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里的产品好吗?

如何通过‘客户开发’做出客户喜欢的产品?看看背后的行为心理学分析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爱润妍提示:剁手前如何避免在护肤上花冤枉钱?爱润妍属于什么档次?爱润妍真的好吗?
相信每一个爱美的妹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常常被一些大牌护肤品广告所描述的神奇功效所吸引,琳琅满目的品牌也让大家患上选择困难症,不知如何下手。有时候就算当自己割肉买了一整套大牌护肤品,用着却也没有发现什么神奇的效果;有的产品甚至是别人用了变网红,自己用了却变高原红。
咨询微信:lankun1688
爱润妍总部坤坤在做护肤培训这行的时候也经常可以收到客户朋友的咨询问:哪个品牌的护肤品最好?大牌护肤品就真的那么有效吗?是否有必要投资那么多钱在大牌护肤品上?今天坤坤就和大家一起来扒一扒花那么多钱买护肤品值得吗?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关注一些美妆博主的会发现,一些美妆博主常讲讲,护肤品要用那种超过1、2K,甚至超过你大半个月工资的产品才会有好的效果,于是有些不明真相,但爱美心切的妹纸,听了这些美妆博主们的话,一个月花了大几千买买买用于护肤,以为买得越贵,产品的效果越好,皮肤也会越好,然并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钱花出去了,但皮肤还是没有变好。
于是惊呼:难道不是产品越贵,效果越好吗?
如果你想的这么简单,那么就是太na&ve(幼稚)了---你可能花了冤枉钱。虽然花冤枉钱的种类有好多种可能,下面爱润妍坤坤仅从购买高低价产品的角度,来讲讲这个话题。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1.贵的就是有效的?并不一定
这个问题,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
贵的,也就是价格高的产品,产品价值可能无法与实际效果成正比。意思就是说,价格高5倍,产品的效果并不会高5倍,如一瓶价值2000的面霜,能比你价值200的面霜好10倍?200元的保湿面霜用手指挖的量擦脸,难道2000元的面霜用牙签挑一点就能达到同样好的保湿效果了?你甚至不用大脑,都会想到这是不可能。
所以价格与效果并不是等比例的关系。那么凭什么高价品牌能贵出那么多?
高端品牌要花很多钱在品牌打造和渠道建设上面。护肤品行业是一个贩卖美丽梦想的行业,品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我首先是肯定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而品牌的打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得靠钱堆起来,靠时间的积累。特别是高端护肤品,你需要请国际大牌明星来代言。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 图片取自天猫
此外,钱还大量地花在各种昂贵的渠道上,高端护肤品肯定不能在超市卖的,必须在多种高端百货、贵妇们活动的场所等地。建立一个高端化妆品的品牌形象,要比建立大众化妆品的品牌要难很多。
那么渠道和品牌推广要花多少钱呢?这里有一张坤坤给打击计算的LANCOME肌底液的成本分析,虽然可能不完全准,但仍有参考价值,你可以看到产品研发占整个产品中的费用大概是4%,而广告的推广费用却高达31%!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回到我们今天谈论的护肤品的效果,对于你所多花的5倍的钱,更多的是花在了品牌建设与渠道建设上,而用于产品的提升上,本来产品占的钱就不多,所以,这个多出来的钱并没有更多地用在与你皮肤功效相关的原料上(或是与好看好用相关的包装上),而是花在了品牌的广告费和渠道费用上。
此外,还想补充一点,高端护肤品品牌,其宣称也有特点,有的甚至还有用不太靠谱的无法考证的品牌故事,比如Lamer讲的是太空研究员由于烧伤脸而研发产品的品牌故事。有的是宣传精选珍贵的成分,比如LaPrairie莱珀妮,并辅以贵妇,皇室所使用的产品的品牌宣传。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对此,我想说的是,很多珍贵的成分是限于现在的技术水平,没有大规模生产或是需求不够旺盛而造成的成本昂贵。但越贵的成分不代表就是对皮肤效果越好的成分。这些很多没有经过证实有效的昂贵的成分(很多成分也就是原料供应商在实验室限定条件,做了一些好看的数据就来吹的),也就是这些品牌的市场部们选来让你感觉珍惜让你感觉昂贵让你感觉有效果的,你如果认真,那就输了。
2.什么是好的产品?适合自己的有效的产品。
好的产品,一定是适合你肌肤的有效产品。而对于高端产品,假如你是一名贵妇,你钱多,像莱珀妮,Lamer,&Sisley这类高端产品,你去消费这些品牌你随意。
还有人甚至喜欢买贵妇品牌来满足生理心理双重的需求。但如果你本身并不是那么有充足的预算,而抱着希望用高端产品皮肤就一定会变好的想法,然后节水缩食的花个半个月的工资去买个贵妇护肤品,那就完全没必要了。你完全可以买一个更适合你的不那么贵但同时有效的产品。
而什么是好的产品,必然是适合你自己的肤质以及皮肤需求的安全有效的产品,最好加上价格不贵。这里坤坤提一下任何肤质的美眉,好的产品必定是补水保湿的产品,而且补水产品适用任何人。不适合的产品选用不管多贵的成分都没有意义。比如,敏感型的肌肤,去选择猛药而昂贵的高含量VC类产品;或者一个急切喜欢美白的姑娘,选了一堆乱七八糟的高端美白精华,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要补水防晒。这时无论你选择多贵的产品,都是不能解决你的实际问题的。
3.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少花冤枉钱?
