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两家公司合作关系证明,一个说我的老古董值几百万,一家说值几千块??什么情况??

我想问一下,现在的光绪元宝银币和铜币能值能值多少钱?上海有几家公司说能值能值两三百万,请问一下有人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一下,现在的光绪元宝银币和铜币能值能值多少钱?上海有几家公司说能值能值两三百万,请问一下有人
我想问一下,现在的光绪元宝银币和铜币能值能值多少钱?上海有几家公司说能值能值两三百万,请问一下有人知道是真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光绪元宝银币和铜币民间很多,能值几个钱,千元百元的,但是,绝对不值几百万元。当心骗子。如果这个答案能够帮到你,请及时采纳噢,谢谢!
谢谢,你能给我一些清楚的答案,或建议吗
不要上当,也不值多少钱,可以继续收藏。
好的!谢谢!😊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老梁故事汇--老粱讲历史》在线阅读
[提要]014《老梁故事汇》倾力巨献,一样的老梁,不一样的历史,就是有态度、有风骨。
《老粱讲历史》
  极品太监--魏忠贤
  一个特殊的朝代,一位特别的皇帝,一段荒唐的姻缘,造就了明朝第一大太监魏忠贤。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滥杀忠臣,结党营私。
  他是如何爬上权利的巅峰?
  一个太监如何靠女人上位?他最后又有怎样的结局?
  一说到太监这俩字,咱们大多数人心里头对这太监没啥好印象,因为有太多的影视作品里边,反映出那太监都不是好东西,权倾朝野、残害忠良,背地里什么坏事都干。那么我们说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太监掌权时期有过不少,往往是太监和这个外戚之间政权的争夺,是中国封建历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在诸多的太监为祸朝纲过程当中,哪个太监是最大的祸害呢?也就是说太监里头的极品,最坏那个是谁呢?咱们今天就要说说这位,他的名字叫魏忠贤。
  你一听这名字,魏忠贤挺好听,又是忠臣,又是贤德之人。那这人,是不是这样呢?魏忠贤可以说得上是大奸大恶,绝非贤德之人,那魏忠贤长什么模样呢?长得呢,是人模狗样的,仪表堂堂,最奇怪的是,魏忠贤还有一把漂亮的胡子。让人很纳闷:太监哪儿来的胡子呢?原来这是画师给他画上去的。魏忠贤他掌权的时候,是在天启皇帝明熹宗期间,这个时候,民间对帅哥有个标准,就得有一个漂亮的胡子,那会儿魏忠贤权势那么大,画师哪敢不给他画胡子,把胡子就给他画上了,所以魏忠贤不光有胡子,还有儿子呢,说太监哪儿来的儿子?干儿子。
  当时,天启皇帝的重臣里头有十个大臣,拜魏忠贤当干爹,有四十个官员的儿子拜魏忠贤当干爷爷,你就说魏忠贤当时得多大的权力吧。而且魏忠贤,我们有不少朋友知道,他叫九千岁,就比皇上小一点,其实全称叫&九千九百岁&,跟皇上就差一百岁。朝政大权,都揽到他一个人手上。所以那个时候好多人疯狂地巴结他,有的人问:&魏忠贤是怎么当上这个太监的?&有个电视剧叫《三揭皇榜》,里边说魏忠贤吃白食挨打,最后立志:我不能这样,我要改变我自己的人生旅途。就这样,开始当太监,选择了这么一个有前途的事业。
  是不是这样呢?说对了一半。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他当太监确实是跟他要改变自己命运有关,魏忠贤是干吗的?咱们得从魏忠贤当混混儿说起,什么叫混混儿呢?现在咱们这个社会,混混儿基本上都绝迹了,过去呢?天子脚下混混儿也不常出现,倒是周边,北京周边的好多繁华的集镇,都有混混儿。混混儿干吗?我给你举个例子,比方说我这儿开个饭店,他过来要钱来了:&你们帮帮我,我们活不下去了。&混混来要钱,凭什么他来要钱这老板就得给?你不给,你不是不给嘛,他不马上跟你闹,等到你开业这一天,他弄俩人在你门口打架,说打架,就打呗,不光打架,身上带点东西,比方说带一荷叶包,带一个布包,这包里装什么呢?到厕所里先兜一下子,然后带身上,俩人一打架,粪水横飞。你琢磨琢磨,你这是开饭店呢,还是开粪店呢?他把你买卖就搅和了,说这人扰了你,打,混混儿的强项就是抗打。
  你比方说这开个珠宝店。这魏忠贤来了,就往这门口横着一躺,你谁也别想进来,你琢磨琢磨,那有钱的公子小姐,买个首饰吧,金的、银的、白金的,可刚走到门口,地上躺这么一个人,躺门槛上,你愿意进来吗?你肯定不爱进来。他把人家买卖都搅了,这人可不能饶了,开店的人有钱,也有势力,给我打,找打手狠揍这魏忠贤。他不怕,他早就练就了一身挨打神功,这俩手抱着脑袋,身体蜷起来,跟王八似的,往这儿一趴,反正你打吧,你最多把他大腿打折了,这要害之处都护着呢。打的过程当中可有一样,不能喊疼叫唤,&疼死我了&,这不行。只要一喊,你混混儿这碗饭你吃不上了,怎么打都不能吱声,抱着一种心态:你把我打死吧,打死算你本事,你只要打不死我,第二天我还来,在这儿躺着,我就让你买卖干不成。有人说这不成无赖了嘛,废话,混混儿就是无赖,就这么着,你没招了,你就得给他钱。所以魏忠贤是干吗的?魏忠贤就是个混混儿,魏忠贤二十一岁才进宫当太监,在那之前魏忠贤成了家,还有个小女儿。
  他这个混混儿,一开始就吃上宝局了。什么叫宝局?这是过去话,就是现在的赌场,进赌场里头,这么一个桌上又是排九,又是麻将。他就往这赌桌上一躺,他这一躺,赌钱的没办法玩了,老板说给我打,他在赌桌上也那个一蜷缩:你打吧,反正你打不死我,你就得给我钱。魏忠贤吃这宝局,可是他呢,不想总这么过,这天天挨揍有什么意思,挣这么点钱。他也想靠着赌场发家,他后来拿这钱来赌,这一赌,赌出问题来了,他虽然是个无赖,混混儿,但是他毕竟不是干这个的。咱们有朋友知道,那个赌场是十赌九骗,里头肯定有事,魏忠贤一赌就输了,输了,着急翻本吧,没钱了,怎么办呢?脱衣服:&我这上衣你看值多少,压上!&赌,上衣输完了:&我这裤子值多少。&脱下来,&我里边内衣多少,我这丝袜?&当然没有丝袜了。魏忠贤把里边上下一脱,脱到最后,到什么程度,输的光着屁股了,连内衣都输出去了,那这没得可赌了。走吧,走着走着,魏忠贤也来气,走到门口一想,我怎么把把输,这赌场有事--出老千。站在当街上,混混儿也不在乎,光着屁股就骂街,这家伙混蛋,不得好死,简直就是那井字,横竖都是二,什么难听话都骂出来了。这赌场老板一看,你今儿个是赌客,你不是混混儿,你当街这么骂我,这可不行,我打。
  打手出来又打他,有人说魏忠贤不怕打,那是穿着衣服,他从来没试过不穿衣服挨打,噼里啪啦就一是通揍。你想,那身上马上就青一块,紫一块。有那损的,专门打那手脚,往他两腿之间踹,魏忠贤赶紧护住要害,高喊一声:&别踹我,我自个儿当太监还不行吗?&这话一喊打手都乐了:&我看你也就当太监的主儿,混混儿当好好的,非来赌钱,不知道我们这行水多深。&魏忠贤这一喊众人反而开玩笑,不打他了,但是魏忠贤灵机一动,喊出这一句话,自己就开始琢磨:我这种日子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我还不如进宫里当太监呢?万一皇上他老人家赏识我,飞黄腾达了,那老子就不是今天这个惨样儿。所以他回到家就琢磨:我索性挥刀自宫,把自己阉了,当太监得了。可是当太监你自己来不管用,你得找刀子匠正规的地方,让人家给你做手术,可是正规地方做手术得用钱,你得又拿粮食,又拿钱。他哪有钱,魏忠贤一看,得了,一不做二不休,扳不倒葫芦洒不了油,他家里头是啥也没有,不还有个小女儿嘛!他老婆早跟人家跑了,干脆把这小女儿抱着,来到集市上,在小女儿头发上插上一根草标,咱们有的观众朋友知道,这干吗?卖了。我养不起,不要了,把女儿卖了,卖了十几两银子,拿这个钱做了手术。
  你就说魏忠贤缺德不缺德吧,卖自己孩子,现在心狠的,卖别人的孩子,这人卖自个儿孩子。他把孩子卖了,手术也做完了,他才想过来:这也不对,没人介绍我怎么当太监,赶紧找门路。找准了一个大户人家,给人家打工,干活去了。为什么他要到这个大户人家?这个大户人家就是个太监,是干吗的呢?是大明皇帝跟前,叫司礼监的太监,干吗呢?就皇上在那儿批奏章,他在旁边伺候着,这个太监也有文化,有时候皇上累了,他给批两笔,替皇上写个字什么的,干这个。那么这个太监,外边有家,家里挺有钱。他给人家打工,一点点跟这太监混熟了,就自己说自个儿怎么惨,你看我这也都阉割了吧,得有条活路。这太监也挺同情他,说就这么着吧,我给你介绍,就这么着魏忠贤混到宫里。这太监分四个等级,顶级叫太监,往下少丞、监丞,最末一等侍童,他进到宫里边从侍童干起,给人家倒马桶,刷盘子,刷碗。他就琢磨:我这干到什么年月是个头,这也不行啊。这个时候他瞄上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关键人物是个宫女,叫客印月,是当时明朝天启皇帝明熹宗的奶妈,他盯上她了。
  说盯上她管什么用呢?有点用。有时候,太监宫女俩人好上了,假凤虚凰的,这叫&对食&。他就对这个客印月发起爱情攻势,咱俩好吧,可问题是这客印月人家还有一位呢,魏忠贤其实是第三者插足,准确说叫第三太监插足。后来这个事闹到多大呢?惊动了皇帝,咱得说这皇帝明熹宗,这天启皇帝很有意思,他打小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怎么读过书,可是他有一项特长,当木匠,没事在那儿锛凿斧锯,会干这个,经常领一帮小太监搞这个,自主创新要拿鲁班奖。你看,这么一个主儿,不理朝政,但是他呢?很有人情味。前边我说这客印月是他的奶妈,把他从小喂大的,对这奶妈很有感情,一天不见心里就想得慌。就说这么一天,明熹宗在屋里发明创造,打个小箱子,弄个小立柜,突然就听到外头噼里啪啦,还有人喊,互相骂街,皇宫大内谁敢喧哗,他也好奇,皇上那时候年轻,也愿意看热闹,推门就出来了,出来一看庭院,乐了,俩太监,在你拧着我,我拧着你,撕撕扒扒,在那儿打架呢!咱要说这皇上,有点谱儿的,一拍桌子,左右拿下,砍头,皇宫这么严肃的地方,能由你胡闹吗?
