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基金入门买车前要做哪些功课课

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您的当前位置: >
> 购买基金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特此声明:以上企业信息来自互联网,本公司不对真实性负责。此信息为企业免费宣传展示。安心贷与以上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若需删除,请致电安心贷客服)
&时下,央行又一次降息了,银行的存款利息变低了,股票、基金市场可又火了一把,基金产品成为很多人的宠儿,那么对于那些刚入基金的小白来说,购买家基金之前要老驴的因素就够大家做一番功课的了,要考虑几个因素呢,想购买基金的小伙伴快过来围观吧。
(1)风险承受能力(年龄、家庭状况、工作收入,投资经历,投资的比例)
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由其年龄、家庭状况、工作收入、投资经历、投资的比例等方面的因素决定。年龄越大,家庭负担越重、工作收入越少、投资经历越缺乏、投资比例占个人金融资产越大,一般来说风险承受能力就越弱;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则越强。同时,投资者在考虑这些因素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哪一个因素是最决定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曾有这样一位基者,年龄已经60余岁,按常理应该是个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然而其投入到基金中的资产不到其个人全部资产的1/10,同时其以前的职业主要是做风险投资,所以这里决定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其投资基金占个人金融资产的比例和其投资的经验,这个投资者最终组合的基金品种均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2)对风险的偏好和态度
风险承受能力是由者客观条件决定的,风险态度则是个人投资者对待风险的主观态度,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因素。比如一个投资者,从风险承受能力的客观因素来看,应该算是个高风险能力承受者,但是如果心理上难以接受收益的过大波动,损失到一定程度需要止损、实现了一定获利又希望落袋为安,这样的投资者更适合选择更为稳健的基金投资组合。因此,风险态度的测评主要体现在个人投资者对于损失的容忍度和对待获利的动作上。
(3)投资期限和目标用途
投资期限一般是和投资的目标用途结合在一起的:要用于购房首付、购买汽车的目的一般投资期限较短,用于孩子教育金储备、储备一般投资期限则较长。期限较短的投资一般难以承受收益的较大波动,应选择相对稳健的品种,如主要选择配置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而期限较长的投资则由于时间可以摊平收益的波动,则可以选择风险较高的基金产品,可以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为主。
以上的三个方面是购买基金之前首要考虑的因素,还有一些其它方面要考虑的方面,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小编只想提醒大家,购买基金之前一定仔细考虑这些因素的同时认真了解基金产品,这样才能心中有数。
类型 产品名称 期限 预期收益率
实用理财工具
理财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理财频道入口
你可能也感兴趣
关注微信账号买基金也要注意“波段操作”,炒股要做功课
基金营销,都是针对懒惰的“新基民”:
【1】壹元基金“便宜”论,基金公司是闭着眼睛推销,明知基金价值在于回报率,但针对新基民的壹元基金“便宜”的错觉,大力拆细份额,吸引新基民。
【2】“定投”论,以爱因斯坦的“复利威力大于原子弹”的“名言”(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不是基金专家),用相对正确(绝对未必正确)的道理反复奉劝新基民“定投”。买证券,首先要选对“品种”,如果选错品种,“定投”是一错再错连连错。
【3】长期投资论,干脆的说,持有最优秀的基金五六年,也不如民间借贷利息回报多。只是民间借贷的道德风险较大。
另外,基金公司还有“调研”的神秘光环。从新闻报道、基金经理访谈可知,基金公司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力去那么多企业“调研”。于是,基金经理的调研也就不限于“实地考察”,包括了读年报等一般股民能够做到的“调研方法”。我们知道,巴菲特主要是根据公开信息(年报)来选股的。如果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连合法性都没有。
基金公司还以长期持股(绩优成长股)为吹牛资本。这一点也需要一分为二的分析:思维上需要“长线眼光入手,抓短线机会”。但有基金在茅台股票长期横盘的情况下(早就突破了趋势线),还是持有茅台不动,结果好几个月这只基金排名落后,令人不堪忍受。即使基金公司认准了某只股票可以做长线,但在股票组合中也占不了10%。
基金公司的价值投资论,在2007年上半年、第三季度还算成功。但10月份后,来了个“蓝筹泡沫”,大盘蓝筹股下跌,价值投资论又破产了。而绩差题材股则“补涨”了。
可见,投资基金,在选择回报率较高的基金的基础上,也要注意“波段操作”。这需要做大量的“功课”。“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说得好,如果自己没有劳动,仅仅委托“专家理财”了事,发财的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股民“拜财神”。某人发个“财神”帖,说给回复的人就能发财,于是跟帖说“拜”字的骆绎不绝。其实,对某股没有分析,不知道它是涨是跌,如果对基本面、消息面、技术指标(年季月周日)都分析一番,预计涨跌也可以有个大于50%的概率,甚至八九不离十。有的专家发个帖,许多人喊“老师”喊个不停,要给他600XXX什么股指点进出。可人家“老师”有的根本不给“学生”面子,懒得理你,即使给你指点一下,过几天后又怎么办?
