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公司咨询公司是做什么的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e065fcfc145af9aa7fe2b70e24b22c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e065fcfc145af9aa7fe2b70e24b22c5_r.jpg&&&/figure&&p&当&b&公司注册&/b&后,接下来企业主就要考虑聘请谁为新公司做账报税工作了。站在专业的角度,我们建议中小企业选择代理记账报税服务,企业仅需设立出纳人员,负责日常的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br&&/p&&br&&p&实际上广州超过90%的中小企业倾向选择&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szcdb.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代理记账服务&/a&的,因为这确实是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优良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正规、专业的财务服务公司为您服务,以确保贵司的财务管理的稳健。新公司注册后,如何选择代理记账公司?&/p&&br&&p&您可能有类似想法:公司刚成立,也没什么收入,应该不需要做账报税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企业无论有收入与否,都是要正常做账报税的!&/p&&br&&p&目前在我国,代理记账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p&&p&一是上下级单位之间委托代理记账工作,如集团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由集团财务统一管理,或由集团委托一家或多家内外部单位对整个集团多个或部分单位的财务进行管理;&/p&&p&二是经营活动单位委托专业的财务公司来做财务管理,一般由委托单位直接和被委托单位签定代理记账协议,这种形式既包括全部委托,也包括委托单位将部门财务事宜委托给专业的财务公司;&/p&&p&还有一种项目承办单位委托专业财务机构来完成某个项目,如国债或其他债券的发行、项目设计或者投融资方案的设计等,这种形式一般在政府项目或大型企业项目比较常见;&/p&&p&从以上几种形式来看,代理记账不仅适用于小企业,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各类大型企业,只是在外包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p&&br&&p&注册公司选择财务代理,这些事统统可以省掉!&/p&&br&&p&核定税种&/p&&p&指由主管公司的税务专管员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特点和经营范围,正确核定企业应纳税种、税目。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中额度是增值税有3%小规模纳税人;6%服务型企业一般纳税人;11%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17%贸易、生产型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又常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p&&br&&p&纳税申报&/p&&p&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p&&br&&p&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计税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应纳税额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等。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发生法定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或税务机关相关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在申报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缴税款的法律行为。&/p&&br&&p&税务核算&/p&&p&税务代理中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主要包括增值税及其会计处理,消费税及其会计处理,营业税及其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及其会计处理,个人所得税及其会计处理,关税及其会计处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与城市房产税及其会计处理,土地增值税及其会计处理,其他税种及其会计处理。&/p&&br&&p&汇算清缴&/p&&p&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p&&br&&p&工商年检&/p&&p&国家工商总局日发出通知,自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业年度检验制度,要求各级工商机关抓紧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准备工作。此举意味企业工商年检制度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根据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正式取代企业年检制度。&/p&&br&&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szcdb.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广州市迅创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a&是一家以代理记帐报税和税收筹划服务为主的企业。公司管理层和核心会计顾问成员均来自于业内资深的专业人士,对账务处理和税务筹划有多年的实战经验。&/p&&p&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szcdb.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gszcdb.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p&咨询热线:020-&/p&&p&地 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68号四楼D29&/p&
当公司注册后,接下来企业主就要考虑聘请谁为新公司做账报税工作了。站在专业的角度,我们建议中小企业选择代理记账报税服务,企业仅需设立出纳人员,负责日常的货币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 实际上广州超过90%的中小企业倾向选择的,因为这…
&p&题主,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并和知友们分享这个话题:&b&人力资本时代的股权架构设计&/b&。事实上,我在考虑分享这个话题的时候。也大概回顾了一下一年多以来自己深度服务的几十家初创企业,从而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p&&p&现阶段的创业已经不同于资本主导的创业时代了,现阶段的创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创业时代,我们需要从&b&按资本投入来分配股权&/b&的思维转换到&b&人力资本驱动创业的股权设计&/b&中来。&/p&&p&做好股权架构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创业公司的组织结构搭建,只有在人才组织结构搭建相对科学的情况下,才能做好合理的股权设计与安排。&/p&&p&&i&&u&&b&从宏观层面上&/b&&/u&&/i&,创业公司早期最为核心的四类人: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投资人。他们都是属于公司也是&b&早期风险的承担者&/b&和&b&价值贡献输出者&/b&,在人力资本/互联网轻资产驱动的初创公司,早期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基于&b&人力资本价值输出&/b&的高度认可。&/p&&p&在我看来,科学的股权架构基本上是要满足早期这核心四类人的诉求:&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693a38a9dfa9c23ab9c298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693a38a9dfa9c23ab9c2980_r.jpg&&&/figure&&ul&&li&&b&创始人维度来看&/b&,本质上的诉求是&b&控制权&/b&,创始人的诉求是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早期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创始人控制权,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股权(一般建议是合伙人平均持股比例的2-4倍)&br&&/li&&li&&b&合伙人维度来看&/b&,合伙人/联合创始人作为创始人的追随者,基于合伙理念价值观必须是高度一致。合伙人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希望在公司有一定的&b&参与权&/b&和&b&话语权&/b&。所以,早期必须拿出一部分股权来均分(这部分股权基本上占到8%-15%)&br&&/li&&li&&b&核心员工维度来看&/b&,他们的诉求是&b&分红权&/b&,核心员工在公司高速发展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早期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需要把这部分股权预留出来,等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期权就能真正意义派上用场(通常建议初次分配完之后同比例稀释预留10%-25%)&br&&/li&&li&&b&投资人维度来看&/b&,投资人追求高净值回报,对于优质项目他们的诉求是快速进入和快速退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投资人要求的&b&优先清算权&/b&和&b&优先认购权&/b&是非常合理的诉求,创始团队在面临这些诉求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理解。&/li&&/ul&&p&&br&&/p&&p&&i&&u&&b&从微观层面上&/b&&/u&&/i&,股权是多种股东权利的集合体(投票权、分红权、知情权、经营决策权、选举权、优先受让权、优先认购权、转让权等),其中,表现最为重要的是&b&投票权&/b&和&b&分红权&/b&。当我们在早期真正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是这四个宏观维度背后具体的细节分析。而题主的问题仅是创始人宏观维度背后股权分配中的&b&股权比例确认&/b&(股权怎么分)的问题,事实上,在人力资本驱动的创业时代,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股权比例的问题!而是围绕着股权做体系化设计。&/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79c9b9c050e732bd13ea8e0c40bd1a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47&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79c9b9c050e732bd13ea8e0c40bd1a2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b&创始人层面:主要关注的是控制权。