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怎么选如何选择猎头公司司?

猎头新人、猎头小白如何入行? - 简书
猎头新人、猎头小白如何入行?
有很多猎头新人在入职后往往做不满六个月,反馈的大多数原因是,觉得猎头行业太难,6个月的学习在工作上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抗压能力不强,面对企业面对候选人不能较好的沟通等等问题。猎头新人入行之后遇见的难关或者是困惑有哪些?1、“面子”问题有销售背景的猎头新人,相对的抗压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强。而HR出身的则面子较薄,很简单的原因,由原先的甲方变为乙方,身份的转变导致他们给候选人打电话时往往心里会有落差,这时候就千万记住,要多打电话,多练习,不要怕被拒绝,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2、行业知识行业知识对每一位职场中的人来说都特别重要,跨行业转做猎头的新人首先要攻克这个难点,猎头相关知识的学习,沟通技能的提升,都必须在短时内有很大的进步,所以建议,新人要多向前辈请教,多问,多听,多学,多思,做到这几点相信猎头新人很快就会攻克行业知识这一难点。3、工作流程猎头顾问在某种层面上兼任了:寻找人才、生产产品(开发客户)、销售人才这几个环节,可以说是既要懂销售,又要懂猎取人才的技巧,要同时具备销售知识的储备和猎头知识的储备,所以的猎头本身工作是非常庞大的,一些新人可能适应不了这样的工作性质而离职,这时候就需要保持较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工作。4、自助式的学习为什么要说自助式的学习呢,因为国内的猎头行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的工作方法,也就是说师傅将你领进门,其他就要靠自己钻研,相对的外资猎头工资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新员工入职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训。但近几年来外资猎头公司真正懂技术的人才很少,国内的工作方式也造成猎头公司发展缓慢,平均产出低。由于很多猎头新人受不了这种自助式的学习,从而半途放弃,这就需要加强自律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为什么是前六个月?说六个月而不是三个月是有原因的。经过大数据的统计,猎头行业的人才经过六个月对岗位流程的熟悉、必备技能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学习等一般在六个月后就可以验证自己是否能做好猎头,这意味着你6个月后就要出成绩了。如何度过最艰难的前6个月呢?1、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易指的是入职时可以从熟悉的资源开始,比如公司的人才数据库,同事推荐,或者身边的朋友,最后才是外部招聘网站的人才库等进行联系。而不是,一上来就挑战cold call,挫伤自己的积极性。一般来说,你可以先打电话给候选人,从候选人开始,熟悉整个流程,再和企业端进行联系。 当你的专业知识掌握充足的时候,就可以和企业进行深度联系并和高端人才进行联系。2、专注于一个行业猎头涵盖的领域很宽泛,应该说是渗透每一个行业的,这也是为什么猎头公司不断在引进顾问的原因。猎头团队一般都是按行业进行搭建的,比如说负责地产部,就会有一个总监,再配3名左右高级顾问,5名左右中级顾问,初级顾问数量则很多。这是猎头小团队的构成,按这样的比例划分负责每个行业,所以当你要做猎头时,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想从事哪一个行业的猎头顾问,这意味着你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学习猎头相关的知识,也要学习你所负责行业的知识,专注于一个行业在以后的职业规划中会显得尤为重要。3、多见候选人和客户一开始可以跟着前辈出去见候选人和客户,当然一般的猎头公司是不允许初级顾问出去跑的。这时候你就要擅长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比如说周末可以出去见见候选人和企业方,要知道掌握了理论必须要实践的,不实践掌握再多理论也是无用功。俗话说“见面三分亲”,隔着冰冷的屏幕打电话效果是不如见面详谈来的快的,但是这一点也要切记不能盲目出去见客户,必须在你掌握了基础专业知识之后再加上对企业或者候选人的了解,再出去见以确保万无一失。4、分解目标分解年度目标,季度目标,以及日常行为目标。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猎头顾问,就必须对自己的目标清晰的掌握并且分解,然后按照总目标去执行每一天具体的任务。比如一年120万业绩指标,一个季度就是300K,一个月就是100K;根据你的每单平均金额,比如50K就需要2个候选人成功入职(或者收款)。然后再逐步分解到行为指标上,最后你就知道每天要打多少个电话,见多少个候选人,推荐多少份简历了。重KPI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好的,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实际反映了你的报酬有多少。5、做好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相信每个人都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往往执行的人很少。相信我,越深入做猎头,你就会知道时间管理对你有多重要。时间管理的方法很多,上班族如何管理时间,大家可以看一下。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赶紧行动。6、善于学习向资深前辈学习、向行业精英学习、向你的老板学习。你有没有去听听行业大猎们的微课、看看他们公号的文章,还有加入一些猎头精英们的社群随时交流呢?真的要学习的人太多,而你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加进去自己的想法,把他们的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每个行业都需要善于学习的人才,多问多思考,这样的人才永远不会被淘汰。总结:百万顾问不是梦,小编所在的公司顾问总监都是百万以上级别的,当然相应的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很高,只要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实践与理论结合,多问多思,成为百万顾问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好啦,需要猎头学习相关资料或猎头精英社群的可以加我VX:nimdajet,各位猎头新人加油!
