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集团10周年发布会上的年轻一代企业家企业家叫什么名字呀,好想了解一下。?

什么样的企业家最值得尊重?中国家电史上最该记住的三个名字
中国家电史上最应该记住的三个名字
什么样的企业家最值得尊重?是那些高瞻远瞩且能成为学习标杆的企业家。
什么样的企业最值得尊重?是那些产品价格卖得高且销量很大的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最不值得我们尊重?是那些动不动就打价格战且永远没有能力为我们贡献伟大产品的公司。
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大多未能实现两大突破:一个是技术的瓶颈,一个是品牌的瓶颈。突不破技术的瓶颈就无法实现产品领先,无法建立绝对产品力;突不破品牌的瓶颈就无法实现高层面竞争,无法跻身国际主流品牌行列,只能挣辛苦钱。
技术和品牌并非毫不相干。领先的技术必然带来领先的产品,领先的产品必然带来良好的销售,良好的销售必然带来良好的盈利,良好的盈利必然支撑品牌建设;反过来,强大的品牌必然带来高附加值,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进而支撑企业研发投入,最终获得更先进技术与产品。
这是一个正循环的关系。因此,谁率先突破技术与品牌的瓶颈,谁将率先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企业。在非家电领域,华为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从来不关注一个企业是不是很热闹,我关注的是这个企业热闹的背后做了什么。把技术与产品的根基打扎实,比制造表面的风光重要一百倍。这个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早期低调的华为今天发展得越来越好,而那些喜欢炒作的企业最终一个个销声匿迹。
中国企业要解决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三个问题:技术、机制、模式。
我们也许可以从海尔、美的、格力三大白电巨头那里找到答案。
我一直坚信,假如有一天中国诞生出三星、惠而浦那样的全球家电大鳄,必定率先从美的、海尔、格力三家中产生。
恰好这三家都是白电企业,我称之为中国&白电三大&。
白电三大有今天,创始人功不可没。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今天的结果是10年前种下的种子&。白电三大的今天,正是其创始人十年前埋下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就是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的力量。三十多年来,中国家电产业一路风雨如晦,半路倒下的不计其数,至今依然艰难支撑的大有人在,唯独白电三大未出现大起大落,个中因由,值得深思。
今天,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企业已进入交班期,白电三大的三位创始人已有两位离开岗位。2012年5月,朱江洪离开其一手创立的格力电器;2013年9月,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仅有张瑞敏仍以67岁高龄勉力坚守。目前看,未来2&3年张瑞敏继续留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位置的可能性很大,值此变革关键时期,无论周云杰还是梁海山尚不足以独撑海尔大局。
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张瑞敏就没有今天的海尔,没有何享健就没有今天的美的,没有朱江洪就没有今天的格力。虽然人们至今未看到三位创始人有过任何交集,但并不妨碍我们给三位德高望重创始人贴上属于他们各自的标签。事实上,当我们想到这三位创始人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属于他们的关键词:朱江洪&&&技术&,何享健&&&机制&,张瑞敏&&&管理&。
先说朱江洪。有一句话尽人皆知:&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却鲜有人提起,叫:&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在中国家电行业,朱江洪向以&低调、包容&著称。曾有人说,换了一个人就不可能容忍董明珠,信然。
朱江洪对格力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奠定了格力&技术&的根基。对技术前所未有的重视加上不惜血本地投入,最终成就了格力空调卓越的产品形象;反过来,卓越的产品形象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盈利,进一步反哺格力研发投入。形成正向良性循环。
遗憾的是,朱江洪离开格力后,格力技术形象有所衰减,甚至出现不健康苗头,令人为之忧虑。好在朱江洪为格力留下了足够殷实的家底,足够现任领导人折腾几年,确保格力暂无生死之虑。
朱江洪的低调及其对技术的痴迷,甚至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尊重,他们说&没有朱江洪,中国空调行业比目前落后5年&。
事实上,支撑今天美的空调快速崛起的&精品工程&,就有格力&工业精神&的影子。
朱江洪对中国企业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技术对于企业的意义,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技术立企&的榜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企业不重视研发与技术的现状。
再说何享健。在中国家电行业,有一个人比朱江洪更低调,这个人就是何享健,我们至今搜索到媒体关于他的像样的采访。何享健甚至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CCTV年度经济人物,他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家。
然而,就是这个低调的人,缔造了中国白电巨头美的。
正因为纯粹,所以何享健为美的架构了一个备受赞誉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这个机制让这个家族企业的交班过程波澜不惊,确保这个企业未来若干年运行在正常轨道上。事实证明了何享健眼光高远,近年来美的集团在方洪波带领下,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家电企业。
何享健对于中国企业的最大意义,在于他用事实证明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经理人制度完成企业转型,并实现持续发展,不是每一个家族企业的交班都会伴随着刀光剑影,更不是每一个家族企业都会摔倒在交接班的路上。
最后说说张瑞敏。和朱江洪、何享健相比,张瑞敏的知名度显然要高得多,而这一切和张瑞敏亲手培育了海尔这个著名品牌有关,也和张瑞敏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里面理论水平最高&有关。
而今天,人们更加关注张瑞敏及海尔,是因为张瑞敏要亲手打碎他一手缔造的海尔。
海尔,中国第一个突破千亿规模的家电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突破两千亿规模的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海尔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家电企业。
依照绝大多数人的观念,至此张瑞敏可谓功成名就,可以安安稳稳地退休颐享天年了。然而张瑞敏不是,他试图在古稀之年到来之前缔造出一个彻彻底底的互联网企业。什么是彻底的互联网企业?张瑞敏的思考是,只有基于&人单合一&基础之上的小微公司,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这些年张瑞敏一直致力于一件事:把自己亲手缔造的&巨无霸&海尔打碎,再造出一个由众多&冲锋舟&组成的航母编队。这在全球企业管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国际管理学界给予了海尔变革格外多的关注。
今天,我们尚得不出&海尔变革已经成功&的结论,准确地说&海尔变革仍在路上&。但海尔变革的社会影响已经显现出来,美的大力推进的组织变革就有海尔的身影。
张瑞敏推进的管理模式变革的最大意义,在于他有可能为诞生于蒸汽机时代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探索出一个替代模式,实现企业与互联网无缝对接。因此,我们应该以更高的视野看待海尔变革,不应把张瑞敏主导的海尔变革看成海尔一家的事情,应该看到其普遍的社会价值。换言之,张瑞敏实际上在做一件本不属于一个企业的事情,但是这场变革的风险却只有海尔一家企业来承担。
因此,无论变革最终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海尔,我们都应该向张瑞敏表达我们的敬意。
这就是三位创始人各自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您可能也感兴趣:
日前,三大运营商对外公布2018年4月运营数据,其中,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4G用户方面发力效...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奋斗史(一)
我的图书馆
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奋斗史(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王光英俗话说, "时势造英雄".许多企业家在改革的大潮中一展英雄本色,为中国商人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成果。故此商业活动在当今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社会各个领域相互沟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我国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零售商业形式--连锁店,它的鼻祖就在中国 (西汉初年)。
  在中国,当个称职的企业家,从世界角度看是不容易的。企业家是一个伟大的称谓,其从事的商业又是一个平淡中创造神奇的行业。那么企业家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以为,企业家首先要有政治家的头脑,懂经济、会管理,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既不能遗传,也不能册封,更不是官身的演化。当中国的企业家要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既是政治家又是经济家--具有综合素质的人物。真正的企业家是凭自己的本事、能力、智慧、胆识,在艰辛的创业道路上练出来的。
  成功的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是,既是优秀的经营人才,又是企业的领袖人物。他们大智大勇,锐意改革,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向前发展。再者,他们有思想、有理论、有抱负、有才能、有魄力,感召力强,同时又十分清廉。
  一个厂长、经理能否冠以 "企业家"的称号,至少要看他是否具备独立的科学决策能力,有没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掌握企业未来命运的能力。
  其言行能激发起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的斗志,增强职工集体荣誉感,为实现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根据国内外经济学家的观察分析,西方商业文明的发展日趋停缓,而东方商业文明的曙光却已来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为新一代企业家的一员,要真正推动我国商业文明的进步与健康,就必须从我们每一位企业经营者做起,在工作中,应坚持 "勤力、信用和不断研究学习"的原则。所谓 "勤力",就是平时所言"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其次,在经营中要坚持以诚待人;同时要不断研究和学习。当然,经营手法的高明和准确的预测眼光也是商人应具备的素质,需不断地经历挫折与失败,才能磨练出来。
