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月入十万到底五笔输入法难不难难

同样是淘宝客,你为什么不能月入十万?你为什么不能成功!直入主题,你和那些者,只差三个字,执行力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的人加我的Q和微信,询问有啥好的项目咯?XXX要怎么推广咯?我这个岗位应该怎么做咯?等等一些聚集在“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重要吗?当然重要,没这些你或许会成功,但肯定会走很多弯路或者效率低下,但这些就真的最要紧吗?按轻重缓急来说,这些就真的是重中之重吗?我看不见得,那你说在你看来什么最重要了?无他 就三个字“执行力”,如果非要说细一点,那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整套的流程和习惯”,看到这里、也许 你要很不屑的喷了,不就在做嘛,想清楚了、策划好了 一步步去做 就是了,扯这些虚头巴脑的有用吗?有用 ,不信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对比一下就了然了;1,网上N多人参加了各种培训和教程,抛开教程质量的原因之外,真正成功的有几个?2,网上各种平台渠道、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分享些经验干货、哪怕是赚钱的技巧心得,抛开作者留底和表述问题等客观因素之外,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际成绩的 又有几个?3,很多朋友脑袋聪明转的快、眼光很犀利独到,计划都做了一箩筐,各种设想和方案 都策划的堪称完美,但落到实处,最后结果 真正做成功的 又有几个?原因到底是什么?也许你要说是 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但抛开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最根本的原因 就是执行力,就是执行过程中的那点事儿,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终究不是机器、可以影响你的东西太多了,心情情绪、意外状况、七情六欲等等,说的再细一点,干活的事儿,这会而刷个微博、过会儿看个微信,一会处理下琐事儿、一会儿解决个事务性工作,你觉的这样下来会有结果吗?也许你要问了,难道全身心去投入 去完成工作,真有这么难吗?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取得骄人的成绩,让你羡慕嫉妒恨了?他们之所以能全身心专注去工作,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三点:1
工作以来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时间管理的很到位、很靠谱)习惯的力量真心巨大,尤其是时间管理方面。2,巨大的压力下,一门心思赚钱;这个基本上大部分有责任心的男人,在结婚后都会这样,为了老婆孩子、自己的家庭 真的很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人结了婚就变的稳重,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沉甸甸的,就是这个原因。3,兴趣、就是喜欢,让你开心、快乐、舒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最好的兴奋剂,你想想你为啥喜欢玩游戏?整天“德玛西亚”都不腻烦?跟打了鸡血一样,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就是因为刺激好玩嘛,让你觉的舒服快乐嘛,如果换成你所喜欢的工作上了?铺垫洗脑了1000字了,下面开始来点干货,堪称本文的核心要点,上面、快进、跳过浏览的,下面部分认真看看吧,否则你也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没有上述三个特点,但又想工作有效率、不浪费自己的青春时光、做出点成绩效果来,那么请尝试着打造一套属于你自己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整套的流程和习惯”,不知道具体怎么做的?没关系 我教你啊。