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哪些新兴的崇左新兴支柱产业业?武钢已经很衰落了。

产业升级换代&武汉老工业基地悄然实现华丽转身
&&&&来源:&&&&
&&&&&&字号
今年一季度,武汉取得重大收获,总投资240亿美元的世界级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在中国未来半导体产业的版图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与之相呼应,此后第8个月,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出炉,27次提到武汉,涉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多个产业布局,与前述产业布局多有一致。
原标题:产业升级换代 武汉老工业基地悄然实现华丽转身
  曾经“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
  上溯至上世纪80年代,受益于国家一批工业重点项目的落户,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一度为全国第四。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武钢身居武汉纳税第一强,有句形象的比喻:“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2012年数据显示,武汉国税收入中的武钢比重,已从原来的20%下降到5%左右。
  经济观察人士认为,武汉至今仍是一座工业城市,但没有长生不老的产业。
  2011年到2015年,武汉工业产值仍持续领先中西部,以东风、武钢为代表的国企为城市的经济支柱之一。
  而在新兴产业领域,光电子和生物医药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正在一手抓300万辆整车产能的同时,一手抓紧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未来产业从“0到1”,颠覆式的产业进步则可能蕴藏在虚拟现实、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中。
  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指向产业,一代一代接续发展。
  自汉冶萍公司发端的武汉工业,在“一五”时期国家布局下获得强势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渐渐体力不支。曾经,武汉还被数家机构预判是“中部塌陷”的缩影,无论是GDP数字还是产业结构。
  武汉工业的数据与这种预判完全相反:工业增加值去年刷新城市工业史,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1%,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重化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23.2%,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同期万元GDP能耗却下降了5.97%;2015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45.7:5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这背后是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带动下软件信息、工程设计、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收入高增长。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始终高于全市经济的发展速度,2011年超过了3000亿元,2012年是4556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7701.41亿元。5年时间,高新技术由“1”变“2”,升级再造了一个城市的产业内核。
  今年一季度数据出炉后,一家民间智库筛选全国661座城市数据后撰文表示,没想到居然武汉,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最亮的那颗星。
(责编:关喜艳、周恬)
微信公众号
有多少事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
近来,还有许多事情记挂在总理心间,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决。但仍应反思:本应给群众方便的事情,为何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呢?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内容|每日为您展现更多有料内容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本网原创|热点新闻
原创视频|聚集湖北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
九问武汉——————致敬国父孙中山《建国方略》,城邦竞争研究系列之一
原始系列文章散发于《求是》旗下某刊,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观察报旗下《投资者报》,中国经营报,以及《大经贸》杂志等媒体,此文经过后期整理,有增删。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一代天骄毛泽东青年时代所作的《菩萨蛮?黄鹤楼》,尽现大武汉“吞吐山河、扼控九州”的沉雄大气。
武汉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流域长江流域之中,亦是中国铁路和公路交通之中枢,在外蒙独立,东北部分领土丢失于俄罗斯之后,武汉成为中心略微南移的中国的中心。居中国经济版图的“天元”之位。武汉连接南北,扼控东西,襟带山河,雄视天下,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就其战略地位而言,乃中国最核心的枢纽城市。当年日军进攻中国,占领武汉之后,方才迫使当时的国民政府彻底放弃正面作战,避居重庆,奉行持久战的战略以待变局,足见武汉地理位置之重要。
以武汉为圆心,其半径1000公里左右,几乎囊括了中国的主要的经济区,北部中心的北京、天津、东部中心的上海、苏州、杭州,华南中心的香港,广州,深圳,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重庆、西安,均在其视野之内。
而自近代乃至明清以来,武汉渐成天下之中。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四大名镇之首。而自武汉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以及张之洞督鄂以来,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球第二大工商业城市,武昌首义,民国肇造于此,而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称“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在建国后,武汉亦仍然是继上海、北京、天津之后的第四大城市。美国着名学者麦金利·康韦早在1999年发表《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将武汉列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
遗憾的是,自改革开放已降,武汉竟至逐步消沉,举目四望,中国最富竞争力的城市中,已找不到武汉的踪影。
在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武汉已经跌落前十之外,落后于大连、青岛。而其生产总值,不足上海三分之一,北京二分之一。甚至比重庆还低。
江汉横流,英雄本色。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武汉沉浮,本为常事。百年一个轮回,今年即是“武昌首义”一百周年,探讨兴衰之道,方知武汉衰落之因,亦可求武汉未来崛起之道。
&&&&&&&&&&&&&&
&武汉崛起还需多少年?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时势二字,关乎成败。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所谓时势,既有国家乃至全球时空条件变化的因素,亦有制度和文化变迁的因素。有时候,时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人力之所为,武汉的兴衰,某种意义上,即是时势变化所致。
汉口成为唐宋以来的四大名镇,乃是因为中国经济中心,逐步转移到长江流域,同时农业社会是内向型经济,内陆交通重要。武汉扼长江中流,凭借“九省通衢”的地利,首次跃上全国经济版图。高峰时,汉口茶叶出口总量占全球茶叶贸易量的百分之六十。武汉的发展,几乎是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产物。
