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广告视频2016违法广告为什么没人管

鸿茅药酒带来的深思:虚假广告应该如何整治_股城消费
鸿茅药酒带来的深思:虚假广告应该如何整治
发布:股城消费
入罪难、量刑轻、判例少,导致虚假广告罪并不能对虚假广告发布者产生实质震慑。专家建议,应该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欺诈”来定责虚假广告,一旦认定为虚假广告,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如何定责虚假广告
内蒙古凉山县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跨省拘捕谭秦东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将鸿茅药酒违法广告问题推向舆论高点。据《健康时报》报道,过去10年,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平均每个月22次,并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随后,律师、学者纷纷撰文直指鸿茅药酒涉嫌虚假广告罪,知名打假人王海在微博呼吁以虚假广告罪对其进行立案侦查。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对于虚假广告罪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即使以虚假广告罪追究了企业的刑事责任,还是不能真正震慑到企业。我建议针对虚假广告问题,应该‘打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对消费者而言就是欺诈。消费者就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标准,要求三倍赔偿。这样即使不追究企业的刑事责任,也足以起到震慑作用。因为一旦发布了虚假广告,那么卖的越多,赔偿也越多。”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教授刘俊海建议。
相比获益虚假广告违法成本偏低
去年,因身影遍及全国十多家电视台而走红的“广告神医”胡祖秦,经媒体曝光,被以涉嫌虚假广告罪刑事立案,并对虚假广告发布者产生短暂震慑。然而,记者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面对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问题,实际以“虚假广告罪”定罪的案例只有几十起,最终量刑也以一年有期徒刑以下惩罚居多。
“这个数据恰恰说明虚假广告罪根本不足以对虚假广告发布者造成实质震慑。”维权专家杨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作出违法行为时,一定会有一个成本考量,“当它的风险远远小于获益时,就会有很多人铤而走险。这正是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
杨鸿进一步指出,结合目前的虚假广告监管状况来看,企业因为虚假广告遭受处罚的成本是很低的,“如果发布了十起只被发现一起,就会有侥幸心理;即使被处罚了,比起因此获得的利益也是很少的”。针对虚假广告问题,鸿茅药酒方面近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这些广告一般是当地经销商投放的,广告内容是鸿茅药酒公司提供给当地经销商的,但投放前,经销商作了哪些修改,如何使用这些内容,他们“不得而知”。
杨鸿指出,企业为了回避法律责任,广告投放过程确实多由经销商发布,在双方的经销合同中肯定是要求经销商不能发布虚假广告,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授意经销商发布。“这种情况很难追究到企业的责任,即使因为虚假广告处罚了,企业也会把责任推给经销商。”
虚假广告入罪难
刘俊海告诉记者,目前虚假广告主要受广告法调整,按照广告法的定义,被认定为虚假广告的情形有: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违法广告和虚假广告不能完全等同,虚假广告一定是违法广告,但反之未必。”刘俊海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对虚假广告的认定要比一般违法广告认定更严格,虚假广告入罪则更加谨慎。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5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造成人身伤残等。
“按照刑法上述规定,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时,才会考虑追究虚假广告的刑事责任。但在具体操作中,并不好认定。比如,违法所得、经济损失并不容易计算。”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指出。有律师甚至直言,虚假广告罪已成“空挂罪名”,即该罪名存在于现行刑法中,但以此罪名入罪的案例极为少见,甚至多年不存在。
许浩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虚假广告的监管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因虚假广告所造成的民事责任也主要以损害赔偿为准,很少作出惩罚性赔偿。“如果消费者看了虚假广告购买了商品,实际上就构成了民事上的欺诈。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应受到广告法所调整,也应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涉及的欺诈行为。所以,对于虚假广告,消费者应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三倍赔偿。”刘俊海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许浩也建议,要想解决虚假广告泛滥问题,除了工商部门、食品药监等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重点广告主、重点广告公司、重点媒体的检查和监测外,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如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和集团诉讼制度。
“惩罚性赔偿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通过法院判处的由侵害人向被侵害人支付超过实际损失金额的一种损害赔偿。”许浩进一步分析,行政机关进行监管的成本非常高昂,而通过惩罚性赔偿鼓励民事诉讼,让每个消费者都愿意主动提起诉讼,那么整个社会支付的监管成本将最低,收益也最高,且有利于形成诚信经营的良好市场经济秩序。鸿茅药酒涉嫌广告违法追踪:经销商曝广告内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田术平
&&& 新闻回顾:
  本报3月18日以《鸿茅药酒涉嫌广告违法?》为题,对鸿茅药酒夸大功能主治,利用专家、明星、患者做疗效证明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报道。
报道刊发后,来自河北秦皇岛、湖南怀化、辽宁、山东等地的一些读者提出疑问:为什么“鸿茅药酒”的非法广告被曝光后还在播出?企业哪来这么大的胆量?主管部门为什么不制止?