A,认识到自己明确的具体目标,并写到你最显眼的地方;关键词是具体目标,不要扯什么“我要当科学家”之类的目标,如果你不是恶意卖萌、或者智商还在小学生段位的话,建议把你认为最关键的事儿,做个简单的列表12345,并将它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办公桌的电脑边、正对着坐便器的墙壁上、镜子的上方等等。那什么是最关键的事儿,就是 你做到了 可以让你睡觉都能笑的像个傻瓜;都做到了,灵魂都能颤栗着,觉的幸福激动的事儿;只有这样随处可见的暗示,才会让你随时随地的惦记、随时随地的想着 我应该怎么解决这些事儿,自己逼着自己去挖空心思的去做。B,认识到每天偷耗你时间的都是些什么事儿?那些是重复且没意义的事儿?对于当下的年轻男女而言,美剧、LOL、动作小视频、韩剧、逛等等、无疑占据了8小时工作之外 绝大多数的时光,而且每天都在重复,与其年底黯然神伤,赌咒发誓的说什么 来年一定要改变啥的,不如现在就开始改变下这些习惯。有句鸡汤说的好“看一个人能否成功,就在于他8小时上班时间外都在干些什么”,虽然有毒,但意思大体是对的,放松是必须的、玩也是必须的、但千千万万要控制量。C,杜绝一切干扰,一段时间内只专心做好一件事儿;啥叫干扰了?喜欢刷微博、喜欢看微信、同事扯闲篇、老婆要陪聊等等,包括习惯性的逛个淘宝,看看美女、看看宋仲基、一会看减肥、一会又想看其他网页、其他视频等等,可以分散你注意力的事儿,都叫干扰。那怎么办?A,手机静音扔一边,能不看手机 尽量别看;B,能不用电脑 就尽量不用;能不看网页就尽量别看,尤其离视频、淘宝等网站远远的;C,周边比较吵、或者觉的自己静不下来,尝试带下耳机耳塞,或找个安静的地方抽根烟;d,持续不断的规划、阶段性只做一件事儿;事情轻重缓急的来,而且在做之前,请务必做个规划,就是做事儿的123,不仅仅是效率、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更有责任感。阶段性只做一件事儿,不要想着什么都做、也不想着不要浪费时间,同时做好几件事儿之类的,这样只会拖沓你的节奏,浪费自己的时间。D,专注和极简,消灭消极想法、培养积极想法;专注和极简、说穿了 就是认真投入进去,事儿怎么简单怎么来、拒绝任何麻烦的流程和事物;不认真 不投入进去 你不可能做好事儿,而事情只有最简单、最便捷的情况下,才最有可能做成功,因为只有最简单、最便捷 才会容易理解,才会在执行过程中、转化过程中少很多意外变故,才最容易执行、转化。本文 不仅仅是分享大家的,也是我写给自己的,在追逐技术渠道“术”的时候,反思下自己的“道”有没跟上了?否则就跟那些“听过很多道理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学过N多干货,仍然做不了淘宝”的朋友们一样了,不仅仅只是学的过程,最根本是做的过程,知难行易?
在当前这个爆炸的信息时代,知易行难 才是真理,你真的会执行吗?
蓝锥小鹿,你我共勉。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月入十万,难吗?_学习学习再学习_传送门
月入十万,难吗?
学习学习再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知乎上有个问题,不小心关注了很久:月入十万,难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下面有很多有趣的答案,也有很多有趣的讨论和争执。我一直在琢磨,若是我在 2006 年的时候,也就是十年前,看到这个问题,看到这些答案,看到这些讨论,我可能会怎么想?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避免“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当真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一个字的答案:难。两个字的答案:很难。三个字的答案:非常难。月入十万,这当然是个特别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世界上的大多数分布,都可以最终用“钟型曲线”(正态分布)来“可视化”。按照 @居无竹 提供的统计数据,2015 年国内年收入超过 120 万的人口,大约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之间…… 也就是说,即便是图中的超人,也只不过可能是刚刚“够得着”而已……不用说,“出人头地”在任何时代都是极为艰难的事情。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想:“若是十年前我看到这个问题会怎么想?” 