洋务运动时期,是武汉在全国声望最高的时期,当时,武汉不仅是中国国内的商业中心,更由于《南京条约》被迫开放通商,从此向国际性大都会转型,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国内第二大经济中心,人称“东方芝加哥”。汉阳枪炮厂和卢汉铁路,使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工业和商业中心。
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是全国第四大工业城市,当时由于中国努力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同时,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时势,处于战略安全考虑,中国的经济中心重新从沿海转到内陆,而作为内陆中心的武汉,自然成为重要的工业重镇。武钢,武重等武字头的大型国企崛起。而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之后,打通了中国南北交通动脉,使武汉由水路枢纽,更兼陆路枢纽,
武汉今日之相对衰落,乃是国家战略的大势使然。并非人力可为。
无论国家或者城市,其崛起均有特殊时势。中国改革30年的崛起,其本质乃是借助全球产业大转移,以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而崛起,而珠三角,长三角的崛起,乃在于引领中国改革的先声,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枢纽。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崛起,乃是全球大陆型大国崛起的异数。无论美国,俄罗斯还是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均是内生性大国,即以内需为主导,国家的繁荣,主要靠工业,商业等实业生产,以及国内消费的拉动,而中国不然,由于处于后发劣势,中国的崛起,从一开始至现在,就是外向型经济,内需从来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自70年代末开发珠三角,80年代开发长三角,90年代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其后才是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
在此情况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目前的中心城市,除重庆得宜于西部开发战略外,其的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绝大多数在沿海区域。
内需与武汉,有重大的内在联系,中国内需不振的时代,武汉绝无崛起的希望。
外向型的经济,注定了沿海等城市,成为中国工业,商业的中心,以及对外贸易的中转地,武汉纵使雄踞全国之中,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活动并非以广阔大陆为中心,而是以对外为中心,武汉的内部河运,以及公路,铁路,均失去了其枢纽作用,武汉逐步走向衰落。甚至一度称雄国内的武汉港,成为长途汽车站。笔者回红安,就有三四年从武汉港出发。与“大陆枢纽”和“江河枢纽”被废弃相伴的,是“海路枢纽”的作用凸显,深圳,广州,上海等江浙沿海城市,乃借势崛起。
在某种意义上说,武汉在改革之后的逐步衰落,其根源就在于,在优先发展沿海的战略主导下,处于内陆腹地的武汉,其战略地位下降;而在外向型经济成为中国前三十年主流的情况下,海外贸易的发展,使武汉的内陆交通枢纽地位变得虚无。以至在一次会议上,时任武汉市委书记李宪生追问国家总理温家宝“武汉在哪里”?
武汉的声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唯有隐约的踪迹可见。
而武汉未来的发展,亦需借助国家乃至全球发展大势。
武汉曾经作出了很多努力,2005年,武汉被纳入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2007年,武汉成为两型社会试验区,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国务院确定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而这些努力,均需依赖于一点,即,中国从此走向内需时代,并由此进行相关制度文明的改革。
就全球大势而言,几乎所有的内陆型大国,其地理中心,均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天下之中”崛起乃大陆型经济的必然。
在全球疆域广阔的大国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首推中国,美国,俄罗斯。而加拿大因为经济主要集中在南部,北部地广人稀,加之人口密度过小,并不具备特别大的代表性。
在俄罗斯九大经济中心中,位于俄罗斯欧亚枢纽位置的莫斯科,则不仅是该国的首都,亦是其经济中心之一,甚至是最大的经济中心。除其政治功能外,莫斯科同时还是俄罗斯的工业,金融,科技与文化中心。
美国经济发展相对均衡,芝加哥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被称为“美国的动脉”,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内陆港口。自1948年成为美国交通地理中心之后,芝加哥逐步成为美国主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
武汉在中国亦是如此,虽然改革开放之后地位相对衰落。但是未来仍然可期。其雄踞天下之中的优势,是任何时代都无法绕过去的,除非中国疆域发生改变。
在十二五规划中,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中国未来趋势,而在中国成功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型,亦成为趋势。内需时代方是武汉崛起的“未来大势”
但是,武汉某种意义上,只是一座未来之城。
武汉被称为“东方芝加哥”,但是,芝加哥的发展,亦经过长期等待。1848年,连接大湖区和密西西比河水系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和贯穿东西部的铁路竣工后,芝加哥就成为水陆交通枢纽。便捷的水陆运输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1870年到1900年间,芝加哥的人口从29.9万猛增到170万。逐步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
在芝加哥的崛起过程中,其实借助的两大时势。其一是国内市场的统一。芝加哥崛起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结束,整个美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这样,芝加哥的大陆枢纽,才能得到作用,否则,美国如果南北分立,或者内部关卡重重,则其中心作用将被削弱。其二是美国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变。美国立国之初,由于人口稀少,主要是通过与欧洲贸易发展,而自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多,消费能力的提高,美国经济快速起飞,外贸已经退居次要地位,美国由此转型为内生性经济大国,国内消费的比例,远大于外贸,工商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工商业,均为自由流动因素,使得芝加哥成为美国内陆商业交往的大中转地,其“大陆枢纽”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至今日,美国消费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大约为70%。
而目前,武汉尚未等来国家大势的彻底变化。
由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武汉的“大陆枢纽”功能大打折扣,在未来,中国将实施均衡发展战略,从优先发展沿海,逐步向内陆推进。而这种过过程,往往要历时久远,美国从外向型经济体向往内生性经济体转移,历时半个世纪。中国从改革开放的对外已经三十年,以美国为标准,尚需20年,纵使加快进程,最快亦需要十年以上。
同时,由于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消费,占经济总量仅为30%的大众消费品,才是真正可以流动的要素,而这种要素,又由于条块分割的政治体制,体现出“诸侯经济”的特点,国内关卡林立,使大量财富不能跨省流动。武汉的内陆枢纽的作用,亦要大打折扣。中国的高速公路收费,占全球的70%,跨省过县,运输费用繁重。从海南的西瓜,运到北京价格要翻数倍。内地的制度环境的改善,要达到沿海的水平,亦需漫漫长路。而国内关卡的取消和市场的统一,牵涉各个地方利益,亦非短期可以解决。
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威权体制,经济周期,往往与政治周期紧密相连,政治人物的起落沉浮,以及宏观政策的变化,往往影响特定区域的兴衰。张之洞、毛泽东对于武汉的看法与情感,曾经助推了武汉的崛起,而在中国,自高层政治正规化之后,一般以大约十年为一个政治周期。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政治周期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非武汉力所能及。
鉴于目前的困局,时势的变化,大约需要十年,而武汉崛起,亦是十年之后。
&&&&&&&&&&&&&&&&&&&&&&&
第二问& 武汉能否担当中部崛起的龙头?