&/b&&/blockquote&&p&&br&&/p&&p&一、&b&股东会&/b&:为了严谨我得先约定股权生命线的前提是&b&&i&&u&【同股同权】&/u&&/i&&/b&&/p&&p&1/&b&67%&/b&绝对控制权(有权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资扩股)&/p&&p&2/&b&51%&/b&相对控制权(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控制)&/p&&p&3/&b&34%&/b&否决权(股东会的决策可以直接否决)&/p&&p&4/&b&20%&/b&界定同业竞争权力(上市公司可以合并你的报表,你就上不了市了)&/p&&p&5/&b&10%&/b&有权申请公司解散(超过公司10%的股东有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p&&p&6/&b&5%&/b&股东变动会影响上市(超过5%的股权所有权就要举牌)&/p&&p&7/&b&3%&/b&拥有提案权(持有超过3%的股东有权向股东大会提交临时提案)&/p&&p&&b&*注释:&/b&这里就再简单讲一下&b&【同股不同权】&/b&的情况,一般采用&b&投票权委托协议&/b&和&b&一致行动人协议&/b&来约定从而实现同股不同权的效果,如果你想做AB股/双层股权架构设计,或者三层股权架构设计,就要考虑在海外上市了,不然就不用想了(具体都是什么意思,这里就不展开讲了)&/p&&p&&br&&/p&&p&二、&b&董事会&/b&: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区别于股东会,按照&b&&i&&u&【一人一票制】&/u&&/i&&/b&&/p&&p&&b&*&/b&&u&注释&/u&: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p&&p&1/三分之二以上,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执行。&/p&&p&2/半数以上,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p&&p&3/&b&三分之一以上&/b&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p&&p&4/特殊约定除外(例如:&b&一票否决权&/b&)【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执行】&/p&&p&以上描述的这些都是控制权要点,而创始人层面要思考的是如何绊随着融资节奏一步步稀释,整体防止控制权的丢失,这里就不展开讲,涉及的内容是从公司层面整体出发的,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基本上都是个性化设计的!&/p&&p&三、&b&股权分配&/b&:主要是量化分配【&b&量化&/b&】和分期兑现【&b&动态&/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534fe0cf9fa1a0de486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534fe0cf9fa1a0de4862_r.jpg&&&/figure&&p&&b&【量化】&/b&在早期股权分配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我们只用考虑到创始团队成员之间的股权分配的问题,那么股权怎么分比较合理呢?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的是&b&人力资本驱动&/b&的互联网轻资产行业和&b&财务资本驱动&/b&的重资产行业,我的以下观点是基于人力资本驱动的互联网轻资产行业考虑的:&/p&&p&&u&&b&*注释&/b&&/u&:我们把这个股权比作一个蛋糕,先切成四块。然后每个人在每个维度根据个人实际现状进行量化分配,最后加起来就是你们的股权分配结果。&/p&&p&1、&b&创始人股&/b&:为保障创始人&b&控制权&/b&,通常情况下会有一部分蛋糕是创始人独占的,我建议是20%-30%(具体根据发起人人数确定)&/p&&p&2、&b&身份/发起人股&/b&:为保障联合创始人&b&话语权&/b&,这个维度上的蛋糕是大家一起均分的,我建议是8%-15%之间(具体根据发起人人数确定)&/p&&p&3、&b&风险/资金股&/b&:回到最开始讲的&b&早期风险的承担者&/b&和&b&价值贡献输出者&/b&,在这个维度上就是早期的风险承担部分,这个维度上的蛋糕是依据实际出资来确定,我建议是10%-25%(具体根据实际出资总额和工作年薪与现行工资差额来确定)&/p&&p&4、&b&贡献股&/b&:围绕着基于&b&人力资本价值输出&/b&的高度认可,这部分蛋糕我的建议是30%-62%,大致分为基础贡献股(公司背景和工作年限)和岗位价值贡献股(基于行业属性判断的岗位价值权重)。&/p&&p&&b&【动态】&/b&大多数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基于人的价值输出带动公司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太强,特别是一些核心关键岗位的leader(通常就是合伙人/联合创始人)一旦发生人力价值输出终止通常给公司带来的伤害也是毁灭性的。这样不仅让公司无法正常运营,同时也带走其名下的股权。给后期的发展埋下深深的隐患(这里就不详述了,太多的案例)。所以,基于此我建议股权是动态的:&/p&&p&&b&成熟期&/b&:3-5年&/p&&p&&b&成熟机制&/b&:以4年成熟期为例 1+1/36
1+2+1 &/p&&p&&b&成熟原则&/b&:创始团队成熟机制尽量保持一致&/p&&p&&b&立刻成熟份额&/b&:基于合伙时间确定(3个月5% / 6个月10%)&/p&&p&&br&&/p&&blockquote&&b&联合创始人层面:主要关注的是话语权&/b&&/blockquote&&p&&br&&/p&&p&一、&b&持股比例&/b&:原则上来讲,联合创始人持股比例最好是10%-25%之间(上线浮动2%)。创始人持股比例应该是合伙人人均持股比例的2-4倍(联合创始人早期最好控制在2-5人,后面加入的便是合伙人)。&/p&&p&二、&b&持股模式&/b&有三种:直接持有、创始人代持、持股平台&/p&&p&&b&直接持有&/b&:表示要进行工商登记的部分是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直接登记部分的股权是指各自(已经成熟的股权+未成熟的股权)&/p&&p&&b&创始人代持&/b&:表示该部分股权不显名,该部分是指未成熟部分股权。创始人工商登记的股权(未成熟的全部股份【包括自己+其他联合创始人】+自己已经成熟股份)&/p&&p&&b&持股平台&/b&:设立一个有限合伙(基本上就是一个壳),创始人做为有限合伙的GP,被激励对象作为LP,基于有限合伙的特殊性,GP是法定的绝对控制人。这种方式比较稳定,也是大多数做股权激励时采用的方式。&/p&&p&三、&b&进入机制&/b&即成熟机制参见&b&【动态】&/b&&/p&&p&四、&b&退出机制&/b&:主要分过错退出和无过错退出;过错退出处理方式是采用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零对价/1元人名币)回购其所有股权(不论成熟与否);无过错(成熟股权)退出一般有两种补偿模式,其一,按照净资产的1.5-2.5倍之间结算;其二,则是按照对应估值的10%-20%。无过错(未成熟部分股权)按照获得时对应股权的出资额返回/对应出资额按照银行利率的一个倍数进行补偿(控制在3倍以内)。&/p&&p&&br&&/p&&blockquote&&b&核心员工层面:预留合适的期权池&/b&&/blockquote&&p&&br&&/p&&p&一、&b&期权池比例的确定&/b&:一般有种&b&三个方式&/b&:其一,投资人要求的比例确定;其二,根据创始团队的情况确定,其二,基于已有的方向/商业模式设计确定。&/p&&p&二、&b&期权池的来源&/b&:通常情况下建议是创始团队之间确定好股权比例后,&b&同比例稀释&/b&一个(前面三种方式确定的比例)期权池,然后把期权池设计成10,000,000股(自由约定,以方便计算和统计为主)。有的创始团队早期期权池预留特别大(一般是指在30%以上),这样也有一定道理,一方面避免再次增发带来麻烦,另一方面对于创始人集中投票权操作方式的也是不错选择,后期再做期权池的切割,形成一个小的&b&资源型期权池&/b&,用于&b&以小博大&/b&的商业操作模式,如果真的是这么做的话,最好记住的一点是,要约定好在某个阶段/事件前,期权池剩余没有发完的部分要按照最开始参与同比稀释的创始团队成员的比例(第一次稀释时的比例)返回到各自名下,但是预留较大期权池也是有一定的隐患和后期的纠纷。对于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可能会造成不恰当的操作,也就是说就是很可能发多了,反过来,损失的是创始团队成员的利益。&/p&&p&三、&b&持有模式&/b&:&b&代持&/b&和&b&持股平台&/b&。早期核心员工承诺的激励可以先采用代持,天使轮以前的承诺都建议采用代持来操作,比较合适的期权激励计划:我建议是&b&天使轮后,A轮前&/b&实施第一次激励计划,这一次大概会花掉整个期权池的&b&1/3&/b&。因为越是早期,对于核心员工来讲风险越大,所以这一次对于整个期权池的消耗是比较大。&/p&&p&四、&b&如何行权&/b&与如何&b&确定行权价格&/b&(事实上是自由约定的):我用下面这张图来描述吧(不详细做解释,这部分内容挺复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0eb062b93cfe4f1eab0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0eb062b93cfe4f1eab06_r.jpg&&&/figure&&p&五、&b&退出机制&/b&:类比联合创始人的退出机制设计,因为期权行权之后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股权,主要分行权期前退出行权后退出,行权后退出又分为过错退出和无过错退出两种退出方式。&/p&&p&&br&&/p&&blockquote&&b&投资人层面:追逐资本的优先权【告诫创始团队】&/b&&/blockquote&&p&&br&&/p&&p&一、&b&持股比例&/b&:种子阶段(5%-10%,对应估值300万-600万之间);天使轮阶段(10%-20%,对应估值在1000万-5000万之间);以上估值区间不是完全正确,具体根据投资人给出的估值为准。往后A/A+/B/C/D等直到上市挂牌前的这轮,是根据项目的具体发展进度来确定,如果项目呈现的一直保持上升发展趋势,建议小步快跑的融资方式。这样不至于让股份稀释太厉害,前后估值拉开过大!&/p&&p&二、&b&投票权&/b&:关于投票权方面投资人通常情况会要求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和股东会中的一些保护性条款。投资人之所以会这么要求,一方面基于对资本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基于对创始团队的不信任造成的。&/p&&p&三、&b&优先权&/b&:优先分红权、反稀释权、领售权、随售权、优先清算权、优先认购权以及其他特殊权利。以上这些优先权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的资金能够快速进入,快速退出,至于具体的细节,每个权利代表什么意思,这里面非常复杂,包括怎么和投资人进行合理的商业博弈,都是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的。&/p&&p&&br&&/p&&blockquote&&b&股东(合伙)协议的相关法律风险【简要提示】&/b&&/blockquote&&p&&br&&/p&&p&&b&*注释:&/b&由于回答此问题的内容太多,这部分先点到即止!&/p&&p&一、决策和议事规则&/p&&p&二、竞业禁止约定&/p&&p&三、保密约定&/p&&p&四、配偶股权处分限制&/p&&p&五、继承股权处分限制&/p&&p&&br&&/p&&blockquote&&b&法律文件【简要清单*不全】&/b&&/blockquot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daeb567bc9fc8b0b2aff6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daeb567bc9fc8b0b2aff66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以上回答基本能解决题主的问题,结尾部分涉及的是具体的法律服务层面,所以比较粗描淡些,如果其他知友有复杂个案需要帮助的,可以加微信 : fawuvc
也可以在值乎上直接提问!欢迎私聊骚扰!也可以线下约谈!输出有价值,闲聊勿扰!&br&&br&也可以直接报名关于这个话题的live,&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825984&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我会着重分享这部分内容,输出自己的一些实际案例剖析。&/blockquote&
题主,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并和知友们分享这个话题:人力资本时代的股权架构设计。事实上,我在考虑分享这个话题的时候。也大概回顾了一下一年多以来自己深度服务的几十家初创企业,从而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现阶段的创业已经不同于资本主…
