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季度比特币行情走势图怎么走

一季度A股怎么走?让历史告诉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经济波动,会遵循周期性的运行轨道,A股市场涨跌同样有着季节性的章法可循。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内,上证综指一季度涨多跌少,比例为10:7。
  分析人士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A股一季度“春风拂面”的背后推手,一方面在于市场流动性季节性宽裕;另一方面在于一季度前后重磅政策面消息集中,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号文件和两会,为市场行情启动提供了契机。
  不过,共性之中存在个性,今年A股是选择成为“大概率”事件,还是“小概率”事件呢?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总体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或仍在点之间箱体震荡。
  春风拂面
  2016年11月底至12月份,上证综指在债市黑天鹅事件波及下,出现深幅调整,但当2017年的钟声敲响,反弹的集结号也在多头部队上空吹响。1月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18%。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间,只有7年中一季度是下跌的,其余年份均为上涨,即上涨与下跌的年份数量比例为10:7。其中,涨幅最高的是2000年和2009年一季度,分别上涨了31.73%和30.34%;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一季度,为34%。
  仅就一月份而言,上涨年份和下跌年份的比例则是8:9,几乎不相上下。其中2000年一月涨幅为12.32%,表现最好,其次是2003年,同期涨幅为10.47%;一月份跌幅最大的年份是2016年,高达22.65%,其次是16.69%。
  “从A股市场上看,每年一二季度的年报行情,都是市场期待的投机盛宴,是比较好的投资时段,市场投资者在年初都已经备足粮草、厉兵秣马,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指出。
  刘光桓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市场流动性通常都比较宽裕。从银行体系看,早放贷早收益,因此每年的放贷规模基本上是“3:3:2:2”,一季度都比较大,银行争相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整体上偏宽松。
  分析人士指出,每年年底,资金面往往趋于紧张。从资金需求来说,季末受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等因素影响,机构资金跨季及跨节需求明显升温;而供给方面,大行融出缩减。因此12月份往往出现调整,待次年年初流动性释放,正好给了投资者布局的机会。
  谁是推手
  除了流动性层面的利好之外,国家层面的重要会议、政策层面的消息也集中在上年岁末和一季度传递并发酵。
  最重量级的会议莫过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该会议往往在上年12月中下旬召开,会议总结是年的经济工作,同时部署次年的工作任务。会议结束后,金融界人士往往会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把脉第二年的资产配置主线,并从蛛丝马迹中提炼利好信息,挖掘行业投资机会。例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年经济工作在于加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顾2016年,这一主线贯穿全年,串联起股市和商品市场,掀起了周期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场便会把目光投向中央“一号文件”。所谓中央“一号文件”,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近年来一般发布于每年的1月底或2月初。2004年至2016年连续十三年,一号文件均聚焦于“三农”主题,因此“一号文件”便成为每年农林牧渔板块行情爆发的导火索,不少投资者会在岁末年初布局农业股的这波行情。
  “每年1月借一号文件吆喝一次,农业板块便很容易站上风口,已经形成惯例了。”资深投资人陈先生笑称。
  一号文件之后,市场便迎来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时段各类财经媒体使出浑身解数,以挖地三尺的斗志为投资者奉献信息盛宴,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政策面的消息。
  有媒体曾经统计过2005年至2015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结论是两会前后正是A股表现的重要时段,大盘上涨的概率要远大于下跌的概率。从最近20年以来两会上证指数的涨跌幅来看,在两会结束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次数达15次,下跌次数5次,上涨概率是75%,平均涨幅为1.54%。两会期间沪指上涨12次,概率是60%,平均涨幅0.55%,两会前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10次,概率是50%,平均涨幅-0.11%。
