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8「力哥说理财 pdf」番外篇:学理财要看哪些书

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发布者:,发布时间: 18:04:27,视频分类:,视频标签:,,,力哥严选:2017版最划算保险全名单 力哥说理财文章
力哥严选:2017版最划算保险全名单
内容概要:
1. 保险从来就是理财规划中最复杂的一块,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发现自己买错了保险怎么办。
3. 哪怕A款保费比B款高出一丢丢,也可以选A款。
写在前面的话
由于本文太长,超出微信单篇文章2万字限制,不得不分成上下两篇,但希望你读到这篇长文时,不要觉得“恩,料真多,是干货,不过太长了,现在没空看”,然后随手点收藏或转发朋友圈mark一下就去忙其他事了。
学理财最怕的就是整天嚷嚷着缺钱缺钱我要理财,却总是沉不下心来真的去学理财。
而保险是理财的基石,当你觉得保险不急慢慢来的时候,可能风险就已不期而至,此时方才幡然醒悟,悔不当初,然为时已晚。
以下是力哥提炼的关于买保险最核心的20个原则性知识
家庭保障由哪几部分构成?
从理财角度看,家庭保障由三支柱构成。
第一支柱国家社保,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才轮到自己买的商业保险。
所以永远不要说国家社保不划算,不如不买社保把钱省下来自己买保险这种傻话。
但由于国家社保只承担托底功能,中国的企业年金保险发展又不给力,所以我们的确有必要给自己添加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保障。
家庭保险配置的优先级别是成人优先,孩子其次,老人最次。
为什么要优先保男人?
由于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负担,男性发生疾病和意外的概率也高于同龄女性,所以男性成员的保险配置优先级别高于女性。
成人保险一般优先保丈夫(大多数情况下,男性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反之则优先保妻子),孩子保险一般优先保男孩(对二孩或多孩家庭来说),老人保险一般优先保父亲/公公/岳父,尤其是身体欠佳、社保保障较弱的男性。
爱孩子就先给自己买保险,在还没给自己充分完善的保障之前,先给孩子买一大堆保险是最愚蠢的选择。
为什么建议买消费型保险?
从今后如果不发生保险赔偿,保险公司会不会把保费还给你的角度看,商业保险可分成消费型(不还钱)和返还型/储蓄型这两类。
对于不会理财或没时间理财的人来说,买返还型/储蓄型保险更合适,因为除了能提供保障,还能起到强制储蓄和替你理财的效果。
力哥常说穷人思维是“结余=收入-支出”,每月剩多少算多少,富人思维是“支出=收入-结余”,先强制储蓄,再进行消费。如果你没有毅力做到强制储蓄,那购买返还型/储蓄型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让保险公司替你理财的成本是最高昂的,远高于你自己去做银行、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网贷、房产、黄金等各种投资理财,所以从理财角度看,返还型/储蓄型保险的性价比偏低,更适合不会理财的普通人。
但力哥的粉丝——你们——是普通人吗?
长期跟着力哥混,你们已经比中国99%的人更懂理财,所以力哥向你们推荐的主要是消费型保险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消费型意外险的价格非常便宜,性价比很高,老少咸宜,构建家庭保障计划的第一步就是买意外险。
为什么一定给要买旅游意外险?
和平年代,除非你从事高危工种,否则发生意外的概率很低,但旅游时发生意外的概率非常高,这是唯一一种所有人群必买的险种。
尤其是境外欠发达国家旅行(印度、中东、非洲、拉美等地)、登山旅行、海岛旅行(浮潜风险最高)、热气球旅行、邮轮旅行、极地旅行(南极、北极、西藏等)、探险旅行(丛林、峡谷、沼泽、火山、雪山等),不提前买旅游意外险的都是傻逼中的战斗逼。
当然,比买保险更重要的是,旅行前务必做好足够的功课,旅行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尽可能避免自己陷入危险境地,这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险和寿险的保费与你年龄成正比,以50周岁为最重要的分水岭。所以买保险和学理财一样,越早越便宜,越晚越昂贵。到50周岁以后最需要保障时,最重要的寿险和重疾险不是不能买,就是too expensive to buy了。
到底选择重疾险还是医疗险?