  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再次对部分经销商及业内人士进行了调查采访。
  违法广告到底谁在做?
  在3月18日的报道中,鸿茅实业副总经理张一平强调:“违法广告都是代理商背着我们做的。”这一说法受到业内人士杨先生(化名)的反驳:“经销商在代理某品牌时,一般都会与企业或总经销商签订产品代理协议。签合同之前,经销商一般都会缴纳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保证金。一般由企业或总经销商提供广告版本,播出费用由经销商自己负责,经销商会根据本地的特点对播出内容有所侧重。鸿茅药酒在北京、河北的广告相比较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一样的,如两地都在说鸿茅药酒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引用形象代言人陈宝国、德德玛参观鸿茅药酒企业时所说的话,这些内容经销商怎么可能自己制造?片中的陕西老汉伍春城,还有那个没有标明地址的李素萍,以及所谓的专家马必生、梅宏林、刘立等,几乎全国所有播出的鸿茅药酒广告内容基本一致,这怎么能说是经销商自己制作的呢?”
  据了解,在地级电视台播出一个月的广告费用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几十万元。“我不可能自己出钱去拍摄广告。就是拍也会用本地的患者,那多有说服力!怎么会去用一个陕西的老头?”河北经销商宫先生(化名)说。
  业内人士杨先生告诉记者,对于经销商播出违法广告的情况,厂家、总经销商早就心知肚明,只要不出事,一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了问题立即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全国这么多经销商,出了事情厂家不可能全部负责任。但实际上,在双方签署的经销协议当中早已注明“广告的费用由经销商负责”,也就是说,经销商只负责播出的费用,而播出内容是厂家提供的。
  记者问:“既然厂家有药监部门批准的带有广审字样的合法广告,为什么不播出这些合法的广告呢?”
  经销商宫先生回答说:“这些广告都是论秒收费的,首先是贵,一般经销商投不起。再者主要销售对象是农村的消费者,你如果按审批内容播出,老百姓根本不会买。因为审批的内容说得不到位,你必须利用所谓专家、患者现身说法,老百姓才听得清楚,看起来又像个健康类节目,电视台可以打个擦边球。”
  这一说法在石家庄电视台广告部业务经理马晔斌处得到了证实,他说:“超过30秒的广告根本不用审批,也无法审批。”
  杨先生告诉记者,鸿茅药酒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广告内容与说明书的内容是一致的,但在地方媒体播出的广告肯定会有所“发挥”,鸿茅药酒有专业的营销团队,个个都是炒作的高手。张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曾经成功操作了“婷美”保健内衣等品牌。
  据杨先生分析,“现在许多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你必须把适应症说得越多、越玄乎,他会拿自己的症状去比较,正好他有这个症状,一看符合自己,于是就会去尝试。炒作健康概念是目前保健品、药品屡试不爽的妙招。一般都会说必须服用一至几个疗程,等你发现吃了不管用,经销商一般会用所谓的医生、客服售后人员继续对你进行‘咨询’,他会说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等有差异,建议你再服用一个疗程,直至你发现确实不管用,或者吃不起为止。等你找他投诉时,他要么拖延时间,要么干脆置之不理。如果你到有关部门去投诉,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有处理结果,此时,他们早已赚得盆满钵溢,即便被相关部门处罚也是很轻的,与其所产生的利润相比是九牛一毛。”
