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泰国白糖现货跌停怎样卖出去我该怎么卖出去?有要的么?

白糖需要等待新的利多
关注金融界股灵通(微信ID:jrjstock),超短期理财七日宝首发,挑战全网之最 7天赚7%!新手更有500元红包相送哦~~不管啦,先赚500再说!
市场简评及操作建议
回顾 7 月内外盘走势,原糖和内糖同时出现了冲高回落的态势。目前市场需要新的利多来刺激行情。
从国内来看,本月行情先扬后抑,月初随着原糖上涨以及国内大宗的走强,9 月价格一度突破 6000 大关;同时6 月的产销数据比 5 月有所改善,而前期的进口量也减少,因此供需上也呈现一定的利好。但后期随着原糖和商品共同下跌,以及仓单的不停增加,国内白糖也压力凸显,呈现抵抗式回调的态势。
外糖方面,CFTC 持仓投机净多单本月出现回落;巴西和印度近期天气良好,本月巴西甘蔗压榨量同比大幅增长,最新一期双周报显示巴西双周产糖283 万吨,同比增长 94.95%。7 月各个机构对全球供需缺口的预估不断调整,如Kingsman 下调2015/16 榨季缺口 47 万吨至 486 万吨,而对应的嘉利高国际上调 110 万吨缺口至1250 万吨,同时 Datagro 认为巴西近期的干燥反过来将损伤中南部的产量,并下修预期至 3420 万吨。
从后期来看,国内供需缺口约有218 万吨,即使增加100 万吨抛储量,缺口仍有118 万吨,再加上 40 万吨的古巴糖入库,可流通库存量将下降 158 万吨。长期白糖继续看好,但目前需要更多的利多因素刺激市场,当下原糖和商品市场波动剧烈,白糖短期也呈现震荡格局,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背靠下榨季
的成本做多;月差方面,随着价差的扩大以及交割月的临近,反套空间逐步缩小,前期100-200 价差建仓
反套套利单可考虑在 400 以上逐步止盈;同时在未来关注
的正套机会。
回顾 7 月内外盘走势,原糖和内糖同时出现了冲高回落的态势。目前市场需要新的利多来刺激行情。CFTC 持仓投机净多单本月出现回落;巴西和印度近期天气良好,本月巴西甘蔗压榨量同比大幅增长,最新一期双周报显示巴西双周产糖283 万吨,同比增长94.95%。7 月各个机构对全球供需缺口的预估不断调整,如 Kingsman 下调 2015/16 榨季缺口 47 万吨至 486 万吨,而对应的嘉利高国际上调110 万吨供需缺口至1250 万吨,同时Datagro 认为巴西近期的干燥反过来将损伤中南部的产量,并下修预期至 3420 万吨。
从国内来看,本月行情先扬后抑,月初随着原糖上涨以及国内大宗的走强,9 月价格一度突破 6000 大关;同时 6 月的产销数据比 5 月有所改善,而前期的进口量也减少,因此供需上也呈现一定的利好。但后期随着原糖和商品共同下跌,叠加仓单的不停增加,国内白糖也压力凸显,呈现抵抗式回调的态势。
国际食糖市场分析 全球供需格局分析
回顾整个 7 月行情,影响的因素从上半年的宏观因素转变成基本面主导、资金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月初的印度干旱炒作到当前降水的转好以及巴西的的干燥,更多地影响了长期和短期的供应。7 月各个机构对全球供需缺口的预估不断调整,如Kingsman 下调 2015/16 榨季缺口47 万吨至 486 万吨,而对应的嘉利高国际上调110 万吨供需缺口至1250 万吨,同时Datagro 认为巴西近期的干燥反过来将损伤中南部的产量,并下修预期至
3420 万吨。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今年将会是厄尔尼诺年与拉尼娜年的转换年。NOAA(国海洋气象局)预估今秋发生拉尼娜的概率为55-60%,而澳大利亚气象局给出的双周报预测到年底前有 50%的可能性发生拉尼娜。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拉尼娜年总体将对原糖市场利多。这也是后期我们所值得期待的。
各主产国情况一览
巴西:持续跟踪双周产量、制糖比和天气,同时关注奥运的影响
巴西作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巴西甘蔗制糖业对于全球糖市的影响举足轻重。UNICA 双周报显示由于巴西天气干燥,甘蔗压榨量 4673.9 万吨,同比增长 58.96%,糖产量283 万吨,同比增长 94.95%,符合市场预期,但总体压榨量偏高也给后期市场带来压力。
