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对如何投保商业养老险险,有影响吗

看一次病涨一次保费?4月1日起电子病历新规,买保险要当心了! : 经理人分享
看一次病涨一次保费?4月1日起电子病历新规,买保险要当心了!
财富管理WeFind:在这个噪音时代,我们为您提供有质感、有营养的财富管理资讯。不求多,只求精。
今日配图&丨玛格丽特作品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消息,《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新规已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也就是说,以后每一个患者在任何医院看病的电子病历,都会在联网之后在各个医院互通,且留存30年。
对于投保者来说,如果投保前身体上或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毛病,而就诊记录在联网后被保险公司提前获取,就可能面临保费费率及拒保概率的上调。投保医疗险“宜早不宜迟”的理由,现在或许又新增了一个。
电子病历将最高保存30年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息,为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4月1日起,我国将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新规进行。
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字、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根据新规,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也就是说,以后每一个患者在任何医院看病的电子病历,都会在联网之后,在各个医院互通,并且保存30年。由于保险公司的医疗险出险赔付一直与投保人的病历及就诊记录有着紧密的联系,保险公司也被认为很有可能和医院全面联网,共享电子病历记录。
信息互通,保险可能越来越贵?
对于投保者来说,以前在投保之前或许身体上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毛病,但由于医疗技术条件或信息流通不发达,一些疾病不一定被确诊,或部分“小毛小病”不一定有所记录。
而在新规实施后,电子病历保存30年,从大到小的各种就诊记录或住院记录都可能被视为保险公司核保时的参考,就诊次数较多、有住院史、生活习惯不甚健康的投保者就可能就面临保费费率及拒保概率的上调。购买同样保障的保险,今后投保很有可能就需要花更多的保费。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或许可以考虑在新政尚未全面铺开之时趁早购买适合的医疗健康保险。
如实告知及早投保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在电子病历新政实施前或实施后,投保者在购买健康医疗险时都应如实回答保险公司例行的既往病史调查。否则即使买到了保险,也会在出险时遭遇拒赔。
因为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第二款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第四款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事实上,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如实填写健康告知书上的各类书面询问,即使本身已经患有一些疾病,或者曾经患过一些疾病,也不一定会被拒保的,反而是对投保方将来正常理赔的一个有力保障。反之,如隐瞒一些重要事实,即便以较低的保费购入保险,最后反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最后,也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早为自己和家人规划合适的健康保障。一方面,越早购买就能越早转嫁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购买医疗保险的限制会越来越多,保费相对也会越来越贵。
附:保险公司加费/拒保/拒赔原因排行
据保险网曝光的一份保险公司提供的一份加费“排行榜”显示,排在前10位的加费原因分别是乙肝、体重过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血压高、血尿、血糖高、肾结石、乳腺肿瘤、胃病(胃炎、胃溃疡),其中乙肝、体重过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前4位占到80%以上的比例,乙肝一项超过30%。
拒保原因前十“排行榜”与加费的大体一致,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一、患乙肝买保险可能加费
乙肝已成为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病毒携带者在1.2亿左右,人口占比10%,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乙肝发生率约为7%。
乙肝损害肝脏,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因素,保险公司考量的是它可能对死亡率的影响在增加。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投保,保险公司都会对健康状况进行严格审核、要求体检,对于早期的患者一般可以加费承保,对于中末期的患者其拒保率非常高。来自一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乙肝排在加费和拒保“排行榜”的第一位,占到30%以上。
因此,乙肝患者在投保时一定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配合提交过往所有病历资料,保险公司会给予客观、公正的答复。若不如实告知,在两年内如果转成肝硬化或肝癌,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需说明的是,若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肝功正常的话,其投保也可获得正常健康人一样的费率。
二、体重过重可能加费
由于摄入过量热量、少运动等原因,中国人的体重逐年攀升,肥胖率每10年就增加一倍,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有将近一半的成年人是胖子。排在国人10大死因当中有8项与肥胖有关。因体重过重引起的“富贵病”逐年增多,占到总医疗费近3成。
保险公司在设计险种、厘定费率,是以标准人群的生命表为基础的。在正常标准以外的人群投保时,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体重超重及从事高风险职业等情况下,被保险人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标准人群。保险公司会根据风险不同调整费率,因被保险人体重超重而追加保费的事例非常多,排在加费“排行榜”的第2位。
三、血脂高心脏病风险增3倍
血脂高,即使没有发展到高血压、糖尿病,但有这种发展的危险趋势,可能导致死亡率的提高,如果保险公司接受患有血脂高的被保险人太多,保险公司就会赔本。出于公正性的考量,轻者要加费承保,中末期患者被拒保的几率很高。
保险公司在受理投保的时候,在面对血脂高的被保险人,轻度者是加费,中度以上者就是直接拒保了,你想买保险,保险公司还不卖呢!