  可是皇上这会儿,小孩心性,看热闹不怕事大,就跟我们愿意看武打片似的,往这儿看,看看他俩谁能打过谁,搬个小凳子坐那儿看上了。看一会儿发现,不对,这俩人打着打着,总扭头往前看,他往那边--假山后头,抬眼睛一看,假山后头站着个人,是个女的,再一看正是自己奶妈客印月。这俩太监干吗呢?赶紧叫停:&停停停,你们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这个太监就是我说的魏忠贤,这边也姓魏,叫魏朝,这魏朝岁数比魏忠贤要大些个,俩人打架干吗呢?争这个客印月。前边我说了,魏忠贤看上客印月,可客印月人家有个太监,俩人是&对食&,这跟我们现在社会生活中人家俩是两口子,你第三者插足,俩人还决斗上了。本来这明熹宗就看看热闹拉倒了,一看跟自个儿奶妈有关,再一看自个儿奶妈往那儿一站,羞羞答答的,也不劝架,也不吱声。这怎么回事?这事皇上得管呐,怎么管呢?他把自个儿奶妈叫过来:&我说,我问问你,他俩为你争风吃醋,你倒是向着谁?你有个准话,我一声令下,谁敢不听。他俩你看上谁了,是这个一号魏忠贤,还是这二号魏朝?&这客印月当皇上面不好意思,低头不吱声,皇上一看没办法了,随身掏出来一个东西,大概这么长这么宽:&你往上按键,哪个是你心动太监。&客印月按了个一号,哦,是魏忠贤,嘀里嗒拉,乐曲声一奏,俩人拉手走了,这皇上《非诚勿扰》看多了,把这模式给拷贝下来了,通过这个过程,皇上看出来了,看来她是喜欢这魏忠贤,那好了。
  他把这俩人叫过来:&来来来,你们俩过来,魏忠贤,今后我奶妈的感情生活,就由你来承包了,走吧,魏朝你岁数也不小了,朕赏你一笔钱,你该哪儿哪儿去吧,你从此就退出吧。&就这么着,皇上乱点鸳鸯谱,这个魏忠贤和客印月俩人算好上了,而且是得皇上承认的。那魏忠贤这一道关过得是非常顺利,一下子,他就抓住了在这宫里边权力斗争的要害--身边有皇上的人,能够跟皇上之间通上心。接下来,魏忠贤平步青云,一点点就做到皇上身边的秉笔太监了,就我们前边说的皇上批奏章,他在这儿给侍候着。
  而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愿意了,明熹宗的皇后--张皇后。张皇后这个人很正直,就觉得魏忠贤这个人油嘴滑舌,据说进宫之前是个混混儿,没什么文化,怎么能让这么一个人在身边当这个秉笔太监,伺候你批奏章呢?而且时间一长,张皇后发现,这个魏忠贤借着跟客印月勾勾搭搭,在宫里边树立自个儿势力,没干什么好事。这张皇后很是耿直,就一再劝明熹宗:&你呀,把他赶出宫,这客印月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咱们有那么一句话,疏不间亲,就是说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之后,别人再说这个人坏,你准对这个人不满。这明熹宗天生就是个混蛋,对这事不闻不问,时间长了还嫌张皇后絮叨。有一回,张皇后在那儿翻一本书,明熹宗进里边一看,说你这看什么书呢?张皇后张嘴就答《赵高传》。
  大伙儿知道《赵高传》什么意思吧,秦二世时期一个有名的大奸臣。在朝廷之上,他说一不二,人家牵一头鹿,他问文武大臣,这是什么,有的人说是鹿,赵高说这明明就是马,再问大臣这是什么,所有人说马,指鹿为马就这么来的。赵高是太监里头有名的奸佞之臣。张皇后说,我看的《赵高传》在提醒明熹宗,你身边就有赵高这样的人,谁呢?就是魏忠贤。可是皇上不把这个当回事,时间长了,没有二年不漏的大瓦缸。魏忠贤听说有这事了,赶紧跟客印月商量,于是就在皇上身边天天说,这张皇后,根不红,苗不正,他爸爸以前干过强盗,不知道怎么着,咱们先皇稀里糊涂就把她许配给你,反正没说好的。后来弄得明熹宗越看这张皇后越不顺眼,索性把她打入冷宫,而打入冷宫的时候,张皇后还怀孕了,她这要生个皇子,不坏了吗?所以,这客印月和魏忠贤一合计,咱得派亲信好好伺候张皇后,就派个亲信过去伺候皇后,没几天把皇后伺候流产了。
  你看,魏忠贤把后宫障碍扫除干净之后,在宫里边他可就说了算了。而且他有好多办法讨皇上欢心。刚才不是说明熹宗愿意弄点木匠活,做个小箱子,小椅子,打个立柜什么的嘛,魏忠贤故意把这东西给偷出来,拿到集市上卖去,然后打发人去买,买这个的钱,比一般的家具要高出好几倍,一方面是说明熹宗手艺还可以,另一方面,魏忠贤派人买,价往高了抬,回来跟皇上汇报,对不住,我这,看您搁那儿也没什么用,我拿到集市上给卖了,一共卖了一百多两银子,一般才卖十两,您这个高出十多倍。这干吗呢?讨皇上欢心哪,您看您这手艺多好多好,明熹宗也不识这个,觉得这魏忠贤看来是真对自个儿这个手艺赞赏有加,认为这些个东西都是极品。
  不光是这样,在看奏章的时候,魏忠贤他替皇上批。皇上干吗呢?做木匠活呢,说这东西,总得皇上点个头吧,有办法,皇上这边锛凿斧锯弄好了,正在那忙活呢,魏忠贤来了,说皇上,有这么个事,兵部、户部、吏部如何如何,有多少银两今日要从河南运到哪儿,您看怎么办?皇上来一句,你看着办吧,你看着办。他回头一批,他办了!他已经摸清楚这个皇上的爱好了,所以魏忠贤在当时,权倾朝野,势力大得很。他这个势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有十个官员拜他当干爹,四十多个官员的孩子拜他当干爷爷,而且各地方给他建生祠。祠堂吧,是人死了,家里爷爷、太爷爷没了,建个祠堂供他,人活着时候就给建祠堂,这为生祠,非得这人有莫大功德,要不然不能随便建。可那会儿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了为魏忠贤同志立生祠的活动,各地方溜须拍马。
  可不光都是小人给他干这个,大伙儿记不记得,金庸先生写《碧血剑》,主角袁承志,袁承志他爸爸谁呢?袁崇焕,当时是个兵马大元帅,后来在崇祯那儿被凌迟冤死了。袁崇焕当初是多么有名的将领,也被逼着给魏忠贤立生祠,为啥?不立不行。他这带着兵呢,粮饷,其他的用途、费用,都要靠魏忠贤一支笔在户部那儿给他批钱,在兵部那儿给他批人,所以他不这么干不行。当时有些忠臣也没有办法,也得对魏忠贤溜须拍马。
  在我们想象中,明朝太监那都是练葵花宝典的,魏忠贤也是大高手。实际是不是?不是,魏忠贤混混儿,他什么都不会,可是他可比那会武功的太监狠多了,你看那会武功的最多一使劲,杀个十个八个的顶天了,魏忠贤篡改圣旨,权倾朝野,随便改道圣旨,忠良满门都给灭了,所以魏忠贤那时候害人,害大了去了。他一方面把后宫扫干净,把张皇后给废了,另一方面,他一开始刚上来,地位不稳,他要跟朝廷当中这些同党结交。他主要结交什么人呢?东林党人,咱们学语文课本知道,东林党人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党人还有这种忧患意识。但是东林党人,曾经在天启皇帝的时候,控制了整个朝政,几个出名的大臣,像是叶向高内阁首辅、赵南星吏部尚书,还有什么孙承宗这些人,控制了当时明朝行政、人事、财政、军事、外交、检察等各个方面的权力,所以魏忠贤也要和这伙人好好结交,他要把这个东林党的势力跟自己在后宫的势力连成一片。但是话说回来,魏忠贤是个什么玩意,混混儿当了太监,东林党人都是读书人,这些人瞧不起魏忠贤,时间一长更是对魏忠贤干的这些事看不上。东林党人说,我们想让这皇上多理理朝政,你可倒好,净陪皇上玩。所以,当时吏部尚书赵南星就跟魏忠贤说了,有个事,我得跟你说说。这吏部尚书干吗的?搁现在说,就是组织部部长、人事部部长。
  什么事呢?主上冲年,内外臣子,会各努力为善。啥意思?现在的皇上岁数还小,咱们各位大臣,应当帮助皇上一点一点走上正道,你不能天天陪皇上玩。其实这话说得很重,意思是你一个太监,你净玩闹,你这样要惑乱朝纲。结果这话一说完,魏忠贤非常警觉:不好,这些掌握权力的人,有朝一日要集体弹劾我,坏了。魏忠贤一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先下手吧。他利用各种各样的名目,开始残害东林党人,让皇上把他罢免了,明天杀手就追他家里把这个人弄死,一点点地削弱东林党人的势力。最狠的是对付当时的那个左副都御史杨涟。这个杨涟,是个大忠臣,御史是干吗的呢?说白了就是收集民间的反映,向皇上说,怎么怎么个事,对那个那个如何如何,有点类似咱们现在的监察部、纪检委。在天启四年的时候,他在家里熬了几个通宵,把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写得清清楚楚,如何如何,然后准备上朝。这样,杨涟揣着这奏章就进宫了,没想到那一天,这天启皇上罢朝。不上朝那肯定在屋里做木匠活,结果呢?没办法,杨涟就托别人,托个太监把这个奏章转上去,那能跑得出魏忠贤的手掌心吗?魏忠贤就看了这奏章,一看,好你个杨涟,你要对我不利。魏忠贤看不惯他,也很长时间了,接下来就设置各种各样的圈套,找各种各样的证据,让皇上处罚这杨涟,最后把杨涟也罢了官了,下了大狱。这杨涟是怎么死的呢?魏忠贤派亲信把一根铁钉钉入杨涟的脑袋里边,活活给钉死了。这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冤案。所以魏忠贤呢,等于是把不少的忠臣都给残害了,所以有的历史上,有一种提法,说清朝得感谢有这个魏忠贤的存在。说这个努尔哈赤在抚顺那儿起家,后来经皇太极,摄政王多尔衮,又在1644年清朝入关,把这个大明灭了,打下大清这几百年的基业,说该感谢谁呢?有人说得先感谢李自成,李自成不造反它没机会,还有人说感谢吴三桂,吴三桂不引清兵入关,它来不了山海关,有非常多的史学家认为该感谢魏忠贤。
  说不是魏忠贤在天启皇帝这个时候惑乱朝纲的话,明朝不会乱成那个样,结果崇祯皇帝上台,没法收场了,这清兵入关,势如破竹,所以得感谢魏忠贤。其实呢,现在有很多人不这么看,因为这往往是我们传统的看法,包括咱们现在的课本都有这些,一个人要是好人,那什么都好,一个人要是坏蛋,什么事他都王八蛋。其实你身边,你琢磨琢磨,你见到过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吗?你最好的哥们,他没毛病吗?你最恨的那个人,他没有优点吗?所以,正确的历史观点是把这人做的事仔细梳理梳理,你看看魏忠贤,权倾朝野不假,他这等于夺权,可是如果他当政,一点好事不干的话,你琢磨琢磨,他能混得下去吗?他怎么假模假样,他都得干点好事。有人说这就奇了怪了,魏忠贤那时候,边患可没那么大,满八旗,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那是崇祯的时候弄大了,魏忠贤的时候,事没那么大。那么这个原因何在呢?魏忠贤对国防这一块,对军事他还是很重视的。
  明末有个著名的抗清将领熊都督,叫熊廷弼,熊都督就是魏忠贤起用的。魏忠贤他再怎么惑乱朝纲,坏蛋,在这方面他得先维持大明的统治,这个江山倒了,他从哪儿得好处?所以他有一个利益趋同点就在于,他也得保大明江山,在国防军事这一块,魏忠贤不是个笨蛋,他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熊廷弼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另外,魏忠贤对经济方面不是一点不懂,咱们打开历史课本,说是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经济、商品经济开始有了,矿业、手工业在明朝已经干得不错了。好多人靠这发家,日子过得普遍比农民好。当时,万历皇帝,就是咱说的这天启皇帝他爷爷,在那个时候,就应该对这个矿业、手工业这一块征税。要不然这税不向它们征,都摊到农民身上,农民受得了吗?矿业很富,得跟它征,就这么着向矿业征税。没想到遭到满朝文武一致反对,为啥?这些矿业、手工业集团背后,都是由文官的官僚集团操纵的,就跟我们说的,有的那煤窑,背后都是哪个当官的有干股,所以满朝大臣都反对这个,你断我财路呢,你一收税,我挣什么钱呢?所以,万历皇帝临死的时候,就把这个矿业税给取消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死了,接下来就是天启皇帝,天启皇帝时期,魏忠贤当政。魏忠贤就说,不能再这么干,还得再收矿业税,把矿业税收上来,相应的农业税就降低,农民的负担就减轻了,这样农民就会安生,好好过日子。所以,魏忠贤当时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坚持收矿业税,降低农民的税,那个时候农民确实多少得点实惠。你说魏忠贤时候多黑暗,民不聊生,可奇怪的是,天启皇帝的时候,没有农民起义,反而是崇祯皇帝上来了,废除矿业税,接着农业税往上加,你看高迎祥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搞得风起云涌。