&p&&b&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什么区别?分别又各自有什么保障?能解决什么问题?&/b&&/p&&br&&p&&b&这个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保险就像小区保安,商业保险就像自己家的防盗门。有了小区保安虽然有了比较好的保障,但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为了能更加让自己安心生活,还要安装防盗门。&/b&&/p&&br&&p&&b&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详细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b&&/p&&p&&b&社保都有什么?&/b&&/p&&p&“五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p&&p&&b&下面我们依次来详细说说:&/b&&/p&&br&&p&&b&一、基本养老保险:&/b&&/p&&p&&b&1、交多少钱?&/b&&/p&&p&养老缴费期直至退休,最短期限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b&用人单位无此规定,只要签约期就要缴纳&/b&)&/p&&p&◎个人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直接从工资中扣除;&/p&&p&◎企业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20%,从人力成本中扣除。&/p&&br&&p&&b&2、什么时候领?&/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dfc92480f3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dfc92480f3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4eb4f4a8acbfe64ee511d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4eb4f4a8acbfe64ee511d1_r.jpg&&&/figure&&br&&p&&b&3、领多少钱?&/b&&/p&&p&基本养老保险金&/p&&p&=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p&&p&=(退休时上一年度市平均工资*X*1%)+(个人账户/计发月数)&/p&&p&=(市平均工资*X*1%)+((个人工资*8%*12*X)/计发月数)&/p&&p&备注:X:交社保年数;计发月数:见社保局养老计发月数表&/p&&br&&p&举例:&/p&&p&王先生,工资5000元/月,交了25年社保,到他60岁时(不考虑延迟退休的情况下),假设当时北京市平均月收入是8000元。&/p&&br&&p&基本养老保险金&/p&&p&=市平均工资*X*1%+(个人工资*8%*12*X)/计发月数&/p&&p&=8000*25%+(*25)/139&/p&&p&=2863元/月&/p&&br&&p&&b&4、与商业保险的区别:&/b&&/p&&p&&b&最核心的区别在于:&/b&&/p&&p&&b&社保养老:&/b&在养老金领取的时候,若身故,仅退还个人账户的金额,统筹账户的钱不退还。&/p&&p&备注:延迟退休的政策一出,交钱时间加长,领钱时间减少,若刚开始领钱就不幸离世,仅个人账户的钱退还是非常少量的,大部分
已经缴纳的钱就白交了。&/p&&br&&p&&b&商业养老:&/b&有两个功能设计避免社保的不足,一个是身故退还所有已交保费,另一个是保证领取一段时间(10年或20年等等),若中途身故,保险金由受益人领取。&/p&&br&&p&&b&二、医疗保险:&/b&&/p&&p&&b&1、交多少钱?&/b&&/p&&p&缴费期直至退休,最短期限20年,不缴费期间不可报销。&/p&&p&个人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2%,直接从工资中扣除;&/p&&p&企业每月缴纳上年月平均工资的9%,从人力成本中扣除。&/p&&br&&p&&b&2、有什么保障?&/b&&/p&&p&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p&&p&1、 门诊:1800元起付线,2万元上限。报销比例:社会医院费用70%,社区医院费用90%。&/p&&p&2、 住院:1300元起付线(第二次开始650元起付线)报销比例:1300元~10万部分报销85%~97%(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同);10万~30万部分报销70%。&/p&&p&注:社会基本医疗属报销性质:详见社保医药报销目录&/p&&br&&p&*社保医药报销目录:&/p&&p&甲类药品:全部计入报销范围(药效一般,费用低的药品)&/p&&p&乙类药品:90%计入报销范围(药效较好,费用稍高的药品)&/p&&p&丙类药品:不计入报销范围(药效极好,费用很高的药品)&/p&&br&&p&&b&3、与商业保险的区别&/b&&/p&&p&&b&(1)社保对于药品、医院要求严格,且报销比例有限:&/b&&/p&&p&&b&如小病报销:张先生因肺炎住院5天,花费医药费5000元,社保能报销多少?&/b&&/p&&p&◎不含自费药的情况:(&a href=&tel:&&&/a&)*85%=3145元,剩余55元自付&/p&&p&◎含500元自费药的情况:(&a href=&tel:0&&0&/a&)*85%=2720.剩余80元自付&/p&&p&因此对于日常医疗费用的报销,社保可作为基础,剩余部分要看是否有高品质医疗的需求,如进口药、公立医院国际部等医疗费用的报销都是要由商业医疗保险来保障的。&/p&&br&&p&&b&再如大病保障: &/b&&/p&&p&重大疾病只能靠商业保险(重大疾病险+中高端医疗险)&/p&&p&商业保险可以补充社保以下缺口:&/p&&p&1、自费药品及设备,包括ICU病房(99.9%的人不会因为自费药不报销而放弃使用)&/p&&p&2、住院押金、红包及家属陪床支出(不能报销的必要支出)&/p&&p&3、生病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治病期和恢复疗养期)&/p&&br&&p&&b&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b&&/p&&p&1、 弥补起付线以下和未报销的部分费用。&/p&&p&2、 只要确诊,直接给付(给钱),没有报销限制。&/p&&p&3、 保险金用来支付恢复期间的任何费用及收入损失补偿:医学上以“五年存活率”来评定一个疾病是否可视为痊愈,即确诊后五年后仍然生存,可视为该患者痊愈,他的死亡率和正常的同龄人一样,因此在确诊后5年内,不会恢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致使收入大幅缩水甚至中断。&/p&&br&&p&&b&三、失业保险:&/b&&/p&&p&缴纳一定期限后,可以在各个开具被动失业证明后,享受救济金。&/p&&p&(不用太指望这个,能领出来的钱很少。)&/p&&br&&p&&b&交多少?&/b&&/p&&p&城镇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p&&br&&p&&b&谁能领?&/b&&/p&&p&满足下列条件,可以领取:&/p&&p&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p&&p&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p&&p&3、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p&&br&&p&&b&领多久?&/b&&/p&&p&◎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p&&p&◎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 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p&&p&◎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p&&br&&p&&b&备注:&/b&重新就业后,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p&&br&&p&&b&领多少?&/b&&/p&&p&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p&&br&&p&&b&与商业保险的区别:&/b&&/p&&p&商业保险可以用年金险/两全保险作为失业的保障,自己交钱,自己领钱,没有任何限制。&/p&&br&&p&&b&四、工伤保险:&/b&&/p&&p&&b&谁交钱:&/b&&/p&&p&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p&&br&&p&&b&工伤认定: &/b&&/p&&p&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p&&p&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p&&p&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p&&p&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p&&p&4、患职业病的;&/p&&p&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p&&p&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p&&p&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p&&p&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p&&p&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p&&p&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p&&p&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p&&br&&p&&b&注: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b&&/p&&br&&p&&b&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b&&/p&&p&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p&&p&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p&&p&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p&&br&&p&&b&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b&&/p&&p&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p&&p&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p&&br&&p&&b&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b&&/p&&p&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p&&p&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p&&br&&p&&b&与商业保险的区别:&/b&&/p&&p&1、鉴定部门不同,且标准有所区别(商业保险略严格一些)&/p&&p&2、社保赔付时间、额度有限,且要因公受伤/职业病,商业险无此规定,但无职业病保障。 &/p&&p&3、商业保险中意外险直接赔付保额,失能收入损失险类似工伤保险,但市场中失能收入损失险还不成熟,主要是用意外险/寿险来保障伤残,判定上肯定不用像工伤那样一定要因公受伤。&/p&&p&举例:意外险保障30万保额(保费160元/年),意外伤残3级,赔付80%,即直接给付24万元,合同结束。