答案是:“十年前的我,即便已经财富自由了,也觉得月入十万并不容易……”我个人对财富自由的初级定义是:你的收入超出你的生活支出一定程度,乃至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安全感。十年前的我,除了主动收入(卖自己的时间讲课赚钱)之外,还有两本可以给我带来足够支撑所有生活支出的被动收入的书(事实上,其实其中一本就够了;被动收入这个词,到了十年后,我把它换成了“睡后收入”,即,哪怕你睡着,也会产生的收入……)。即便如此,为什么我还是觉得“月入十万”很难呢?因为这里面有个隐含的前提,要持续稳定的月入十万,而不是这个月十万、下个月没有了…… 十年前的我,真的没有足够的信心,也说实话确实想不到我那两本书在市场上可以卖十年以上,并且依然销量只增不减……可实际上,想来想去,我个人觉得另外一个四个字的答案更为重要:依然可能……那一线希望,不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活到现在还劲儿劲儿的根本原因吗?不仅可能,还有可能“成片地出现”。我在很多场合提过,在 SARS 期间,我的新东方同事中有个小圈子,天天闲着没事儿只好打麻将;其中包括现在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现在的央视节目主持人张晓楠,现在的 Cobuild 基金创始人铁岭,现在的 FreeS 基金创始人李丰…… 那个时候的我们,谁都没有做到月入十万…… 不过,我们好像也从未想过要深入讨论“如何做到月入十万?” 最终,我是这个圈子里最后一个跟上的人。知乎上的答案已经很多了,在这里我就只说一点好了,说实话,这也是在我眼里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相信知识无用。2015 年 9 月份的时候,我发了一篇文章,说,《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随后的时间里,我拜访了很多很多做在线教育的人,大家的数据都差不多:增长很快。为什么呢?我有个很简单的解释:更多人更愿意为获取知识付更高的费用了。在线教育的数据增长很快,常常并不是因为做得好,做得对,只是因为有付费意愿的人更多了,愿意付更高价钱的人也更多了…… 大白话地讲,“你没发现知识收费更容易了吗?”最近的三五年里,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支付越来越容易终端密度更高了2010 年的时候,人们还习惯于用“在线”、“不在线”形容自己的上网状态,现在呢?仅仅几年过去,现在只有有电没电的区别(没信号的情况都越来越少了,无论是 4G 还是 WIFI)…… 几年前国内的互联网上在线用户只不过几千万,现在呢?仅仅京上广深杭几个大城市里,就有几亿的终端一直有电……终端密度大幅度提高这事儿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人们被知识无用所误导,多少有点自然:因为那些通过获取知识最终进入另外一个阶层的人,相当于在人群中消失不见了…… 大家看不到他们的变化和结果。终端密度提高的表现之一就是,无论什么事情,传播效率传播效果都获得了几何级数级别地提高……举个例子:十年前某大学教授被嫖娼致死,很多人并不知道;十年后,雷阳事件感觉全人类都知道了……在知识变现方面,我们不用提那些超乎寻常的例子(比如,小县城考进清华后来去了美国顶级大学再后来掌管了那个学校的基金这种例子),只说我亲自教过的学生:2008 年 - 2012 年这个期间,每年我都批量地送小朋友们去美国读本科(那时候我开了家留学咨询公司),时至今日,这些孩子毕业后年薪过百万的比比皆是,最损也有税后年薪十万美元。放在过去,他们的生活对其他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存在的,顶多是“传说”而已…… 所以,很多人还在被“读了那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之类的话糊弄。然而,在终端密度极大提高的时代里就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可以“看到”了…… 所以,今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原来别人赚钱比自己多,真的是因为自己有很多事情不知道…… 所以,一部分人觉醒过来,开始重视知识,实际行动表现为:付费购买知识。过去,也许真的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在已经确定不是如此了。