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创业者的痛苦最痛苦的时刻,你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那些难熬的日子,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那些难熬的日子,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1、23岁,今年刚毕业,毕业就失业。在一个民房拆成四个的出租屋里考虑今晚吃泡面还是订一份便宜的盖饭,其实检查出来肾结石,但是不知道怎么和爸妈说,爸妈知道了一定会让我回家。但是既然走出家门,就不想什么都没做成就回去。我们越来越在乎爸妈们的面子,想让他们和邻居亲戚聊天的时候被提及自己时,那种自豪感。所以不能回去,有苦也要自己扛。
2、是啊,26岁单身,在深圳一个人交完高中弟弟学费房租也来了要寄生活费给父母。一年到头什么也没有买,连买件衣服也要三思而后行,下大雨淋湿衣服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找任何人。只想安安静静听音乐,哭完第二天也是笑着上班
3、一年前刚失恋那会,一无所有,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借钱租的房子,一层的居民房,屋里分不清白天晚上,进屋就得开灯否则什么都看不到的那种。因为房子太密了,周围没有信号,我经常会想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自己死在这个屋子也不会有人发现,除非一个月房东找我要房租会发现每周末就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不知道去哪,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亲人,一个人在北京漂着,当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为失恋而难过,心里只想着我得养活自己,我得挣钱,我不能倒,最终我也挺过来了,没有死,没有依靠任何人,现在一个人过得挺好的!
4、过了20几年的平凡生活突然就发生了变化,家里突然就欠了好多钱,男朋友分手了,每天都在煎熬,每天早上醒过来就绝望得想大哭一场,可是知道不能哭,要去工作,还要努力工作去还债,还要咬紧牙活下去。
5、08年毕业到现在9年时间,刚毕业那会,就开始做销售,头三年一直努力也没有出成绩住在农民房里面2年。印象中还从父母那里拿过一次车费。我觉得这辈子算完了,觉得是觉得,第二天还是一样继续奋斗。2011年做了经理,2012年成了公司合伙人。14年合伙人反水,我大十几万分文没有拿到,心都TM算了。觉得真没法活了,喝完酒,醒来还是觉得奋斗,拿着3万块钱创业,14年底一次给母亲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就觉得活着真苦逼,母亲说别创业了,晚上喝点酒,醒来还是接着奋斗。现在30而立,现在公司平稳发展,年底也准备从贸易转建工厂了,活着真好!只要一直努力着,总会有成功那一天,觉得活不下去的时候,喝点小酒,想想身边谁活得容易,第二天接着奋斗。
6、当时在北京做乳腺增生的手术,特地问过医生后,说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刚好是暑期,父母都没来过北京,不认识路,过来吃住都是问题,就不让他们过来。这个手术又难以启齿,朋友几乎都回家了,就谁也没告诉。我以为自己足够的坚强,但是当自己做完手术被推出病房,医生问:“有家属把你推回去么?”我摇头,又问:“朋友呢”,我说:“没通知她们。”但自己的眼泪却一刹那涌了出来,却又尽量憋回去,说着谢谢医生,麻烦你们的话。然后几乎两天没办法躺着睡觉,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去打饭
7、考研党+工作党。我觉得我才23,我却要考虑到25岁以后的人生,是怎样,怎么做,不是生活没有简单二字,而是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不简单了。不是我们太贪心,而是周围的一切,不得不让我们变得更好。
8、27岁,一个从小为了更好地活着,总是很傻很用劲的姑娘,淹没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一次次无助孤独,又一次次满怀希望。身处异地,房贷压力,健康出问题,无亲人可联系,挣扎过很多次,但每天醒来又重新活起来了,久而久之甘愿沉默,不愿言苦,怕没人可听,也怕说多了会让自己更矫情,矫情了就只会更糟……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事99%都与旁人无关,觉察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厌倦到不需要用别人的认同填补自己的空虚迷茫。所以,世界上一定有跟我一样的人,也一定有比我做得更好的人,一起加油。
9、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30岁焦虑,明明今年才24,喜欢的人对自己没感觉,一句你是个好姑娘你值得遇见更好的人,不喜欢的人喜欢自己又被拒绝,30岁焦虑的我害怕到了30岁,还没能找到一个互相喜欢的人,父母渐老,害怕30岁过后,没能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晚年,还过着只能养活自己的日子,工资还是那么少,能力还这么小,遇到事情处理起来,还是那么那么的幼稚。喜欢熬夜的我渐渐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害怕30岁的时候周身毛病看不起医生,练习着早睡早起。工作之余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怕没能在30岁之前努力进步提升自己而被社会淘汰。想要换工作想要更努力想要往上爬,又想要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害怕还没能到30岁,就已经过上了一眼看穿的生活,又害怕30岁以后,还没能好好稳定下来,好好的,过生活该过的,做自己该做的。一切一切的害怕,都还在害怕着,但好像又不是那么害怕。生活很好,彩虹很美,想做的事情很真实,追求的目标在眼前。
20-30岁那些年,你又是如何走过来的?突然想起一句话:“单枪匹马你别怕,一腔孤勇又如何,这一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怂”。也送给你们吧,一起加油,共勉!