中部崛起,已在2004年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而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5年,正是舟至中流的时候,
2010年,国务院确定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没有之一。近日,河南方面亦召开最高规格会议,研讨中部崛起大势,欲成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举动。
自中部塌陷将近三十年后,中部崛起战略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6省推向前台,同时,作为各自的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等城市,亦争当中部崛起的龙头。
执大象,天下往。
在均衡战略下,大陆型大国的中部之中,往往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经济中心之一。虽然武汉居中国经济地理的天元之位,其它中部中心城市,却并不天然认同,而是希望“乱世英雄起四方”。
长三角公认的中心城市是上海,珠三角公认的中心城市是香港,环渤海公认的中心城市是北京,而在中部崛起中,却难以找到领袖。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乃在于中部诸省中,没有一个远远领先于其它省的经济中心,而在这些城市中,亦没有诞生各个方面远远超越其它城市的中心城市。
目前,中部各中心城市各有优势。长沙靠近广东,民营经济发达,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安徽与江西东向争锋,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江西则在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域中原三重身份中徘徊。武汉与河南均称自己位居天下之中。湖北拥有水利之便,而河南则有煤都之资源,山西偏居北方,靠近“环渤海”经济区,基本处于中部边缘。
而在未来的中部龙头城市中,争夺最激烈的,即是武汉、郑州、湖南三地。
武汉无法成为中部公认的领袖,某种意义上乃是因为其脚下的土地湖北,与河南和湖南的竞争中处于下风。80年代初期,湖北的GDP排在全国第6位,而2009年,排在了第10位。
从个体城市个体竞争力来看,中部最大城市的排名则分别是武汉、郑州,2010年,武汉GDP为5516亿,郑州市为4000亿,。武汉实力明显超过郑州。
在2010年的中国各省市GDP排名中,湖北与河南均进入了万亿俱乐部,湖北为15806.09亿元,河南为22942.68亿,河南大约为湖北的1.5倍,而十年前,河南则只是湖北的四分之三强,十年间,河南的综合发展速度,是湖北的两倍。河南的实力超过了湖北,令武汉的龙头之位,充满了悬念。
而从个体城市个体竞争力来看,中部最大城市的排名则分别是武汉、郑州、长沙,虽然武汉实力明显超过郑州和长沙,但是,如果从增长速度来讲,则武汉却又是最慢的,特别是对比长沙,更是如此。而在十五年前的1994年,长沙市GDP总量仅相当于武汉的一半。而今,已近四分之三,论综合增长速度,长沙高出武汉一半。
从国家战略角度而言,武汉是中部崛起当然的龙头,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亦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成为华中地区的科教文化中心、物流商贸中心及现代制造业中心。而胡锦涛在视察湖北时,亦提出武汉要做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虽然武汉的单一城市实力超越郑州和长沙,但是,武汉城市圈,却面临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的强劲压力。而自20世纪末开始,在各国、各地区角逐竞争力时,单个城市竞争力被区域整体竞争力所替代。
武汉是中部6省中最具竞争力的中心城市。2002年,湖北启动“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加上周边的黄石、孝感、黄冈等8个城市,其
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湖北的60%和50%以上。几乎倾全省之力。而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在整个城市圈所占比重,亦达三分之二以上。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另有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八个城市。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均占河南的50以上,而不同的是,在中原城市群中,郑州的比重尚不到二分之一。整个城市群呈分散模式。但是,若论总体实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则已经超过了武汉城市圈,这也是郑州不愿雌伏于武汉之下的原因。
长株潭城市群成员比较简单,以长沙为中心,以株洲和湘潭为两翼。长株潭的总产值尚不到湖南的一半,但是,其聚焦作用却不可小视。长株潭中聚集起全湖南省90%科技人员和80%科技成果的创新优势;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准备扩大为“3+5”城市群,即以长株潭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市。在承接珠三角产业方面,长株潭城市群远非武汉城市圈可比。整体发展速度,产业协同度,亦高于武汉,长株潭大有超越武汉,后发制人的勃勃雄心。
所以,武汉虽暂居优势地位,但是郑州和长沙,携本省经济发展大势,以及捆绑城市群,激起了与武汉争雄之心,特别是郑州,作为传统的中原腹地,却要被武汉夺走中部区域中心的宝座,实在难以甘心,而在交通领域,在高铁时代以前,甚至郑州因为拥有东西向的陇海线和南北线的京广线,比武汉陆上交通地位更为显赫。郑州与武汉争雄,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势下,中部崛起的中心,不可避免呈分散化趋势,武汉虽大,但是辐射能力不足,中原城市群先天资源丰富,实力均衡,但是郑州却优势不足;长株潭发展迅速,但是总量偏小,如此,则会暂时出现多中心的局面,直到一方远远超出其他方,才可以加冕中部之王,而武汉,只能说是“诸君”,尚未正式登基。
武汉虎踞天下之中,郑州城市群整体崛起,两者之争,犹如虎狼之争,呼啸中原,虽是霸气十足,若长久无得力帮手,亦恐难敌群狼。
除了在城市实力与省际实力、城市群实力方面存在落差之外,武汉与郑州和长沙的竞争,亦有内在的重大区别。
在既有的产业领域,武汉与郑州、长沙存在巨大差异。
武汉国有企业独一无二,其重工业基础,非郑州可比。东汽、武钢,武重,武汉造船厂等国企,均为企业巨头。而郑州,则是民营经济发达。河南这几年,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10占比达到60%以上,郑州更首次突破70%,民营经济的税收占比,更在80%以上。在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数量,郑州是武汉的两倍。长沙的民营经济,也达55%,民营经济与明星企业家,正是最近几年长沙经济得以快发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54423家民营企业,为长沙贡献了接近60%的GDP。吸引了LG、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等世界500强的目光。而无论武汉还是湖北,民营经济比重,均不足50%,这也是湖北近年发展落后于河南,湖南的根源。