  张一平多次表示,鸿茅药酒在央视投放的广告都是合法的。针对此问题,杨先生指出:这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大媒体审查严格,管理也比较规范,鸿茅药酒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卫视主要打品牌,而在地方媒体重点做疗效宣传,目前在对地方媒体的广告监管上还存在许多盲点,一些媒体为了经济利益往往放任违法广告播出,而鸿茅药酒的主要消费者在农村,选择地方媒体是他们营销上采取的措施之一。如果有人查,厂家可以把责任推给经销商,有时为了自保不得不放弃一个地方的市场,亦不会对全局造成影响,大不了可以再换一个经销商。
  河北省药监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广告发布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找媒体发布广告,一种是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经销商发布广告。在河北药监部门查处的违法广告中90%属于后者,药品经销商为了推广产品促进销售,随意夸大药品疗效,大肆发布虚假广告。由于药品监管部门只负责药品广告的审批,对违法发布的药品广告,只能依据《药品广告审查办法》,暂时停止其产品在全省辖区内的销售。这种区域性处罚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利益触动很小,经销商的违法成本也很低,这就使得经销商在利益驱动下频繁“顶风作案”。他进一步解释说,药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是广告利益的受益者,但生产企业是广告发布的真正源头。
  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宫先生从事药品经销十几年,代理鸿茅药酒的同时还代理其他品牌的产品,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宫先生说,他当初代理鸿茅药酒时并不顺利,主管市场的张一平并不看好他的能力,曾几次拒绝他代理该品牌。但由于宫和当地药监、工商、广电等部门有特殊关系,鸿茅药酒原代理商的广告在当地电视台等媒体无法播出,产品也就卖不动。原经销商只好主动放弃。在鸿茅实业董事长鲍洪升的斡旋下,他顺利拿到了该省的代理权,他一出面,各路主管部门一路绿灯,他也成了有关部门的座上宾。据宫说,他每年给一个地级市电视台的广告费用就是数百万元。因此,能否在当地播出广告、能否协调主管部门关系,是衡量一个经销商是否“称职”的主要考核指标。
  宫先生介绍,由于违法广告的问题,许多消费者和媒体都找过他的“麻烦”,但投诉人何时到的主管部门、说了什么话,宫很快就会知道。接到投诉或是媒体调查,相关部门不是主动向上级汇报,更不会采取什么措施,第一个首先通知的是宫,让他想方设法摆平,如果追得紧,主管部门有时候也会做做样子,让他暂停几天,或者象征性地罚点款,风声过后原样继续。一位消费者曾经拿着刻录的违法广告光盘先后到药监、广电、工商等部门投诉,相关部门口头答应会尽快处理,但后来就没了下文。经常发生消费者到有关部门投诉,不是找不到人,就是被踢皮球的现象,要么就以人手不够、没有处罚权等来搪塞。
  “其实这都是借口,关键是他不想查,他们一听说是投诉我的,干脆置之不理。”宫颇为自得地说。
  曾先生自称是宫的徒弟,对宫的办事能力颇为赞赏。其代理某药厂的“××胶囊”,由于做违法广告被媒体介入调查,当地工商部门确实让其停了几天,并遣散了所有人员,后来宫出面帮他打通各路关系,很快又重新开张,售价也由受“处罚”前的每盒147元涨到了197元。“我要把以前的损失补回来。”曾说。
  宫告诉记者,张一平在鸿茅公司专门负责市场,段炬红专门负责与主管部门之间打通关系。
  鸿茅药酒是否暴利?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曾试图了解经销鸿茅药酒到底利润如何,宫先生一直守口如瓶,他简单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每瓶鸿茅药酒的进价是198元/瓶,市场销售价大约250元/瓶,他每年用于广告的投入仅石家庄一个电视台就是100多万元,全省11个地市,少说也得几百万,这还不算平面媒体及县级台的广告费用,此外还有工资、运输、管理等费用。“除了税费我都负责。”
  记者问:“每瓶会有10元的纯利润吗?”