  时代呼唤优秀企业家。希望百名优秀企业家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感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一本好书,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展示我国庞大的企业家阵容,的确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奋斗史
  中国超级富豪的爱国情怀--记香港华达集团董事长李晓华
  大多数人认识李晓华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媒,无论是他 "六四"后第一个向亚运会捐款 100万元、取得日本 "101"毛发再生精的海外代理权,还是他一掷千金购买中国第一辆法拉利名贵跑车,尊师重教、为教育事业捐款万,这位以数亿资产名列中国富豪榜首的商界奇才,他的每一大举动,都成为令人传诵、令人瞠目的传奇。
  面对李晓华你会发现:虽为巨富,但他的手上没有钻戒,他的胸前没有金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深邃的目光和彬彬有礼的儒雅风度,一位熟悉他的朋友这样评价李晓华:在商场上,他是一位靠智慧取胜的赢家;生活中,他知恩图报重感情。
  有人说李晓华是天才,对此他赞成爱因斯坦的定义,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和机遇。他说机遇只青睐勤于耕耘的人,不属于懒汉。在他的人生中,一直以一个 "勤"字鞭策自己。
  作为一代知识青年中一员的李晓华,年仅 17岁便赶上了那场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文化大革命,接着便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离开父母只身来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一干就是8 年。在那里他学会了做各种农活,在零下40℃的气温下作业,他开过拖拉机,和战友们一起扑灭过熊熊的山火,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着各种血与火的考验,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抛洒在冰天雪地的荒原上。10年后,李晓华终于辗转回到北京,而那时候他却发现,已十分拥挤的城市和家庭,似乎由于自己的返回而更显拥挤,他不忍心再给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母亲增加负担,他毅然另立门户,从此开始了一个男子汉的拼搏。
  生存的本能,使他寻找着各种发展的机会。他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独具慧眼买走了唯一一合美国冷饮机样机,他选择了旅游圣地北戴河。一间冷饮商亭开张了,来避暑的人们,游完泳了、玩累了或在太阳底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凉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汗排起了长队。五角钱的饮料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直沁心骨。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已届而立之年的李晓华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商业敏感和决策能力充满了自信。这个夏天他净赚了十几万元。秋风乍起,北方寒冷的气候,冷饮机终于可以休息了。李晓华的心思又活了起来,他想:今年在北戴河独领风骚的冷饮机明年肯定不会那么新鲜了,于是他决定改弦更张,另辟蹊径,准备将冷饮机卖掉。有的人愿意出高价购买,有的人则表示不理解。而李晓华说: "现代人的商品意识都很强,明年的北戴河沙滩上将会出现不止 100 台冷饮机。"精明而又实在的李晓华按原价卖了冷饮机。果然,第二年,北戴河海滨展开了冷饮大战,而这台冷饮机也成了昨日黄花。
  这年冬天,满怀喜悦的李晓华漫步街头,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现代生活的勃勃生机。敏锐的李晓华又一次感悟到,物质生活的改善必然唤醒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长期处于极左禁铜中、看腻了样板戏的中国人,渴望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这正是给商务活动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利用手上这笔 "原始积累"干起了一项从未有人涉足的新买卖,购买了大屏幕投影机,在秦皇岛做起了放录像生意。据说当年河北省仅此一家,改革开放之初的人们禁不住对港台武打片、言情片的诱惑,排队买录像门票成了当地的一大景观。
  生意做得十分顺手,他的过人才智也在有意无意中得到充分展示:这时他已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百万富翁。
  年,事业上如日东升的李晓华放弃京城百万家财和安逸的生活,东渡扶桑,在东京一面学习日语一面到一家日本商社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一条不起眼的新闻,"中国生产的'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价格一路上扬",凭着敏感的直觉李晓华感觉到,机会即将来临,他立即返回国内,经过多次艰苦的交涉,终于取得"101"毛发再生精在海外的经销代理权。在他的策划下,"101"成了日本红极一时的极品。一年以后,李晓华在日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时的李晓华在日本已经小有名气了,当地传媒称他为商界华人中的佼佼者,并受到海部俊树首相的亲切接见,海部盛赞他是中国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企业家。这不仅给李晓华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也成了他事业的重大转折点。
  年的夏天, "六四"风波之后,从日本来到香港的李晓华看到一些有钱人纷纷忙于移民,悲观的论调使香港地价猛跌。当时香港许多新建住宅以低于平时很多的价格出售,到处贴满了出售旧楼的广告;心理承受力不足的商人们则纷纷将手中的物业以 "跳楼价"抛售。一时间,房地产价格一跌再跌,许多香港房地产商对中国大陆形势吃不准,不敢贸然吃进。一直关注着中国形势的李晓华却看准了这时机,他认为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中国决不会在一些国家的制裁声中倒下。以中国的实力,经济形势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他力排众议,果断投入大量资金,大批收购低于平时售价的楼字。他相信,风雨过后,定是朗朗晴天。
  不出半年,正如李晓华所料,形势果然发生变化:中国局势稳定,对外开放政策不变, "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于是,许多离港居民陆续返港,香港房地产价格骤然上升。
  李晓华见时机成熟,全部抛出,其利润可想而知。这时香港的地产业还在不规则地陆续升值。一些朋友替他惋惜,何不再等等,可以赚更多呢?李晓华笑着给大家讲了一个他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据说太阳山上满地是黄金,但只要太阳一落,黄金就会变成石头。有两个兄弟听说后结伴去捡金子,弟弟捡了一块就赶快下山;哥哥捡到一块,发现旁边还有一块,捡了一块,又发现更大的一块。于是,他左捡右捡,装了满满一口袋,等他匆匆下山时,太阳已落山了,他的金子全变成了石头,忙碌了一天的他一无所获。而不贪心的弟弟呢,用那一块捡回的金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李晓华说: "商场中不失时机地投入很重要,但不能贪心。"这场漂亮的 "房地产之战"成了他商战中的经典之作,使他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日后人们一再问起李晓华为何能够当机立断,他说:"我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可以说,对这场特殊的房地产之战,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商人不敢贸然行动,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商人也不会铤而走险;只有像李晓华这样有着40 年中国生活经历并且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中国商人,才能做到如此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有人说,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这句话在李晓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香港房地产战役后,李晓华更加气势如虹,他计划在未来波澜壮阔的国际大市场上一展身手。于是他决定赴东南亚考察,他得知某市正在筹建一条高速公路,对外公开招标,当地政府给的政策十分优惠,但没有人愿意干,因为这段公路车流量不算大。但是,李晓华发现距离公路不远的地方探明了一个大油气田,储藏量十分可观,只是最后工作还没完成,这条重大新闻暂时没有公布。
  如果大油气田正式开采,丰厚的石油利润将带来大批投资者,与石油相关联的加工及运输业也将 "火爆"起来,这条公路的前途可想而知。只要等宣布发现大油气田的消息,这个项目的价值将直线上升。
  经过细致的调研,全面的筹划,李晓华下决心 "干".他拿出当年做生意积累的全部资金,又以房产等财产做抵押从银行贷款,以 3000 万美元买下了修建这条公路的土地,可是贷款只有半年期限,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如果半年到期这段公路出不了手,贷款还不上,李晓华将彻底垮台。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过去了,时间真熬人哪!李晓华每天都在焦急地盼望中渡过。
  到了第五个月,仍然没有任何动静,眼看着离还银行贷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李晓华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
  "5 月16 日那一天,"李晓华说,"消息终于发布了!当我从报纸上瞄到新闻的标题时,兴奋和激动使我拿报纸的手禁不住颤抖起来。"一周之内,李晓华所购买的修建公路的土地,价格又翻了一番。
  李晓华赢了,他敢于向困难挑战的抗争品行和面对风险的巨大承受力,使他又一次成了商场上的大赢家。这是他商旅中最险的一笔。
  那一段段曲折历险的故事,使人感喟:生活远比书本生动一万倍。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不能不说,李晓华是一个极具胆识有勇有谋的人。
  这以后,李晓华把投资重点逐渐转向国内。
  年初冬,李晓华因商务关系来到长春,住在一家宾馆里。当他回到宾馆时,刚进电梯就被里面的凶犬吓了一跳。一头名犬和它的主人在小小的电梯里发呆。后来李晓华得知,在长春的外商投资者及家眷有10000多人,但长春现在无高级住宅,外国人备感无 "家"的难处和苦处。
  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李晓华等驱车前往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面积为 100平方公里,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不为其绮丽的景色所倾倒。
  李晓华站在净月潭的湖边当即拍板购买了 100亩地,做出了投资4.5 亿元开发净月潭别墅区和娱乐中心的决定。一年之后,依山傍水的净月潭别墅渡假区已经落成,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晓华来到昌平县上苑乡桃峪口水库。春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庄稼的香甜味儿,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白杨树和水面上反射出的片片银光使他如入仙境;席间,水库自产的活鱼,就地采摘的山野菜,鲜玉米面儿蒸的小窝头,无不鲜美可口。这里毫无雕琢的大自然景象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不久,当他听说全国即将实行双休日的决定后,果断决定投资300 万美元,开发建设了桃峪口水上乐园。他相信这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更是为拥有一千万人口的北京做了一件大好事。公司有的董事得知这一消息后,曾经提出过质疑,认为那里距市中心太远,客源会不会没有保证。但李晓华初衷未改。结果事实又一次验证了他的超前意识,桃峪口水上乐园 1995春开业以来,几乎天天爆满,人员不断。厌倦了城市喧嚣气氛的北京人,对乡间气息的轻松情有独钟。