在一些具体产业方面,长沙和郑州,亦比被重型国有企业挤占了生存空间的武汉更为灵活和丰富。如长沙虽大学比不上武汉,却有全国领先的创意产业,以及传媒产业,此外,相对湖北专注东汽,神龙等传统汽车产业,长沙的与比亚迪合作,其新能源汽车产业,亦将超过武汉。在烟草行业,长沙中烟已经成为与云南、上海烟草三足鼎立的巨头,风头前面盖过靠兼并红安烟厂膨胀的武烟。
而在未来产业方面,中部诸大城市的支柱产业,则存在着同质化之忧。
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到最后,亦难免出现同质化倾向,如中山与顺德、东莞的制造业之争,而在中部地区,这一趋势更难避免。条块分割的“诸侯经济”模式,使中部地区各自孤立发展,各成体系。在产业规划上,亦多有冲突和争抢之处。如,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均将汽车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
武汉欲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中心城市,以及中部崛起的龙头,不仅需要一城独大,更需要武汉城市圈以及湖北的整体崛起,若湖北成为中部实力最强省份,武汉成为中部最强大的城市群,武汉成为中部最发达城市,三位一体,方才可以平息纷争,剿灭其它城市争雄的野心,同时,在发展速度上,武汉能够通过改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努力,重新焕发活力,如此,才可以造就全方位的领先,成为无可争议中部之王。
&&&&&&&&&&&&&&&&&&&
武汉直辖为何大势未成?
&& 兀立黄鹤楼顶,观两江汇流,江水汤汤,浩瀚无穷。
武汉是一座富有雄伟气魄的城市,亦与很多伟大事件与伟大人物命同一线。
结束两千年帝制时代的武昌首义,即发生在这里。而中国几代最高领袖,亦对武汉情有独钟,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首推武汉,而毛泽东,一生最钟爱的城市,即是武汉,其青年时代迷茫时期,即在武汉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在其晚年,则在武汉畅游长江,寻找烈士暮年的勇气与豪情。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第一站,即在武汉。
在全国城市中,能够被称为大者,唯上海与武汉。在全国几大直辖市中,却没有大武汉的身影。
今年来,随着中国增设直辖市的设想的流传,而在其中,武汉、西安等城市呼声日高。
不过,就现实而言,武汉直辖,大势未成。
&&&&&&&&&&&&&&&&&&&&&
无锋重剑,不争而雄
就经济发展程度而言,武汉在全国主流城市中,尚处于中下游。若以兵器论道,武汉这把宝剑并不锋利。
但是,就其在全国的战略地位而言,武汉却是一把重剑。虽不轻巧,却刚猛沉雄。其历史积淀和未来潜力,均不可小视。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武汉形胜险要,自不必说。其居天下之中的地位,无人可撼。而这种地形,使武汉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亦有局部产业,很自然处于全国无可取代的地位。作为长江航道中心,南北动脉的中心,武汉在中国交通的南北交汇处,同时作为距离世界最大水利发电枢纽三峡大坝最近的大都市,武汉能源成本是上海的三分之一,工业成本是北京的八分之一,交通成本是上海的四分之一。在武汉经济尚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即涌现出了武商这个全国商业流通业龙头。武汉亦成为中国商业物流的中心。商业的奇峰突起,凸显了武汉不争而雄的巨大潜能。假以时日,武汉将成为中国更多的中心。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遍观中部六省,唯武汉一城独大。中部崛起的龙头,武汉责无旁贷。无论是晚清时代的洋务运动,还是建国以后的三线建设,都使武汉具备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在全国位居前三。
而在目前中国的各大经济区中,其中心城市,基本都设置了直辖市,怀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和天津,长三角经济圈的上海,珠三角本可有直辖市,只是在香港的巍巍高山面前却步,而香港乃是中国政治地位最高的特区,而在西部经济圈中,重庆亦成为直辖市,就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的设置惯例来看,武汉直辖似乎水到渠成。
此外,就中国国家经济地理的战略安排而言,武汉直辖,亦为大势所趋。中国的经济中心,虽然目前在东南沿海,但是,作为大陆型大国,中国目前的经济格局,乃是临时之举,由于以贸易立国,故沿海地域得海运之便,暂时领先。但是,在全国国家中,几乎所有大国,都是内陆崛起,只有日本,韩国,香港等小经济体,才适合贸易立国,大国崛起,必以内陆市场为主。如此,中国实际的经济中心,应该在长江流域,而既是长江龙口,又是沿海城市的上海,成为中国经济第一重镇,势所必然,而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又是长江龙尾的重庆直辖,亦算合理。同样,既是中部广阔内陆崛起的中心,又是长江之腰的武汉,亦可考虑直辖,甚至,从经济意义上说,武汉直辖比重庆直辖意义更为重大,重庆直辖,某种意义上还出于国家政策考虑,有着眼西部安全之远虑。而武汉直辖,所涉及的内陆腹地,远比重庆背后的腹地,更具有战略意义,亦更为庞大和广阔。
从国防角度考虑,除重庆外,所有的直辖市均在沿海,亦不合理,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特别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过早沦陷,导致中国经济元气大伤,政治上遭受打击,不得不既迁移工厂,还要迁移都城,即为明证。如此,在内陆腹地的武汉增设直辖市,亦可分散国家战略安全。
先行者重庆,为武汉树立了榜样,作为西部区域与长江之尾结合体的重庆直辖之后,开始其腾飞之路。目前,重庆所集中的项目,已经超过了上海,若不是天津建设滨海新区,重新吸纳更多国字号和央字头的企业,重庆所争取的项目,几乎为全国之冠。而武汉除了三线建设时期的武字头企业外,改革开放以来,其获得的国家级大项目投入,远远落后于几大城市。
同时,成为直辖市之后,武汉将可以挣脱湖北,发挥资源、产业、区位优势,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中部省区崛起为中国经济第四级。成为内需时代的大陆中心城市。
目前,武汉已经成为国家钦定的中国中部中心城市,同时,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与规划,亦获得公认,武汉成为直辖市的前奏已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怀璧其罪 武汉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时候,能力出众,却因为时代局限,优点正好成为人生腾达的绊脚石。
论实力和战略意义,武汉早就应该设立直辖市了,但是,直到今天,武汉仍然没有实现直辖,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中,武汉可能也难以谋求直辖。
虽是大势所趋,但是当下却时势未到。东风不来,桃花奈何?