穷人想眼下省钱就买一年几百元搞定的医疗险,但保障弱,必须先自付医疗费再拿发票去报销,未来不确定性高,没有任何保险公司敢100%保证续保到你100岁,更何况那时的保费你也不一定承受得起。
富人想保障全面,消除未来保障的不确定性,最好每年花几千元买重疾险。
买保险的本质就是规避未来的不确定性,既包括自身的不确定性(发生意外或疾病),也包括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生物科技大爆发导致老龄化加速、经济衰退、社保体系崩溃等),如果没那么差钱,一定要尽早买重疾险,保额最少不能低于30万元,一二线城市建议保50万元。
对于眼下收入微薄,买不起房讨不到老婆能不能在大城市坚持熬下去都不一定的年轻屌丝来说,我建议还是先顾眼前吧,买个便宜的医疗险防防身,至少在你屌丝逆袭的奋斗路上不会因为半路突患重病而一生尽毁。以后财务状况更好了再考虑重疾险吧——哪怕到时候价格更贵。
但对于眼下财务状况没那么捉襟见肘的人来说,我还是更建议你买重疾险,越早买越好。
所以不要向力哥吐槽医疗险的保障不完善或重疾险的保费太贵,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好事。
要不要买保终生的保险?
重疾险和寿险作为最重要的两个长期保障险种,都存在到底要保障到多大年纪的问题。
从风险全面覆盖的角度看,保终生当然是最好的,所以不差钱的富裕型家庭建议买终生重疾险和终生寿险。
但终生保险的保费也相对昂贵,就像力哥在《理财的核心就是这两个字》一文里说的,学会在保障力度和保障成本之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叫会理财,而经济学上的平衡又叫均衡,指的是有重点的平衡,优先抓家庭理财的主要矛盾。
所以划出战略重点,优先把你一生中风险敞口最高的阶段保障好,就能适当降低保费,从而实现保障力度和保障成本之间的平衡。
注意,风险敞口和风险发生概率不是一个概念。寿险的风险发生概率一定随年龄增长,19岁挂了叫“天妒英才”,爸妈痛不欲生,91岁挂了叫“寿终正寝”,丧事可以当半个喜事办,要给葬礼来宾发红色的寿碗。
而寿险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你结婚/买房/生孩子后,到退休/还清房贷/孩子工作前的这段时间。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段时间是30-60岁,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你不幸去世,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巨大打击,提前买好足额寿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济上的冲击。
所以定期重疾险和寿险保到60岁,你一生中风险敞口最高的阶段就已经保障好了。
但未来科技快速进步,生物制药、3D打印、人工智能、纳米机器人、基因技术突破临界点等趋势会让人类寿命持续提高成为必然,谷歌首席未来学家库兹韦尔甚至认为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
所以作为70-90后的中青年人,如果只保到60岁,大概率是你交的保费都送给保险公司了。很多人心里就会不爽,这也是不少人一心要买终生保险的关键原因——总希望自己交出去的保费,未来总有一天能要回来,全便宜了保险公司这事我不能干。
所以不妨在这两者之间再找一个均衡点——保到70岁。
60-70岁之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明显感受到衰老和退化,包括癌症、脑溢血、脑梗、心梗、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概率都会直线飙升,保到70岁,你把保费拿回来的概率会比只保到60岁高出很多。
所以力哥给自己买的定期重疾险和寿险都保到70岁。
选择一次性缴清保费还是逐年缴?
对于不会理财或者工作繁忙图省事的人来说,选择趸交(一次性缴清全部保费)更合适,一是乍一看保费最便宜,二是避免了今后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续交保费导致保障中断的风险。
但对于会理财的人来说,应该选择尽可能拉长缴费期限。把尽可能多的钱,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留在自己手里投资。这个道理和不懂理财的人选择尽快还清房贷,懂理财的人会选择尽可能拉长还清房贷的时间是一个道理。
买重疾险要不要附加轻症保障?
