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看待跨境电商商如何看待投放广告效果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广告主如何看待“人群售卖模式”?
关键字:广告主 数字营销 网络营销
  互动讨论:广告主如何看待“人群售卖模式”?
  ()5月30日消息 品友互动于日,携手国内外行业领袖、合作伙伴与众多知名媒体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一起打造“2012品友互动数字营销技术峰会――全球人群实时竞价(RTB)峰会”。比特网作为大会指定合作媒体,对大会现场进行直播。
  以下为互动讨论环节:广告主如何看待“人群售卖模式”?
  初志恒:我叫初志恒,是鲁花集团品牌总监,是中国最大的花生油生产,谢谢。
  吕勇:大家下午好,我是吕勇,来自明锐互动,我们在中国事实上有5年的历史,我们不仅仅做媒体业务,我们也做创意和社会化媒体营销,对于技术一直是我们关注之一,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比较关注技术,特别在这块发展比较快也比较重视。
  Jesh sukhwani:首先非常感谢能够来参加这么一个很好的会议,我叫Jesh sukhwani,我来自Xaxi,这是属于我们大陆集团公司,我的决策是我们的业务发展总监,全球的业务发展总监,我非常高兴来到这个地方。
  Yena Cheong:我叫Yena Cheong,来自我们IPG,在中国市场我们的公司有UM和自由品牌业务,而且都有跟DSP合作。
  张志弘:大家好,我是张志弘,我来自于安吉斯媒体,我负责这个集团数字营销业务,在我们团下也有相关的品牌,分别负责不同的媒介业务。我们已经在全球有关注GSP,SSP很久,我们今天也特别关注RTB这么一个话题的主要原因。
  谢震:大家好,我叫谢震,来自于网,是中国第二大在线旅游公司。我们今天过来是抱着学习和参与的态度,看一下新媒体机会,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加快速的成长。
  主持人黄晓南:非常感谢,我本人简单介绍一下我是品友互动的CEO黄晓南。为什么我来主持呢?第一我本身也是从宝洁做广告主出身,第二我又能说中文,也说英文,今天我们的嘉宾也非常国际化。首先我想从我们在座的四位代表,全国五大广告集团都在座了,我想首先请问四位广告公司的代表,对于你们来说,全球范围来看,整个RTB和你们整个服务客户战略中间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们在其他的国家,是否已经用这种方式去服务这种客户,如果能够跟在座的今天有300多家广告主,如果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案例,应该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先从吕总开始。
  吕勇:其实我们全球从09年开始分出来一个公司,在北人都知道,有一家也是DSP,我们自己认为超越DSP更加好的一个广告管理和投放平台。在中国我不是很关心美国,我更加关注中国,RTB我们去年在上海一个峰会也谈到,但是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今年一下子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很多称自己做RTB,这都没有关系,说明大家对RTB的看法很重视。我自己按个人对DSP,还是SSP来说,在中国还不及行业来的重要,在中国广告售卖方式跟国外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比如我们30天买广告位,基本上守株待兔把广告放在那边等人家上来看,而RTB经过实时交易以后,我们有机会去定义我们要的人,这个回到根本上来讲,应该是广告最根本的卖法,或者本质的卖法,出生第一天就应该按这个方式卖,只不过在中国我们有中国的国情,走了中国的路。
  所以,我认为对行业最大意义,未来这个售卖方式会改变,交易方式改变会影响方方面面,不仅代理商,产业主,对整个产业链都会有更大的意义。
  主持人黄晓南:Jesh sukhwan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全球的经验吗?RTB方面的经验吗?
