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民兵,你怎么看待“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擦”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_百度知道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美国不想混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冷静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本报记者 朱菲娜
  一个多月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美贸易摩擦,在“你来我往”中似乎闻到一股火药味,“战争的硝烟”在升腾,一时间敏感的股市作出激烈反应,双边均发生过“踩踏事故”。但是,大规模的对等加税措施并没有落地,仍在“纸面”上,醒过来的股市又回归常态波动。而的农民及其相关组织不淡定了,担忧情绪与日俱增,这些曾经助力荣登总统宝座的“忠粉”,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还要不要再挺他?他们矛盾交织。该如何看待“对攻”中的得失呢?还得冷静。
  中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个国家经济总量目前占全球的1/3,人口总数占全球总人数的1/4多,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多。中美同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贸易看,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双边贸易规模增长230多倍,2017年达到6360亿美元。双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因为彼此互补,互利双赢。
  但是,双方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更是日益频繁。这与双方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有关,而且在WTO框架下,利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双反”案件的“你来我往”就显得很正常,而且彼此也都适应了。
  但这次由特朗普政府接连挑起的两起对我大调查――“232调查”和“301调查”,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和如此激烈的“对攻”,至今还处于紧绷状态,也引起世界关注。
  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232调查”结果,签署了对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关税25%和10%的法令,3月23日生效。一时间全球伙伴同声反对,但特朗普却有条件地给主要贸易伙伴予以豁免。这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因为中国本来出口量占比很小,排在十名开外,这就看出其明确指向: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3月23日,中国予以反击,发布涉及128个税项对等价值30亿美元的加税产品中止减让清单,并于4月2日生效。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中国输入美国的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即,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规模同样是500亿美元。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对此,强硬的特朗普又提出考虑再增加1000亿美元商品予以加征关税。至此,由500亿美元提升到1500亿美元。美国内诸多官员、学者和利益相关者对特朗普的行为表示不解,甚至认为是轻率、不计后果的。
  那这次“烟雾笼罩”的贸易摩擦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从目前看,除了与“232调查”有关的“对攻”措施已经生效外,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的关税措施还是悬在空中、写在纸面上,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对对方心理上的震慑和考验,由此引发对未来走向不确定性的担忧。预期不稳定,会对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对美方来说,中方的中止减让清单中多与农业相关,在担心丢失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农民就可能减少生产,调整种植结构;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会施压特朗普放弃这一“鲁莽的举动”,或处于失望中干脆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不再支持他,使之“票仓”不再,这是特朗普的软肋,政治生涯可能就此到头。
  如果双方贸易摩擦继续升级,措施真正落地,那影响就不再是心理上的,则将是巨大的直接影响。1300多项自中国进口产品的清单,对(,)来说,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都将他们包围,无论是产业链的相互关联,各自分工,对对方的制裁就是对自己的惩罚,尤其是对来自中国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的产品来说,能离开吗?能离开多久?而且税收转嫁并传导到日常消费品价格中,导致价格上升,生活成本提高,老百姓压力增大;再加上中国报复性清单上的“炸弹”,农民先喊痛,一时难以找到像中国这样巨大的替代市场,大大影响农民的收入,光靠特朗普总统口头说“得到的比失去的多”“会补偿农民的”这种安抚性外交辞令,老百姓会买账吗?未必。
  当然,客观地说,这个贸易摩擦对我们同样会造成影响,需要冷静对待。一是就当前的状态来说,主要是预期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在竞争性强的产品无法进行税收转嫁时就可能出现战线收缩,要么干脆就放下不做,“走出去”也由此搁置,对布局产生影响。二是反制措施中,大豆、汽车、飞机等都是在美国举足轻重的产业,这些产品上榜,可谓打准了特朗普政府的“七寸”。同时,也受到反作用力的冲击。
