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替代率递减的例子为零的含义以及相关例子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中微考试复习点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中微考试复习点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微观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 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 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 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 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 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 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 同? 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 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 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人类要 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 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 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 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 经济学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富有,同样的 劳动在美国获得的报酬比较高,人们都想移民到 美国去。目光肤浅的人往往以为那是因为美国的 科技发达,但懂得经济学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 经济学不仅仅回答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而且回答人类历史何以在十九世纪之后进入了财 富的高速增长期。当然也能够回答我国改革开放 三十年来,怎么实现了人均收入增长了十几倍, 以及今后收入增长的潜力还有多大等。这样一门 学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为什么在华农租房如此困难?为什么一个国家的 通货膨胀率高,而另一些国家的物价稳定?? 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你要决定在学校学习多少年?你要决定把多少收 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当你贷款买房时怎么决 定还款方式?? 经济学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 力与局限性。为什么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为什么中国许多行 业都存在诸如“初装费”之类的费用。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整个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提。 ?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 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学习中的困难? 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 的特点,前后连贯性很强。 ? 运用了比较多的模型,需要较好 的数学功底。 学习的方法? 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 ? 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 争论、深入讨论的习惯。 ? 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 ? 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天赋。与 更高深的哲学或是纯科学相比,经济学不 是……一门极其容易的科学吗?一门容易的科 学,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拨萃!这个 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 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 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 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 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 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 来而研究现在。他必须考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 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 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 治家一样脚踏实地。--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参考书目:?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 业出版社(上册)。?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第一章 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 三、经济学研究内容 ? 四、经济学分类? 五、微观经济学鸟瞰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1930年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 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涉及范围? 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 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 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欲望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二)资源稀缺性?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 自然资源 ? 经济资源 生产四要素 ? 劳动 L ? 资本 K ? 土地 N (自然资源)? 企业家才能 E (entrepreneur) ?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 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三)选择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原子弹15 A B 12 9 6 ?ABCDEF各点的组 3 合怎样??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CDE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 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F 3 4 5粮食上大学的机会成 本分析?0 12 三、经济学研究内容? 生产什么(what)– 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how)–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 生产、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for whom) ? 何时生产(when)–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谁做决策(who)– 经济体制问题: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 合经济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1、生产什么?产品的选择,由厂商和消费者在商品市 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价格是决定生产什么的关 键因素。 2、如何生产?生产方式选择,要素组合,由生产者行 为决定,政府也有影响。 3、为谁生产?收入分配问题,在要素市场完成 4、谁作出决策,依据什么程序?计划经济----政府; 市场经济----市场;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 四、经济学分类(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 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 定。 (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 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 体经济等宏观经 济问题。(3)国际经济学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经济科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联 系?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五、微观经济学鸟瞰产品市场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咖啡的价格、茶叶 的价格、糖的价格等 企业对产品的供给公众 相对效用决 定的偏好或 无差异曲线S S劳动的工资、土地的地租、 机器的租金等企业 生产函数把 投入和产出 联系起来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以及相关基本概念– – – – – – –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弹性的概念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模型 第二节? 需求需求曲线–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价格下, 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 量 –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讨论该商品的 价格和购买量的关系 – 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 – 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效用的交换。 效用是商品对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程度 – 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溢效交换。等价 交换的是有问题的。 ? 需求表表1价格某商品的需求表需求量12 3 4 5700600 500 400 30067200100 P价 格7 6 5 4 3 2 1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Q d ? f (P)Q ? ? ? ?PdQ线性需求函数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下倾斜 的,斜率为负,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 需求函数可用代数方法表示为Q D = f (P,P S,P C,Y,A,A C,N,C P,P E,???)– – – – – – – – – – QD P PS PC Y A AC N CP PE ——商品的需求量; ——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广告支出(和其他营销支出); ——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广告支出; ——人口(及其他人口因素);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 ——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 ? PS ——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的影响 – 举例 ? PC ——互补品– 定义 – 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 举例 ? Y——消费者的收入– 经济周期与收入的波动 – 收入波动与市场需求的淡旺交替 ? PE : 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 预期价格的上升会使商品的现期需求上升;反 之,预期价格的下降对导致现期需求的下降。 – 因此,关注社会对商品的预期价格的判断是营 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引导人们对预期价格的判 断,也是有效的。 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 耐用品– 耐用品可以储存较长的时间,因此,需求的变化 可能不会在生产中表现出来? 派生的需求– 派生的需求值的是对生产品的需求 – 影响消费品的需求可能不会影响对生产品的需求? 汇率因素– 汇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的他国货币的数量 – 汇率增值:一单位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他国货币 增加。汇率增值不利于出口。 – 汇率贬值:一单位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他国货币 减少。汇率贬值有利于出口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得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 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 供给函数Q ? f (P)s ? 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一种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 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 之间的数字序列表。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供给量2 3 4 5 60 200 400 600 800 ? 供给曲线P 价 格6 5 4 3 2 1AQ s ? f (P)供给量Q ? ?? ? ?PsQ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 率为正值。它们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的规律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表明在某一价格下的需求量 和供给量是多数,没说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 多少。 ?