国的生育率能够达到1.4至1.8的水平,倒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然而,生育意愿并不能代表实际生育率,二者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日本和韩国的调查中,生育意愿都超过2,但实际生育率却都不到1.4。根据上述数据,梁建章认为,在没有任何限制下,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也不会超过1.7。好吧,我们就假设中国再无生育限制,那么在最好的情况下,全国的总和生育率能够提高到1.7(即2010年水平的1.44倍)。那么会看到怎样的结果呢?我们将1.7这个值放入到人口推算模型中(具体可参看《人口控制,开给上海的一剂毒药》一文),得出以下结果:如图所示,即使生育率上调至1.7,但自2010年起,劳动年龄人口水平仍在一路下跌:至203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亿人;至204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5亿人;至2050年,建国100周年之际,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也“仅仅”将下降2.5亿而已。差不多扣掉两个日本。2.5亿劳动年龄人口,很多吗?我堂堂中华13亿人口,区区2.5亿的减少而已,算什么,正好帮助解决了人口过剩问题嘛。连计生委也涨红了脸,掐指一算,问道:19%缩减而已,人口的事,算是危机么?这个计算没错,2.5亿劳动力的净减少,对于13.3亿人口而言,貌似只是19%的缩减。但它背后还隐藏着年龄更迭的杠杆作用:看上去只有19%的缩减,但实际上却使全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缩水了27%,直接下降到51%的危险地带;同时相应地,老龄率也将从13.7%暴涨到31.3%。这是毋庸置疑的人口危机。幸运的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因此人口的危机也并非均等地分布在所有的城市和地区当中。总有一些城市和地区能够逃出生天。但不幸的是,这2.5亿劳动力缺口的黑锅,总是需要有人来背的。那么,到底是谁来背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全国尺度的人口流动图。从2005年到2010年各省流动人口规模上来看,在各自省内流动的人口比例占了全国人口流动总量的大头。大部分省级单元的省级流动比例均低于10%。也就是说,全国的人口流动性基本上被封闭在省一级的单元当中。而能够产生较大规模(大于10%)跨省人口流动,大概只有这六个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那么,这些地区在跨省的人口流动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请看下图:我们把省内流动数据剥离出去,只保留省级之间的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这六个省级单位的跨省人口流动,全部都是净流入。是的,它们不生产人口,它们只是人口的抽水机。而它们抽取的水源,则来自上图中排名靠后的那些省份: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等。总体而言,抽水的省份远远少于被抽的,这是一个清晰的遵循幂率规律的世界。我们可以在空间上清楚地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请看下图: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个中国的人口,以省为单位来观察的话,全都在净流出,而少数净流入的地区,则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北京天津两地。因此,到底是由谁来背未来的2.5亿劳动力缺口的黑锅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有可能是上图中偏黄色的任何一个地区。2050年,2.5亿劳动力的净减少,下跌至51%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以及高达31%的老龄化率。 35年后留给中国的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毫无疑问,“衰落”与“收缩”,将取代“发展”与“建设”,成为未来的我们和我们下一代更为熟悉的词汇。客观地说,在中国无法做到像美国一样以优质和稳定的移民来确保自身整体人口结构合理性的情况下,有些地区就必然会衰落,或者是乡村,或者是城市。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样。全日本人口都在减少,无数村庄城镇衰亡凋败,但只有东京和大阪都市圈依然挺立。在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都市将毫不留情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够生存。残酷吗?不,因为这是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出的结果。未来的中国也一样。最后,为了更清晰地看到未来,我们可以简单设计这样一组计算:假如,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劳动力总量(比例就不提了,结果不敢拿出来给大家看)在2050年时仍然能够维持2010年的水平。那么,这三个城市需要从哪些省份抽取多少劳动力资源才够呢?完成这个计算一共需要四步:第一步,先取出这三个城市净流入人口的来源进行分析,请看下图:第二步,综合这三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来源地的比例分布,计算后选择了前十名的省份,确定为“北上广”的劳动力补给省,请看下图:第三步,计算“北上广”至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缺口。我们假设这三个一线城市从2010年至2050年都不再有移民进入,那么其劳动力的缺口如下图所示:第四步,将这三个城市的2050年劳动力缺口值按照比例分配到”供给省“,并且推算“供给省”在2050年的人口自然变化值,将这两个值叠加起来,即可看到在“北上广”抽满之后这些“供给省”所剩下的“血量”。请看下图:当然,这只是这些省份被北上广抽血后的情景。其实这些省份本身也有不少抽血大省,比如江苏。它虽然被上海抽掉不少,但是它还能从临近的安徽河南等地补回来一些。总体而言,假如考虑全国情况,这张图里有些省份的血量会变得更低。写在最后的话: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在犹豫。究竟是要回归生活惬意的小城镇家乡,还是奔赴大城市或者“北上广”辛苦打拼开拓人生。包括我的同学朋友,也会问我这样的问题。这是每个人自己需要去做的选择,我们无法干预。但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你还能在这些选择中犹豫,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就是这样。房地产“生死符”:为什么北上广深房价涨了又涨?还能再涨吗?