选择护肤品,除了解自己的肌肤外,还要找那些含有真正对皮肤有效的、经过多方验证的、有效活性成分的护肤品比较好。就如我上面写到的那样,有些昂贵的成分,并不代表有效。基于此,我们至少有2条思路来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性价比较高,不会花太多冤枉钱的产品。
1)&从大公司集团下找中低端线的产品
很多大公司集团会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技术或专利,也就是喜欢用的成分。而这些技术,一般在高端品牌线和大众品牌线中都会用到。毕竟,有效的成分或技术在除了配方成本考虑外,如果是好的技术的话,没有道理不推广到所有产品中去。
事实上也是这样,有些化妆品集团的配方是通用的,只需按照品牌的需求,研发将配方小修改甚至不用改地给到不同品牌的市场部使用就可以了。
2)&根据成分,结合公司选择产品
为了能够理智地护肤与买买买,会一些基本的护肤品成分分析,我一直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对皮肤起效果的最终还是成分。特别是可以选择那种经过化妆品界,医学界普通研究的成分,这些成分通常历史久远,研究得比较透,有确切的临床功效来支持。
比如护肤达人常提起的透明质酸钠、黄原胶、牛油果树果汁、甜菜碱等等,这些成分所对应的品牌,这些品牌的价位等。具体我就不在这里多讲了,大家不仅可以百度搜索“爱润妍总部”咨询,也可以利用美丽修行的查询程序查一下哪些产品含有以上成分。
所以,以上是一个对比的思路,可以从成分,公司研发实力或者说是强项,产品的价格来分析哪种产品会是更优性价比的一个例子。
4、爱润妍属于什么档次?爱润妍真的好吗?
爱润妍是一个专业研究玻尿酸产品的公司,经营模式是F2C电子商务分享式经济模式,遵循“人人都用得起的玻尿酸”理念,所以基于这样的经营模式,爱润妍中间就省去了产品推广等费用,直接厂家直达消费者,价位上也更是亲民化。出口298一件单品的爱润妍玻尿酸产品目前在国内仅需一折就可以包邮到家,让在护肤道路上的美眉真正找到一款性价比超高的好品质产品。
爱润妍系列产品坤坤也体验过,效果确实不错,分享给身边朋友反馈也很好。
爱润妍咨询:lankun1688
你花的钱,更多的是针对你需要解决的皮肤问题,而不是为了品牌建设及渠道推广费用而花了自己那么多冤枉钱。在刚开始工作的阶段,将钱花在个人能力培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用量的问题,与其割肉买一套贵妇护肤品但是不舍得使用,不如买一套自己能长期承担的护肤品,爱润妍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一个30ml的精华,标准的用量是一次1mL,一个月用完,但是很多人买了大牌护肤品,却因为舍不得使用而没有用到标准用量,使产品效果大打折扣。
​你应该做的是:了解你的肤质和需要解决的皮肤问题,并掌握一些护肤品成分的知识,更多护肤知识可百度搜索“爱润妍总部坤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好多人都很喜欢雪花秀的产品,觉得好用,淡淡的中药味,坚持用一段时间,皮肤会有持续的改善。可是雪花秀的东西到底好在哪里呢,这要从它的配方说起。
话说韩国有三宝:人参、泡菜和海藻。雪花秀的故事,就是起源于人参。在盛产高丽参的开成,有个叫徐焕成的年轻人,从小就对自然草本的价值有自己的见解。慢慢地, 徐成焕逐渐了解了人参的护肤功效,将人参的自然能量与草本价值用于护肤品中。1966年,人参面霜诞生了。
,今年正好是人参面霜诞生50周年。