巴西分析机构 Datagro 本月公布的报告称,预计2016/17 榨季巴西甘蔗压榨量将为5.9725 亿吨,较 5 月预估的 6.25 亿吨大幅下修。Datagro 主席 Plinio Nastari 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3、4、5 月初以及6 月末,巴西中南部主产区天气比往年平均水平更加干燥。中南部地区甘蔗产量占巴西总产量的九成。他表示,因此巴西中南部地区2016/17 榨季的糖产量将仅为 3410 万吨,低于分析师5 月预估的3520 万吨。
另据巴西贸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 月份巴西出口原糖268.6 万吨,较上个月的201.18 万吨以及去年 6 月的 199.97 万吨骤升,为至少最近 5 年同期的最高水平,其中原糖出口量为 232 万吨,刷新近 3 年高位。
从后期来看,巴西圣保罗州降水偏少,有利于压榨;另外我们需要跟踪雷亚尔汇率的影响,同时关注奥运会对物流以及可能产生的罢工以及休假的影响。
泰国:15/16 榨季以减产收榨,16/17 榨季产量预估继续下调
泰国作为全球主要糖产区,有四大主产区,最快成熟的是东北地区。截至 4 月10日,泰国累计产量978.1 万吨,同比减少11.57%。分析机构Green Pool 称随着收割的结束,仅有 20 家泰国糖厂依然在运作(32 家已停榨),去年同期为30 家。
近期有贸易商称泰国糖供应吃紧可能进一步推高其升水,并为巴西出口商提供侵蚀泰国在印尼的主导市场份额机会。印尼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糖购买国,是原糖净进口国。目前市场对泰国16/17 榨季的糖产量预期虽没有形成统一,但预期的上端仅为 1000 万吨,同时严重的干旱使得16/17 榨季的甘蔗种植面积和宿根蔗产量预期大幅下滑。Kingsman 对此的产量预估从 1170 万吨直接下调 210 万吨至 960 万吨,可压榨甘蔗量则是从2015-16 榨季的 9400 万吨下调至 9200 万吨。这些说明泰国供应紧缺的局面将在下榨季延续,这在泰国糖现货的高升水报价中已经有所体现。
另外根据泰国甘蔗和食糖10年发展规划,泰国政府已批准新建12家糖厂,同时批准对现有糖厂进行产能扩充,如果新厂建设和老厂扩建如期推进,估计泰国糖厂的甘蔗日榨能力将增至110万吨。
根据泰国官方公布的数据,6月泰国食糖出口量同比下降3%,至68.9万吨,至此,2016年上半年泰国的食糖出口总量已达到396万吨,同比增长11%。6月出口食糖总量中,原糖占36万吨(其中 56%的原糖出口到印度尼西亚),同比增长22%;白糖占32.9万吨(5.9万吨低等级白糖和27万吨高等级白糖),同比下降21%。
印度:姗姗来迟的季风雨与充沛降水
年报中我们预计印度15/16 年糖产量为 2750 万吨,比2014/15 年下降3%。由于印度人口众多,为 12 亿 7000 万,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消费国,并将继续保持如此。我们预计今年的消费增长率将为 1.6%,略高于全国1.25%的人口增长率。随着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到 2025 年该数量将增长一倍以上,从目前的4500 万到近1 亿 2000 万户,对印度的间接消费所占的份额也将上升——作为加工食品在整体饮食的份额大幅上升。我们预计15/16榨季全国总消费量的约2500 万吨。
然而印度糖厂协会ISMA 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16 榨季自去年 10 月本年度开始以来,印度近六个月内的糖产量基本较前一年度同期持平。去年10 月 1 日至今年4 月 30 日,印度糖产量为 2,460.3 万吨,同比下降11%;截止 4 月 30 日,还有 48 家糖厂在压榨中,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97。ISMA 最新预计糖含量较去年实际产量2830 万吨下降9%至 2550 万吨,供需基本面趋平;Kingsman 对此将产量预期则 2560 万吨下调至2510 万吨;印度食品部长预计本榨季该国的糖产量将同比下滑11%,至 2520 万吨,因马邦、卡邦及北方邦的甘蔗供应量减少。然而,由于连续5 年的供应过剩导致该国堆积了900 万吨的糖库存难以消化,本榨季的减产利于降低高企的库存。
而针对明年的产量,跟据西印度糖厂协会主席B.B.Thombre 的估计,明年马哈拉施特拉邦糖产量可能低于500 万吨。这可能拉低全国产量至 2,250万吨。而对应的印度国内糖消费量预估为 2,600 万吨。这主要由于连年干旱使得灌溉渠干涸并毁坏蔗田,该国最大的生产邦糖产量料下降逾40%,使得印度四年来首次成为糖净进口国,而这样将从长远改变全球贸易流状况。