  以大豆为例,这是中国进口依存度最高的(,)之一。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量为5093万吨、3286万吨,分别占总进口量的53%、34%。根据季节差异,每年一半时间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另一半时间来自美国。2017年,美国大豆出口5313万吨,其中对华出口量占62%。大豆出口额占美国对华出口额的11%,占对华出口农产品金额的58%。正是因大豆贸易的重要地位,所以中国出手被认为会把美国“打痛”。而对于中国来说,大豆进口是刚性的,如果其他市场无法填补空缺,意味着来自美国的大豆价格会上涨,传导到国内食品价格中,基于食品价格在整个物价水平(CPI)中权重大,因而会推高通货膨胀率。同时,一些可替代产品,美出口中国的汽车就会减少或者会为保市场亏本挺过贸易摩擦,对中国市场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而让生产商流血;但是,另一种情况是,比如用空客替代波音,价格并不一定能降下来,可能会比照波音加税后的价格进行适度上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我们进口付出的成本会同步增加。我们需要运用有效的工具是,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理念共识,以及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大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
  从出口来说,在美炮制的长长清单中,其明确表示针对“中国制造2025”。在僵持未落地阶段,价廉物美的优势仍然无惧“恐吓”;若真正落地,这些高端制造产品可能会受加税的影响,削弱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要坚持一条:挺住,并加大创新力度降低成本,同时攀上,只要难以替代,不但不受损反而多赚美国的钱。这时,要抓住机会,可能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实现转型并带来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大幅跃升,促进出口。这是过去历次贸易战之后带来的意外收获,也是形势倒逼带来的进步,需要把握好“危”和“机”的转化。
  此外,在贸易摩擦乃至贸易战中,充分利用和挖掘好自身的内需市场,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我们说“不惧打贸易战、奉陪到底”的底气所在,而且自信地宣布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因此,“真正的贸易战打不起来”的判断,就显得比较靠谱,谈判解决问题也就是务实选择了。这主要看特朗普的决定,中国一向不主张打贸易战,更不主动挑起贸易战,因为信奉中美贸易是互补和互利双赢的判断。但如果被逼上梁山,不惧打、打到底的决心坚定,捍卫自己利益是不会丧失底线的。相信,冷静对待都会过去的。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想了解更多关于《冷静看待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原油交易提醒:油价颓靡半个月,中美贸易摩擦左右油市走向
  周一(4月9日)亚市早盘,美油出现了小幅连续反弹。早些时候受非农数据不佳影响,美元走弱短时推动了油价,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重燃,油价随后重挫超2.5%。目前美油交投于62.35美元,日内高点和低点于62.36美元和61.93美元。非农数据不佳遇上中美贸易摩擦重燃油价先涨后跌  4月6日纽约时段,油服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当周钻井总数增加11口,其中天然气钻井数持平,钻井数增加10口,混杂钻井总数减少1口。石油钻井大幅增加,为2015年3月来最高,这意味着美国的勘探活动活跃,原油产量或加速上涨。  早些时候,美国3月非农就业报告表现不佳,引发美元走弱。具体数据显示,3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0.3万个,远低于经济学家们预期的18.5万个。同时,小时工资年率为2.7%,与预期值持平。  因温和天气带来的提振作用有所消退,美国非农就业新增人口录得6个月来最小增幅。美国劳工部表示,3月非农新增就业人口不及预期是因为建筑业和零售业岗位削减。数据公布后,油价短线反弹。  但由于美国总统威胁额外对价值1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重燃对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  特朗普表示他已命令美国贸易官员考虑,对另外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令美中贸易紧张关系升级。  中国随后警告称,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美元的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大力度的反击。  随着美两国第二轮“互掐”,原油价格上周五(4月6日)再度重挫,美国原油暴跌2.79%,收报61.95美元/桶。利比亚产量维持近期高位,但安全担忧令油田重启遥遥无期  OPEC成员利比亚一名官员表示,尽管自2月以来产量为7万桶/日的El Feel油田出现了持续性的供应中断,但是利比亚的原油产量依然维持在105万桶/日。  由比亚落后的基础设施,因此利比亚的原油产量一直处于波动中。  2月23日El Feel油田关闭,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随后宣布梅尔利塔石油码头原油禁运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  事实上,利比亚原油的供应中断是由于石油设施的保安人员发起了抗议所导致的。  尽管3月7日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已经达成了协议,将重新开放该油田,但是由于安全方面的担忧,使得该油田目前仍处于关闭的状态。  有消息称,该区域的工作人员仍面临威胁,因此短时间无法返回工作岗位,这是导致仍处于关闭状态的原油,但是该消息人士并未透露威胁的原因。  不过另一个消息人士表示,该地区附近有民兵组织是推迟开放的重要原因。