=================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那些创业最痛苦的时刻,你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创业只有3天顺境,剩下的全是举步维艰。”想必每一位创业者对此都深有体会。
旷日持久的孤独、焦虑、痛苦,伴随着一个接一个的“坑”,不断锤炼着创业者的身体与精神。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磨砺,创业者才得以成长。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独角兽峰会中,我们采访了一些“有故事”的独角兽,从默默无闻到小有所成,他们经历的那些生死时刻与成长方法或许能对你有些许帮助。
创业路上最痛苦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如何解决的?
万兴科技吴太兵
我们创业15年,在国内上市时,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与监管机构沟通,向对方解释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样的事。
我们两次上会,第一次被否,完全没有准备,也完全没有想到过是这样的结局,用一句话来描述当时的心态:“我们想到了一百个庆祝的方式,唯独没有想过失败后怎么处理。好在我们在苦难的时候,有同事,有黑马,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才第二次迅速上会。
有时候命运的确特别反常,上会前面临很多监管机构的质疑,反过来想,因为这个过程,我们成为了一只“龙头股”,市值从最初的20多亿到现在的100多亿。这个故事我想讲是因为,创业过程我们会经历很多,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任何时间点,都做对我们该做的事,但事实往往难如愿。牛逼的创始人和不牛逼的创始人唯一的差别,当他没有做对的时候,怎么能够重新转过头来找一个正确的方向,擦干眼泪往前走。
乂学教育栗浩洋
我们遇到过一个很大的“坎”。当我们从国外拿到全新的核心技术进行产品研发时,最大的坎是落地。
商业模式很完美,也很幸运,靠PPT拿到融资,但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完全不一样,中国教育和海外也完全不同,我带着我们研发团队整整摸索了一年半。我们最终能够让人工智能系统不只是教小孩知识点,还带着小孩提高学习能力,以至于能够受益终身。
创业中最大的“坎”一定是创始人扎进去,泡在屎坑里去分辨我们的前路该往哪里走。
银客网林恩民
我觉得每一个创业者都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唯有坚持下去。遇到一个困难时,创造更大的困难,然后回头觉得前面的困难都不是事。
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公司是去拥抱变化,接受不确定性,另一种是永远在市场上创造不确定性。什么是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企业永远在市场上创造不确定性,而不是去接受不确定性。至于怎么去解决困难,我觉得得好好回归自己的业务。
创业过程中有很多苦难,我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当我在创业时,北京市海淀区愿意给我房屋补贴,当社会给予一个创业者更多认可的时候,创业者会感知到自己身边其实还有更多同伴。
今天中国对企业家的认知,很多都是自上而下的,是来自于政府,如果政府不重视企业家,中国就没有企业家,这是事实。怎么去重视他们,为每一个年轻的创业者,给他们一点点认可,有可能是拜访一下,点个头,感个谢,如果好的话,给个园区,给个支持,让他们感觉无论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起码有一片净土可以重新开始。
我个人的感觉每天都是在如履薄冰,特别我们这个行业(同性恋社交)有一点点特殊,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各种各样的困难,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对话,我们用户有很多挑战,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你只能扛,创业是修行的过程。
创业者面临这些困难,要学会鼓励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当成一个修行的过程,体会痛并快乐着的感觉。都说创业者的内心是脆弱的柔软的,我想一个成熟的创业者内心应该是坚毅的、坚强的,把玻璃心换成金刚钻,你面对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你就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足够的坚强和坚毅,把所有的痛苦都当成一个快乐的经历,我想那些困难就不是困难。
