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保险公司是传销吗为什么运用传销模式

保险业现在的模式怎么也像传销模式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04签到天数: 64 天[LV.6]常住居民II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拉人头!按级提成!讲课!跑保险的把自己的亲戚朋友恨不得斗拉进去买保险!反感!!乱像!来自: Android客户端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1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是的。这就是现如今的销售模式。。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跑保险的那脸皮机关枪打不透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45签到天数: 737 天[LV.9]以坛为家II
保险& &他就类似& &传销& && && && && && &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56签到天数: 62 天[LV.6]常住居民II
一旦被说动心了,行动了,钱就被套牢了,想退,留下买路钱。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8:04签到天数: 1547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一直都这样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6:20签到天数: 164 天[LV.7]常住居民III
坚决抵制这类模式,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26签到天数: 225 天[LV.7]常住居民III
层层利益剥削,要是透明的只在网上销售,现实中只招些服务的人就行了。
不像现在利益熏心,看见人就跟什么一样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21:31签到天数: 430 天[LV.9]以坛为家II
正在封闭培训准备考保险从业证,我滴妈呀,保险那帮人太能说了,饼画的→_→挂在天上去了,天天都是,再不做保险,就迟了~_~来自: Android客户端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57签到天数: 963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上当没商量。人家那都是专业洗脑专业培训出来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54签到天数: 411 天[LV.9]以坛为家II
保留个个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0:22签到天数: 37 天[LV.5]常住居民I
各个保险公司,现在好像都是传销的模式。。
员工给走马灯一样换,。。。
TA的每日心情怒 05:38签到天数: 48 天[LV.5]常住居民I
传销,主要是挣你的钱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7:04签到天数: 64 天[LV.6]常住居民II
回复第11楼, @颜色深 为什么说保险就是传销? 从制度上深究,保险就如一个从事保 险多年的老员工所说:保险就是合理化的 传销。一层拿一层的佣金:组经理拿组员 的,部门经理拿组经理和组员的,销售部 经理再拿下面的。 很多时候保险公司对于员工数是有要 求的,尤其是出单的员工数,所以就要求 员工继续去增员,也就是招员工。很多时 候,那些连保险的真正含义都没搞明白的 人就去增员,忽悠人过来继续忽悠客户和 其他人。 保险公司的压力大,一切以业绩为重 ,这也是造成员工忽悠客户的一大主因。 保险公司为了出单,完成业绩,忽悠不忽 悠顾客,是不怎么管的。更多时候,前期 保险员工不出单,公司就先从员工开始忽 悠,对你说保险是个好东西,你先买,然 后让你的亲朋好友开始买,来自: Android客户端记者卧底揭露保险内幕安模式被指像传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记者卧底揭露保险内幕安模式被指像传销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保险公司销售模式类似传销
我的图书馆
保险公司销售模式类似传销
对于传销,国家和民众都深恶痛绝。传销,就是传销组织通过多层次(MLM)、独立的传销来销售或提供劳务,每个传销员除了将货物销售以赚取利润外,还获取下线的收入。俗话说,就是拉人头作为赢利的手段之一,甚至是主要手段。
我国《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属于传销行为。
因此,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直销法管理条例》中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二十四条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这个规定最大的特点,是限定了单层受益,而禁止多层受益,也就是说,不得靠下线的收入来提成。
平安保险的销售模式,从以上的两个条例来看,更加类似传销,而非直销。如俗称《平安基本法》的平安保险《个人寿险业务人员基本管理办法》(2006年版),其核心就是要求员工发展下线:
以下是某公司员工提供的培训PP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平安公司所一向引以为傲,不断自夸的所谓职业生涯规划,说穿了,就是要发展下线: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展下线的好处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如平安保险《个人寿险业务人员基本管理办法》(2006年版)第三章“B类机构业务人员的待遇”规定, “(五)增员奖金:由正式业务员具名推荐的试用业务员,依其聘任起12个月内计提个人FYC的8%,发给推荐人增员奖金。增员奖金每月核发一次;核发时以被推荐人在职为条件;(六)增才奖金:各级业务人员所增的试用业务员自聘任之日起在一定时间内累计FYC达到一定标准,且新人留存满一定时间以上,则在次月,其推荐人可按下表获增才奖金”。并且,本身的级别越高,发展下线的价值就越大。以下是业务员发展下线的收益:
转播到腾讯微博
如果他发展一位合格的下线,每年他将得到的收益是2045。其中所谓的FYC,新人首年佣金。当这个新的下线每月有佣金达到880元时,这个业务员就可以得到2045元。当然,如果这个下线的产能更高,达到了钻石业务员水平,那么恭喜,每年可得3420元;如果下线更强,成为绩优业务员,则上线可得5340。
各级业务员区别如下:
转播到腾讯微博
当然,如果上线是当官的,不是普通业务员,那么发展下线的利益就大得多了。以下是主任发展下线的收益: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主任如果发展一名好的下线,可得到1万多元的收入。远远超过一句普通业务员。但是这个收入比起经理发展下线,则明显是小巫见大巫了。以下是经理发展下线的收益:
转播到腾讯微博
然后,如果不发展下线,则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如果不发展下线,即使不淘汰也很难在平安保险公司生存。以下是该公司对三个业务员进行的比较:
转播到腾讯微博
A发展了11个下线,年收入达到了16万元。而C没有发展下线,年收入只有不到6千元,月收入不到500,活命都困难。
世界各国打击传销,主要是基于传销极大的社会破坏性。传销的一大危害就是引诱人崇拜金钱和自我,毒化人的心灵。不是通过掌握新的技能,获取新的产品,提供好的增殖服务来得到金钱,而是凭借“成功学”意念,发展下线来获得回报。
传销的另一大危害是扭曲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拥有一些亲密的关系,比如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使我们在其中享受彼此的信任和真诚的关爱。但传销却教人从利益的角度看待亲密关系;它使信任和关爱成了生意筹码,亲朋好友被按生意潜力分类,与人交往也带上了盈利的企图;这一切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伤害。另一方面,亲密关系也被传销用来削弱人对引诱的抵抗能力。
平安保险采用类似传销的营销模式,不可避免地让其本身,带有了传销的一些危害。
执着于发展下线,执着于从下线中获取收益,而不是执着于服务,执着于为客户着想。难怪,平安保险公司会成为投诉最多的公司。
平安保险是幸运的,中国有很多的人,可以供他们这些年,无穷无尽地发展下线,不管是否鱼目混珠,不管是否服务到位,不管遭遇多少投诉;
但是平安保险也是不幸的,很多人已经看清其本质,不再愿意当下线。当找不到新的下线时,这些业务员吃什么呢,靠每月500元生活?
我们看到,平安保险采用类似传销的营销模式,以拉人头作为赢利的主要手段之一。公司要求员工以发展下线,即增员为核心。
这些员工,都是到哪里去发展下线呢?他们发展了下线之后,又是把这些产品卖给了谁呢?据了解,很多业务员把发展首先是把亲友发展成了下线,然后很大部分业务员是把保险产品卖给了亲朋好友。客户在购买保险时,业务员往往会美化产品,增加客户的购买意愿,甚至有很多业务员,无限夸大保障,减少保户责任。而客户因为亲朋好友的关系,信任了他们,放松了警惕。甚至,有人都不好意思去仔细查看保险合同。但是,一旦出现保险事故,需要理赔,保险公司则马上变成公事公办的样子,一切按合同办事,甚至故意拒绝理赔。这时,我们到底是要相信亲友的承诺,还是保险公司的条款呢?在购买保险时,我们无疑是相信他们的介绍和承诺,购买的这个产品。而在理赔时,这些介绍和承诺一概不算,变成不友善、不熟悉、难以理解,甚至是不公平、不对等的格式合同。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保险就是传销?为什么有人说保险公司是骗子
保险就是传销?为什么有人说保险公司是骗子
在中国,金融行业有四大支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想必大家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吧,哪个人没有存过钱,接触过银行。
唯独保险,是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吧,甚至参加同学聚会,遇上的不是胖子、秃顶,就是卖保险的。
有一个网友说:保险就是传销,不是忽悠就是挖坑让你跳,因为保险和传销一样烦,千万不要听业务员或者经理的忽悠,让你买什么保险,那些五花八门的骗术,其中的风险会让你跳楼的。
其实这位网友说的不对,保险业不是暴利行业,保险也不是传销,保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人都需要的,对保险有偏见的人,你见过一种骗术能获得国家法律的支持,国家政策的支持吗?
如果你说保险是骗人的,那额外之意不就是XX是骗人的……可以说中国的保险行业,都是公司把自己名声搞臭掉的。
为什么保险公司要把自己弄得像传销公司似的?保险公司不但骗客户,还骗自己的员工(把员工的保证金扣住),把员工骗了后,有些员工为了早日挽回自己的损失,就会为虎作伥去骗别人,甚至不惜连亲戚朋友都下手。
保险,本是好东西,可惜,入国已变味,保险就是保险,和投资无关,但是马云说过,很多人一生输就输在对未来趋势的看法上:第一是看不见;第二是看不起;第三是看不懂;第四是来不及!保险其实也是一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康保险公司是传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