而吊诡的是,武汉之所以目前无法直辖,最重要的原因,恰恰在于它某些方面优势过于突出,特别是相对于湖北来说如此。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武汉的突出优势,在直辖时反成为劣势。
2009年,武汉市的生产总值,为4560.62亿元,而湖北省为12831.52亿元,武汉所占比重,大约为36%,而武汉城市圈,所占比重则更重,大约为60%,如果武汉直辖,则按照惯例,在现在武汉的区域规划之外,肯定还要加上一些城市,大约就等于现在的武汉城市圈的大部,其经济总量,占比也可以达到大约50%。
武汉在中部各省中一城独大,是其成为中部中心的最大优势,但是,武汉的一城独大,却使其难以脱离湖北。
在中国各行政区中,中心城市占比,一般都没有超过30%的,上海占长三角三省总量不到20%,如果只算长三角十四市,也不过25.4%;广州为广东省和珠三角经济总量最大城市,2009年,广州总值为广东9112亿,而广东省为39081亿,广州占比不过23%。
而在内地,各省最大城市,占全省的比重,亦没有超过武汉的,以与湖北相邻的几个省来说,长沙占湖南的比重大约为29%,郑州占河南的比重更低,大约为17%。
同时,在很多经济区,都存在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副中心城市,甚至是双雄并立或者群雄分起的局面,如,北京与天津,大连与沈阳,广州与深圳,上海与杭州、苏州、南京。而在湖北,除武汉之外,无法找到副中心,一度被寄托鄂西重镇襄樊,其2009年总值占湖北的比例,仅接近10%。几乎是泯然众人,与武汉更是相差太远。
在此情况下,如果抽离武汉,甚至在武汉直辖后,还划归一部分给武汉,则湖北经济格局,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经济总量下降一半以上,这种局面,决定了武汉目前,尚且无法实现直辖。
从产业布局上来说,湖北的主要工业,知名企业,外商投资,都集中在武汉。二汽已经从十堰搬迁到武汉,除黄石有点矿产外,湖北各地普遍资源贫乏,而湖北与武汉分割之后,诸多武字头的大型企业,以及神龙汽车灯,亦不可能搬迁到其它城市,湖北的工业体系,将出现空心化的困局,而湖北的众多高校,也集中在武汉,国立和部委大学,更是只有武汉才有,这种情况下,湖北是不可能同意武汉直辖的。
武汉与重庆地位类似,但是,其直辖之路,却不比重庆。
重庆直辖前夕的1996年,虽然一直以来重庆与成都争雄中处于上风,但是,重庆的总产值大约1100亿,,成都大约900亿,总产值基本相当,重庆直辖之后,还有成都支撑四川经济格局。一直到今天,重庆与成都总产值,都相差不大。至2009年,重庆总产值为6500亿,成都为4500亿,而四川总产值为14150亿,直辖时扩张后的重庆占川渝经济圈的30%左右。而武汉若是直辖,经过扩张之后的武汉,占比可能要超过50%,
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武汉直辖的两大条件,其一是湖北的均衡发展,而在当前的情况下,湖北的经济格局,很难改变。除非全国都进入到均衡时代,内地普遍崛起,湖北才可以借助大势,完成均衡发展,而这种局面的出现,需要到中国步入内需时代之后,此外,湖北还需要在武汉之外,寻找能够大致与其抗衡的城市,而目前,在武汉之外,襄樊和十堰,都只是比别的湖北城市稍强,但是又未达到与武汉接近的重量级。培育湖北副中心,亦需时日。
武汉直辖,仍需漫长等待。
武汉都市圈能否突破“摊大饼”的模式?