记得前段时间,发过一篇关于CounterOffer的小短文,没想到图文转化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6,000多,有6,336人看了这篇短文,被打开次数超过9,000次(图一)。 随后,我左手一热,查了一下百度指数,结果发现,第二天,对于CounterOffer这个词汇的搜索,突然...
第一章我如何做好销售团队的整体组织规划 依靠优秀销售团队的努力,可以为下级经销商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销售服务,以获得协同和配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增值性,从而建立争夺市场优势的基础。同时,市场不可预测的快速多变,也要求销售团队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以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使销...
文/蚂壳 一周前,我们搞了个系列众筹,围绕“为什么候选人会讨厌猎头”而展开。我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来回复。第二,发起了投票,请大家来选择(投票情况如下,感谢各位的参与)。 当然,在后台更精彩的是来自大家的留言回复,我展示一下哈: 由于全是真实原文,所以...
面试需要注意什么? 1.顾问和候选人之间的面试,最好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顾问需要穿着得体,让人一眼看上去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如果实在有困难,约在外面的咖啡厅,最好是安静一点的地方,否则会让人误会有一对很专业的人在吵架! 2.两人碰面后,互相寒暄也要认认真真,切莫让对方觉得这个顾...
笔者从事HR工作十几载,自己做过甲方,也做为猎物被猎头们追逐过,对不同猎头机构多有研究。打眼一看一聊,便能知晓这猎头什么段位。 市场上的猎头机构数目众多,大大小小,也是良莠不齐,大的各地有分公司,大几百上千人,小的就如工作室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怎么分辨这些机构到底有没有料呢...
接下来在学校的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乔媛都没有回头,更别提说话了,长月这几天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家里,长月不愿想这些天发生的事,也不敢去想,一想到某一天乔媛会对他叫一声“哥哥”,长月就有些莫名的伤感。 这一天晚上长月还是照常回家,不过长月比往天多拿了一些东西,因为从第二天开始就进入...
Unity3D 5.6.3 本课程选择使用Unity3D作为游戏引擎方面的授课工具。最主要的考量是该引擎目前市场占有率极高,功能上也很全面,同时资源商店和用户帮助方面做得也很不错。 Unity3D当前版本为2017.1,是今年下半年刚刚推出的。但本次课程会使用相对稳定一些的...
正则常用的一些方法 1. test() 作用: 检测一个字符串是否匹配某个正则。满足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正则方法test会受到正则对象全局g的影响 ,会导致正则对象lastIndex属性值,lastIndex是下次开始往后匹配的起始位置,未加全局g,则last...
栀子花开,十八岁的相聚开始散场。九月的骄阳轮回到六月的初夏。三年一起走过 的人 哪些还在呢猎头新人常遇到哪些坑?
就在这个周末,为一家知名猎企做了进阶营的教官,参加对象是,30位入职满3个月,过去从未做过猎头,完成基础营特训的猎头人。
他们的师哥师姐们,经过系统训练,在第一年,达成了人均超过50万回款的业绩。
他们也在努力达到,不,超越这个目标。
上两张图先感受下。
有人问,老师你现在还有精力做新人的辅导么?
