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生物农药药得不到好的推广原因在哪里

生物农药推广难在哪?
“世界上最大农药生产国”的烦恼
70%40%;2.5
生物农药产值不到化学农药的1/10
30802500201230
为什么“农、企、研”都不满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生物农药为何遭遇推广难_网易新闻
生物农药为何遭遇推广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从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国绿色农药博览会上了解到,作为农药生产大省,我省的化学农药生产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原药生产企业130家,均居国内第一。然而,生物农药产量占江苏农药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7家农药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真正涉足生物农药。
在有些人看来,生物农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易分解,防治范围窄,效果慢,而且成本较高。以蔬菜菜青虫为例,生物农药成本要比化学农药高出一倍,见效却慢于化学农药,用药次数也多。但是,生物农药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以阿维菌素等抗生素生物农药为例,纯粹利用玉米饼、花生饼等农副产品和培养菌株共同发酵,然后通过蒸馏等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废弃产物还可提取有机溶剂再次利用,实现二次循环。”省农药检定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很多植物源生物农药对害虫有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昆虫病毒,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还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长期控制害虫数量。
目前,我省生物农药的覆盖率仅为20%。是什么制约了生物农药的推广?
与浙江、湖北等省份相比,江苏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品种单一,产品同类现象严重,核心竞争力不强。记者了解到,我省生物农药产品90%以上都是简单的复配制剂,上市农药公司中几乎没有一个生物农药拳头产品。研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落后都是原因所在。
推广生物农药,需要培育相关农药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也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目前,生物农药以政府采购为主,农民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生斗建议,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可将农药用量降低20%。
我省生物农药开发资源丰富,具有多样化的微生物库和特色植物资源等,且在鲜食农产品领域对生物农药有极大的需求空间。“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环境生态安全的需要。”省农药检定所有关人士表示。
本报见习记者 吴 琼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生物农药:期待好政策打破僵局_网易新闻
生物农药:期待好政策打破僵局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指出,农业系统要扩大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范围,创新推进绿色防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利好政策出台让生物农药企业为之一振,期望借此扭转生物农药长期以来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目前我国有40多家生物农药研究机构,在研发上保持着与世界同步的水平。国内生物农药登记的品种有80多个,产品2500多个,发达国家有的品种我国基本上都有。然而,总体来看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缓慢。2014年,全国农药行业8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8.41亿元,而其中130家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为284.34亿元,占比还不到10%。
据了解,对于生物农药,农药生产企业不敢大举介入,农业和植保系统不能大力推广,农户不愿大规模采购使用,是生物农药发展难以实现突破的原因。
生产企业表示,研发生产生物农药投资大、经济效益差、回报周期长。由于生物农药成分复杂、登记困难、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难,农药企业普遍不愿意涉足。我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效益低下,面临发展困境。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秋义表示,他们公司研制的白僵菌产品,推广多年市场仍没有全面打开,影响了后续的科研投入和滚动发展。
在农业和植保等农药推广部门看来,生物农药多数在施用三四天后才能见到效果,很难取得“一炮打响”的示范效果。加上生物农药使用要求较高,推广步履维艰。
对于农户而言,使用生物农药见效慢、成本高,同时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使用生物农药的产品附加值得不到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农药面临的瓶颈可以突破。在多方合力下,生物农药产品也有成功推广的实例。如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推广产品,并获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这种农药对农作物的防病效果达到90%以上,且蔬菜、水果喷药后第二天就可食用。自2008年推广以来累计使用超过2000万亩,增收节支43亿元。
专家呼吁,生物农药在中国正处于研发推广的投入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政策、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生物农药予以全面扶持,通过统防统治进行推广。同时加强宣传,提升相关群体对生物农药的认知度,彻底打破“企业不爱、植保不推、农民不买”的僵局。
据悉,农业部《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还指出,要推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化肥、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这些政策给生物农药产业带来的红利值得期待。(汪建沃)