  Jesh sukhwani:首先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这是一个游改变因素,会彻底进行改变。我们在全球上和客户进行沟通,我们都知道和很多机构进行沟通,我们在16个市场进行运营。到今年年末会上升到25个,我们的工作是非常多的,我们要保持住价值,这对于我们客户来说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最重视的东西。通过RTB,通过广告交易平台,可以在市场上有不同发展态势,中国和美国是不一样,美国和德国也是不一样,而德国和澳大利亚也不一样,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发展态势。我们是在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市场运营,我不能够给大家讲一个特定安乐,因为时间有限,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整个市场动态是非常多的,同时客户有不同需求可以把我们RTB战略和媒体的计划进行结合,可以提升我们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Yena Cheong:我想对我来说几年前我跟同事在交流,就想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这样,对我们来说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我们在金融这块,当然在美国,包括RTB兴起差不多几年了。我记得去年在这个市场跟我们几个客户谈过,当然基础是RTB,我们跟很多DSP合作,因为初衷是要买到合适的产品。你跟客户讲我们发出声音太早了,我们很多客户很高兴,那个时候根本做不到,我们很多同事觉得跟我们客户讲,他们都说我要做,可是做不到。本身觉得很兴奋,如果提多的,再商量多了这个市场应该会活跃下来。我是觉得客户,我们广告主这方面最重要是有三点,一定要清楚自己做RTB的目标,如果要知道目标是什么,我们就可以做出成绩。第二点收集数据,然而怎么整理数据,都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技巧,我们客户广告主必须要认识到这点,我们要很谨慎跟客户说,不要说做了RTB什么广告都不用打了,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黄晓南:之前我们分享很有意思跟客户合作,看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安吉斯集团的想法?
  张志弘:我认为RTB跟DSP还是可以分开的,事实上这是两个概念,我们不用做RTB,从我们观点来说,这个人群定向或者DSP在国外能够这么蓬勃发展,有全球很重要的一个趋势,我们看到这反而研究一个潮流,他的组成是以为主,你可以看到一个大趋势,可以看到组成一个更庞大的流量。那么,这一点会涉及到刚刚李总讲的国内环境和国外不一样,国内目前这种主流,当然一样有非常好的购买价值,国内在这块发展会相对比国外慢许多,还没到整个媒体环境结构改变。我今天百分之百流量守株待兔,现在大家都争着要去找到你适合的目标对象,特别在中国以外,其实很多国家变化到以其为主流。
  我们今天有一个汽车大用户通用,我们也在这个CASE里面建立一个合作,能够通过这样一个新的趋势,一个成熟的品牌去帮他能够使他的投放更加精准。其实,我们刚刚也看到院长演讲的时候可以看到RTB有一个重点需要思考,RTB谈的是价值不是价格。所以,你必须划算他真正的价值出来。其实,整个系统是让我们思考,媒体对用户的价值,是否能够最大化。
  主持人黄晓南:你说的非常对,在品友过去这段时间大家会有一个错误理念,以为在RTB一定意味着价格便宜,这其实是不对的,它的出现会让广告投放更加有效,可以花更多的成本,但是获得人群更加吻合,我终结创造的价值是最高的。当然,我希望我们这次峰会能够给整个市场有一些新鲜的教育,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一点。我们稍微转移一下,把我们两位广告主不要晾在一边,鲁花在大家心目中是最传统的品牌广告主,参加这么先进的所谓前沿RTB讨论,我们换一个角度问一下初总,您作为一个品牌广告主代表,您觉得数字营销在您整个营销中间扮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们对于这种数字媒体创新,过去有什么样的做法和期望?