  “由于‘两会’所涉及的经济话题往往将成为今后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和焦点,因此‘两会题材’备受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
  时有变数
  历史可供参考,然市场时有变数。
  “从今年来看,A股市场总体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能有多少增量资金入市现在还不得而知,一方面要看政策,另一方面要看市场是否有赚钱效应。”刘光桓指出了当前行情的特殊性。
  刘光桓表示,一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宽松,对A股市场构成舒缓作用,3月初的“两会”召开,政策面整体上偏利多,新年的稳增长政策发布与措施不断出台,市场如沐春风,激发市场做多热情。因此,大盘调整的空间有限,结构性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不过,市场风险也不能忽视。一是春节长假即将来临,节日期间或许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出现和资金成本等因素,市场投资者普遍都比较谨慎;二是海外市场因素,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对华政策如何变化还是一个未知数;三是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严打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一些违规资金预计会大大收敛,加速出场,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压力;四是2017年解禁股全年市值达29066亿元,比2016年同比增26.5%,其中定增解禁市值就达16274亿元,占解禁股市值56%,比2016年同比增59.6%,创历史新高,其中,1月份定增解禁市值就超2000亿元,市场备感压力。
  “整体看,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仍然是在点之间箱体震荡,并不断夯实底部的过程。”刘光桓表示。(记者 王朱莹)
[责任编辑:A股行情不会差 一季度行情重心偏向小市值股_网易财经
A股行情不会差 一季度行情重心偏向小市值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正当尝试再创新高时,监管层以处罚一批违规券商的形式出手规范两融,杠杆化驱动的行情受此锤击而“闪了腰”。“1.19”行情过程有些惊心动魄,但其实很正常,有加杠杆上涨,必有去杠杆化下跌,在情绪化更明显的市场更是如此。我们注意到,两融与质押购回等信用杠杆工具在A股市场发展不到两年,却在去年四季度迅速膨胀。即使在T+0交易机制下的欧美等成熟市场,两融余额的市值占比也只有2.5-3%,交易量占比也只有20-25%(美国为16%-20%、日本为15%)。但A股市场在去年11月末就已经达到了成熟市场的信用杠杆水平,两融余额的市值占比达3.03%、交易量占比达25.03%,在12月末更分别升至3.21%和26.74%,再次显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征。我们前期分析提示,A股主板指数脱离基本面出现杠杆化涨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杠杆型盈利模式”的成型和风行:实体资本和贸易资本的“脱实为虚”,以及房地产投资资本的“由实转虚”,去年下半年以来形成了简单粗暴而有效的投资策略和盈利方式:全仓买入低估值、低风险、低价格、高流通性的“三低一高”蓝筹股,并借助于两融、质押购回、伞形信托等创新杠杆工具持续加杠杆,这种持续加杠杆的盈利模式在行情上涨期能获得暴利。但问题在于,当市场交易杠杆率的膨胀不可持续时,风险也会加倍产生。市场交易层面上杠杆倍率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自然膨胀到不可持续而崩溃时,其后果对股市来说是股灾,对整个金融体系来说是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虽然A股市场的杠杆化还处在发展初期,但交易杠杆率上升速率过快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次监管层只是“点刹”,而不是“踩刹车”。从目前来看,这次“点刹”的降杠杆时机和方式是恰当的,降低交易杠杆率的市场成本是最小的。关于行情,我们早在去年12月份就曾分析提示:去年12月份超万亿的交易量已是A股新天量,至今年1月中旬“天量之后摸天价”的强势震荡,1月中旬之后或进入逐渐缩量的震荡调整。目前来看,随着交易杠杆率逐渐下降,主板交易量逐渐收缩已成趋势。权重板块和其影响的主板指数或有反复震荡、换手过程。我们认为,新年行情产生新高度后,周期性权重板块虽有混改预期和杠杆工具标的股的优势,但其原先的低估值优势已被基本抹平乃至透支,若继续拉升则是风险溢价。此外,周期性权重板块的软肋——缺乏成长性预期将在估值优势丧失后会逐渐暴露,一季度极低经济数据也会形成抑制,强势震荡或阶段性休整已是一种比较好的趋势。若因前期资金积淀太深而再次拉升,策略上应乘机降杠杆,而不是增杠杆。我们近期分析,由于经过去年12月份调整后,具备了此消彼长的比较性优势,当大小股票都失去估值支持后,小市值新兴产业股毕竟还有成长性预期,结合年报业绩行情已逐渐展开,因此2-3月份的行情结构小市值品种。策略上,我们认为,2015年A股行情不会差,但会“特别难做”。结合近期行情来看,主板方向或转向前期滞涨的二线蓝筹股,如医药医疗股等;小市值中的“双确定”(业绩确定、成长性确定)已形成新买点,年报含权主题则会产生交易性机会。
标准一旦建立了之后,大多数时间并不用总管着市场。
巨丰投顾6月策略:市场低谷期防御为上。
此种战法是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散户能够获利的力量之源。
K线是分析和判断行情走势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学会看图,赚钱不再难!