“新人是猎头公司,也是猎头行业的未来啊。”
昨天还在和一位猎头老板见面聊天,关于如何搭建公司的三阶培训体系,快速培养,升级猎头(新人,顾问,Leader/合伙人)。越来越多的老板开始意识到“重要非紧急”,培养体系的搭建是公司源源不断产出高效猎头的重要因素。
聊到新人培训的模块,我说,在过去的几年,去了很多城市,深入沟通了很多老板合伙人以及顾问,培训过大量客户,渐渐发现一些情况:
新人不少苦,信心被摧残,业绩出不来,老板苦着脸。。。
可是很多公司可能还不够重视新人的培养,一开始给了几张list,简单嘱咐几句,就开始让新人上岗作业了。
很多人因此留下了“人生童年阴影”,啊,不,“猎生童年阴影”啊。从此对猎头“爱无力”啊。没干几天就离开了,或者一直不咸不淡的做着,很难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了。
殊不知,对于新人(甚至是刚跳槽到来的顾问),一开始投入1分的培训,抵得上半年后3分的培训。因为一开始是白纸,是海绵,特别渴望,也容易吸收知识和理念。
那么,如何让大家有更好的猎生呢?我这里抛砖引玉,分享下新人带教/培训做法的不同。
1、先培训再做业务VS直接上手干
理论上说:不教相应基本规则,不让新人作业。举例来说,练车的时候教练总是要讲下基本的刹车,排挡,才会让新人去尝试开车。
给新人任务时,在搜索之前,先教下搜索;电话之前,先教下电话。如果没教过,最好不要让他们盲目做。
不然新人无从下手,自信心受挫,候选人和客户的体验不佳,最后绩效不好损失的还是团队和公司。更糟的是很多新人因为大量受挫离开了公司...
2、从容易的开始打起 VS从难的开始打起
电话是一定要打的,可是一定要从CC开始打么?(你当年是不是这样过来的)。第一天就要绕过前台开始(你是不是冒充过快递、政府工作人员、甚至各种同学,前任?)。
谁喜欢撒谎啊?
70%以上我聊的离开这个行业的前猎头,都说CC是让他们最难受的。
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还有个流派叫做:新人就是要从最难最苦的CC开始。
我的天哪(脑补下岳云鹏那张脸)
想想也不能怪谁,这些猎头朋友当年就是被他们的师傅这样教的。。。
给他们一些“嫁妆”吧,把数据库里3个月没有联系过的候选人拉个清单给新人(放心,都三个月了,不给新人,老人也不会打)。
让他们做“快乐的清道夫”,就说自己是公司新来的同事,问问这些情况如何了,看不看机会,看什么机会。然后说会转达给我们的资深顾问的。
皆大欢喜。
3、新手任务单维度 VS 新手任务多维度
大家学数学是学完加法学减法,然后再学乘除的,对么?
打游戏也是一开始给你个新手任务,让你一步步爱上游戏,欲罢不能的,对么?
那么我们对刚入行的猎头,是不是也要循序渐进呢?
比如,刚开始就让新猎头搜候选人+打电话+介绍职位。面对一大堆数字、一堆术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候选人问啥,啥都答不上。。。挂电话,挂电话,挂电话,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哎呦喂,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眼泪滴在键盘上,头疼欲裂,真正的“裂头”好不好。
4、明确动作标准VS只管去做了就好
电话输入、面试评价等等,是否有相应的系统规范可供新人参考,还是只要做了就好,也不管新人完成的效果怎么样?
没有标准,新人无所适从,既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做的不像话,也不知道做到啥程度才叫优秀。
时间长了,就麻木了。。。(所以有时候真的不能怪新人过了一阵就没激情了)
5、有考核&考试 VS没检查&考核
从小到大,学习上是不是几乎每门学科都要考试的?
上大学要考试,学钢琴要考试,拿驾照要考试,对吧?
新人培训是听过就算,还是说受训完有系统的考试?
还有,估计一定有留作业和任务(KPI也行啊),那有木有人做检查呢?
