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三创赛的商业计划书改写成创新创业商业计划书研究论文

创意创新创业大赛
创意创新创业大赛
港澳台侨创新创业大赛在昨天决赛,我赶去做评委,而且是主席。因为文化节的一些安排,还有一位研究生要报告他的论文,没有等到全部结束,做了总结以后,就离场,赶去开会。
这个大赛是由南校区创新创业基地举办的,恰好在创业文化节期间,我讲话时,突出了这个主题。创业文化节是营造大学的创新创业氛围的活动,学生处做了活动,不是创业学院主办的,却在文化节期间,我通过讲话把它拉动文化节之中,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本质化思维。也就是,只要是一个目标,不论是谁做的,都是为了学校做的,而且是营造校园文化,与其相关的活动,都应该算成一个活动。学校没有人对创业学院设置指标,也没有考核,创业学院完全是自己主动定位出来的工作,创业文化节也是这样的工作性质,既然这样,我们自己搞也行,我们联合搞也可以,大家分别独立搞活动,但都整合到一个概念下,算是大家
的活动,也可以。不过对一些处长来说,这事有点不太好,因为学校对他们的工作有考核,他们如果工作不怎么抢眼,后面会比较难看。考核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业绩导向机制,如果有了工作目标,那么考核就有压力,没有工作目标,则全凭自觉工作。如果像我们学校这样,用公开答辩的方式考核,也会强化干部之间的竞争关系,进一步会强化活动的主办权,其实,这并不有利于协同工作,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浪费。
基于这种认识,我先讲了这个比赛的意义,认为三创大赛并不容易。创意大赛和创业大赛都比较普遍,但创新大赛的举办总让人生疑。因为创意大赛或者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意的设计,比如产品创意大赛,或者限定了资源与技术,比如这次暨南大学的媒体创意大赛。评估也相对容易,因为新奇是创意的主题。创意大赛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实现,因为内容比较容易明确。创业大赛天天、处处都有,概念明确、流程固定,评委们很容易一致。但是创新大赛却不容易统一。比如世界博览会,是以产品设计为主的新奇,严格地说,它是创意展示;深圳高交会,是中国创新成果展示会,是出售技术原理和将产品的样品变成商品的平台。但如果是大赛,考核标准不容易确定。从概念上说,创新本质是商业活动,通常的商业计划书,经常也是技术的落地计划书,这样就和创业大赛没有区别了。三创教育可能还算是成立的,但是三创活动,需要慎重。我们学校组织这次大赛是“智慧校园”创新大赛,按我的理解,其目标应该上让校园更加智能化,但也可以理解成为有智慧的人都可以参加这个大赛,这样就离开了对结果的判断。如果是智能校园,评价标准应该是发现新的问题,使用新的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改善校园生活。但最后进入决赛的项目,好像没有这样理解,反倒是校园媒体创意类项目似乎是我的那个理解。
三创同时比赛,评委有点转不过弯来,大家点评和提问,主要以创业大赛流程,大家太熟悉了,同时进行三类大赛,的确有许多困难。
不过进入决赛的项目质量还不错,这是从270个报名项目中选拔出来的,一共九个项目,如果不分类,我对几个校园需求分析与创意感觉不错。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推广项目,这个项目最重要的特点是本来一个国家想的事情,她们正在将其变成商业行为。我问她们是否已经落地,她们说,经营了汉服和书签,获得了一些收入。我觉得这是个方向,比如做汉服设计可能比较有前景,如果在头饰或者不同朝代类型的婚礼仪式上做一些研究,把这些商业化,应该也有市场。她们也做了一些礼俗设计,应该是在教育类的,许多年以前,我就听到过一些人做这样的产业,比如入学典、毕业典礼。特别是我觉得这个团队还行。主导项目的是香港同学。另一个叫暨南园、暨南瓜,他们要做漫画,但我建议他们做表情包,用南瓜形状表达28种表情,还有其他的表情包,使用不同语言,给全校不同国家的同学使用。有一个叫“微大学”的项目,团队领导人非常强,我建议他们进入微孵化,与其他校园信息化的项目一起,我共同点评的意见是,请他们针对一年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感觉学业不紧张,大学白上了,做一些工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徐怀玉受邀出席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沙龙 分享创业与股权激励_网易新闻
徐怀玉受邀出席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沙龙 分享创业与股权激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徐怀玉受邀出席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沙龙 分享创业与股权激励)
日,第二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长三角(南京)赛区项目评审会暨&三创&沙龙活动在南京如期举行,清华校友总会研究部主任、三创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梅晓鹏,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副会长、三创大赛长三角负责人祁庆中,清华大学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国栋等人以及众多清华创业校友出席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股权研究所所长、西姆股权激励研究院院长徐怀玉受邀出席,并在活动上做以创业企业治理结构和股权激励机制设计为内容的演讲。
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赛是依托于清华校友间的互帮互助所打造的全方位、多层次、无间歇地支持校友和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型系列活动,帮助、辅导、支持和投资创新创业项目的校友们,提供参与和对接的平台,形成互帮互助的清华创业圈。
本次活动分为项目评审会和&三创&沙龙两个环节。
项目评审&大咖云集
项目评审会环节伊始,清华大学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国栋致辞,沈副会长以自己&银行几十万年薪,辞职出来自己创业&为例,鼓励清华校友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南京校友创新创业发展。