从天气情况来看,前期由于姗姗来迟的季风雨导致的干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缓解。印度气象局(IMD)近日公布的数据,2016 年 6 月 1 日-2016 年 7 月 20 日期间,印度全国的平均降雨量已超过长期平均降雨量(LPA1.3%,而 6 月 1 日-28 日期间的降雨量较LPA 还低 13%。后期我们则要反过来关注大旱之后是否存在大涝的可能性。
宏观不确定性增加、关注雷亚尔和基金持仓
回顾 7 月,英国退欧给宏观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也出现大幅度波动。另外美联储是否加息也会影响资金情绪,因而除了供需基本面外,宏观也是需要我们加强关注的因素。
对于国际原糖来说,一大风险点依然在主产国汇率,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当属巴西,巴西是世界最大的食糖生产国,食糖出口国,对于糖价的影响举足轻重。最重要的一点是巴西国内食糖业套保度非常高,如若巴西雷亚尔贬值,生产企业会选择在盘面上抛售原糖对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压原糖价格。因此导致巴西货币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原糖价格就会与其出现较高相关性。从巴西雷亚尔走势来看,去年 9 月底到雷亚尔出现暴跌,最低贬至 1 美元兑 4.1638,这是雷亚尔从1994 年开始流通以来的最低点。而目前则有一定回升,为 1 美元兑 3.2522 雷亚尔,这对于原糖属于利多因素。
另一大风险点来自于基金持仓,根据最新的 CFTC 持仓数据,基金净多单连续4 周出现下滑,而这四周也使得原糖从最高21.22 回调超过10%。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对原糖偏利多,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加息后资金流入美国,而原糖也是以美元计价,如此一来基金会有更多兴趣持有原糖头寸所致。
国内食糖市场分析
注:这里的消费下降主要是算入走私的影响而影响表观消费,实际消费量要高于平衡表上的数值;7 月月报下调进口预估从 380 万吨调至360 万吨。
国内食糖仍处于减产大周期,6 月工业库存维持近年来低位,下榨季仍将去库存
甘蔗是宿根性植物,因此存在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由于国内主要以3 年期宿根蔗为主,因此国内的增产减产周期一般都为三年,我们都知道,供求格局决定商品价格走势,而对于糖这种下游消费不存在大幅变化的品种来说,产量在通常情况下,是决定价格涨跌的重要因素。5 月月报我们讨论甘蔗苗情,本月笔者通过相关渠道获悉,15/16 榨季的440元/吨甘蔗收购价并没有能够吸引农民增加种植,今年的种植面积可能并不如市场之前认为的增长5%,相反反而可能持平甚至略少。如果下榨季走私能够得到控制,那么去库存仍有望得以持续。
消费端方面,截至2016 年 6 月底,累计销售食糖538.64 万吨,同比减少149.01 万吨,累计销糖率 61.9%,同比减少 3.24%。广西6 月产销数据公布,单月销糖37 万吨。同比增加 6 万吨,走私糖仍影响着市场,但实际消费并没那么差,走私消费隐藏了部分表观消费量。后期来看,云南走私进口利润已经不及大米等其他品种,加之走私严控,后期消费不仅会出现季节性增长,原先隐藏在走私的消费量会浮出水面,加上 7 月末华东华中地区的高温,我们预计三季度的白糖消费将出现改善。此外,6 月底工业库存331.55 万吨,为近年来的低位。
算上替代和走私,预计 16 年食糖消费 1440 万吨
目前国内市场对于食糖消费量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受国内经济情况影响,以及替代糖的影响,国内食糖消费将会大幅下降,但笔者认为16 年表观食糖消费出现下降,而实际消费却保持稳定。
中国是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食糖消费国,不过人均消费水平较低,是世界人均食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而根据我们对于食糖消费的具体细分后会发现,目前64%的食糖消费是工业用糖,民用糖仅占 36%,并且家庭用糖可以认为是缺乏弹性始终变化不大的,因此我们将分析下游需求的重点放在工业用糖上。