若是在这个转折点正在发挥效用的时候,你已经是个知识积累丰富的人,我猜,月入十万,可能确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之前,有个答主 @蓝海 被扒皮,只好撤掉了他那被吐槽无数的答案:为小区停车场的车,提供夜间除尘服务。每个车主每月只需缴纳100元钱,洗车店就可以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派工人为它的车除尘,这样车主第二天早晨,就可以一尘不染地开车去上班,很多高端楼盘的商务人士为了面子,都肯花这点钱的,毕竟一个月才100元。如果你们小区有5000辆车,每辆车每个月100元,一个月你的营业额就是50万,一年下来营业额就是600万。 …… 假设你们小区没有5000辆车,只有2500辆车,营业额就是:2500辆车×100元/月×12个月=300万,营业额300万-成本200万=100万。确实很扯。我可以给出一个应该是不扯的示例 —— 虽然我确定这事儿可行,但我确实我自己做不了,也确实不适合做…… 一会儿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我写过一本“一字奇书”,免费放在网上,书名叫《》。如果哪位女生有心,可以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一个只有女生参与的性知识社群…… 这绝对是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商业模式很清晰:年费模式(必须年费千元以上)情趣用品电商(女性才是真正肯为质量花钱的消费者)只有女性参与的社交网络有其另外的商业想象空间……这真的不是开玩笑,细想想罢 —— 搭建起几千人的社群,说难当然也不容易,可真的不是没有可能罢?我确实不能做、不适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不是女生,所以没办法做这个事情。谁愿意做,谁能做,那本书不需要找我授权,拿去随便用。另外,为什么所谓的“牛人”好像总是“成片地出现”呢?我写过一篇《》,里面也提到这个现象:儿时的周有光和赵元任、瞿秋白竟然同住一条巷。(他们童年时相互并不熟悉,因为年龄有差异)周有光回忆说:“我就出生在青果巷。瞿秋白出生在这条巷子里,赵元任 9 岁后从天津搬回老家,也一直住在这里。盛宣怀、刘海粟家也不远,拐一两条巷子就到了。”这就是我一直固执地相信的一个理论:见识决定命运。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就算最初的时候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知道那是可以吃的东西,这很重要 —— 因为这个见识早晚会使一个没吃过猪肉的人吃上猪肉。(也许不恰当,但道理确实就是这样的…… )奇人身边出奇人。甚至,奇人之间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哪怕他们原本并不见得一定是 “奇人胚子”。抑或,每个人其实都可能是 “奇人胚子”,只不过,身边没有奇人,就没有见识,就没有影响,就没有塑造,最终成了常人。某种意义上,这是我喜欢社群、喜欢创建维护社群、喜欢帮身边的朋友创建维护社群的最大理由和动力。难归难,做归做。这世界是属于那些不信邪的人的。别说以下故事是鸡汤(弄不好是假新闻也未必),但,确实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小马生下来就患有血友病,他妈妈就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小马属于A型血友病,常年需要打针,这种针国产 200 单位的 396 元一针,进口的 1250 元一针,2 到 3 天就需要打一针,实实在在的富贵病。家里也看不起。血友病因为需要长期输血,不好运会感染其他疾病,小马就感染了甲乙丙三种肝炎。丙肝最难治,香港专家表示治疗丙肝的特种药要 60 万一个疗程,直接吓傻小马。为此,小马在网上找到了特效药达卡他韦和索菲布韦的化学分子式,花 8000 块钱找了一家兽药厂成功地制出来了,但是小马不敢吃,但是不吃就等死,他用挖耳勺分出药丸的分量,就这样大胆地吃下了,之后居然神奇地治好了丙肝。小马自己称自己为救命毒师,他不会把自己吃剩的药卖给他人。新闻标题是:《男子自己造药治病 花 8000 元找兽药厂制药竟治好丙肝》反正,希望是自己给自己的东西,跟别人没关系。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学习学习再学习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7月22日 21:33