关于本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的概况,清华校友总会研究部主任、三创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梅晓鹏介绍道:&上一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很成功,具有世界影响。本届大赛共有5个行业主办,50多个投机构参与,500多个参赛单位参赛,还有100多位创业导师指导。最可喜的是长三角赛区,有四个省,270多家单位参加。今年赛事特点是参加省份多了,另外除了北京、珠三角、长三角外赛区,还开设了北美赛区。&关于三创大赛的举办的初衷和未来的规划时,梅晓鹏表示:&今年二月份清华大学杨斌副校长讲话中提到如何将创业激情和清华的严谨作风结合起来,三创大赛就是二者结合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促进校友的职业发展是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的宗旨。以后,清华校友每年都将开展三创大会,通过三创大会将创业导师、创业校友、投资架构和地方政府连接起来。&
随后,同样是清华校友的创业导师们隆重出场,主持人为之颁发创业导师聘书。这些创业导师已经是各行各业大咖:如智能制造行业的陈石,从银行下海的周益等。
上海校友会副会长、三创大赛长三角负责人祁庆中,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南京校友会介绍南京赛场活动情况,并指出:&习主席希望清华为创新创业多作贡献,通过三创支持清华校友创业,支持事业平台。&
在校友创业的项目介绍环节,天使组、成长期组先后为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创业导师团队提问点评,校园资讯和活动发布平台页贝校园等项目获得展示。
三创沙龙&徐怀玉分享&创业三忌&
在创业过程中,股权架构的相关问题至关重要,股权架构是创业的基础,直接关系创业项目的稳定和成长,也直接关系融资能否顺利。很多非常好的创业项目最终失败,不在于项目本身,也不在于资本市场是否认可,而在于创始人团队股权分配问题。因此,项目评审会环节结束后沙龙分享环节,徐怀玉院长隆重出场,为清华创业的校友们做了以&创业三忌&为主题的演讲,与清华校友创业者分享创业公司股权架构设计的禁忌,企业治理结构和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
徐怀玉分享&创业三忌&
徐怀玉表示,&创业三忌&分别指的是&无初心&&无老大&&无框架&。对于&无初心&,有人说创业的初心是最好的商业计划书,胸怀若谷,不忘初心,同时精益战略,选择可行机会,集中火力,联动全组织,做出必要承诺,方能把事业做大。其次,忌&无老大&。&股权对半分&&&三分天下各占其一&&的股权结构要不得。创业公司若&无老大&,那么公司将缺乏主心骨,创始人失去公司控制权,股东会可能出现僵局,股东理念不同,最终可能导致公司分崩离析&&最后一忌:&无章法&,创业公司制定的公司章程需要适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的套用模板。《华为基本法》就是公司章程的范本,任正非只拥有华为1%的股份,却控制着华为,就是通过公司章程规定的规定实现的。在华为基本法治理下的华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章法意味着公司有着良好的治理方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成长能力。
同时,徐院长强调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一元两化&股权激励理论,并表示:&股权激励针对的是企业,懂企业是基础;股权激励计划是一整套方案,懂法律是关键&,西姆团队拥有法律和企业管理的双重背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以企业家思维为导向,才能保证做出的股权激励方案合乎企业需求,又能合理规避法律风险。
参与者合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友三创系列活动正是发扬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精神、继承&厚德载物&传统的实践,期待清华校友们的创意创新创业,完美避开&创业三忌&,在合理的股权结构的帮助下,最终走向成功!
(原标题:徐怀玉受邀出席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沙龙 分享创业与股权激励)
本文来源:黔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月20日,校团委邀请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系主任何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我校开展题为“电子商务与创意营销”的讲座。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成海老师、丰志培副院长、黄学武副书记、校团委苏本江副书记到场参加,经管学院的部分青年教师及第二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的参赛团队的近300学生参加了本次集中培训。
&& 何建民教授通过互联网思维与创意营销、创意营销概念及其涵义、网络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圆梦四个篇章,系统讲述了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创意,引用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经典成功案例,剖析创新、创意与创业比赛的精髓和主旨,详细分析了商业模式要素构成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网络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引导和鼓励参加“三创赛”的指导老师和参赛同学认真思考、精心打造好商业计划书,鼓励大家在2015年的省赛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 结束后同学们向何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团队参赛的问题,何教授一一做了耐心详尽的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公司商业计划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