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能赢吗 到底赢了吗

中美贸易战谁输?谁赢?其实早已确定
我的图书馆
中美贸易战谁输?谁赢?其实早已确定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晨决定:自今天起,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加征15%或25%的关税,包括钢铁、农产品等。这是对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提高税率的反击,舆论关注的中美贸易战在持续发酵之中。
本次贸易战的引爆点是3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美国钢铁和铝业企业代表时宣布的新关税计划。
贸易战,手段层出不穷
"我们没受到公平对待,"特朗普感慨。
美国要还击,要对钢和铝征收高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钢材新关税25%,铝10%。关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IMF)提醒华盛顿,关税壁垒是损人不利己,其他国家受伤害,美国同样得不偿失。
特朗普总统开了先例,其他国家完全可以效仿,以保护本国安全为由采取更严苛的贸易限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发声,贸易战对谁都不利。
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显然不会止步于此。
特朗普在签署"中国经济侵略"备忘录之后,宣布对一系列中国货物征收进口税,每年税额约600亿美元,以惩罚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盗窃。
特朗普在白宫表示,他把中国视为朋友。但是他说,中国对美国有着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并批评中国盗窃美国知识产权。
特朗普表示,美中贸易逆差已"失控",他绝不能让这个情况再度发生,今天签署的命令,只是"很多行动的第一个"。他再次强调互惠税,"其他国家对我们课多少税,我们也对他们课这么多税"。
贸易保护真的能保护本国贸易吗?
在“贸易战”以及“关税政策”的相关新闻经各大媒体推送后,美国大大小小的财经网站都大概有推出这么一段话:贸易战将立即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该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就将取得更多的价格优势,因此他们会收到更多来自当地客户的订单。短期来看,随着业务的增长,就业岗位将会增加;但实际,依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国内制造商将支付更多的成本,盈利能力将被削尖,于是生产得越多反而。他们要么提高价格,要么削减工作,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因此,从市场自由竞争的角度来说,在长远来看,贸易战减缓了经济增长。随着外国的报复,他们将进行更多的裁员。那些从事出口行业的1200万美国工人将面临被解雇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大战削弱了受保护的国内工业。没有外来竞争,行业内的公司就不需要进行创新。最终,与国外产品相比,本地产品的质量会下降。
贸易协议只是推动全球化的因素之一;运输成本(集装箱货物)和通信(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等)也是重要原因,并且不太可能倒退。
显然,特朗普认为钢铁行业对于就业率的提升是极端重要的,以至于使用使用冷战遗物——1962年宪法赋予总统几乎无限的权力,可以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执行任何决议——来证明其为钢铁和铝制品征税的合理性。
特朗普所提出的以提振钢铁和其他传统产业来“再次使美国变得更加美好”的目标,意味着缩减技术进步以重新创造“烟囱”工业。可正如一名Reddit网友所言,特朗普在这些贸易政策中扮演的仅仅是“一名无法审时度势的冒牌经济学家”。以钢铁产业为例,自2002年以来,美国钢厂已经南移西移,工会薄弱,劳动力成本更低。但现在这个行业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少,因为它越来越自动化。钢铁生产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多的劳动力。三十年前,美国有大约20万钢铁工人,每年生产约8000万公吨钢铁;这与在过去的几年里,大约85,000名美国工人每年生产的钢材大致相同。
特朗普关税不会带来任何新的就业机会,当然也不会出现在那些向他寻求帮助的旧钢铁“烟囱”地区。如果美国放弃所有的钢铁进口,国内生产将不得不上涨约三分之一以满足目前的需求。即使钢铁就业比例增加,结果也只会创造约28,000个新的岗位。与过去的行业失业相比,这微不足道——钢铁行业就业人数,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约有50万。提高关税不会让时间倒流,也无法有凭空出现的“烟囱”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朗普的“钢铁”保护主义举措既虚弱又错误。
贸易把戏补不回紧缩中工人的损失
关税鼓励企业在国内生产更多产品,但产量增加并无法确保更高的工资。今天失业率虽比前些年下降,但企业很容易雇佣更多的工人而不增加工资。对于工人来说,在这种低迷的劳动力市场上分享利润的最佳方式是重建并完善工会集体谈判的制度。仔细研究美国的历史表明,工人们只有在能够组织有力的工会时才能享受贸易政策改革带来的好处。
在钢价上涨的情况下,这将增加美国钢铁公司的利润率,而这些公司将没有义务提高他们的工人工资或扩大国内钢铁设施的投资。前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和特朗普顾问丹迪米科等前钢铁高管对这些关税的热情非常高涨,毕竟其亲属是直接受益者。
政府要真心想改善什么的话,必须把资源用于技术研究、科学教育和工人培训,以发展未来的行业。另外美国需要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需要的是数万亿美元的联邦开支,而不是挤破脑门的将现有基础设施私有化。总之,这些政策将比特朗普的关税把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将钢铁投入关键的部门。