在这个市场里,主力决定着大市走向。散户能赚钱的方法就是跟庄操作。
要做股票,先看大盘,如果把握不好节奏,想在市场生存,真的很难。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今年A股或走N字形 券商普遍看好一季度行情_网易财经
今年A股或走N字形 券商普遍看好一季度行情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2012年第三宏观经济逐步企稳,以及12月份市场的强势表现,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沉睡”多年的市场能否就此“苏醒”。尽管券商普遍对2013年行情持谨慎态度,但看多一季度行情已经成为券商2013年策略报告的“共识”。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预计,2013年呈现“N形”走势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上半年看流动性改善,下半年看经济体制改革。预计一季度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以及经济继续维持企稳回升态势,A股有望出现一波10%至15%的反弹。鉴于业绩不佳和再融资压力较大,二季度市场可能会有所回调。
从板块配置上看,中金公司建议一季度超配早周期的股票,如地产、基建、水利环保和农业,回避小盘股和消费股;二季度重新回归有持续成长性和主题类的股票;下半年主要看好受益于打破国企垄断的部分中小盘股。
2013年策略报告则认为,2013年A股很可能是“熊牛之界”。总体而言,除春季或有主题股机会外,其余大多时间股市走势仍可能较弱。报告预计,今年股市投资可能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节前的两个月,股市环境依然不好,保持低仓位、用地产去防御;第二阶段是传统意义上的“春季躁动”,是做主题投资最好的环境;第三个阶段,则发生在4月以后。这一阶段如何演绎将取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态度,“如果放松房地产调控,那么投资旺季值得期待,中游投资品将迎来两年来最难得的一次反弹机会,但之后通胀约束会出现,市场仍会下跌”。
今年又有哪些题材可以关注?分析人士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路径。“新四化”概念在给各个行业注入新内涵的同时,也成了券商关注2013年的热点,这“新四化”里面,“城镇化”又成了最热点。
多家基金发布的2013年投资策略也认为,新型城镇化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推手之一,城镇化主题投资机会将在2013年显现。看好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管网、城市环保、城市安防以及医药、餐饮旅游、食品加工,大众必需消费品等行业机会。
据《天府早报》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一季度A股怎么走?让历史告诉你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9:47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经济波动,会遵循周期性的运行轨道,A股市场涨跌同样有着季节性的章法可循。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内,上证综指一季度涨多跌少,比例为10:7。
分析人士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A股一季度&春风拂面&的背后推手,一方面在于市场流动性季节性宽裕;另一方面在于一季度前后重磅政策面消息集中,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号文件和两会,为市场行情启动提供了契机。
不过,共性之中存在个性,今年A股是选择成为&&事件,还是&小概率&事件呢?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总体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或仍在点之间箱体震荡。
2016年11月底至12月份,上证综指在债市黑天鹅事件波及下,出现深幅调整,但当2017年的钟声敲响,反弹的集结号也在多头部队上空吹响。1月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18%。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间,只有7年中一季度是下跌的,其余年份均为上涨,即上涨与下跌的年份数量比例为10:7。其中,涨幅最高的是2000年和2009年一季度,分别上涨了31.73%和30.34%;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一季度,为34%。
仅就一月份而言,上涨年份和下跌年份的比例则是8:9,几乎不相上下。其中2000年一月涨幅为12.32%,表现最好,其次是2003年,同期涨幅为10.47%;一月份跌幅最大的年份是2016年,高达22.65%,其次是16.69%。
&从A股市场上看,每年一二季度的年报行情,都是市场期待的投机盛宴,是比较好的投资时段,市场投资者在年初都已经备足粮草、厉兵秣马,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指出。
刘光桓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市场流动性通常都比较宽裕。从银行体系看,早放贷早收益,因此每年的放贷规模基本上是&3:3:2:2&,一季度都比较大,银行争相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整体上偏宽松。
分析人士指出,每年年底,资金面往往趋于紧张。从资金需求来说,季末受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等因素影响,机构资金跨季及跨节需求明显升温;而供给方面,大行融出缩减。因此12月份往往出现调整,待次年年初流动性释放,正好给了投资者布局的机会。
除了流动性层面的利好之外,国家层面的重要会议、政策层面的消息也集中在上年岁末和一季度传递并发酵。