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 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 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 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叉点,该交叉点成为均衡点。 –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指得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 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指得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 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 一般均衡假定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会 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 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P价 格7 6 5 4 3 2 1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AQ在均衡点E,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 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也 是相等的。因此,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使双方都感到满 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 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1、需求曲线的移动 ?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 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 动。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D1价 格D2DP1 P20Q4Q1 Q2 Q3 ?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 价格的变化仅会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而供给函数中的其他变量(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 技术的变化、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预 期的变化???)将导致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S2价 格SS1P1 P20Q Q2 4Q1Q3 ?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D1价 格D2DSP3 P2 P10Q1 Q2 Q3 ?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S2价 格SS1P1 P2 P30Q2Q1Q3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 其它条件不变情况,需求变动分别引起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 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 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理论链接?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 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 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勿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 社会的用途。……。确实,他通常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 道他自己是在多达程度促进公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 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 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 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 下更能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5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指得是用来表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 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 均衡价格决定模型Qd ? ? ? ? ? P Q s ? ?? ? ? ? P Qd ? Qs ? ? ? ? ? ?假定: Qd=800-100P Qs=-400+200P Qd= Qs 需求变动: Qd=P 供给变动: Qs=-700+200P ?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得是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 外生变量指得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 知变量 –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一般是由模型以 外的因素决定,也可被看作是外生变量 ?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经济模型中,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 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被成为静态分析 – 在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变化对,相应的内 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究外生变 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 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 在经济模型中,需求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 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被成为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是考查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 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 态的特征 – 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后, 新旧均衡状态 – 动态均衡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 考查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 化过程 第六节 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ED)– 需求的相对变化(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 的相对变化(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 – 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 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对变化的程度?Q Q ED ? ?P P ? 弧价格弹性– 弧价格弹性是计算两个价格之间的价格弹性的一 种方法。它表示价格P1从到P2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 响Q1 ? Q2 Q2 ? Q1 ( ) Q ? Q1 P2 ? P 1 2 ED ? ? 2 ? P2 ? P P2 ? P Q2 ? Q1 1 1 P ?P ( 2 1) 2 ? 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分类5 4 3 2 1ED&15 4 3 2 1 40 50ED&1 缺乏弹性5 4 3 2 1 40 50ED=1富有弹性单位弹性0 10 20 3054 3 2 10 10 20 3054 3 2 10 10 20 304050ED=∞ 完全弹性ED=0 完全无弹性0 10 20 3040500 10 20 304050 计算:1、某种商品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 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 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答:(1)已知P1=8,P2=6,Q1=20,Q2=30。代入:(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 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 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答:已知Ed=0.15,P=1.2,以及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有:由上式可求得:△P=0.8(元) 故,当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10% 0.15 ? ?P 1.2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A F CQ d ? f (P)OGBdQ P GB CG GB CB FO ed ? ? ? ? ? ? ? ? dP Q CG OG OG AC AF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 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求得 |ED|=∞(完全弹性) |ED|&1(弹性充足)p1 p2A|ED|=1(单位弹性)B|ED|&1(弹性不足)Q1Q2|ED|=0 (完全无弹性)ed=∞ Q=f(p) Q=f(p) 五、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1、总收益(Total revenue)的概念总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思考: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者的总 收益怎样? 2、当需求富有弹性 E & 1( “薄利多销”)?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解答: (1)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 P2=500 –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1=50000 TR2 –TR1=54000 –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 (2)如果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20%。 P3=500 +500×10%=550元/台 Q3=100 -100×20%=80台 TR3=P3×Q3=550×80=44000元 TR3 –TR1=44000 –50000= -6000元 TR3&TR1,表明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 Q1=100台 , 试分析以下收益 状况。 (1)如价格下调10%? (2)如价格上调10%? 3、当需求缺乏弹性 E & 1 ( “谷贱农伤”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解答: (1)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 0.2 –0.2×10%=0.18元/斤, Q2=100+100×5%=105斤 TR1=P1×Q1=0.2×100=20元 TR2=P2×Q2=0.18×105=18.9元 TR2 –TR1=18.9–20= -1.1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2)如果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5%, P3=0.2 +0.2*10%=0.22元/斤, Q3=100 -100*5%=95斤 TR3=P3×Q3=0.22×95=20.9元 TR3 –TR1=20.9 –20= 0.9元 TR3&TR1,表明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例:面粉Ed=0.5,P1=0.2元/斤, Q1=100斤 。试分析以下收益状 况。 (1)如价格下调10%? (2)如价格上调10%?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弹 性 价格决策 ED&1 ED=1 ED&1 ED=0 ED=∞降价 涨价 最佳决策收入 增加 收入 减少 降价收入 不变 收入 不变 两可收入 减少 收入 增加 涨价同比例于价格 的下降而减少 同比例于价格 的上升而增加 涨价既定的价格下,收 益可以无限增加, 厂商不会降价。 收益会减少为0 不变 ? 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所多,顾客的选择就越多,需求的价 格弹性就越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 性就可能越大;其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 价格就可能越小。–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 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较大。 ?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所多,顾客的选择就越多,需求的价 格弹性就越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 性就可能越大;其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 价格就可能越小。–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 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较大。 – 预算比例用于一种商品上的预算比例越大,正常商品的 价格弹性越充足– 分析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有效替代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弹性 会越来越充足 ? 需求的收入弹性– 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Q Q Ey ? ?Y Y–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收入弹性都是正的? 正常品:EY&0 ? 低档品: EY&0 ? 必需品: EY&1 (恩格尔定律,因为食物的收入 弹性随国家的富裕程度而减少) ? 奢侈品: EY&1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 供给弹性一般指的就是供给价格弹性 ? 