中美贸易仍有谈判空间,两国供需联系长期或对油价影响有限  中美的贸易摩擦还在那继续发酵的过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要求美方贸易代表考虑向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0亿美元关税,这使得市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的上升。  不过市场人士表示,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但是有一个部门基本被排除在外――那就是能源。  美国原油产量巨大,中国则有很大的原油需求。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向美国进口的原油占进口原油总量的20%,同时作为世界上液化天然气增长最快的进口国,美国是中国的重要来源国。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过去十年美国能源产业的繁荣,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将超过4000亿美元。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以美元计算,2017年第四季度原油及相关产品的贸易逆差已经缩减至460亿美元,仅为2008年第三季度峰值4519亿美元的十分之一。  赞迪还表示,原油贸易的赤字在急剧下降,如果原油及相关产品的贸易逆差自2007年以来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近期的美国GDP将减少11%。  近期美国的原油产量达到了创记录的1050万桶/日,同时原油的出口量也达到了220万桶/日。  美国EIA预测,到2022年美国将成为能源净出口国。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原油贸易一直是美国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这用数字表示更为直观,如果用840万桶乘以60美元,那么每天将有4.8亿美元的支出,而一年下来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Lipow Oil Associates总裁Andrew Lipow表示,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8100万桶原油,约22万桶/日,占美国原油出口的20%,是美国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仅次于的32.3万桶/日。  Lipow还表示,每天运载200万桶的原油至中国,将使得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缩减12亿美元。  技术分析  4小时图上,美油依然交投于下降通道内,同时上周收出的大阴线说明短时间走势依然凭空。日内出现了小幅的反弹,但是于5日一线承压,反弹无力,日内有继续回落的可能。  同时前期走平的60日均线开始有点拐头向下,在经过方向选择后走势偏空,这对油市是一个不利的信号,除非近期能够再次走平或者拐头向上,否则有加速下行的趋势。  目前上方最直接的压力是62.4美元,这个位置上方是63.3美元。任何时候只要明确站上63.3美元,短时间偏空的走势会有所减缓,这个位置上方是63.7美元。  下方最直接的支撑是61.9美元,这个位置下方是61.46美元,任何时候跌破了这个位置将会出现加速下行的走势。  汇通财经易汇通软件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1:50,美国WTI原油连续合约收盘价报62.32美元/桶。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想了解更多关于《原油交易提醒:油价颓靡半个月,中美贸易摩擦左右油市走向》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冷静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本报记者 朱菲娜
一个多月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美贸易摩擦,在“你来我往”中似乎闻到一股火药味,“战争的硝烟”在升腾,一时间敏感的股市作出激烈反应,双边均发生过“踩踏事故”。但是,大规模的对等加税措施并没有落地,仍在“纸面”上,醒过来的股市又回归常态波动。而美国的农民及其相关组织不淡定了,担忧情绪与日俱增,这些曾经助力特朗普荣登总统宝座的“忠粉”,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还要不要再挺他?他们矛盾交织。该如何看待“对攻”中的得失呢?还得冷静。
中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个国家经济总量目前占全球的1/3,人口总数占全球总人数的1/4多,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多。中美同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贸易看,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双边贸易规模增长230多倍,2017年达到6360亿美元。双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因为彼此互补,互利双赢。
但是,双方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更是日益频繁。这与双方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有关,而且在WTO框架下,利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双反”案件的“你来我往”就显得很正常,而且彼此也都适应了。
但这次由特朗普政府接连挑起的两起对我大调查——“232调查”和“301调查”,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和如此激烈的“对攻”,至今还处于紧绷状态,也引起世界关注。