  也正如到北京慕名拜访李晓华的几个美国参议员所评价他的那样: "李晓华的崛起,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李晓华崛起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中国经济由起步转向腾飞的时代。而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之际,往往是投资者赢利的最佳时机。刚刚开放的国家,机会多,选择也多,只要有智慧,有胆识,能够抓住机会,成功就不会离你太远。 "四小龙"起飞时就造就了一大批富豪,眼下,开放的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制造着百万富翁,每时每刻也会淘汰一个个失败者。李晓华认为,近年来,内地的投资环境有了相当大的改善,经济法规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生机勃勃。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这些人不仅在物质上有了雄厚的基础,并成了中国改革的先锋分子和中坚力量。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祖国情有独钟。立足于祖国的土地上投资发展,这将对整个社会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改革开放的中国,恰为诸如李晓华这样的一批人的成功提供了天时、地利。
  面对李晓华的传奇故事,许多人想更深地探寻他成功的内在根源。
  他说: "我相信勤奋和坚韧不拔。"他说: "我能有今天并无任何捷径可言,只有内心深处涌动的奋斗的欲望,不断推动着我向前,向前!" "我没有背景,我只有加倍努力,不断努力,此外我别无选择!"别无选择的李晓华,于是选择了成功。
  如今,李晓华的事业已遍及世界,在香港、日本、欧美设有数家分公司,在北京、青岛、吉林等地有十几家企业投资数亿元,经营食品加工、家用电器、机械制造、轻工产品、旅游娱乐、房地产等。
  李晓华成功了,成功后的李晓华一直在思索着:科学家以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艺术家以文艺作品赞美社会。商人呢? "商人应以他创造的财富造福于社会",李晓华一语道出他的拳拳之心。
  希望工程有张着名的宣传画:一个失学孩子黑湛湛的眼睛深情地看着你……李晓华站在宣传画前,面对孩子如此纯净的目光,他很难过,无法无动于衷。
  李晓华出生于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在李家排行老三的漂亮男孩出世,不仅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喜气,反而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不久,晓华又添了一个弟弟。这时毕业于哈尔滨铁道学院的父亲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工厂做工以换取多一些的钱来养活这四个儿子。母亲也出去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劳累一天的母亲回来后,为了使四个儿子开心总是把他们聚在一起,给他们讲民谣,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陪他们捉迷藏,猜谜语,这些童年的娱乐连同保尔·柯察金,至今使人过中年的李晓华记忆犹新。那会儿,晓华是多么希望能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学习条件,能有书本,有好多铅笔。可是当那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的风暴袭来时,刚刚上初中二年级的李晓华却从此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李晓华说: "如今有了钱,但那时的苦日子我没忘,我想为教育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尽自己的所能解决一些穷孩子读书的问题。"于是,在各类传媒中,李晓华的名字便经常与 "教育文化"连在一起。
  教师节前夕,李晓华特意从国外赶回北京,将一批教学器材赠送给北京市教育系统;华东水灾,他捐款 100万元;年8 月,他为希望工程捐款20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市平谷山区建起一座现代化综合学校。为此,平谷县人民为他塑了一尊高 7 米、重 11吨的铜像,以表彰李晓华捐资助学的高尚情操;年9 月,他为北京崇文小学捐资100万元,设立 "李晓华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年3 月,他向吉林省长春市捐款 100万元,用以扩建长春市体育场;年6 月,北京酷暑,李晓华向崇文小学捐赠一批空调机;年9 月,他又向母校北京二十二中学捐款200万元用以设立奖学基金。
  他还拿出36 万元,担负河北省 10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经费;年,又为黑龙江捐款200万元……累积至今,李晓华已先后向祖国教育、体育等公益事业捐助了近万元人民币。为此,他获得了由联合国颁发的 "世界和平使者"的荣誉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中国人。他不图回报的助教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对此李晓华如是说: "投资教育是我回报祖国的最佳方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千头万绪,教育为本。在这方面,我最敬佩的是陈嘉庚先生,并立志做一个他那样的人。像陈嘉庚这样,几乎捐献了自己全部财产,大规模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民族英雄,是前无古人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陈嘉庚先生毅然回国兴教,他十分注重让贫苦的子弟上学,他常说: '一个国家读书的国民越多,教育就越发达,文明程度就越高。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生计日绌。'1917年,陈嘉庚在筹办厦门大学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 '四万万人民的中华民族决无甘心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这几句话虽写于半个世纪前,现在读来,满腔爱国热忱仍感人肺腑。一直以来,我把陈嘉庚作为我学习的楷模,去效仿他,去完成英雄未完成的事业。我立志向他学习,做一个他那样的人。"在李晓华家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字: "义".这是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欣然为他而作的。李晓华说: "做人要讲一个'义'字,要重感情,知恩图报。"李晓华也正是这样做的。
  仲夏的一天,李晓华在京投资的一座海鲜楼开业、各界宾朋早已陆续到齐。可主角李晓华却迟迟未到。这令所有人感到奇怪,一个小时过去了,李晓华还是没有出现。原来,就在开幕式时间快到的当口,李晓华得知他几年前结识的恩师宋局长突发重病入院,他来不及跟众人打招呼立即驱车前往,并一直守候在急救室外,直到前辈转危为安。这个宋局长便是当年力劝李晓华赴日求学深造的原一商局副局长,也是李晓华成功之后念念不忘的第一人。宋局长经历了高朋满座到门可罗雀,只有李晓华这位亿万富翁依然是他家的常客。他每有一项重大决策都会征求宋局长的意见,并陪同宋局长到自己的企业视察、聆听教诲。他说: "宋局长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以后、将来永远是我心中最崇高的老师。"李晓华十分重视人情礼义。春节时,他想到向住家附近守备使馆区的战士慰问赠礼,让公司职员取来数部 "大哥大",让当班的战士们与家人通话以慰思亲之情;炎夏时,他也会亲自将大批解暑物资给战士们送去;时鲜水果上市,他会出其不意派人一车车地送给朋友们……一天与他相约,正准备就一些问题向他发问,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兴冲冲的小伙子劈头就问: "您是李先生吧,请给我签个名",嘴里还不停地叨念着赞美李先生的话。李晓华笑着对那位陌生的青年说,我的签名没什么价值,不如我们随便谈谈吧!小伙子执意坚持着自己的要求,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
  李晓华认真地在他的本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小伙子不无满足地说,您再给我写句话行吗?李晓华思索片刻提笔写到 "好人好运".他边谢谢这位青年,边把本子递还过去,这时,青年人迅速地以一百八十度深深地给李晓华鞠了一躬,带着满心欢乐离去了,当这突如其来的邂逅恢复平静以后,我不禁问李先生,您为什么要谢他呢?李晓华缓缓地说:"一个人应该充满爱心,懂得去爱别人、尊重别人,爱大自然,爱万物,爱一切值得爱的,你才会感到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年6 月20 日,44 岁的李晓华--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在千百次的计划中,终于成行,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第二故乡北大荒,完成了他魂牵梦绕的心愿。
  二十年过去了,李晓华要回来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往日寂静的村落顿时沸腾起来。"欢迎李晓华荣归故里!""学习李晓华的创业精神!""晓华你是普阳人的骄傲",一幅幅大标语扑天盖地,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彩旗给村庄披上节日的盛装,孩子们的笑脸和鲜花交相辉映。"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声和乐队的鼓号声交织在一起,像是迎接凯旋的功臣,普阳人用自己全部的热情、用可以想得到的隆重的仪式,迎接为它的建设洒过血汗的归来者。李晓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当年的老战友、老领导、父老乡亲们,数千人的欢迎队伍竟绵延出二里地开外,人们簇拥着如梦方醒的李晓华,又是握手,又是拥抱,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晓华左手拉着老连长,右手拉着老车长,一一询问当年在一起的老战友们的情况。其中一位曾与他住上下铺的患有十几年精神病的战友许康健,竟一下子认出了李晓华。晓华看到旧日战友落到如此地步,心在颤抖。他掏出随身带的所有的钱,塞给许康健并对到场领导表示愿负担他的全部医疗费。
  站在当年住过的宿舍前,望着破旧但印满历史痕迹且记录着自己青春岁月的红砖房,李晓华静思良久。当年那纯而又纯的初恋就在这里萌发,如今虽然事过境迁,但那真挚、强烈的情感,曾经挥之不去的对爱情的憧憬和伤感又怎么能忘记呢!
  如今住过几十名知青的大屋早已人去房空了,而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印在了晓华的大脑里,他轻轻地闭上双眼,仿佛又看到十几个战友为救那根本扑不灭的山火而葬身火海的情景,他默默地在心里为那些曾与自己同甘共苦的战友们祈祷。
  这次北大荒之行,他慷慨捐资 200万元,其中 100万元用于建一所晓华中学,另100万元在农场垦区设立李晓华教育基金,用于奖励那些在垦区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
  在捐款仪式上,黑龙江省书记岳岐峰、省长田凤山不仅高度评价了李晓华先生尊师重教的高尚道德情操,而且,对他致富后不忘北大荒的朴素感情赞赏有嘉。
  短短几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即将来临的离别使乡亲们沉浸在恋恋不舍之中。乡亲们把晓华团团包围着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对着北大荒乡亲的深情厚爱,面对着沾满五十万知识青年血汗的黑土地,李晓华这位硬汉子热泪滚滚而下!
  李晓华有着崇尚 "做人要正直"的理念。多年来,无论是为他指明方向的师长,还是生意场上协作过的伙伴;无论是北大荒一路同行的战友,还是为国捐躯的烈士,李晓华都是尽其所能去帮助他们。近年来,究竟有多少人受益于他的慷慨善举而对他鞠躬致谢已无从细数。他始终认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于是,下面这几则故事发生在李晓华的身上,便显得顺理成章了--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北京一个普通的胡同里,一直以修车为职业的老人正在家中看电视,这时门外响起了有礼貌的敲门声。这么晚了,是谁呢?