供给价格弹性:一种商品供给量对于其价 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Q / Q ?Q P E s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P / P ? ?P ? Q 供给价格的弧弹性和点弹性(Q2 ? Q1 ) (Q2 ? Q1 ) / 2 ? Es ( P2 ? P ) 1 ( P2 ? P ) / 1 2? 弧弹性的计算:? 点弹性的计算:Ed?Q / Q ?Q P P ? Lim = Lim ? ? f (P) ` ?P ?0 ?P / P ?P ? 0 ?P Q Q 供给弹性的类型? Es & 1,供给富有弹性。代表商品:高价格的奢侈 品 ? Es & 1,供给缺乏弹性。代表商品:农产品 ? Es=0,供给弹性无穷大(水平的供给曲线) ? Es=∞,供给完全无弹性(垂直的供给曲线), 代表商品:土地、文物和电影票等供给量固定的 商品 ? Es=1,单位供给弹性。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供给时间的长短。 ? 时间与供给弹性存在正相关:瞬时供给不随价格变化,是一条垂直于 横轴的供给曲线,ES=0 ? 短期供给缺乏弹性;长期供给富有弹性。 ? (2)生产产品成本变化。 ? 生产成本增加快,则供给弹性小,反之就大。 ? (3)生产规模与生产周期。通常企业产品生产周期长,生产规模大, 会对价格变化反应较迟缓,供给弹性较小;反之,较大。 ? (4)调整产品的难易程度。供给弹性与调整的难易程度反方向变动: 产品容易调整的,供给弹性大;反之弹性小。 ? (5)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 ? 如果存在齐备的要素并且价格较低,供给弹性就大;反之弹性较小。 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 线上的所有的点弹性也不变,这个说 法 ? ? ? ?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判定正确不正确 ? ? ? ?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型供给曲线的斜率不 变,因此其线上的所有的点弹性也不变, 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判定正确不正确 2、需求的交叉弹性E X ,Y QX 2 ? QX 1 ?Q X ?Q X P QX 1 QX ? ? ? ? Y P 2 ?P1 ?P ?P QX Y Y Y Y P1 P Y YPYXY为替代品EXY&0,XY为互补品EXY&0,QX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 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 度。EI Q2 ? Q1 ?Q ?Q I Q1 Q ? ? ? ? I 2 ? I1 ?I ?I Q I1 I劣等商品: 正常商品: 高档商品:EI ? 0 0 ? EI ? 1 EI ? 1 ? 假如另外一家KFC连锁店的汉堡的需求 函数是:D=00P ? 问:汉堡价格在10元和8元之间的需求 价格的弧弹性是多少? ? 假如KFC某连锁店的汉堡的需求函数是: D= f (P)=00P ? 问:在价格为10元和价格为8元的时候, 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分别是多少? ? 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Q=100-P2, 求价格P=2和P=5的时候的点弹性。 ? 某君消费商品x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关系 是Q=5M1/2,求收入M=3600时候的点需 求收入弹性。 ? 当某城市地铁车票由4元提升到5元时, 乘客由880万人次减少到了800万人次。 求需求价格的弧弹性。 第七节鲜鱼的价格P1 应该制定的价格 P2 P3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对于准备出售的鲜鱼量Q1 而言,惟有P1是能给销售 者带来最大收入的最优价 格。 C A B 鲜鱼的需求曲线 鲜鱼的数量?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Q1 Q2准备售出的全部数量 三、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及影响P D E Sexcess deman d 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 政府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抑制 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 了对付通货膨胀Pe P0OQ1 QeQ2Q配给法分配产品 excess supplyP D P0 E S最低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某 些行业的发展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PeQOQ1QeQ2 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的解释SP1 P2S‘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农产品的支持价格Q2 Q1 2.8 蛛网模型? 模型的提出–蛛网(Cobweb) 模型是为了解释生猪之类的 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而提出的。1930年,美国的 H· 舒尔茨和荷兰的J· 廷伯根各自独立地提出了 该模型。 ? 模型基本假设– 物品不易保存 – 生产者信息不充分,决策滞后,即根据当年的价格决 定下一年的产量 – 当年市场价格由当年的产量决定。? 假设的数学描述– 产品不易保存,即需求量等于当年产量:Qdt=Qst – 根据今年的价格决定下一年的产量:Qst=f(Pt-1) – 当年价格取决当年产量和消费者的需求:Pt=g(Qdt) ? 发散型蛛网P S当需求线较供给线陡 峭时,或者说当需求较 供给缺乏弹性时,一旦 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它 将偏离得越来越远,即 价格调整过程是发散的。D 0 Q ? 收敛型蛛网P S 当需求线较供给线平 坦时,或者说当需求较 供给更富有弹性时,一 旦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它将趋于向均衡价格调 整,即价格调整过程是 收敛的。 QD 0 ? 封闭型蛛网P S当需求线与供给线同 样陡峭,或者说当需求 与供给同样富有或缺乏 弹性时,一旦价格偏离 均衡价格,它将等幅度 循环振荡,即价格调整 过程是发散的。D 0 Q 第三章 效用论效用论– – – – – – – – 效用的概念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的预算线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效用的概念– 效用指得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 程度?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像热和重量一样能够用数字衡量和比 较。这种观点被称为基数效用论。 – 现在的经济学家大多认为,效用是不可度量的,效用的相对大小 只不过代表物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这种观点被称为序数效 用论。 理论链接? 效用(utility)一词是由 英国哲学家、功利主义创始人边 沁提出来。? Jeremy Bentham()衡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最大多数人的 最大幸福。 边沁,《关于政府的片断论述》 案例1: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 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 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 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 总和。 ?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 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用TU记总效用,Q记数量,MU记边际效用,那么, 边际效用的计算公式是: MU= ΔTU ΔX 由(德)Gossen()在 《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 的规律》(1854年)中所提出。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称戈森第一定理–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 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东西消费量的增加,消 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 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 –请注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中的条件,一是在特定时 期内,二是其他条件不变。这是说,如果研究人们 吃冰激凌的效用,那么,我们必须制定观察的时间 区间,一个小时之内或一周之内;我们还必须保证 其他条件不变,即这一时期的气温和同时消费的其 他东西。 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并且, 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 加一元钱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 越来越小的。 ? 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 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理性 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消费者在决定每一元花费 在何种商品上时,总是选择购买后一元钱带来的效用 最大的商品。如果一个商品X带来的效用(边际效用) 为MUX,一元钱带来的效用就是MUX/PX。由于边际 效用递减,一元钱带来的效用MUX/PX随着X的消费量 增加而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另一种商品成为选 择对象。当花费完最后一元钱时,经过比较的所有商 品再多化一元钱带来的效用必须相等,否则不能使效 用最大。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MU n MU1 MU 2 ? ??? ?? P P2 Pn 13、消费者均衡的计算是一个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问题。可用拉格朗日法求极值。问题: max U ( q1, ?, qn , ) s.t .?ipi ? qi ? I根据拉格朗日法,首先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然后根据极值存在 的一阶条件:拉格朗日函数对自变量的一阶偏微分为0,得到关于商 品数量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后即可得到均衡消费量。 问题: max U ( q1, ?, qn , ) s.t.?pii? qi ? I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L ?   U ( q1, ?, qn , ) ? ? ( I ? ? pi ? qi )i存在极值的一阶条件: ?L ?U ? ? ?p1 ? MU1 ? ?p1 ? 0 ?q1 ?q1 ?L ?U ? ? ?p2 ? MU 2 ? ?p2 ? 0 ?q2 ?q2 ?? ?L ?U ? ? ?pn ? MU n ? ?pn ? 0 ?qn ?qn ?L ? I ? ? pi ? qi ? 0 ?? i MU n MU1 MU 2 ? ? ??? ?? p1 p2 pn求解方程组后可以得到所有商品的均衡消费量。 例: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Q MU1 1 11 2 10 3 9 4 8 5 7 6 6 7 5 8 4MU219171513121086? I=8; P1=1, P2=1。 ? 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教材P77 表3-2P1X1 +P2 X2=1?2+ 1?6 = 8 MUX1/P1 =MUX2/P2 =10/1=? TU =107 ? 1、消费者购买商品X、Y的收入为540元,Px =20元,Py=30元,其效用函数为U=3XY2, 求(1)为实现效用最大化,购买这两种商品 数量各应是多少?(2)总效用是多少? ? 已知某君每月收入为120元,花费于两种商品 X与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的价格为PX=2 元,Y的价格PY=3元; ? (1)为使获得的效用为极大,他购买的X与Y 各为多少? ? (2)他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货币的边际效 用为多少? 4、需求曲线的推导? 商品的需求价格[Demand Price]:消费者在 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 边际效用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需求价格 随购买量的增加而递减。?MU ?? P 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P7 6 5 4 3 2 1 0 1 2 3 4?基数效用论者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的假定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 衡条件,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D? ? ? ? ?Q d ? f (P)567Qd 5、消费者剩余P消费者 剩余 市场 价格? 消费者剩余 ? [Consumer Surplus] ? 消费者剩余是 消费者在购买 一定数量的某 种商品时愿意 支付的最高总 价格与实际支 付的总价格之 间的差额。5.0 4.5 4.0 3.5 3.02.0教材P80 图3-31.0012345Q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第一个假定是偏好的完全性 – 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 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 A的偏好大于B ? A的偏好小于B ? A的偏好等于B – 第二个假定是偏好的可传递性。 – 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的组合,如果消费者认 为对A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 好,对B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对C的 偏好,那么该消费者必须作出对A的偏好大 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 – 第三个假定是偏好的非饱和性。 –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 商品的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 于含有这中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 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U=f(X1,X2)X1无差异曲线Q1X2 ?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连续性(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 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 用水平越低)。 – 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 交 –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陡峭程度的含义是什么呢?如图,沿着一条给定的无差异 曲线U从A点移动到B点,即保 持效用水平不变,X的数量增 加Δx,Y的数量就必须减少 |Δy|,我们也称这一过程为消费 者用x替代Y,那么,保持效用水 平不变,每新增1单位X能够替 代Y的数量是 |Δy|/ Δx 这是一个比率,称边际替代率, 记为RCSXY(或MRSXY) yAΔyΔxB U0x ?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 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所需要放弃的 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 在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 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 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 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 差异线的性质凸向原点。 3、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牛奶 3 2 U1 U2 U3 1 2 3 咖啡 1 0 1 2 3 4 眼镜片 (1)完全替代品 (2)完全互补品眼镜架U1 U2210尿 布U1U2U3过 期 牛 奶U1U2U3Q1 (3)无用商品 食品Q2Q3 食品(4)有害商品 第三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 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X1 AI=P1X1+P2X2C DBX2 X2 ?I P2P1X1+P2X2=I斜率=- P1 P240 30 20 10 O 10 20 30X1 ?I P1 二、预算线的变动? 在消费者的收入I、商品1的价格P1和商品2的价格P2 这三个量之中,只要有一个量发生变化,就会使原有 的预算线发生变动。 ? 第一种情况:两商品的价格P1和P2不变,消费者的收 入I发生变化。 ? 第二种情况: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 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 第三种情况:当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时,商品1的价格 P1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2保持不变。 ? 第四种情况: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 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第一,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 者带来最偏好的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 优的商品组合必须是能够能消费者带来最 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 第二,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 算线上。 X2 Aa X2*EbX1* BSU3 U1 U2无差异曲线图描述了消费者 关于消费组合的排序,而预 算线描述了消费者的选择机 会,两者结合起来决定消费 者的最优消费组合。X1只有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 E,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 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 为什么这样呢?? 从图上可以看出,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 的X1与X2商品的组合才达到在收入和价格 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 ? 在比它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U3 所代表的 效用大于U2,但消费可能线AB同它既不相 交又不相切,这说明达到U3效用水平的X1 商品与X2商品的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格既 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 而在比它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U1,虽然AB线同 它有两个交点a和b,这表明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 可以购买a、b 商品组合。但,这两点的效用低于 无差异曲线U2。 ? 消费者可以改变购买组合,选择AB线段上位于a 点往右或b点往左的任何一点商品的组合,都可以 达到比U1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获得比a点和b点更 大的效用水平。 ? E点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 最优消费组合的均衡条件– 一般来说,最优消费组合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相 切时的组合 – 由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是边际替代率, 而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是价格比率,所以, 上述条件又可以表达为:边际替代率=价格比率 MRS12=P1/P2因为, MRS12=MU1/MU2,所以MU1/MU2=P1/P2 我们这里的条件与基数效用得到的条件一致。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 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两商品的价格比。 为什么只有当 MRS ?时,消费者才能获 P P 得最大的满足呢?1 12 2? 如果 的右边看,在市场上,消费者可以减少1单位 的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减少1单位的商品的 购买。 ? 而从不等式的左边看,消费者的偏好认为, 在减少1单位的商品2时,只需增加0.5单位的 商品1,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 ? 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不断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 和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用MRS12 ? ?dX 2 1 1 P ? ? ? 1 ,那么,从不等式 dX 1 0.5 1 P2 2、边角均衡或边角解YKYO YXOKX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无法与预算线相切,或 效用函数凹向原点,消费者均衡点将在无 差异曲线与坐标轴相交的角点上。KOX 应用专栏? 假设一个消费者目前关于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 2,X的价格为每个2元,Y的价格为每个4元,他是 否实现了最优消费组合?如不,他该如何调整? ? 答:因为他的边际替代率2大于价格比率1/2,他 没有实现最优消费组合。现在,在这个消费者看 来,增加1个X,他愿意放弃2个Y,效用水平不变。 但在市场上,如果他真的放弃2个Y,他能够得到4 个X,其中1个X就足以补偿他放弃2个Y的效用损失, 其余3个Y将其效用净增加。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 费者均衡的影响1、价格—消费线在消费者可选者的商品种,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将影响 消费者的均衡商品组合。 Y商品假定在两种商品的情况 下,当X商品的价格PX变 化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 化,均衡消费点——无差 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也 发生变化,其轨迹极为价 格—消费线。价格—消费线OX商品 ? 从价格消费曲线到需求曲线价格PX 需求曲线是需求量与 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每一点 代表着消费者在相应价格 水平上的最优选择,我们 能够说,需求线上的每一 点处,消费者最优化了或 效用最大化了。PX1 PX2 PX3需求线0x1x2x3数量x 2、收入-消费曲线Y0M1/PX M2/PXM3/PX如所示,当收入增加 时,预算线向外平移, 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 随之移动。最优消费 组合移动的轨迹被称 为收入消费曲线或收 入扩张路径。Xx1 x2 x3 理论链接? 恩格尔曲线收 入 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示 M3 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 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M2M10x1x2x3数量x ? 恩格尔定律– 19世纪的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断言:随着收入的 增加:(1)食品上的支出占预算的比例将会下降;(2) 住房和服装上的支出比例将会保持不变;(3)其他方 面的支出比例将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 概念阐释? 正常物品与低劣物品收 入 低 劣 物 品正 常 物 品 0对于正常物品来说,随 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增 加;对于低劣物品来 说,随着收入增加, 需求量反而减少。一 般来说,任何一种东 西都可以在人们的收 入水平低时是正常物 品,当人们的收入水 平提到到一定程度后 称为低劣物品。 x 第六节?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X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手中的货币的购买 力增加了,他实际上变得更富有了,即实际收 入水平提高了,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种两种商 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高的效用水平,这被称 为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当x的价格下降时,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倾向 于用X替代Y,因此,对X的需求量增加,这被称 为替代效应。 –严格地说,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是保持实际收 入(效用)不变,X的价格变化导致的对X的需求 量的变化。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指价格变化时, 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从而对X的需求量变化。 ? 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yA FU1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acb U20BX1 X2 X3GB’ x 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U1A F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baU2c0BX1 X2 X3GB’ x ? 吉芬(Giffen)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U2 acA FbU1 0BX1 X2 X3GB’ x ? 吉芬商品的条件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时,我们称这种商品为吉芬商品。所以,对吉 芬商品的需求不服从需求规律。? 低劣商品 ? 负的收入效应充分大,足以抵消替代效应。 理论链接? The law of demand:animals and humans在1978年,心理学家S.E.G.Lea对需求方面的广泛研究进行了总结, 其中包括动物试验、零售试验和计量经济学试验。各种试验的结果总 结成下表。表中数字有些支持需求规律,有些与需求规律矛盾,有些 则不肯定。支持需求规律 动物试验(18) 15 零售试验(9) 7 计量经济学研究(25) 25反需求规律 1 1 0不肯定 2 1 0 ? 1、某消费者全部收入能购买4单位X和6单 位Y,或者12单位X和和2单位Y,求(1) 预算线方程,(2)商品X与Y的价格比。 ? 2、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线分别为 U=X1.5Y和3X+4Y=100,试计算其对X、Y 商品的最优购买量 第四章 生产论什么是生产函数及其特点? 短期分析vs. 长期分析; 不变投入 vs. 可变投入; 规模报酬变动 vs. 边际报酬变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 生产三个阶段? 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要素最佳投入组合、 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 引言? 生产者的市场行为便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即如何在生产要 素的投入量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者反过来说,在产 量既定时使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最少。 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考虑如 何使成本最小。在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并 将之与上一章讨论的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分析商品 市场的均衡问题——当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时,应该 如何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与价格。本章先讨论第一个 问题。 第一节厂商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 三种基本的厂商组织形式: 1、个人企业:业主制企业亦称独资企业,是指一个人出资 经营、由个人所有和控制并独享经营成果的企业。 2、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所有 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并共同享有经营所得的企业。 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有 独立的注册资产,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二、企业的本质规模经济大规模筹集资 金 家 庭 企 业 管理生产过程企业的本质降低交易成本 [Depressing Transactions cost] 对于交易成本的解释(一)定义:交易部门(即为市场服务的部门)为提供 便于交易的劳务而付出的成本。 (二)交易成本分类:市场信息成本 指有关收集和传播市场信息的成本。合同谈判成本指为订立合同而进行谈判所支出的成本。合同履行成本指为了使合同得以履行而必须支出的成本, 如制定与执行经济法和进行诉讼的费用。 交易成本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递增将 使交易成本递减,即市场规模越小,单位商品 所承担的交易成本越大。