  “要是只有10元的利润,那我们就不会干了。”宫先生说。  
(责任编辑:孙孟)
09-03-02 08:19·
09-02-04 14:43·
08-12-10 08:21·
09-04-21 07:34·
09-01-14 17:24·
09-02-24 10:34·
08-11-26 07:13·
09-01-13 13:41·
08-10-30 08:18·
09-02-25 09:57·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鸿茅药酒违法2630次,竟然安然无恙继续热卖!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这次事件你怎么看?
帖子1233&积分5516&金钱4819 元&姑苏币487 个&注册时间&
近日,红星新闻的一篇文章,让鸿茅药酒慌了神。
(106.44 KB)
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鸿茅药酒是毒药」成了这两天网络上最热的流行语。这看似调侃的话语,背后也代表了大家对鸿茅药酒的看法——鸿茅药酒真的有「毒」。
(108.41 KB)
自称由67味中草药配制成的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可令人费解的是,一边是鸿茅药酒违法广告在各地被查处,另一边内蒙古食药监给鸿茅药酒发出的广告批文却从未间断。责令其暂停销售也一直没有停得下来。一方面拿到国家食药监部门批的药品批文,申请到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另一方面从明星代言到电视广告植入,不断营造其保健品形象,在药品和保健品市场左右逢源,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175.35 KB)
按照鸿茅药酒的说法:
取 67 味中药,经古法炮制,可以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妇女气虚血亏。
还曾作为“中华老字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在
年两次入选“CCTV·国家品牌计划”。
这么看,鸿茅药酒没什么问题!
但结合广告一起,问题就大了!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画面并不陌生:
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
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六十七味药材好,呵护爸妈更周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
明星们拿着鸿茅药酒赞不绝口,每天两口,健康长寿。
一群老年人手舞足蹈地唱起了赞歌,个个面色红润,摆臂晃腿扭臀样样通,最后还不忘打上亲情牌,呼吁天下儿女买买买。
(109.88 KB)
广告轰炸带来的心理效应:这是一款包治百病的酒,这是一款与孝心等价的酒,这是一款有病没病都得喝两口的酒。但这还是改不掉鸿茅药酒的属性,是药不是酒!
是药三分毒,你还让人天天喝?
看看这67味中药,里面的猛货可不少。何首乌、附子、槟榔、半夏、苦杏仁,这些可是真正的毒性药材。
(36.88 KB)
然而,各食药监部门愈加严厉的处罚, 却没能遏制住鸿茅药酒一路攀升的销量。仅在15年,鸿茅药酒就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税收近6000万元。究其原因,狂轰滥炸的广告是大功臣。鸿茅药酒开始改头换面,向热播影视剧低调植入。《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中国式关系》《老爸当家》《我的岳父会武术》《我的!体育老师》《老农民》等都市类热播电视剧,都有鸿茅药酒的身影,或接入台词,或道具展现。
(63.41 KB)
网上关于鸿茅药酒的事情已彻底发酵,大家也看透了鸿茅药酒的伎俩。不仅如此,连人民日报都开始点名鸿茅药酒。相信今后的鸿茅药酒,不管是作为酒,还是作为药,都没几个人会买了。
(106.79 KB)
鸿茅药酒靠着虚假宣传就可大笔捞金的日子,也随着国家广告法的逐步完善,随着公民意识形态的提升,一去不复返。这些靠着神广告糊弄大众的日子,也必将走到终结。
讨论:你给爸妈买过鸿茅药酒吗?这次事情大家有啥观点呢?
[ 本帖最后由 粉粉粉团子 于
10:14 编辑 ]
他们都喜欢这个帖子哦,你呢?
帖子2825&积分25932&金钱4868 元&姑苏币1994 个&注册时间&
开门,红毛快递送温暖了!