(武汉系列之四,原文发于《投资者报》。有删改)
大都市圈崛起是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都市圈的崛起,对于区域经济的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和怀渤海经济区的崛起,就是伴随着三个都市圈的崛起过程中造就。作为中国经济第四级,中部崛起战略,亦寄厚望于中部城市群的崛起。
而在中部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又首当其冲。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8”
城市圈。该圈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大约60%的GDP和财政收入,的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亦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
真正的智者,应该具有见落叶而直秋的敏锐。作为后发者,此前已经崛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城市圈的经验教训,足以为武汉所借鉴。
武汉都市圈的两大局限
前几年,武汉小伙胡戈曾讽刺陈凯歌的电影公司为“圆环套圆环公司”,暗讽北京城的格局,从一环到六环,似摊大饼一样。内核发达,外部荒凉。
事实上,武汉都市圈的发展,未来亦有此种危险。
就目前而言,武汉都市圈的城市结构不太合理,武汉与其他八大城市差距过大。而这个方面,武汉确实有“北京化”的倾向。在京津冀都市圈,除北京和天津之外,其它城市也乏善可称。
在这个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群可谓武汉楷模。在长三角城市圈中,除龙头城市上海外,其它如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南京、常州、嘉兴、宁波、南通等,均为经济重镇,其它城市,并且几乎无弱镇。在珠三角诸城市中,广州和深圳并立,此外,佛山和东莞亦均为3000亿以上,除肇庆外,其它城市都在1000亿以上,结构也比较均衡。
而在武汉城市圈中,除武汉超过4000亿外,其它城市总产值分别为天186亿,黄石597亿,鄂州313亿,黄冈700亿,孝感
681亿,咸宁405亿,亿仙桃261亿,潜234亿。竟然一个超1000亿的城市都没有,甚至连过500亿的城市,也只有两个。
作为后发地域,武汉城市圈确实需要适当地集中,采取平衡发展战略。实行重点集约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圈和全省工业的发展。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其支柱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武汉一马当先,然后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亦无不可,但是,如果周边城市与武汉差别过大,则难以发挥协同效应。
而在其它中部城市圈中,湖南的长株潭城市圈和河南的中原城市圈,都要比湖北的武汉城市圈结构合理。这也导致武汉虽强,但是武汉城市圈在全国15个城市圈中仅居于中流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原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的第二个局限,是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城市集中,但是却缺乏“小镇”,这个与京津冀城市圈很像,在“大北京”的三环四环的繁华镜像外,却到处都是布满城中村的落后小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面临严峻的压力。
而武汉的破局之策,亦可借鉴珠三角。珠三角区域普遍出现了“小城小镇”的格局,如顺德,面积只有800多平方公里,却有十个镇,形成了一镇一产业的局面,中国的家具王国,家电王国,木工王国,均在这些小镇产生。东莞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除城区外,还设有28个镇,每个镇也都非常发达。特别是顺德,未来武汉大都市圈要实现普遍繁荣,亦需借鉴顺德,不仅实现各个城市中心城市的繁荣,亦要实现小镇式繁荣。
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需“架屋梁“
地区间、城市间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的形成,是城市圈发展成熟的显要特征。
在国内,很多城市圈中普遍存在着城市之间同质化竞争的弊端。纵使是珠三角等先行者,亦难以例外。如在珠三角城市圈内部,广州与深圳争当区域龙头,互不服气,而在制造中心,东莞和佛山亦经常欲一较高下。
而在武汉城市圈中,各个城市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与武汉的经济的协同问题,其二是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协同问题。
而首当其冲的,即是诸城市与武汉之间定位不清晰。
几乎每个城市,都要做武汉的“后花园”或者是“菜篮子”,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要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
在产业协同方面,长三角城市圈目前是做得相对最好的。除上海外,其它14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南京主要侧重于物流,重化和信息产业。杭州则是上海后花园,制造业中心。苏州和常州则专攻现代制造业,无锡集中于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宁波则身兼港口、重化工业,服装等制造业三位一体。每个城市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与上海进行错位发展,主动接受上海的产业转移,实行梯度发展。实现了
“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的模式。
在未来,武汉城市圈亦可借鉴长三角城市圈的模式,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的模式。正如湖北农村民居中的“架屋梁“,既有主轴和核心,又互相交错,富有层次。
在武汉城市圈内部产业协同方面,武汉当系贤达秦尊文,此前多有研究,亦颇合武汉未来大势。秦尊文为此提出了众多设想。
黄石作为“大武汉都市圈”的次中心,其工业基础相对雄厚。以冶钢、华新为代表的冶金、建材企业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美尔雅是中国十大西装品牌之一。未来黄石何成为武汉重工业的主要合作和配套基地。建立有色冶金、建材和服装制造基地。
鄂州与武汉山水相连,地理渊源悠久,甚至葛店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前就是从武汉划归的。葛店生产,武汉销售,已经很为很多企业的发展模式,未来,鄂州应集中建设创业加工基地。
黄冈地处大别山区,特色农业相对发达,基本上形成了“一县一业”的格局。如罗田的板栗,英山的茶叶,蕲春的药材,红安的花生等,均为全省或者全国之冠。同时,黄冈中医药发达,中医药加工企业达200多家。与发达的武汉西药产业形成互补。
孝感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制造业目前初具规模,可成为汽车配件加工基地,同时,孝感农村有生产大宗农副产品的良好条件,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当好大武汉的“米袋子”。
此外,孝感矿产丰富,可以建立盐磷化工基地。
咸宁咸宁气候湿润,被植物界誉为“中国亚热带自然生态平衡之典型”。咸宁森林覆盖率达49.98%,居全省市州第一位。是全国闻名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温泉和九宫山均有中央和省直单位驻足,堪为大武汉的“后花园”。
其余仙桃的轻纺工业,潜江的石油化工,亦可重点发展。而天门,则是全国著名的棉花之乡,纺织业发达。可以联合武汉,打造纺织基地。
在武汉城市圈内部的协同之外,各个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均存在着竞争。甚至他们与武汉之间,都有竞争,如东线的黄石、黄冈等城市,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方面,直接绕开武汉,娃哈哈,雨韵等重要企业,均直接落户黄冈,而非武汉。
在未来,武汉城市圈承接外部产业转移方面,亦需要规划,力争与武汉的产业实现互补。
(初稿时2010年公报尚未公布,所有数据均以以2009年公告为准)
为何楚地无才?
