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岩能源全球储量如何,能源前景如何

让干热岩上绽放美丽中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之能源科技⑩)
让干热岩上绽放美丽中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之能源科技⑩)
近日,随着国土资源部一则关于我国非常规能源发展前景的新闻向外界发布,一种名为“干热岩”的新型地热资源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很多社会公众可能对这一名词颇感陌生,对这一新型资源更是不甚了解。干热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热资源?与常规能源和其他类型地热资源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其在世界和中国的储藏量和开发前景如何?在中国,何时能实现商业化运作,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无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绿色稳定高效
干热岩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新鲜词,但是对其的试验研究和开发利用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德威介绍说,干热岩作为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一种不含水或蒸气、埋深为3-10公里、温度为150-650℃的致密热岩体。”
干热岩的形成与地球的结构有关。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核的半径大概在3500公里左右,而地核是由铁和镍这样一些金属,在7000多摄氏度形成的炽热的熔浆,其热量向上传导,穿过地幔会接近到地壳,而地壳不含水等流体或者流体极少的岩石层就会获得高温能量,就形成了干热岩。李德威指出,干热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着眼于其形成的科学原理,后者则强调其作为地热能发电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将其范围进一步缩小,定位为相对容易开发的地下8公里深以内、温度为200-350℃等类型的岩石。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王贵玲持有类似看法,他指出,从理论上说,随着地球向深部的地热增温,任何地区达到一定深度都可以开发出干热岩,因此干热岩又被称为是无处不在的资源。但就现阶段来看,由于技术和手段等限制,干热岩资源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体。
干热岩形成原理决定了它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开发过程不仅可以做到安全、环保,而且高效节能。就发电而言,只需在初期钻井时投入,之后就可靠自身能量运转。此外,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干热岩产生的地热能更加稳定;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可以发电而且可以拓展至栽培、养殖业等领域。
储量丰富开发挑战大
关于干热岩能源的储量,王贵玲介绍说,保守估计地壳中干热岩(3-10公里深处)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他援引据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报告的数据,只要开发米深度2%的干热岩资源储量,能量就将达到美国2005年全年能源消耗总量的2600倍。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同样的方法评价了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3-10公里深处干热岩资源总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我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300倍。从事矿产勘查及评价研究工作的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田兰兰曾撰文分析了中国高温岩体干热岩地热资源储量的地区分布。该文指出,中国东部地区地壳薄,有利于开发传导型地热,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省区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是地热利用的有利地区。西藏南、滇西、川西属喜马拉雅地热带,有资料介绍钻2000米即可获得200℃的高温热水,是地热最有利地区。钻探勘查表明其他地区如松辽盆地与渤海湾盆地等干热岩资源储量也很丰富。
人类对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试验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王贵玲介绍说,1974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启动了世界上第一次利用干热岩资源的项目,随后在国际能源署协调下,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相继加入该计划,进行了开创性的工程研究,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英国、日本、瑞典、德国等之后也启动了本国的干热岩项目。
中国干热岩研究启动较晚,但发展很快。“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安排开展了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同时启动了我国干热岩资源的研究寻找工作。之后,分别在福建、广东、海南、湖南等省份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与深部地球物理勘查。2015年5月,设计深度4000米的干热岩资源勘查深井在福建漳州市清泉林场开钻,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中国第一个干热岩资源勘查深井。勘查表明,漳州干热岩地热能源储藏量丰富,开发地热发电前景广阔。今年9月,勘查人员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中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以该地区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折合的标准煤为2016年全国能源消耗的3倍。