还有一种新股民,他自己看不懂行情的,也不准备学习,但他向周围老股民请教,老股民精心选择一只股票给他。结果他发财的效果比老股民还好。但这也不会长久,一来,老股民建议别人买股,买对了,没关系,买错了,招怨恨。二来,人家辛辛苦苦通宵达旦做功课得出选股结论,被你简单问一句就得到结论了。结果你赚得比他还多,心理哪能平衡?我碰到个网友,他向我请教选择基金,我花了一个晚上回复他。但不知他向谁问的消息,股市大跌前清仓。而我还基本满仓(只退出一少部分)。既然是“好友”,如果得到重大消息,怎么不通报一声?想来想去,本来嘛,股市里基本是零和游戏,没做功课的人亏钱是正常的,做功课的应该多赚钱,这种公平的规矩不能破坏。所以,老股民给新股民的指点,经过一二回后,要么劝新股民“注意风险,不要再炒”,要么不再精心指导,毕竟是吃力不讨好的,有几个人愿意一辈子做你的“活雷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基民必看:买基金3个误区不要踩 2个坚持要牢记
手机上阅读文章
  笔者最近在思考基生,所以昨天想基友之所想,急基友之所及,发出了足以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铿锵一问:
  为什么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
  文中笔者总结了部分基友搅基不赚钱的四大原因。今天,笔者决定再接再厉,为基友们免费奉送基金理财应该避开的误区全集。
  基金理财是一个很宏大的题目。
  截止日,全市场公募基金总数为4119只,而2017年2月份上市公司的数量只有3200多家。
  都说股民不好当,其实基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我们的备选的基金数量,甚至远远超出了上市公司股票的数量。从财富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看,选基金是一件比选股票更难的事情。
  坚持一:选基金最关键的是选人
  我们为什么说炒股比买基金可能还简单点?因为买股票就像坐船,最差的情况下,你坐了一艘傻子当船长的船。但是这船不一定会沉,因为虽然船长不靠谱,但如果船体坚固,水手整体素质过硬,你也能成功渡航,船上的货物到了目的地也许还能卖一个好价钱。
  但是你敢把钱给一个傻子基金经理管吗?我相信没人敢说有这个魄力。就算是指数基金这样不需要主动选股的产品,怎么尽可能减少跟踪误差,怎么预留现金仓位应对申购赎回,也是个技术活。更何况,市场上超过九成公募基金都是主动管理型产品。基金的绩效表现,非常依赖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误区一:基金经理投资年限越长越好
  选基金最关键的是选人,搭车大家都想找一个技术过硬的老司机,这话没错。
  但是吧,如果我们把全市场1400位左右的公募基金经理筛选一遍,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仅有30人不到。按照证监会2015年披露的数据,从业经验达到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还不到10%。
  那么,是不是老司机就开得又稳又快呢?很遗憾,残酷的现实是:经理的业绩可持续性非常差,而从业年限对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没有指导意义。 甚至可以说,投资年限和投资收益没有显著关系。
  即便是这样,有些老司机动不动还喜欢频繁跳槽、奔私。坐在车上也不好好开车,整天玩漂移。全市场对基金经理做绩效归因,不存在风格飘逸的基金经理屈指可数。这些又大大增加了选择基金的难度。
  所以投资基金的第一个需要避免的误区就是: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越长越好。
  误区二:只看重历史业绩
  现在要说一个你可能不太爱听的结论:基金过去的业绩对未来的表现没有显著的参考意义。但是我们的基金营销人员(包括小景)还总是安利历史业绩好的基金,基民也喜欢买过去业绩表现比较好的产品,这是为啥呢?