帖子6870&积分29914&金钱13989 元&姑苏币29385 个&注册时间&
&不想看这广告&
帖子423&积分854&金钱632 元&姑苏币2770 个&注册时间&
帖子4694&积分13317&金钱0 元&姑苏币20929 个&注册时间&
帖子329&积分185&金钱0 元&姑苏币2012 个&注册时间&
&厉害了( _)&
帖子35630&积分48925&金钱0 元&姑苏币18788 个&注册时间&
帖子710&积分4250&金钱3235 元&姑苏币4501 个&注册时间&
&包治百病的红毛药酒&
帖子3371&积分10418&金钱8412 元&姑苏币64452 个&注册时间&
UID2614908&帖子3371&精华&积分10418&金钱8412 元&威望0 &FB指数0 &爱心指数0 &汽油6 升&姑苏币64452 个&阅读权限3&性别男&来自苏州&在线时间3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帖子1547&积分864&金钱0 元&姑苏币8140 个&注册时间&
&以前很火的时候想给我爸买的,幸好没买&
帖子81&积分71&金钱20 元&姑苏币1195 个&注册时间&
&为什么能作为CCTV品牌&
帖子164&积分902&金钱10 元&姑苏币1047 个&注册时间&
&这是要毒死我们的长辈啊!&
帖子8869&积分37592&金钱30257 元&姑苏币13176 个&注册时间&
&这个广告好像最近苏州台不在放了。。。还是我没注意了,这种东西吧,说是保健品也算不上,是药么也达不到药的标的。。&
帖子20679&积分421124&金钱395237 元&姑苏币14045 个&注册时间&
&之前我婆婆说有效呢,公公喝了一年&
帖子20679&积分421124&金钱395237 元&姑苏币14045 个&注册时间&
帖子13478&积分30055&金钱8 元&姑苏币18878 个&注册时间&
&从来不买保健品给老人&
帖子7965&积分18077&金钱13924 元&姑苏币21035 个&注册时间&
帖子779&积分17647&金钱1835 元&姑苏币1552 个&注册时间&
&我曾经买了给我妈&
帖子315&积分178&金钱10 元&姑苏币1438 个&注册时间&
&红毛屡教不改&
帖子315&积分178&金钱10 元&姑苏币1438 个&注册时间&
&估计要倒闭了,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是毒酒了,作死啊&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后方可操作。&&&&
与TA有关:@你关注的人,就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到TA哦最多添加10人
发表帖子[可按 Ctrl+Enter 发布]&工商总局公布鸿茅药酒等十大严重违法广告_辽视第一时间_腾讯视频鸿茅药酒终于为其广告付出了代价市场信息网&&& 15:29:32&&&来源: 财富河南&&&评论: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这不鸿茅药酒又摊上事儿了!
  最近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表了一篇&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帖子被众多网友转发,导致鸿茅药酒300多万的退货,最终因严重损害鸿茅药酒公司声誉被警方带走。本身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申诉-删贴解决的问题,而动用警力跨省抓人,对于鸿茅药酒这种处理方式持保留意见。也正是因为这样,舆论再一次将鸿茅药酒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将中医药&有毒论&再次被甚嚣尘上。
  鸿茅药酒到底有没有毒?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非黑即白。但其实是蕴含了中西医两大科学体系的认知问题。
  首先,看事件本身。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医生谭秦东,从其在&美篇&发表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来看典型的西医认知体系。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想说明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表述本身是否符合中医科学依据不予置评,但是标题&毒药&一词博取读者眼球可能欠妥。
  其次,鸿茅药酒在获批之时已经过严格的药品审批程序,即合法的OTC药品。鸿茅药酒其中的67味药,每一味药经过了国家严格的检验,而且鸿茅药酒还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处方、药理、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据了解,在我国审批一个OTC,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既要进行动物试验,还要进行人体试验,并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确认安全可靠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发OTC批文。鸿茅药酒组方作为验方更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检验,早已确定其安全有效性。我们很熟悉的六味地黄丸、阿胶补血口服液、乌鸡白凤丸等都是经典组方的代表。
  这次事件被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是鸿茅药酒组方中何首乌。中医理论专家梁爱华对此表示:应科学客观看待中药&毒性&,鸿茅药酒含有60多味药材,但是半夏、南星、何首乌在这个方子里,整个一天的用量算起来,最后吃到的量只有二十几毫克,这个量是非常低的。比如说我们一天吃到何首乌才24毫克,这个量是不会由于含有某种成分在里面就引起问题的。
  第三,OTC药品更安全。对于OTC的定义,卫生部是这样定义的: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
  既然是国家经过严格审批,专家力挺安全有疗效,为何会被频频质疑呢?