特朗普认为,特定行业的贸易壁垒,加上减税,放松管制以及化石燃料生产的增加,将使美国工业活跃,并重新创造过去丰富,高薪的制造业就业机会。这只是一个陷阱和幻想,更不用说对这个星球具有破坏性。
AFL-CIO对贸易保护伤及工人的分析
自然,也少不了以产联劳联(AFL-CIO)为代表,为国家分忧解难的保守组织AFL-CIO在转载文章中称:执行贸易规则不是“贸易战”。其总裁理查德·特拉姆卡(Richard Trumka)多次发帖力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多年来,中国采取了各种策略来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并欺骗其获取关键的美国技术进步。讨论和措辞强烈的信件并没有阻止知识产权盗窃或不公平的手段。关税,投资限制和世贸组织案例可能。关税不是最终目标,而是结束妨碍美国就业和降低美国薪酬的贸易惯例的重要工具。
华尔街的精英们对特朗普的政策感到大为光火,因为关闭本土工厂,投资海外一直是他们赚钱的原则。
而当离岸工厂和工厂违反贸易法时,那些富有的投资者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华尔街并不关心不公平贸易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因为劳动人民和我们的社区付出了代价。
我们关心劳动人民和我们的工作,我们关心让险恶用心的人承担责任。这就是为什么AFL-CIO一直提出使用关税政策来打击贸易法侵害的原因。就钢铁和铝而言,这不仅涉及不公平的贸易惯例,还涉及国家安全。
国际主义的工人联合才是出路
晚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其中一显著特点是从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输往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而不是从帝国主义国家输往殖民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找到一个四周被污染的海洋包围的纯洁的岛屿是纯粹的痴人说梦。如果全球化是利润征服世界的道路,那么,那么尚存阶级良心的工人们将以国际主义作为回应,而非闭关自守。以钢铁为例,民族国家被生产力的发展在缝隙处撕裂——所有这些都是即将来到的变化的征兆。
资本主义全球化,在使整个世界的工人们互相对立的同时,创造了团结他们的战斗的条件:工人们已经感到这个制度的限度,甚至资产阶级都承认是如此,在这个转移的进程中,将诞生一个逐步成长的反资本主义运动。
在整理搜集资料时,针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民间尚未出现大规模地回应。但从被剥削者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滑入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诱惑的大风险,它的吸引力是在于两个因素:在一方面,在这个一般化竞争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打胜,所以你必须保护自己;在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含糊感觉:没人控制世界的进程,所以还给民族国家再度调节经济的必要方法,是必需的。
这个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观念并不是没有一些根据的,但是,就这个术语的原始意义而言,它是反动的,因为它不但试图回到资本构成的一个先前阶段,而且只能使它自己建基在资本的少数、甚至落后的部门上。
面对这样情况,作为志在阶级解放的反叛者,当前需要耐心地向工人群众解释出路,避免民粹-民族主义的抬头。总是现在看起来多少有危言耸听之感,我们仍要强调只有当各国都建立了强大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且坚守住革命的纲领,阻止二十世纪时“全世界无产者,割开彼此喉咙”的悲剧再次发生才有可能。
中美贸易战中国啥事没有,最倒霉的竟是他们!
以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个这样的商战笑话:凉茶大战,王老吉和加多宝斗得天昏地暗,结果和其正死了!为啥和其正死了?因为广药收回王老吉的品牌后,广药与加多宝开始在市场争夺中不断炒作,炒着炒着凉茶领域就没和其正啥事了。2012年,和其正销售额一度超过20亿,此后一路下滑,现在已生存在市场夹缝之中。
中美贸易战对世界影响分析
空调领域,格里和美的斗得天昏地暗,这么多年你来我往使出浑身解数。结果,斗了多年后,格里和美的的空调两者加在一起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成。换句话说,格里与美的斗法的过程,也是蚕食其它竞争对手市场的过程。
如今,中美的贸易战,在笔者看来,如果相关各方不提前做好准备对冲,也有可能演化为这样的结局。即,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你来我往,中美在斗法中不断妥协,中美反而可能受损没那么大,而其它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而可能受损最大。
在笔者看来,中美贸易战一旦持续开打,第一个倒下的经济体可能是中国台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张2016年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百强企业榜,一看大家就明白了。
这张排行榜透了什么信息?打眼一看,密密麻麻都是中国台湾的企业,100家有36家是台资,1家陆台合资,大陆企业只有30家,其它均为外资和几家中外合资。
所以,一旦中美贸易战,受损最大的恐怕就是台资企业,最受重创的就是中国台湾的经济了,因为台湾的经济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在大陆的企业撑着的。
另外,美国也还有10家企业,肯定也会受到重创,其它外资企业也一样。因此,中美一旦贸易战,显然会直接波及到我国台湾。所以,蔡英文别得意,一旦中美贸易战打起来,台湾经济就不行了,台湾老百姓一定会找她大闹特闹。
中美贸易战,在笔者看来,中国这次是绝无可能示弱屈服的,一定要迫使美国让步。正在越南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对中美贸易战又做了最新表态:中国对美方采取的任何违反世贸规则的措施,都将给予充分回击。
也就是说,只要美国继续打贸易战,中国就奉陪到底。美国遏制中国,现阶段更多的还是想通过敲诈中国获得利益,一口气和中国把贸易战打到彼此伤筋动骨的地步可能性并不高。