轻症和重疾的划分标准是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水平下,该疾病会否危及生命。如果会则是重疾,反之则是轻症。
更准确的说,轻症就是重疾在发病前期症状较轻,还不至于危及生命的阶段。比如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后遗症、极早期恶性肿瘤或者恶性病变(如皮肤癌、原位癌等)。
所以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轻症险一般是重疾险的附加险,保额低于重疾险主险,但保障期限相同,不需要额外单独购买。
虽然轻疾的发生概率高于重疾,但治疗费用和对家庭造成的冲击却远小于重疾,所以到底要不要买附带轻症保障功能的重疾险,并没有标准答案。
说到底,还得从保险性价比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AB两款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和保费都相同,A款附赠轻症保障,B款没有,那当然选择A款。哪怕A款保费比B款高出一丢丢,也可以选A款。
但如果因为附赠轻症保障,A款重疾险保费比B款高出一大截,就应该选B款。
有些重疾险还设置了轻症豁免条款,不但已发生的轻症理赔不影响后续可能发生的重疾理赔,而且考虑到许多轻症今后有恶化成重疾的可能,所以确诊轻症后,后续保费不再需要缴纳。这也是力哥更建议大家选择最长缴费周期的原因之一,如果在长达20年的缴费周期中不幸罹患轻症,只要附加了轻症豁免条款,后续保费就不用交了。
但就像车险中的“不计免赔险”一样,所有看起来很令人心动的保险条款背后都是有成本的,需要你花钱去买的,因为你买的是营利性商业保险,不是佛堂施粥。所以说到底,还是得看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保障要求。
听说香港保险更划算,要不要去香港买保险呢?
眼下去香港买保险非常流行,和内地相比,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有三。
第一,以美元(少数是港币)为缴纳保费和保险理赔的货币,对内地富人来说,既为他们手里的外币资产提供了方便的境外投资渠道,也给他们手里的人民币出海提供了一个隐蔽通路。将来理赔时,还能对冲人民币贬值的汇率风险,实现资产全球均衡配置,从而进一步降低家庭财务的风险敞口,提高家庭财务的稳定性。
所以去香港买的保险往往都不是最廉价的消费型保险,而是一整套带有强烈理财属性的返还型/储蓄型保险,包含了终生寿险和重疾险,实际上还起到了方便财富传承的目的(避税)。
这也是力哥认为内地富人可以考虑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
第二,由于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明显好于内地,人均预期寿命几乎全球第一,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寿险和重疾险的费率相比内地保险就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寿险。
第三,香港有相对内地更完善的市场监管和法制环境(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主要采取的是保险经纪制而不是保险代理制,就不容易出现内地一些无良保险代理人那样满口跑火车瞎忽悠投保人的情况。
但香港保险也是一把双刃剑,这三个优点的背后也暗藏着三个缺点。
第一,以美元计价的香港保险虽然可以规避人民币未来可能对美元贬值的风险,但却要承担美元未来可能对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汇率风险永远是双向的,而长期看决定汇率的根本因素还是货币发行国自身的综合国力。哪怕乐观预期美国未来能保持2.5%的GDP年均增速(这几乎已是发达国家中的最高增速),悲观预期中国GDP年均增速从2017年上半年的6.9%继续下滑到6%,中国GDP也将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国。所以是不是像许多专家所说的,强势美元还会长期持续,人民币还有很大的贬值空间,真不好说。
第二,这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猛烈冲击,内地保险公司的竞争反而比香港更激烈,如今内地意外险的费率反而比香港更便宜,消费型重疾险和寿险的费率也没有过去那么大的差距。
尤其是力哥挑选给大家的都是内地保险中的“性价比之王”,比大部分同类香港保险的性价比更高。再加上这几年内地保险业的市场监管和法制环境也在大踏步前进,所以如果单纯从保障角度看,眼下普通内地家庭完全没必要凑热闹去香港买保险。
更重要的是,今天从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被香港险企在内地的保险代理忽悠坐飞机去香港旅游+买保险的内地人早就不是一两个,内地人滑头想制度套利,买根据港人预期寿命定的基准保费的高性价比保险,可香港保险公司也不是傻子呀~
都是中国人,谁不比谁精,满世界带着旅行团坑中国人的不都是咱中国同胞吗?
所以现在内地人凭中国大陆护照能买到的香港保险基本都是香港险企针对内地客户“度身定制”的,让香港保险公司替你理财的成本同样高昂。
但香港保险公司给出的最大卖点在于香港金融市场更成熟,投资品种更丰富,投资收益更高,所以买香港保险比买内地保险更划算。
这里面的神逻辑就真只能骗骗不懂理财的小白了……
香港金融市场更成熟,投资品种更丰富是没错,但这并不能推导出投资收益更高的结论,美国市场比香港更成熟,可美元理财产品才几个点收益?