四、肝功能异常买保险可能遭延期
肝功能异常是指当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肝功能的代谢异常;如果损害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
保险公司的核保统计数据显示,肝功能异常居加费“排行榜”的第4位,因此这类人群还是蛮多的。肝功是保险体检必检的一种项目,主要通过验血,检测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酸肽酶)这3项指标。如果指标都高的话,说明肝功异常,一般就要加费了;如果高到3倍以上,就延期,暂不承保;如果高达10倍,或者乙肝发展成小三阳、大三阳,可能就没机会参保了。
五、血压太高可能遭拒保
不少人到了中年,患上或轻或重的血压高,当身体出现这情况后,如果想投保住院医疗或重疾等健康类保险的话,保险公司多数会要求体检,并从检查结果再评估做出核保结果。如果只是轻微血压高也许能顺利通过,但稍重一些者则要根据血压高程度核保,其结果主要有除外责任承保、加费承保、延迟承保或拒保。同时,也不排除对于血压高引起的事故作除外责任承保。
六、血尿,也要加费
血尿是寿险体检必做的一个项目,血尿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现象,寿险医学不会诊断血尿背后的疾病是什么,只看它显示的异常指标。血尿既可能是肾结石,或者肾小球发炎,也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尿毒症。尿毒症就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而它们初期的表现就是血尿。所以,保险公司会根据血尿的严重程度,做出不同的加费决定,甚至延期承保。
七、查出糖尿病,保单无法复效
2013年全球约8.3%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平均大约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预计到2035年,该病患者人数预计会上升至5.92亿。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具有不可逆性,只要一经诊断,就不可能承保他的重疾险了;而有血糖代谢异常而没发展到糖尿病,可酌情加费承保。
如果客户的保单失效,申请复效时,保险公司根据客户当前的情况,要求其体检,并依据体检状况,如果查出患糖尿病,则无法复效。
八、乳腺有包块,买保险有除外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越高,长期在高强度压力下生活、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是导致乳癌的因素。
核保人员指出,乳腺增长,乃至出现乳腺肿瘤,患有乳腺肿瘤的人有较高的几率发展成乳腺癌患者,保险公司出于风险的衡量,往往把它列为除外责任。
九、“烟鬼”买保险,要加费
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吸烟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另外,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
保险核保工作人员介绍,吸烟不但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而且也危害身边人(“二手烟”)的健康。经验数据显示,当一个人一天一包烟(20支),连续吸20年,患癌的几率骤然加大,风险系数非常高。所以,在国外用“40支·年”来衡量吸烟者的健康情况(一天一包、20年烟龄=一天两包,10年烟龄)。
在国外,由于生命表的数据完备,所以把投保人士分为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前者的费率比后者高。但在国内还没有区别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来投保,但在核保时会参考其他体检指标加以区别。
十、酗酒身亡保险公司拒赔
现代医学证明:酗酒、熬夜、吸烟这三大不良生活被认为是引起、诱发、恶化应激类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高等)、痛风等疾病的元凶。长期酗酒的直接后果,直接损伤肝脏,肝脏组织开始结成硬痂,当损伤不可逆时,肝脏会逐渐硬化。
核保人士指出,酗酒者的寿命一定会大打折扣,风险大大增加。保险公司一般把它列入除外责任。即被保险人因酗酒导致的身故,保险公司不会给付保险金。若在投保时未据实告知,一旦出事,依照保险法告知义务的规定,解除合约,不予理赔。
---------------------------
来自:圈主综合整理
觉得看文字不够任性惬意?财富管理广播电台已正式上线!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听听男主播性感的嗓音哦!
随时随地猛戳左下角阅读原文,让耳朵即刻怀孕!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判断持中立态度,请读者仅作参考。我们对能确认源头的文章都标明出处,无法确认的亦欢迎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微博:@财富管理wefind
回复A:原创精选 圈主的吐血推荐
回复B:错过悔一年的掘金机会
回复C:强势围观大佬们的最新策略
回复D:那些分分钟颠覆投资观的“黑天鹅”
我们也是最大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买保险等不起,沈殿霞曾因肥胖,高血压被保险公司拒保,卖房求医,花费上千万...