既然一口气打到彼此伤筋动骨的地步不可能,那么中美之间必然会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妥协。中美之间妥协,中国要的是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和市场准入,美国要的是中国更多地进口美国商品。那么,双方妥协无非就是在这方面妥协。
如果中美在这些方面进行妥协,又意味着什么呢?在笔者看来,那就意味着中美彼此更加深度介入对方市场,而彼此更深度介入抢的都是美国盟友欧日韩的市场。
譬如,美国扩大对中国的市场准入,中国对美投资增加当然就会减少对欧盟的投资,这是不是会影响到欧盟的经济?如果中美妥协中国更多从美国进口高科技产品和中高端制造产品,抢的是谁的市场?欧盟、日本和韩国。
譬如,多进口美国汽车,对德国、日本打击肯最大;多进口美国芯片,对日本及中国台湾肯定打击更大;多进口美国的波音客机,欧盟的德国法国肯定最倒霉······诸如此类,一旦中美妥协的结果是中国更大规模地对美开放市场,那么蚕食的肯定是欧日韩的市场。
所以,中美如果一边贸易战一边妥协,最终可能中美彼此受损都不会很严重,但美国的西方盟友却最受伤,因为美国的技术和产品很多和西方发达国家盟友是一致的。
所以,西方国家想旁观中美贸易战绝对是傻子行为,因为美国接下来要和中国交易,只要条件合适中国一定交易,中国用自己的市场交易,一定是把原来属于其它国家的市场给美国吃,其它国家就一定倒霉了。
买波音的飞机,空客一定少卖;买通用的汽车,大众、本田一定少卖;买美国的芯片,韩国和中国台湾一定少卖······
那么,美国的西方盟友是不是可以不倒霉呢?在笔者看来,也是有办法的,就两招就能实现很好对冲:
一、和中国一起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迫使特朗普放弃搞贸易保护这一套,美国的贸易战就打不起来,中美的合作也将不会以牺牲美国西方盟友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西方国家和中国一起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很重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装聋作哑。
二、赶紧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中美贸易战在妥协之前有一个时间窗,对美国盟友抢美国在华市场非常有利。换句话说,就是在中美妥协前赶紧和中国达成更多合作协议,让中美妥协前的自己率先锁定更多利益,如此哪怕中美进行交易也不会伤及自身。
而且,和中国合作得越多,中国对美的依赖就越弱,那么中美妥协对相关国家的影响也就越小。
所以,在笔者看来,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正确姿势有两个:
一、赶紧联合起来,和中国一起共同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赶紧来中国和中国进行更加深度的经济合作,共同抑制贸易保护主义,顺便捞更多中国的市场份额。
只要做到这两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苦果就只能美国自己吞了!西方国家,该觉醒了!
不然,中美打着打着,你们就要一个接着一个倒霉了!!
自上周末开始,“贸易战”成为全球焦点。打还是不打?和还是不和?应战还是不应战?打要怎么打?和要怎么和?应战应如何应战?全世界的各路精英们纷纷出谋献策,把中美近年来的经济和贸易图标研究了个透。其实,结果无非是,当下,很难有定论。
那我们不妨多找几个角度看问题。
短期——战术上敲诈
3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美国宣布对价值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针对我们!我们可以愤怒。但且慢。
3月8日,特朗普宣布,由于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
一时间,全世界都愤怒了。也不是针对我们?我们似乎可以不要那么愤怒。但且慢。
随后,美国公布了一大批钢铝关税豁免国,迄今,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还在惩罚名单上了。还是针对我们?
且慢愤怒或不愤怒。既然这项举措令各国与美国本土企业都一脸懵圈,以此为据探寻背后逻辑更有意思。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做“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指的是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更简单的说,你觉得需要付100元买条裙子,结果花了90元,你就会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商场往往利用这种心理打折促销,甚至提高原价来使你获得“占便宜”的满足感,从而更愿意掏钱。
美国广泛性挥大棒,提高钢和铝的关税,不具备国家安全的合理性,违反世贸组织多项准则和规定,人尽皆知。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恐怕这就是一场制造“消费者剩余”的“心理战”游戏。正因为不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过去的模式相当合理,已经很难有“打折”的谈判空间,因此骤然间提高原价,制造出“差价”来,让本来没意愿、不屑于谈判的人,坐上谈判桌。
并且搞了个“饥饿营销”。罚的人越多,打击面看似越宽,还价空间就好像越大。先是“极限施压”,然后制造“谁先谈谁先受益”的博弈环境,让部分国家甚至产生“我占了便宜”的满足感。
如此,不但分化了这些国家,同时把规则制定权事实上的转移到了自己手里。
老特一套商业组合拳耍得666啊!
换个领域,不换的是思路。
中期——战术加战略围攻
有人说,美国不止是在经贸上升级,可有意识形态上的不兼容啊!
1月1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国防战略》,放下恐怖主义威胁,将“国家间战略竞争”视为美国家安全重点,认为俄中是主要竞争对手,要打造“更具杀伤力的部队”。
1月30日,特朗普的《国情咨文》,明确大国竞争才是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将中国从“竞争者”提升为“对手”。
最近班农的一句话很热门,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
美国的关切究竟是否在于谁更“政治正确”?