  所以有人说,魏忠贤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对朝政各个方面也有自个儿的认识。1627年8月,他最大的靠山明熹宗死了,然后崇祯皇帝上位,崇祯皇帝对魏忠贤恨之入骨,所以在日下令:别的什么都别说,你呀,你就死了得了,我告诉你,你自己选择怎么死。最后,魏忠贤在小旅馆里头,上吊死了。
  所以咱们现在有的时候分析历史,往往有这种观点:皇帝是好的,贪官是坏的,反贪官,不反皇帝。说当朝皇帝圣明,就身边的人混蛋,所以有的人骂哪个奸臣当道,哪个宦官不是东西,哪个娘娘、哪个妃子红颜祸水,其实这都不公正。要真是皇帝掌握最高权力,他要真有本事,旁边的人再怎么坚定,也惑乱不了朝纲。首先得说掌握绝对权力的统治者,只有他这儿出现问题了,苍蝇不叮无缝蛋,才会出现这些奸臣当道的现象。所以,我们最后说,魏忠贤九千岁,是个大奸臣,但其实归根到底,明朝天下不是毁在他手上,而是毁在明朝那几个混蛋皇帝的手上。
  乾隆身世之谜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励精图治,与祖父康熙共同营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乾隆也是中国古代最为长寿的一位皇帝,八十九年的人生岁月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之谜。
  那么,一位盛世帝王,怎么会留下这样的谜团?这些离奇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
  我们说关于皇帝的谜团,很多都涉及他如何获得权力,以及他怎么死的,基本上很少有人说,这皇帝怎么来的,因为这皇上那都得是龙种、正根,你说他身世都没搞清楚,他怎么当的皇帝呢?偏偏清十二帝里,就有两位存在着身世之谜,就是说怎么来的不知道,头一位是努尔哈赤,其实这个很正常,开国皇帝,往往是出身于草莽,搁现在说叫草根,他可能原来就是无名小卒,有的自己也说不清他爹他妈是哪儿的,有的家里人都死光了,那你不知道他哪来的很正常。所以努尔哈赤的身世有谜团,这个很正常,本来就无名小卒嘛。但是我今天要说的这个有身世之谜的皇帝,让人挺意外,乾隆皇帝。
  要说这乾隆可是正根儿啊,有那么个故事,就说乾隆是雍正的儿子,雍正第四个儿子,这也挺奇怪的,雍正就行四,这爷俩儿都算四爷。当年乾隆小的时候,是康熙隔辈指任,说我这孙子能继位。说他们去打猎的时候,把一头熊就给射中了,但是熊没死透,这时候这帮孩子,皇子皇孙就走到跟前看,这时候康熙也走到跟前看,这熊起来了,张牙舞爪就要奔康熙扑过去。这个时候,乾隆那时候还小呢,一下就站在这个熊和康熙之间了,高声断喝,意思是替他祖父挡挡驾,这熊已经都垂死了,挣扎几下,撂那了,死透了。但这个事给康熙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我这孙子知道护着我,而且勇气过人,据说那个时候就隔辈指任了,这一辈里头,就雍正是皇上,再下一辈就你乾隆,乾隆叫爱新觉罗&弘历,说这弘历厉害。既然有这么明晰的这个传承了,这还有什么身世之谜呢?但是民间传说,包括小说里头有不少质疑。
  有人说乾隆有一半汉族血统,说他是他爸爸雍正跟一个汉族宫女私通生的,因为历史上有记载,说雍亲王的福晋,是钮祜禄氏--当时雍正还是雍亲王,满族人称王爷的老婆为福晋。有人质疑弘历不是钮祜禄氏的,是雍正和汉族宫女的,说他有一半汉族血统。甚至有的人彻底质疑,说他就不是满族人,而是汉族人,还说他的生身父亲是浙江海宁的陈阁老,当时在朝为官。雍正生了个女儿,我们都知道那时候是母以子贵,父以子贵,所以想要儿子,一看陈阁老家生了儿子,就想给换过来,来个狸猫换太子,所以说,他压根就是汉族人。民间有很多传说对乾隆的身世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
  咱们大家了解最多的恐怕是金庸先生写的《书剑恩仇录》,里头就说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那个陈家洛,红花会舵主,霍青桐和香香公主不都看上他了吗?那可是乾隆的亲弟弟,说陈家洛为什么能当红花会舵主呢,是老舵主于万亭想借助这个事,让陈家洛劝他亲哥哥乾隆反了,把天下拿回到汉人手里,《书剑恩仇录》就写这么个故事。
  那么这些事到底是真是假呢?咱们今天呢,结合一些史实给大伙儿分析分析这事靠不靠谱。首先,有人说这个乾隆,他不是钮祜禄氏的孩子,是雍正和一个汉族宫女私通生下来的。这是怎么回事?这涉及乾隆出生在哪里。正史里记载乾隆出生在北京雍和宫。这雍和宫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有的外地朋友到北京来,要到雍和宫上炷香。为什么叫雍和宫?这是康熙赐给雍正的,雍亲王的府邸,这是他家。据说,乾隆正史上记载,乾隆在这出生,但是有好多地方记载,说乾隆不是在这出生的。在哪儿出生呢?承德避暑山庄,过去叫热河,这里头还有个典故。
  说当年康熙在位的时候,大概康熙五十年,他带着下边的皇子,到热河打猎,现在咱们有时候去那边旅游,当时是清朝的围猎场。打猎的时候,雍亲王大弓射箭,射死一头梅花鹿,这鹿倒在地上了,就有手下过来,把这鹿脖子割开,干吗?接鹿血,我们都知道鹿血大补,这雍正是一碗一碗地喝,喝了大概有四五碗,这鹿血大补是大补,它还有另外一个功效,壮阳。当时雍正春秋鼎盛,喝完这鹿血,他就有反应,有生理欲望的要求了,可是这不行啊,在承德避暑山庄住,这在外边,他自个儿的夫人一个没带出来呀,怎么办呢?见着一个宫女,他是亲王啊,宫女哪敢反抗,把宫女领到里边,两个人,按现在话说就叫上床了,完事了,这王公贵胄也不拿这当回事,连风流韵事都谈不上,就等于是倒倒短、救救急,转过身回北京了。
  隔了大概有这么几个月,康熙带着下边的人,包括这些亲王,又到这个地方打猎了。有人汇报了,说这有个宫女怀孕了,把康熙可气坏了。这点大家应该有常识,凡是皇上所经之处,避暑山庄也是他的,故宫是他的,圆明园是他的,这是所有的女人,甭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宫女都是皇上一个人的。为什么要有太监呢?皇宫里有杂活吧,得让男人干吧,但是男人进来太危险了,这么多皇上的女人,他们染指了怎么办?来一刀,把他们给阉了,太监就这么来的。康熙觉得,我管得这么严,还有宫女怀孕了,这康熙记得准,这不是我的,哪个人大胆?给我查。
  这一查,突然间雍正想起来了,几个月前有这么个事:那天喝点鹿血,没把握住自个儿,找了个宫女。他都不在乎这事,跟自己爹就说了,康熙说:&你真是胡闹,行行,过去吧,这事就撂这了。&几个月后,说孩子要生了,那要生下来,那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血脉,这可怎么弄呢?当时管事的一看,上头没下令呢,来吧,我领你到马圈里头,把孩子生到马圈里头。但生完之后,康熙知道了,说:&这是我的孙子呀,雍亲王的孩子,那不能在那儿,赶紧抱回北京吧。&抱回来之后才一问,那个宫女是汉族人。一个是满汉不通婚,再一个是她这个身份太低微了,也就是雍正那天一时兴起。康熙说:&你们这算私生,私生你得看看人家。这样吧,把这孩子过继给你的老婆,就让你雍亲王当时的福晋,钮祜禄氏给养着,这孩子算她的。&
  那个汉族宫女叫什么呢,姓李叫金贵,所以后来有人说,这乾隆不是生在雍和宫,是生在承德避暑山庄,这个在历史上还真有一定的证据。在这个乾隆四十三年,有一位中了进士的,后来当了户部主事,说白了就财政部副部长,这个人叫管世铭,他曾经到承德避暑山庄给题诗。他题的诗里头就漏出这么个意思来,就说这乾隆是在这出生的。而乾隆在位的时候,每年在雍正死那两天,也就是忌日,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待两天。有人说,这是乾隆在纪念自己的出生地。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扎实的证据。乾隆在位六十年,主动要求退下来,为啥?说自个儿爷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可不敢超过圣祖。他是八十五退下来的,又活了四年,八十九才死,当了四年太上皇。他当太上皇期间过生日,这时候儿子嘉庆已经是皇帝了,得给太上皇祝寿,不得写诗吗?写诗的时候,在注解里头就提到,我皇父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其中缘由不可思议。你琢磨琢磨这多有意思,其中缘由不可思议,就是子为父隐,就不说自个儿爹那些难堪事,只说其中缘由不可思议。到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嘉庆又改了,说我父亲没出生在避暑山庄,出生在雍和宫。没过两年,他又改回来了,甚至当时,往外发这个诏书的时候,写我生父出生在避暑山庄,发到哪去呢?什么澎湖列岛、琉球、钓鱼岛,都发到那去了,半道给截回来了,说这句得改,你想想,他如果要没这事,改过来改过去,他为啥呀?所以有人说这来回改,这里头准有事,起码他是留下了重大的疑点。
  再有一个证据,之前那个民国政府的一个总理,叫熊希龄。那时候大清刚亡,一个老太监从宫里出来,给撵出来了。熊希龄听这太监说,前朝皇上乾隆啊,他的生身母亲不是钮祜禄氏,是谁呢?是热河山庄里头一个叫傻大姐的宫女,说是她,而且前前后后讲得很详细。熊希龄就把听来这个事儿,跟当时的大文豪胡适先生说了。胡适一听,觉得有根有据的,就在自己的书里把这记下来了,这也成了判断乾隆身世的一条证据。反正,总而言之,这个确实是未解之谜,就他到底是这个雍正皇帝的夫人生的,还是他在外边私通,跟人家的私生子,这现在真就搞不清楚了。
  那么和这个传说相比,后一个传说的脉络更为清晰。前面我们说他一半是汉族血统,那个叫李金贵的是汉族宫女。后一种传说,索性他就不是满族人,是汉族人,什么传说?就我前面提到的海宁陈阁老说法。
  陈阁老叫陈世倌,当时呢,是在大清在朝为官,老家是浙江海宁,海宁这个地方出了不少名人,徐志摩,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再有就是金庸。那么这个传说怎么来的呢?他说是这么个过程。说陈阁老在朝为官的时候,那些皇子,包括像这个四阿哥,就后来的雍正,都广泛结交大臣,大都为了自己将来能够登基,得有四梁八柱,雍正跟陈阁老关系发展得很好。有这么一天,陈阁老的夫人生了个孩子,是个男孩,就在这一天,雍正的夫人钮祜禄氏,生了个女孩。你看,巧了,一天生的,自个儿好朋友。这个雍亲王就说了,你们这么着,全家连夫人带丫鬟到我们家来,在我们这吃顿饭,咱们庆贺庆贺,咱们这孩子见个生。这皇子说这话了,陈阁老带着家里人就来了,咱们都知道抱着孩子嘛,都得喜欢喜欢,这样就要丫鬟把陈阁老这儿子,抱到屋里面来了,钮祜禄氏在里边,坐月子,躺在床上抱着自个儿的女儿。
  抱进去是陈阁老的儿子,可在里边待了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吧,抱出来了,抱过来,陈阁老的夫人、丫鬟还有他本人一看,大惊失色,抱出来的是个女孩,不是他们的儿子。这个女孩是谁?雍亲王钮祜禄氏生的女儿,那这个事,在朝为官的陈阁老心里很清楚,他们是想要个男孩,因为只有你生出子嗣来,在康熙那儿才更加得宠,这时候他生的是个女孩,当天就玩了个狸猫换太子,就换走了。陈阁老知道,这事打落牙往肚子里咽,胳膊折了退袖里,这事不能声张,而且一声张,必是杀身大祸。所以陈阁老回家琢磨来琢磨去,得了,咱也别惹这祸了,给皇上上道书,什么意思?我岁数大了,身体不好,我们在朝为官,请求致仕。什么是致仕?退休,回家。所以,春秋鼎盛之年,陈阁老带家人回到浙江海宁。后来有人提出种种佐证,说他儿子让人换了,陈阁老儿子就是乾隆。《书剑恩仇录》里写得很清楚,说这有好多证据。海宁陈阁老不把女儿抱走了嘛,这女儿是啥呀?是公主,是雍正的孩子。据说他这个公主出嫁以后,专门在老家给她修个楼,大伙儿管它叫公主楼。陈阁老清楚,这不是我的孩子,这是公主,我得拿她当回事,所以后人根据这个说三道四的。
  而且还有不少别的证据,说这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海宁,干吗去了?看自己亲生爹妈去了,而且他给陈家题了一个牌匾,叫&春晖堂&。&春晖&这俩字不是滥用的,大伙儿记不记得唐代大诗人孟郊写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咱们现在一说春晖,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慈母,平白无故题春晖堂干吗?这不就祭奠自己母亲嘛。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其实,确实有春晖堂这块匾,可那不是乾隆题的,也不是题给海宁陈家的,但确实是题给姓陈的人家的。这是康熙在世的时候,题给一个侍读大学士陈元龙,陈元龙就讲:&我能有今天,是我父母呕心沥血。&这事感动了康熙。康熙说:&来,我给你题个字吧,你搁到你家祠堂上,就叫春晖堂,表示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这块匾是题给老陈家的,但是不是陈阁老家?也不是乾隆题的。