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232调查”结果,签署了对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关税25%和10%的法令,3月23日生效。一时间全球伙伴同声反对,但特朗普却有条件地给主要贸易伙伴予以豁免。这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因为中国本来出口量占比很小,排在十名开外,这就看出其明确指向: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3月23日,中国予以反击,发布涉及128个税项对等价值30亿美元的加税产品中止减让清单,并于4月2日生效。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中国输入美国的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即,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规模同样是500亿美元。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对此,强硬的特朗普又提出考虑再增加1000亿美元商品予以加征关税。至此,由500亿美元提升到1500亿美元。美国内诸多官员、学者和利益相关者对特朗普的行为表示不解,甚至认为是轻率、不计后果的。
那这次“烟雾笼罩”的贸易摩擦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从目前看,除了与“232调查”有关的“对攻”措施已经生效外,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的关税措施还是悬在空中、写在纸面上,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对对方心理上的震慑和考验,由此引发对未来走向不确定性的担忧。预期不稳定,会对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对美方来说,中方的中止减让清单中多与农业相关,在担心丢失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农民就可能减少生产,调整种植结构;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会施压特朗普放弃这一“鲁莽的举动”,或处于失望中干脆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不再支持他,使之“票仓”不再,这是特朗普的软肋,政治生涯可能就此到头。
如果双方贸易摩擦继续升级,措施真正落地,那影响就不再是心理上的,则将是巨大的直接影响。1300多项自中国进口产品的清单,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都将他们包围,无论是产业链的相互关联,各自分工,对对方的制裁就是对自己的惩罚,尤其是对来自中国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的产品来说,能离开吗?能离开多久?而且税收转嫁并传导到日常消费品价格中,导致价格上升,生活成本提高,老百姓压力增大;再加上中国报复性清单上的“炸弹”,农民先喊痛,一时难以找到像中国这样巨大的替代市场,大大影响农民的收入,光靠特朗普总统口头说“得到的比失去的多”“会补偿农民的”这种安抚性外交辞令,老百姓会买账吗?未必。
当然,客观地说,这个贸易摩擦对我们同样会造成影响,需要冷静对待。一是就当前的状态来说,主要是预期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在竞争性强的产品无法进行税收转嫁时就可能出现战线收缩,要么干脆就放下不做,“走出去”也由此搁置,对布局产生影响。二是反制措施中,大豆、汽车、飞机等都是在美国举足轻重的产业,这些产品上榜,可谓打准了特朗普政府的“七寸”。同时,也受到反作用力的冲击。
以大豆为例,这是中国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之一。2017年我国从巴西、美国进口大豆量为5093万吨、3286万吨,分别占总进口量的53%、34%。根据季节差异,每年一半时间进口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另一半时间来自美国。2017年,美国大豆出口5313万吨,其中对华出口量占62%。大豆出口额占美国对华出口额的11%,占对华出口农产品金额的58%。正是因大豆贸易的重要地位,所以中国出手被认为会把美国“打痛”。而对于中国来说,大豆进口是刚性的,如果其他市场无法填补空缺,意味着来自美国的大豆价格会上涨,传导到国内食品价格中,基于食品价格在整个物价水平(CPI)中权重大,因而会推高通货膨胀率。同时,一些可替代产品,美出口中国的汽车就会减少或者会为保市场亏本挺过贸易摩擦,对中国市场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而让生产商流血;但是,另一种情况是,比如用空客替代波音,价格并不一定能降下来,可能会比照波音加税后的价格进行适度上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我们进口付出的成本会同步增加。我们需要运用有效的工具是,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理念共识,以及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大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
从出口来说,在美炮制的长长清单中,其明确表示针对“中国制造2025”。在僵持未落地阶段,价廉物美的优势仍然无惧“恐吓”;若真正落地,这些高端制造产品可能会受加税的影响,削弱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要坚持一条:挺住,并加大创新力度降低成本,同时攀上高峰,只要难以替代,不但不受损反而多赚美国的钱。这时,要抓住机会,可能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实现转型并带来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大幅跃升,促进出口。这是过去历次贸易战之后带来的意外收获,也是形势倒逼带来的进步,需要把握好“危”和“机”的转化。
此外,在贸易摩擦乃至贸易战中,充分利用和挖掘好自身的内需市场,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我们说“不惧打贸易战、奉陪到底”的底气所在,而且自信地宣布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因此,“真正的贸易战打不起来”的判断,就显得比较靠谱,谈判解决问题也就是务实选择了。这主要看特朗普的决定,中国一向不主张打贸易战,更不主动挑起贸易战,因为信奉中美贸易是互补和互利双赢的判断。但如果被逼上梁山,不惧打、打到底的决心坚定,捍卫自己利益是不会丧失底线的。相信,冷静对待都会过去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