无独有偶,几十年前,布热津斯基也说过一句“热搜体”,冷战结束了,输的是苏联,赢得却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1985年,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日本成为最大债权国,“日本威胁论”开始高涨。在美国,与以前肯定日本模式论调不同的“敲打日本”论、批判“日本精神”乃至日本文化的“对日修正主义”开始出现。
伴随多轮反倾销、301的打击,里根在1987年签署了战后第一个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的法令: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价值3亿美元的存储器征收100%的关税。
不仅如此,美国还揪住东芝向前苏联出口精密机床一事,上纲上线,说这和苏联核潜艇制造有关。在充分利用了舆论后,先是重重处罚,“5年内禁止东芝财团所有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后经过磋商,轻轻落下,改为“3年内禁止东芝机械公司的产品入美”。
与此同时,美国称日本“白乘安全车”,不断地要求日本担当大国责任。但当日本在防卫建设上取得进展,“防务摩擦”又产生了。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日本军事需要日美同盟框架下以美国为借口行事。美国强迫日本停止“自主研发”战斗机,改为“联合”“引进”美国技术、机型。
就这样通过政治军事与经济贸易政策单打、双打、混双打,日本在贸易战中不但妥协退让,而且主动制定限制出口法规,日本不但在贸易上败退、经济上衰退,美国还进入了日本政府管理层面,日美从1990 年代“重新定义日美同盟”,而1990 年代以来,几乎一直是美国在主导日本的改革方案。
战略与战术结合,集中各种资源又拉又打。政治正确不?还是去搞搞清楚政治是什么。
换个对象,不换的是思路。
长期——战略上遏制
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把中国形容为“持续挑战美国国力、影响力和利益、破坏美国安全与繁荣”的“修正主义大国”和“竞争者”。
克里姆林宫反击美国是“帝国主义”。大概他们也对“修正主义”这无比熟悉却突如其来的标签啼笑皆非怒不可遏,谁“修正主义?”我埋进黄土的东西你刨出来当时髦?你才修正主义,你全家都修正主义。
其实也没必要太生气。特朗普难道是个孤案?
奥巴马在上任之初就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以合作开道,以遏制为本。2011年底,美国对中国的身份定位为“亚洲的恃强欺弱者”。美国不断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介入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对台军售,频频联合军演。
战略围堵中国之意昭然。在经贸上出台了极具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而后开始对华频频举起“贸易制裁”大棒,“汇率操纵国”弄得中美剑拔弩张。从未闲着。
小布什在竞选期间就曾经发表过一些强硬的对华政策,且一再强调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性。911事件前,小布什政府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911事件后,美国出于反恐需要,把中国定位为“若即若离的盟友”。
而“竞争者”这个身份一直存在。小布什的许多贸易政策直接针对中国,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钢铁业等“特保措施”一大堆,经常指责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频繁对中国发起“337 调查”。还大搞自由贸易区的小圈子,企图排挤中国。
克林顿对中国怎么样?克林顿在大选中获胜后,一再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态度。执政后,发现与中国对抗无助于美国经济,继而改变态度。在贸易上,他将“经济安全”列为其对外政策三大支柱之首, 把外贸视为“美国安全的首要因素”,主张政府积极介入对外贸易,强调“坚持公平贸易原则”。
虽然各任美国总统都常有个“低开高走”的过程,但不得不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心态由来已久,当中国的实力越强大,美国的忌惮就越深。
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及军方在谈及美国面临的挑战时,大多将俄罗斯放在首位,我们一般屈居第二。这几次的报告对中国青眼有加,排名上升,被提及“国家间战略竞争”时都位列榜首。
换个时代,不换的是思路。
由始至终——这是一场“熬战”
有人说,这是一场“贸易战”,而且是一场“新冷战”。
我不同意。
从历任美国总统对华态度与对华贸易政策的嬗变上看,变化轨迹相当明显,过去的分歧与遏制较为偏向意识形态,而现今更为偏向务实的实力竞争。
“冷战”是理想主义的较量,而当前不是,现下流行的,是完完全全的现实主义竞争。
3月初,特朗普在国内国外上上下下四面围攻下,在新媒体上得意洋洋的说,“贸易战好打又好赢”。不愧是房地产商人出身。
过去特朗普刚刚上台,很多人笑他,我觉得他不可小觑。如今特朗普掀起了惊涛骇浪,有些人又无比膜拜,称他是伟大的战略家,我也不同意。
布热津斯基已经说过,他绝不排斥“政治正确”,正确的“政治正确”非但不妨碍还有助于他的实用主义战略,有助于美国国际地位的保持。要知道,利用“人权外交”进行“讨价还价”,正是当年布热津斯基的“发明创作”。
这一招很老了,即使为了适应新时期加上了许多新的“花絮”,捧杀加棒杀齐飞,政治加经济一色,一边强力要求你担当,一边舆论上广为制造恐慌,台海、南海、亚太、印太,内外部力量循环转化施压。可真有新鲜?