大姨吗柴可
2016年,我的公司现金流出现困难,之前都是靠自己的嘴皮子,靠自己的业务模式和数据找到融资。但资本寒冬那时候,没有人信任我们。那时面临的抉择是非常可怕的,要么就挂,要么你就去跪着求钱。
2017年,很多同事开始离开了我们。后来我才想明白,原来之前就没有真正地思考过我的企业在做什么,没有思考过我的成本结构,也没有扎到每一条业务线上去看。因此不是没有人愿意帮你,而是没有人能帮你,这种痛苦是提醒创始人反思的警钟,也是成长的一剂良药。
我读过一本修心的书,里面描述三个词,第一个叫PAIN(痛苦),第二个叫PASSION(激情),你会发现激情里面也有P、A、I、N四个字母,当你有了痛你会更深沉思考我到底哪里错了,做出更极端的改变。当你有了PAIN之后,你还有第三个英文词叫Compassion(同情心),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家经历过痛苦,并且自己去改革,突破以后,还应该回馈。
DR钻戒张国涛
我们刚开始的业务是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在行业里也没人认同,觉得你在做很傻事,去卖一个东西要有那么多限制,我们坚持我们自己的就好。
互联网的变化非常快,我们要做的事是不断去学习,让自己跟上这个变化。互联网相关的最大的困难更多的跟上互联网的节奏,我自己对内一直有一句话:最可怕的事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当你知道自己的困难点在哪、有哪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不停去学习去学到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然后发现现在的困难点和不足,其他的问题就是去干,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被解决的。
如何从黑马到独角兽?
万兴科技吴太兵
我是第一届黑马学员,应该是八、九年前,创业黑马创业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个平台。这个话题的直观感觉有三点:首先,要成为独角兽前,先成为黑马。第二,要成为独角兽会经历很多磨难,特别是我们现在在A股上市,经过了八年的努力,准备IPO比创业还要惨,真正报材料准备了四年,后来还过了几次会,这个过程也是我们从黑马到独角兽的蜕变。最后一点,独角兽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最终你要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乂学教育栗浩洋
我们最近马上完成一个融资,完成之后我们累计融资额达到10亿,两年前我们刚来黑马,融了三千万。这两年我们有特别大的蜕变,去年实现700%的销售额增长,今年又是670%的销售额增长。从黑马到独角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的核心的产品和核心的科技。
最近中兴通讯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如果你只是一个加工厂,没有独有的知识产权,与众不同的技术和产品,企业的核心命脉就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2015年公司创立时,从欧美最引入人工智能孵化产品,摸索成功后,立马和竞品拉开距离,也引发其它四十几个产品的追赶。
银客网林恩民
公司怎么走到今天?那就是两个字:坚持。坚持什么呢?坚持价值、坚持自我、坚持创业的初心。在创业过程中,每天都有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怎么去解决,如果没有坚持,任何一个小困难,都能顺势打败这个团队。所以坚持变成了最核心的一个价值观。最终是不是独角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坚持的过程。
独角兽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估值的独角兽,另一种是行业的独角兽。要成为独角兽首先是选对行业,然后是赛道,在适当的节点有突破。第二个成为独角兽的建议是快跑。一个行业当大家都看到有机会时,就会有很多人快速进入,面临惨烈竞争,不用回头看,也不用看竞争对手,而是看自己,看你的未来,所以要快跑。第三点我想分享的是坚持,创业太难,我身边有的小伙伴的企业,已经慢慢不见了。所以要坚持,坚持初心,坚持信念,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身体,才有可能成为独角兽。
关注VISIA薇丝尔获取更多自我呵护。
VISIA薇丝尔面膜,美丽自己 改变一切。
只为守护每一位年轻女性的青春容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从发不起工资到融资1650万,逸创创始人叶翔如何熬过来的?