能源转型新机遇
今年7月底,国家863计划“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表明,经过3年攻关,中国在干热岩靶区定位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研究、开发实验模拟平台和相关材料等方面获得了关键技术支撑。对此,王贵玲指出,在肯定相关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对干热岩研究的开展和实验性开发,很多相关科学和工程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他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包括资源靶区定位技术、水力压裂储层改造等。
所谓资源靶区定位就是如何高效找准优质干热岩资源。王贵玲指出,这需要依托大地热流图,但目前相关数据不全,特别是缺少地温随深度变化的数据。水力储层改造技术是干热岩开发的最核心技术,包括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深钻技术、水力压裂技术、裂隙系统监测等方面。王贵玲认为要在新型前沿钻的研发和降低成本方面继续下功夫。干热岩开发水力压裂方面,王贵玲认为,必须解决目前压裂的效果和裂隙系统发展难以预测的问题。
11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上传递的信息表明,我国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要坚决打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科技攻坚战”,重点在“雄安新区”等地区,探明深部地热储层地质结构,为京津冀地区地热规模化、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支撑。而在近期召开的雄安新区地热勘查开发学术研讨会上,多名专家认为,雄安新区中深层和浅层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加强资源调查评价、理论与技术创新,有望建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全球样板。王贵玲在会上对雄安新区优质地热资源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埋藏浅、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等特点。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其设立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今天,支撑其发展的绿色能源路线已经初步显现出来,而“建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全球样板”则彰显了地热资源将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借鉴雄安地热经验,加速向绿色转型。而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型地热资源,其勘查开发技术的进步将会推动其商业化进程,进而有望助力能源结构变革,为建设天蓝、水绿的美丽中国作出贡献。干热岩地热资源利用前景无限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大规模地燃烧化石能源已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们越来越担心大量使用传统化石能源所带来的资源枯竭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热能等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发达国家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干热岩发电,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几乎不对人类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而且干热岩这种能源非常丰富,被证明是对人类十分友好的洁净新能源。这一种全新的事物;也许很快就会夹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研究员殷秀兰。
记者:对人们来说,干热岩发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请您谈谈干热岩研究的发展缘起。
殷秀兰:干热岩是一种普遍埋藏于距地表2千米至6千米深处、温度为150℃至650℃的、没有水或蒸气的热岩体。干热岩的热能赋存于各种变质岩或结晶岩类岩体中,较常见的岩石有黑云母片麻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一般干热岩上覆盖有沉积岩或土等隔热层。它所储存的热能约为已探明的地热资源总量的30%。
干热岩发电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加州大学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在高温但无水或无渗透率的热岩体中,通过水力压裂等方法制造出一个人工热储,将地面冷水注人地下深处以获取热能,然后将热导出地面进行发电。30多年来,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先后投入巨资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岩开发技术可行,它不受自然地热田的局限。现在,由于我国天然的地热田尚未充分开发,此项人造地热还未提到议事日程。我国在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铀和非常规能源矿产勘查”、“开展地热、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圈定远景开发区”,这为干热岩开发做了很好的铺垫。
多年来,干热岩理论与技术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美国开发的干热岩系统已可支持10兆瓦的发电站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只有很小的压力损失,水的流失量仅为注入量的7%。但是,由于人们期望干热岩所提供的热能可以成为传统能源的替代能源之一,因此,人类迫切希望建成更大的干热岩系统。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注水井与抽水井之间的距离为500米至800米,才能达到商业运行的目的,于是带来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上的难题。目前,最困难的问题是人们对干热岩系统连结部分的裂隙分布还不十分清楚,而在人工热储中,水的流失等问题也还难以解决。
记者:我国干热岩资源储量是否很丰富?