别忘了投资理财市场最有内涵的两个字叫“预期”,因为内地保监会从政治维稳大局出发,对保险公司的宣传口径管得非常严,不允许保险公司在预期收益率宣传上放卫星,瞎BB,但香港反而管得松,所以那些敢给出10%以上“预期”年化回报的保险产品,力哥也只能呵呵了……
总之一句话,香港保险是内地有钱人做资产全球配置和财富传承的好工具,金融净资产没超过200万,算上投资性房产的总资产没超过500万的普通人,还是洗洗睡吧。
要不要买高端医疗险?
境内高端医疗险主要是为了富裕家庭应对普通疾病的,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针对孩子的。
因为孩子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呵护备至,但青春期以前的孩子抵抗力差,特别容易生病,儿童医院往往人满为患,排队要排半天,就医体验较差,人多还容易交叉感染,所以不少妈妈想给孩子买可报销私立儿童医院医药费甚至是接生孩子费用的高端医疗险。
其中最有名的是和睦家,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青岛这几座中国富人最多的沿海城市(很快还会有深圳)已经成为了富人和新兴中产阶层妈妈心中的挚爱,力嫂很喜欢的网红儿科医生崔玉涛就是和睦家出来的。
如果你是富裕型家庭,想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免除孩子生病带来的医疗费超支风险,也可以考虑。当然,这类高端医疗险的价格也是死贵死贵的,比如永安保险与和睦家定向合作推出的和睦家高端医疗险,最便宜一年保费也要10000多元,力哥有位土豪朋友就给他儿子买了这个保险。但因为太贵而且广告性太强,下面的保险名单里就不放了。
对富人来说,小毛小病可以这样解决,但真得了晚期癌症,在国内医院已经给你判处“死刑”后,只有出国接受最新的治疗手段,才有那么一丁点可能让你起死回生,所以就可以考虑选购境外高端医疗险。
全球范围看,医疗技术最发达的还是美国,如果没那么差钱,想在不幸发生这种人生悲剧时,用金钱最大限度换取生命的话,也可以考虑。
除非你孩子是童星,否则千万不要给孩子买寿险,尤其是给孩子买返还型的养老保险,那绝对是杯具……到你孩子七老八十,别说同性恋结婚合法了,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结婚说不定也合法了,别闲吃萝卜淡操心了……
寿险保额买多高?
买寿险是为了体现你对家庭的责任和爱,所以从生孩子之后一直到50岁之前,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一般是男性)都应该给自己买寿险,哪怕你现在收入不高也要买。
富人富活法,穷人穷活法,不管眼下日子过得有多辛苦,你们家的日子也还能过下去,但如果你突患重病,为了看病花光了家里积蓄甚至欠了一屁股债,然后你就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或许真的就过不下去了……
寿险保额有两个计算标准。
有房贷的话,寿险保额必须完全覆盖未还清的房贷余额。万一你挂了,孤儿寡母还不起房贷难不成还得流落街头吗?
在此之外最好还要多留出点,比如你还有90万房贷没还清,给自己买100万保额的寿险是很有必要的。
没房贷的话,算下你们家庭每月基本开支,最少乘以100倍。比如你们家庭每月基本开支4K,你的寿险保额最少得40W。
但由于房价疯涨,很多一线城市家庭现在已背上了200万甚至300万以上的房贷负担,而大部分寿险最高只有100万保额,少数最高200万,那就需要给自己买N个寿险,不同保险公司的寿险保额可以累积赔付,并不冲突。
如果这么算下来发现寿险保费太贵,那就减少保障期限,从保到70或60岁变为保到还清房贷的年龄。比如你30岁买房贷款300万约定20年还清,则寿险最少保到50岁。
许多人会忽视家财险,觉得没用,其实保费才几十块钱的家财险性价比非常高,力哥非常建议大家买。
买车险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车险是比较特殊的险种,也比较复杂,力哥这里不做具体推荐了,在后续的付费课程《零起点家庭保险一课通》中会做系统讲解。
这里只说一点最重要的,除了交强险和车损险的标配,车险套餐中最重要的是三责险!三责险!三责险!重要的话说三遍!
车子越来越不值钱,人越来越值钱,把人撞死撞残要比把车撞废可怕得多!
所以强烈建议一线城市三责险保额选择150万,二线城市选择100万,三四线城市最少选择50万。
在中国,不同城市和地区撞死人就是同命不同价,北上广深人的命就是比农村人的命值钱,不服气别和力哥抬杠,有本事和法官抬杠去。
发现自己买错了保险怎么办?