(文/李不空)
回想起2014年6月,公司账上几乎没钱了,一直在等申请成都一个20万的政府专项资金补贴。此时应届毕业的刘铭做到技术总监时,工资一个月才发2千块。叶翔给自己发的还不到这个数。
已经成家的刘铭向叶翔提出,能把工资涨到6000吗?对于这个合理要求,叶翔确无能为力。&如果不是补贴及时到位,技术总监会离开,我就只剩叶翔一个光杆司令了。&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可能因为我是摩羯座的吧&86年的叶翔貌似很认真地回答。
个人站长的英雄主义
2008年,北京科技物学专业的叶翔热衷于个人站长,早饭后到实验室打开有机反应实验,回宿舍研究Discuz。下午两三点,到实验室瞄一眼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放到冰箱里,回去继续研究Wrodpress。
当时,为了玩劲乐团、Dota,他自己在学校架设私服。运营的网站日ip做到1万,广告费加上给做网站外包,赚了一些零花钱。
由于经常跟IDC服务商买服务器,叶翔开始接触到万网等服务商提供的基础工单管理系统。他发现这种数据化管理对于企业、用户双方非常高效。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溯。
正是这个亲身经历,给他日后埋下了种子。
2009年7月,经过实验楼里挖土刨坑、种植白菜、培养蛾子、 测算毒理曲线,叶翔终于通过了自己的毕业设计。
在一个医疗企业做技术前端实习后,他开始考雅思,考到澳大利亚一所大学,读IT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大学期间,闲不住的叶翔又做了两个网站,其中一个是各种链接的分类,可以给客户引外链,帮助提升网站PR值。
&当时看来就是很LOW的这么一个网站,竟然有客户愿意付钱,虽然不多,但从国内出来的我完全没有想到。&
于此,他萌生了做工具类服务网站的想法。
打开ALEXA网站,从第一名往开始往后看大量的企业产品。看过大量to B端、to C端产品后,他发现美国to B端企业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上都很成熟。
&像国内目前火热的、C2C,在国外早都有了。&
2010年,偶然间,他看到在ALEXA美国排名的499位、Zendesk的SaaS企业服务产品。彼时,Zendesk成立刚刚两年,服务客户也只有一两千家。但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
接着,他又搜索国内做SaaS产品的同类公司,发现标准企业SaaS服务的概念很少。在对比了国内外几类企业(uservoice、Zendesk、kayako、易维帮等)SaaS产品后,他开始考虑能否在国内做一家SaaS工单系统(一种网络软件系统,根据不同组织,部门和外部客户的需求,来由针对的管理,维护和追踪一系列的问题和请求)的公司。
2011年 ,叶翔学成回国,面临就业选择。父母建议刚毕业的他到企业找一份稳定工作,他决定把本来准备结婚的30万拿出来创业。
日,在注册公司后叶翔写下了公司的第一行代码,网站上线后,申请软件著作权。
内向的叶翔第一次打电话招聘时,先一张问题表才敢打电话。更有意思的是,刚开始叶翔为了取得前来应聘者的信任,干脆把学生证亮出来。
招聘到两个应届毕业生后,叶翔负责前端开发,两个技术负责后端开发。
2012年6月,在经历两个员工先后离职、又招聘刘铭(现在的技术总监)进来后,上线一套收费的工单系统(每月/客服座席/50元)。
产品功能只有基本的:工单查看、回复模板、触发器任务、自动化任务、SLA服务目标、帮助文档、自定义报告、客服绩效报告等功能。
改进后的的功能管理
意料之中,没有企业付费(企业需要跨平台服务,如语音电话、在线IM、等),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多。
这段时间,叶翔一个人做线上。他开始做线上搜索引擎优化。在各个网站(百度百科、贴吧、问答等)上发帖子。每天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采纳自己的建议。