  初志恒:这个RTB先进吗?今天来的时候,我今天上午发了,我说M2M现象,这种现象让我非常困惑。为什么?在数字化媒体,现在我们信息时代我们把机器的可能性越来越频繁。比方说微博,与你看起来是你的粉丝,有可能是机器跟你对话,你的信息发布可能是机器在过滤你的信息。RTB不是全部,我在想真正企业要的是什么,是O2O,在线上真正完成交易,在线下完成购买,那是企业需要的。事实上,鲁花这几年一直在尝试着在新媒体上做一些推广,但是现在说实在话越来越困惑,在门户网站上不仅仅有多支撑,你看我真正完成了多少销量。过去有过,比如09年的时候,我们就简单在几大门户网站上做了一些促销活动,有了比较好的,09年那个时候比较好的收益,但是现在碎片化信息让我们难以找到突破口,真正想完成O2O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主持人黄晓南:初总我知道有次论坛您提到互联网,新媒体投放希望是从原来的一个单位数百分比到30%这样一个比例,这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
  初志恒:我不知道你看过数据没有,今年传统媒体,电视媒体从1月份-3月份下降了3.78,当然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一个预示了广告媒介量下降,一个购买量下降,这两个下降预示着新媒体确实有他的价值所在,这两年新媒体确实是的增长,而且数据也可以看到,今年1-3月份新媒体增量也是非常高的,也吸引了像我们这样传统媒体客户,我们也实际上一直在观测流量重要不重要,流量可能张总也说了,流量重要,但是产生效益更重要,我还是那句话,真正企业需要在完成O2O,而不是一个简单的B2C的推广,也不是的推广。
  吕勇:我想评论一下刚才他讲的这个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一看就是领导站的高度不一样,他看的是全局观念,整体媒体投资到底最后我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效益,特别在网上花的钱可以带着消费者到线下购买,其实在媒体碎片化的情况下,最重要是评估系统,我们应该建立怎样一个评估系统可以跨媒体进行评估广告效果,真正可以知道在媒体上投入这么多钱最终带来的收益。我觉得今天的话题跟论坛主题还是稍微有点偏。
  主持人黄晓南:我待会回到初总说到问题,我们先问一下谢震,刚才初总传递出来的信息最传统的品牌广告主已经开始探索所谓效果,所谓效益,或者所谓的价值,我怎么能够把新媒体为我创造出来价值。艺龙一直是最大的客户之一,也是最关注,或者在效果方面做营销做的非常,包括你们母公司在美国也做了很多相关数字媒体优化和创新,请谢震谈一下,你站在另外一个广告主身份看待数字媒体与你们的价值,或者说这种RTB新趋势出现,给予你们的机会?
  谢震:确实我跟初总,因为企业性质不一样,面对的挑战挺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优势是说,我们主要交易在互联网上在线完成。对于我们来说,比较容易完成。艺龙过去4年非常专注做在线应,确实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面临的困惑是什么呢?我们对自己,控制衡量做的相当不错,但是通过多方面比较,过去搜索引擎可能是从IOY对我们来讲一个最佳的媒体。我们就把90%,甚至95以上预算都放在搜索引擎,并且能够进行IOY的衡量,不断进行投入。过去4年时间,我们基本上所有搜索引擎,不管是通用,还是什么都成为我们最大用户。因为我们一旦解决了IOY的问题,作为艺龙来说市场是无限的,我花一期钱可以挣到一块一毛钱。在以往相对一些精准媒体资源是有限,我已经成为最大客户之一,我没有办法再去造一个百度,就面临着有这样一些主要渠道流量有限。
  另外一方面在过去几年时间,我们基本上没有投放DSP这样广告,最后投了一点发现没有效果赶紧撤了。现在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形式,对RTB的形式出现我们非常感兴趣。刚才介绍的时候我是抱着学习和参与的态度过来,为什么以往没有一些办法投一些门户网站,和展示类广告,因为一投按天投放,可能95%以上观众看到我的信息,实际上他不是一个潜在购买人群,至少在那个时点不是。对我来讲,可能95%的费用就是浪费了。但是,如果说确实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我能够比较精确的去否定这样一些目标人群,对于像艺龙,因为我们的用户可能没有办法更像鲁花,鲁花用户群更大,我们在座所有人都是潜在消费者。但是,对于我们来讲这些潜在消费者群体要狭窄一点,如果RTB真正成为未来潮流,能够实现一些效果,我相信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搜索引擎,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量来源,这是我的希望。
  主持人黄晓南:这个类比非常好,其实RTB出现很多在美国,最早出现的时候大家给予的期望就是把搜索的一些核心理念转移到DSP这上面来。这里面两个很重要,一个就是透明化,还有人群定向。这两点存在使得展示广告能够像搜索广告一样规模化,一样给品牌客户创造价值,我不知道在座几位能不能够讲一讲你们这点看法,因为我想不管是初总,对于广告品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有一个疑惑?