提要: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使武汉的“中国第三大文化科教城市”,如同孤城耸立。而民营经济不强,更使武汉缺少对于人才的吸附能力。最为致命的是,失去了“茫茫九派流中国”气度的武汉,已经无法包容百家争鸣,亦无法共存豪杰与走卒。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曾有名言传世: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
虽是恶搞,却并非无道理。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其最后的发展,比拼的还是人才,当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与其吸纳了全球60%的高端人才密不可分,而深圳、上海、北京等成为中国经济发达之地,亦与其对于全国人才的强大吸附能力息息相关。
武汉欲领衔中部崛起,并且成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对于人才的吸附能力,亦至关重要。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百年前,一代贤达张之洞在滚滚长江边发出的感叹,至今言犹在耳。
可惜,就现状而言,武汉人才问题,却非常严峻,甚至可以说,武汉已经出现了人才的空心化危机。
武汉以中国第三大高等教育重地,以及全国第一大人才生产基地,最后却闹人荒,可谓荒谬,此中深意,不可不察,
人才生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
目前,武汉集中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其他数十所部委和省属大学,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领先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广东和浙江。
2009年武汉大学生人数已达104万,超过北京和上海,跃居全国第一。
但是,如果就经济发展水平,武汉则只能在全国居于中流。
2009年,武汉GDP为4560亿,中国城市GDP排名中,武汉排前十名之外,与最多的上海(14900亿),几乎相差三倍,甚至苏州,无锡,佛山等一般性城市,都排在武汉前面。
而以人均算,则武汉更排名100名之外。只略等同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不如南昌和合肥。
在人才日益成为自由流动的资本时,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群雄并起的情况下,武汉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其出产的人才,大半被这些先进地区所吸引。
湖北大学教授严梅主持《武汉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显示,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培养的学生中,只有11%的本科生、4%的硕士和1%博士进入武汉就业。也就是说,每培养100个博士,只有一个留在武汉。武汉人才流失程度,让人震惊。
而人才的流失,使武汉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武汉目前虽流入人口已逾百万,但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95年,小学文化程度者占80%。
以中国数量第三的高校,数量第一的高校毕业生,最后却落得到主体人口构成为小学毕业的地步,首当其冲的,即是当地经济落后,普遍的收入过低,缺少对本体人才的吸附能力,迫使武汉出产的人才,纷纷到发达地区谋发生,出现了人才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反差。
北京、上海与广州,既有强大的科教实力,又有发达的经济作为保证,最近几年吸引了诸多人才,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
而深圳作为本土教育实力落后的地域,也能够吸附全国性人才,靠的就是其富有活力的经济。
在武汉引以为傲的软件行业,人才流失现象亦很惊人。甚至在光谷,一度出现写字楼价格比住宅还低的怪局。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武汉缺少像华为、中兴那样的龙头企业,本土软件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薪酬水平也没有竞争力。而在2009年,仅华为一家,即突破1000亿的收入,是武汉光谷所有企业收入之和。
深圳在本土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吸附了全国各地的人才,特别是武汉,西安等地,成为中国最富科技创造力的城市。在深圳,每50个大学学历的人才中,就有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的,在金融系统,几乎是武汉大学系把持,在机械工程领域,几乎是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把持。而政府官员,则很多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人才的流失,亦与武汉的经济结构息息相关。自2000年后,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出逐年降低的趋势,08年武汉市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67.53%,首次跌破70%。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强大的人才吸附能力,得益于其发达的民营经济。
广东省拥有20万家以上民营企业,从业人员逾1000万人。浙江民营经济更为发达,全省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60%来自民营经济,拥有30多万家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的90%来自民营经济。
反观武汉,其产业结构仍然以重工业为主,经济主体主要为国营企业,特别是武钢、武重等武字头的国营企业,国营企业的过于强大,挤占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民营企业只能入野草一样,在坚硬的石头缝隙中生存。
众所周知,国营企业,特别是大型垄断国营企业的待遇非常优厚,全国都如此,武汉亦不例外。但是,武汉国有企业的容量,毕竟有限,而且国有企业内部近亲繁殖严重,更多的人才,无法进入这些领域,而民营企业不足,最后,导致武汉整个人才容量的局限。更重要的是,武汉民营企业的弱小,以及其相对国有企业的从属地位,使武汉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既低,社会地位亦低,缺少尊严,在此情况下,大批人才舍弃武汉,纷纷孔雀东南飞,甚至是北飞,就是不肯在本地栖息,就是情理之中了。
&武汉需要“九派横流”的宏伟器局
&&&&&&&&&&&&&
&“茫茫九派流中国”,青年毛泽东在武汉时代的沉吟,无疑是对那个时代武汉宏大器局的一种推崇。而其时的武汉,正是凭借吞吐天下的气象,吸引四方豪客。
而时至今日,武汉“九派横流”的气度,已经消失无踪。这也是武汉无法吸纳人才的重要原因。
在文化产业领域,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才吸附能力,美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20%,成为全球人才汇聚之地,亚洲的香港文化创意亦近20%,成为亚洲人才汇聚之地。
