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包含哪些产业有哪些产业,新经济包含哪些产业产业是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热线:028-
成都将重点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 到2022年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以上
记者 殷航 赖芳杰 谢燃岸
编辑:许成嵩
制图杨仕成
  今年9月,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一职落槌,标志着这个为统筹推进新经济发展而专设的部门正式启动运转。作为国内首个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城市,足见成都对新经济的重视。
  11月9日,成都市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已勾勒出新经济发展蓝图。未来,成都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力争全市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人。
  成都新经济蓄势待发
  总量指数全国第四 与上深杭等城市有差距
  在过去的10余年里,成都的新经济因子已开始萌芽。
  2003年,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2010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2015年,在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下,成都的新经济开始蓄势待发。
  目前,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力分别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截至2016年,成都市拥有各类研发机构965家,科技企业2439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
  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聚集的共享经济企业超过100家,2017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050.7亿元。
  虽然成都新经济产业开始发力,但尚未形成生态圈,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尚无一家独角兽企业,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重点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
  力争到2022年独角兽企业超过7家
  在新经济领域,成都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记者了解到,成都将以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为基本路径,以发展新经济形态和培育新经济应用场景为着力重点,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
  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人。
  对此,成都将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亮点1 蜀才归蓉
  培育一批猎头公司 建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人才库
  在成都发展新经济产业的规划中,人才可谓重中之重。对此,成都将构建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协同体系,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推进“蜀才归蓉”,除瞄准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引进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人才和团队外,还将培育一批“猎头”公司,建立对企业和创新团队引进使用新经济人才的奖励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还将加强新经济人才培育,鼓励新经济平台企业与在蓉高校联合办学和深度合作。建立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人才库,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新经济领域知名企业嵌入式学习。
  亮点2 成都服务
  推进消费提档升级 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消费”品牌
  一直以来,成都素有“千年商都”美誉,如今新经济来袭,成都的消费如何转变?记者了解到,成都将大力推进消费提档升级,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品牌。
  具体来看,成都鼓励发展个性消费、定制服务、定制消费,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个性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旅游产品,推动消费服务的精细化和精品化。
  同时,跟踪世界消费潮流,培育和引进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成都消费”向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打造国际时尚之都。成都提出新经济发展“五新”路径|新产业|新经济|成都_新浪新闻
“五新”路径
成都新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其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表现形式,新技术、新组织是驱动力量,共同构成集成、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
昨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成都将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动力引擎和现代化经济体系。
会议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当前,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新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会议指出,成都必须要准确把握全球新经济的发展大势,还要准确把握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态势和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消费应用市场庞大、地域文化基因独特、要素资源约束倒逼的比较优势,尊重规律、研判趋势、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为此,成都提出了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的基本路径。
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就是要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到2022年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R&D经费支出占比达4.3%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以上。
坚持以新组织为主体,就是要推动各类创新组织、创新企业迅速成长,培育扶持一批独角兽企业,聚集一批新经济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人。
坚持以新产业为支撑,就是要顺应新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工艺流程、产业场景、创意设计和生产要素组合再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力争到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以上,形成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汽车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文化创意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坚持以新业态为引擎,就是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建立“互联网+”创新联盟,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精准医疗、互联网教育、IP经济等新业态。力争到2022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2.2万亿元,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100%。
坚持以新模式为突破,就是要加速发展平台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共享经济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到2022年大数据应用更加广泛,共享经济规模显著增强,打造一批交易额过百亿的示范平台。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都要勇于解放思想,必须以开创新时代的政治勇气和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风尚,全力创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让新经济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释放。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经济”下,企业转型包括哪些方面_百度知道
“新经济”下,企业转型包括哪些方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产业结构的转型三大核心:(1)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2)产业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3)产业布局上有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1.首先是向创新驱动转型。推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的转变。2.其次是向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3.向智能制造转型。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转变。4.向服务化转型。他说,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39.3%,分别较美国和韩国低24和22个百分点。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两端延伸。5.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转型。他透露,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60%,投资率从41.6%上升到47.5%,消费率从52.9%下降到48.6%。他强调要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向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升级”的内容:1.提升产品和技术结构;2.优化产业组织结构;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4.优化行业结构。
随时、随地的企业家商学院
主营:EMBA培训 总裁班 EDP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经济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