殷秀兰:干热岩的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它是无处不在的资源。不过,干热岩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地方,还是那些新的火山活动区,或地壳已经变簿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全球板块或构造地块的边缘。
我国西部的滇西地区及东部台湾中央山脉两侧,分别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边界及其相邻地区,都是当今世界上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具有产生强烈水热活动和孕育温水热系统必要的地质构造条件和热背景。我国西南部的地热活动呈南强北弱、西强东弱;东部区的地热活动呈东强西弱之势,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根据我国区域地质背景,高热流区均处于板块构造带或构造活动带,在滇藏、东南沿海、京津冀、环渤海等地区分布有范围较大的火山岩体,说明我国具备干热岩地热资源形成的区域构造条件。据初步估算,我国干热岩在2000米至4000米范围内的产热量大于8&10焦耳/平方千米。所以,我国主要高热流区的热储资源相当丰富,相当于标准煤516.亿吨。
记者:这么丰富的资源,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
殷秀兰:国际上一些学者曾对干热岩何时进入商业运行做过分析,他们认为,若研发基金的投入能保持当前的水平、政府的能源政策允许、商业经验积累充分、能源市场供需良性发展,干热岩的发电技术再经历两个阶段,即第二代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成熟阶段后即可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行。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广泛用于发电、纺织、印染、采暖、种植、养殖和医疗卫生方面。然而,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利用多局限于地热点、地热田的利用,对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的干热岩却没有足够重视。我国仅少数科研单位参与了部分干热岩国际合作研究,如在1993年至1995年期间,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日本中央电力研究所开展合作,在北京房山区进行了干热岩发电的研究试验工作。澳大利亚特里特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最近洽谈了一个中澳合作的研究干热岩项目,名称为“中国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研究”,项目组在澳方指导下对双方商定的重点工作区藏滇川和闽粤琼地区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以确定下一步工作靶区,然后开展可控源大地电磁物探和热物理参数测试等进一步研究,以评价选区的潜力。
目前,国际上干热岩发电技术正向第二代过渡,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研发干热岩发电技术的机构,并投入巨资。我国可以紧紧抓住这次契机,开展干热岩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工作。
一些国家地热资源利用量
非发电利用
(万千瓦)
(亿千瓦)
(万千瓦)
印度尼西亚
消息来源:中国矿业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干热岩开采引全球轰动,储量可用4千年,可解决雾霾问题
来自Al Jazeera English及互联网,由M
?何为干热岩呢?其实这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源,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温度极高,干热岩就是内部不存在流体或只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它深埋在数千米的地下,温度都在150°C以上,人们可以利用它的热量发电。它不像太阳能或风能,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能源源不绝的提供稳定高效的能量,同时也不像传统火电,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建设的成本更是比核电和水电更低,更棒的是,它的储量非常丰富,高达17万亿吨的标准煤储量,足以使用3900年!正是因为这种种优点,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它的开采利用,唯一的阻碍就是技术难题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缺乏关键技术,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前后攻克了地址选址、高温钻井、深孔高温高压测温等关键技术,在5个干热岩勘探孔中都成功的钻获干热岩体,还一直钻到了3700米处,打到了236度的干热岩,这也是我国首次钻获的温度最高的干热岩,这个科研突破当然让我们喜大普奔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让干热岩上绽放美丽中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之能源科技)
近日,随着国土资源部一则关于我国非常规能源发展前景的新闻向外界发布,一种名为“干热岩”的新型地热资源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很多社会公众可能对这一名词颇感陌生,对这一新型资源更是不甚了解。干热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热资源?与常规能源和其他类型地热资源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其在世界和中国的储藏量和开发前景如何?在中国,何时能实现商业化运作,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无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绿色 稳定 高效
干热岩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新鲜词,但是对其的试验研究和开发利用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德威介绍说,干热岩作为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界定,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一种不含水或蒸气、埋深为3-10公里、温度为150-650℃的致密热岩体。”
干热岩的形成与地球的结构有关。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核的半径大概在3500公里左右,而地核是由铁和镍这样一些金属,在7000多摄氏度形成的炽热的熔浆,其热量向上传导,穿过地幔会接近到地壳,而地壳不含水等流体或者流体极少的岩石层就会获得高温能量,就形成了干热岩。李德威指出,干热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着眼于其形成的科学原理,后者则强调其作为地热能发电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将其范围进一步缩小,定位为相对容易开发的地下8公里深以内、温度为200-350℃等类型的岩石。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王贵玲持有类似看法,他指出,从理论上说,随着地球向深部的地热增温,任何地区达到一定深度都可以开发出干热岩,因此干热岩又被称为是无处不在的资源。但就现阶段来看,由于技术和手段等限制,干热岩资源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体。
干热岩形成原理决定了它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开发过程不仅可以做到安全、环保,而且高效节能。就发电而言,只需在初期钻井时投入,之后就可靠自身能量运转。此外,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干热岩产生的地热能更加稳定;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可以发电而且可以拓展至栽培、养殖业等领域。
储量丰富 开发挑战大