  新京报的报道《屡查不改鸿茅药酒仍在称&所有人都能喝&》;新浪网的报道《鸿茅药酒被责令停售 治病药酒被指夸大宣传》等等。据有关媒体统计,鸿茅药酒至2002年成立以来违反广告法多达2600多次,从这些媒体报道不难看出&&祸出广告,存在表示功能的断言,夸大宣传治疗范围&。不过,碰到同样问题的不只是鸿茅药酒,代表着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同仁堂、陈李济等等老字号同样遇到违反广告法停售的情况。
  为什么OTC中药频繁违法广告法?对于这样一现象,前不久法学专家刘双舟在&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中药确实很特殊,按照法律的要求,药品广告必须和国家批给你的药品说明书保持一致,你不能超过药品说明书做广告。这跟西药有区别,西药的说明书都是说你治什么病的,但中药不是,中药的说明书不是针对某一个病批的,它是针对病因和症状来的,很多用语很专业,消费者不易理解。所以这就给中药做广告带来很大的困难。中药做广告必须转化,内容既不能超出说明书,而且还要让人听得懂,比如说鸿茅药酒的说明书上标明可以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这样给人的感觉能治很多病,引起有些人的误解。所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刘双舟通俗的表述中不难得出,中医药企业频频躺枪的真正原因&&现阶段国家对中西医OTC广告审批标准是一刀切,这是现阶段广告法的是一个漏洞。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医药了。中医药文化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国家应该加快中医药方面的法制建设,至少确保中西医在同一条跑道上。
  这当然不能成为鸿茅药酒的借口,有业内人士表示:&鸿茅药酒广告违法问题由来已久,这其实是市场和销量之间的矛盾。上面要销量,下面宣传攻势难免越界。&鸿茅药酒作为中医和蒙医结合的产物,67味药材中医蒙医精粹的组合,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一味追求市场效益;第二缺乏与目标市场的有效沟通,久而久之沟通渠道阻塞,矛盾爆发。企业快速发展同时,需要停下来检视一下自身发展,这样企业才能不断稳步前进。
  中医药有毒论中医认知普及才是解药
  近年来中医药遭遇到的种种非议与质疑,有毒论声音此起彼伏,就连方舟子这样的人都出来大肆反对中医。中医药有毒吗?无价值吗?当然不是。从世界针灸学会、世界中医中药联合会的成立到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从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印迹到今年川贝枇杷膏在美国的脱销。早已证明中医药价值所在。
  我们的邻国日本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优质药材,出口欧美中成药,8成以上都是日本垄断,甚至美国科学家已经率先发现中草药提取成分汉防己碱可以治疗埃博拉感染,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我们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宣传,宣传什么?宣传正确认识不同科学体系。&中国的科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科学,不能把西方科学当作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治疗观以及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是一套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在防病治病中效果确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用西方医学的观点来理解和评判它。&中国中医科学院柳长华教授表示。
  具体点就拿毒来说吧,在西医里面是谈毒色变,而在中医就是另外一套体系,中药有毒的说法,《神农本草经》里面就说药有上中下三品,下品是有毒性的,是攻病的!中医说的毒是毒性,不是有毒成分。比如王老吉中的夏枯草,云南白药的草乌,龙胆泻肝丸中的龙胆草,牛黄清心丸中的朱砂等等。&所以这就是一个认知问题。
  鸿茅药酒事件的发生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激起全社会关注,从而对全社会进行以中医药科普宣讲。
  中医药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战略,更需要像同仁堂、白云山陈李济、鸿茅药酒企业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药,消除中医药传承和国际化中的障碍,实现中医药创新性突破。同时也要充当社会中医药科普员。
责任编辑:曹静
客服电话:010--
Email: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绒线胡同28号天安国汇公寓8088室 邮编:100025 &举报电话:
Copyright (C) 市场信息报 晋新网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晋ICP备号
页面执行时间:秒
Powered By:scxxb.com.c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茅药酒广告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