  所以这个春晖堂这事,严格意义上说这是子虚乌有。那么说,你怎么解释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多次到海宁呢?这里头有解释得通的说法,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海宁,因为海宁出什么?海盐。咱知道在过去,盐是官府控制的东西,盐铁专卖,就像我们早些年糖、酒专卖似的,政府控制不准许你民间私自买卖。那这块海盐产量这么大,而且也是大清财政重要的收入,那么乾隆下来视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再一个当时钱塘江多次决口泛滥,所以当时工部也在钱塘江这修建大量的地方工程,那么乾隆到这视察,到这地方看看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有何不可呢?所以说呢,这些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有人说,那既然都有根有据的,怎么还能传这么些年呢?就说他陈阁老,这个其实是中国人心理上的一种发泄。咱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建立同盟会,目标是什么?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鞑虏就是满族人,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他不是说想要挑起民族矛盾,但是到了民国之前晚清那段时间,满汉之争确实非常激烈,很多汉族人目标直指满族人,认为我把你们都撵走杀掉,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富强起来,有很多人有这心理。那么在这种思维带动之下呢,他就容易在这个汉满之争上做文章。包括前面我们说乾隆他母亲是汉族的宫女,那意思是说你这血统也不纯,汉族怎么怎么样,这其实是在削弱满族人的这种内心自尊和满族人能够自圆其说的这套血统体系,包括海宁陈阁老这事,意思也是说乾隆不是满族人,是汉族人,那么他的儿子往后,那毫无疑问,乾隆往下嘉庆,嘉庆往下道光,道光往下咸丰,同治完了再光绪,再宣统,意思你爱新觉罗&溥仪,你都不是满族人,你是我们汉族人。这等于是什么呢?在思维方式方面去瓦解你这个大一统的血缘关系。这是有一定的革命情绪在里头的,所以总有人不断地去强化这样的传说。
  金庸小时候,就满耳朵都听的这事,他海宁人嘛,你想他家乡能不传这个事嘛,所以金庸后来就把这个写到小说里。但是金庸很客观,在后记里写,陈家洛是个杜撰的人物,没有这人,至于乾隆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也是听传说,所以说金庸先生对待这个事呢,本身还是挺客观的。所以我想,我们接触的民间传说有时候把一些历史未解之谜,演化成多种多样的解决方式,其实这里头大家要注意,一定要关注它是什么时代产生的这样的传说,它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一定跟这个时代某些人的政治诉求,某些人的善恶,某些人的爱好、厌恶,以及这个民族习惯、风俗有直接关系。只有这个风俗习惯到了这个时候,某些人觉得应该用这种方式来解释历史更加合理,才产生这样的传说。所以没有凭空产生的传说,它都和我们一些民族的欣赏习惯、情绪、各个方面密切关联,所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中华民国革命这一阶段,可能对乾隆的身世,也最多是稗官野史里偶尔提一句,不会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人还在想:乾隆有可能是汉人。
  皇家丑闻--溥仪被离婚
  他三岁入住紫禁城,他一生四次登基,
  他就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她13岁入宫,她是满族镶黄旗的大家闺秀,
  她就是溥仪的第一个皇妃额尔德特&文绣。
  皇帝和妃子本该是天生一对的璧人,为何要闹上法庭,又为何协议离婚?
  现代社会里,虽然说离婚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可也不见得是坏事。两个人在一块过不下去了,互相之间都冷战,感情破裂了,也没什么维系婚姻的必要了,那就离吧,说不定解脱之后,双方都可以各自组建一个更加幸福的家庭。我们说,这得益于新中国建立以后,人们的思想都开放了,人与人平等,尤其是男女平等。其实,离婚作为婚姻领域的大型冲击波,其爆发不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就有第一波离婚风潮,什么时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准确来说,是五四运动之后。
  五四运动之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进入中国,包括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这些观念。当时宣统帝下台,清王朝彻底瓦解,所以从西方引入了更多的新思想,中国迎来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当时很多人,尤其是社会高层这些人能够最先得到西方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他们就成为当时离婚风潮的领头者。这些人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体会到个性解放的价值。原来,都是父母包办婚姻,自个儿做不了主,之前都没见过,进洞房一掀盖头才知道,以后是一家了,根本没有情感交流。你想想,这种婚姻,有多少人会觉得这是美满的。说老天爷给弄的婚姻就好,不见得。所以,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这些人率先离婚。
  这里头有好多知名人物,咱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徐志摩,他和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婚,为什么?张幼仪当时还怀着孕,徐志摩为了追林徽因,就要跟她离婚,为了扫清障碍。当然,他后来也没追上林徽因,林徽因一看,我还不如跟梁思成,于是,就跟了我们老梁家的人,挺好。这是文化人离婚。政客也离婚,蒋介石跟原配夫人离了,为什么?他要追求宋美龄,蒋宋联姻,政治、经济各方面实力都大。所以,蒋介石跟原配夫人离婚之后,向宋美龄正式求婚。
  这都是大人物,可还有比这个更大的。比蒋介石还大的,谁?皇上。那会儿不是没有皇上了?有,末代皇上溥仪。1931年,溥仪和自己的皇妃离婚,这是千古奇闻,中国封建社会那些年,哪听说过皇上和自己皇后、妃子离婚的?一个没有。到了这末代皇帝,出了这事了。而且,离婚这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可能还好点,发生在皇室,就成了最大的丑闻,开千古之先河。
  要说这个事,咱得往前捯饬。溥仪下台的时候,他还小。当时,民国政府对待清皇室还是比较不错的,虽然皇帝退位了,天下不姓爱新觉罗了,从此进入共和时代,可也没有把清皇室怎么样,还签了一个协议,叫清室优待条件,说你溥仪领着皇后、皇妃、太监,包括一些遗老遗少,你们还在紫禁城里面住,每年民国政府还拨出一定的款项来,供你们吃喝花销,条件也可以。可是后来,到了溥仪十八岁那年。1924年,大军阀冯玉祥打进北京,看不下去了,让自己部下鹿钟麟带着军队到紫禁城里面,干吗?把溥仪他们全给撵走。民国这些年了,皇上还在里边,还盘踞在老百姓头顶上,是僵尸吗?就把溥仪他们撵走了,撵哪儿去了?溥仪没地方去。但清王朝崩溃时间不长,有些遗老遗少还愿意以敬爱皇上的礼节招待他,溥仪就带着他这些后妃、太监,到了天津,开始住在天津张园,后来在天津静园。静园这名字,是溥仪自个儿起的,什么意思?我静观其变。他这脑子里还在琢磨,什么时候,我能再当皇上,天下还是我的。就这样,他搬到了天津静园。
  1931年,溥仪正做着当皇上的美梦,日本人开始跟他勾搭。可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把溥仪搞得龙颜大怒,暴跳如雷。这是当年8月份的事。这皇上在天津静园还是宫里头的待遇,一个婉容皇后,一个文绣皇妃,这一后一妃跟溥仪一块住。也按照这个宫里的规格,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得一切都听皇上的。所以,这静园就是个小朝廷。这个皇妃文绣有个妹妹叫文姗,也在天津,就到静园来看她姐姐了。然后,她跟自个儿姐夫溥仪就说了,说:&姐夫,我姐姐天天在你这儿待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天津是花花世界,我想带她出去玩玩,散散心,你看行不行?&
  照理说,如果不是皇上允许,手底下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出宫,这是规矩。但那天,溥仪高兴,怎么高兴呢?他弟弟也来了。他弟弟叫溥杰,这溥杰书画什么的都挺厉害,1994年,才在北京去世,我还跟老人家见过一面。家里来人了,溥仪一高兴,心里头一舒坦:&去吧,去吧,玩去吧,就准许文姗带着她姐姐文绣,出去玩了。&备好了车,溥仪还吩咐俩太监陪着她,伺候着。这太监,加上这姐俩,上车就走了,在天津街市的租界里边转悠一圈。
  我们现在看,天津跟北京比,有些差距,天津市民消费也比北京低,远不如北京繁华。可是那时候,天津比北京好太多,北京是土鳖,天津是海归。因为呢,&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列强各国在天津都有租界。那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穿的、戴的,比北京城洋气得多。北京城那些掌握权力的人,往往都在天津有私宅,遗老遗少,民国大员,这些土老帽想玩玩,都上天津来玩。所以,天津地面当时比北京繁华得厉害。
  当时,文姗、文绣姐俩在天津市里转悠一圈之后,就奔当时天津最好的宾馆,天津国民饭店。到了国民饭店,开了37号房间,这个文姗带着姐姐文绣就进了房间。那太监跟着,在后头得伺候,就要往前走,文姗给拦下了说:&你们俩别进来了。&太监说:&不成,我们得伺候主子。&&用不着了,不仅用不着,你们回去告诉我姐夫-溥仪,我姐姐今后不会再回去了,要跟他离婚。&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三封信来,写给溥仪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离婚通告书。&你们把这三封信给溥仪带回去,我姐姐要跟他离婚,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一旦不同意,现在是民国时代,我们要到法院起诉。&
  太监哪听过这个?可也不敢违背,带着三封信,连滚带爬地回了静园,把信给溥仪送来了。这把溥仪给气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这是干什么!虽说,溥仪当时跟文绣的关系也不大好,但是,一个皇妃对皇上说,咱俩离婚,我不跟你过了,皇上也太没尊严了。过去封建社会,虽有&七出三不出&,但是,只有男的休女的,没有女的休男的一说,何况,还是休皇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事,我们想,溥仪在清宫里边接受这种传统教育,能受得了这个?当即龙颜大怒,气得浑身直打哆嗦。有的人纳闷了,这文绣跟皇上过日子,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她怎么就跟皇上不过了,要离婚呢?