最重量级的会议莫过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该会议往往在上年12月中下旬召开,会议总结是年的经济工作,同时部署次年的工作任务。会议结束后,金融界人士往往会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把脉第二年的资产配置主线,并从蛛丝马迹中提炼利好信息,挖掘行业投资机会。例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年经济工作在于加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顾2016年,这一主线贯穿全年,串联起股市和商品市场,掀起了周期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场便会把目光投向中央&一号文件&。所谓中央&一号文件&,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近年来一般发布于每年的1月底或2月初。2004年至2016年连续十三年,一号文件均聚焦于&三农&主题,因此&一号文件&便成为每年农林牧渔板块行情爆发的导火索,不少投资者会在岁末年初布局农业股的这波行情。
&每年1月借一号文件吆喝一次,农业板块便很容易站上风口,已经形成惯例了。&资深投资人陈先生笑称。
一号文件之后,市场便迎来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时段各类财经媒体使出浑身解数,以挖地三尺的斗志为投资者奉献信息盛宴,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政策面的消息。
有媒体曾经统计过2005年至2015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结论是两会前后正是A股表现的重要时段,大盘上涨的概率要远大于下跌的概率。从最近20年以来两会上证指数的涨跌幅来看,在两会结束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次数达15次,下跌次数5次,上涨概率是75%,平均涨幅为1.54%。两会期间沪指上涨12次,概率是60%,平均涨幅0.55%,两会前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10次,概率是50%,平均涨幅-0.11%。
&由于&两会&所涉及的经济话题往往将成为今后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和焦点,因此&两会题材&备受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
历史可供参考,然市场时有变数。
&从今年来看,A股市场总体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能有多少增量资金入市现在还不得而知,一方面要看政策,另一方面要看市场是否有赚钱效应。&刘光桓指出了当前行情的特殊性。
刘光桓表示,一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宽松,对A股市场构成舒缓作用,3月初的&两会&召开,政策面整体上偏利多,新年的稳增长政策发布与措施不断出台,市场如沐春风,激发市场做多热情。因此,大盘调整的空间有限,结构性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不过,市场风险也不能忽视。一是春节长假即将来临,节日期间或许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出现和资金成本等因素,市场投资者普遍都比较谨慎;二是海外市场因素,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对华政策如何变化还是一个数;三是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严打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一些违规资金预计会大大收敛,加速出场,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压力;四是2017年解禁股全年市值达29066亿元,比2016年同比增26.5%,其中定增解禁市值就达16274亿元,占解禁股市值56%,比2016年同比增59.6%,创历史新高,其中,1月份定增解禁市值就超2000亿元,市场备感压力。
&整体看,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仍然是在点之间箱体震荡,并不断夯实底部的过程。&刘光桓表示。
我们是好买财富旗下针对高净值投资者创设的微信服务平台
一秒快速查私募净值全产品线高端理财定制独家内参全面披露
立即绑定微信,更多VIP权益等着你!公众号:好买臻财VIP微信号:howbuyvip
预约投资顾问 400-700-9665一季度A股怎么走?让历史告诉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经济波动,会遵循周期性的运行轨道,A股市场涨跌同样有着季节性的章法可循。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内,上证综指一季度涨多跌少,比例为10:7。
分析人士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A股一季度“春风拂面”的背后推手,一方面在于市场流动性季节性宽裕;另一方面在于一季度前后重磅政策面消息集中,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号文件和两会,为市场行情启动提供了契机。
不过,共性之中存在个性,今年A股是选择成为“大概率”事件,还是“小概率”事件呢?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总体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或仍在点之间箱体震荡。
2016年11月底至12月份,上证综指在债市黑天鹅事件波及下,出现深幅调整,但当2017年的钟声敲响,反弹的集结号也在多头部队上空吹响。1月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18%。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6年的17年间,只有7年中一季度是下跌的,其余年份均为上涨,即上涨与下跌的年份数量比例为10:7。其中,涨幅最高的是2000年和2009年一季度,分别上涨了31.73%和30.34%;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一季度,为34%。