无非是,特朗普嗓门比较大,赌性比较足,提“原价”行为比较狂野而已。
他还是他,他只是他,只是我们的认识不清,而危险的恰恰在于此。无论是过度贬低或者过度褒扬,都不但结论不正确,也根本不应该是对一个政治人物、对一个国家政策评价的正确态度和方式。
倘若如此,我们在战术上就往往被动,认不清对方的招数,总是在误判,“他不会这样的”“他不会那样的”。结果只能随他起舞。这或者也是导致特朗普“玩得”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战略并不明确。美中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同时也是你争我赶不断较劲。单方面强调其中一方面大概都太simple太naive了。
中美历史很明确告诉我们,美国的政策从来就是整个套系的设计,我们决不能“单兵”作战,或者临时应对。
如果真要比作战争,这是一场将旷日持久,看谁更能“熬”到最后笑出来的“熬战”。
“熬战”比的是谁更有韧劲
美国和中国贸易争端其实代表了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这种冲突在国际体系结构走向松散时走向政治舞台, 事实上也是两国国家利益从政治走向经贸舞台进行的表演。
关于可能的贸易争端,许多报告已经拿出了从大豆到飞机到汇率到债券的许多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几十年里,贸易战总是将起未起、方兴已尽、却又挥之不去,有其深刻原因。这是一场长期“拉锯”的“熬战”,比的是谁更有韧劲。
因此,短期来看,要认清形势,强化战术反制。1994年,日本首相访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谈成“僵局”,成为一个历史标记。究其原因,当时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但正值克林顿面临中期选举,需要在贸易平衡等问题上“拿分”。如今,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正是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以及2020年的连任诉求。
抓住这个“牛鼻子”至关重要。硬碰硬的“一战”,必然双方都有损伤。总体而言,美国当然还是具有经贸优势。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上与美、日都有较大差异,我们所擅长和灵活机动的领域不同,美国“碰硬”的能力固然强,但民间意愿和承受能力却难言强。不妨利用这种时间与心理落差进行战术反击,既然认清了“消费者剩余”的促销策略,就理直气壮拖拖拉拉打打闹闹欲走还留的讨价还价。
中期来看,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加快结构性改革、市场化改革的速度、力度、深度、广度。对于美国等一再要求我们“打开市场”“打开国门”的要求,我们应理性对待。中国可谓是对外开放政策下受益最大的国家之一,但目前许多领域确实面对着完全开放市场则可能遭遇安全危机的问题。
要清楚认识到,这种症结的形成,大多数不是因为不能开放这个市场,而是我们对市场化的理解、践行不够。比方说金融服务业,过去许多风险,都是在监管根本没有市场化观念,完全依赖计划性的管制思维下造成的市场极度扭曲带来的。
一面瞎奉行“自由主义”,一面又拿出安全“保护主义”当盾牌,这种意义下的“不能打开市场”,只会损害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市场化也意味着精细化。
比如对于美国等一再指责的强制技术转让,我们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反驳美国人吝惜技术等等。其实,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只适用于政府审批,而如果是公司间的协商合同行为,则无可厚非。
我们完全可以减弱政府在其间的影响,既让市场化的公司更有机会自行选择,也避免政府行为受到指责。同时,像美国一样,在幕后采取其他方式对本国市场予以支持。要积极进行结构性改革,打开这些死结,找准市场化精神和逻辑,让“市场化”向“高质量”行进。
长期来看,要认清国家竞争力之战是企业、技术、人才的争夺战。贸易战或不战,都只是插曲。国家竞争力之战,是恒久之歌。从美国减税、贸易争端等意图看,均是为了吸引企业、资金回流,把技术、人才留在本土,因为这些,才是国力、国运的基础。美国之所以能够从蛮荒之地到世界老大,长久稳定的吸引人才、激发技术创造力、给予企业充分空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反观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里创造“奇迹”,也绝对与政策对企业、人才的放松、激励有最大关系。当前,中国出现了一批世界著名企业,但总体而言,优秀企业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能够供企业与人才发挥的平台和空间也不是太宽而是太窄。
现在的改革不但需要强调“放权”,更要用“建制”来规范权力,让市场更加公开透明,让所有人和企业都有机会施展身手,在公平的机制下获得最大的发展。这才是吸引企业与人才,同时促进技术发展的基石,也将一直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此次“贸易战”,坊间沸腾。这是好事。国家大事人人关心,则有凝聚力。与此同时,许多言论颇为振聋发聩,却不该成为主流。
美国崛起,并非一日之功。中国料也必经曲折。面对中美关系,中国需要制定战略,从长计议。在国内,应防止短视、防止过激、防止极端;在国际上,应坚持立足实际,做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从理论上说,应更深入前瞻研究和后备方案;从实践上说,可更多谈判与博弈技巧。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威”过盛,往往恰好证明这不是个战略家。
宋辽连年苦战,终定下“澶渊之盟”。回头望去,盟约的签订,因双方都损耗殆尽心存忌惮。但当时他们都并不清楚对方情形。所以,能够谈,是好事,要谨慎,但也要明白,双方一定互有牵制才会和谈。找出背后牵制原因,让牵制来得更切中痛点,也许更有助于博弈。
宋终于走到尽头。盟约不是永久的,国家利益才是永久的。宋之亡,不是因为辽太强盛,是因为宋太糜烂。不是因为宋不稳定,而是因为宋安于稳定。
新时代的中国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也不可能是“宋”。但以史为鉴,也能借鉴些兴替的道理,古往今来,莫不相同。找到逻辑,才不至于临阵磨枪。
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句话非常有智慧。竞争才是永恒的。在稳定中求发展,但要在竞争的动态中才能寻求到和睦的稳定。
4月1日半夜,中国宣布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加征15%或25%关税。针对美国此前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击,正式落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日早晨对这事的回应,短短500多字,信息量很大。
为什么是1日半夜?
这要从3月8日说起。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
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3月31日,评论期结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透露,评论期间,大量民众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措施及产品清单表示支持,赞成政府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和产业利益,部分民众还建议增加措施力度。经过评估,决定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实施上述措施。
至于为什么1日半夜发布消息,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人士对国是直通车说,这是因为按规定,2日零点后的通关要征税。
23日发布清单征求公众意见,31日评论期结束,1日夜发布消息决定加征关税,2日执行,从如此紧凑的时间表中,中国政府的态度相当清晰:中国绝不会坐视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一旦利益受损,将坚决出手回击。
为什么还要磋商?