学习学习再学习 最新文章&&&&&&&&&&
&&&&&&&&&&月入十万:做得到不?难不?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金吾望题记:Do you like you?你喜欢自己吗?You don't have to try so hard你不必逼自己竭尽全力You don't have to, give it all away你不必逼自己毫无保留You don't have to bend until you break你不必委曲求全You just have to get up, get up, get up, get up你只需要振作起来本想今晚停发一次,但哥是个有自律精神的人,正好又想到一个话题,可以拿来作为今晚聊天的主题,就接着写吧。这个主题,肯定有很多人关心:月入10万,到底能不能做到?难不难?01虽说不管你每个月赚多少钱,都能理财,但毕竟钱多,理财效果就更好,所以之前,哥说了好多“开源”方法。开源,相对于节流,更为重要,道理也在于此。月入5000元,和到手10万元,即使理财理念完全一样,可实际效果,绝对不同。要做到月入10万,有个前提,就是你以什么职业角色,去达成这个小目标?如果你就是个雇员,要月入10万,那真得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做网红可以!网红,不是一般雇员,而是我说的第二种类型。先说第一种,就是你一直就是做个雇员。以金哥(ID:jinlicai18)自己为例,工作十多年,靠单一公司的单一职位,距离10万月入目标还很远,可哥的职位已不算很低。今年有一个月,哥在单一公司的单一职位上,单月扣税8000+,综合税前收入3.8万,这是非常态,不是月月如此。即使月月3.8万(税前),距离10万还有很长距离。一般大学毕业,进入一线城市,哥来勾勒下他们的月入轨迹:商科本科学位,起薪6000元起,有些更低,进国际500强公司的起薪约8000元,年入月8-10万元。工作三年以上后,表现如果稳定优秀,月入就能提高到2万+,这已经需要你表现非常流弊,表现一般的工作5年,未必能有2万月薪,如果碰巧你进的是整体低收入行业,比如传媒,那工作10年,月薪不到2万的仍大有人在。假定你进的是金融行业,或者当年的房地产行业,工作三年,表现优异,月入2万+,年入约25-30万元。到这个程度,你的月入就很难大幅持续提高,如果你继续优秀,加上机缘合适,通过跳槽,你月入就能到5万元,年入约60万元税前。缺乏流弊背景的人,要进入一个好行业,持续表现优异,加上有点气运,抓住每一个机会,工作超过10年后,才能有5万月薪。不是10万!02好悲催啊有木有?如果你只是做个雇员,耗费10多年,年年打鸡血不敢松懈,除非祖坟冒青烟,否则月入10万目标,还是没法达成。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无法达成,哥说的是大多数人,虽然没做过统计,但哥身边很多人,个人综合素质非常好,打拼多年,和月入10万目标之间,还差了五六万的距离。即使真有这种月入10万的机会,比如今年7月,哥就拿到过一家企业年薪超百万的Offer,但还是没去,为啥呢?因为需要你卖命!给你年薪过百万,就需要你至少能撬动数千万级利润,你又没啥特别资源,爹也不叫李刚,要完成数千万元年利润,不拼命,怎么做得到?这样的强度,很可能最后导致“钱还在,人没了”这种结果。这是你要的吗?雇员的悲催在于,他处于食物链最底层,是完成某项有附加利润值的一线执行人员。他承担最小的风险,耗费最低的成本,去做最多的事。他的职位定位,注定了他只能拿最少的钱,而且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上,无法自主决定。即使有些雇员相对地位较高,也不过是一线执行中,相对较为重要,并非不可替代,也就不可能拿到高收入。敢冒多少风险,就有可能获得多少收益。无论是理财还是工作,风险恒定守则,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为啥选择创业,或做低底薪的销售,能在个人收入上,迅速突破的原因。创业或做销售,有点像分级基金:低底薪是A级,低风险,低收益,保证你饿不死;高提成或商业利润,是B级,做对了,大块吃肉,做错了,你自己说吧。要想有相对高收益,必须至少肯做两件事:1、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处于某带有附加商业利润项目的最高层,虽然还是执行,但你的单位时间,含金量更高。2、敢于冒险,去做最顶端的那个人,也就是俗称的老板,创业者。千万要避免满足于做最基层的执行人员,那样你的唯一价值,就是成为其他人的垫脚石和赚取利润的工具。