  张志弘:我想回应一下两位广告客户,的确广告客户在对广告投资当然很重要一点是能够促进销售,但实际上广告本身也带有两中目的,一个是品牌,一个是销售。没有品牌的商品,到卖比较便宜,同样一个东西一个可以卖500块一个只能卖100块,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定位,现在互联网上也变化了,已经多元化了,互联网不同形式媒体也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现在都知道看效果,跟电视上相比,也不用点击了,这种纯品牌的东西。我们来看RTB,首先第一要先去确认不是internet的全部。第二,RTB也不一定百分之百跟销售有关,有一个重点,第一更精准接触人群。
  在全球你想精准触及到人群变的非常困难,甚至大家抢着去做这件事情,资源不稀缺就不会有,这种交易本身就是供需问题。一方面主要是造成这个方向,当然因为互联网一个特性,的确可以从广告的暴光到最后销售可以追踪,这个就在于每个厂商不同特征,就像鲁花,我们可以跟京东合作把油拿上去去卖,我们现在看很多顾客对也产生很大兴趣,也尝试透过不同方式,包括自己做网上商店,或者跟电商平台合作,都可以投资,当然他的投资未必100%,每笔投资跟消费是正相关。你会发现在投资过程当中,从开始投1块赚1.2,但是你永远不可能这样投下去,最后有一个部分怎么增加你的品牌价值。原来卖1块的东西,卖到1.5块,这个正相关的东西,他能够帮你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东西要分开来看,两个加起来才会创造企业最大的利润,不管在哪个上面。
  Jesh sukhwani:我觉得说的很好,很多观点都讨论了,有很好的观点。对于我们广告商来说,对于在座各位来总结一下,刚才初先生,还有谢震讲到和其他人说的观点。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来构想一下他们的观点,在我们在座各位广告商面前,我们有很多在线促销活动,我们自己要找寻一下,我们的活动目标是什么,是我们打品牌的一个红,还是其他的一些做KPI,或者提高绩效的,提高业绩的一个活动呢?
  首先,要看看我们最基本的一个立足点是什么,比如跟你相应代理人,机构,做我们市场营销的代理人,机构,看看你们的定位是什么,之后就是我们的数据,对我们数据来说,数据驱使着我们的广告,有一个一对一的对话与沟通,之后是不是有更好,更便宜的广告方式。比如有更好的实时方式,否则的话这就是浪费钱了,并没有任何的效率,并不能了解到我们相应广告客户想法,也不会更加聪明。所以,如何来促成这个目标实现呢?我们需要看看我们数据,对于我们活动来说。
  最后我们在讲到有很多不同方法的时候,在中国来说有我们的品友,他现在做了这个业务,在中国是很新的东西,我们试着限制他的范围,看看对我们自己,对我们产品有什么样情况。最后,我们需要来看看我们的目标,然后进行沟通,看看我们有什么样相应数据,这样才能深入到我们目标客户人群,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Yena Cheong:补充几点,我倒觉得对我们中国来说是刚刚得到这个东西,会从海外任何一个错误当中进行学习,吸取教训。我们现在作为我们最后一个点击我们实时竞价模式,看看我们最后点击有这么一个情况。比如说每一次进行搜索行为的时候成本,之后可能1.5块,或者更多,或者1.15,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分析,不是让我们这些相应的网络公司说看看我们这些相应相应的消费者,比如说一户一户去访问,每个家庭进行访问来了解情况。比如看看我们的显示屏上面,在电视上面怎么样一个情况。所以,对我们RTB来说,有一个很大好处,要有一个正确的受众,如果你确实把这个信息递给我们合适的人群和受众,即使没有点击我们也可以进行创品牌,打品牌的活动,当然不要陷入同样陷井当中,我们只是关注最后的点击量。
  吕勇:我很同意他的说法,这个很重要。不管你在做什么样广告,你可能接触的媒体很多,或者用的媒体很多,需要有一个统一评估平台来知道到底销售的业绩应该归在哪一个媒体最后一个上面,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一个统一检测平台。回到他刚才所讲的问题上,我觉得RTB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算法,真正跟优化相关,我有数据,我有结果以后,到底怎么样进一步优化,这个跟算法就会有更大的联系。