如果你看完这篇保险干货后发现自己买了不该买的保险,或者买的保险性价比很低,可是退保又要承担很大损失,不知道该不该退保——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但请不要留言问力哥了。
因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此时你已陷入了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左右都是亏。保险从来就是理财规划中最复杂的一块,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力哥只为会员提供这种个性化保险建议,对普通荔枝只能介绍普适性的保险原则和大众化的保险产品,还望理解。
老人买不了保险怎么破?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很难买到高性价比保险;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很少还有可以买的保险;7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买不到任何商业保险。
然而很多儿女直到父母60多岁才突然意识到他们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又没有高保障的社保,每次住院看病就要花一大笔钱,这时才想起通过保险转移风险。
可惜,你明白得太晚了。保险公司不是冤大头,不会给你背锅。赡养父母是你的法定责任,亲,这个锅只有你自己来背。
急着给步入老年身体渐差的父母买保险,表面上看是爱父母,孝敬父母,本质上爱自己,怕父母生病拖累自己。
如果你真的关心孝敬父母,有太多办法了。
如果你在父母身边,你可以每天陪父母一起唠嗑看电视,别一回家就玩电脑手机。
你可以定期带父母出去旅行,增长他们的见识,我既经常带力嫂出去旅行,也经常带老妈出去旅行,甚至比带力嫂出去的次数还多。因为我知道我和力嫂未来还有很长的岁月可以出去玩,但我妈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能数算的光景一日少于一日,我现在带她出去玩,是在和死神赛跑。
你可以帮父母做饭、给父母捶背、为父母洗脚……
如果你为了生计前程背井离乡和父母分居两地,你可以把一部分工资寄给父母补贴家用。
你可以每周抽点时间和父母打电话或微信视频聊天。
你可以为父母订购一个体检套餐,让他们定期体检,孩子不在身边,一定要自己保重身体。
春节长假,哪怕回家会被父母亲戚逼婚,也一定要回家看望父母。
假如你现在30岁,父母60岁。如果他们有幸能活到80岁,还有20年,每年国庆、春节两个长假你都回家,扣掉路上2天时间,一年在家最多12天,20年才240天,再扣掉你在家时的各种应酬聚会看电影睡懒觉,在你父母有生之年,你真正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可能连半年都不到了……
而从小到大,你父母在你身上又花费了多少个半年呢?
想孝敬父母有很多办法,但给父母买保险绝不是最优先的。
永远记住:保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保险是万万不能的!
最后附上不同人群合理保险配置示意图,请大家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险种。具体高性价比保险推荐全名单请看下篇。
具体方法是关注“力哥理财”官方微信(lglicai),点击菜单栏“赚钱宝典”—&“划算保险名单”就能找到下篇。
点击查看大图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力哥理财》微信公众号(lglica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力哥说理财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73被浏览32,668分享邀请回答4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0524【力哥说理财】第二季第68集:玩转分级A(下)
遮罩层 男士大改造,金融理财分析师怎么样也得改造成型男才体面!打开
遮罩层 第5集: 投资遇到大跌怎么办-黄俊鹏·最重要的理财课打开
遮罩层 手掌软滑,像锦囊以一样的人,有理财的才能,寓意富贵
广告 0 秒 详细了解 &
重播 更多精彩:
TVB【Kids Talk】 - 用利是錢教孩子點理財
16 用土豆app打开
不同性格的不同理财姿势
7 用土豆app打开
陈一发儿(直播) 2时45分--2时51分 陈一发儿: 理财理财
8 用土豆app打开
十强理财团队
6 用土豆app打开
盘点2月网贷理财风险排行榜,行业再现全造假平台
28 用土豆app打开
励志: 穷富差别一点点!关键在于懂得怎么花钱和赚钱?理财的真谛
4 用土豆app打开
江苏泽天理财公司人去楼空 数百投资人集体维权
3 用土豆app打开
刘能彻底站起来了,一出场就是大哥范儿,你还敢惹他吗?
14.0万 用土豆app打开
使用App,看免费高清视频
加载出错了,点击重试
打开土豆视频,缓存免流量观看
150524【力哥说理财】第二季第68集:玩转分级A(下)
力哥说理财 348观看
播单 【力哥说理财】第二季菜鸟起飞篇第二章:股票基金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力哥说理财是骗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