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认识很多地产公司的朋友,最近听到的吐槽是这样的:垂头丧气的地产销售打折了也卖不动,人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宁愿在一线城市做旧改项目,也不在三四线城市拿地了!上述销售的领导房地产很少像现在这样不受待见。一度卖房要摇号,拿个号都要找人托关系向开发商打招呼,或者掏钱向黄牛手里买号,一些人为了拿到资格甚至不惜整夜排队;一度开放商在私下或公开场合牛逼哄哄地高谈阔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地方政府绷不住了,我们再等等不迟”;现在呢,开发商在房展会上搞彩绘、搞比基尼、请明星,变着各种法子聚人气,让中介给压根不认识的客户“海打”电话试运气。更让人不明觉厉的是一些专家对房地产的集体看空。“由信贷积极扩张所助推的房地产‘超级繁荣’已经结束了”、“二三线城市的下滑期才刚刚开始”、“政策救市的效应正在衰减”……之前有新闻说么,全国各地新区规划的总人口,加起来超过不可思议的34亿人。规划人口的数量成为很多地区描绘新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当下关于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期待中,“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成为很多人的期待。这个全球人口最多、一度以人口增长过快而不堪重负的国家,眼下对于人口的增长期待不同以往。大潮退了,才发现很多人是裸泳。很多开发商发现,信贷放水引发的“钱潮”退去后,人气的高低才是房价涨跌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很多地产商朋友眼里,房地产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这样的:“现在考察一个地方决定是否拿地上项目,一是看当地楼盘存量和每年开发量,二是看当地人口数和每年新增人口数,‘数据最有说服力,规划忽悠不了人’。”他们用以佐证这个结论的时,经常提到的案例是苏南:苏南地区这么发达,但无锡、常州等城市的房价还不如一些三四线的县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多年来当地土地供应量和楼盘开发量太大,当相比而言城市尤其是市区人口存量和导入量相对较小且增速较慢。房子越造越多,该有房的人都有了,想买房的人少了,留下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空城。原来可不是这样。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的一两年,4万亿信贷放水,加上为数更巨的政府性投入,银行追着开发商放贷,地方政府追着开发商供地,消费者、投资客追着开发商卖房,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开发商简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要命的是,对很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来说,苦日子可能才刚刚开始。著名经济学家夏斌分析了房价下跌可能带来的四重冲击波:第一波,房市价量齐跌,价格在跌但程度不高,量也在跌,卖不出去了,“这种状况现在已经开始”;第二波,收紧房企银根的连锁反应是,涉及上下游40个行业的投资会进一步深度下行;第三波,地方GDP马上下滑;第四波,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当然,这些冲击波有些还是可能发生,概率大小也未可知。但从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行业神经之紧绷可想而知。但也有日子相对好过的。在中国,一个城市是否NB,在全国房价下跌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了。在此意义上说,几个人气更旺的一线城市,显然是NB得很。有市场机构的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显示,9月份,各级城市中,一线城市仍呈领涨态势,环比上涨2.3%,二、三线城市分别环比小幅上涨0.3%和0.1%。上海市区虹口区老牌楼盘瑞虹新城,10月中旬推出300多套新房源,目前已有2/3的房源网签。一些二手房东的心态之淡定、护价之坚决,也让诸多买房者“为之心寒”。当不少地方政府正为需求不足、房价下跌、进而可能引发财政危机而忧心不已时,上海的“烦恼”仍在于过高的房价是否会阻挡人才的引进和城市的竞争力。虽然,上海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在下降,但市场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调控依然不可放松。新组建的上海住建委主任顾金山近期首次公开亮相,谈及房价问题时说,将“坚决执行住房限购,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需求”。他表示,上海的住房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来说,土地资源非常宝贵,人口导入非常明显,控制房价是重要的调控目标和手段。房地产回潮之后,城市的分级更加明显。从贷款资源看,“930”和“330”政策并非全国普惠。目前房地产信贷资源高度集中,全国六大城市的贷款余额约占全国整体水平的30%左右。为规避三四线城市库存过剩的风险,众多房企聚集一二线城市拿地,房地产投资资金快速转向一二线城市市场。有专业人士分析,目前大量三线城市人口处于流出状态,一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因为一线城市拥有发达的产业,可以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从而形成持续强劲的住房需求;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则根据供求情况明显分化;三四线城市整体房地产市场普遍较为暗淡。中国房地产市场“以人为本”的时代真正到来了。那么,我们就来看下人的问题。一组数据先给各位读者看一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人口导入速度正在变慢:先看北京,从2010年以来,北京外来人口的增量有所下降,2011年同比增加37.4万,年同比增加30万左右,而2014年仅增加16万。上海也有类似的情况,从2011年到2014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也不是匀速的,2012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同比增加24.88万,2013年同比增加29.77万,而2014年同比仅增加6.41万。这组数据值得大家关注,许多学者推断,未来这些城市可能会出现人口的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管控。但是仍有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城市的资源依然是紧缺的。