  这得从头说起。1922年的时候,溥仪十六岁,还在故宫里待着。龙性初成,皇上该大婚了。可到了溥仪这儿,清朝也没了,溥仪也摆不了多大谱。但就算这样,选择面依然很宽,因为住在北京城,前清的遗老遗少,好多人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一听说皇上选妃,他们心想:把我的孩子送过去,选上了,那我就是皇亲国戚,就是国丈;把我妹妹送过去,选上了,我就是国舅。还有好多人有这个腐朽观念,趋炎附势。那怎么选呢?你不能送到宫里排成一排,那时候也不现实了。当时,不是能拍照了吗?就拍下来照片,然后送到宫里去,摆了一溜儿,溥仪拿放大镜在这儿看,相中谁,就在上面画个圈。我们琢磨琢磨,现在当官的批阅文件,同意就画个圈,那阵子,皇上就画圈。当时的一排照片里,溥仪最看中的,就是文绣。文绣叫什么?额尔德特&文绣,满族镶黄旗的。
  当时皇上大婚,还是满汉不通婚,还是娶满族人的女儿。溥仪看上文绣了,再一个,就看上这个婉容了。按照溥仪的个人喜好,应该是文绣为皇后,婉容为贵妃,是这么个顺序。可是,儿女婚姻,家族的长辈起作用。当时,溥仪有个长辈端康太妃,他得叫姨母,就给他出主意,还是选这个婉容。当时,文绣多大?十三岁。婉容多大?十七岁。咱不用说,十七岁女孩,基本就出落成大人了,十三岁女孩还小。所以,端康太妃说,皇后应当母仪天下,得有个端庄的架儿,她小孩能装得出来吗?所以,端康太妃喜欢婉容,不怎么喜欢文绣,就调了个儿了,婉容为后,文绣为妃。这么一说,溥仪这十六岁孩子,没多大主意,就点头同意了。这个事儿,就给后来文绣离婚埋下了不和的种子,为啥?事先都有人通知文绣了,你是皇后。别看才十三岁,选上皇后,她也够兴奋的。就像现在,有人告诉你,你是《中国好声音》的冠军,你也高兴,一个道理。
  可是临了要进宫了,这又告诉你,你不是皇后。那么,你就得提前一天进宫,第二天皇后进宫,你要侍奉主子,在那儿跪着,跪迎皇后。这样,地位一下子降级了。其实,皇后、妃子,文绣那么小,不见得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我们想想,如果某个单位要选个处长,组织都找你谈话了,结果第二天,你一来,领导宣布不是你,谁心里能好受?所以,文绣那时候心里头老别扭了,她得给婉容跪着。
  我们说,溥仪比较喜欢文绣,也愿意跟她在一块玩儿,但活动地方不算大,后头就是景山,俩人没事儿,就到景山顶上放风筝。婉容看着就来气,为啥?这婉容岁数比她大,那时候十七了,有心眼了。她还在天津上过洋人的学堂,受过西方教育,对这一夫多妻制,她本来就反感。但是,这老祖宗的规定,没法违背。她认为,这溥仪是我的皇上,我的丈夫,我怎么能跟别的女人分享?她就想方设法地玩点浪漫,给溥仪写个情书,跟溥仪聊天,撒个娇什么的,用女人这些手段,把溥仪的兴趣就转移到她身上来了。然后,她就跟溥仪说,这文绣这不行,那不行,这不中,那不中。小孩也不定性,就这么一点点地,溥仪对婉容的宠爱,就大过文绣了。
  后来,溥仪被撵出宫了,撵到天津。一开始住在张园,婉容就摆上皇后派头了,文绣住一楼侧屋,就是厢房,她跟溥仪两个人住到二楼主卧,事实上,这婉容就成了溥仪和文绣之间的一道大闸。这文绣有时候想见皇上,想见自个儿丈夫都难。所以,这一切都按宫里规矩,那皇后后宫为大,她说了算,文绣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不好过到什么程度?有时候,宫里发利钱,就是现在咱说的工资,还有皇上的赏钱,都从婉容这儿过一道,可倒好,她就不给文绣了。文绣有时候自个儿想买点什么,都得把屋里边自个儿的东西,拿出去当了,换钱再买。一个皇妃过这种日子,确实惨点了。
  到了天津,婉容如鱼得水。她在天津上过学,对天津特别熟悉,就带着溥仪把天津这花花世界玩遍了。溥仪也乐不思蜀,这时候就更加冷落文绣了。而且,这个婉容社交场合很厉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外场人,女强人。所以,溥仪有社交活动之类的事儿,就愿意带着婉容去。他俩总在一块待着,就形成习惯了,皇上身边没她就不行,就这么的,溥仪就把这文绣给忘到姥姥家去了。你琢磨琢磨,这文绣十三岁进宫,受到如此冷落,这时候也还不到二十,基本上算半个孩子。你说,一天天闷成这样,再加文绣本来就内向,时间长了,这人都能憋屈出病来。
  但这文绣,不是说两耳不闻窗外事。她就发现,溥仪身边总有日本人。&九一八事变&,日本人阴谋占领了东三省,却名不正,言不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上有一个英、法、美这些国家主导的国际法庭,说谁要侵略哪个国家,这儿就是个说理的地方。日本人在国际法庭的压力下,特别需要找个傀儡,所以,在1932年成立了伪满洲国,请溥仪当皇上。所以,那阵子日本人跟溥仪打交道,正憋着这个坏呢。文绣就觉得,这不是个事儿,你溥仪虽然想兴复大清,但不能这样借助外力,你这岂不是驱虎吞狼,最后是引狼入室吗?文绣当时还有这么一点政治觉悟,就跟溥仪说这个事儿,说他别跟日本人接触。溥仪那阵儿满脑子都是兴复大清,谁帮我忙就是好的,这话他能听进去吗?《天龙八部》里边,慕容复为了兴复大燕,什么都不顾了,最后能拜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为干爹。人在这个时候,小节都已经不考虑了。溥仪一看,说:&你是我老婆,后宫不得干政,你不知道吗?而且,你干政,这是什么主意?你不是害我吗?&溥仪就更加冷落文绣。这时候,人越受欺负,就越容易受欺负。
  婉容一看,你不得势了,好,我再踩上一脚。有这么一天,文绣坐在园子里边,婉容从楼上下来。也赶巧了,说人这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文绣这时候嗓子不舒服,吐了口唾沫,婉容下来:&干吗呀?指桑骂槐,你吐谁呢?你敢冲皇后吐口水,这还了得吗?&婉容也会使招,就跑到溥仪房间,又哭又闹,&我这皇后怎么当啊,这妃子冲我吐口水,不拿我当人了。&照理说,这俩媳妇有矛盾了,溥仪这当老公的,应该过去调解调解,问问怎么回事儿。溥仪不分青红皂白,让把大学士李国雄请来,让他来干吗?要他奉旨斥责文绣。奉旨斥责,就奉皇上旨意,去骂人去。这李国雄就把文绣一通数落。这时候,文绣委屈,一股火上来,身边正好有剪刀,拿起来,顺着脖子就来了,要自杀。幸亏旁边有太监、宫女的,赶紧给抢下来,受了伤,没死,又给救过来了。
  这下,也给溥仪吓一跳,不管怎么着,她要是真死在这儿,皇上脸上也不好看。说这么着,她在天津不是有个妹妹文姗吗?原先不准许她妹妹随便来,这回让她妹妹来陪着她,怕她真死在这儿了。就这么着,文姗终于有机会来见她姐姐。
  这个文姗,受过西方教育,听说这事,憋了一肚子火:我姐姐过的是什么日子?都说做皇后、皇妃怎么好,这哪儿好?这岂不是人间地狱吗?这个时候,文姗来了不说,还带了她远房表姐的一个女儿,叫玉芬。这个人,虽然晚一辈,是外甥女,但是岁数比她俩都大,二十多岁了。这个玉芬,受过西方教育,她就觉得这日子不能过了,跟文绣商量:&大姨,我建议你离婚。&这把文绣吓得一哆嗦:&可是,哪有皇后、皇妃,跟皇上离婚的?想都不敢想,这跟皇上离能行吗?&其实那会儿,离婚已经挺普遍了。玉芬说:&怎么不行?他算是什么皇上?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现在是民国,我们都是民国的公民,你和他一样,是平等的。什么皇上不皇上,也太拿他当回事儿了。他不离都不行,咱们到法院告他去,有讲理的地方。&
  就这么一来二去,文绣的心思活了。可是,离婚得做离婚准备,怎么准备呢?离婚我也得活下去,她就把自己身边的金银首饰、古玩,凡是能卖钱的,通过玉芬和文姗两个人,一来二去往外带。带得差不多了,终于等来了前边说的1931年8月份的这个机会,搁个车接出去,说是玩去,就再不回来了。前面说的那三封信,递到溥仪这,把溥仪气得浑身直哆嗦:&我的妃子把我给休了,我这脸往哪搁?我是皇上,九五之尊。&可是,身边有人劝他,这文绣跟你离婚,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我们别把这事弄大,这么着,能不能找人疏通疏通,让文绣出来,你们两口子见个面,把这事掰开了,说合说合,别离了。溥仪一想,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就派人找文姗,找玉芬。
  结果,这文绣死活不跟他见面,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说:跟我的律师谈。她当时就请了律师,由律师出面,打这桩离婚官司。结果,这溥仪动用天津地面势力,要把文绣翻出来。据说,溥仪当时不仅找警察了,还找了青帮老大,结果,还是没找着。为啥没找着?这个文姗很有心机,她把自个儿姐姐藏在谁那儿?袁世凯的七姨太那儿。这到哪儿找去?谁敢去那儿翻?不敢去。
  所以,就这么找不着。那头呢,法院通告书下来了,说是人家要跟你溥仪离婚,你要不答应,人家要起诉。对不起,你皇上也得到法院的民庭来,两个人当庭调解。你想象一下,这皇上跟自己妃子在那儿一站,下边一帮记者在那儿拍,皇上离婚了,如何如何,这得多丢人!溥仪死活不干,接下来就是双方律师拉锯,谈这个事。
  这个时候,外界舆论可传开了。你想,这是多好一个新闻:皇上离婚,几千年从来没有过,而且还是妃子要休他。所以,报纸铺天盖地就报道上了。这一报道,全国各地舆论都参与进来了,分成两派:一派是晚清遗老遗少,这妃子大逆不道,忤逆犯上,还有这样的女人,敢跟皇上离婚;另一派是支持离婚,这文绣过得不好,就得离,什么皇上不皇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舆论参与进来,作为当事人双方来讲,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两个人很快就进行实质的离婚谈判程序,当时文绣提出来,离婚,你得给我赡养费。要多少呢?五十万大洋。
  照理说,皇上这时候虽然下台了,但穷得就剩下钱了,还能在乎这个?溥仪心里头憋气,你向我要五十万大洋,屋里值钱的东西都让你卷走了,还捎带着拿走我不少古玩什么的,都不止这个钱,你还向我要钱。溥仪气坏了,就是不给。双方就在这儿顶上了,时间一长,文绣那边先坚持不住了。因为,舆论压力对一个女子来讲大了去了,不孝、不顺、不忠什么的,她毕竟受过这教育,最后妥协了,不要五十万了,要多少?五万五千,一下子差了将近九倍。这时候,溥仪身边有人说不给,但是溥仪最后也挺痛快,行了,五万五千大洋,给了。
  最后,我们得说说,溥仪为什么后边又痛快了。我们都知道,他们离婚是在日。日,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出兵东三省。日本为了获得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跟溥仪接触密切,这时候,溥仪已经答应到长春去当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了。所以,这边这事得紧锣密鼓进行,离婚这种后院起火的事情,他还有工夫顾吗?他得赶紧把它了了,赶紧走,当他的傀儡皇上去。溥仪当时是在这个局势下同意离婚的。要不然的话,这桩离婚官司,说不定得挺到猴年马月呢。
  帝王的N种古怪死法
  贵为国君,晋景公为什么会葬身粪坑?