关于干热岩能源的储量,王贵玲介绍说,保守估计地壳中干热岩(3-10 公里深处)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他援引据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报告的数据,只要开发米深度2%的干热岩资源储量,能量就将达到美国2005年全年能源消耗总量的2600倍。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同样的方法评价了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3-10公里深处干热岩资源总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我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300倍。从事矿产勘查及评价研究工作的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田兰兰曾撰文分析了中国高温岩体干热岩地热资源储量的地区分布。该文指出,中国东部地区地壳薄,有利于开发传导型地热,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省区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是地热利用的有利地区。西藏南、滇西、川西属喜马拉雅地热带,有资料介绍钻2000米即可获得 200℃的高温热水,是地热最有利地区。钻探勘查表明其他地区如松辽盆地与渤海湾盆地等干热岩资源储量也很丰富。
人类对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试验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王贵玲介绍说,1974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启动了世界上第一次利用干热岩资源的项目,随后在国际能源署协调下,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相继加入该计划,进行了开创性的工程研究,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英国、日本、瑞典、德国等之后也启动了本国的干热岩项目。
中国干热岩研究启动较晚,但发展很快。“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安排开展了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同时启动了我国干热岩资源的研究寻找工作。之后,分别在福建、广东、海南、湖南等省份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与深部地球物理勘查。2015年5月,设计深度4000米的干热岩资源勘查深井在福建漳州市清泉林场开钻,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中国第一个干热岩资源勘查深井。勘查表明,漳州干热岩地热能源储藏量丰富,开发地热发电前景广阔。今年9月,勘查人员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中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以该地区2%作为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折合的标准煤为2016年全国能源消耗的3倍。
能源转型新机遇
今年7月底,国家863计划“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表明,经过3年攻关,中国在干热岩靶区定位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研究、开发实验模拟平台和相关材料等方面获得了关键技术支撑。对此,王贵玲指出,在肯定相关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对干热岩研究的开展和实验性开发,很多相关科学和工程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他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包括资源靶区定位技术、水力压裂储层改造等。
所谓资源靶区定位就是如何高效找准优质干热岩资源。王贵玲指出,这需要依托大地热流图,但目前相关数据不全,特别是缺少地温随深度变化的数据。水力储层改造技术是干热岩开发的最核心技术,包括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深钻技术、水力压裂技术、裂隙系统监测等方面。王贵玲认为要在新型前沿钻的研发和降低成本方面继续下功夫。干热岩开发水力压裂方面,王贵玲认为,必须解决目前压裂的效果和裂隙系统发展难以预测的问题。
11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上传递的信息表明,我国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要坚决打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科技攻坚战”,重点在“雄安新区”等地区,探明深部地热储层地质结构,为京津冀地区地热规模化、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支撑。而在近期召开的雄安新区地热勘查开发学术研讨会上,多名专家认为,雄安新区中深层和浅层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加强资源调查评价、理论与技术创新,有望建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全球样板。王贵玲在会上对雄安新区优质地热资源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埋藏浅、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等特点。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其设立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今天,支撑其发展的绿色能源路线已经初步显现出来,而“建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全球样板”则彰显了地热资源将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借鉴雄安地热经验,加速向绿色转型。而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型地热资源,其勘查开发技术的进步将会推动其商业化进程,进而有望助力能源结构变革,为建设天蓝、水绿的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再获能源大发现!石油人有活干了,未来可能有十万口井要打|界面新闻 · JMedia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文 | 艾辉
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消息,在青海省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我国首次钻获埋藏最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
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评价结果,中国陆域米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600万亿吨石油。根据国际标准,以其2%作为可采资源,全国陆域干热岩可采资源量达12万亿吨石油当量,而这一当量相当于目前全球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的50倍。
这是继可燃冰实现开采后,中国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若干热岩能够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将改变石油行业格局,更将改变能源行业的格局。
多得足以革石油命的干热岩
干热岩(Hot-Dry-Rock),指的是温度大于200℃,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干热岩的埋藏深度通常在3000米~10000米之间。
干热岩其实属于地热资源的一种。目前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分为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成熟,据国土部数据,中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相当于8749亿吨石油。但干热岩资源量更大,是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685倍,可谓潜力无限。
目前干热岩的利用,主要是用于发电。其基本原理是,将高压水注入地下高温岩层,高压水会压裂地层产生裂缝,形成一个热储水库(亦可是天然裂缝);热储水库中的水渗入地层会吸收干热岩的地热能量;通过离注入井200~600米左右的另一口井,可将热储水库中的高温水、蒸汽提取到地面,用以发电。
在理论上,地球陆地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作为干热岩的候选地。地球内部最高温度可达到5000℃,只要井打得足够深,就能获取地热资源。
但实际过程中,考虑到经济可行性,不可能随地钻一口成千上万米的井,所以干热岩井的选址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地热梯度和热流值较高的板块碰撞地带,岩石密度大、热传导率高的地方,干热岩资源最佳。但出于对后期利用的考虑,还要考虑地层裂缝、断层等地质因素。
从资源量上看,干热岩储量远超石油、煤炭,且无碳排放,有环保优势;同太阳能、风能比,干热岩发电稳定,不受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据业内称其发电成本远低于风电和太阳能。可以说,干热岩具备引发能源革命的潜质,那干热岩是否会革掉石油行业的命呢?