当你成了老板,或者项目主管,“月入10万”就是小case,这只是你一个可以靠手下人完成的工作指标,绝不再遥不可及。03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绝望了?创业?!你说得倒轻松容易,有多少人能真正创业成功?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创业。嗯,这话在2013年以前,是对的。自2013年开始,在之前极难做到的事,屌丝扑腾十数年也无法达成的逆袭,开始变得相对容易,而且不必冒险,就能达成,唯一要付出的,就是你的主观努力。感谢这个时代吧,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机会。尤其是,豆瓣、知乎、分答、在行、微信等社交软件和社区的出现。这就是说,这些工具,给你提供除了创业、当高管之外的第三种可能:让你能把自己独特的知识,主张,个人影响力,变成现金流定价权的可能。想想吧,多么令人向往和激动?你对世界、某个领域、某种社会规则,拥有独特的理解,只要能为他人大规模接受,你就拥有了实现多元收入的能力。收入越多元,月入10万可能性越高。哥举两个栗子:1、哥有个前同事,和哥一样,原本工资也不高,虽然已经有了不低的级别,但哥所在的这个行业,平均收入比较低,所以他工资数额有限。从去年8月开始,他以自己对科技互联网的积累和理解,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天天没事就写稿,每天一篇,日子也就这么慢慢流过。写了大概三个月后,开始有人找他写稿,稿费5K-8K/篇,是他月薪的50%-80%,一个月写2-3篇,稿费收入变成是他工资的约1-2.5倍。到了今年,他这部分收入已达到工资的5-6倍,所以今年7月,他辞职了。2、还是哥的一个前同事。一心想当个文艺作家,扑腾了好多年,一直没有如愿。期间写了至少三部不同类型的随笔和小说,出版社的人都说她文笔细腻,想象力丰富,摄影技术高超,但就是没人接茬说出版的事。去年11月,她因个人原因,买了一套小房子,拿到房后开始装修设计。一套56平米,挑高3.2米的小房子,用了北欧设计风格,兼具日本功能家居设计。由于资金有限,连一颗螺丝钉,都是她亲自跑商店购买,她对艺术的品位很高,所以所有软装和硬装材料和品种,比如灯具,比如地板,都是自己去淘并亲自设计。她把这个过程,写成装修日志,在豆瓣连载。结果,神迹出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看到后,主动联系,要求出版,并愿意提前支付稿费。豆瓣的编辑呢,主动要求让她成为豆瓣一项影业IP计划的签约作家,进入这项计划的签约作者,都会成为未来豆瓣影业公司的剧本作家。等于是,她不但完成了成为文艺作家的第一步,也意外闯进了影视编剧领域。不难想象,凭她的才华,收入多元这个目标,在她成为签约作者之后,简直有如探囊取物。这两个事例,都是非常典型的“对世界、某个领域、某种社会规则,拥有独特的理解,只要能为他人大规模接受,就拥有实现多元收入的能力”的现实诠释版。还是那句话,主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说你不懂科技互联网,不会写文章,没什么才华,那请你告诉我,你什么都不会,为啥会有想“月入10万”的想法?啥都不会,也不愿学习改变,你就老老实实过日子吧,晚上可以做做梦。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04月入10万,能实现吗?难不难?答案很简单:想办法创业,或以创业思维思考这问题,后者还不需要你冒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愿意不断尝试,去发现属于你的独特机会。你想想,你最擅长啥?你擅长数钱,那你就去学会计,然后想办法教会他人,去做兼职会计学教师。你擅长吹牛,那就打磨自己的讲故事能力,去练习演讲能力,去玩PPT提案演讲。你擅长讨价还价,那就去做兼职买手吧,我砍!我砍!!我砍砍砍!!!你说你擅长泡妞,那恭喜你,有这项功夫,月入百万都不是问题。比如你写一部书,泡妞宝典,销售百万册不是梦。心中有梦想的同学是幸福的,祝各位同学,梦想成真。感谢诸位,有机缘愿意和我同行。声明:本号所发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入市,风险自负。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yy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党难不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