沈殿霞被保险公司拒保,卖房求医,花费上千万
据香港媒体报道:肥肥沈殿霞曾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被保险公司拒保,沈殿霞的医药费开销巨大。记者从一位香港娱乐圈资深人士处了解到,沈殿霞在加拿大治病,那笔费用可用天文数字来形容,沈殿霞不得已最终舍弃加拿大回港就医,就是因为那里的治疗费用太过昂贵。
有消息透露,在公立的玛丽医院,沈殿霞一共动用了3位专家级医生诊治,每位医生每次的出诊费就要2250港币,而每天医生需要巡两次房。那么根据玛丽医院的收费表计算,一个多月时间,她的医药费就超过100万港币。传媒爆出肥姐饮用两万元一剂的中药,为了医病,肥肥将加拿大的房产变卖套现,在她接受治疗的一年多,医疗费高达上千万。
买保险千万不能等,风险是算不出来的.....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 有什么保险适合我爸妈吗?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常识:50后已经不能买保险了、60后也基本可以跟保险说拜拜了、虽然还没有明白保险是怎么回事,好多人就买不上保险了,70后保费已经比较高了,80后选保险正当时,价格低,保障高。90后要有风险意识走入主动买保险的阶段。
有些东西只属于某个年龄,一旦错过就不再有
买保险千万别以这些借口来当托词,例如:我有社保、我要投资、我要买房、我要买车、跟家人商量一下、抽时间去办、再考虑考虑、等手头有空余资金了再说…
有太多的朋友:生病了,想买重疾险或医疗险;年老了,想买养老险或寿险;出意外了,想买意外险……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一旦发生,已经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
在北京最显眼的地方,保监会的广告牌上写着:请不要拿起计算器来计算保险的收益,如果能够计算出来的那绝对不叫风险。保险虽然不能改变生活,但可以预防将来的生活被改变!
在保险公司的大门还为你敞开的时候,抓紧时间吧
一个人值多少钱,只有寿险保单能证明。别人在投保,你在偷笑;别人在交保费,你在到处消费;别人的保障越来越高,你的身体越来越糟。年龄大点,都住进了医院。别人对医生说:用好药吧!多住几天!我有保险!你却暗自伤心。然后对医生说:用一般的药吧早点出院,我没有保险,没地方报销。所以,保费永远是挤出来的,风险永远是算不出来的。
世界名山大川美好风景不胜数,因没时间看而错过风景只是遗憾,但没时间了解保险而错过投保就不仅仅是遗憾了。
一般人是看到才相信,而保险是相信才看到。----周润发!
点击?? “阅读原文”视频展业,微信获客,签单更轻松!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胖子该买什么保险?|保险公司|肥胖|过度肥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胖子该买什么保险?
  文/DM实验室研究员 李剑华
  重度肥胖者一般需要增加20%的保费才能投保,这主要是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糠尿病等病症的发病率,这也意味着肥胖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而如果检测发现患有以上疾病,保险公司有可能会拒保。
过度肥胖可能遭到保险公司拒保
  4月20日,“中国第一胖”孙亮因为过度肥胖,导致心脏等身体器官受压迫,最终出现心脏衰竭而死亡。
  令人唏嘘的是,孙亮年仅22岁,如今体重高达600斤,三年间狂飙300斤。在此之前患有阴囊水肿、皮肤真菌感染、肥胖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衰竭等一系列病症。
  DM保险顾问团成员,泰康人寿深圳分公司李思军和广州分公司李巧芬告诉我们,如果投保人属于肥胖者,保险费将会高于其他的普通投保人,过于肥胖的话,将有可能被拒保。
  小贴士一:怎么判断是否肥胖?
  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²)
  参照标准:BMI的正常范围是18.5-22.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假设孙亮身高1.7米,其体重指数为103,属于严重超标范围。
  根据这个公式,测一测你属于哪个范围?
  小贴士二:哪些胖子更具风险?
  按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为苹果型肥胖和梨型肥胖两种。苹果型肥胖的人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而梨型肥胖则主要表现为臀部和大腿的肥胖。
  其中苹果型肥胖更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病。判断苹果型肥胖可以根据腰围W和臀围H的比得知,W/H男性在1.0,女性在0.8以上为苹果型。
苹果型肥胖更容易引起糖尿病
  小贴士三:肥胖者要加多少保费?