仅就一月份而言,上涨年份和下跌年份的比例则是8:9,几乎不相上下。其中2000年一月涨幅为12.32%,表现最好,其次是2003年,同期涨幅为10.47%;一月份跌幅最大的年份是2016年,高达22.65%,其次是16.69%。
“从A股市场上看,每年一二季度的年报行情,都是市场期待的投机盛宴,是比较好的投资时段,市场投资者在年初都已经备足粮草、厉兵秣马,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指出。
刘光桓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市场流动性通常都比较宽裕。从银行体系看,早放贷早收益,因此每年的放贷规模基本上是“3:3:2:2”,一季度都比较大,银行争相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整体上偏宽松。
分析人士指出,每年年底,资金面往往趋于紧张。从资金需求来说,季末受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等因素影响,机构资金跨季及跨节需求明显升温;而供给方面,大行融出缩减。因此12月份往往出现调整,待次年年初流动性释放,正好给了投资者布局的机会。
除了流动性层面的利好之外,国家层面的重要会议、政策层面的消息也集中在上年岁末和一季度传递并发酵。
最重量级的会议莫过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该会议往往在上年12月中下旬召开,会议总结是年的经济工作,同时部署次年的工作任务。会议结束后,金融界人士往往会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把脉第二年的资产配置主线,并从蛛丝马迹中提炼利好信息,挖掘行业投资机会。例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年经济工作在于加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顾2016年,这一主线贯穿全年,串联起股市和商品市场,掀起了周期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场便会把目光投向中央“一号文件”。所谓中央“一号文件”,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近年来一般发布于每年的1月底或2月初。2004年至2016年连续十三年,一号文件均聚焦于“三农”主题,因此“一号文件”便成为每年农林牧渔板块行情爆发的导火索,不少投资者会在岁末年初布局农业股的这波行情。
“每年1月借一号文件吆喝一次,农业板块便很容易站上风口,已经形成惯例了。”资深投资人陈先生笑称。
一号文件之后,市场便迎来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时段各类财经媒体使出浑身解数,以挖地三尺的斗志为投资者奉献信息盛宴,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政策面的消息。
有媒体曾经统计过2005年至2015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结论是两会前后正是A股表现的重要时段,大盘上涨的概率要远大于下跌的概率。从最近20年以来两会上证指数的涨跌幅来看,在两会结束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次数达15次,下跌次数5次,上涨概率是75%,平均涨幅为1.54%。两会期间沪指上涨12次,概率是60%,平均涨幅0.55%,两会前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10次,概率是50%,平均涨幅-0.11%。
“由于‘两会’所涉及的经济话题往往将成为今后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和焦点,因此‘两会题材’备受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
历史可供参考,然市场时有变数。
“从今年来看,A股市场总体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能有多少增量资金入市现在还不得而知,一方面要看政策,另一方面要看市场是否有赚钱效应。”刘光桓指出了当前行情的特殊性。
刘光桓表示,一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宽松,对A股市场构成舒缓作用,3月初的“两会”召开,政策面整体上偏利多,新年的稳增长政策发布与措施不断出台,市场如沐春风,激发市场做多热情。因此,大盘调整的空间有限,结构性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不过,市场风险也不能忽视。一是春节长假即将来临,节日期间或许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出现和资金成本等因素,市场投资者普遍都比较谨慎;二是海外市场因素,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对华政策如何变化还是一个未知数;三是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严打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一些违规资金预计会大大收敛,加速出场,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压力;四是2017年解禁股全年市值达29066亿元,比2016年同比增26.5%,其中定增解禁市值就达16274亿元,占解禁股市值56%,比2016年同比增59.6%,创历史新高,其中,1月份定增解禁市值就超2000亿元,市场备感压力。
“整体看,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仍然是在点之间箱体震荡,并不断夯实底部的过程。”刘光桓表示。(记者 王朱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股行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