在人参美容产品获得认可后,又从中韩古籍中记载的数千种草本中精选出芍药、莲花、玉竹、百合和地黄五种珍贵原料,采用独特炮制法,萃取草本精萃,提炼核心成分滋盈凝萃复合体,帮助调节失衡肌肤。
1997年,品牌定名为雪花秀。
通过对中草药的合理配伍,精心炮制,浓缩萃取,生产的产品自然芬芳,轻盈延展,调节肌肤平衡,使肌肤焕发出由内而外的自然和谐之美。
宫中蜜皂,多种中草药,四十天精心熬制。温婉和谐,历久弥香。
洁颜油与洗面奶
玉容撕拉面膜与雨润睡眠面膜:一个深度清洁毛孔,一个安抚毛孔并修复
滋阴平衡水乳
水律系列,这个主要是补水的,适合年轻人用
美白系列,雪花秀家也是有面膜的啊,用过的可以评论说说使用感受
臻雪修护系列
高雅系列,抗衰老的,这个很少见
雪花秀家气垫也是有的,真是一份价钱一分货,从保湿,遮瑕,持久和舒适度上,都比普通气垫高一个档次。
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晶,造就了亚洲高端护肤品牌雪花秀。草本荟萃,和谐之美。
你最中意她家哪一款?欢迎评论。注册 | 登录
产品、运营、技术啥都懂点。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在每天与设计师和工程师们的合作中,最常被拿出来讨论的问题往往是「好看」还是「实用」。在专案最一开始的资料调查和整理阶段(Survey Phase),大家会分头收集各式各样的相关参考资料,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某个特殊领域的细节。例如制作一个阅读性质的App,就会从App Store、Google Play 或其他App Market 上面寻找相关产品,一边分析自己专案的核心本质、一边从他人制作出来的产品中吸取经验。这时候,最常听到的问题是:「这东西做好丑,怎么会这么多人用?」和「做这么漂亮有什么用?用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设计的本质就是要解决问题,但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拥有不同的专业,所以被自己的专业挡住双眼,没办法看清整个产品的全貌。在「这就是服务设计思考!」一书中谈论到互动设计时,提出了三个互动设计的要素,分别是实用性(Utility)、使用性(Usability)和愉悦性(Pleasurability)。
产品是用来帮助使用者完成任务,因此在把产品「做漂亮」 之前,我们应该先仔细思考设计本身是否有帮助我们往「目标」迈进。阅读性质的App 本身就是要帮助使用者更方便的阅读部落格、新闻、杂志或是其他RSS,过于华丽的介面常常会影响阅读本身。
使用者使用产品的时候,如果没有办法完成他们原本预期要做的事情,是会让人非常烦躁的。因次这个阶段要非常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尽量把重点放在一到三个简单且核心的功能,尝试帮助使用者达到他们原本预设的目标任务。如果使用者能够顺利透过产品完成他们本来要做的事,他们会记住这个流程,下次当有相同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到你的产品。
如果目的本身已经可以被达成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让他们「更容易」被达成。原本要十个动作才能完成,是不是可以透过流程的修改降低到五个动作以内呢?我的RSS Reader 追踪了超过40 个以上的部落格,而每个部落格对我的重要程度不一样,能不能有个设定权重的功能,让我先看到最重要或最热门的几篇文章呢?