  DM保险顾问团成员中国人寿李巧芬透露,重度肥胖者一般需要增加20%的保费才能投保,这主要是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糠尿病等病症的发病率,这也意味着肥胖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而如果检测发现患有以上疾病,保险公司有可能会拒保。
  以投保人A为例,投保20年50万元的终身寿险。体检时测身高为170公分,体重105公斤,吸气胸围105公分,腰围108公分。体重指数超过36,属于重度肥胖,而且B超提示有脂肪肝,化验血脂升高。按国际通用的核保手册核算出他的额外死亡率比普通高出50%,核保结论:必须加费20%才能承保。如A的保费是1万元,则需要交纳1.2万元。
  小贴士四:胖子应该投什么保险?
  DM保险顾问团成员泰康人寿李思军认为,这一类人群应首先考虑人身寿险,如果单买重疾险,保险公司一般不会对身故进行赔偿,所以在购买时,要挑选含身故责任的险种。其次是考虑健康险和意外险,但无论购买哪种人身保险,体重超标者都会增加保费。
  而保监会规定,对于少儿重大疾病,以死亡为给付(即死亡保险)的保险金额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中,低于17岁(含)的被保险人的保额不得超过10万,其他地方为5万。
  所以,如果是家长为孩子们购买保险的话,一定要记住这些信息,那些吹嘘100万保额的,肯定是忽悠你。
  最后要注意的是,投保人尽量选择含有保费豁免条款的重疾保险,一旦被保险人生重病或者身故,保险赔偿后的续期保费将全部免除。
  总结:太肥胖会遭保险公司各种歧视,所以,平常多锻炼锻炼身体吧!
  (本文作者介绍:21世纪传媒《理财周报》旗下DM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微信号:dmlicai)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21世纪传媒《理财周报》旗下DM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微信号:dmlicai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来自雪球&#xe6关注 肥胖对买保险有何影响?保险公司对超重核保策略是怎么样?来自 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以往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现在已经司空见惯,更多的人是考虑如何减肥和健康的问题。不可否认,由于饮食不健康和缺乏锻炼,现在的超重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了,今天深蓝君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肥胖那点事,具体如下:1)什么是肥胖,如何科学的判断肥胖?2)脂肪怎么分类,吃哪些脂肪才是健康的?3)肥胖对购买保险,都有什么影响?一、如何界定肥胖,影响买保险吗?在谈肥胖和饮食之前,我们先看看如何定义肥胖。我们摸摸肚皮上的赘肉或者称下体重,就能感受到我们是否肥胖,但这样是不严谨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采用 BMI值(体重指数)来判断肥胖,BMI的全称是 Body Mass Index,BMI 与体脂重量相关性很好,早些年测评体脂不方便的时候,医学上还曾经用 BMI 诊断肥胖。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如果BMI值在28以上就算是肥胖的。BMI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知道身高体重就能算出来。BMI虽然适合绝大部分人,但是对于健美人士、孕妇等极端情况,可能还会存在一些误差,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二、肥胖对买保险有什么影响?肥胖除了影响形体美,而且对我们的健康也有不小的影响。深蓝君也查了一些资料,肥胖会对如下我们的健康带来影响:糖尿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统计,80%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者,而当胖子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高血压:肥胖的朋友体形肥大,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身体需求,长期下来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高血压。脂肪肝:由于体内脂肪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形成脂肪肝,又称作脂肪肝变形。严重的是,脂肪肝还会进一步恶化,引发肝炎、肝硬化疾病。综上所述,肥胖人群健康风险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保险公司也会关注投保人的 BMI 值,具体的体现就是需要投保人填写身高体重,下图是某款重疾险在健康告知环节的问询:我们在看个保险核保的例子,深蓝君找了一下某网上热销的产品核保手册:脂肪肝且肝功能正常,无血脂高、BMI<30,可以标准体投保另外对于重疾险来说,一般轻度肥胖都会正常承保的,中度、重度肥胖可能会加费,也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相关疾病一起来看,才能得出核保结论。三、脂肪如何分类,吃哪种才健康?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量饮食,作息时间,病症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主要原因还是饮食相关的因素。美国人肥胖率比中国人高,并不是美国人吃的比中国人多,根据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对比了相同体重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总热量和成分比例。实际上,数据显示美国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中国人的2倍以上。脂肪是我们身体的重要供能来源,同时也是细胞正常生长的重要支持,因此脂肪的摄入对身体来讲是必须的,那我们就先来看看,哪些脂肪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呢?1、饱和脂肪:饱和脂肪最大的特点是在室温下是固体的,比如黄油、奶油、猪油以及椰子油等。