我们按照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制品,饼干,糖果,冷冻饮品,罐头,糕点和速冻米面食品划分含糖食品行业,经过对上述行业食品配方(主要是用糖比例研究)的粗略研究,估测得到各子行业的用糖量比例,大致如下图所示:果汁饮料与软饮料是整个下游行业所占权重最大的两类终端需求。
我们从下游用糖行业的情况来看,整体产量累计同比增速放缓较为明显,罐头的累计增速回落最为明显,目前累计增速仅为 1.54%。 软饮料和碳酸饮料在下游用糖权重占比非常大,增速放缓也非常严重,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软饮料在13 年以前增速均维持在20%附近,但 13 年以后增速一路下滑,在今年,增速一直在 7%以下,近几月增速都在 6%以下,回落非常明显。碳酸饮料在今年上半年,增速还维持在15%以上,但是近5 个月增度持续回落,目前 2015 年累计增速仅为 5.82%。而糖果的累计增速相对稳定。我们预计16 年食糖消费较去年稳中略降,为 1440 万吨。
目前市场较关注替代问题,主要是由于淀粉糖和白糖之间的巨大价差引起关注,目前淀粉糖(F55)价格为 元,而广西柳州白糖价格为5800 元,价差已经高达3000元以上,这一价差足以使得下游终端用糖企业考虑使用替代糖,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可替代性的问题,目前替代主要在饮料行业。近期调研显示,由于价差的存在,淀粉糖和白糖之间的替代还会持续,但快速替代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一方面可口可乐在1 月初开始讲比例从 75%上调到 95%,百事也基本接近全替代,未来新增替代的空间极少;另外还有像统一这样的企业在今年反替代,即饮料中用白糖重新替代果葡糖浆。与此同时,整个碳酸饮料市场份额是逐年下降的,产业缩减与替代博弈,实际能替代的糖消费也很少。另一方面,饮料及食品的新品种研发以低糖与无糖为主。因此,淀粉糖和白糖 PK 的主战场已经缩减,高价差提升的实际替代量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为了保守起见,我们在替代上依旧算最大新增替代量。可口可乐果葡萄糖浆使用比例从 75 上调到 95%的传闻目前已经基本得到证实,并且该配方已从1 月份开始使用。全国统一更改,那么新增替代量已经几乎可以确定有10-15 万吨的果葡糖浆,即8-12 万吨白砂糖。康师傅(市场占率16-18%)或从二季度开始试用果葡糖浆,至于是否更改配方,是某些产品更改还是大范围更改,目前都还没有确切消息。用最大替代量估算,如果康师傅确定更改配方,其可替代的白砂糖市场份额或高达30-50 万吨。其他产品我们估计替代10 万吨。合计最大新增替代量大概70万吨。
配额外进口利润继续下降,抑制海外进口
关于进口分为两个渠道,正常渠道与走私。
正常渠道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原糖的大幅上涨,目前配额外泰国糖进口已经存在约100元左右的亏损。这会有效降低加工厂的点价意愿。另外我们通过海关数据查看,海关数据显示,6 月我国进口糖36.9 万吨, 同比增长 54%;按年度统计,2016 年累计进口食糖133.53 万吨,同比下降 42.27%;按榨季统计,15/16 榨季累计进口食糖 246.17 万吨,同比下降 27.49%。按照目前的年度推测,2016 年度进口量将仅有360 万吨的水平,同比去年485 万吨的水平下降 100-120 万吨左右。
同时根据作者的了解,之前的走私来源主要是印度糖,近期走私糖主要则是缅甸当地生产的缅甸糖和巴西糖。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消息,近期打击走私已经跨境深入木姐口岸,当地走私活动有所遏制,同时价差的缩小也将使得走私无利可图,走私在未来将逐渐减少。
国内食糖基本面总结
从后期来看看,国内供需缺口约有 218 万吨,即使增加 100 万吨抛储量,缺口仍有118万吨,再加上 40 万吨的古巴糖入库,可流通库存量将下降158 万吨。长期白糖继续看好,但目前需要更多的利多因素刺激市场,当下原糖和商品市场波动剧烈,白糖短期也呈现震荡格局,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背靠下榨季的成本做多;月差方面,随着价差的扩大以及交割月的临近,反套空间逐步缩小,前期 100-200 价差建仓 反套套利单可考虑在 400 以上逐步止盈;同时在未来关注 的正套机会
(公众号 华泰要资讯)
来源:华泰要资讯
关注金融界微信【jrjnews2013】,揭秘A股真相,指引投资方向,有料有内涵的公众号。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有料有趣有干货!