  其实,历史业绩不能预测未来,但是不代表这些信息没有价值。实际上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数据,能够告诉我们很多有效的信息。
  第一、实证研究发现,同一个基金经理的净值波动,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其稳定程度和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成正比:新手上路,可能会在市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历经变化。老司机往往有自己喜欢走的近道,开车习惯比较稳定。
  但也存在例外。
  比如,东方港湾的但斌:最初的风格是讲究长期持股,选股而不择时。但是在2008年之后的数年牛市中,苦苦煎熬,最后改变观点,认为一定的择时存在必要。但是这个风格的改变,又造成了2015年底-2016年初,过早抛掉茅台,错过白酒大行情的结果;相比之下,否极泰基金的董宝珍投资茅台的心路历程就完全不同。
  要通过净值去挖掘其背后的故事,最后才能够形成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综合评估。
  第二、历史业绩可以反映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市场急速下跌的时候,比如说2015年中以来的几轮股灾,有的基金经理选择止损减仓,迅速调整观点;有的选择用对冲,多头仓位不动;有的放弃择时,满仓硬扛。
  这里没有绝对唯一正确的选项,择时有择时的诱惑,不择时的基金经理可以把宝贵的时间精力花在选股上。但是作为投资人,我们应该要做到心里有数,你到底要的是什么?能承受多大的波动?
  因此,买基金不能只看历史业绩绝对值的高低,还应该关注业绩背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
  误区三:只看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上述两位投资牛人关于的投资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为啥不要陷入只关注基金经理选股能力这个误区中。同样是以发掘了贵州茅台这支牛股出名的投资人,由于个人投资风格不同,操作路径不同,最终的投资绩效也是差异巨大的。
  经常有人说,我们要挑选股能力强的基金经理,不要找喜欢择时的,择时太难了。道理我们都懂,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不妨想一想,是不是道理懂得太浅显了:选股只是投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坚持二:基金合同最好看一看
  基金合同相当于基金的产品说明书。虽然现在已经到了买新电器都不看一眼产品说明书了时代,但我建议您,买基金之前最好看看基金合同。因为监管要求基金经理必须严格遵循基金合同做投资,所以基金合同基本规定了一只基金的投资方向和范围。
  买基金的时候不把基金的信息披露报告、基金合同下载下来看一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我曾经有一位亲戚,拿着客户经理推荐的基金,让我帮忙分析一下。我花了半个小时给他讲了我认为他需要了解的这个基金的要点。最后他什么都没听进去,就问我要一个结论:那你说我买还是不买?
  我给他一个建议:别买了。如果一定要买,就买指数基金。至少赚钱赔钱,都心里很明白,而不是稀里糊涂,有车就上,最后到了一个地方叫后海,也不知道是在深圳,还是在北京。
  为啥说看基金合同很重要?举个栗子:
  同样是基金,绝大多数基金规定持有债券不得低于总资产净值80%,其中不低于80%。那也就意味着至少64%的可转债仓位是最低水平。这样就限制了基金经理根据市场估值情况,灵活操作的空间。而某些在仓位上规定更为灵活的基金,规定可转债市值不得低于非现金类资产的80%。这样就既允许基金经理灵活择时,又避免了“转金不买转债”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
  而这些信息,如果你不看基金合同根本get不到。就算是同样水平的基金经理,不一样的合同规定,最后投资绩效也能天差地别。
  总结一下,买基金其实和通过其他投资工具理财一样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去做功课。追求超额收益这条路非常坎坷、艰难,虽然说我们现在A股有五千万散户的韭菜红利,但未来这条路会越走越窄。如果我们想要在财富积累、走向人生财务自由的路上先人一步,就一定要把基金投资的功夫练好、练深。
  除了找到设计上适合自己投资需求的基金产品,挑选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一只好的基金还离不开优秀的投研团队、的大平台支撑,甚至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市场环境配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都要考虑到,才能尽可能提升胜率。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挑新买的基金,要像挑刚认识的女朋友一样:内在外在样样好,精挑细选不将就;对待持有的基金,要像对已经娶回家的老婆一样:多关心,多陪伴,不要置之不理;表现好、表现差,不要没事老换。
  (原文转载自:史密斯岩折鸣,小景爱基金)
(责任编辑:DF321)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
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K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到底怎样买基金 才能赚到钱?