  老人不禁纳闷,他把门拉开一条缝,只见门外站着一位陌生的年轻人,这人自称是代表一个名叫李晓华的人来的。李晓华? "就是从前您帮助修过那辆丰田轿车的李晓华。"在年轻人的提示下,老人终于记起 10来年前,他的确为一个姓李的人修过一辆汽车,因为那个年代,拥有私人汽车的还寥寥无几。
  "这是李先生让我转送给您的。"年轻人边说边把一叠厚厚的大额人民币塞到了老人手里,上面还有一张印制精美的名片: "香港华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晓华".望着老人感激的目光,年轻人接着说: "我按照李先生的记忆,费尽周折才找到您家,李董事长人在香港,不能亲自前来看望您,但他时常同我们提起您,挂念着您的身体……他说: '谢师傅修的是我平生所拥有的第一部车,除了报答以外,他精湛技艺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以经商为职业的人,李晓华的头脑聪明、敏锐、果断,而他的灵魂却不是商人的灵魂。他善交朋友,乐于助人。1986年,李晓华任 "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经销代理商时,也缔造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当时很多留学生在日本已穷困潦倒,是李晓华用 "101"解救了他们并走上了发达路。为此许多人想方设法认识他、接近他。一次晓华在某饭店就餐,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走过来与他攀谈,话题是汽车,晓华见是一位汽车爱好者,便热情地与之交谈起未。谈到投机之处,那位朋友提出能否请他帮忙批些 "101",晓华欣然应允,大笔一挥,所批数目远远超出那位朋友所希望的,令那个人无不为之感动。他就是这样,古道侠肠为知己者悦。
  四十年过去了,李晓华的事业日臻佳境,他爱车的嗜好却不减当年,从奔驰二八○、五六○、六○○,到购买中国第一辆被称为世界车坛 "钻石"的法拉利跑车。他说:"我喜欢车,可以说车是我的一大嗜好。不管工作多累,只要开着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跑一跑,疲劳顿会不驱而消。我喜欢好车、名车,不仅因为它有漂亮的外表,更有其尖端的技术、精良的工艺和其优秀的内在性能,开着它,使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这种体验或多或少与搏击商海,有似曾相通之处。1994 年,我以 13,4888 美元买下中国第一部法拉利跑车,这部车我非常喜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晓华同这部法拉利成了世界其它地方谈论中国日新月异的话题。
  年 5 月 17 日,以北京天坛祈年殿为背景的"法拉利"交车仪式笼罩着一种神秘气氛,人们期待着在这里一睹这位世界名贵跑车新主人的风采。
  日下午1时许,警车为意大利的尊贵使者 "法拉利"开道,跟随其后的车队从北京城的东北方向启动,缓缓向南行驶,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以好奇、惊异的目光驻足相望,车队途经天安门广场并绕场两周后,向天坛祈年殿驶去。
  下午3 时许,在群众的欢呼声和鼓乐声中,大会主持人高声宣布了 "法拉利"中国第一位得主--李晓华的名字被隆重推出。整个会场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人们为李晓华而骄傲,为中国人而骄傲。
  李晓华在一大群中外记者的簇拥下,兴高采烈地接过为他特制的特大型"法拉利"车钥匙,并向全体前来祝贺的朋友们致意,会场上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前来参加交车仪式的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兴致勃勃地观看这部火红的流线型敞篷跑车,并拉开车门到车里试坐。
  万嗣全秘书长、意大利驻华大使尼济和商务一等参赞及其他贵宾,面对如此热烈的情景都非常激动!万嗣全秘书长当即让人把他车上写有字样的车牌摘下来,挂在 "法拉利"车上,这一举动,把本来就已很热烈的会场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接着,意大利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致祝贺辞,他说: "法拉利在全世界曾是胜利与成功的象征。今天,我在中国大地上欣喜地看到了胜利与成功。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激发起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中国,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一部分!"据知情人介绍, "法拉利"进入中国是经过详细、周密策划的,但从策划到完成仅用27 天的时间,速度之快,简直出乎意大利人的意料。李晓华得知此消息后于5 月14 日上午11时亲自去询问有关买车的情况。协助开展这次售车活动的炎黄公司宋先生为李晓华展示了 "法拉利"车的图片,并告知,要想成为这辆昂贵跑车的车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本人非常爱车,二、在社会上要有一定影响;三、要自己用不是去倒卖。并不是谁有钱就可以买这部车。在诸多问询、求购买车的人当中,按照上述三个条件选择,该公司认为最有资格的人选非李晓华莫属。当别人还在考虑、商量、了解车的性能时,李晓华已付全款、办好了所必要的手续,买下了这部三四八型法拉利跑车。
  在交车仪式上,李晓华非常激动,他再次表示,如北京申办2000 年奥运会成功,他将捐赠 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将这辆心爱的法拉利跑车也捐献给北京2000 年奥运会。
  会后有人这样形容,这部价值 13,4888 美元的跑车归属李晓华,不仅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更谱写了一曲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赞歌,就如同这部法拉利车每小时可达二百七十五公里的最高时速,使一向骄傲的外国人在一夜之间就了解了中国的进步速度,了解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
  他事业的成功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在海外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平谷县委书记张德江赴新加坡招商时,一位当地的中年男人在上下打量了张书记之后,拉着他的胳膊问: "你是从中国来的吗?你认识李晓华吗?
  您能介绍我认识他吗?"他虔诚地说: "我很敬佩他事业的成功,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一位美国友人在寄给公司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中写道: "我以前不相信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当我从美国的CNN 电视台看到以如此之大的篇幅介绍李晓华先生,看到他驾驶着富有地中海风情的火红的法拉利跑车的画面时,我非常激动,我才相信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这个事实。"他惊叹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把之称为 "中国的李晓华现象",他认为这在全世界都堪称是奇迹。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家都成为利润的追求者,认为金钱是推动人的最重要的、唯一的动力。而李晓华则认为: "竞争向困难挑战,对成功的渴望才是他最根本的动力。"有记者曾经问他在他一贫如洗的时候如何看钱,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又如何看钱?李晓华说: "在我一贫如洗时,我确实渴望得到钱,想过要努力拼搏,多多地赚钱。成为亿万富翁之后,我依然认为钱是个好东西,在高速发展的商品社会中,没有钱许多事就做不成。如果说钱的作用,我认为它最应该带给人的是健康和快乐。如果不是这样,有钱也会失去真正的价值。对于快乐,每人有不同的兴奋点,有人乐于花上几千、上万元摆一桌山珍海味,喝一醉方休,这种快乐与我无缘;有人可以为捧一个歌星不惜重金,而我的兴奋点在于看到因自己捐款建造的学校使孩子们有明亮的教室念书,当孩子们把鲜艳的红领巾戴上自己脖子上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任何感觉都无法比拟的。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捐给那些最需要钱的人,这是我所理解的一种社会的良知和责任。"他甚至都没有时间去消费他所挣的钱。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每天有十五小时以上都在紧张地工作,几乎达到痴狂的程度。有一句西班牙谚语说得好, "你需要什么就尽管来取,不过要留下相应的代价".多年来,李晓华正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永不消竭的创造力,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着,人们期待着他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而这个未来正是由他自己创造的。
  一些朋友问他名誉和财富您都拥有了,为什么还这样拼命地干呢?他说: "腰缠万贯,人每天只吃三顿饭,广厦万幢人一夜只占一张床,享受终有限,事业才无涯。"最近,全国工商联等22 家单位联合主办评选活动,在全国评出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李晓华榜上有名。获得此项珠荣,对他又是一个鞭策,他将不懈努力,奋力拼搏,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计红绪之路雨中荷从作家到独立制片人兼企业家
  我们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一位特殊的企业家--文化企业家计红绪。
  文化企业家有两种,一种是办文化企业,但领导者不是文艺界人士。另一种是办文化企业,领导者本人就是文学艺术家。
  计红绪属于后一种。
  计红绪,当代中年作家,他创作并领导拍摄的电视剧有 31 集 《雍正皇帝》、21 集 《戚继光》、6集 《明宫三大案》、6集 《九马疑踪》、6集 《神龙特警队》、6集 《东周列国》、8 集 《柏油路上的战争》、6集 《城市的脚步》、15集 《朱元璋》、20 集 《中国检察官》(有的与人合作)等一百几十部 (集),及《208 客机》、 《春兰秋菊》、《潜影》、《决策》等5 部电影,并出版了 《九马疑踪》、《汪精卫末日》、《王府怪影》、《雍正皇帝》、《戚继光》、《柏油路上的战争》,《计红绪电影剧作选》、《异国见闻录》
  等十几本长篇小说和散文集。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其中有不少获奖,并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中央电视台曾几次在黄金时间播出计红绪专题,如 1989 年月 "人民子弟兵"节目用15分钟播出 《与时代同步--作家计红绪素描》;年 5 月 23 日,在纪念毛泽东主席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周年之际, "新闻联播"节目用2 分钟播出 《勤奋的作家计红绪》专题;年3 月"人间万象"节目又用5 分半钟播出 《着名剧作家计红绪》专题。
  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一位作家的专题,在中国文坛上尚不多见。
  计红绪现在是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长兼党委书记;北京市百合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麒麟电视工程公司董事长;北京中城广告公司董事长;天津港 (保税区)麒麟国际经济技术发展公司董事长;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俱乐部董事长;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学校校长。
  这个协会与下属这些企业都是计红绪一手创办的,几年来蓬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很高。协会在北京市朝阳区有宽大的办公楼;拥有多部豪华轿车;前不久又在北京市中心风景区--什刹海边购置一套大院,全部大理石高档装修,作为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俱乐部,内有餐厅、卡拉OK 厅、大屏幕录像厅、小酒吧等;协会工作人员清一色是精兵强将。他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迅猛发展。
  从军人作家到独立制片人兼企业家,这就是计红绪走过的路。
  这条路很不平凡。
  有多少文艺界名人经商,但成功的并不多,而计红绪则与刘晓庆、谢晋一样,是成功的。
  那么,计红绪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他怎样走上了自己的路?在这条路上,他受过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
  走第一步:决定文学道路计红绪说: "一个人在一生中,差不多要走五千万步路。但只有那么几步是最重要的。这几步路走对了,或走错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计红绪所走过的关键的几步路吧,从中可以看出他事业发展的轨迹。
  高中毕业上大学,考什么专业?计红绪的父母都是老革命干部,而且都是学理工的,所以坚决要儿子学理工。但儿子坚决不干,非考文科不可。父子之间为此发生激烈争论。计红绪说: "这是我与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争论,很紧张。"他是个孝子,但在选择人生道路问题上没有屈服,终于偷偷考了吉林大学中文系。吉大中文系在 2000 名考生中只取26 名,计红绪考中了。
  他说: "由于大脑结构方面的原因,我在中学时就不喜欢代数、几何、三角,酷爱文学,高中时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进入吉大中文系,他刻苦努力,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二、三年级时发表不少作品,五年级时发表历史剧 《辛弃疾》,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车轩、肖南、白玫、陈光庭等着名演员排练演出,中央电台播出,那时他才20 岁。另一历史剧 《郑成功》