百度百科&工单系统&这个词条的创建者是他,&工单系统&、&helpdesk&的贴吧吧主也是他。
半年时间,叶翔每天&换马甲&与各种网站的编辑、吧主做斗争(编辑、吧主会删帖),累计发布几百篇问答。
&最开始我就是个程序员,后来因为要出去销售,天天看书。还参加了一次销售培训,带着你去大街上乱喊,深夜里找异性拥挤下。&
日,对于叶翔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是公司的第一单帐户入账信息。成都一家公司叫赛兔(做跨境仓储物流服务),打款4000块,年付。
&我马上打电话过去询问,客户说他们了解国外有Zendesk产品,看到本地有企业在做一样的产品就试试用用。后来我还专门去拜访,看他们如何用我的产品。他们还反馈说产品刷新太慢了等等。&
两个人的煎熬
第二单就遥遥无期了。那家公司有外国背景,很理解按劳付费模式。但国大部分公司没有这种付费习惯。
这期间他的状态是,整天吃住在公司里边,有时和新招来的一个刘铭做技术,有时打销售电话、上门推销产品,有时登录Zendesk网站研究产品功能细节。然后默默翻译成中文的帮助文档,写后台代码,做前台UI。
公司还是两个人,每月房租、水电、税务、工资等全部成本支出一万多块。通过给企业做外包服务,每月能有几百、上千的收入。叶翔算过,这样继续下去还能熬个一两年。
&虽然第一单之后半年内没有接到第二单,但正是第一单奠定了我的信心,我知道国内企业是有需求的。而且这个公司到现在一直用我们的产品。&
这时,叶翔开始通过深入研究Zendesk、uservioce、freshdesk等公司的产品,收集客户反馈来迭代自己的产品,增加跨平台服务接入。
比如IM电话、邮件、微信、微博、移动SDK、网页表单等。用户从各个渠道进来,都可以在一个平台进行系统化标准工单服务。这解决了企业服务人员在各种渠道来回切换的问题。并使这些&事件化&工单信息在售后人员中流动解决。
2013年7月,线上SEO(搜索引擎优化)带来了回报。
安徽一家科技公司通过百度搜索找到逸创云服务。当时他们需要定制服务,经过两人一周的产品开发、测试,完美解决了客户的七步流程标准化服务。
2013年,TO B的SaaS类创业公司开始大量出现。国内外资本市场都看好,媒体几乎每周报道融资案例。
2014年7月,一位投资人找到叶翔,劝说初创阶段产品可以通过免费来验证市场。果然,免费后注册量从开始的一天2、3个到后来一天30、50个。这表明产品有市场需求。
后来的增值服务套餐
公司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来信表示对逸创感兴趣。叶翔回 信留了自己的电话。
晚上凌晨1点钟,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是美国一家投资基金。
原来,投资基金sierra ventures(西瑞雅)的投资人在查找国内类似Zendesk公司时,发现一家企业排名靠前,而且SEO(搜索引擎优化)很好。在百度搜索:工单系统、CSS(customer service support)、SaaS等关键词,叶翔的公司排名都在前几位。
几次电话联系后,投资人认为项目还在早期, 把叶翔介绍给了国内的创投基金九合创投王啸、险峰华兴赵阳、经纬中国熊飞等人。随后,叶翔提交了一页word(共列七个问题)的BP。
来自北京的一通电话带来转机。九合创投王啸联系叶翔去北京谈谈,叶翔摸着空空的钱包,让他们来成都。
在报销路费的承诺下,叶翔到中关村soho与王啸见面。
叶翔(左)在九合创投王啸(右)位于丹棱soho的办公室合影
&聊了没多久,王啸就要我签TS(Term Sheet),我当时说回去考虑下,然后到母校看了看当年住的宿舍。就回家跟父母商量了。&
日,九合创投150万天使投资到位。当时,公司账上只剩下2万块。网站注册用户几百家,付费用户只有几家。
天使融资后,公司团队扩张到9人(市场总监、PHP技术人员、ios技术、安卓技术),叶翔开始转变思路。考虑到国内小企业没有付费习惯,他把服务产品进行调整,基本功能完全免费,增值服务(移动sdk、电话语音等)单独收费。