  烛影斧声,宋太祖到底是他杀还是病死?
  变法失败,光绪帝的暴亡又藏着怎样的谜团?
  探索千百年的宫廷谜案,细说帝王的N种非正常死亡。
  我们说,皇上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有人统计,中国历史上总共611位皇帝,有272位非正常死亡,这个概率高达44.5%。有人问,都怎么死的呢?那可真是千奇百怪,仅仅是让别人给弄死的,就有人总结过15种死法:他爹杀他,他儿子杀他,他媳妇杀他,他小舅子杀他,他外公杀他,他爷爷杀他,他奶奶杀他&&有人就奇怪了,怎么都是身边的人?皇上这些亲人,也太狠了吧。真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你如果是外人,你争不走这个皇位,根不红,苗不正,只有附近的人,一来有机会对皇上下手,二来我把你杀了,我,或者是我的亲人,可以取而代之。所以,这些人既有作案条件,又有作案动机。
  那么,我们今天一开始要说的这位君主,是掉在粪坑里淹死的。这已经不能说是什么父杀、母杀、兄杀、妻杀,而只能管它叫&粪杀&了,让粪给杀死了。这位是谁呢?他是春秋时期一位有名的国王,晋景公,名字叫姫獳。为什么说他很有名呢?《赵氏孤儿》我们看过吧?那里头,有个国王被大奸臣屠岸贾唆使,把赵家满门给杀了,然后,屠岸贾又在他身上放上毒虫,把他毒死了。那个国王,就是晋景公。
  当然,《赵氏孤儿》里杜撰了一些情节,说在这国王身上搁了毒虫,把他害死了。不对,没有这回事。可是,在历史上,确实是这个晋景公下令把老赵家满门都灭了,就留下那一个赵氏孤儿。那么,这个事就从这儿说起。我们想,他一下令,杀了这么多人,这个晋景公心里多少有些不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晋景公晚上做梦,就梦见什么?一大帮厉鬼,追着他要命,你凭什么杀我?这些鬼一个个披头散发,头发都飞出来,缠到晋景公的脖子上,都跟恐怖片里那贞子似的,听着都吓人。谁做这个梦都得害怕,这晋景公醒来,一摸脑门,都是汗,吓坏了。这帝王过去他迷信,身边有算命的,就给找来了,过去叫卜筮之官。
  晋景公就把这个梦跟他说了一遍,人都说,梦有吉凶,你看我这梦,是凶啊,是凶啊,还是凶啊?他心里也知道,这事不好。这算命一算,是大凶。按理说,你也得说得委婉点儿,但是这个算命的不一样,是个浑不懔的主儿:大王,这梦可太凶了,没有比这更凶的,现在刚开春,我估摸着您是吃不上今年的新麦子了。意思就是,你活不过夏天了。你想,这晋景公得气成什么样,下令左右,给我拿下,关起来,把算命的送到监牢里去了。晋景公说,你等着,我要是能吃到今年的新麦子,我就&咔嚓&,给你砍头,你这个扫把星、丧门星。
  当回过头来,有人说这丧气话,你这心里能没一点儿影响吗?再加上他把这个老赵家满门灭了,这晋景公心里不得劲,过了一段时间,就犯病了。心里有事,身体就出毛病了,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出冷汗,折腾得整宿睡不着觉。国王有病,整个晋国的大夫都来了,没有能看好的,说我们看着不行,得请外国专家。外国专家在哪儿?秦国,和晋国挨着。为什么找秦国的专家?因为当时秦国的医疗水平是顶尖的,它有一个神医,叫扁鹊。当然,晋景公跟扁鹊不是一个时代,他请的是扁鹊的徒弟。这么说吧,在秦国,只要是看病的,都说我师傅是扁鹊,拿扁鹊顶腕。就这么着,请了一位大夫,还别说,这大夫有两下子,几副汤药下去,晋景公这精神头好转,过了一阵子,又活蹦乱跳了。虽然,有时候这病也犯,但总体上是见好的。我们算,开春到夏天,能有多长时间?也就是小半年的工夫。
  这新麦子下来了,磨成面,做好了饭,给晋景公端过来。晋景公把这面往案子上一放,看得乐了:那算命的呢?把他给我砍头,株连九族,全家都砍了,他说我吃不上今年的新麦子,你看,我吃上了。他一声令下,这算命的还有他全家,脑袋就都搬家了。晋景公心里挺痛快,想吃两口吧,拿起筷子,刚要吃这个饭的时候,肚子不得劲,咕噜咕噜叫唤。我们说,你又想吃饭,又想上厕所,这直肠子谁也受不了,得先清理内存,才能吃得进去。晋景公就起来,奔厕所去了,用很文的说法,如厕,更衣。这边大臣都在伺候着,等着大王回来吃饭,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搁眼下说,得等了有俩小时。赶紧看看去吧,一看坏了,晋景公死了,怎么死的?掉粪坑里淹死的。过去,条件不好,那厕所都挖得老深,晋景公就从那板子上掉下去,大头冲下,直接给淹死了。这就是历史上&粪杀&晋景公的故事。
  有人说,是不是搁这儿胡说呢?在这儿编故事?《左传》里面,记载得很明确。我们都知道《左传》,何为&传&呢?解释经书的文字,叫传。四书五经里,有《春秋》,春秋就是经书,讲述那段时间发生的故事,那么,《左传》就是解释《春秋》的。就是说,你哪儿说得不清楚,我给你讲瓷实了。《左传》里写这一段,我的天,太精炼了,说那晋景公,就用了八个字:&将食,胀,如厕,陷而卒。&就是说,刚要吃饭,肚子胀,上厕所,掉在坑里死了。所以,晋景公一死,成就了一个千古笑话,一个国王,居然掉粪坑淹死了。你说帝王这职业,危险得多大,居然有这种死法。
  这晋景公死得太窝囊,下边这个非正常死亡的国王,可比晋景公强多了,死得很英勇,怎么着?是让这个大鼎--过去三个腿的大锅--给砸死的。这个也难怪,过去打仗多,瓦罐难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正常的事。他为啥被这大鼎砸死?搁东北话说,就是嘚瑟,自个儿嘚瑟死的。而这位是谁呢?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国王,秦武王。
  他的名字叫什么?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叫什么?嬴政。所以,跟他一家的这个秦武王也姓嬴,论辈分,比秦始皇要高好几辈。秦武王的名字叫什么?嬴荡。我们一听这名,就想乐,还有叫淫荡的?不是淫荡,是嬴荡。嬴荡十七岁登基,后来管他叫秦武王,因为他死得早,让大鼎给砸死了,他对后来秦国基本没什么影响。我们都知道,秦始皇能得天下,他的前辈,开疆拓土,做了很多贡献。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战役,就是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当时,通纵横之术的张仪,还有武将白起,都是这次大战的主角。经秦赵一战,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强,最后统一六国。当时,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国的国王是秦武昭王,他的名字叫嬴稷。而这个嬴荡,就是嬴稷同父异母的大哥,正由于嬴荡死了,嬴稷上台,才有了后来的长平之战。如果他要不被砸死了,后来的事怎么发展,都不一定。
  那么说,作为一个国王,怎么能让大鼎给砸死呢?因为这个嬴荡跟别人不一样,他好勇斗狠。十七岁登基之后,他整天不是想着打理朝政这事,他愿意干吗?咱比一比,谁胳膊粗力气大,喜欢这个。俩人一见面,这身条不错,来,来,来,咱俩掰掰腕子。他就是这个类型的。这一点,其实好理解,咱们现在有一些高中生,好干吗?看什么《灌篮高手》《足球小子》,愿意在体育竞技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为什么?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得多,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就琢磨这个事儿。我们看《水浒传》里头,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个嬴荡,精力多得无处发泄,就干过这事,就在那儿拔树。
  这嬴荡不光这样,还结交了一群肌肉棒子,有力气的,在一块儿玩。我们估计,那会儿也就是没有健身房,有健身房呢,这嬴荡肯定跟施瓦辛格似的,一通练这个。当时,他还把这群肌肉棒子里头最狠的、力气最大的封为宰相。有人问,他管不管朝政?不管,但是级别待遇是一样的。这位叫甘茂,跟嬴荡刚好凑一对儿。他们俩,处处就以比力气为荣耀,天天到街上转悠,这儿有个石锁,我拿起来看看,就像我们拿杠铃似的。结果,嬴荡二十三岁那年,有这么一天,他来到了洛阳。听当地人说,洛阳十字街口有一个大铜鼎,以前有个大力士姓孟,曾经把它举过头顶,那以后,就没人能举起来。嬴荡一听,说让我来。还别说,他还真有把子力气,真就把这鼎举过了头顶。可是我们说,举过头顶了,稳定住又是一回事。
  我们看过奥运会举重比赛,一下子能举起来的很多,可是,你得红灯挺三秒钟不掉下来,稳定住,才算真举起来。而且,我们看杠铃,两边俩圆片,中间一个杠,平衡性很好。即使有人掌握不住平衡,也有技巧,先把杠铃往前推,身体往后缩,可以避免受伤,否则,那个东西要砸下来,受得了吗?可是鼎,我们知道,三条腿,你先拿两条腿,它必然重心往前跑,必须得向后仰着。但这样一来,那重心就往后跑,它不平衡。所以,你要把它举过头顶,再稳定下来,这个技术难度很大。
  结果,这个嬴荡虽然以前举过别的东西,也有力气,但没有专门针对大鼎搞过技术训练。所以举起来之后,他一高兴,重心不稳,前后一晃荡,&啪嗒&这鼎就掉下来了。当然了,上半身离着近,算是缓开了,可是咔嚓,就把腿给砸折了,皮开肉绽。那会儿的医疗条件不好,再加上,洛阳不像咸阳,各方面伺候得也不周到。这皮肉一开,一感染,又没有青霉素、红霉素什么的,结果,赢荡就在洛阳一病不起,没半个月就死了。这种死法,死得多冤,我们听起来,好像被大鼎砸了,挺英勇地死了,其实,就是自个儿好勇斗狠。说白了,就是嘚瑟,你何必呢?过去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冒那个险干吗?前一个晋景公窝囊死了,后一个秦武王逞能死了。为什么?就是没有什么人约束他。他要真有个好母亲、好老师管过他,一天别干这个,干点儿正经事,不至于出这个事。这就是说,当权力没有约束的时候,不仅对别人造成危害,对权力英雄本身,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以上两种帝王的非正常死亡,都属于咎由自取。还有一种皇帝,谨小慎微,怕出事,结果还是人心难测,被身边人害了。这个人是谁?话说,他的名气就更大了。我们都知道,公元960年,有一个人在开封陈桥驿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日后被称为宋太祖,这个人就是赵匡胤。当年,这个赵匡胤就是从后周老柴家把天下拿来的。得了天下之后,他想:我的手下把我拥成皇上,那么,焉知将来,他们的手下会不会把他们也拥戴成皇帝,取代我?