要闻解读、内幕探析、经济前瞻!
今日搜狐热点股票/基金&
泰国:踏上未来第三大产糖国之路
作者:多啦A梦
  对11/12榨季泰国甘蔗生产的首次调研  《海外之声》传声海外,深入外糖消息的第一线;寻找轨迹,把握国外市场的动态发展。  泰国作为当前世界第四大产糖国,其2011年的甘蔗压榨量为9500万吨,总计生产了970万吨左右的白糖,为亚太地区的白糖供求平衡做出巨大的贡献。  12月中旬,笔者对泰国的甘蔗生产和糖厂作业情况进行了一番实地调研,下面简单地介绍泰国的甘蔗产业情况:在泰国,食糖产量排名前三的糖业公司分别为MitrPhol(蜜朋),TRR 和 Thai Identity,其总产量占泰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全国的甘蔗播种面积的主要分布为中部和东北部,泰国的传统榨季一般从12月初到来年的4月底。  由于10/11榨季的甘蔗产量飙升,泰国许多糖厂一直到今年6月中旬才全部压榨完毕。因而在当前11/12榨季开始之即,泰国政府下令糖厂把开榨时间尽量提前至11月15号,以避免上个榨季严重推迟收榨的情况再度发生。上个榨季由于收榨推迟,导致收榨期碰上4月底来临的泰国雨季,迟收获的甘蔗压榨面临出糖率低等诸多问题,因此,确保在雨季来临前收榨对提高整个榨季的出糖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上图:运蔗车运送到糖厂上图:甘蔗称重机  在生产方面,泰国糖厂在压榨初期里生产的糖绝大部分为原糖。主要因为压榨任务量重,糖厂需要更快地压榨甘蔗,而白糖生产需要更多的工序和时间。另一方面,初期大量生产原糖可以满足周边国家的大量需求,如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日本。在压榨期间的五个多月里,泰国一般会生产300-350万左右的白糖和600-650万左右的原糖。等到所有甘蔗收榨之后,糖厂再会视情况而定再把部分原糖重新入炉再加工成白糖。  下图为作业中的泰国糖厂:  消费方面,泰国当局会把可供应的糖量分为A、B 和C 三种配额。其中 A类 为国内的消费量,大概为250万吨白糖;B类为TCSC (泰国蔗糖公司)通过招标出售的糖,大概为40万吨左右。C类为一般对外出口的糖,可由糖厂自主掌握。  种植和收割方面,由于劳动力缺乏和人工价格不断提高,泰国近年为不断加大机械化收获的步伐,同时过去两年的高糖价也使糖厂获得很好的利润,不少糖厂加大采购联合收割机的力度,大大提高了收割的工作效率。上图:甘蔗地里有少量甘蔗出现开花现象,可能糖份会受影响,但整体长势仍优于去年上图:蔗农在收割甘蔗上图:联合收割机上图:甘蔗收割机  另外,采用人工收砍方式的农民经常会在砍甘蔗之前燃烧待砍的甘蔗,这种做法一来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二来燃烧后的甘蔗糖分也会出现下降,这些也是糖厂急于发展机械收割的原因。上图:泰国蔗农在烧甘蔗叶上图:烧完之后再砍的甘蔗  据悉,泰国目前的砍工费用大概为120泰铢一吨,捆绑和装载为60泰铢一吨,较前几年翻了一倍,但是每名砍工一天收入也不超过250泰铢,与目前泰国新政府规定的300泰铢/天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蔗地的工作环境恶劣,也是导致劳动力短缺的因素。在甘蔗价格方面,目前泰国的基准价大概为一吨1000泰铢,(以甘蔗糖份含量10%为一个基点)当糖份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可以获得60泰铢/吨的奖励,此举有益于鼓励蔗农对甘蔗进行更好的维护。  调研结语经过此次调研情况了解,笔者认为,中长期内泰国的食糖产量仍会不断地上升,主要是基于泰国糖厂把这几年的利润来加大产能和机械化方面的投入,而今年难得一见的洪灾侵袭对于其甘蔗作物的影响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洪水并未给当地糖业带来过大的冲击;另外,糖厂也会通过提高甘蔗价格,补助化肥原料等方式来不断地鼓励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在当前一些其他作物如木薯的市场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甘蔗的播种面积有望进一步增加。以目前的生长进度来看,新榨季泰国的甘蔗产量可能会超过1亿吨,糖产量能够达到1050万吨左右。如果天气条件正常,泰国很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赶超中国的食糖产量,登上世界产糖国的第三把交椅。  GSMN声明: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未经广西糖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12/21 08:2612/12 09:0212/01 08:4011/30 08:2011/24 10:0611/22 08:3111/21 15:5811/21 12:05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世界食糖现货场-郑州商品交易所.doc 4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世界食糖现货场-郑州商品交易所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概述 1
二、世界食糖生产 1
(一)糖料 1
(二)产量 2
(三)制糖生产期 3
(四)制糖工艺及质量 5
(五)世界制糖工业现状 6
(六)世界食糖生产发展趋势 6
三、世界食糖消费 12
四、世界食糖进出口 16
五、国际食糖价格波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20
(一)食糖价格波动情况 20
(二)影响国际食糖价格的主要因素 24
1、主要出口国及消费国情况 24
2、自然灾害对主要产糖国食糖生产的影响 24
3、国际石油价格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25