  由辽宁省人民艺术剧院李默然、陈颖等着名演员排练演出,中央电台播出。
  计红绪就这样迈出了人生第一步。他说: "走这第一步太重要了。如果学理工,我这一生就没有一点出息了。"走第二步--决定政治大方向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参加人民解放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步决定了计红绪的政治大方向,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步走得也不容易。
  年冬天,经人推荐,计红绪调到当时的 "国务院文化组创作办公室",这是由 "四人帮"领导的一个特殊的创作班子,有豪华的办公室,有小汽车,很神气。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很多人羡慕的工作了。然而刚来一个月,计红绪就坚决要求调走。
  与迈出第一步违背父亲的愿望相反,迈出这第二步,恰恰是他父亲的主张。父亲分析了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形势后说: "看一本书,眼睛离得太近就看不清楚,你要拉开些距离来看。"他要儿子离开 "四人帮"控制的大单位。
  经过种种努力,于 1974年 1月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他在八一厂工作 18年,长期深入野战部队生活,受过射击、刺杀、投弹、爆破等专门军事训练,均获得优异成绩。在一次射击比赛中,轻武器专家看到计红绪百公尺速射弹着点为椭圆形,惊异地说: "真是特等射手!百公尺速射的自然弹着点就是椭圆形。"他还代职参加各种大规模军事演习,与官兵同甘共苦,成为真正的军人。这种素质的培养,对艺术创作及日后事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第三步--决定事业发展年6 月,计红绪与十几名着名艺术家共同发起、创办北京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他从八一厂转业到这个协会担任会长。这是计红绪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作为正规军官和专业作家,对八一厂的同志们,对人民解放军,计红绪有着极深的感情,他从心里舍不得走。八一厂领导与朋友以及他的父母、妻子,也不愿让他走。他们说: "为什么要放弃专业军队作家的优越条件?为什么要放弃四居室的师级干休楼房,出来自谋生路?有什么把握?你就不怕担风险?"计红绪认为: "有得必有失。重要的是权衡得失大小。"他不理会这些意见,义无返顾地走了这一步。现在看来,这是事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他走对了。
  协会成立后发展迅速,每年都拍出多部 (集)电视剧,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进入良性循环--各方面投资、赞助越多,电视剧拍得越好, "名人效应"越大; "名人效应"越大,投资、赞助越多,电视剧拍得越好。计红绪同各地企业家互利互惠,合作十分愉快。而他自己创办的一些企业,也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以企业养文化,在此体现得极为突出。
  用人与决策协会与下属各企业工作人员逐年增加,现已有数百名,作为"第一把手"的计红绪当然管不了那么多。说: "我最大的兴趣是写剧本,至于管理,尽量让别人干,我只管用人和决策。"用人与决策,是每个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当领导主要是 "出主意,用干部",这就是用人与决策。计红绪把人分为四种:一是能共事不能交朋友;二是能交朋友不能共事;三是既不能共事也不能交朋友;四是既能共事也能交朋友。他认为第一种人最多,第四种人最少,但最好。
  他在任用协会各级干部方面,或拍片时挑选导演、摄影师、制片主任和工作人员及主要演员时,第一要人品好。如人不好,或只奔钱而来,他坚决不用。
  而对工作表现好的人,则给予很高报酬和重奖。他待人以诚,每拍一部作品,他就交一批朋友,文艺界人士都很愿意与他合作。
  企业的领导人,常常面临决策。决策是否确当,关乎事业成败。上文所述计红绪走的几步路,都是当时的正确决策。他后来拍了许多成功的影视作品,办了好几个成功的企业,都是由于事先做了正确的决策。
  计红绪说: "每一个正确的决策,都来自超前意识。"笔者认为,这句话讲得非常精彩。只有远见卓识,超前地看到各种形势--几年内大的政治形势、大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形势,包括文化市场形势,才可以对一个具体项目下决心。
  例如,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计红绪看到人民群众得到宽松的政治环境,需要一些艺术享受,便于 1980年写了科幻小说 《王府怪影》,一下子轰动全国, 《北京晚报》等许多报纸连载,仅《广西日报》一家就加印单行本万册,除拍成电影 《潜影》之外,各地还改编为京剧、话剧、歌剧,中国评剧院也把它改编为评剧演出。
  年,计红绪预想到改革开放波涛要掀起来了,便写了电影 《春兰秋菊》,这部最早反映工业改革的影片,又一次引起轰动,胡耀邦同志给予表扬,文化部电影局评它为 1984年优秀影片,又获了奖。
  办企业,同样需要正确判断市场形势,以超前意识做出决策。当计红绪看到有线电视有迅速进入家庭的趋势时,他断然决定投入资金,办起 "北京麒麟电视工程公司",立即拥有万千用户,公司忙得不可开交,收到很大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办企业,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拍电影和电视剧也如此。计红绪的电影、电视剧作品,有不少是赚钱的,如31 集电视剧 《雍正皇帝》就由日本企业家购去。
  然而,计红绪认为,影视作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必需考虑社会效益。
  只要对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有利,就是赔钱也要拍。一般搞企业的,明知赔钱的事是决不干的,但计红绪干。
  这就是他与别人不同之处。因为他在一部戏里赔了钱,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就是取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对以后拍赚钱的作品和企业发展均有巨大益处。这是具有远大目光的大企业家风度,远非一般人可比。
  年夏天,计红绪敏感地预测到中国将会更深入地展开反腐败斗争,于是他召开协会常务理事会,做出拍摄大型电视剧 《中国检察官》的决策,并很快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电视台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张思卿检察长亲自题写片名。计红绪的目光是超前的。1995 年,果然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起来。这部电视剧很可能要赔钱,当然也可能赚钱,但它肯定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所以计红绪坚决要拍,而且一定要拍好。对于一个文化企业家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与此同时,计红绪又在筹拍大型电视片 《中国着名海外华人》第一部,个人物,每人一集。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得到中央领导题写片名及海外广大爱国华侨与爱祖籍国的外籍华人的热情支持。这个纪实片早应该拍了,人们没有去想,但计红绪想到了,先干起来了,这又是一个具有超前意识的重要决策,而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好。
  律己与待人在同笔者闲谈时,计红绪曾说: "美国一个大企业家说过:'推销自己的产品,首先要推销自己。'这句话讲得深刻。"他认为,企业的领导人的形象,就是企业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树立, "严于律己,诚恳待人"这八个大字是一个重要因素。
  自从1989年创办文化企业以来,计红绪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首先,他不多拿钱。
  他策划、创作并领导拍摄8 集电视剧 《柏油路上的战争》,按当时规定每集稿费 1千元到2 千元是完全可以的,可他自己决定每集只拿500 元。该片获政府奖金2万元,宣布是只给主创人员的,他本可以至少拿 1万元,但他只拿 1千元,其余分给剧组,大家十分感动。
  他与北京电视台合办 《北京电视》杂志,他兼任社长和总编,有的编辑每月 1--2 千元,他却只拿 160元。副总编、编辑部主任等均领审稿费,每月140元,但他这个总编不领。北京电视台派来的财务主任说: "表已经做好了,你不能不领钱。"他马上拔出笔,在表上批: "总编不领审稿费。"他连稿费也不领。财务部门为难地说: "已经代你领出来了呀。"他用这笔钱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他说: "现在杂志不赚钱,要节省一些。"说来可能人们不相信,计红绪至今在协会领的工资,与他的中层干部一样。协会不用国家一分钱,完全自筹,也很有经济实力,他这个会长拿几千元是完全合理合法的,但他自己定的工资与大家平等。
  那么,稿费呢?他的作品又多又好,稿费不少,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标准,每集最高可达1万2 千元,可是计红绪给自己定得很低,每集只领--3 千元。
  不过,他对别人却慷慨大方。如一位老作家,计红绪每集给他8 千元。
  对人与对己,差异如此之大!
  计红绪财务工作管理极严,不允许有丝毫差错,而且严格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他本人也是交税模范。
  多年来,他领到稿费后第一件事就是交个人所得税,几次冒大风雪亲自去税务部门主动交税。笔者写此文前几天,他又亲自去朝阳区地税局双井税务所,一次交3 万4 千元他与协会其他作家个人所得税的税款。为此,税务部门十分高兴,层层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易运和司长带中央电视台 "热门话题"主持人乔冠英还专门采访计红绪,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计红绪对人十分诚恳。我们只举一个例子:一位领导同志与他是忘年交。
  老同志离休后,他常去看望。逝世时,他又一手帮助办丧事,对他们家属遇到的困难一一帮助解决,并代送他们给中央几位领导同志的报告,中央领导很快批示。计红绪办自己的事也没有花这么大的力气。那位老同志的夫人激动地掉泪,说我们不少朋友或提拔起来的人,都不登门了,只有你这样帮忙。
  计红绪这样待人的例子还有不少。所以,他在朋友中享有很高威望,都知道他待人以诚,与过河拆桥的人有天壤之别。
  也正因为如此,计红绪在事业上取得了广泛的支持,他这条路走得较为顺利,发展极为迅速。
  最近,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 《计红绪研究》,65万字,另有三十多幅他同领导同志与艺术家们合影彩照,由五位着名人士编着,内文均为多年来各报刊上发表的介绍计红绪的文章。此书系统地总结了他走过的路。
  计红绪的路,是走对了。他还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他和他的事业,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
  年 7 月15 日,星期六,晚10点至 11点。
  地点:湖南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电台周末名人访谈直播室。人物:
  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清圳先生。
  湖南经济电台记者,名人访谈节目主持人罗刚。
  罗:提到旺旺,大家一定很熟悉,因为旺旺在社会上不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公益方面也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旺旺在湖南,廖总经理,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据我所知,湖南这次抗洪救灾,旺旺就捐了一笔巨款来援助灾民。
  廖:我们旺旺公司这次为湖南灾区民众尽一点力量是应该的,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这次捐献的 100万元现金和3000 箱 "旺旺仙贝",加上其他一些费用,总价值大约 163万元人民币。
  罗:除了这次水灾旺旺公司还在许多方面对公益事业作出了一些贡献。
  廖:当然,对湖南省望城县过去也曾作过一些小的奖励,像望城县年6 月1 日举行的"六一少儿活动"的捐助及对希望工程捐助;1995年8 月举行的'95 年 "旺旺杯"全国少年举重运动会,在湖南省古丈县召开,我们旺旺作为一个举办单位,捐了35 万元,还有在长沙市,为了配合 1995年月份举行的 "糖酒会",我们在此投资新建11个公用电话亭。
  罗:提到旺旺的现状,可以说必然会想到旺旺的过去,那么您为什么要选择湖南这样一个内地城市投资呢?廖:概括成一句,旺旺公司与湖南省是有缘分的,这就印证了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的第一个字"缘"--缘分,年的年底,我们在广东的珠海买了50 亩地,准备要办大陆第一个厂,调查了好几次,一方面,我们对国内的习惯还不太了解,收集的资料也很有限,后来经朋友介绍,我们才跟湖南的华湘集团公司有了接触,通过他们的邀请,我们才开始了对湖南的考察。到湖南以后,省、市、县的各级领导都对我们很重视,也很欢迎我们这种以大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经过了多方面的考察,决定把厂办在湖南,就毅然把珠海的 50 亩地退了。
  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珠海您的投资曾受到过一些挫折?廖:因为珠海方面外商投资比较多,而对我们来说,在珠海究竟需要投资多大,建成什么样的规模,以及搞什么项目都还不那么具体,由于当时广东政府的官员对我们公司也不太了解,所以提供的有关资料也很有限。另外,给公司什么优惠条件,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答复,但是,我们到湖南来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当时的陈邦柱省长、熊清泉书记很有魄力,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们就放弃了在珠海投资的计划,毫不犹豫地转到了湖南。罗:在您看来,是不是湖南有较好的投资环境?