Copyright?2004 South-Western 三、厂商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厂商的目标是追 求利润的最大化。 ? 所谓利润最大化:不仅仅指短期利润,更 主要指长期利润;主要是指的综合决策, 而不是指个别决策;主要是指追求差率最 大化,而不是指追求绝对额的最大化。 ? 不排除企业家作为消费者在利润与闲暇间 选择闲暇;不排除由于经营活动的偶然性 和不确定性,没有给企业带来最大化利润; 也不排除一些企业做某些慈善事业的事实。 ? 利润最大化主要是指,企业从事生产为的是能以比生 产产品所费成本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从中取得收益 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并力图使它最大。 ? 但实际情况是: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厂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销 售收入的最大化; 2、在公司制企业里,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经营者往 往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的最大 化。 3、但在长期中,我们仍然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 1、什么是生产要素? 基本的生产要素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所提供的劳动(体力+智力) (2)土地--土地+地上地下一切资源 (3)资本--机器、厂房、设备等 (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管理企业的才能。 2、生产函数 (1)定义: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 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所能生产的最大产 量之间的关系。 (2)函数表达式: Q=f(X1, X2, X3 … Xn)Q=f(L, K) ? 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⑴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 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 固定比例投入的生产函数通常被称为里昂惕夫函数 (Leontief function),其一般表达式为? 其中u、v为常数,min表示括号内两个比例中的最小 者。 ? 在固定比例投入的生产中,若一种要素的投入固定, 而增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并不能使产量增加,也就 是说要素的边际产量为零。 K RC K3 Q3BK2 Q2K1A固 定 收 入 比 例 生 产 函 数Q10L1L2L3L ⑵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 ? AL K? ? ? ? ???L—劳动, K—资本; A —技术水平(参数), ?、?—参数。 A&0, 0&?&1 , 0&?&1。 若?+?=1,该函数为线性齐次函数。 ?、? 分别代表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 份额。 ? 20世纪30年代,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美国1899—— 1922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计算出A为1.01,α为 0.75,因此,美国这一时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为Q ? 1.01L K0.750.25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生产中的短期(short run):就单个企业而言,指短 到至少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 生产中的长期(long run):就单个企业而言,指长 到足以使所有投入要素成为变量的时期。 生产上的短期与长期不同于日历上的短期与长期 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劳动的平均产量:总产量与所使用的 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TPL ( L , K ) APL ? L? 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 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TPL ( L, K ) MPL ? ?L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L 0 1 2 3 4 5 6 7 8 TPL 0 3 8 12 15 17 17 16 13 APL 0 3 4 4 3 3/4 3 2/5 2 5/6 2 2/7 1 5/8 3 5 4 3 2 0 1 -3 MPLQ ? f L, K?? 20 15 10 5 0 06 5 4 3 2 1 0 -1 -2 -3TPL12345678APL012345678MPL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定义:在技术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 况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 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 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 递减的。 ? 2、原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 素的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都存在 着一种最佳组合比例。 马尔萨斯与粮食危机? 马尔萨斯预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边际报酬递 减对粮食产量增加的限制,将会出现大规模的 饥饿。 ? 为什么马尔萨斯的预言没有实现? 世界人均粮食消费消费指数年份 指数80 1990100115 123 128 13719951998135140 马尔萨斯与粮食危机? 数据显示,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 速度; ? 技术进步使得粮食的供给增长速度超过了 需求增长速度,而马尔萨斯忽略了这一点; 马尔萨斯与粮食危机? 技术造成粮食过剩并导致价格下降;? 问题:– 既然粮食是过剩的,为什么世界上仍有上千万 人仍处在饥饿之中? MAX(TP)?拐点ⅠMAX(MP)? ?? ?ⅡMAX(AP)TPⅢ0?AP MP L 2、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 系A、当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以递增的 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 量绝对减少; B、某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某一点总产量 的导数; C、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就是总产量最大的 点。MP&0 , TP递增; MP&0 , TP递减; MP=0 , TP达到最大值。 当MP=0时 , TP达到最大值[证明]一阶条件:?TP ? f ( X ), MP ? 令dTP =0,即MP =0 dxdTP dx∴当MP=0时,TP达到极值。二阶条件:d 2TP dMP = 2 dx dx∵边际产量递减, ∴dMP &0 dx∴当MP=0时,TP达到极大值。 2、总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关系: 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坐标原点的 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平均产量值。 3、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A、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 B、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 C、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 最大值。MP& AP , AP递增; MP& AP , AP递减; MP= AP , AP达到最大值。 五、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与一种生 产要素的最佳投入区间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从零到最大,呈上升趋势 增加可变要素的 投入量是有利的第二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边际 产量呈下降至零之势,但仍为正值; 总产量仍在增加,并到最大值增加可变要素的 投入量是有利的第三阶段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转为负值,总产 量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下降减少可变要素的 投入量才是有利 的 ?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 1、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为了达到技术上的效率,一种可变生产要素 量的最佳投入点,在第二阶段起点与第三阶 段的终点处所形成的开区间。 2、至于在这一开区间中的哪一点,要看生产要 素的价格比较。如果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 的价格较高,则劳动的投入量少一点对于生 产者有利;若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 的价格较低,则劳动的投入量多一点对于生 产者有利。 3、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将生产维持在第一阶段 或推进到第三阶段。 案例:农场主的经济学??随着土地的集约经营,你有可能成为一个农场 主。为此,让我们来关注北方农场的经验。北方 农场的投入主要是土地和劳动两种要素,主要生 产小麦。根据历年的经验,北方农场的产量和要 素投入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 ? 1 1 ? ?其中,Q表示小麦的产量(吨), Q ? 0.5L2 K 2 L表示劳动投入量, K表示土地的投入量(亩)。 案例:农场主的经济学? 最初农场租用25亩土地,在第一年雇用了4个 人,在实际耕种过程中,农场主发现人手非 常紧张,以至于有很多土地上麦苗长得不齐, 并且除草也不是很好,所以第二年他决定增 加人手,雇佣了9个人。不过,一年下来农场 主仍觉得还没有做到精耕细作,决定继续增 加人手,第三年雇佣人数增加到16个人。 ? 问题: 1、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该农场主劳动的平均 产量和边际产量。 2、根据上题得到的数据,说明平均产量和边 际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要点:? 1、第二年农场主的劳动力的平均产量为APL2=0.83, 第三年农场主的劳动力的平均产量为APL3=0.625。第 二年的边际产量MPL2=0.5,第三年新增劳动力的边际 产量MPL3=0.36。 ? 2、上题结果表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都减少了(1)边际产量的减少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量递 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一种可变 生产要素与一种或几种不变生产要素相结合投入到生产过程之 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再增加 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即边际产量是逐渐 递减的。 (2)平均产量下降是由于雇用的劳动力边际产量下降,使得其边 际产量已经小于平均产量,所以边际产量会将平均产量拉下, 导致平均产量的下降。 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 产函数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该生产函数表示: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两种 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二、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1.含义: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 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Q0表示既 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isoquants)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生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 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K L 组合方式 A 10 80 100 B 20 40 100 C 40 20 100 D 60 13.33 100 E 80 10 100 F 100 8 100 等产量曲线K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80 AB40 Q3 = 300 20 0 20Q2 = 200 Q1 = 10040L 等产量曲线性质1)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 越高;KQ3&Q2&Q1Q3 Q2 Q1OL 等产量曲线性质 2) 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KA C Q2 B Q1OL 性质 3)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 为负; K C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 代率,用以衡量两5 4 3 2 1 0 1 2 3 4 MRTSLK = 2等产量曲线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DMRTSLK = 1 EQ2 = 75 5 L 等产量曲线性质3)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 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 产量之比。证明:MPL ? ?L ? MPK ? ?K ? 0 ?K MPL ? ? ?L MPKK K1 K2 A△KB△LQ LOL1 L2 等产量曲线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当L ?, K ? 时,MPL ?, MPK ? KMRTS LK MPL ? MPK5 4 C MRTSLK = 2d d dK MRTS LK ? (? ) dL dL dL d 2K ?? 2 dL ?032 4/3 1 0 1DMRTSLK = 1 MRTSLK = 2/3 E MRTSLK =1/3 J F Q2 = 752345 L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含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 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 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 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 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2.表达式:若用劳动L去替代资本K,边际技 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LK,若用资本K去替 代劳动L,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KL。 劳动L去替代资本K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ΔK和ΔL分别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 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公式中加一负号是 为了使MRTS值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以便 于比较。 ?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 边际产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指:在维持产 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 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 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第五节等成本线一、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含义: ?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既定的生产要素 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 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其公式表 达式称之为成本方程。也称为厂商的预算限 制线,表示厂商对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不 能超出它的总成本支出的限制。 二、等成本线的表达式:? 由此推导出在等成本线内,表示投资没有用 完;在等成本线外,表示投资不够用。