就拿北京来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实施近10年,当时制定的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但这一数字早被突破。尽管在京津冀规划纲要中,北京设定了2300万的人口上限,但是相关的交通、医疗、教育等资源仍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大家仍会用脚投票,向资源集中的地区移动,例如生活方便的中心城区以及学区。所以,你说涨不涨?版权:综合自财经、君临 ,城市数据团(ID:metrodatateam),识局智库(ID:zhijuzk)欢迎银行、信托、私募基金、资管、开发商的中高层朋友加入各微信主题群;发工作名片审核通过方可拉入;百万股票投资群已经有四百多位投资者朋友,数十亿的资金,发工作名片与市值截图审核后可加老于群。本平台发布各种地产融资、并购转让、交易、等信息,欢迎合作。房地产投资融资俱乐部:微信公众号:fdctz888投融资俱乐部:微信号(tzrz888)----管理员微信号fdctz88 QQ: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删除或支付稿费。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专家:人口流入越多房价上涨越快很难下降 - 数据 -包头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专家:人口流入越多房价上涨越快很难下降
来源:长城网
在全国各地楼市松动的关口,哪些城市的房子更抗跌?这其中,人口净流入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的重要指标。
&&在全国各地楼市松动的关口,哪些城市的房子更抗跌?这其中,人口净流入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对流动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的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也使得大城市形成了盆地聚集效应。
&&近日,《价值线》杂志选取了2013中国公共财政收入最高的50个城市,对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进行排名。其中上海以953.5万的人口净流入数位列人口吸引力城市之首;首都北京的人口净流入数为771.8万,人口吸引力排名第二;深圳排在第三,人口净流入数为755.59万。
&&人口净流入超过100万的城市共有22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基本都出现在这22个城市里面。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广州的人口净流入也达到了461万,厦门的人口净流入虽然只有204万,但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高达2.05比1。
&&&人口流入与房价涨跌基本成正比。流入得越多的,往往涨得越快。没怎么流入或者净流出的,房价几乎没有上涨动力。&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在近年来信贷收紧之后,各个城市房价与人口流动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人口流入往往代表了这个城市市场的很多特质,比如公共资源更集中、就业机会更多、经济发展更活跃。&人都是趋利的,从人的变化就能看出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这一点在三四线城市特别明显。2011年初,在一线城市和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均纷纷采取限购政策的影响下,大型房企开始向一些普通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进军。但由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均不如一二线城市,很多三四线自身的人口还在向一二线转移,因此这些地方楼市过剩立即凸显。
&&以最近全面救市的地级市安徽铜陵为例,铜陵因铜资源而升级为市,为我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该市总人口只有70多万,市区人口不足40万,本身人口就少,对周围的吸附力十分有限,目前该市商品房可售套数超过1.8万套,若按照前四月平均587套的去化率,至少要消化31个月以上,这样的库存需要几年才能消化完。
&&当然除了人口流动因素外,一个城市房价的高低也跟这个城市自身的行政等级、在区域板块中的地位、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和产业结构类型等因素有关。例如珠三角的佛山和东莞这两个制造业大市,尽管人口净流入也很多,但这两个普通地级市的房价均远低于该区域内的两个副省级城市深圳和广州。
&&张大伟说,人口净流入多的城市,当地房产市场肯定会比较活跃,价格也很难下调。但如果周围有行政级别更高、公共服务资源更好的城市,也会吸引掉当地的一部分中高端的客户。例如佛山和东莞的一大部分中高端购买力会流向广州和深圳。
&&在福建,经济总量第一大市泉州的民营企业十分发达,也吸引了不少人口流入,富裕群体十分庞大。在房价方面,世联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厦门公司一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泉州市区房价一万出头,还不到厦门的一半。最大原因是厦门作为福建的中心城市,在城市建设、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都是福建最好的,厦门的楼市也吸附了周围的很多购买力。
&&张大伟提醒说,房价走势除了跟人口流动、公共服务资源有关外,也跟某段时期内该城市的市场供应有关。例如杭州,人口净流入179万,公共资源服务也很不错,但由于供应量太大,加上之前价格已处高位,所以郊区盘就开始松动降价。
&&此外,由于城市的等级不同,人口净流入有时候也不能完全说明这个城市的吸附力。以直辖市重庆为例,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398万,但重庆的面积达到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是中国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之一,说是一个市,其实是一个中等省份。如果仅以重庆市中心区来看,重庆市区仍是人口净流入较多的区域。只不过,重庆郊县人口实在太多,除了向市中心区转移,也有部分向外省发达地区流动。
热日 17:35
热日 12:31
热日 09:32
热日 10:27
热日 09:35
热日 09:18
热日 06:04
热日 06:07
热日 06:06
热日 09:19
2018年监管部门对于乱象整治工作中的大案要案会坚持顶格处罚。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珠江新城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