长期摄入饱和脂肪的饮食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会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饱和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比如:肉类:肥牛、猪肉、禽类的皮,以及猪牛羊的肥膘奶制品:全脂牛奶或全脂奶制品、黄油、奶酪、奶油2、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能够降低血液中“坏的胆固醇”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不饱和脂肪在室温下通常是液体的。常见的不饱和脂肪如下: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橄榄油、大豆油等鱼类:脂肪含量很高的三文鱼、鲭鱼、鲑鱼和鲱鱼等美国心脏协会推荐,我们日常所摄入的大多数脂肪,应该是不饱和脂肪,并且尽量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不过提醒大家不要过分迷信不饱和脂肪酸,因为这是高能量物质,摄入量过多肯定会导致肥胖。3、反式脂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反式脂肪来源是加工食品中的“氢化植物油”,也就是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烘焙行业是反式脂肪的大客户,有烘焙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许多甜品、点心都要加入软化的固态黄油。同样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还有很多,比如冰淇淋、奶精、抹茶粉等。卫生部在国家标准《GB》中也提到:国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g,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在这个范围内,反式脂肪对人体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国家疾控中心对北京和广州的调研,反式脂肪的摄入量只有0.3%,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是偏低的,所以也不用过分地担心,但还是要注意儿童要尽量避免大量食用糕点和糖果。今天深蓝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了一下肥胖和饮食的话题,老实说我也是胖子,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也会尽量注意。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管住嘴,迈开腿,和大家共勉:)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伙伴,让我们一起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不卖保险,只解决问题。只推荐性价比最高的保险。关注深蓝保微信公众号(搜索:深蓝保),查看推荐精华。
请小编帮忙推荐,谢谢听说肥胖对购买保险也有影响 具体有什么影响_梧桐树保险网
梧桐树保险网微信服务号
梧桐树保险_互联网保险平台,保险选购、定制、理赔一站式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
安心老年人意外险-投保可到80岁,特含救护车费用-梧桐树保险网
泰康e顺综合意外险-四大保障全面守护意外风险-梧桐树保险网
泰康全年综合意外保障-身故/伤残/全都保-梧桐树保险网
信泰百万健康重疾险-重疾轻症多次赔付,保费双豁免,养老祝寿返保费-梧桐树保险网
弘康健康一生重疾险-纯重疾保障保费低-梧桐树保险网
和谐健康之享定期重大疾病保险-保额会翻倍的重疾险-梧桐树保险网
安邦守护备至定期寿险-家庭支柱必选-梧桐树保险网
合众福享金生年金保险-2018新款热销年金险,一代投入,三代受益-梧桐树保险网
安邦梦想守护少儿教育年金-教育与保障并重,专款专用-梧桐树保险网
安邦安鑫利两全保险(万能险)A款-两全保障-梧桐树保险网
听说肥胖对购买保险也有影响 具体有什么影响
更新时间:
来源:梧桐树保险网
听说肥胖对购买保险也有影响,具体有什么影响?怎么判定肥胖呢?您好!首先,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采用 BMI值(体重指数)来判断肥胖,BMI值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kg)/身高(m)?,其中,BMI≥28就属于肥胖。这种计算方式非常简单,只要知道身高体重就可以了,方便自我检测。肥胖对购买保险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因为肥胖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比较常见的肥胖会导致的健康影响有以下3种:糖尿病:根据我国糖尿病患者统计,80%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者,而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高血压:体形肥大时,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身体需求,长期下来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高血压。脂肪肝:由于体内脂肪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形成脂肪肝,又称作脂肪肝变形。严重的是,脂肪肝还会进一步恶化,引发肝炎、肝硬化疾病。因此,肥胖人群的健康风险是非常大的。对于健康保险和寿险这样跟被保险人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保险,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会充分考虑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其中就包括被保险人的BMI值,投保时一定是需要填写被保险人的身高体重。如果肥胖,保险公司正常承保的难度肯定是会比普通人要高的。
保监会网销许可—家庭保险配置专家
保险规划师将尽快与您联系,为您定制专属保险方案,测算保费
扫描二维码关注
梧桐树保险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投保商业养老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