三、等成本线的变动1、当某投入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比如,当资本价 格不变,而劳动价格发生变化时,会使等成本线左右 旋转。具体分为四种情况:⑴L变化而K不变化;⑵K 变化而L不变化;⑶L、K等比例变化;⑷L、K不等比 例变化。 2、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成本发生变化时 (即生产者的投资——本钱C发生变化),等成本线 可因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等成本线的斜 率就不会发生变化,在同一平面上,距离原点越远的 等成本线代表成本水平越高。如果厂商的成本或要素 的价格发生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其变化 情况依两种要素价格变化情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问题可以从 两方面分析:一个方面是在产量既定时使 成本最小,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 最低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在成本既定时使 产量最大,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 最高的产量。 ? 一、关于既定成本(也即既定投资)条件 下的产量最大化 成本既定,就只存在一 条等成本线,如右图: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Q1 相交于A、B,与等产量 线Q2相切于E,与等产量 线Q3不相切也不相交。 可以看出,既定成本是 无法生产出Q3的产量的; a、b两点位于较低的等 产量线上;只有在E点上, 既定成本才能生产出可 能的最大产量。 二、关于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产量既定,就只存在一条 等产量线,如右图: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A1B1 相交于a、b,与等成本线 A2B2相切于E,与等成本 线A3B3不相切也不相交。 可以看出,较低的成本线 A3B3是无法生产出既定的 产量的;a、b两点位于较 高的等成本线A1B1上;只 有在E点上,既可生产出 既定的产量,又只耗费最 低成本。 三、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 总结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发现: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 的均衡点只能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在这一均衡 点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两者的斜率相等,而等产量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成本线 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来表示。于是, 在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为: ? 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
? 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会不会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 合?研究证明的结论是:只要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就可以得 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对于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并令其分别等于零,即可推出 四、扩展线?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当均衡点建立后,引入比较静 态分析,一旦商品的价格或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 将会导致均衡点的变化。我们曾经分别用收入——消 费线与价格——消费线分析了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消 费者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 变化。关于厂商生产理论也存在着类似的分析。若生 产要素的价格或厂商成本开支发生了变化,将会引起 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的变化。 ? 1、等斜线定义: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 2、扩展线定义:表示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生产 技术条件不变下,与不同总成本支出相对应的投入要 素最优组合点的轨迹 ? 扩展线表示:当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 下,当投资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定沿着扩展线来选 择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点。扩展线表示的是企业 长期进行生产计划时必须遵循的路线。 第七节 规模报酬? 一、规模报酬变化含义 ? 规模报酬又称规模经济,是指厂商同比例地变动所有生产 要素的投入量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动。 ? 根据产出变动与投入变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规模报 酬要为三种情况: 1、规模收益递增: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λ倍,则产出增 加会大于λ倍 2、规模收益不变: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λ 倍,则产出会增加λ倍 3、规模收益递减: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λ 倍,则产出会少于λ倍 规模收益递减(图示)KA8 30 2 10 0 5 20L20 规模收益不变(图示)KA6 30 4 20210 0 5 10 15L 规模收益递增(图示)KA4 30 2 10 0 5 10L20 ? 1、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min(3K, 4L),如果r=4,W=1,问达到12单位产量 的最优成本为多少? ?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 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当成本 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 均衡值。 ? 3、假定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总产量 极大值时雇佣劳动的数量和平均产量达到极 大值时雇佣劳动的数量;当L=3时,计算相应 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值。(L表示投入的 劳动小时数) ? 4、已知生产函数分别为:(1)Q=K2L (2) Q=Min(3K,4L) 对上述函数分别求解: (A)厂商的长期扩展线函数 ;(B)当w=1、 r=4,Q=10时使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 ? 5、已知生产函数 Q ? AL1/ 3 K 1/ 3 判断:(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 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的支配? 第五章 成本论? 成本的概念 ? 短期成本函数 ? 长期成本函数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 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 到的最高收入。 ? 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 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 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 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我们在作出 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 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 合理的。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学生 在大学里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元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 的部分机会成本,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 不用于学费与书费的4万元。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 到一家银行做职员,每年的薪金为2万元。那么,在大学 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因而,该学生的大 学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12万元。 ? 那么,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大学学位可 以提高我们的赚钱能力,因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益的。 为了做出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 会成本。 ? 二、显成本与隐成本 ? 显成本(Explicit Cost):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 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 出。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这些支出是 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 支出。 ? 隐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自己拥有的 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 格。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 来,所以称为隐成本。 ? 三、利润 ? 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 额,不包括正常利润。 ?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 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成本中的一个 有机组成部分。 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会计利润=总收益-成本 正常利润=隐含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总收益-(显成 本+正常利润)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一、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 短期生产函数为: ? 厂商在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STC(Q) ? ?(Q) ? bSTC (Q) ? ?L(Q) ? ? KQ ? f ( L, K ) 相应地,得到短期的总成本函数: STC(Q)=w*L(Q)+b=Ф(Q) +b 短期生产函数QC短期总成本函数( STC(Q) ) 短期总可变成本函数( Ф(Q) )短期总固成本函数( b )OLOQ 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K A3 A2K3E3QQ3 生产扩展线 Q2E2” E1”E3 ”EP Q 1 O QQ3 Q3 Q 2 Q2 Q1对要素K的 有条件需求K2 K3E3’ E2’K1KA1K1E1K2E2OL1Q1 B1L2 L3E1’对要素L的 有条件需求B2B3 OLL1L2L3L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 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 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 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 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 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 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 TC(Q)=TFC+TVC(Q) ? 