分享下管理学要义【你不会得到你期望的,你只会得到你检查的】。
祝天下的猎头新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平台。
也愿天下的猎头公司好好珍惜,那些把职业生涯托付给你们的同学们。
职海领航之《猎头来了》联合行业大咖共同打造猎头殿堂级知识分享盛宴。
5月8日晚19:30分
不见不散。
主题:猎头新人常遇到的那些坑
主持:库尔特、陈功
嘉宾:展动力高级合伙人 向丽
一起来听新人如何更快上手,企业如何快速培养,复制新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猎头如何看
新人工资比自己高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说发现干的工作比自己 工作简单的多的助理,竟然工资和自己差不多,心里老哇塞的,一个十多年的老HR的角度来解读,其实这真的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处理这类事情的原则就是 一,你的能力和对企业的价值二,心态 先从LZ经历说起吧。其实LZ最早是个猎头,在某迄今还蛮有名的香港人猎头公司干活。那时候工资处于公司的最低端。那时候lz想法也蛮单纯的,就是觉得我的工资比我同期的同学们高多了。那时候同学们做老师的,月薪也就3000多吧,而lz每月到手有5000多,那是04年,这个工资算是个小白领。 但lz处于猎头公司呀。我们公司里面工资就是猎头们自己做出来的。看着有些每天轻飘飘来,打几个电话就走人的猎头,年薪过百万也不是没有羡慕,但当时由于和他们能力差距过大,倒也没啥不平衡。 而且猎头公司差不多你一年业绩的40%不到就是你的年薪,我倒真的天真的以为很公平,做多少,收入多少,直到有一次,lz电脑因为it的原因,把我硬盘误格式化了,导致我没法用自己台式机,it借了一台给我。但他还没来得及处理数据,我急着用。就让我先用起来。(我们大部分资料再公共盘上,只是要个电脑干活而已)。 偏偏那个数据是过去公司前台兼财务小姑娘的硬盘,接着看到了一堆不该看到的东西。当然数据不是04年的,应该是01,02年的工资数据,那时候lz还没来公司呢,看到一样每年业绩指标一样的顾问,竟然有的月薪4w,有的月薪1w,还有8000底薪的,虽然最终拿到手的加上年终奖收入还是在40%左右的数字,但是你的底薪就代表了老板对你的重视程度,毕竟你要是没达标,奖金可能没有,但是底薪是不会问你讨回去的。毕竟公司大部分是老人,接着lz心中暗暗对照着这些人的工资情况,差不多对办公室政治有了第一次认识。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头。后来,猎头公司再05年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然后一时鱼龙混扎,公司里出来了几个很过分的顾问,lz这种比较一根筋的人实在是玩不过这些顾问,而且真的猎头公司超级累,就打了退堂鼓,正好有机会,就进了一个知名美资企业。 这公司迄今留给lz相当好的印象。第一是它流程的完善,第二是它对于人的信任。打个比方说,只有这个公司,会给与招聘部,直接进入peoplesoft调阅员工工资的权利,因为我们每招聘一个人,都要调阅目前该部门的相同级别人员工资进行比对,我们叫做internal equity report,如果新人贵,也肯定是在一个可接受范围内的贵,比如高个500到1000,因为这对于底薪1w以上的人,很容易通过2-3年的加薪流程来拉平。属于合理的高。而且lz的工作是包含招聘HR的,所以每次调阅internal equity report,公司100多号HR的工资就齐刷刷再lz面前展开了。想不看也不行。连同老板们的,同事们的都不得不看,不但要看还要分析。于是有时候也会回味一下工资里面透露的意思。所以对于HR来说,新人工资比老人高,这本身就是个错误。当然,现实还是现实,那么如果这个公司是比较规范的公司,它就会想很多方法来合理化解释这种现象,并有一些跟进行动来保证公司的内部公平。(内部公平绝对是C&B的主要工作)。如何做呢?第一就是Offer时候薪资的控制。小公司不谈,我们这类大型外企,或者国企,都有很固定的公司级别。每次offer人,我们都有一个薪酬带宽,现在流行宽幅薪酬,所以有的时候这个跨度真的有点大。而且是越高级别的振幅越大。比如,你是一个行政专员,在我当时的公司差不多compare ratio 1就是6000,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是一个称职的行政,那么你的工资应该就是6000,这是理论值。但是我们在招聘人的时候碰到的候选人工资形形色色,有的人可能现在就7000了,有的人可能只有3000多,那么你有增长工资的要求,我不可能你要多少就给多少。比方说公司内部,目前行政级别都是3,而工资平均数是6000,当然搞得有,低的有,那么HR评定工资主要还是听取用人经理的意见,也就是这人水平是高于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如果高于,当然他要到都是可以的,如果低,当然不能给超过6000的薪资,这就维护了内部公平。