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天敌昆虫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等六大类型,已有多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赤霉素、阿维菌素、春雷霉素、白僵菌、绿僵菌等。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许多生物农药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研发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当,并且在人造赤眼蜂技术、虫生真菌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捕食螨商品化、植物线虫的生防制剂等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汪建沃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文章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我国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零增长,绿色防控达到30%的战略目标。近日农业部再次动员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的落实方案,努力实现病虫害综合防治,使农药增效减量。这些要求的提出,为生物农药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挑战。因生物农药通常无化学残留,对环境友好,有利于保护天敌,维持生态平衡,抗性风险低,能减轻病虫害发生,从而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且大部分生物农药没有安全间隔期,无需担心残留超标,是农产品的“无公害”农药。目前,赤眼蜂、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已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最近修订的食品法,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了更严格的管理,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等国家规定的作物。这些规定,为生物农药的生产及推广应用,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之,化学农药的禁用和淘汰的限制越来越多,以及化学农药的研制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安全问题和抗性压力也越来越大,致使化学农药的品种和数量在不断下降。故此,生物农药出现了强势增长势头,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由于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特性不同,加之使用推广的时间相对较短,不少人缺乏使用经验,致使一些不法的厂家商家“挂羊头卖狗肉”,用化学农药冒充生物农药,把防治一种病虫害的农药,说成能防治多种病虫害,误导农民朋友。据笔者在昌乐、青州、寿光、潍城等地调查,假生物农药的的问题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买到货真价实的生物农药。今将简易辨别真假生物农药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看产品证号是否齐全。国产农药必须在包装物标注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或批准证号),这“三证”缺一不可。而原装进口的农药,只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并用中文表明原产国名。购买时要进行认真核对,凡是国产农药的“三证”标注不全、不清晰的,就是假药,不要购买。  二看产品剂型和使用范围。很多生物农药因其自身特点,只能做成固定的几种剂型,如苏云金杆菌产品,只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几种剂型;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等主要为水剂产品。购买前,先看标签上标注的剂型。对于袋装农药,要用手摸一下,仔细观察产品外观,必要时观察产品兑水稀释后的状态。如水剂产品兑水后成为乳白色液体,则可能为假农药。   生物农药的种类较多,每种生物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就是同一类农药,不同品种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也不相同。一种只能防治甘蓝夜蛾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农药,有的厂家将这种农药标注能防治甘蓝夜蛾,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与农药名称和使用范围不匹配。病毒类、性诱剂等生物农药一般只对一种害虫起作用,如果标明这类农药有多种用途,则产品可能有假。   三看产品包装规格。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等生物,一般使用量大、包装规格大,包装规格在50毫升(克)以内的,很可能为假药。目前市场出现的苏云金杆菌一袋的包装标注使用量为10克,这样的农药,大都是假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等)和性诱剂的用量小,一般是小包装。包装规格在100毫升(克)以上的,很可能为假药。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等生物农药使用量较大,一般稀释倍数在500倍以下。如产品标明每亩用量在几十毫升(克),或者稀释倍数在1000倍以上,其产品可能有假。   四看产品生产日期、有效期和药效表述。农药标签上应标注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或失效日期、或质量保证期),如果这些标志没有或不全,就是假药。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等生物农药效果较慢,如标称作用迅速,则产品可能有假。  微生物药有效成分为活体生物,不耐贮存。因此一般有效期较短,保质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而有的产品标注有效期2年,这样的农药很可能是假药、或是失效药。  五看产品价格。农药的价格与有效成分、含量、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价格明显高于同类生物农药的,很可能非法添加了其他化学农药;价格明显低于同类生物农药的,很可能偷工减料,有效成分不足,属假冒伪劣产品,这样的农药不要买。不要因贪便宜,从无“证照”的流动商贩处购买农药,以免出现问题后,自身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要从“证照”齐全的正规的农药门店购买,并索要正式发票,以防日后出现问题,可凭发票追回损失。        (贾登三)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