4、美元币值变化和全球经济增长情况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25
5、主要食糖进口国政策变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25
7、投资基金大量涌入使国际糖市充满变数 26
六、WTO与糖业政策 26
七、主要产糖国情况介绍 28
(一)巴西 28
(二)欧盟 31
(三)澳大利亚 32
(四)印度 35
(五)泰国 36
全球每年甘蔗产量约10.6亿吨,平均亩产4.5吨,含糖量14%-15%,亩产糖0.6吨。每年食糖产量1.21-1.40亿吨,消费量约1.24亿吨,国际贸易量约3700万吨,供求的变化都集中在3700万吨的世界食糖贸易量上。
世界食糖现货市场主要特点有:一是生产相对集中,且多数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古巴。这些主要产糖国大量出口,而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二是食糖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消费量与人均GDP没有明显关系,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关。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在消费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三是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世界食糖平均生产成本超过390美元/吨,平均价格却经常只有其一半,远低于所有生产国的生产成本。四是各国糖业政策复杂多变,均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表现为“三高”,即高额国内支持、高进口壁垒和高出口补贴。
二、世界食糖生产
(一)糖料
制造白糖的原料主要有甘蔗和甜菜两种。地球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都种植甘蔗,生产甘蔗糖;北部地区包括欧洲、日本、美国北部、加拿大和我国北部等地种植甜菜,生产甜菜糖。甘蔗糖与甜菜糖的比例约为7:3(见图一)。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亚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甜菜糖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少量在亚洲等地。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既产甘蔗糖又产甜菜
图一:世界甜菜糖与甘蔗糖产量对比图
单位:万吨,原糖值
数据来源:国际糖业组织(05/06榨季数据为预测值)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二)产量
全球年产糖量约1.21-1.40亿吨(见图二)。世界上产糖国家和地区有107个(欧盟15国作为一个地区统计),其中产糖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31个。食糖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古巴、南非(见图三)。这些国家的食糖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见图四)。02/03榨季全球食糖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488亿吨,03/04榨季全球食糖产量为1.420亿吨,04/05榨季为1.424亿吨。
(三)制糖生产期
单位:万吨(原糖值)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图四:世界食糖产量前十国(地区)产量占总产量比例图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图中数据为04/05榨季产量)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四)制糖工艺及质量
旋光度 还原糖 电导灰分 干燥失重 色值 二氧化硫
注:欧美等国的甜菜糖厂主要实行这个质量标准 ≥99.7% ≤0.04% ≤0.04% ≤0.1% &60IU &15mg/kg
注:只有此项比旧版A级白糖略有降低,原为& 20mg/kg
注:这种糖基本上是从甘蔗直接制造的白糖 ≥99.5% ≤0.1% ≤0.1% ≤0.1% &150IU &70mg/kg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制表:郑州商品交易所
(五)世界制糖工业现状
世界食糖生产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05/06榨季数据为预测值)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05/06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刷新历史记录。根据国际糖业组织ISO的预计,05/06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达到14955.4万吨,比上一榨季增加了508.5万吨,也比02/03榨季创下的记录高出了126.6万吨。主要食糖生产国的具体情况为:印度食糖产量将大幅回升;西欧食糖产量持平;巴西难以确定食糖产量是否将继续扩大;远东地区的食糖生产处于恢复阶段。(见表二)
表二:05/06榨季产量大幅增/减的国家
单位:万吨
减产国 与04/05榨季相比 增产国 与04/05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国白砂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