  廖:旺旺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投资上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地方领导对我们是不是很重视,这等于说对外资企业是否很支持,我们是以这点为出发点的。当然,在其他方面配套还不齐全并不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几年以后马上就能赶上来。
  罗:因何把旺旺落户在望城?
  廖:当时,华湘集团的赵总经理领我们到湖南来以后,介绍了四块地:
  第一块是黄花机场附近;第二块是长沙市内桥头这边的一块地;第三块就是目前的厂址:望城县城关镇城白路;还有一块地在长沙县,我们最后选择了望城,可说真有缘分。因为,我们是旺旺,他们是望城--希望之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县里的领导比较重视,我们在考察期间,从县长到书记都很关心我们,随时跟踪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咨询服务,还有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领导都能当场决定,这一点很重要,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罗:您什么时候正式投资的?
  廖:我们在1992年 7 月1 日正式跟华湘集团签订了"中外合作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建厂的合同。罗:从开始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旺旺公司迅速发展,您的经营之道、成功之道是什么呢?
  廖:我们来湖南之前,就有把旺旺产品打入国内的想法,建厂以后,我们在广告方面大做文章,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厂之前我们就花掉了多万元的广告费。这是一个相当有风险的做法,但我们决定先把知名度打开,只要有了知名度,市场就畅通了,等工厂里的产品一生产出来,马上就可以畅销全国。初期我们的产品是由台湾进口的,每个月一百多个集装箱,当时是亏本销售,我们也把它当作广告费用来看待,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广告费当时就花了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目前,湖南旺旺有两套生产线,每天能加工大米28 吨,预计今年加工 1万吨的白米。
  罗:湖南有这么多的白米吗?
  廖:湖南以往都是籼米,1994 年开始,我们推广蓬莱仙稻的种植项目,年,我们栽培了500 亩,1994年已经在长沙县的开慧乡以及望城县,包括益阳的一些地方,推广种植了8000 亩蓬莱仙稻。原来的熊书记、省长,以及现在的省委书记、省长、县长等领导都一再协助我们在做这方面的推广工作,1996年我们计划把这种蓬莱仙稻的生产推广到40000 亩地。
  罗:廖总,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小食品,但是我第一次吃 "旺旺"产品的时候,就感到它十分特别,您曾开玩笑说过:吃了十七年还想吃!那么这些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与其他小食品有什么不同?
  廖:在加工过程中,前期的作法就跟我们在家做年糕的原理差不多,后期的作法跟爆米花的原理一样,整个的过程,没有添加膨松剂、化学药品等,可以说是健康、天然的产品。
  罗: "旺旺"系列产品到目前为止,究竟有多少种产品呢?廖:有旺旺仙贝、旺旺雪饼、旺仔小馒头、浪味仙、旺旺大礼包等,当然还有小孩子很喜爱的 "旺旺不干胶".它是我们旺旺的"吉祥物".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包括台湾地区,在产品上只要一看到这个 "吉祥物"就知道是旺旺的产品,"旺旺不干胶"是吉祥的象征。它张开双手,表示它对每一个客户,每一对象的欢迎,同时也象征着公司的 "大团结";"笑口常开"代表着公司的自信, "顶天立地",喻示着公司脚踏实地的精神。罗:您公司在经营方面,坚持六个字,是吗?
  廖:对。第一条是 "缘";第二条是 "自信";第三条是"大团结".
  我们公司的员工,能相聚在一起,这是一种缘分,我们大家要珍惜这个"缘",要共同努力,为湖南旺旺开拓一个美好的前景。其实所有的相遇本身就是一种 "缘".
  罗:公司领导很珍惜这份 "缘",听说旺旺公司曾协助过一位受伤的女工摆脱困境。
  廖:是。公司有一个叫肖瑛的女工,上班后不久,由于溜班,车间干部要求开除她,事情报到我这里,我了解情况后,认为还没有达到开除的程度,为了给她一个机会,我又让她回来工作。时间不长,她跟她男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1994年 7 月份的一天晚上,12点下班的时候,她的男朋友竟很残忍地向她的脸上泼了浓硫酸,情况十分危险,我们公司在做必要抢救的同时,马上用车把她送进了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了,当时公司就为她付了1万多元的医疗费。由于不是公伤,公司本来可以不为她付这笔费用,可等她出院回家以后,她妈妈爱女心切,希望为女儿做整容手术,这要花4 万多块钱,而且在长沙还不行,要到上海去。另外,她的妈妈在学校当教师,爸爸身体也不太健康,家里又没钱,鉴于这种情况,公司里也作了一个决定,一方面鼓励所有的同仁来捐款,拿这些钱给她治疗,同时,也配合她妈妈学校里捐的5000 元让她去上海整容了,尚差的3 万元费用,公司全部负担,我们希望这个员工早日康复,重新回到生产线上来,也希望所有的员工,进到旺旺公司工作,将来都能从公司退休!
  旺旺公司以 "自信"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首先是董事长性格和精神的体现,当时,我们在台湾办厂的时候,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们董事长坚定他的信心,认为总有一天会站起来, "旺旺仙贝"这个以大米为原料的项目,到现在为止,在台湾已经做了十五年了。当初在跟日本谈判引进这个项目时就花了两年的时间,当时我们的董事长坚信,只要有诚心、有毅力,事情终会谈成,后来旺旺集团决定到大陆投资,董事长派我来做这个工作,我深信我一定能把这个厂办好。所以,我经常跟我的员工讲,湖南旺旺公司如果办不好,最大的责任不在员工,主要在我总经理身上,表示我没有这个能力把这个厂经营好,当然,每一个员工也应负一定的责任。
  罗:旺旺公司除了充分的 "自信"外,更感人的还是大家能手拉手,有"大团结"的精神。
  廖:当然,只要公司里面的每一个员工有了信心,公司决定的每件事情就能很快实行。我们 "旺旺集团"的初期目标是:在大陆办30 个厂,第一个厂是湖南旺旺,之后又有了南京旺旺、杭州旺旺、上海福旺、北京旺旺、成都福旺,也就是说,我们的初期目标是在全国每一个省份 (包括直辖市)至少要有一个厂。目前,湖南旺旺投资为2250万美金,是最大的。我希望尽快把湖南旺旺的干部培训出来,将来把他们派到各个省、市去,让他们在那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最近,我们请华天大酒店的高总经理及黄、穆两经理到我们公司来为公司所有的干部和部分员工授课,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员工掌握一些国际礼节、礼仪方面的知识,因为公司里接待的国际友人越来越多。
  罗:您为什么特别要强调对员工在礼貌、礼节方面有特殊要求呢?
  廖:因为我们 "旺旺公司"说到底也是在经商,任何一个客户和友人,都是我们的基本消费者,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对他们有礼貌、有礼节,为他们服务,给他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当然,虽说我们的旺旺仙贝、旺旺雪饼等产品,以其独有的特点在消费者中已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我们仍然希望我们在服务方面,各个方面都能给客户、经销商,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罗:廖总的经营之道透着人生哲理,引起我们思考。除此之外,您能不能跟我们再讲一些关于您在台湾的生活情况,以及在世界各地经历的一些事情呢?
  廖:我出生在台湾中南部的一个乡村,我父母亲都种田。青少年时期每次放寒、暑假,我都要插秧、除草、割稻,这种劳动对我目前的事业有相当大的帮助,后来,我在大学读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食品加工方面的工作,加工农产品和水产品,包括饮料、罐头、肉制品等,而后有这个机会,有这个缘分来到旺旺集团,在蔡董事长的领导下,在他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下,我才有了现在的一点成就,可以说,我是白手起家的,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我连结婚都没有钱,后来在蔡董事长的协助下,才跟我太太结了婚,也买了房子,我不仅从心里尊敬我们的董事长,而且我对我的员工也是同样的关心,在公司里面对任何一位员工,只要他肯努力,我就会给他们机会,让他成长,协助和关心他把工作做好。以往我在台湾的管理经验有这样一条,如果某一员工或干部,只要他一离开公司,公司就永远不采用,但来湖南以后,我打破了自己的惯例。比如,现在公司里财务科的陈科长,开始进公司的时候表现相当优异,后来他爱人和他本人想到深圳去发展,我虽舍不得让他走,但还是鼓励他去了。当时,我就跟他讲,如果他的生意不如意,可以随时回来找我,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打破惯例。他到深圳以后,刚好碰上宏观调控,在商场上遭到了挫折,我欢迎他回来,现在他仍为财务科长,对公司的管理也相当用心;另外还有法律方面的刘科长,我都真正重用了他们。
  罗:廖总,除了工作以外,您毕竟还作为另一个角色--您太太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您这样经常一离开他们,就好长时间不能相聚,而且可以说是天涯海角,您是不是在深夜或者说很累的时候,也很想家?
  廖:这种感情肯定是会有的。不过太太是中学教师,带着两个孩子在家,一个在上高中二年级,一个在上初中一年级,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我太太的身上,她为了我本人的前程,也为了旺旺公司,她付出了很多。罗:当然,您想过没有,以后您就留在湖南或者说留在中国大陆这边?