&/p&&br&&p&&b&备注:&/b&&/p&&p&1级:赔付保额100%&/p&&p&2级:赔付保额90%&/p&&p&3级:赔付保额80%&/p&&p&4级:赔付保额70%&/p&&p&5级:赔付保额60%&/p&&p&6级:赔付保额50%&/p&&p&7级:赔付保额40%&/p&&p&8级:赔付保额30%&/p&&p&9级:赔付保额20%&/p&&p&10级:赔付保额10%&/p&&br&&p&&b&五、生育保险:&/b&&/p&&p&&b&谁交钱:&/b&&/p&&p&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p&&br&&p&&b&什么情况可以得到补偿:&/b&&/p&&p&《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p&&p&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p&&p&(一)生育的医疗费用;&/p&&p&(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p&&p&(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p&&p&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p&&p&(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p&&p&(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p&&p&(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p&&br&&p&&b&保什么:&/b&&/p&&p&1、生育津贴&/p&&p&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p&&p&假期天数:&/p&&p&(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p&&p&(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p&&p&(3)晚育假增加15天;&/p&&p&(4)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p&&p&(5)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p&&p&(6)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话75天。&/p&&br&&p&2、生育医疗费&/p&&p&(1)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p&&p&(2)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p&&br&&p&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p&&p&正常产、满 7 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25% &/p&&p&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50% 。&/p&&br&&p&4、一次性补贴&/p&&p&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 300 元补贴。&/p&&p&男职工&/p&&p&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男配偶享受 10 天的假期,以孩子出生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计发。&/p&&p&男配偶假期工资 = 当月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 (天)× 10 (天)。&/p&&br&&p&&b&与商业保险的区别:&/b&&/p&&p&商业险中含有孕产责任的有两种:&/p&&p&一种是孕中险,保障孕中的孕产并发症、妊娠身故、助孕医疗费用及新生儿畸形等,保费较低,几百元即可。&/p&&br&&p&还有一种可以可以报销生育的一切费用,不过保费相对较高,属于商业险含生育责任的高端医疗险。&/p&&br&&p&由于孕产责任是发生概率很大的,特别是买了全程报销型产品的客户,买了就是为了用,因此理赔一定可以发生,因为客户已经做好生育准备,因此保费必然相对较高,而且基本上这类产品都要求必须夫妻共同购买,以摊低成本,因为这类产品是不限制医保用药及医院限制的,涵盖了私立医院,有的还包含昂贵医院(如和睦家)&/p&&br&&p&因此一般情况如果有生育报销的需求,以社保作为主要方式,商业保险的孕中并发症类产品作为辅助,如果有条件的客户,可以选择高端医疗来作为这方面的保障。&/p&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什么区别?分别又各自有什么保障?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保险就像小区保安,商业保险就像自己家的防盗门。有了小区保安虽然有了比较好的保障,但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为了能更加让自己安心生活,还要安装…
&p&创业企业的股权分配&/p&&p&曾风光无限的“千夜”旅游曾于获得中关村兴业的1000万投资,市场估值达到5000万。创始人冯钰反思千夜倒闭的原因时认为,“其实问题核心还是股份结构不合理”。股权分配问题对于创业企业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且,在最开始如果没有处理好,很可能为今后的创业失败埋下隐患。有的人认为该平均分配,事实上,&strong&最错误的做法是股权五五分,五五分的结果是没有分配决定权。在开始的蜜月期可能不会产生争执,正所谓可以共患难,难以同甘苦。到了一定阶段,出现分歧的时候,如果有没有一个人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能谁也不服气谁,最终的结果就是分道扬镳,创业失败。基于公司法规定的的股权1/2的决议规则和2/3的特别决议规则,&/strong&相对理想的股权分配是持1/2以上股权,更理想是2/3以上。本文试图解释实际中有些具体的操作问题。&/p&&p&本文分为三个部分。&/p&&p&一是创始人的股权。&/p&&p&二是员工的股权。&/p&&p&三是众筹的股权。&/p&&p&最后分享三家著名创业公司的股权分配案例。&/p&&p&&b&&u&1.&/u&&/b&&b&&u&创始人的股权&/u&&/b&&/p&&p&&b&&u&1.1&/u&&/b&&b&&u&确定创始人。&/u&&/b&创始人是承担了风险的人。判断创始人的简单方法是看,拿不拿工资,如果在最开始,都不能支付工资给你,那你就是创始人。&/p&&p&&b&&u&1.2&/u&&/b&&b&&u&创始人的身价如何确定。&/u&&/b&&/p&&p&&b&1.2.1&/b&&b&初始&/b&&b&(&/b&&b&每人均分&/b&&b&100&/b&&b&份股权&/b&&b&)&/b&&b&。&/b&我们给每个人创始人100份股权。假设加入公司现在有三个合伙人那么一开始他们分别的股权为100/100/100。&/p&&p&&b&1. 2.2&/b&&b&召集人&/b&&b&(&/b&&b&股权增加&/b&&b&5%)&/b&&b&。&/b&召集人可能是CEO、也可能不是CEO,但如果是他召集了大家一起来创业,他就应该多获得5%股权。假设A是召集人。那么,现在的股权结构为105/100/100。&/p&&p&&b&1. 2.3&/b&&b&创业点子及执行很重要&/b&&b&(&/b&&b&股权增加&/b&&b&5%)&/b&&b&。&/b&如果创始人提供了最初的创业点子并执行成功,那么他的股权可以增加5%(如果你之前是 105,那增加5%之后就是110.25%)。&/p&&p&&b&1. 2.4&/b&&b&迈出第一步最难&/b&&b&(&/b&&b&股权增加&/b&&b&5%-25%)&/b&&b&。&/b&如果某个创始人提出的概念已经着手实施,比如已 经开始申请专利、已经有一个演示原型、已经有一个产品的早期版本,或者其他对吸引投资或贷款有利的事情,那么这个创始人额外可以得到的股权,从5%到 25%不等。&/p&&p&&b&1. 2.5&/b&&b& CEO&/b&&b&,即总经理应该持股更多&/b&&b&(&/b&&b&股权增加&/b&&b&5%)&/b&&b&。&/b&CEO作为对公司贡献最大的人理应拥有更大股权。一个好的CEO对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要大于一个好的CTO,所以担任 CEO职务的人股权应该多一点点。&/p&&p&&b&1. 2.6&/b&&b&全职创业是最最有价值的&/b&&b&(&/b&&b&股权增加&/b&&b&200%)&/b&&b&。&/b&如果有的创始人全职工作,而有的联合创始人兼职工作,那么全职创始人更有价值。因为全职创始人工作量更大,而且项目失败的情况下冒的风险也更大。&/p&&p&&b&1. 2.7&/b&&b&信誉是最重要的资产&/b&&b&(&/b&&b&股权增加&/b&&b&50-500%)&/b&&b&。&/b&如果创始人是第一次创业,而他的合伙人里有人曾经参与过风投投资成功了的项目,那么这个合伙人比创始人更有投资价值。在某些极端情况 下,某些创始人会让投资人觉得非常值得投资,这些超级合伙人基本上消除了“创办阶段”的所有风险,所以最好让他们在这个阶段获得最多的股权。&/p&&p&&b&1. 2.8&/b&&b&现金投入参照投资人投资。&/b&很可能是某个合伙人投入的资金相对而言多的多。这样的投资应该获较多的股权,因为最早期的投资,风险也往往最大,所以应该获得更多的股权。&/p&&p&&b&1. 2.9&/b&&b&最后进行计算。&/b&现在,如果最后计算的三个创始人的股份是为200/150/250,那么将他们的股份数相加(即为600份)作为总数,再计算他们每个人的持股比例:33%/25%/42%。&/p&&p&&b&&u&1.3&/u&&/b&&b&&u&创始人股权的退出机制&/u&&/b&&/p&&p&&strong&作为创业企业,如果创始人离开创业团队就涉及股权的退出机制。&/strong&如果不设定退出机制,允许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带走股权,对退出合伙人的公平,但却是对其它长期参与创业的合伙人最大的不公平,对其它合伙人也没有安全感。&/p&&p&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对于如何确定具体的退出价格,涉及两个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可以考虑按照合伙人掏钱买股权的购买价格的一定溢价回购、或退出合伙人按照其持股比例可 参与分配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的一定溢价,也可以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一定折扣价回购。有些退出价格是当时投入的本金,加合理利息回报。至于选取哪个退出价格,不同公司会存在差异。&/p&&p&&b&&u&1.4&/u&&/b&&b&&u&股权与分红权的分离&/u&&/b&&/p&&p&分红权和股权可以分离,表决权理论上也可以分离。对于出资较大的合伙人,可以给与较大的分红权,但对于承担风险较大的,应给与较大的股权。具体做法可以参照最后一个案例。&/p&&p&&b&&u&1.5 &/u&&/b&&b&&u&股权协议的约定&/u&&/b&&/p&&p&一些公司出现拥有股权的合伙人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违背创业企业利益的行为,比如泄密或者携带知识产权另立门户等,为了保护创业企业其他合伙人的利益,最好在协议中约定这些对股权的限制条款。&/p&&p&还可制定股权实现的考核标准,不达到考核标准不拥有股权。&/p&&br&&p&&b&&u&2 &/u&&/b&&b&&u&员工的股权&/u&&/b&&/p&&p&&strong&什么是员工?谁是员工的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是具有员工心态的人。在创业企业,有些合伙人希望把员工当做合伙人,也给与股权激励。这样的做法,一个负面作用是,过早的分散了股权,另一个负面作用是,拥有员工心态的人,希望得到的是稳定的现金收入,而不是未来可能增值的股权,因此得不到满足。因此,即使是作为激励作用的股权也不应当份额过大。员工管理问题不应单纯利用股权解决。&/strong&一般来说,VC会要求员工持股计划在VC投资进来之前执行,这样VC就可以减少稀释。不过不能认为这是A轮VC自私,要知道B轮VC到时候也会要求在他们进来之前再执行一次员工持股计划,这时A轮VC和创始股东将一起稀释。 员工的期权比例应该留多少?一般来说是5-15%。&/p&&p&&b&&u&3&/u&&/b&&b&&u&众筹的股权&/u&&/b&&/p&&p&&strong&众筹从概念逐渐变为实践,“股权众筹是否构成非法集资”已经不再是法律角度的焦点。&/strong&股权众筹,既然是“众”筹,就说明股东数量非常多。不过,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超过50人,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不超过200人。法律对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导致大部分众筹股东不能直接出现在企业工商登记的股东名册中。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有两种:&/p&&p&&b&&u&3.1&/u&&/b&&b&&u&委托持股,或者说是代持股。&/u&&/b&一个实名股东分别与几个乃至几十个隐名的众筹股东签订代持股协议,代表众筹股东持有众筹公司股份。在这种模式下,众筹股东并不亲自持有股份,而是由某一个实名股东持有,并且在工商登记里只体现出该实名股东的身份。中国国内法律已经认可了保护真实股东的合法利益,也就是即使股东名册里面没有出现众筹股东的名字,只要有协议证明真实股东是真实的出资人,其权益也是被保障的。&/p&&p&&b&&u&3.2&/u&&/b&&b&&u&持股平台持股。&/u&&/b&比如,先设立一个持股平台,五十个众筹股东作为这个持股平台的投资人,把资金投入持股平台;然后,持股平台把这笔款再投入众筹公司,由持股平台作为众筹公司的股东。这样五十个众筹股东在众筹公司里只体现为一个股东,即持股平台。持股平台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 是有限合伙。两者对于众筹股东来说都是有限责任的。按照合伙企业法,通常有限合伙 人不参与管理,由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这样,众筹发起人就可以其普通合伙人的身份,管理和控制持股平台,进而控制持股平台在众筹公司的股份,也就实际上控 制了众筹股东的投资及股份。&/p&&p&这里谈一下期权池,期权池是在融资前为未来引进高级人才而预留的一部分股份,用于激励员工(包括创始人自己、高管、骨干、普通员工),是初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Equity