在对128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这件事上,中国的行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先礼后兵。
该发言人称,3月26日,中方根据《保障措施协定》在世贸组织向美方提出贸易补偿磋商请求,美方拒绝答复。鉴于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3月29日,中方向WTO通报了中止减让清单,决定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对中方造成的利益损失。
与美国滥用WTO“安全例外”条款,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钢铁和铝产品进口,严重违反WTO规则的做法不同,中国在进行反制时严格遵循了WTO的相关程序。谁是国际贸易体系的“搅局者”,谁是维护者,一目了然。
是否还有后手?
和美国挑起贸易冲突的出发点不同,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是为了把美国“打醒”,使其认识到对华贸易战的严重后果,将中美经贸合作重新拉回正轨。
该发言人称,希望美方尽快撤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措施,使中美双方间有关产品的贸易回归到正常轨道。他强调,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该发言人并表示,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实现共同发展,避免后续行动对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更大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对128项进口自美国的产品加征关税,只是中国对美国232措施的反击。对美国301调查,中国还未正式“出拳”。
在上周举行的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中方今后会否针对美国发布更多反制清单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打贸易战。“我们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以强凌弱,绝不会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不排除任何选项”。
言外之意,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在挑起贸易战的路上越走越远,中国会有更多后续行动让美国感到“疼痛”。
4月2日,规模巨大的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了。因为美国出招后,中国在这一天正式作出了反制。
针锋相对,毫不示弱。来而不往非礼也。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凌晨发布声明,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内容主要如下:
1、这是针对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反制。美国措施已于3月23日落实,中国报复则从今天开始。
2、税率也是针锋相对,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25%的税率,对铝产品加征15%的税率;中国则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
一场轰轰烈烈的贸易战,就此正式打响。
但这还只是贸易战的第一回合,更大规模的还在后面。
这无疑向世界传递出4点强烈而清晰的信号。
第一,中国不是吓大的,中国不怵战。对中国来说,最反感的,就是特朗普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中国这次迎战,针对的是美国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价值应该在3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还提出要对600亿中国商品要加征关税。也就是说,这次只是序幕,中国已经为更大贸易战做准备。
我们既然30亿美元亏都不想吃,美国就别指望着让我们咽下600亿美元的苦水。贸易本来就是相互的,贸易战必然两败俱伤。但不打掉特朗普的幻想,特朗普还会大做文章,甚至在台海南海等敏感问题上肆意妄为。
第二,这是对双方胆量、意志的考验。横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现在的情况,就是谁先眨眼谁就输,谁先输了谁就后患无穷。特朗普应该也很惊讶,他以为贸易战很简单,那么毒辣的手段一出来,中国肯定第一时间就作出了让步。
中国也是看透了特朗普的用意,包括美方表现出的犹豫,就是不愿意再轻易让步,就是要奉陪到底。用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的话说:“我们一定会反击,我们会报复。如果有人玩厉害的,我们就和他们玩厉害的,看谁更持久。”迫使特朗普回到谈判桌前,通过谈判而不是恐吓来解决问题。
第三,一场合纵连横大戏正在上演。贸易领域的博弈,必然向政治外交领域扩展。所以,大家看到,特朗普政府在发动贸易战的同时,还在台海、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同时迅速豁免对欧日韩等国的钢铝制裁,一个条件就是他们要和美国对付中国。
但中国也不会束手无策。所以,最近,我们邻国的80后领导人突然访问了北京;在西方,俄罗斯与西方的恶斗,中国明显地站在俄罗斯一边。双方都在秣马厉兵,都在搜集筹码,一场合纵连横的大戏正在上演。
第五,中国会有损失,但更拥有致胜的法宝。必须看到,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之一,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贸易战全面打响,出口必然受到冲击,意味着一些地方外向型经济将面临困境,大量工人失业;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也意味着相关产品价格的提升。
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不让对方感到痛楚,就不会结束贸易战。更何况,从最积极角度看,没有缓不过来的压力,就没有壮士断腕的动力。实施更大规模的改革和开放,是我们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礼物,更是我们打赢这一贸易战的最大法宝。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可能也是特朗普万万没想到的。
美国强加于中国贸易战,中国不得不战,于是果断亮剑!
中国针对美国关于钢铝的关税实施反击,对美国3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根据最新消息,这一实锤已经落地。据中国财政部刚刚发布的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为维护我国利益,平衡因美国232措施给我国利益造成的损失,我自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
至于那600亿美元,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对等的反击手段,走完程序,就只等美国那600亿美元征税政策的落地了。至于美国提出的要求、清单,中国连搭理都不搭理,理由是我们不接受任何威胁,要谈判先放下姿态平等谈判。
中国这样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告诉美国,这贸易战如果你非要打,中国奉陪到底绝不含糊。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却把1个月的缓冲期延长到了两个月。因为,中国不谈判,这么僵着忽忽悠悠时间一个月就到了,只要美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征税政策落地,中国会立刻反击。
而美国在这个时候延长缓冲期,实际上是不想把贸易战的节奏进行得太快。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心里有些发虚,对中国的反击缺乏把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驻华大使“劝”中国不要打大豆的原因所在。
但是,就像占豪分析的那样,这一次美国发起贸易战容易,如果不让步想结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其实和之前中国在东海、南海、洞朗处理问题方式的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借对方给的理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如今,美国这次发起贸易战,也同样是中国的机会,中国怎么能错过?