石油行业的地热机遇
不管干热岩会不会革掉石油的命,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干热岩不会革掉石油从业者的命,反而会带来新的职业机遇。
干热岩资源利用有两大关键技术,高温钻井及热储水库的建设。
首先干热岩开发需要大量几千米的钻井作业。而且前文已经提到,干热岩的温度一般在200℃以上,这要求钻头的耐热度达到350℃以上。即便在钻井技术相当成熟的石油领域,目前也极少有遇到地层温度超过200℃的情况,这需要全球最顶尖的钻井技术。
除了石油钻井行业,其他行业几乎没有这种作业能力。对于干热岩钻井技术的研究,国内的石油高校也在积极开展。而且在近年来,还有不少三桶油的资深石油钻井人才转行地热钻井。
热储水库的建设,是干热岩资源开发的第二大关键点。但天然裂缝可遇不可求,所以人工高压裂缝是建设热储水库的主要方式。而水力压裂这一技术,在石油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已相当成熟,是石油工人的传统强项。若能利用这一技术开发干热岩资源,一旦干热岩规模化开采,水力压裂技术服务将具有相当可观的前途。
目前,但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就已经为钻井行业带来了大量作业量。据能源&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要净增11亿平方米,参考河北雄县供暖面积和地热井数量的关系,这将带来3万多口井的钻井作业量。
由于干热岩资源量远超水热型地热资源几百倍,这为钻完井行业带来的机遇几乎是无可限量的。
干热岩何时爆发?
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成立了干热岩研究中心,并在198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温岩体地热发电站。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也有进行过干热岩的研究和实践。
但在中国,干热岩的利用仅处于起步阶段,属于一种新兴能源。中国曾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干热岩发电研究实验。2012年,中国启动了&863&计划项目&干热岩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中国在青海首次发现了可以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
2016年,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威海市一口井2000.76米深处,发现了实测孔底温度为114.12℃的干热岩,为目前东部发现温度最高的干热岩。据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预测,该地区4000米深处干热岩温度高达150 -200℃,属于高温干热岩地热系统。
干热岩在中国陕西等部分地区有小规模利用,主要用于城市供暖,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利用。干热岩未来最大的潜力是用于工业发电。
在&十三五&时期,中国已制定计划,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热岩示范项目。据悉,中国将在藏南、川西、滇西、福建、华北平原、长白山等资源丰富地区选点,通过建立2-3个干热岩勘查开发示范基地,形成技术序列、孵化相关企业、积累建设经验,在条件成熟后进行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鼓励这一新兴能源的开发,中国目前也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干热岩并不像石油一样,多年来一直处于三大石油公司的垄断之下。根据《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国将探索建立地热能开发的特许经营权招标制度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放开城镇供热市场准入限制,引导地热能开发企业进入城镇供热市场。
不管是对于石油钻井企业来讲,还是希望踏足能源领域的民营企业而言,干热岩都将是一个潜在的重大机遇。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发现新能源干热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