  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让我推荐股票的人,我一般会建议他们不要买股票,要去定投指数基金,具体定投哪只,取决于我当时的一些想法。  最近向我道谢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在去年,有的在今年,都定投了某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而最近这一年多,沪深300指数本身表现就很不错。  认真想想,从当年的分级基金A类,到广发多空杠杆基金,再到现在的指数增强基金,我在基金投资上取得的回报让我自己很满意,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金是比股票更好的选择。  今天正好有空,我就总结下投资基金的心得。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A股的公募基金在过去十年中创造了非常不错的回报,公募基金也是现在最让人放心的投资方式之一,至少买完公募基金之后,你不需要担心基金公司跑路或者违约。  去年11月底,COO黄若谷先生对成立超过10年的141支偏股型公募基金进行了分析,结果见下图。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我对这个收益数据表示满意。  其次,我们买基金赚钱,并不是靠基金经理,而是靠我们自己。我经常说,投资这事儿,能让别人做的就尽量让别人做,你只需要负责什么事情是对的,别人负责把对的事情做对。投资中,对的事情,包括市场、行业和交易方向的选择,你把这些事情敲定了,交给靠谱的人去做就成了。  每个人应把自己的位置设定为基金经理,而不是每天看盘或者写报告的交易员或分析师。投资本来是让生活更美好的,投资可以让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坐享好公司好资产升值的红利,如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损害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反而得不偿失。以此来看,基金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下面是我基金投资的几项原则,以后可能还会继续补充。  1、做好资产配置,追求战略正确  资产配置是投资的根基所在,这决定了我们的绝大多数收益,很多时候具体买了哪只股票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哪个方向上配置了多少资产。  怎样做资产配置呢?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各位有兴趣的话,我会写一系列的长文详细介绍,简单来说,跨品种(比如说股票、房产、债券),跨市场(比如A股、港股、美股)来配置资产,核心是维持资产的合理配比,进行动态平衡,最著名的就是50:50 股债平衡策略(一半股票,一半债券,定期或者根据偏离度进行动态平衡,维持这个持仓比例)。  资产配置模型确立,战略方向也就确立了,这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工具。指数基金是非常好的资产配置工具,运行成本低,策略透明可控。  比如,你看好港股,就可以组合配置一些港股指数基金,大盘指数、中小盘指数都配置,过去一年,应该能跑赢90%以上的市场参与者。  做好资产配置方案,确立战略方向,选择合适的工具,买好拿好,就足够了,就是这么简单。  2、指数型基金为主,主动型基金为辅  我一直偏爱指数基金,就是因为指数基金规则透明,简单明确,非常容易进行资产定位,分级基金、广发多空杠杆基金、指数增强基金,本质上都是指数基金。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另一个事实是,投资这一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自己高明的基金经理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我们要放平心态,尊重劳动分工,做自己有相对优势的事情,寻找靠谱的基金经理,实现多种投资策略的互补。  现在基金业的一个趋势是,主动基金被动化,被动基金主动化,其实就是打破了指数基金与主动型基金的绝对边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提过很多次的指数增强基金,这也为我这样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主动型基金一定要选最信任的人  这里单独把这点拎出来讲,是因为我碰到的很多小白投资者,对自己的基金经理一无所知,一位基金投资老手曾对我说过,他长线持有某只基金,他对该基金经理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自己对桌的同事。当对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过往业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应该可以避开很多坑。  再举个例子,逆向投资大师邓普顿1997年后期强烈看好韩国股市,但他对韩国股市缺乏足够的了解,他选择了一只投资韩国的公募基金进行投资,这只基金1997年的业绩非常差,原因很简单,当年韩国市场太差了,邓普顿在做过详尽调查后,发现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与自己理念高度一致,于是坚定投资,两年内大赚267% 。  互联网为我们了解基金经理提供了很多便利,基金公司的宣传资料,各种第三方的数据,媒体的报道,信息应有尽有,就看你功课做得是否到家。  4、建立战略底仓,利用现金流定投  对于自己看好的标的,我倾向于,一次性买足仓位,不给自己留遗憾。因为市场是高度有效的,绝对低估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天上下金雨的时候,一定要用盆子去接,否则后面的悔恨无以复加,我有很多看好但买的太少的教训。对于好的投资机会来讲,最大的风险是踏空。  如果战略底仓建立以后,继续下跌怎么办?我的选择是,在之前投资逻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会继续坚定持有,并且会按照交易计划,利用现金流来进行定投。  用现金流来定投,是以指数跌幅为锚好,还是按照时间来进行,哪个更好?这个应该因人而异,对我来说,对于自己中意价格的好标的,当然是有钱就买。  今天先简单介绍到这里,想做好基金投资,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最基础的就是该基金的各种公告,特别是某些产品的说明书,这些都是基本功,需要扎实去做。
责任编辑:wq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炫舞做功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