然后还是会有一些例外,比如这个职位很急,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然后候选人开价又比你理想做出来的Offer高,怎么办呢?这时候HR就会开始准备justification了。比如,现在是年底了,我们过去公司是4月加薪,那么新人进来了,给了7000,水平还是中等水平,换言之,给高了。那么我们的justification就是,再过4个月,工资普调工资以后,大部分行政工资会有8-10%的差距,然后,此人会失去一次加薪机会,那么到在下一次加薪时候,差距就成1000变成了200-300,这点余地,就看此人这一年表现了,如果真的好,那么给她高于平均水平工资也是公平的,如果不是很好,那么老板就少加点,自然这个差距就抹平了。这时候大部分同志们还会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跳槽的机会成本。要知道,以我那么多年的招聘经验,有一半的跳槽是失败的。当然失败不意味着马上走人,但可能机遇还及不上过去的,那么此君在谈工资的时候要的价码高,本身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他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重新经营人际关系,熟悉业务流程,可能还有很多隐性福利的牺牲(比如很多MM都不大好意思刚进公司就生孩子,而老人生孩子完全无压力),那么他要的多一点,也就情有可原了。这也是我们HR解释这个为啥新人工资比老人高的另一个justification。所以说白了,你真的觉得你自己被委屈了,就出去找新的工作,很可能找到的新职位比过去高50%以上(我周围太多了这类案例),但同时你也肯定付出了机会成本。就和买股票一样,你以为牛市你一定赚钱?不一定吧。高风险才有高收益。当你看到别人跳槽了工资涨了一大截心里不爽的时候,也想想自己是否能接受这种生活。至少LZ比较懒惰,不是触了我的底线,一般不会立刻找下家。综上所述,其实新人工资比老人高,如果是一样的级别,那个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在我看来5000以内都是合理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如果新人来了,工资比你高5000,没啥了不起(LZ周围基本月薪都在万把块以上了,以此为例),因为这5000对公司,就是买你的潜力,对你自己,就是个机会成本。LZ自己也曾有过很郁闷的时候,因为知道别人工资多少,比对自己的,也会觉得自己被委屈了(我这种人肯定会在公司吃亏的,不会拍马屁呀)。但是我始终有信心如果我出去,要找一份工资比我目前高5000的工作绝对不是难事。所以就说到了新人工资比老人高的第二个问题,你自己的能力和对公司的价值。虽然在公司内部的不公平现在绝对是存在的,但是就社会整体而言,外部公平还是比较准确的。何为外部公平?我们的职位级别对标就是一个案例。比如四大薪酬公司之一的Mercer,每年都会出薪酬职级的报告,会告诉你,某个职位,市场价格是多少。这是一个范围。会配一个级别,那么我现在公司,其实就是把内部的级别对标他们外部级别做的。所以新人工资比你高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人家级别本来就比你高。那个案可能有特例(比如上文中LZ那个助理被很多人认为有内部关系),但总体而言,还是正常的。那些任人唯亲的小公司我不看,那些臃肿冗员的国企lz不熟悉没接触过,都没资格评论。但很多哪怕民营企业,人家给你这份工资,还是主要看你的价值。这价值不见得完全是业务能力(这可能是那个文主纠结的地方),也可能是关系户所能带来的潜在生意。谁知道呢? 而决定级别的就是你的工作职责范围,记住,这不仅仅是能力。你有能力,没有更宽泛的工作职责范围,想要高工资也是做梦。而这些受限制于公司的规模,你的职位的风险程度等很多因素。比如LZ也发过很多法务的Offer,那是35岁,一个月10w人民币,看着绝对是轻轻松松的。那些法务,都是朝九晚五,每年去美国看会起码4-5次,还会空闲到可以一年搜集一个月的年假跑西藏,玩澳洲,如果你是个行政,每天忙进忙出,还要24小时待机,看到他们的工资单不是一口血吐出来?人家一个月抵你一年。但是,他的工作的职责很重要,风险也很大。比如他审核合同,如果审核错了,导致公司巨大损失,追责与否我不知道,但肯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毁了。他收入高是因为他的工作更重要。那么各位在跳槽前,在看到人家工资比你高之前,是否也考虑一下自己的职责,能力和收入的配比程度呢?所以,如果要我给上文的文主建议的话,我的建议是 觉得不公平,不需要纠结工资,而是去和老板谈可以再多做一些什么。只有你的职责范围扩大了,你才可能有更高的工资。老板思维绝对不会掉过来想你觉得自己的下手工资和你一样,你要不爽了。