  廖:湖南旺旺公司是我一手建造起来的,这个厂的兴衰,我肯定会随时注意,将来我也许会调到别的地方,或者回台湾,我都会尽全力地帮助它,让它继续发展,因为湖南旺旺代表着旺旺集团在大陆发展的成功,当然,它的发展还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应付许多的困难,假设将来我真的离开了这个厂,我可以保证,只要它还需要我,我随时都会回来。
  罗:您一生中肯定有过许多值得您骄傲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湖南旺旺公司的成就是您最大的骄傲?
  廖:原先我进旺旺集团公司台湾厂的时候,旺旺集团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在管理上也相当完善了,但是 "湖南旺旺"是我从零建立起来的,虽然投产已有一年多了,但在管理方面,在许多的方面,还没有真正地上轨道,我准备再用一、两年的时间,使各个方面的建设走入正轨,同时也希望这个公司的股票能尽快上市。
  罗:旺旺公司在国内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
  廖:是的,国内知道旺旺公司的人很多,包括一些国家领导人,1995年月19 日,江泽民主席来湖南考察,在品尝我们公司产品的时候,就对我们公司的产品作了一个评语:吃了还想再吃。6 月12 日,钱其琛外长跟夫人一下飞机就直接来我们公司参观,在公司里停留了40 分钟。
  前一段时间乔石委员长也亲临我们公司,祝贺我们公司人旺财旺。我们把厂址选在湖南,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领导的支持。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谈判当中,一定要求在电力方面要配合起来,后来,望城县的龙书记当场拍板,计划给我们一条专线,市里领导也跟我们签订了一个不停电的协议书。现在虽是夏天,算生产淡季,但我们每个星期六星期天还是三班倒不停地生产。
  罗:企业的发展的确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旺旺在别人看来总是有些 "怪",这种"怪"其实是一种特别,只是你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见到以后,就觉得特别的有意思,比如说:旺旺每天每个员工上班前都要做的健康操,就很有意思,廖总,您可以跟大家谈这件事吗?
  廖:我们公司的员工,如果早上8 点上班的话,那么7点40 分就要求做"旺旺健康操",因为以往有些年轻的员工,晚上玩得很晚,第二天起床也比较迟,上班的时候匆匆忙忙,冲到车间就上岗,这样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机器也容易受损坏,所以,做旺旺健康操有两个目的:第一让员工提提神,把身体放松一下;第二我们的管理干部借这个机会,讲一些工作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同时,还要察颜观色,如果某一个员工表情不好,当干部的要去询问一下情况,看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有什么困难,那么在工作中就要对这个员工特别注意,以免他精神不集中,发生危险,另外也是给员工一个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罗:这就是 "企业的文化",旺旺除了这些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一些活动呢?
  廖:有的,旺旺公司对开展一些健康的活动也相当重视,每个月都要举办一些活动,像以前办过的 "我是旺旺人"征文比赛、让每个员工吐露自己的心声;还有唱歌比赛、拔河比赛,这也是体现 "大团结"精神。
  罗:做为 "旺旺人"我发现您公司里面的员工都有一种自豪感,这预示着旺旺的明天有广阔的前景,您跟大家谈谈旺旺的明天吧。
  廖:我们第一期工程的投资2000 多万元美金,现在基本完成,目前在第二期工程的规划中,我们计划要投资饮料生产,可以肯定我们生产的每一种饮料都一定会有它独特的地方。另外,还有几种小食品,在湖南这个厂还没有投产,在第二期工程的计划中,我们打算还要盖一栋 15000平方米的厂房,来生产这些产品。第三期工程的规划,要针对湖南是一个养猪大省的特点,希望在肉制品加工方面能够有所发展,那么后两期的投产,大概至少还要多万元的美金,还要增加1000多名员工,目前,我们有一种"降火气",是夏天的清凉饮料,湖南厂准备 1996年5 月份投产。总之,在以后的几年中,旺旺会有较大的发展。
  再创带血的信仰--记中国亚视 (集团)总裁靳树增王刚像谜一样的靳树增已经渐渐变得具体起来,人们从报纸、电视、广播、书刊……这些被理论家称为是大众传媒上,从其他人的嘴里,从他所拥有的那些物业、文化产业、作品、头衔、以及他的令海内外人士都吃惊的公共关系网上,正逐步地感觉出了一个庞大而有力的系统,或者是被文化人称之为"帝国"的那种东西。
  这个叫作靳树增的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当靳树增由于过度的操劳而对于人间的许多事物好像都有些失去了兴趣的时候,方方面面的人却又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人间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怪异,10年前,或是在他更久远一些的记忆里,那时他是那么渴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没有,一个小人物的孤独和默默的奋斗始终围绕着他的白天和黑夜,就像是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的黑夜比白天多,那可能是他的命,而在今天,当他那么想多睡一会儿,想一个人静悄悄地呆着,写写日记,看一本时髦的经济学着作或者被一些人看作不时髦的 《毛泽东选集》,但是不可能,来自于这个社会不同角度的人都有可能会在他最渴望安静的一刹那拨响他的电话,这大概也是命,但对于像靳树增这样一个从苦难的盐碱地上走到今天的人来说,哪种命对他是更真实的呢?
  年立秋之时,他被评为全国十佳制片人之一,并且是全票通过。如果这事早了8 年的话,他或许会更加高兴,因为那时他刚拍完了那部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型电视剧 《杨闇公》,那时他远比现在年轻,那时他见到的鲜花和掌声还不太多,那时还有不少人说他所领导的那支拍摄电视剧的队伍是草台班子。评他为十佳制片人,这说明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这些年拍摄的那 1000多部(集)电视片或电视剧吗?靳树增当然知道这一切远不是那么简单,人们对于他的承认或许已经预示着更深刻的东西,真正意义上的制片人已经有可能在中国诞生,制片人中心制在中国也有了基础,而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和另外一些人的共同努力,一种新的机制已经开始在制片业形成。
  在这之前,他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又被北京广播学院聘为教授和董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也聘他为副院长……写到这儿我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已经使读者误以为靳树增只是一个文艺圈里的人,不,他远不是那么单纯的艺术家,他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渐渐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让我们一起看看 1995年3 月11 日的 《光明日报》,那上边有一篇编者按,是为了在这家全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上刊载靳树增的长篇传记时特意编发的:
  靳树增是谁?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主任,总制片人,北京亚洲电视集团总裁,在人才辈出的中国,他还不算有名,但是,只要简报一下他的非凡业绩,就会令海内外人士瞩目。
  他曾是一名军人,是对越作战唯一深入前线的文艺兵,转业以后,他是我国第一个不要国家一分钱,走以商养文、以文养文之路,在不占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靠精制严肃作品求生存,并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电视艺术家……他在我国第一个实行制片人制和明星制,实现了影视文化的产业化,形成了拥有北京亚洲电视城等集影视、文化、工贸、金融为一体,共 30 多个实体的文化产业集团;他收购酒店、合办报纸、创立文化与经济实业体系,实现自有资产净值25 个亿!他的事业还在飞跃拓展。
  靳树增是一个极普通、极朴实的人,他的成功来自他对国家、对事业、对信仰的极端忠诚,在他成功的背后,拖着一条令人惊叹的坎坷不平之路。
  他用"带血的忠诚"几个字概括了他过去的全部经历和还将面对的整个人生。
  本报从今天起连载这部普通人的传记,是希望对千千万万正在奋斗着的普通人有所启迪。
  当 《光明日报》连续几十天以整版的篇幅转载了记述着他经历过的《带血的忠诚》之后,又开辟专版对于亚视的情况作了特别介绍:
  题目是:我国最大的文化企业集团--中国亚视。
  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暨北京亚洲电视城有限公司是集影视制作、工贸、金融、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亚视集团以影视文化艺术研究和影视片制作为主导产业,同时开发经营饮食服务业、电子业、电器电缆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租赁业、文化用品生产业、报刊业、金融业、酒店业和娱乐业等。到目前已经实现自有资产净值 25亿元,共有职工4500 名。
  亚视集团是我国最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大型文化经济实体。他们在不掌握任何资源的情况下,艰苦地探索文化与实业、影视与经济的组合道路,以市场文化经济为动力,精心经营和管理所属企业,靠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完善。
  亚视集团下辖 30 个企业,其干部成员 60%以上是转业军人,30%以上是自动放弃铁饭碗的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1986年中心一成立,他们就主动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靠自己的影视文化产品求生存。中心总裁靳树增以自己的1000元转业安置费起家,带领中心成员们高奏主旋律,进军文化和经济的大市场,坚持走 "以商养文、以文促商、以文养文"的道路,创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年来,他们与国内外艺术界和工商界密切合作,生产制作了 1000 多部 (集)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反映我军光荣革命传统,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高尚品格和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影视片和广告艺术片。
  亚视集团与台港澳及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所有经营项目都全面地实现了多元化、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国际性产业合作。
  亚视集团将继续以高速度的生产效率,快捷的集信息手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合作,以强大的实力屹立于世界文化经济市场。
  亚视集团成员的格言是:做事之前先做人。试想连人都做不好,还能做好事吗?
  在这样有影响的一家大报上,以这样大的规模介绍靳树增、介绍亚视据说是前无古人的,后边是否会有来者呢?