  主持人黄晓南:看初总和谢震一番话引起大家激烈讨论,我先总结一下。
  Jesh sukhwani:我多讲一点,我再讲讲其好处。所有受众来说,更多时候看法分析,看看我们现在投资是如何奏效,看看我们在座各位,女士们,先生们,你有我们的银行,也有我们银行帐户,你是不是要求有很好的透明度,可以来了解到你的钱是不是进行投资,如果你在银行把这些钱放在银行里面,可能要求告诉你我们的钱投在什么地方。在做广告的时候也一样,要进行追踪,这也需要有更好智能模式,大家都非常聪明。
  主持人黄晓南:我是从07年开始从传统营销进入到互联网,发现在互联网里面,不管是广告主还是媒体都有一个误区,一到数字营销的时候就开始追求,就忘记了传统营销的一些基本逻辑,就开始追求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者一个简单的结果。什么意思?其实刚才所有的讨论,包括初走的提问,到Jesh和各位点评,其实大家都在讲不管是RTB,还是不RTB,对于广告主做广告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总是要把自己营销目标,要把自己内容讲清楚,要把自己的目标人群定义出来,如果这些工作都没有做,或者说做的有误差,是不会有好的一个结果。
  另外一块一定要有合理的方式去跟踪数据,去衡量数据,去不断的根据这些数据来做优化,这两个环节其实从宝洁过去100年做营销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在没有这些技术之前,我们所获得的数据是有限的,现在我们获得的数据是很多的。我们原来可能定义的人群是简单的,现在定义人群可能非常复杂,这个我想是整个我们数字营销的一个基本准则。这样的话广告主和媒体,广告公司之间才会建立起一种比较合理共同语言。
  谢震:我再补充一下,刚才提到我们很专注效果衡量,但是效果衡量本身是一个蛮复杂,蛮有技术挑战的工作。就像我们看一个足球队谁做了贡献,我们不能只看谁最后完成了射门,在这之前有过人,传球的一些动作。但是我们以往做的方式,我们试图追踪下订单的这一刻,我们也追踪在下订单之前做了哪些事情,包括来进行一些衡量。我们有的人去搜索上海什么地方好玩,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信号,可能会去上海,可能会成为一个,过两天打定主意,一开始说上海什么地方好玩,北京什么地方好玩,这时候可能没有决定是去上海还是去北京,过两天就开始找上海什么酒店便宜,已经打定主意去上海。所以,在各个阶段我们都试图通过一些方式来了解,包括经过几次访问,几次点击,最后是一个综合效果。但是,如果说单纯广告用户没有建立起这样模型,我不知道这个人看到这个广告的人最后是不是真的下的订单,但是从RTB在方式上,逻辑上,效果上也希望能够真正实现。
  当然,说到这个效果,如果一个广告投放没有效果,尤其是在这种竞价的模式下面,可能首先就知道我们的做法,首先不去质疑媒体有问题,首先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他是一个竞价,你出了这个价钱,意味着有人愿意至少跟你差不多的价钱抢这个位置,咱们肯定交换一下自己的位置,为什么我的竞争对手他能够花这个钱去抢这个观众,为什么他能支持,我不能支持。通常,我们首先会看自己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我们促销设计有问题,我们产品竞争力有问题。最终我们如果确定,我们自己都没有问题,这个竞争对手在拼命缩减,我们只能说请你继续做,只能这么做。
  主持人黄晓南:艺龙是比较成熟的广告主,也希望你们的一些好的做法能够进行推广,当然初总通过一轮讨论下来,如果你相信策略是正确的,产品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我们营销广告也是准确投放给了您的目标人群,您的营销应该就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我们之后可以创造出一个比较丰富的体系来衡量这次投放的效果,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能够让您对数字媒体建立起更加新的信心?