这是个什么机会呢?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让美国在贸易战上让步的机会。可能有人会说,中国怎么知道美国会让步?因为,在这事发生之初,中国已经定好了应对的基调,那就是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敲诈。
只要美国敢敲诈,中国就将与之死磕到底,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官方从最初就明确表示——奉陪到底!中国一旦决定奉陪到底的事,那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意志会集中于一点,对手就必败、必退无疑,就像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一直打到美国让步谈判为止。
其实,对中国来说,由于贸易战是美国强加的,这事是退无可退的。为什么说退无可退?因为,对中国来说,让步意味着屈服,屈服意味着任人宰割。今天的中国又不是解放前,中共领导下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就像笔者在前面文章中分析的那样,美国是要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要阻断中国发展之路,是要阻断中国的“一带一路”,中国怎么可能认怂让步?所以,在2018年的今天,美国指望通过讹诈中国获得好处,那是完全不可能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美国强加于中国的贸易战,中国必须迎战且必须得打赢,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赢,因为打赢就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我们知道,贸易战打输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发展权利、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都会受阻,而且一旦美国在贸易战上压制住中国,那么美国的盟友欧盟、日本等都会来敲诈中国,中国将会四面受敌。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必须应战这场贸易战,必须打赢这场贸易战,这是没有第二个选择的选择。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既然不能不打这场贸易战,而且中国最终必然会逼得美国让步并谈判,中国最后会因为这场贸易战损失什么,又会得到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打贸易战,现实损失是必然的,因为贸易战只要打起来,彼此损失的就是对方的市场,那么涉及到的行业都会遭遇损失。综合起来看,贸易战的损失主要在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宏观经济肯定有一定负面影响。
2017年,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为22635.22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总额为4297亿美元,占19%。4297亿美元占中国GDP12.84万亿3.3%。考虑到出口减少会削减进口,同时又会引发失业影响消费,对宏观经济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由于外贸在中国GDP中的占比还是太小了,所以有影响但大不到哪里去。
二、会增加一定失业。
出口减少,一些过于依赖出口的企业只要涉及到贸易战的行业,必然会因此受到波及,那么就会造成一些人口的失业和降低相关行业的收入能力。
三、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会产生短期负面影响。
中美技术交流对中国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美国市场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较为重要,美国发起贸易战,对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会产生一定的短期负面影响。
但是,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的伤害一样很大,譬如美国的通胀压力会增加,美国相关行业的收入也会减少,也会增加失业,特别是美国一些企业或行业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或者说,会因为贸易战,自己关上通往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和最大了潜力市场。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妥协得越晚,对美国政治上、规则上的损失越大,因为做好死磕准备的中国,在忍耐力方面会比美国强大很多。
那么,从这次贸易战中,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主要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全球的贸易强国的政治地位。
在笔者看来,美国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绝对是一招臭棋。因为,以美国现在的实力,和中国打贸易战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强力反击。一旦遭到中国潜力反击,只要美国不能让中国屈服,那么政治上就是中国赢了。这就像在南海,美国不遗余力挑衅了六年,在2016年上半年达到最高潮,南海非法仲裁的结果出来了。
然而,高潮过后,很快就退潮了。南海非法仲裁最终沦为了笑柄,连美国自己都承认失败了。而美国在南海和中国斗了6年的结果是,中国“种”了一堆岛,现在美国每次到南海都有中国军舰追着跑。谁在南海的政治地位提升了?谁在世界的政治地位提升了?不言而喻。
这次贸易战,同理,中国不屈服,美国也没辙,双方打着打着大家就会发现,原来中国的实力根本不比美国弱。谁的政治地位提升了?既然美国拿中国没辙,那中国要推动建设的新的经济游戏规则,会有更多国家积极参与推动,譬如“一带一路”倡议会有国家愿意参与。
而且,经过此役,谁还敢在贸易商敲诈中国?