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 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 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TVC (Q) AVC (Q) ? QTFC AFC (Q) ? Q? 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 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TC (Q) AC (Q) ? ? AFC (Q) ? AVC (Q) Q ?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是厂商在 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MC (Q) ? ?TC (Q) ?Q?TC (Q) dTC MC (Q) ? lim ? ?Q dQ?Q?0 CCTVCTFCOQTCO CAFCQCOQOQ AFC、AVC、AC与MCCTN0 R NTC VCFC Q2 Q3MC ACO CQ1QAVCACmin AVCmin MCmin D A F AFCOQ1Q2 Q3Q 三、短期成本曲线变动的决定因素:边 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定义: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它条 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 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后再递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 间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呈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的递增的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 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 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决定 了MC曲线呈U型特征。 1、 TC、TVC、MC曲线之间的关系: ? MC的值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 率(见后面的证明),MC先降后升对应 着TC曲线和TVC曲线斜率的先递减后递 增。 ? MC的值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 率,证明如下: TC(Q)=TVC(Q)+TFC, 该式两边对产量求导得: MC=dTC/dQ= dTVC/dQ +0= dTVC/dQ 2、 AC、AVC和MC三曲线的关系。–MC与AVC、 AC分别相交于AVC、 AC的最低点(见 后面的证明) –当MC低于AVC、 AC时, AVC、 AC下降 –当MC高于AVC、 AC时, AVC、 AC上升? MC与AVC、 AC分别相交于AVC、 AC的最 低点,因为:dAC/dQ=d(TC/Q)/dQ=1/Q(MC-AC), 令1/Q(MC-AC)=0,得MC=AC为AC的极小值点(这 里省略二阶条件的证明),即MC与AC相交于AC 的最低点; –同理可证明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四、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 际成本曲线1、由TFC曲线到AFC曲线因为AFC(Q)=TFC(Q)/Q,所以,任何 产量水平对应的AFC的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 到TF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得出。2、由TVC到AVC因为AVC(Q)= TVC(Q)/Q,所以,任何产 量水平上的AVC值都可以由连接到曲线上的相应 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 ? 3、由TC曲线到AC曲线 因为AC(Q)=TC(Q) / Q,所以任何 产量水平上的A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C 曲线上的相应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 ? 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 任何产量水平上的MC值既可由TC曲线 又可以由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斜率给 出。 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 系Q ? f ( L, K )TC (Q) ? TVC (Q) ? TFCTVC (Q) ? ? ? L(Q) ? 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 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 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 第二,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着关系 ? 平均产量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 第一,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 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 第二,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 最说点。 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关系Q SCTTCVCRTPLN0 R NN O AP MPL1 N’L2L3L OCQ1Q2 Q3MCQACAVCR’ T’OL1L2S’ L3 MPLAPLN’R’LOQ1Q2 Q3Q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 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 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 LTC=LTC(Q) ?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的包络线。 LTC可以由STC线推导出?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C STC1 STC3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 别由三条STC表示。 ?三条STC截距不同。 ?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 为STC1、STC2、STC3。?假定生产Q2的产量。 ?厂商面临三种选择:d ebSTC2 caOQ1Q2Q3Q?STC1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d点; ?STC2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b点; ?STC3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e点。?最优生产规模 规模调整得到LTC?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在d、b、e三点中b点的成本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 STC2规模生产Q2产量。?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CLTCSTC3LTC STCSTC2 STC1 d e b ac是 的 包 络 线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 优规模和最低成本。?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 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 数个类似的b点,连接即可得 到LTC。OQ1Q2Q3Q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形成 ? 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 曲线 ? 1、定义:所谓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 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 ? 2、LAC曲线的形态呈U型变化,先减 少而后增加 ? 说明: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 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可从LTC曲线推导 出LAC曲线。但是一般不采用此办法来 推导LAC曲线。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 本。 ?LAC的变动规律是: ?呈U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 加?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LTC LAC ? QCLAC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可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 线。EQ LAC的推导?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生产Q1,选择SAC1,OC1模只有三种,规模依次为: ? SAC3、SAC2、SAC1。?生产Q1′,可选较小规是最低成本。 ?生产Q2,选择SAC2,成本 为OC2。 ?生产Q3,选择SAC3。C SAC1 SAC2 SAC3模SAC1,也可选中等规 C1 模SAC2,成本相同。 ?究竟选哪一种规模,要 看长期中的销售量是扩 C2 张还是收缩。 C3 ?销售扩张,则应选用 SAC2规模;销售收缩, 则应选SAC1规模。 O Q1Q1′ Q2Q2Q3Q?得出只有三种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SAC曲线的实线部分。 LAC与SAC的关系?存在无数生产规模, 有无数条SAC曲线, ?得到LAC曲线是无数 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产量水平,都C SAC有一个LAC与SAC的切 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 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 平的最低平均成本。LACQ?在切点之外,SAC高于LA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 LAC包络线的形状? 原因:规模经济。 ? 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SAC1SAC3 SAC2LAC升,后下降,所以, LAC曲线通常是U型。? 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 ?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左端相切; 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右端相切; 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内在经济或规模经济。 3.内在经济与规模经济 Economyof Scale?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 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 的提高。?假定多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也称作规模经济。 ?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是相同的,就是规模报酬问题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内在经济的原因: ?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内在不经济?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 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 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 益的下降。?也称作规模不经济。?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 原因: ?(1)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 ?(2)管理阶层的增加; ?(3)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 ?(4)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 4.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给外在经济的原因?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 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 ?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 流通和获得。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益的 增加。 外在不经济:行业规模过大, 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 益的减少。 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竞争加剧,要素价格提高 ?环境污染,?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C外在经济使LAC下移LAC1LAC2Q 5.长期边际成本 LMC? 长期边际成本LMC: ? 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TC LMC ? ?Q?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以下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SMC曲线推导出LMC LMC推导?LTC是STC的包络线。C STC3 LTC STC STC2 STC1 d e b a c 是 的 包 络 线LTC?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规模的STC 相切,切点斜率相同, ?斜率分别是LMC和 SMC。?即在切点,LMC=SMC。 OQ1Q2Q3Q 进一步?从STC得出LMCCSAC1 SMC1SMC3 S SAC3 SMC2LMC?长期中,假设 ?只有三种规模,?SAC3,SAC2,SAC1 ?相应短期边际成本线 ?SMC3,SMC2,SMC1SAC2 R P O Q1 Q2 Q3LACQ? LMC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 ?在Q1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SAC1。此时,Q1产量的SMC是P,该点LMC=SMC 。 ?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P点,比如R、S等。形成LMC。 更进一步说 明?LAC与每条SAC只有一C SAC1 SMC1 ASMC3 S SAC3 SMC2LMC个切点,分别为A、B、C ?A点:LAC=SAC, ?对应产量是Q1,此时 ?LTC=STC。SAC2 R BCLACP O Q1 Q2 Q3 Q?即当LAC=SAC时,LTC与STC斜率相等,LMC= SMC。