  初志恒:我本人对新媒体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你刚才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健词叫“合理”。为什么说,我本身从早就是一个网虫,从到到一直走下来,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见证了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为什么我说合情呢,大家都谈到一个问题,刚才日本那位先生也提到那个问题,其实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搜索,一个分享,还有社交。鲁花的方向一定是的,一定在社交上成为我们的重点。因为你圈层的,必须对您这个圈层里内容接触的所有客户负责,包括我之前说到M2M的一个企业,这是一个世界性信息,我们看到信息越来越碎片化,而且你对应的是机器,不像我们现在是一点对多点交流,大家可能带发微博,有人看书,有人在做别的事,我们交流可能是无效交流,只有你跟你的用户深度交流的时候才能完成O2O。线上的东西刚才各位老师都讲的非常明确,鲁花目标,肯定,也坚定在数字媒体上成就一番事业。
  主持人黄晓南:我们也期待,接下来稍微转一下,在讨论一下中国现在RTB的现状和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吕总号称是中国第一个在RTB投放品牌广告,品友互动也非常高兴成为承载这个广告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DSP,我想请吕总分享一下,这次投放之后,背后客户的一些考虑和您的一些期望?
  吕勇: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不用号称两个字,明显不屑我们做的这个工作。
  主持人黄晓南:这是求证。
  吕勇:这个做的非常好,跟中国现象很有关系,客户不知道,客户知道我投钱了,我们其实广告联盟广告,实际上我们用这笔钱做了一个测试,测试了UE的RTB系统,我不知道是不是变成第一个,当然也是巧合,我们现在也做第二个。当然,我认为最好的地方你有很多机会可以测试不同人的行为,你去看每家系统哪家好哪家坏,当然我现在还不是非常有把握去衡量用过这两家哪家好哪家坏。但是,做完之后,有非常好的数据,或者叫经验,当然很有意思,效果肯定提高了很多,大概提高到将近400,370几,但是这几个数字放在一起大家就可以明白,其实有很大的空间再去提升,包括300%提升不对等,就说明在背后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后来也找到了,因为我们在客户的网站上没有去做代码,机器没有办法去进行进一步优化。找到问题以后,这就是我们将来讲为什么重要一点,有了数据以后,最重要要有数据研究,包括进一步怎么优化,还会涉及到你自己的一些策略上变化。
  当然,这个项目我们做完之后,第二个也挺有意思,真正产生贡献的网站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觉得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以前在没有人群定向之前我们是媒体定向,我们假设这些媒体的用户跟我们营销用户是复合,我们投在这些媒体上,这是简单的媒介策划的原理。事实上RTB投完以后,我们全球都认为RTB结果是对的,实际上对我们是一个很大挑战,实际上我们要想的东西,跟机器算出来的东西中间还是有很大差距,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初志恒:我在做一个市调,最近有一部非常火爆,叫《舌尖上的中国》,看过的请举手?很多,本栏目有鲁花集团特约播映,看过这条广告请举手。数据给我的信息是非常优质的,但是你看,看到这个片子的人很多,看到广告的很少,这就是结论。
  主持人黄晓南:谁给你提供的数据找出来,要用互联网数据。
  初志恒:这个让我非常郁闷,从中央台播出就有本栏目有鲁花特约播映,结果大家都没有看到鲁花的广告。
  吕勇:我觉得您这里面有概念错误,我们做电视策划都知道有节目收视率和广告收视率,这两个差异非常大。从有电视广告到现在为止这个现象一直存在,你不用太在意。
  初志恒:我担心又是机器来忽悠我。
  主持人黄晓南:Jesh你在不同国家也进行运营,在其他国家也都很成功,你觉得有哪些挑战呢?你知道在中国要建立有什么挑战,要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来去克服这些挑战呢?