Incentive Plan)最普通采用的形式,在欧美等国家被认为是驱动初创企业发展必要的关键要素之一。硅谷的惯例是预留公司全部股份的10%-20%作为期权池,较大的期权池对员工和VC具更大吸引力。 VC一般要求期权池在它进入前设立,并要求在它进入后达到一定比例。由于每轮融资都会稀释期权池的股权比例,因此一般在每次融资时均调整(扩大)期权池,以不断吸引新的人才。&/p&&p&&u&最后以几家著名的公司做个案例。&/u&苹果,起始阶段的股权比例是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各45%,韦恩10%;谷歌,佩吉和布林一人一半;Facebook,扎克伯格65%,萨维林30%,莫斯科维茨5%。&/p&&p&苹果电脑是沃兹尼亚克开发的,但乔布斯和沃兹股份一样(沃兹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乔布斯不仅是个营销天才,而且拥有领导力,对公司未来意志坚定激情四射。而沃兹生性内敛,习惯于一个人工作,并且只愿意兼职为新公司工作,乔布斯和他的朋友家人百般劝说才同意全职。至于韦恩,他拥有10%是因为其他两人在运营公司方面完全是新手,需要他的经验。由于厌恶风险,韦恩很快就退股了,他一直声称自己从未后悔过。&/p&&p&Facebook是扎克伯格开发的,他又是个意志坚定的领导者,因此占据65%,萨维林懂得怎样把产品变成钱,莫斯科维茨则在增加用户上贡献卓著。不过,Facebook起始阶段的股权安排埋下了日后隐患。由于萨维林不愿意和其他第二页人一样中止学业全情投入新公司,而他又占有1/3的股份。因此,当莫斯科维茨和新加入但创业经验丰富的帕克贡献与日俱增时,就只能稀释萨维林的股份来增加后两者的持股,而萨维林则以冻结公司账号作为回应。A轮融资完成后,萨维林的股份降至不到10%,怒火中烧的他干脆将昔日伙伴们告上了法庭。萨维林之所以拿那么高股份是因为他能为公司赚到钱,而公司每天都得花钱。但扎克伯格的理念是“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萨维林想的则是如何满足广告商要求从而多赚钱。短期看萨维林是对的,但这么做不可能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扎克伯格对此心知肚明。Facebook正确的办法应当是早一点寻找天使投资,就像苹果和谷歌曾经做过的那样。在新公司确定产品方向之后,就需要天使投资来帮助自己把产品和商业模式稳定下,避免立即赚钱的压力将公司引入歧途。Facebook的天使投资人是帕克的朋友介绍的彼得·泰尔,他注资50万美元,获得 10%股份。这之后,Facebook的发展可谓一帆风顺,不到一年就拿到了A轮融资——阿克塞尔公司投资1270万美元,公司估值1亿美元。7年后的2012年,Facebook上市,此时公司8岁。谷歌从天使到A轮的时间差不多是一年。硅谷著名风投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注入谷歌125万美元,分别获得10%股份。5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创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员工获得配股。
苹果公司在马库拉投资后没有经历后续融资,4年之后上市,上百名员工成了百万富翁,此时公司5岁。
&/p&&p&&u&创业团队在组建过程中需要制定股权分配方案。随着公司逐渐变大,资本需求会越来越旺,后续融资不可避免,引进经验丰富的运营人才也必须授予其股权或期权,这些都会稀释创始人的股权。事实上,创始人在公司长大之后如何不被董事会踢出自己创办的公司,早已是硅谷的经典话题之一。&/u&乔布斯在苹果上市4年半后被赶出了苹果公司,没有一个创始人愿意失去自己的公司,而他们也有办法做到这一点,&u&那就是采用双层股权结构(就是前文提到的表决权和分红权分离的做法)。&/u&&/p&&p& 苹果当年是单一股权结构,同股同权,苹果上市后,乔布斯的股权下降到11%,董事会里也没有他的铁杆盟友(他本以为马库拉会是),触犯众怒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u&谷歌则在上市时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u&&u&AB&/u&&u&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u&&u&B&/u&&u&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u&&u&A&/u&&u&类股票&/u&&u&10&/u&&u&股的表决权。&/u&&/p&&p&&u&2012&/u&&u&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u&&u&C&/u&&u&类股用于增发新股。&/u&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预计到 2015年,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u&Facebook&/u&&u&前年上市时同样使用了投票权&/u&&u&1&/u&&u&:&/u&&u&10&/u&&u&的&/u&&u&AB&/u&&u&股模式,这样扎克伯格一人&/u&&/p&&p&&u&就拥有&/u&&u&28.2&/u&&u&的表决权。&/u&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p&&p&在中国,公司法规定同股同权,不允许直接实施双层或三层股权结构,但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对投票权进行特别约定(有限责任公司),允许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将自己的投票权授予其他股东代为行使(股份有限公司)。&/p&&p&最后的最后,我想说,股权分配问题是一种博弈,是不同角色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取决于不同人的性格,没有一个标准答案。&/p&&p&(以上内容参考部分网上资源和上海惠人创业俱乐部12月6日活动内容。本来想在知乎开个专栏,无奈不能开专栏,只好来答题啦!第一次写这么长,看到这里的给个赞吧!)&/p&&br&&p&补充于日&/p&&p&有一种说法是大股东保持30%-50%左右的股份比较好,考虑到公司治理的问题,避免一股独大,独断专权。另外一个大股东20%-30%之间,既有动力又有商量,达到治理和利益的平衡。——冯仑《行在宽处》。&/p&
创业企业的股权分配曾风光无限的“千夜”旅游曾于获得中关村兴业的1000万投资,市场估值达到5000万。创始人冯钰反思千夜倒闭的原因时认为,“其实问题核心还是股份结构不合理”。股权分配问题对于创业企业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且,在最开始如果没有处理好…
&p&看了一些答案,在知乎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用感情而非道理回答问题的,还有些看起来好专业并不符合中国法律。&/p&&p&下面的回答只适用国内注册的国内企业,不适用境外注册的企业。&/p&&p&&br&&/p&&p&&b&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b&&/p&&p&&br&&/p&&p&&b&第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可实行同股不同权。&/p&&p&华为就属于这种,而任正非能用1.01%的出资控制整个公司,就不会被出局,华为的股权架构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cd9f90cf96b68fa296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cd9f90cf96b68fa296b_r.jpg&&&/figure&&p&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p&&p&2.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有两个股东,一个是任正非,占比1.01%;另一个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占比98.99%。&/p&&p&3. 传说任正非占华为的1.4%,差额部分也许是通过工会持股吧。&/p&&p&&br&&/p&&p&任正非用1.04%的出资控制公司的可能方法:&/p&&p&&b&1. 按《公司法》的规定,华为控股可以在公司章程规定任正非有特别权利(公司章程由股东会制定和修改)。&/b&&/p&&p&&b&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只有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为控股可以决定由任正非1人代为行使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权利。&/b&&/p&&p&&b&3. 华为工会还可通过工会章程规定,由任正非代为行使工会在华为控股的股东权利。&/b&&/p&&p&&b&4. 华为工会也可通过签协议或委托书,委托任正非代为行使工会在华为控股的股东权利。&/b&&/p&&p&……&/p&&p&在华为现有股权架构下,上述种种可实现任正非合法控制公司。这里只论证法律的可行性,因未看到华为的公司章程或工会章程或其他资料,无法知道华为用什么方式。&/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MjA3MTY5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3f43ef062aa78a365c50f5%26chksm%3Dfefeb2ae5f14686e0afee7e2f0c6f4ad3bc171e2e8b76%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华为5200亿刷爆朋友圈,任正非用1.4%控制华为的股权设计揭秘&/a&&/p&&p&&br&&/p&&p&&b&这种方式虽在法律上可行,但对一般企业未必适用,因为普通企业的其他股东未必同意创始股东有特别权利,员工也未必同意将股东权利都委托给创始股东。&/b&&/p&&p&................................................................................................................&/p&&p&&b&第二种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上市公司都是这种),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同股同权。&/b&&/p&&p&&b&蚂蚁金服就属于这种,马云用1.22%控制估值蚂蚁金服,股权架构如下:&/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6d71fadd2dd7e202de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03& data-rawheight=&9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6d71fadd2dd7e202dee_r.jpg&&&/figure&&p&&br&&/p&&p&简化版也许更容易看懂&/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1ea73c6e7e0af283d7fe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1ea73c6e7e0af283d7feb_r.jpg&&&/figure&&p&&br&&/p&&p&1.