很快,企业用户增加到6000家。
&推出免费工单系统,免费功能对于20、30人的小企业来说基本够用。中级、高级增值服务套餐,可以服务中型、大型企业。&
团队规模增加后,叶翔从日常工作中抽身出来,转向公司品牌宣传与下轮融资。2015年4月,经投资人介绍,唯猎资本的A轮投资1500万到位,金蝶跟投1000万战略投资。
金蝶作为投资方,其线下一千多家代理商渠道会给逸创带来品牌的背书、双方产品的集成、网站(友商网、云之家)的导流。而金蝶服务的传统企业客户将会为SaaS产品的市场增量带来想像空间。
战略转型:向大、中型企业用户收费
2014年5月Zendesk在纽约交易所上市。
康盛创想当年开发出全球知名的Discuz(PHP 社区平台软件),通过免费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也正是免费模式,受制于变现能力,最终被腾讯收购。
同样,国内大量SaaS企业拥有大量免费企业用户,产生收费很少,用户活跃度不足5%。
&在中国目前环境下,尤其在TO B行业,免费不能产生很大价值,因为转化很少。这是我在2015年4月份想通这个事情。&
这次,叶翔开始开始跑北上广为分公司选址,最后定到北京。公司产品方面增加了高级PLUS套餐(增加了客户成功团队支持+客户成长支持),并开发了移动端产品服务。
&客户是什么,决定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网站都是免费客户,那基本上就是小型企业,依靠企业长成带动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时间成本太高。所以向大、中型客户转型的收费商业模式是目前的方向。&
与此同时,产品的迭代,功能的丰富,企业客服人员对新功能学习能力跟不上,甚至逸创公司内部新招聘的员工也需要时间学习产品。
叶翔设计了每周的固定产品培训时间,并考虑是否参考FRESHDESK的客服绩效方式(类似游戏升级的奖励方式,让客服对业务、技术等更专业)来改进产品设计。
&互联网企业产品接受、学习能力强,但付费观念不强,传统企业正好相反。&
2015年3月,Zendesk的CEO Mikkel Svane在中国与叶翔见面。以销售的导向Zendesk,目前全球销售团队有2千人,其模式与国内普遍的代理商模式截然不同。本质上,售后SaaS类企业还是依靠营销驱动建立规模优势。
逸创目前成都、北京共近60人的团队。成都主要是产品、技术,北京建立了十几个人的销售团队。
9月23日,A轮融资后与部分团队成员聚餐
目前服务的客户有360企业安全、百度云加速、uber、中国电信、顺风、罗辑思维、36kr。
接下来,叶翔希望攻下大企业旗下更多的产品线。
2015年,SaaS市场的细分领域、客户支持服务产品才开始热起来。其他同类产品也纷纷拿到投资。市场竞争白热起来。
原因被叶翔归结为国内企业一贯重视与钱最近的销售、技术、营销等环节,服务环节并不受企业重视。因此,销售型SaaS产品,营销型SaaS产品最先热起来。
摩羯座的坚持
叶翔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注册用户达到5~8万,活跃率达到20%,2000家付费企业,营业收入做到1500万。
回想起2014年6月,公司账上几乎没钱了,一直在等申请成都一个20万的政府专项资金补贴。此时应届毕业的刘铭做到技术总监时,工资一个月才发2千块。叶翔给自己发的还不到这个数。
&如果不是补贴及时到位,技术总监会离开,毕竟人家结婚了,有生活压力。那我就只剩叶翔一个光杆司令了。&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可能因为我是摩羯座的吧&86年的叶翔貌似很认真地回答。
最新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榜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者的痛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