  Jesh sukhwani:我这里并不想讲市场这个角度,首先我觉得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创造战略必须要适合每一个市场。首先我要说进行教育,进行宣传,你必须要去教育广告主和广告的代理机构,以及媒体的供应商,要让他们了解这个领域。我即使在美国和欧洲,你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两个市场,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说是最先进的,但是还有一些人也不是很懂相关的情况。其次你要进行案例研究,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当然不幸的是在中国我看到是非常缺乏案例研究的,我们应该给中国的市场开发更多的案例研究。
  最后,要进行尝试,去看一看有哪些地方是有错误的,尝试犯错去进行改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这是从我们市场角度来看。
  主持人黄晓南:你刚才提到IPG有着交易描述,你怎么区别这RTB与IPG之间有关?
  Yena Cheong:我们确定与DSP不同的合作伙伴,意味着可以和广告交易平台进行合作,即使是直接的出版商也找到正确交易伙伴,这是我们需要做的,要建立合作关系。在这里我们实际上只是去买一些,如果说有一些最基本的,我们就可以去购买,同时如果说对于客户来说觉得不好马上就不进行了。我们相信RTB的将来应该是和搜索走同样一条战略,同样一条道路,必须要有正确战略,就是我刚才提到每花一美元能够得到十美元,为什么要设定一个预算呢?这是我们的一个希望。
  大家知道这里有不同类型的媒体和RTB结合起来用,我不想谈挑战,我想谈中国的机会,在美国,英国的市场上,我们也提到不仅仅是去发布这些数据库,我们也可以提到电子商务,还有展示广告等等。基本上来说,包括提到日本的移动DSP,日本移动市场是非常复杂的,对于你们来说有很多机会,也许在接下来12个月到24个月当中,当市场已经做好准备,人们接受教育之后,你们会有着最大数量主要和出版商,中国这些出版商数量将最大,你们的库存也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我觉得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觉得中国甚至会比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走的更快。
  主持人黄晓南:我们这个论坛实在有更多讨论内容,时间有限最后请每一位嘉宾一句话讲一下自己对数字营销,或者对RTB的期许?
  谢震:我不认为RTB本身有什么挑战,而是对每一家企业有一个挑战,你能不能抓住这样一个新的媒体机会,我的期许就是艺龙能够成为像抓住搜索引擎一样抓住新的机会。
  张志弘:我想技术准备好了,媒体也准备好了,广告公司也准备好了,但市场没准备好。期许RTB这个市场能够更加正规和,更加的教育,特别怎么去证明机器不是忽悠你的,这个很重要,因为RTB跟这个模式,跟传统是不一样的。
  Jesh sukhwani:我要说我们要强调一下标准化,当我去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我问一家非常大的视频门户CEO,这里有多少个参与者,有110个,他说去年大约有17万个。为什么有这么多网络格式呢?真的太多了。
  Yena Cheong:其实技术是最好的,但是最后还是涉及到人,我们怎么利用新的模式,无论是RTB,还是DSP,那些技术都是人做出来,我们以后必须知道跟客户合作,要跟哪一个消费者通话,那个是人做出来,不是机器做出来的。
  吕勇:我觉得RTB这个东西在中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真正期许,所有做RTB公司应该联合起来把这个蛋糕做大。
  初志恒:山就在那里,你不去它不会来,RTB就在那里,你不去它不会来,谢谢。
  主持人黄晓南:非常好,掌声感谢今天嘉宾的精彩分享,谢谢。
[ 责任编辑:高妍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待跨境电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