蚂蚁金服76.4294%的股份由2个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另23.5807%的股份分散于社保基金、险资、政府、个人、上市公司、其他企业,&b&超过3/4的股份仍控制在马云系企业手上&/b&。&/p&&p&2.
持股76.4294%的双层员工持股平台共包括4家有限合伙企业,均由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控制和管理,此公司由马云100%持股,作为4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p&&p&就是说,&b&马云个人对蚂蚁金服76.4294%的股份有绝对控制权,成为蚂蚁金服的实际控制人&/b&。&/p&&p&3.
持股76.4294%的4家员工持股平台共向蚂蚁金服出资114.64亿,但直接投资于蚂蚁金服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资金和股份并非同比例。&/p&&p&如果按出资额等比例计算,马云共投入0.4亿应占蚂蚁金服约0.25%的权益,而&b&实际上马云可能占比超过1.22%,而彭蕾投入最多为51.03亿可能占约15.42%(有可能是代持)&/b&&/p&&p&4.
&b&马云实际投入0.4亿,控制估值超过5000亿的蚂蚁金服集团&/b&;且如5个员工持股平台(其中一个未投资于蚂蚁金服)继续向他方投资,马云不用另外出资仍控制员工持股平台。&/p&&p&5.
控制5个员工持股平台的公司为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此公司为马云一人公司。&/p&&p&公司法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很多老板为了规避连带责任,找另一人出资0.01%注册为2个股东的公司,而马云并不愿意这么做。&/p&&p&&br&&/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MjA3MTY5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aa909a1be415ccd50ecd%26chksm%3Dfef0e60d1cade9bbf4d5937cae3f%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蚂蚁金服上市前的布局,马云用0.4亿控制5000亿蚂蚁金服的股权设计&/a&&/p&&p&&br&&/p&&p&蚂蚁金服也许是要上市,所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p&&p&马云可以控制员工平台的股份,通过控制内部人而控制公司,但不可控制社会股份。&/p&&p&所以在员工平台占大股份时,公司仍由马云控制;如果蚂蚁金服融资过度,将大部分股份出让给他人,则他人可不受马云控制。&/p&&p&&br&&/p&&p&.......................................................................................................................&/p&&p&刚改制为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接受上市辅导的360则是另一种。&/p&&p&&b&马云通过控制内部人而控制公司, 周鸿祎通过控制外部人而控制公司。&/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98b782cea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7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98b782ceac_r.jpg&&&/figure&&p&&b&简单版股权架构也许更容易看明白&/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b50fe85d7ac6ec05cf7c2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6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b50fe85d7ac6ec05cf7c29_r.jpg&&&/figure&&p&&br&&/p&&p&&b&1.
第一大股东为天津奇信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奇信志成),占51.78%。&/b&&/p&&p&而周鸿祎为奇信志成的第一大股东,占17.28%。&/p&&p&奇信志成不设董事会,只设周鸿祎一名执行董事,周鸿祎也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鸿祎成为奇信志成的实际控制人,从而控制三六零科技51.78%的股份。&/p&&p&&b&2.
第二大股东为周鸿祎个人,持股12.9%。&/b&&/p&&p&&b&3.
员工持股+财务投资混合平台持股12.65% 。&/b&&/p&&p&&b&5.
总裁齐向东个人持股1.9%。&/b&&/p&&p&&b&4.
外部机构只占20.77%。&/b&&/p&&p&&b&.............................................................&/b&&/p&&p&1.
周鸿祎通过持股三六零科技和奇信志成,间接持有三六零科技21.9%的股份,获得三六零科技64.68%的控制权。&/p&&p&2.
齐向东个人持有三六零科技1.9%股份,欣新盛持有三六零科技4.36%的股份由齐向东代表,所以齐向东获得三六零科技6.26%的控制权。&/p&&p&3.
360系员工持股+财务投资者,共占三六零科技8.28%的股份,由360系人员作为代表。&/p&&p&周鸿祎个人对三六零科技有64.68%的控制权,而360体系加起来共有79.22%的控制权。&/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MjA3MTY5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5ed4a5fad08%26chksm%3Dfef0e3a96c94b51be006d277f0e3a977d5d96f524ee817e94d840aa97b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60回归A股,360股权设计 VS蚂蚁金服,周鸿祎控制公司VS马云&/a&&/p&&p&............................................................................................................................................&/p&&p&&b&注:上市公司是公众企业,中国法律不支持某些股东有特权,所以想上市圈钱又要权控制公司是比较有难度的,只能适当、巧妙的通过股权设计、公司章程等制度适当控制。&/b&&/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zMjA3MTY5N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032cafca9cc6d2554a7dcdcfac6128ad%26chksm%3Df09898adc7ef11bb65b37ea965dda800b9faec9774801bed02de1bf67%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万科之争后,600多家公司集体恐慌,纷纷祭出史上最严厉的反收购招数&/a&&/p&&p&.................................................................................&/p&&p&&br&&/p&&p&&b&第三种是合伙企业,&/b&一般主要用于后台控制,不用于前台运作。&/p&&p&如前面的蚂蚁金服,前台公司是浙江蚂蚁小微金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公司只能按股份比例掌握公司控制权。&/p&&p&&br&&/p&&p&而后台公司有4家员工持股平台,为有限合伙企业。&/p&&p&马云虽只出资0.4亿,但可通过合伙协议完全控制4个员工持股平台共121.8亿的出资。&/p&&p&由于法律的不同,合伙企业适用于合伙企业法,此类企业有交大灵活性,较合适用于持股,不适合用于日常经营。&/p&&p&.....................................................................................................&/p&&p&企业采用何种架构,要结合许多因素考虑。&/p&&p&比如企业发展阶段、业务特点、是否需要融资,是否考虑上市等结合考虑&/p&
看了一些答案,在知乎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用感情而非道理回答问题的,还有些看起来好专业并不符合中国法律。下面的回答只适用国内注册的国内企业,不适用境外注册的企业。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 第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可实行同股…
&p&作者:方君祥&/p&&p&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 方君祥的回答&/a&&/p&&p&来源:知乎&/p&&p&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p&&p&&br&&/p&&p&题主,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并和知友们分享这个话题:&b&人力资本时代的股权架构设计&/b&。事实上,我在考虑分享这个话题的时候。也大概回顾了一下一年多以来自己深度服务的几十家初创企业,从而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p&&p&&i&&u&&b&从宏观层面上&/b&&/u&&/i&,创业公司早期最为核心的四类人: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投资人。他们都是属于公司也是&b&早期风险的承担者&/b&和&b&价值贡献输出者&/b&,在人力资本/互联网轻资产驱动的初创公司,早期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基于&b&人力资本价值输出&/b&的高度认可。&/p&&p&在我看来,科学的股权架构基本上是要满足早期这核心四类人的诉求:&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693a38a9dfa9c23ab9c2980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693a38a9dfa9c23ab9c2980_r.jpg&&&/figure&&ul&&li&&b&创始人维度来看&/b&,本质上的诉求是&b&控制权&/b&,创始人的诉求是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早期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创始人控制权,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股权(一般建议是合伙人平均持股比例的2-4倍)&br&&/li&&li&&b&合伙人维度来看&/b&,合伙人/联合创始人作为创始人的追随者,基于合伙理念价值观必须是高度一致。合伙人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希望在公司有一定的&b&参与权&/b&和&b&话语权&/b&。所以,早期必须拿出一部分股权来均分(这部分股权基本上占到8%-15%)&br&&/li&&li&&b&核心员工维度来看&/b&,他们的诉求是&b&分红权&/b&,核心员工在公司高速发展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早期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需要把这部分股权预留出来,等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期权就能真正意义派上用场(通常建议初次分配完之后同比例稀释预留10%-25%)&br&&/li&&li&&b&投资人维度来看&/b&,投资人追求高净值回报,对于优质项目他们的诉求是快速进入和快速退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投资人要求的&b&优先清算权&/b&和&b&优先认购权&/b&是非常合理的诉求,创始团队在面临这些诉求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理解。