同理,得出LMC曲线。?Q1是LAC=SAC时的产量, ?P点是Q1与SMC线的交点, ?P点的成本也是Q1产量上的长期边际成本。 SMC与LMC?交点左边,SMC位CSAC1 SMC1SMC3 SLMCSAC3 SMC2 LACR于LMC的下面,或 SMC<LMC;?交点右边,SMC位SAC2于LMC的上方,或 SMC>LMC。P OQ1CQ2LMCQ3Q?LMC&LAC,LAC? ?LMC&LAC,LAC? ?LMC=LAC,在LAC最低点。LACOQ1Q ? 1、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 =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 值。 ? 2、如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K=4,r=25, Q ? K ?L W=10,求:(1)L的投入函数和生产Q的总成本函 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2)如Q的 价格为40,生产者为获取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Q、 此时利润为多少?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 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 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 安排。 ? 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 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 场和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 同质的。 ?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 ? 4、信息是完全的 ?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P D SPd1O S2 S1QO P d2Qd1 D2 D1O Q ? ? ?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厂商收益的概念 厂商的收益就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 的全部收入。 ? 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 收入。 ? 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 入的增量。TR(Q) ? P ? QTR (Q) AR(Q) ? Q?TR (Q) dTR(Q) MR(Q) ? lim ? ?Q ?0 ?Q dQ ?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P d(AR=MR=P)TRTR0OQ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 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它们都是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 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P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 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 的均衡条件ESMC SACPed(AR=MR=P)0Q1Qe Q2Q PSMCOQ*PQ STC TRO PQ*QOQ*Q 利润最大化条件的数学推导? max ? TR(Q0 ) ? TC (Q0 )d? ?0 dQdTR ? MR dQdTC ? MC dQd? d ?TR ? TC ? dTR dTC ? ? ? ?0 dQ dQ dQ dQMR ? MC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 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 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 大化的均衡条件 下面展示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五种情况: P SMC SAC NE KAR=MR=P超额利润GKEN (阴影部分)?P=AR>SAC, ?厂商处于盈利状态。GOMQ ? 当MR=MC时,P=AR=SAC ? 厂商的经济利润恰 好为零,处于盈亏 平衡状态 。P SMC SACNAR=MR=PGEOMQ PSMC SAC AVC AR=MR=P? 存在亏损GKEN ? (阴影部分)GNK EOMQ 停止营业点P SMC SAC AVC AR=MR=P NEM QO – AR>SAC,厂商获得利润 – AR=SAC,厂商利润刚好零(盈亏平衡点) – AVC<AR<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相对亏损) – AR=AVC,厂商亏损,停产临界点 – AR<AVC,厂商亏损,应停产(绝对亏损)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P P1SMC SAC E1 E2 d1(AR1=MR1=P1) d2(AR2=MR2=P2)P2 AVCP3 P4 P5 0 E4 E5 Q5 Q4 Q3 E3d3(AR3=MR3=P3) d4(AR4=MR4=P4) d5(AR5=MR5=P5) Q2 Q1 Q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 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 的部分来表示QS=f(P) P P1 E1 E2P2 AVCP3 P4 P5 SMC 0 E4 E5 Q5 Q4 Q3 E3Q2 Q1Q 第五节P P1 AVC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S P P1 SP2 SMC 0P2Q2Q1Q0Q2Q1Q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行业的短期供给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LMC P P1 E1 LAC d1(AR1=MR1=P1)P2 P3 E3E2d2(AR2=MR2=P2) d3(AR3=MR3=P3)0Q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一) 应用专栏? 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企业有高额利润时要注意利润会因别的企业的 进入而消失。 – 企业不能因今天有钱赚,就觉得永远可以有钱 赚。 – 因为别人会进入你的领域,你必须考虑明年、 三年后、五年后你的领域内的竞争情况。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 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 获得的更大的利润P=MR=SMC=LMCP P0 F HSMC1 E SAC11LMC LAC SMC2 E2 SAC2 IProfitGd=AR=MRProfitOQ1Q2Q 完全竞争面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 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 期平均成本。PP1SAC3 SMC2 SMC1LMCd1(AR1=MR1=P1)SAC1E1LACSMC3P2P3E3E2d2(AR2=MR2=P2)SAC2d3(AR3=MR3=P3)0Q3Q2Q1Q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PSMC SAC P2 P1 LACP2 P1P D2 D1 S1 S2LSEAB0Qi1Qi2Qi0Q1 Q2Q3Qi(a)厂商(b)行业 ?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PSMC2 LAC2 P2 P1 SMC1 P2P D2 D1P1S1 S2 BLSE2 E1LAC1A0Qi2Qi1Qi 0Q1Q2Q3Qi(a)厂商(b)行业 ?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PSMC1PSMC2P2S1 D1 D2 S2LAC1P1 P2E1LAC2P1A B LSE20Qi1Qi2Qi 0Q1Q2Q3Qi(a)厂商(b)行业 ? 1.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P, 短 期 市 场 供 给 函 数 为 S=P , 单 个 企 业 在 LAC曲线的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 的成本规模不变。 ? (1)求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求 行业内的厂商数目 ?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变为D'=P,短期 供给函数为S'=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 与均衡产量 ? (4)判断(3)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 求行业内厂商的数量 ? (5)判断该行业属于什么类型。 ? 解:(1)D=SS ,P=P, 得QE=3900,PE=6 ? (2)若市场均衡,则厂商一定也达到长期 均衡,二者的均衡价格相同。 ? 厂商均衡时,P=MinLAC,得P=6 ? 因此,市场均衡。N= ? (3)D’=SS’,得QE=5600,PE=6 ? (4)市场长期均衡,N=112 ? (5)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增加时, 产品价格不变) ?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 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 求: ?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 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 (2)当市场上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 须停产; ?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 1、解:(1)SMC=0.3Q2-4Q+15, ? 而MR=P=55=SMC,故Q1=20, ? 而п=(P-SAC)Q=(55-15.5)×20 =790 ? (2)此时有AVC=SMC,即0.1Q2-2Q+ 15=0.3Q2-4Q+15, ? 故Q2=10,此时P=AVC=5 ? (3)SMC=0.3Q2-4Q+15(Q≥10))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 – 垄断竞争 – 寡头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 垄断(Monopoly)市场 :整个行业只有惟一 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在一个存在巨大进入 壁垒的市场中仅有一家厂商生产高度差异化的 产品。 ? 垄断的条件– 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可得到的替代品相差越远,市场就越接近于纯粹垄 断。 –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 垄断者市场力量的来源– 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 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 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 政府的特许 – 自然垄断 – 长期形成的广告和品牌忠诚(Brand Loyalty)会使得竞争者进入一个市场的 费用相当高。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 线是相同的,其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54 3 2 1ED&1 富有弹性54 3 2 1 40 50ED&1 缺乏弹性0 10 20 300 10 20 304050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P, 所以,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 ? 边际收益曲线总是小于平均收益AR ? 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当MR<0时, 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最大值 点 p1 p2– 当|ED|&1时,有MR&0。 此时, TR斜率为正,表 |E |&1(弹性充足) 示厂商总收益随销售 A 量的增加而增加。 |E |=1(单位弹性) – 当|ED|&1时,有MR&0。 B 此时, TR斜率为负,表 |E |&1(弹性不足) 示厂商总收益随销售 量的增加而减少。 – 当|ED|=1时,有MR=0。 Q1 Q2 MR 此时,TR斜率为零,表 最大TR 示厂商总收益达到极 大值点。 – 结论:垄断者决不会 总收益 在需求曲线上价格不 足(即|ED|&1 )的范 围内进行经营。D D DQ1Q2 ?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和价格弹性–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在P轴上的截距与需 求函数相同,但斜率是需求函数斜率的两倍。P ? a ? bQ 总收益 ? TR ? P ? Q ? aQ ? bQ2 MR ? dTR ? a ? 2bQ dQ需求函数的斜率为- b, MR函数的斜率为- 2b 。 –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弹性和价格之间 存在以下关系dTR(Q ) dP dP Q ? P ?Q? ? P (1 ? ? ) dQ dQ dQ P 1 即MR ? P (1 ? ) ED MR(Q ) ?– 当ed&1时,有MR>0 – 当ed<1时,有MR>0 – 当ed=1时,有MR=0 例:一个垄断者总成本函数为: TC=10+5Q; 边际成本函数为:MC=dTC/dQ=5;估计需求 的价格弹性为-2.0 令MR=MC 得到 MC=5美元=P(1+1/-2.0)=MR 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应为:P=5/0.5=10美元 如果 E=-4.0 ,则定价应为 P=5美元/(0.75)=6.67美元/单位 ?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P SMC D D’ H E 0 MR Q1 Q SAC F G ?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 盈利P SMC P1 H E MR 0 Q1 Q F G d(AR) SAC – 亏损P SMC SAC H P1 G AVCFEMR 0 Q1d(MR) Q – 盈亏平衡当垄断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线(SAC)与需求线(d)相切 时P SMC SAC AVC P1 E MR 0 Q1Fd(MR) Q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单个厂 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 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 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MR=LMC=SMC 六、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在同一 时间内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 同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边际替代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