我没碰到过这种老板,文主也不要希望了。 但就像文主说的,她能做的事情助理做不了也不想做,那么如果你在扩大一下自己的职责范围,获得升职加薪,自然你和助理的收入差距就拉出来了。那时候你的郁闷肯定好很多。 第二,骑驴找马绝对可以。因为lz的工作中无数次看到员工拿着offer和老板提离职,然后老板冲到我们hrd办公室要求out of cycle加薪升职,甚至连我们HR自己也是这样。一开始lz的确很受不了,也和文主现在心境差不多。那是几年前吧。一个工作经验及不上我的女孩子,生好孩子拿着offer跟老板说要走,然后老板就升职加薪,过了半年给了实权的职位,那时候lz正好有二宝,那个心里郁闷的。都快产前抑郁症了。但过了两年,此君干的的确不错,说明老板的眼光是有的。也就是她能力是有的,当时的确是因为工作内容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人家想走,但给了新的职位就留下来了。不可否认,那个别的公司的offer作用至关重要。而且HR嘛更知道,可能哪怕工资涨50%,还是可以保留在这个级别里面的。所以,操作这些事情更加无所顾忌。但重点就是一定要骑驴找马。千万不要裸辞。我也有另一个朋友,裸辞了3个月,就是没找到工作。而她工作能力是很不错的。要价也不高。但人都有这个毛病,你干得好好的,我要你走,我就犯贱,给你加工资,给你加title,只要我看中了你。而如果你裸辞了找工作,那么你是求着我的,我就挑挑拣拣,这个案例让我着实唏嘘了一阵子,因为姑娘最后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她跳槽前还不如的工作。哎。第三,慎重处理知道下手工资和你一样的这个事情。虽然你是无意间看到的,但是看到就看到了。而且第三者很难判断你的看到是有意无意,但他肯定能判断你看到这个是不对的。那么看到不该看的东西还去传,还和人家一起巴这件事情,就会很敏感。 先不提这个助理是不是关系户。就看到敏感数据这件事情,是可大可小的。 就是我说的最早那家美资企业,lz其实离开都5年多了,当然还是有不少老同事那里就职。上次聚会就说了一个事情。一个女孩子,很会干活,但是比较单纯,不会钻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老板给加8%年薪(successful级别中档),而另一个,能力虽然不差,但是很会找理由偷懒,结果觉得她是(Excellent),不爽,去和自己所为的很要好的同事聊。一开始倒没啥,但是后来有一次什么事情,这事情被那个所谓很要好的同事“不小心”说出去了,接着就是一系列很延续的流程,因为作为HR,这属于严重违纪,最后此君哭着离开公司了。当时听说的时候,我另一个同事就评价说,有这个权限看人家工资的,绝对每年都会进系统去悄悄瞄两眼(别以为HR没好奇心,其实除了C&B和BP的HR基本都是很八卦,特别是招聘和培训),但他只会自己品味,绝不会去和人家分享。叫做现在都离开这公司了,大家前同事聚会,说说没什么,否则绝对不会说的。所以,文主也要很当心处理这个事情。说回来,小公司和民企真的不好说,这时候老板的喜好应该更加重要。不过如果你在一个中大型企业,哪怕民企,要知道你的老板也不是企业主,他做的事情很多也是受限于人的。所以,再想和他谈加工资这件事情前,先想想他要怎么去说服他老板同意自己团队有人要加工资,怎么过HR这关,比较现实点。再次在怀念一下第一家美企。他家是唯一一家有勇气给自己公司做SMA调整,即(Special Market Adjustment)的公司,也就是到一个节点时候,工资内部人就是比不上外部人的时候,他们就对标外部数据,做工资的普调。这个也就那个公司做,其他公司没碰到过。毕竟人员成本太大。那公司当时毛利有50%,所以说白了,在感叹这些之余,找一个真的赚钱的公司还是比较重要一点。最后做个收尾,就是别以为大型外企就一定公平或者相对公平了。偶待得第二个美企就是案例。那公司做IT的,当时LZ负责一个软件编码中心招聘,他们就是给客户做项目,然后软件中心要招聘很多JAVA工程师,其实他家又很完善的薪酬体系,按照正常Offer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在于人。比如JAVA工程师有10个级别,碰到项目紧张时候,就会12000 offer一个工程师,5年经验,而项目不是特别赚钱或者不紧张的时候,就只肯出6000,offer一个人,一样背景,甚至是一个公司出来的。 其实这就是在打擦边球,所以无论公司的制度多完善,如果从管理层就开始想办法绕道的话,都是可以绕道的。lz看到这公司怕死了,立马9个月闪人。 后来两年,有个一直表现很好的姑娘还一直联系,那时候她跟我说,她那年是最高的业绩等级outstanding,但是工资给加了1.8%,说的时候眼泪都快出来了。lz只能唏嘘下。所以,真的觉得这公司不对,要立马想法子撤,止损很关键。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猎头公司怎么找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