&/li&&/ul&&p&&br&&/p&&p&&i&&u&&b&从微观层面上&/b&&/u&&/i&,股权是多种股东权利的集合体(投票权、分红权、知情权、经营决策权、选举权、优先受让权、优先认购权、转让权等),其中,表现最为重要的是&b&投票权&/b&和&b&分红权&/b&。当我们在早期真正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是这四个宏观维度背后具体的细节分析。而题主的问题仅是创始人宏观维度背后股权分配中的&b&股权比例确认&/b&(股权怎么分)的问题,事实上,在人力资本驱动的创业时代,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股权比例的问题!而是围绕着股权做体系化设计。&/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79c9b9c050e732bd13ea8e0c40bd1a2_b.png& data-rawwidth=&1447&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79c9b9c050e732bd13ea8e0c40bd1a2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b&创始人层面:主要关注的是控制权。&/b&&/blockquote&&p&&br&&/p&&p&一、&b&股东会&/b&:为了严谨我得先约定股权生命线的前提是&b&&i&&u&【同股同权】&/u&&/i&&/b&&/p&&p&1/&b&67%&/b&绝对控制权(有权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资扩股)&/p&&p&2/&b&51%&/b&相对控制权(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控制)&/p&&p&3/&b&34%&/b&否决权(股东会的决策可以直接否决)&/p&&p&4/&b&20%&/b&界定同业竞争权力(上市公司可以合并你的报表,你就上不了市了)&/p&&p&5/&b&10%&/b&有权申请公司解散(超过公司10%的股东有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p&&p&6/&b&5%&/b&股东变动会影响上市(超过5%的股权所有权就要举牌)&/p&&p&7/&b&3%&/b&拥有提案权(持有超过3%的股东有权向股东大会提交临时提案)&/p&&p&&b&*注释:&/b&这里就再简单讲一下&b&【同股不同权】&/b&的情况,一般采用&b&投票权委托协议&/b&和&b&一致行动人协议&/b&来约定从而实现同股不同权的效果,如果你想做AB股/双层股权架构设计,或者三层股权架构设计,就要考虑在海外上市了,不然就不用想了(具体都是什么意思,这里就不展开讲了)&/p&&p&&br&&/p&&p&二、&b&董事会&/b&: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区别于股东会,按照&b&&i&&u&【一人一票制】&/u&&/i&&/b&&/p&&p&&b&*&/b&&u&注释&/u&: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p&&p&1/三分之二以上,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执行。&/p&&p&2/半数以上,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p&&p&3/&b&三分之一以上&/b&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p&&p&4/特殊约定除外(例如:&b&一票否决权&/b&)【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执行】&/p&&p&以上描述的这些都是控制权要点,而创始人层面要思考的是如何绊随着融资节奏一步步稀释,整体防止控制权的丢失,这里就不展开讲,涉及的内容是从公司层面整体出发的,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基本上都是个性化设计的!&/p&&p&三、&b&股权分配&/b&:主要是量化分配【&b&量化&/b&】和分期兑现【&b&动态&/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534fe0cf9fa1a0de4862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534fe0cf9fa1a0de4862_r.jpg&&&/figure&&p&&b&【量化】&/b&在早期股权分配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我们只用考虑到创始团队成员之间的股权分配的问题,那么股权怎么分比较合理呢?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的是&b&人力资本驱动&/b&的互联网轻资产行业和&b&财务资本驱动&/b&的重资产行业,我的以下观点是基于人力资本驱动的互联网轻资产行业考虑的:&/p&&p&&u&&b&*注释&/b&&/u&:我们把这个股权比作一个蛋糕,先切成四块。然后每个人在每个维度根据个人实际现状进行量化分配,最后加起来就是你们的股权分配结果。&/p&&p&1、&b&创始人股&/b&:为保障创始人&b&控制权&/b&,通常情况下会有一部分蛋糕是创始人独占的,我建议是20%-30%(具体根据发起人人数确定)&/p&&p&2、&b&身份/发起人股&/b&:为保障联合创始人&b&话语权&/b&,这个维度上的蛋糕是大家一起均分的,我建议是8%-15%之间(具体根据发起人人数确定)&/p&&p&3、&b&风险/资金股&/b&:回到最开始讲的&b&早期风险的承担者&/b&和&b&价值贡献输出者&/b&,在这个维度上就是早期的风险承担部分,这个维度上的蛋糕是依据实际出资来确定,我建议是10%-25%(具体根据实际出资总额和工作年薪与现行工资差额来确定)&/p&&p&4、&b&贡献股&/b&:围绕着基于&b&人力资本价值输出&/b&的高度认可,这部分蛋糕我的建议是30%-62%,大致分为基础贡献股(公司背景和工作年限)和岗位价值贡献股(基于行业属性判断的岗位价值权重)。&/p&&p&&b&【动态】&/b&大多数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基于人的价值输出带动公司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太强,特别是一些核心关键岗位的leader(通常就是合伙人/联合创始人)一旦发生人力价值输出终止通常给公司带来的伤害也是毁灭性的。这样不仅让公司无法正常运营,同时也带走其名下的股权。给后期的发展埋下深深的隐患(这里就不详述了,太多的案例)。所以,基于此我建议股权是动态的:&/p&&p&&b&成熟期&/b&:3-5年&/p&&p&&b&成熟机制&/b&:以4年成熟期为例 1+1/36
1+2+1 &/p&&p&&b&成熟原则&/b&:创始团队成熟机制尽量保持一致&/p&&p&&b&立刻成熟份额&/b&:基于合伙时间确定(3个月5% / 6个月10%)&/p&&p&&br&&/p&&blockquote&&b&联合创始人层面:主要关注的是话语权&/b&&/blockquote&&p&&br&&/p&&p&一、&b&持股比例&/b&:原则上来讲,联合创始人持股比例最好是10%-25%之间(上线浮动2%)。创始人持股比例应该是合伙人人均持股比例的2-4倍(联合创始人早期最好控制在2-5人,后面加入的便是合伙人)。&/p&&p&二、&b&持股模式&/b&有三种:直接持有、创始人代持、持股平台&/p&&p&&b&直接持有&/b&:表示要进行工商登记的部分是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直接登记部分的股权是指各自(已经成熟的股权+未成熟的股权)&/p&&p&&b&创始人代持&/b&:表示该部分股权不显名,该部分是指未成熟部分股权。创始人工商登记的股权(未成熟的全部股份【包括自己+其他联合创始人】+自己已经成熟股份)&/p&&p&&b&持股平台&/b&:设立一个有限合伙(基本上就是一个壳),创始人做为有限合伙的GP,被激励对象作为LP,基于有限合伙的特殊性,GP是法定的绝对控制人。这种方式比较稳定,也是大多数做股权激励时采用的方式。&/p&&p&三、&b&进入机制&/b&即成熟机制参见&b&【动态】&/b&&/p&&p&四、&b&退出机制&/b&:主要分过错退出和无过错退出;过错退出处理方式是采用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零对价/1元人名币)回购其所有股权(不论成熟与否);无过错(成熟股权)退出一般有两种补偿模式,其一,按照净资产的1.5-2.5倍之间结算;其二,则是按照对应估值的10%-20%。无过错(未成熟部分股权)按照获得时对应股权的出资额返回/对应出资额按照银行利率的一个倍数进行补偿(控制在3倍以内)。&/p&&p&&br&&/p&&blockquote&&b&核心员工层面:预留合适的期权池&/b&&/blockquote&&p&&br&&/p&&p&一、&b&期权池比例的确定&/b&:一般有种&b&三个方式&/b&:其一,投资人要求的比例确定;其二,根据创始团队的情况确定,其二,基于已有的方向/商业模式设计确定。&/p&&p&二、&b&期权池的来源&/b&:通常情况下建议是创始团队之间确定好股权比例后,&b&同比例稀释&/b&一个(前面三种方式确定的比例)期权池,然后把期权池设计成10,000,000股(自由约定,以方便计算和统计为主)。有的创始团队早期期权池预留特别大(一般是指在30%以上),这样也有一定道理,一方面避免再次增发带来麻烦,另一方面对于创始人集中投票权操作方式的也是不错选择,后期再做期权池的切割,形成一个小的&b&资源型期权池&/b&,用于&b&以小博大&/b&的商业操作模式,如果真的是这么做的话,最好记住的一点是,要约定好在某个阶段/事件前,期权池剩余没有发完的部分要按照最开始参与同比稀释的创始团队成员的比例(第一次稀释时的比例)返回到各自名下,但是预留较大期权池也是有一定的隐患和后期的纠纷。对于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可能会造成不恰当的操作,也就是说就是很可能发多了,反过来,损失的是创始团队成员的利益。&/p&&p&三、&b&持有模式&/b&:&b&代持&/b&和&b&持股平台&/b&。早期核心员工承诺的激励可以先采用代持,天使轮以前的承诺都建议采用代持来操作,比较合适的期权激励计划:我建议是&b&天使轮后,A轮前&/b&实施第一次激励计划,这一次大概会花掉整个期权池的&b&1/3&/b&。因为越是早期,对于核心员工来讲风险越大,所以这一次对于整个期权池的消耗是比较大。&/p&&p&四、&b&如何行权&/b&与如何&b&确定行权价格&/b&(事实上是自由约定的):我用下面这张图来描述吧(不详细做解释,这部分内容挺复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0eb062b93cfe4f1eab06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0eb062b93cfe4f1eab06_r.jpg&&&/figure&&p&五、&b&退出机制&/b&:类比联合创始人的退出机制设计,因为期权行权之后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股权,主要分行权期前退出行权后退出,行权后退出又分为过错退出和无过错退出两种退出方式。&/p&&p&&br&&/p&&blockquote&&b&投资人层面:追逐资本的优先权【告诫创始团队】&/b&&/blockquote&&p&&br&&/p&&p&一、&b&持股比例&/b&:种子阶段(5%-10%,对应估值300万-600万之间);天使轮阶段(10%-20%,对应估值在1000万-5000万之间);以上估值区间不是完全正确,具体根据投资人给出的估值为准。往后A/A+/B/C/D等直到上市挂牌前的这轮,是根据项目的具体发展进度来确定,如果项目呈现的一直保持上升发展趋势,建议小步快跑的融资方式。这样不至于让股份稀释太厉害,前后估值拉开过大!&/p&&p&二、&b&投票权&/b&:关于投票权方面投资人通常情况会要求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和股东会中的一些保护性条款。投资人之所以会这么要求,一方面基于对资本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基于对创始团队的不信任造成的。&/p&&p&三、&b&优先权&/b&:优先分红权、反稀释权、领售权、随售权、优先清算权、优先认购权以及其他特殊权利。以上这些优先权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的资金能够快速进入,快速退出,至于具体的细节,每个权利代表什么意思,这里面非常复杂,包括怎么和投资人进行合理的商业博弈,都是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的。&/p&&p&&br&&/p&&blockquote&&b&股东(合伙)协议的相关法律风险【简要提示】&/b&&/blockquote&&p&&br&&/p&&p&&b&*注释:&/b&由于回答此问题的内容太多,这部分先点到即止!&/p&&p&一、决策和议事规则&/p&&p&二、竞业禁止约定&/p&&p&三、保密约定&/p&&p&四、配偶股权处分限制&/p&&p&五、继承股权处分限制&/p&&p&&br&&/p&&blockquote&&b&法律文件【简要清单*不全】&/b&&/blockquot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daeb567bc9fc8b0b2aff66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daeb567bc9fc8b0b2aff66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以上回答基本能解决题主的问题,结尾部分涉及的是具体的法律服务层面,所以比较粗描淡些,如果有复杂个案需要帮助的,可以加微信 : fawuvc