  不知道。
  靳树增的童年始终围绕着寒冷、饥饿、贫穷的气氛。他的家乡属于白洋淀那一方水土。这个被作家孙犁描绘出新意的辽阔的水域,这个成长起一批批与日本人作战的游击队的神秘湖泊,自本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吸引了大量充满雅兴的游乐者,他们到白洋淀是为了享受的。
  然而,本书的主人无论在童年或是青年时代,面对白洋淀却总浪漫不起来,尽管他或许早已有着某种浪漫的激情和眼泪。
  确切地说,虽然他可以把白洋淀看作他的家乡,但是那种烟波浩森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水面与他是遥远而陌生的。在他的记忆中,他好像去过白洋淀,那次是赶着大车去拉肥料的。
  直到 1995年,当他在白洋淀买了土地,又在白洋淀的温泉城购买了自己的别墅并与温泉城的董事长唐玉先生进行了各方面的合作时,这儿才成为他接待各方客人的最好场所,在一个个夏夜中,湖风阵阵吹来,姹紫嫣红的礼花在他的指令下开始腾空而起,那些中外政界的、实业界的、金融界的、以及文化界的明星们开始欢叫时,他总是会忍不住对身边的人说:
  这就叫作心花怒放。有时他还会忍不住对那些第一次来白洋淀的人说:
  白洋淀比北戴河好。
  在靳树增的记忆中,他家的几个孩子从来都吃不饱肚子。每当春节前夕,寒冬腊月,他父亲就开始在油灯下为别人做棉裤、棉衣,那棉絮中的灰尘呛得父亲直咳嗽,脚下的寒气使这个从城市回到农村的裁缝落下了双腿的终身残疾。
  一个手艺不错的裁缝自己却穿不上一件象样的衣裳。
  靳树增是这样描绘自己家的贫穷与苦难的:
  那时好像饿得从来没抬起头望过天空,眼睛里就是那片干燥、贫瘠、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茫茫的盐碱滩。
  记得小时候,父亲到西大洋挖水库,饿得没有办法,就去偷别人的包谷、红薯。他匆匆忙忙在地里扒了几个,跑回来从窗口扔进家,自己也 "噌"地一下像猫那样钻进窗子。
  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父亲,等着他偷些东西喂饱他们。母亲用火烧玉米,那味道真香啊!
  有时下雨,雨水像有人故意泼一样地从窗外浇进来,我们家的人站在炕上,用棉被去堵。全家里里外外、身上身下没有一块儿干的地方,妹妹们就哭起来,我哄她们,但我的内心也感到特别伤心,就像刀绞般难过。
  童年的靳树增与他的瞎子师傅在白沟摆摊卖艺挣了几毛钱。那是一个集日,人们从四乡来这儿赶集,在喧腾的人群中也有他的父亲。靳树增实在是饿了,他用挣来的钱买了块烧饼,狼吞虎咽地吃着,恰恰在这时他父亲从旁边经过。当爹的望着儿子,心酸无比。儿子饿成这样,儿子还那么小就得出来受这个罪。
  他想叫一下儿子,但想想又不忍心惊动他,就自个儿悄悄地走了。
  儿子却留了下来,烧饼吃完后,他还要继续为瞎子师傅弹三弦。
  苦难与贫穷--这是两个非常可悲的字眼,无论从积极方面还是从消极方面去考虑,任何人也都不会愿意在他的人生之初就去寻找这种特殊的 "财富".
  的确,贫穷给苦难的人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比它给虚幻的人生与抽象的社会带来的痛苦多得多。也许上帝 (中国人称神、佛、祖宗)可以宽容许多东西,甚至包括罪恶。但是他不可能宽容一个人的贫穷。
  也许正是因为他曾有过的贫穷才使他在今天特别同情那些苦孩子,他一次收养了张北的70个孩子,供他们上学,打算一直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后,再交给国家。
  靳树增以后对于那些前来采访他的人是这样叙述他的心情的,他说:
  最近, 《光明日报》和《文摘报》都用大量版面刊载我的传记。说是传记,那实际上是我一个极普通人的艰辛奋斗的心迹回顾,读者看了,如果能理解:我比起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没少付出艰辛和困苦,它是明天辉煌的前提,从而更加鼓足勇气去战胜艰辛、克服困苦,我就心安了。
  我用 "带血的忠诚"来总结我的过去的经历并指导我的未来人生。关于这一点,我还想说几句心里话。
  每年春节,我都去云南看看曾朝夕相处的战友。站在烈士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双膝下跪,是忏悔?是惋惜?还是英雄的行为震撼着?我自己说不清楚,只是每年都要去,哪怕是站在那片血红血红的土地上呆一会儿,心理也就得到平衡了。
  我拼命地为他们写歌词、拍影片,总有一种表达不尽的情感。有人说,我的作品是歌颂文学,我说:他们十七八岁,来不及欣赏一下这个天花乱坠的世界就走了。他们死得那么悲壮和残酷,他们的身躯被烧焦了,不曾吭一声,他们的双腿被打断了,也要爬回自己的祖国,难道承受一点歌颂还过分吗?难道享用一部电视剧的歌颂都不应该吗?
  这种强烈的情感伴我走过大半生,固定我的信仰,铸就我的忠诚。是绿色使我懂得军人与战争、屈辱与荣耀、索取与奉献、贫穷与富有,构成了我的人生巨大财富,使我懂得了无论你有多大的抱负,多大的才能,多大的事业,都要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天上决不会掉馅饼,每个成功者身后都拖着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
  忠诚,人人都熟悉的字眼,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忠诚于父母,忠诚于朋友,忠诚于国家,忠诚于职业,忠诚于你脚下踩的那块土地。
  特别要忠诚你自己。因为你无论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角色,涂抹上什么颜色,穿上多么华丽的服装,无论你是近在咫尺,还是在异国他乡,你也变不了你黄黄的皮肤和黑黑的眼珠。
  人,失去了忠诚,就失掉了你全部优秀的品质。
  而忠诚是要付出代价的,决不是谈谈而已。好作家,缜密的探索生活,笔下流出的决不仅仅是墨水;科学家,去获得最好的成绩,除了天才的原因,也要付出时间、爱情乃至青春和生命;大名星,人们往往看到的是他们的光彩夺目,很少感受到他们 "台上一枝花,台下千滴汗"的过程……爱人,要付出谦让,才有温暖的氛围,战友,多想到对方的冷暖,才会有手足之情;事业,每天与失败打交道,才会有成功的可能;企业家,在改革的大潮中,上下沉浮,踏着泥泞不平的道路,背负着时代的 "拆旧房子,盖新房子"的改革责任,受苦受难是经常的……我碰到极大压力时就想:不要责怪别人,这是你自己给自己我的压力。
  是的,爬冰卧雪,饥饿难捱是痛苦的,可世界上最痛苦的是自己折磨自己。
  是的,为了一种美好的存在,你也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
  我从一个农村孩子,到成为人民军队的文化干部,又从文化干部,到创办企业、开办公司,不要国家一分钱,拿上点转业费就开始了拍影片、办报纸、搞文化、建影城,与国内联营,与国外合作。一路汗渍,一路泪水。在别人眼里,我也成了大企业家。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干吧!只要有一颗诚心,胜也辉煌,败也辉煌。
  不过,我们一睁眼就拼命地干活,苦苦地劳作,一点一点地创造成绩,我们会永远是胜利者。有人撰文说我是 "亿万富翁忠诚所至",我信这句话,因为我们有点钱了,也还有点情感,不曾忘记祖宗和朋友。特别是我那亲爱的九泉之下的战友,我还会去你们坟前献花、下跪,因为我永远记着你们。
  戏剧大师曹禺平时没有为别人作过序,但这次他却破了一次例,老人在这部书出版之前充满感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带血的忠诚",这个名字很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 "带血的忠诚"才会成功。
  忠诚的背后是个理想问题,裴多菲有一首诗,我们都记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显然,他的理想是自由,而我们今天的理想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去做一番事业,一番挚诚的事业。
  人的理想不是生来就有的。上小学、上中学,受到老师教育、书本教育,也未必能够确立,理想,是在人生的搏斗中得到的精神财富!
  这部书中的主人公靳树增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他告诉我们:没有理想,就没有忠诚,更何谈带血的忠诚。
  我曾说过靳树增是一位年轻的老人,我也曾说那不仅仅是因为在他脸上过早增添的皱纹,也不仅仅因为那些过早攀附在他鬓角的白发,而是由于他曾多次描述自己的一句话:
  尽管我才 38 岁,但是我已经走完了其他人76年才有可能走过的路程,我耗费的精力比别人总是要多出一倍甚至几倍,我有时感到自己的确是一位老人,我是活得太累了。
  当中央电视台的女记者在 《东方时空》中把他作为《东方之子》采访时,似乎也注意到了当年的靳树增曾说过的另一句话:
  "也许我的身体曾呈现出各种姿势,但我的灵魂却从来都是跪着的,灵魂要站起来,是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特别是中国人。"靳树增不止一次地对他的各类朋友们说过这句话,但遗憾的是听者很快就将它忘记了。即使是那些在他巨大的成功面前迫切渴望与他合作的人,也都很难理解在这句话中所包含的人生泪水,还有他无可奈何的委屈、心酸,或者说是那些永远只能流向心中而绝不可能流出体外的鲜血。
  以后,另一家报纸的记者在 《带血的忠诚》研讨会开过之后,似乎也注意到了这句话,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作 《灵魂站起来》。
  但也只有靳树增本人才能知道这一切究竟有多难。
  那时他渴望离开农村,他几乎不愿在这片生他、养他的盐碱滩上哪怕多呆一分钟。作为一个农村的贫困者,他无法从政治上、经济上理解自己与亲人们受穷的原因。
  种粮食的农村人向不种粮食的城里人要饭,农村的穷亲戚对城里的晚辈后生们献媚、陪笑脸,有着农村户口的人无法更改下贱的地位……靳树增,无暇考虑那么多,他只是本能地想冲出去,而他蒙蒙眬眬地知道,改变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在当时就是当兵。
  当兵,当兵!当兵!!
  这是他唯一的愿望,也是他唯一的出路。
  在若干年后,当靳树增已经是亚视的总制片人时,他父亲对我说,那天送他当兵走时,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他就不见了,怎么找他也见不到他的影子了。
  当过兵的靳树增老是忘不了自己在西藏和越南的经历,因为那既意味着冒险又意味着可能会有的死亡。
  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但靳树增去西藏不是为了那儿的神秘,而是服从命令。
  据说靳树增是坐飞机越过二郎山,越过那些千沟万壑的,这是否是他的幸运?
  他身下是那条川藏线,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着名的 "死亡线".每个路碑下都埋着一个死人,有人计算得更准确,是平均每0.85 公里的路面下就埋着一个死人,且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年轻企业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