二、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会。
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这会促使中国在政策上更加给力。而对中国来说,考虑到中国14亿人的市场,只要政策给力,中国利用自身的可以实现更快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
譬如,最近监管部门对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加速放行,这就是国家在调动资源向新兴经济领域倾斜,在和美国抢中国本土的高科技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这些政策,都会快速提升我国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的速度,而类似措施会不断出台。
三、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已经非常好的人才和技术基础,虽然有些地方突破的速度还不够快,譬如芯片领域。但是,一旦中美贸易战开打,中美的芯片贸易出现问题,国家政策必然对相关行业进行大力的刺激。如此一来,像现在已经在芯片上取得突破的企业将获得巨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资本会因为市场预期和政策快速涌入。各个行业都是如此,在有了技术基础、充裕的资本后,只要市场需求大幅增加、研发速度将会非常快。
所以,美国如果真的进一步收缩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反而会加速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进步。
另外,由于贸易战导致一些行业出口的减少,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各种模式创新会增加,这又会对经济活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而美国在有了石油美元作为手段后,得以通过跨国资本的全球或区域布局,将高污染、高耗能、劳力密集段的制造业工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制造业差序格局。再通过巨额的贸易逆差,一方面利用国际不等价交换转移世界各国的资源和劳动产品,廉价的供应美国国民消费;另一方面通过美元持续性的境外溢流,将通货膨胀转嫁在贸易对手身上,几近无偿地向各国抽取“铸币税”,掠夺世界的财富。如果说,贸易逆差是美国所一手建构的“全球供应链”的客观结果,那么近半个世纪来的石油美元体系则是美国以“铸币税”的形式转移世界剩余的必要手段,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川普以贸易逆差为口实,攻讦中国对美进行不公平贸易根本是无的放矢,不是对国际贸易缺乏常识,就是刻意说谎。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根本就是找个借口而已,随着美国最近松口也可看出来,美国信心并不是那么足,底气已外泄!《中国制造2025》所展现的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上的巨大决心、战略规划和快速赶超的态势,已经足以让美国惶惶不可终日,而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的正式挂牌,更是让美国觉得芒刺在背。虽说“石油人民币”在短期内不可能撼动美国的“石油美元”,但他的出现就意味着“石油美元”体系的松解,势必撼动美国通过美元霸权体系向全球搜刮“铸币税”的核心利益。一些民众对于“中美贸易战”似乎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有的高喊要全面开战,打经济战,打政治战,有的希望中国政府隐忍不发,顺应美国,避免遭遇更大的损失。这场贸易战的真相是怎样?中国会怎么应对?以下这8项事实应该弄明白:1、中美贸易战是美国主动挑起、强加于中国的川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这次中美争端,不是中国挑起的,不是中国愿意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惜破坏国际规则,强行加到中国身上的。美国单方面、主动挑起中美贸易战,有人认为是服务于选举需要,有人认为是遏制中国的谋略,动机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中国无处可退。幻想着绥靖就能换来“和平”,只能是自欺欺人。在利益面前,商人的欲壑永远是无法填满的。2、中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奉陪到底决非一句空话从外交部、大使馆,再到商务部的反应和应对,不难看出中方对此贸易战已经做足了功课,从外交到经济,甚至到政治到军事,无论美方采取怎样的举措,中方都准备了相应的预案。我们对美方打贸易战将奉陪到底决非一句空话,而是有大量实实在在能力的支持。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反制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中国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单,比如飞机、芯片领域。3、挑起贸易战背后是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美国之所以费尽心思地针对中国,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限制和打压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这符合美国作为守成大国的心理,也是其在战争选项之外,必然会选取的手段。中国通过非战争的方式与守成国家进行磨合,是国际秩序进行调整的一个相对理性的方式,也是一个后发国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我们需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4、美国拉拢盟友联合向中国施压是一厢情愿为拉拢盟友一起施压中国,川普在当地时间22日批准修正条款,宣布在5月1日前,暂停对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和韩国的进口钢铁产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然而,德国《世界报》等媒体已警告,欧盟如果此次在贸易上向美国“示弱”,特朗普很可能在今后变本加厉,拿欧盟“单独开刀”,到时候欧盟各国只能“吃不了,兜着走”。可以说,世界多数国家对美国的战略信任度很低,与中国又大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为了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决不会给美国当棋子、当枪使,主动关上与中国做生意的大门。换句话说,美国已无领导世界共同遏制中国的号召力,它也欠缺与中国打一场大规模贸易战的统筹力和操控力。5、美国发起贸易战不仅仅针对中国,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早在3月8号下午,美国总统其实就已经签署了一项法令,除了墨西哥和加拿大被暂时豁免外,对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铁和铝制品都征收进口关税。美国本次主动扣动针对全球的关税计划扳机,可以说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一次公然践踏,是主动损害其自身形象和信誉的自残之举。从短期内或许于商业经济有利,但从长远来看,则是美利坚帝国继续陨落的标志。总想着仗着美军的强势,把世界财富往美国聚拢,这种模式注定难以持久。6、美国贸易战害人终害己,必将付出巨大代价不少美国媒体分析称,对华贸易战将会导致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增高。日常开销花费比例更大的低收入家庭将受到更大影响。美国大企业也将因贸易战受损巨大。中国后续的反击政策将给这些跨国公司造成沉重打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实施反制措施之后,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和就业、进出口贸易都会随着贸易战激化而进一步受损。有澳大利亚学者模拟发现,如果所有国家都展开报复,美国GDP将下降5.2个百分点,损失高达9332亿美元;如果中国不再资助美国的预算赤字,美国的经济地震将更剧烈。美国以为“贸易战是好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7、打贸易战,已让美国站到全世界的对立面若美国执意开打贸易战,国际社会都将为这场“战争”进行买单。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如果美国挑起全球小型贸易战,即关税增加10%,则大多数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1%至4.5%;如果全球爆发严重贸易战,即关税增加40%,则全球经济将重现“大萧条”。在美国决定对进口钢铝产品征收高关税后,欧盟、德国、法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均批评这一行径,并考虑采取反制行动,就连“暂免”征税的墨西哥和加拿大也表示会“居安思危”,做“两手准备”。8、团结一心,胜利终将属于中国针对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方会根据美方的动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击,并且最终都会严格地按照国际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对美方的行为,也将积极地推动国际法律诉讼,用法律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将是中方理性反击的底线所在。当然,若确实美方疯狂到了超越理性,选择毁灭性的行为,那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应对,也必然能够应对。大规模的贸易战会同时伤及中美经济,但也会逼迫中国经济朝着更有利于释放本国潜力的方向转型。中国没有理由在美国的挑衅面前惧战。到那时,请大家选择同仇敌忾,支持中国政府,这场战争非我所愿,躲不了,逃不掉。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胜利终将属于中国!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谁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