也可以在值乎上直接提问!欢迎私聊骚扰!也可以线下约谈!输出有价值,闲聊勿扰!&br&也可以直接报名关于这个话题的live,&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825984& class=&internal&&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a&,我会着重分享这部分内容,输出自己的一些实际案例剖析。&/blockquote&
作者:方君祥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题主,你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并和知友们分享这个话题:人力资本时代的股权架构设计。事实上,我在考虑分享这个话题的时…
&p&对创业者来说懂一些财务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创业初期人手紧张,有时连会计都请不起,很多财务上的事只能亲力亲为,指望代账会计给你提供合理化建议是不现实的。&/p&所谓术业有专攻,对老板来说,财务知识掌握得当然越多越好,但毕竟是老板不是会计,太专业没时间也没必要学,你只需要把握住几个关键点就可以了。在此提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p&&b&一、能看懂管理报表&/b&&/p&&p&首先要能看懂三张表,这是基础!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个时点(年底或月底)企业资产和负债配置状态,好比我们打战略游戏,资源不能只集中在某一方面,合理均匀的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损益表反映某个时间段(月度季度年度)企业经营成果,就是从会计的角度计算公司赚了多少钱。现金流量表反映某时间段企业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由于是收付实现制,可以验证损益表的真实性,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重视。&/p&&p&&b&资产负债表:&/b&资产负债表源自一个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左边是资产类项目,列示了公司可控资源的分布状态,右边按所有权分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大类。大多数项目的名字都可以望文生义,比如货币资金、存货、应收应付账款等等,不难理解。也有不那么好懂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等,不理解没关系,这些科目小企业使用率不高,有些就是会计专家们跟自己较劲的产物,随时有变化的可能,当老板更不用记这个,只要捡能懂得了解一下即可。&/p&&p&货币资金多了意味着资金的闲置,存货多了要考虑资产跌价风险,大额应收账款挂账上相当于无偿把家里的钱放在别人家,时刻都有倒账的可能,固定资产就像它的名字,流动性较差,买多了一样有产能无法释放的问题。&/p&&p&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对小企业来说所有的负债都是短期的,时刻都有被人上门追债的风险,短期借款是欠银行的钱,一般都是一年期到期就要还,晚一天都不行;应付账款是欠客户的货款,一样要按合同约定还款,但有时也可以拖一拖(当然要冒失去信用的风险);应付职工薪酬是欠员工的钱,按说民工工资不能拖欠,但办法还是有的,平时月底可以只付基本工资,到年底再发大额的年终奖,对资金紧张的创业公司可以较好的缓解资金压力。年底再没钱还可以忽悠现金变期权,不用付现金还可以留住员工与公司共存亡。&/p&&p&所有者权益类的项目在报表的右下方,都是让老板们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等等,其实这些也是财务专家自己跟自己较劲硬想出来的,全不用记!我们只要知道公司所有资产的所有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借别人的,要还!一部分是股东自己的,只要公司在,可以永远不还!至于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大小,恕我直言,知道即可,不用太在意。不论公司处于什么阶段,信用永远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所有者权益,失去信用,哪怕注册资本高达10亿,也只是个账面数字而已。&/p&&p&&b&损益表:&/b&损益表是由加减计算公式组成的报表,收入类项目加减成本费用类项目等于利润。看损益表时创业者一定要学会区分经常性收益(主要指经营所得)和非经常性收益(包括偶然所得和部分资本利得)。经常性收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投资者最关心的地方,计算公式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非经常性收益不稳定,具有偶发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点,但在某个时间段也可能获得巨额收益(比如房价或股票投资的大幅上涨),俗称发横财,主要包括投资收益(这个要具体区分,如果是持续稳定的收益也可以划入经常性收益类)、营业外收支等。&/p&&p&其他综合收益是近年来损益表新加的项目,主要用来核算公司已实现但未变现的资本利得或损失。比如公司拥有的房产或股票升值了,但还未出售,说是赚了但赚得是账面浮盈,没有变现未来随时有贬值的可能,所以不能视为当期收益,但也是股东所得,加到所有者权益项目中。&/p&&br&&p&&b&现金流量表:&/b&看现金流量表算是比较专业的财务技能,老板们如果学不过来,现金流量表可以不用学太深,也不用一个月看一次,季节性强的行业可以按周期关注,经营稳定的半年关注一次也可。实在看不懂就看银行流水,差别不大。要知道现金流量表的重点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如果这个数字和净利润基本一致(通常应该稍大一点),那企业在现金流方面应该就没大问题,如果相差较大,或高或低都不算正常,应该找找原因。平时对现金流的管理最重要的手段还应该是做好资金计划,计划做好了,又能严格执行,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自然会降低。&/p&&p&&b&二、时刻关心现金流&/b&&/p&&p&流动的现金流就好像公司流动的血液,很多创业公司有好想法,但没钱什么都干不了,有钱了,不会花,一样会失败。&/p&&p&企业的现金来源是多方面的,眼前看得到的是账户里的存款,但我们不放太多在里面,多了等于浪费。所以保证现金流不在于保证有多少存款储备(有人说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公司的帐上有不少于6个月的现金储备,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关键是需要用钱时能随时拿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资金收支计划,寻找多个资金来源渠道。&/p&&p&1、做一个合理的资金计划表,长短期的都应该有。现金流出也会流入,所以一味强调现金储备是只考虑流出没考虑流入了,只有量入为出才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p&&p&2、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固定资产变现能力弱,创业初期,少卖楼多租房、租设备,有闲钱买理财也要注意长短期结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p&&p&3、信用也是钱,要寻找快速提现的融资渠道。如果可能,最大化的利用个人信用、公司信用,找金融机构提供信用额度,越大越好,平时不用没有成本,要用时随时提现,方便快捷,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现金储备方式。&/p&&p&&b&三、要有预算&/b&&/p&&p&不需要多正规,但预算是必须的,大到年度经营计划,小到一个会议的召开,提前做个预算就是对未来作一次规划,有时项目负责人做了一个不靠谱的计划,你知道有问题可又说不清问题在那,就可以让他做个预算,预算出来了,说不定提议的人自己就把自己否了,这样等于无形中多了一道关口,也不用做恶人了。&/p&&p&预算也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手段,很多项目头开的很好,到后来没成功就是因为过程没有控制好,有了预算按进度可以实时比较,控制过程。所以老板们可以不懂做账,但预算计划书是一定要会看的,最好亲力亲为。&/p&&br&&p&&b&四、了解一些基本的内控知识,学会控制风险&/b&&/p&&br&&p&所谓内部控制是为了防范风险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错报和舞弊的发生。如果风险已经发生就意味着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老板们也许收获了经验,但失去了金钱,甚至整个公司,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想出现,所以内部控制怎么重视也不为过。&/p&&p&做为出资人,防范风险是自然反应,内控手段老板们多少都会点,比如找可靠的亲戚当出纳管钱,找父母妻子当采购员之类,创业初期人手不足,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后期企业发展了,就要再学一点理论知识。内控的核心就规范化、流程化,一切都要按制度来。那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呢?个人理解就是分工要科学,一人为私,两人为公,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能通力合作,又要相互牵制。&br&&/p&&p&财务核算方法有时可以照搬,但内控制度不可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规模,甚至不同的员工,建立出来的内控体系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老板不断学习和调整,找到合适自己企业的内控制度。&/p&&p&&b&五、学会区分成本与费用&/b&&/p&&p&老板要学会分清成本和费用的关系,要知道成本是依附于产品,费用不是;成本是要和收入配比结转的,费用是当期发生的,两者不是一回事。实务中两者的界限也可能不那么清晰,业务经理为了完成任务会把费用成本化,也可以隐藏利润把成本费用化。了解清楚就不会轻易让人忽悠,如果学精了,就可以做盈余管理,去忽悠别人。&br&&/p&&p&&b&六、学会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b&&/p&&p&很多公司上信息化管理软件就是个面子工程,嘴上重视,心里无所谓,指望着信息化软件能省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链公司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