页面上面的按钮是不是都有清楚的提示呢?主要功能容易被使用者找到吗?附加的功能呢?会不会太多附加功能反而模糊了产品本身的重点?那么把附加功能收纳整理在介面深处吗?要怎么启动附加功能呢?好的操作介面不能太复杂,同时要兼具学习性与操作容易性,其中又可以牵扯到一致性、提供线索、学习性、预测性和回馈等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互动设计的生命周期与法则」。
当产品拥有了实用性和使用性之后,愉悦性就跳出来了。愉悦性就是整个产品给你的感觉,用起来顺畅吗?画面的颜色协调吗?整个视觉设计的调性和视觉感受是你喜欢的吗?当我们已经完成前两个重点时,我们就可以开始费尽心思让产品「完美」,每一个阴影、每一个按钮的细节、介面上的反光、或是平面化设计的配色重点,让整个产品看起来具有一致性。从App Icon 设计到任何一个元件的一个像素,都会帮助产品给你的使用者更多的愉悦感。透过操作的顺畅感受到的快乐、顺利完成任务时的放松感、和整个介面设计的美感,都会成为愉悦性的一环。
倒过来说,如果采用Donald Norman在「情感设计」中所提出的三个层次:本能的(Visceral)、行为的(Behaviral)、以及反思的(Reflective)。当我们身为使用者,在市场上众多的商品中寻找目标时,外观和设计细节往往是属于本能的范围,操作时的使用性则囊括了实用性和使用性,而反思则更微妙的,着重在整体完整性的连结所创造出的愉悦性。
下次在遇到「这东西做好丑,怎么会这么多人用?」这个问题时,可以先检讨一下他是不是顺利帮使用者完成任务了?是不是其实操作起来很顺畅,只是缺少了最后的修整。通常一个产品如果能够顺利帮使用者完成目标,那他至少及格了,来到了60 分的门槛。如果操作起来很顺畅,使用性也很完善,那么可能就可以得到75 分,而最后的25 分,就往往是产品决定成败的关键,也就是我们最值得、而且每天都在追求的登峰造极了。
via:http://dclick.fourdesire.com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1赞已赞 | 2
产品、运营、技术啥都懂点。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14个回答21人关注
13个回答11人关注
19个回答20人关注
10个回答10人关注
46个回答69人关注
14个回答22人关注【读书笔记】《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 简书
【读书笔记】《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永远不要告诉别人怎么做。告诉他们做什么,他们自然会发挥天赋,给你惊喜。”
——巴顿将军
《启示录》一书通过精炼的文字介绍了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产品研发流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打造一款“好”产品。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人员:定义和开发产品所涉及的成员第二部分 流程:研发产品的流程和一些相关经验第三部分 产品:一些产品设计的原则1 人员1.1 一个产品团队应该有以下角色:
产品经理:评估产品机会、定义产品开发(探索解决方案:产品特征和功能、用户体验、发布标准)。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信息架构师、用户界面设计师、用户体验架构师;深入理解目标用户,估计有价值的功能,设计导航和使用流程;与产品经理合作,是产品同时具有可用性和价值。项目管理人员:制定计划和跟踪进度。开发团队:负责开发产品。运维团队:保证服务正常运行。产品营销人员:对外发布信息、宣传产品、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组织重点营销活动、促进产品销售提供支持1.2 产品的管理 VS 项目的管理,不同之处:产品管理:关注探索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产品。项目管理:关注如何按期交付产品。1.3 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评估产品机会(利用:下文的评估产品机会的10个问题/市场需求文档)。定义正确的产品(利用:高保真原型/产品需求文档)。* P51
评估产品的新指标:用户净推荐值nps2 流程2.1 评估一款产品是否有市场价值:(即,评估产品机会的10个问题)1 产品要解决的问题?——产品价值2 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3 成功的机会多大?——市场规模4 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5 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6 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7 时机合适吗?——市场实际8 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9 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10 根据以上的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者放弃2.2 在产品开发前做好市场调研:1 谁是目标用户?2 用户如何使用产品?3 用户怎么明白使用产品?障碍?4 用户为什么使用你的产品?5 用户喜欢产品的什么特点?6 用户希望如何改进产品?增加什么功能?市场调研工具和方法:用户调查、产品使用分析、数据挖掘、拜访用户、人物角色、可用性测试、同类产品分析……2.3 关于产品的原型设计书中强调高保真的产品原型设计,并不推荐使用文档说明。使用原型验证产品的价值、可用性、可行性。* P147
平滑部署的一些方法2.4 描述用户的两种模型:技术接纳曲线模型 VS 情感接纳曲线模型第一种,杰弗里·摩尔 提出的技术接纳曲线模型:
技术接纳曲线模型(横轴时间,纵轴用户数量)
不同顾客群接纳新技术需要的时间不同。根据接纳速度的快慢,顾客可以分为技术爱好者、产品尝鲜者、实用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和怀疑主义者五种类型。技术爱好者和产品尝鲜者构成早期市场,实用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构成主流市场。理论上,市场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图像一口挂钟。早期市场规模较小,随后逐步增长形成主流市场。