  所以,赵匡胤想了个很聪明的办法,搞杯酒释兵权。跟大伙儿商量,你们就别掌握兵权了,回家吧。所以,他的这些事算计得很周到,既有害人之心,也有防人之意。可是,他算计再多,一辈子英明,到五十岁的时候,也犯一点儿糊涂。说起来,这是大宋开宝九年的事,西历是979年。这一年,农历十月十九日这一天的傍晚,赵匡胤的弟弟,后来的宋太宗,当时的晋王赵光义,来到他哥哥的行宫,两人喝酒。人家是亲哥俩,奉皇上之命,所有人也都退下去了。不一会儿,月亮就爬上来了。哥俩还在那儿喝酒,旁边也没有人,离得很远。这些宫女、侍卫在外头,突然间,有人就觉得不对劲儿,怎么回事儿?过去有窗户纸,屋里都点蜡烛。这些人就看见,那烛光直晃荡,屋里头哪儿有风?说明屋里有人有动作。再一看,里边有一个人影,在窗户纸这儿,一步一步往后退,看身形是晋王,而太祖赵匡胤就拿着件东西,戳到了地上,嗒嗒直响。接着,就听赵匡胤说:&好为之,好为之。&
  这声音挺大,可是,不一会儿就没了动静。我们想,皇上和晋王在屋里,发生多大事情,没有里边人喊令,外边人敢进吗?没人敢进。结果,第二天早晨,一切事情都改变了,宋太祖赵匡胤前夜时分驾崩,由晋王赵光义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的宋太宗。那么,这一段典故,有句成语,叫烛影斧声。那么,这个&斧&,是什么呢?是斧子吗?不是,它其实是一种有点类似于像如意的文具,礼仪性的。比方说,皇上出行,后边有人跟着,拿着这个,彰显一下权威。它本身不是一个能杀人的工具,往往就在皇上的案桌旁边放着,起身的时候,拿这个支一下桌子,或是支一下地。所以,这个东西,学名叫柱斧。还原一下这个场景,赵匡胤当时拿着这个,柱地,&嗒嗒&直响,然后嘴里说&好为之,好为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有句成语,叫&好自为之&,就是你好好干吧,你好好干吧。
  所以,这在历史上留下个谜案: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一些稗官野史里边记录了这一段,给的解释是什么?这个宋太宗,早有取代他哥哥的意思,所以借着喝酒,在赵匡胤的酒杯里就下了毒。喝着喝着,赵匡胤发觉弟弟要毒害自己,又气又恨,可是知道这事不可逆了,所以就用这个柱斧,狠狠戳地,表达愤怒。那又为什么说&好为之,好为之&呢?意思是,反正你也把我弄死了,这一摊你就接了,你就好好干吧,把大宋江山延续下去。那么,有人说,稗官野史不足为信,我们得听正史。可问题是,正史里边,对这一段记载得太过模糊。
  比如,《宋史&太祖本纪》里,就记了这么一句话:宋太祖驾崩,年五十。赵光义上台,也就一句:受命于杜太后,太宗继位。也就说,这是太后说的,你哥哥死了,你继位,就是这么模糊。而我们看《宋史&太祖本纪》里,记载赵匡胤以前的事,那可是极具详尽,有什么说什么,怎么死这么大的事,反而这么模糊?可以想象,不是没记,是不敢记。这个史官,你也得听天朝管。我们有的时候说,谁写的历史,谁就是争议,历史一些细节,你没法看。我们今天读到的历史,很有可能是在当时的阴谋与压力之下,史官的胡说八道。我们也不知道,后人看我们今天的历史,也有可能觉得我老梁也在胡说八道。所以,历史它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这一段野史,传得范围很广,大伙儿多相信它。为什么?你正史不给大家正确的信息,我们只能去信野史。就像我们现在说,不明真相的群众,问题是,谁让群众不明真相?你不给群众真相,他当然就不明白了,这怨谁去?所以说,信息开放,才能获得更多人给你的信任感。当然,这一段,也有其他的史料作为辅证。《宋史纪事》里边,曾经有这么一段,说这赵匡胤死了,第二天,皇后在宫里见着赵光义,就对这小叔子说了一句:&我母子性命,具托于官家。&这话太耐人寻味了,我们娘几个的性命,都拜托给你了。这个官家,是对皇上的尊称。死了第二天,赵光义还没有登基,怎么,皇后就提前管他叫官家了?第二个,给人的感觉是:你要杀了我们母子,也有可能,我求求你,饶了我们娘几个。这样,我们看,就把&烛影斧声&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给做实了。所以,极有可能,就是赵光义害了他哥哥,皇后母子一看,你别拿我们灭口,我们服你了,提前认你是皇上了。再一个,中国历史上,皇帝继位,都是父死子袭,之后,才是兄终弟及。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可是有儿子的,在有儿子的前提下,弟弟赵光义继了位,这又是一个不正常的事情。
  所以,我们说赵匡胤这种非正常死亡,没死到敌人手里,没死到大臣手里,反而让亲弟弟给算计了。当然,我们说这个,并非历史定论,因为历史上有好多的谜案,我们今天都无从再去还原,没法去解释。但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却可以通过现代人的推理和科学手段,研究明白。
  比方说,光绪皇帝,是什么时候死的呢?他是在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死的。有人说,这正常,光绪出生的时候,身体就不好,跟药罐子似的,天天吃药,那时候死也正常。可是,蹊跷就蹊跷在,他早不死,晚不死,在那之前一天死了。所以,有人就猜测,光绪为帝党,慈禧为后党,在戊戌变法的问题上,双方针尖对麦芒,慈禧就怕:我死之后,光绪反攻倒算,所以,我索性在我死之前,先把你弄死。当时,人们就纷纷这么猜测,过了多少年以后,这个猜测终于被证实了。后人在分析光绪遗物的时候,从他的尸体、头发、头骨里,发现了大量的砒霜,就证明是被人下毒的。我们琢磨琢磨,皇上被人下毒,谁能干这事儿?非得是比皇上权力更大的人。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事实上,她控制了光绪,光绪的后半生,基本上是被慈禧软禁在中南海里边了。所以,这样一推理,就不难得出光绪之死,必然与慈禧有关。
  这就是我们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跟推理得出来的结论,也许再过多少年,我们也能从宋代没有开掘的古墓里边,找到赵匡胤之死的真正答案。我们也希望那一天早日来到,省得我们为这些谜底翻来覆去,替这个世界,讲这个人情。
  皇帝身边的毒妇
  妖后吕雉是怎么吓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一代女皇为何独独怕猫?
  一对姐妹又是怎样残杀稚子?
  一个女人,如何在后宫兴风作浪?
  到底什么原因,使本应温婉平和的她们,变成嗜血的恶魔?
  中国有句老话,叫&最毒妇人心&。现在有很多人觉得很难理解这句话。你看,在生活当中,女人跟男人比,女人总是显得很温柔,心慈面软,怎么能说最毒的是女人的心呢?这个话是什么时候有的?从哪儿来的?
  商末周初,有的这话。从哪儿来的?从姜子牙他们两口子这儿来的。姜子牙,不少人都知道,《封神榜》里面,这老头拿个打神鞭。话说,这个老头,当年在昆仑山修道,师傅是元始天尊,学成了之后下山。一开始,他可不是在渭水河边垂钓,就像说的那样,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一开始,就来到商朝的都城,在这儿混日子,卖过面,算过卦。后来,有个机会,得商纣王赏识,进了宫。他是怎么被赏识的?当时,纣王的妃子妲己是一个狐狸精,她想把她的姐妹--玉石琵琶精,叫到都城来享福,结果,这玉石琵琶精到姜太公开的卦馆算卦,被他给认出来了,是个妖精。于是,他用三昧真火把玉石琵琶精打出原形,就这么着,姜太公得到了商纣王赏识。但是,妲己要替姐妹报仇,就千方百计陷害姜太公。就这么着,纣王最后要杀姜太公,他只能跑路。
  可那会儿,这老头都结婚了,有个老婆,后人称为马氏夫人,六十岁跟着姜太公。这个老婆子,说实在,不怎么贤惠,想老有所依,但又觉得姜太公窝囊,挣不着钱。好不容易攀上商纣王这高枝,现在又要杀他。所以,马老太太很生气。姜太公说,咱俩夫妻一场,甭管在一块儿过了多长时间,我要跑了,你跟我走吧。马老太太不去,为什么?就你穷成这样,再跑,我还能跟你过吗?把姜子牙气得够呛,就说了四句话:&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尤是可,最毒妇人心。&其实,他这话说得有点儿冤,为什么?人家马老太太,跟你也没有多长时间:你有事,她没跟你享着福;倒霉,你倒让她跟你跑。可是,姜子牙影响大,后来成了名,他说这话就成了真理,一传十,十传百。
  也该着马氏老太太不争气,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打败商纣,获得了天下,被封为宰相。结果,马老太太一听这个事,觉得很羞愧,当初我怎么没看出来,这是个有为青年呢?所以,马老太太羞愧之下,就上吊自杀了。姜子牙一想,我跟你夫妻一场,我封了那么多神,财神、灶王爷什么的,都是我封的,也给你封个神吧。封她什么?扫帚星。为什么要封扫帚星?因为马氏夫人当年在家里给姜子牙编扫帚,姜子牙就拿着到街上去卖。所以,为了纪念这一段夫妻感情,就封她为扫帚星。我们现在一提扫帚星,很晦气,就是打这儿来的。扫帚本来没有罪,就因马老太太被封了扫帚星,所以,后来成了触霉头的代名词。
  但是,说实在的,要说某个人心肠狠毒,那只能是个别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些女人,心肠歹毒那程度,很多大老爷们都赶不上她们。头一个,我们要说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后,吕雉。巩俐、吕良伟演的《西楚霸王》里头,那个吕后就挺毒,她跟萧何密谋,未央宫杀韩信,干了很多这种事。我们说,朝廷上的政治斗争,你不残忍点儿,不行。有句话也说,女人不狠,地位不稳。这不在咱们考虑范围内,但是对自己身边的人,吕后也非常狠毒。她硬生生地把自己的亲儿子给折磨死了,谁?汉惠帝刘盈。
  一开始,这个刘盈的位子不稳,有人争。当时,汉高祖刘邦活着的时候,宠爱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给他生下一个皇子。刘邦就总想,让小儿子顶替大儿子。那个时候,吕后也没招,就问这个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中的张良,这事我怎么办?张良也不希望刘邦废长立幼,就说,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去找隐居在商山的四个老头,夏黄公、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合称&商山四皓&。之前,刘邦要请这四位先生出山,四个老头没干,如果你把这四位请出来,辅佐太子,那么,高祖爷就不敢说什么了。结果,吕后还真有办法,礼贤下士,把这四个老头请出来了。后来,汉高祖就问这太子刘盈:孩子,你最近学问大有长进,为什么?刘盈说,我请了几个老师。你老师是谁?给我引见引见。&商山四皓&就出来面见汉高祖。高祖一看,当初我请,你们不来,我儿子请,你们就来了。这时候,汉高祖才知道,儿子已经成了气候,动不了,就跟戚夫人说:你没戏了,你的孩子也没戏,继承天下的就是这刘盈,我这太子。
  汉高祖咽气以后,刘盈当了皇帝,称为汉惠帝。吕后得了势,权倾朝野。她就想,当年刘邦宠戚夫人,现在我得势了,我不能让你好了。于是,她就开始收拾戚夫人。其实,这个戚夫人,和刘盈关系不错,不管怎么说,他得管她叫姨娘。有这么一阵,刘盈好几个月没见着戚夫人了,就问自个儿妈,戚夫人哪儿去了?你别问。但皇上好奇,到底哪儿去了?&我要见她。&&你真想见她?&&是啊,娘,我想见见我姨娘。&&可别后悔,你确定要见,是吧?&&我不后悔。&于是,吕后打发自己身边人,带着汉惠帝,往宫殿后头走。穿过小跨院,再往后,就是茅房了,怎么能在这个地方?结果,一进了厕所,下人跟汉惠帝说:皇上,您看,戚夫人就在这儿。厕所角落里有个大坛子,就看见,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动,还咿咿呀呀地叫,但又不像人的声音。汉惠帝定睛一看,差点儿没吓昏过去,那戚夫人就在坛子里。话说,人怎么能装到坛子里?这是吕后的一个酷刑,叫&人彘&。就是把戚夫人的胳膊、腿全砍断,只剩下头和躯干,然后用铜水灌到耳朵里,把她弄聋了,把舌头割下来,再灌毒药给她弄哑了,然后,把两个眼睛挖出来,扔到坛子里。这样,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但是活受罪。我们听着,可能都觉得害怕,恶心。汉惠帝那个时候,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看那个场景,眼前一黑,差点儿没昏过去。这就是我姨娘戚夫人吗?果真是她。
  汉惠帝说,我娘怎么这么狠?怎么能这么对待戚夫人?他打小娇生惯养,没经过战争惨烈场面,哪看过这个?结果,一下子受了刺激,回到宫里之后,就精神恍惚,迷迷糊糊睡觉,睡醒了之后,脑袋里头的噩梦挥之不去,就开始哭天喊地,精神不大正常了。后来,弄得不思茶饭,没过几年就病死了。刘盈十六岁登基,二十三岁死,当了七年皇帝。本来说,这孩子身子骨不错,可是这一吓,使他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颤和伤害。所以,其实,我们最后说起来,是吕后以自己的残忍,把自己的儿子给吓着了。我们说,吕后这心肠真是够毒的,但是要说她是最毒的,也不见得,还有比她厉害的。
  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环肥燕瘦&,说女人的胖瘦和美丑,每个时代的标准不一样。&环肥&是指谁呢?杨玉环,杨贵妃,唐代以胖为美。&燕瘦&又是指谁?她叫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时期的妃子,她还有个妹妹叫赵合德,这姐俩都瘦得吓人。瘦到什么程度?当时,皇上迷信,说早晨的露水好,可以炼仙丹,就有个大铜盘子,叫盛露盘,用来接露水。据说,卫士一手端着盛露盘,赵飞燕就能在上面跳舞。所以,按我们现在考证,这赵飞燕的体重,也就是六十斤左右。这得瘦成什么样?这还能叫漂亮吗?但那时候,以瘦为美,况且,赵飞燕的模样确实长得好看。后来,李白写诗: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但是,按照现代科学家研究,女孩不能一味地减肥,真瘦成那样,会食欲下降,内分泌紊乱,整个生理指标,都会不正常。现在,国际模特协会都有规定,如果一个模特体重低于多少,就不能干这行,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那个时候,赵飞燕瘦到这程度,雌性激素分泌紊乱,没有生育能力,生不了孩子。
  我们都知道,后宫里面,母以子贵。你要没有孩子,位子就不稳。这赵飞燕、赵合德姐俩,都这么瘦,都生不了孩子。所以,她们一看见哪个宫女、嫔妃生了孩子,就千方百计利用自己的宠幸,把别人的孩子给弄死。有一次,汉成帝刘骜宠幸一个宫女,叫曹宫。结果,这曹宫就给他生了个儿子。这下子,赵飞燕不干了,马上打发人把这宫女逼死,把这孩子扔到宫外,活活饿死。她趁着汉成帝不知道,就把这事办了,这就叫把一切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后来,后宫有位徐美人给汉成帝生了个皇子。这个事,赵飞燕姐俩要干涉的时候,已经不赶趟了,汉成帝已经知道了。这时候,刘骜已经40多岁了,还是膝下无子。他知道了,赵飞燕姐俩就琢磨,怎么办?有办法,就到刘骜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皇上,你不是宠我们吗?将来她这个儿子得宠,非害我们俩不可,我们肯定活不了,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刘骜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既然爱妃有这意思,那就把他弄死吧。结果,赵飞燕当着刘骜的面,拿个小被子往上一盖,就把这皇子给闷死了。我们看《大宅门》,老太太死了,不让杨柳红戴孝,她一来气,就把自个儿养的猫给闷死了,情形差不多。
  看见人家孩子,就要给弄死,只要威胁到自己,就不行。作为一个女人来讲,母性都没有了,也难怪她雌性激素分泌混乱,都不能叫女人了。也有人说,那是别人的孩子,咱们下边讲的这个更狠,她能把自个儿的孩子掐死,这是谁呢?名气比上面几个都大,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这武则天呢,我们都知道,她原来叫武媚娘。武则天一开始,是伺候谁的?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后来骆宾王在《讨武曌檄》里说:&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就是说,她原来就是一个小宫女,被唐太宗偶然看上了,然后就睡了一晚。据说,她在宫里的时候,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唐高宗李治,见这宫女漂亮,就喜欢上了。可是,唐太宗一死,伺候过她的女人就不能再留在宫里了。没让你殉葬,算是好的,这么着,你去给唐太宗念念经。于是,武则天就到感业寺,当了尼姑。后来,唐高宗又把武则天接进宫,这说明,她的魅力太大了。不过,自个儿爹的女人他也敢要,只能说,唐朝的风气比较开放。我们看,那杨贵妃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他硬生生地让儿媳妇和儿子离婚,把人家霸占了过来。第二个,接武则天回宫这件事,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中间搭桥,谁?王皇后。
  她不是傻吗?哪有这样的老婆,跟自个儿男人说,来,我给你搭个桥,介绍个小老婆给你认识。她不是有病吧?不是,这个王皇后有心计。当时在宫里,王皇后不怎么得宠,她最大的对手,叫萧淑妃。看后来留下的画像,这萧淑妃长得,好像并不如王皇后,王皇后挺瘦的,挺漂亮的。但我们说,唐朝以胖为美,萧淑妃比较丰满,唐高宗就喜欢她,冷落了王皇后。王皇后一想:你丰满,我得找个比你更丰满的,与你争宠。于是,她就想到了感业寺的武媚娘,当年,唐高宗李治就喜欢她。她的主意倒挺好,但是,这一招是驱虎吞狼,你为了撵走一只狼,却引进了一只老虎。结果,武媚娘一进宫,迅速得宠。皇上原先宠着萧淑妃,不理王皇后;这会儿,宠着武媚娘,不理萧淑妃,也继续不理王皇后。所以,根本没起到作用,本来两个人争宠,现在成了三足鼎立。王皇后一看,后悔得够呛。
  武媚娘跟唐高宗在一块儿,没多长时间,就怀孕了,生了个小女儿。这个时候,武媚娘就明确了斗争方向:萧淑妃虽然曾经得宠,地位却和自己差不多,不会成为主要障碍,况且,她现在已经不得宠了;可是,再怎么着,王皇后也还是皇后,要想在后宫独揽大权,非得把她扳倒不可。所以,武媚娘想了一个办法,大家都想不到的办法。王皇后是后宫的老大,一有事儿,就得代表后宫家眷前去慰问。听说武媚娘生了女儿,所以,王皇后多少带着点儿嫉妒心理,就到武媚娘住的地方来了,我看看你女儿,小宝贝,真可爱。其实,她心里想,你怎么不死了,但嘴上不能那么说。客客气气地完事了,王皇后离开这儿,走了。可接着,就出事了,武媚娘告诉唐高宗:皇上,咱俩的女儿死了,被人闷死了。唐高宗一惊,这得调查是谁闷死的。没别人,就王皇后来了,唐高宗一看,那还能有谁?就她嫉妒武媚娘得我宠幸,这样的女人如此狠毒,哪还能要她?自那以后,就把王皇后打入冷宫。其实,谁闷死的这孩子,武媚娘自己。这一招陷害人的方法,真是狠辣。虎毒不食子,我们想,当亲娘的能把自己亲生女儿掐死吗?不能。所以,武则天偏偏违背常理,我们都说,她能当女皇帝,你一般人当不了。
  现实当中,有的女强人比老爷们都狠,她不那样,就到不了那个位置,武则天就是个明证。当然,武则天的手段,没有到这儿为止。接下来,唐高宗也不宠幸萧淑妃了,也把她打入了冷宫。武则天利用自己的手段,弄个小黑屋,就把她俩关起来了:你们也别见皇上了,就在这儿,就给你们隔离了。结果,唐高宗时间长了,没见这俩人,说在哪儿呢?都让武媚娘关在什么地方?过去一看,就跟现在关禁闭似的,门上有个小洞透点儿阳光,往里弄点儿饭,弄点儿水什么的。《笑傲江湖》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明两家公司关系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