相邻的顾客群体之间存在接纳鸿沟,其中早期市场与主流市场之间的鸿沟最难跨越。不同的客户需求和消费习惯是导致鸿沟出现的主要原因。
——《跨越鸿沟》
第二种,用情感状态对技术接纳曲线的分类进行补充:根据消费者的情感特征,把用户分成技术爱好者、非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超理性消费者和观望者。技术爱好者(即技术创新者)购买产品,仅仅是因为产品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类消费者容易误导产品经理,因为他们的需求与普通大众的不同。他们对技术本身很痴迷。非理性消费者(即尝鲜者)的情感需求与大众的相同,但是更强烈。愤怒、恐惧、孤独这类消极情绪被放大后,会导致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生活中,非理性消费者为了满足情感需求,会付出大大超出解决问题本身所需要的精力和成本。普通大众具有和非理性消费者同样的情感需求,只是在程度上没有那么强烈。随着产品的完善,他们也会逐步加入消费队伍。理性消费者(即早期消费大众)只会购买他们认为实用、成熟的产品。他们更务实,只会购买性价比合适的产品。超理性消费者(即后期消费大众,也是雅虎的核心用户群)的情感需求更弱,哪怕产品有半点不合意,他们都不会掏钱。观望者(即跟随者)约占总人数的15%,他们同样有需求,但只会购买公认好用的产品。这几类人中,非理性消费者最值得产品经理注意。传统的技术接纳曲线暗示技术爱好者和非理性消费者购买产品是有先后的,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同时购买产品。尽管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购买产品,但是对产品经理来说,技术爱好者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人群。因为他们只是因为一门新的技术的产生,而带有好奇心和技术的热爱而去购买产品。产品经理应该注意研究非理性消费者的行为,避免被技术爱好者误导。非理性消费是对不满情绪的过度反应,是放大后的情感需求在作祟。非理性消费者夸大了产品的价值,产品经理如果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就能抓住这种情感需求。3 产品3.1 好产品三个基本要素:价值、可用性、可行性3.2 一款大众产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可用性2 人物角色3 扩展性4 持续可用性5 客户服务6 保护用户隐私7 口碑营销8 全球化9 平滑部署10 用户社区管理*
用户体验设计包含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二者缺一不可参考网页:
序言 如果开发的产品没有市场价值,那无论开发团队多么优秀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我们认识到仅仅做出产品并不够,还是要确认产品是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 范例 相关示例:机会评估、产品原则、产品策略、产品路线图、产品说明文档、产品原型、人物角色和产品原型测试 PM的日常工作 ...
本书阐述了成功的产品所必要的组成因素:角色职责划分明确的团队,高效的产品流程,以及关于好产品的一些关键点。 关键角色及职责 产品经理:评估产品机会,定义产品 交互设计师:深入理解目标用户,设计有价值的、可用的功能,以及用户导航和产品使用流程产品管理&产品设计:用户研究,交互...
当初被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友人说,这是一本值得看许多遍的书,不论你处在产品经理的什么阶段,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虽然他的段数也不是很高,但是我信了。 倒不是会认为看完这本书就可以点石成金,但是鉴于自己接触的产品经理有限,大牛更少,作为一个进阶中的产品经理,还是非常迫...
一、总体结构梳理 二、重点书摘 1. 前言 谁应该读这本书? 本书是写给软件产品(包括企业级产品和大众产品)开发团队(特别是互联网软件产品团队)中负责定义产品的成员看的,他们通常被称为产品经理。 本书的结构 人员+流程+产品 人员是指负责定义和开发产品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前言 ■从担任网景高级产品经理开始,我的日常工作明确分为三块:人员、流程产品。 人员是指负责定义和开发产品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流程是指探索、开发富有创意产品时,反复应用的步骤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产品是指富有创意的产品具有的鲜明特性。 ★作者讲了他在网景时期工作的三个职...
路遇桥头知己梦 风断西山白头翁 庭院深处无人问 转角残墙遇真情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一种严重精神疾病,症状为思考方式及情绪反应出现崩溃。常见病征包括幻觉、妄想及胡言乱语,严重者会有自毁及伤人的倾向,并出现社会或职业功能退化。 精神病院里有位女士,下午会打着把黑伞蹲在底下,说我是一颗香菇。以上是最为人所知的精神病院段...
1.工作:一学期结束了。我这后半学期以来天天在努力加班完成的精品课程评审又推后了,推到下学期了,无语。临放假开了一次时间管理主题班会,给孩子们布置了假期作业和共读书计划。下学期又有新的生课,所以假期还得自己先学学。给排课的相关同事提了一下我排课的小请求,希望能够被满足。 2...
今早上出门前进行清理时候,我想到:我现在是更接近纯粹清理的状态开展清理,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改变。 今天听从KE-OLA 的引导,辞了。本想着会很紧张,但实则没有,是很平静。与领导谈话也是我主导了谈话,很平静和顺利的谈妥了。 上午收到一个对接公司的对接人开的新公司抛来的橄榄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喜欢水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