如果说传统产业,武汉并不占优,尚且有值得原谅的地方的话,那武汉以全国第三个科教基地,文化产业的落后,则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2009年武汉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9.92亿元,占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7%,几乎与西安等同,而同期的北京,文化产业的比重为12.3%,另一科教重地广州的文化产业产值为占比为717亿,占比7.87%,浙江省会杭州,则达到了12.6%,为全国最高,同为计划单列市,并非省城的青岛比重达7.5%,而近邻长沙,更是达到了9.9%,武汉文化产业的比重,与其在全国文化领域的地位,严重不相称。
在文化产业领域,最直观的就是传媒行业,就数量而言,武汉也算是媒体云集,其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亦算国内大报,特别是楚天都市报,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发行超100万的大报之一,在都市报系列中仅次于南方都市报,但是,其在全国的声望,却相差太远。整个湖北,几乎无在全国领域的高端媒体,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知音》杂志,在内容方面,则偏于情感,且常常被人诟病。
时下,大众所公认的文化传媒重地,是“南广北京”,以及后起的长沙,成都等地,武汉难成偏师一角。遍观大武汉,竟无引领全国舆论先声之重器。可谓武汉的特大遗憾。
武汉拥有将近10所美术学院,但是,在动漫领域,武汉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也并未建立领先优势,北京,上海,杭州,上海暂引领动漫行业的先声。
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教实力作为根基,但是,从深远意义上说,更需要的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我们都来看看,全球和国内文化产业发到的国家和城市,其文化产业何以繁荣。
以国家而言,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文化产业大国,不仅在于其科教实力,更在于其雄守雌的气度。
有时候,国家或者城市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成为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会聚全球性的资源。前年,美国推出一部名为《熊猫工夫》的动画故事片,创造了全球票房奇迹。获得了广泛赞誉,而在熊猫的故乡中国,《工夫熊猫》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值得注意的是,熊猫的故乡没有拍出这么好的片子,但是,美国却可以,美国人吸收了中国熊猫文化,工夫文化,加之以本土的牛仔文化,阿甘精神,将古老的工夫故事,改造成现代传奇,这就是汇聚天下资源,融合天下文化的威力。
作为一个并没有多少历史积淀的国家,美国之所以能够在文化产业领域执全球牛耳,其秘诀就在于其开放、包容、活力的社会特性。
以城市而言,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能够成为北美创意中心,与其兼备法国和英国文化,并广泛吸收全球精华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而以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文化融合著称的香港,成为亚洲创意中心。特别是香港电影和唱片业,造就了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在国内,深圳的硬件建设,可谓在国内大城市中居于落后地位,深圳不如广州,更不如武汉,甚至还比不上一般的省会城市,但是,却可以崛起为文化产业重镇,成为中国国内唯一的“设计之都”,其秘诀,就在于开放和包容。
深圳是中国的一个异数和奇迹,自开埠以来,深圳即聚合了全国各地的人口,成为融合中国地域文化的熔炉,深圳是中国立国数千年来,第一座没有任何地域性的城市,经过数十年发展,深圳形成了自由开放,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刚健简单,热情博大,包容性强的城市性格。而在内耗和受管制方面,深圳则远少于其它城市。
武汉文化产业的滞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缺少开放和包容所致。去年底去浙江调研,偶遇90年代青年李红豪,从发生在他身上的荒谬事,即可见武汉方面思想和社会管制的严厉与刻板。李红豪由于在考试作文《草见人命》中,直陈中国教育的弊端,竟被被阅卷老师批为“自毁前程”,勒令其回家反省,否则不得回到学校。李红豪只能退学。对比当年深圳青年批判深圳之后,引起市长关注,最后市长与批评者亲自对话,这种气度,是武汉没有所没有的。
在未来,要提高武汉人才的吸附能力,更需要的是“软功夫”,提高社会开放度,增加城市包容能力,放开社会管制,才是武汉成为博大之城的必经之路。
九派横流,方有百家争鸣。
能容纳贩夫走卒,才能汇聚英雄豪杰。
&&&&&&&&&&&&&&
第六问:光谷为何不光?
光谷曾被武汉寄托厚望。2001年,光谷设立时,武汉几乎万人空巷,其盛况唯有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时可比。
光谷亦不负所望。
至2009年,光谷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光谷同时还似乎中国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光谷的总产值,已经占武汉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不过,光谷虽在武汉重于一时,相对于武汉的经济总量,以及科教地位,却仍显滞后。
在2009年科技部公布的中国高新科技园区的评比中,武汉以全国第三的科技城市,综合实力落选前五名,而营业收入更次之,唯有增加值排名第二。
同时,虽然在光谷领域,武汉先行一步,但是,全国性的高新科技园,却此起彼伏,不断出现,广州光谷,保定电谷等,群雄并起,武汉难以独美。其优势亦被稀释。
硅谷的出现,使美国执全球高科技产业之牛耳,光谷的崛起,亦被武汉视为未来破局的希望,光谷能否在全国脱颖而出,登临巅峰?
&&&&&&&&&&
&&&&光谷何以成为孤峰?
硅谷(Silicon
Valley)无疑是全球高新科技园区的楚翘。而当年硅谷的崛起,某种意义上,亦是借助斯坦福大学师生和校友的力量。在硅谷数十年的发展中,与斯坦福大学有渊源的产值,占其总产值的50%-60%。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它是硅谷的“孵化器”。
其它如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亦贡献巨大。
北京中关村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高科技园区,亦与其毗邻北大、清华等数十所大学密不可分。
仅以科教硬件来说,光谷具备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新科技园的先天条件。“光谷”周边有23所大学、56所科研院所,其中1/3的科研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武汉的42位两院院士中有10位是光电子技术学科带头人。武汉光谷的技术力量,甚至比中国第二大科教重地上海还要集中。
但是,光谷的产值,却比中关村逊色太多。早在2008年,中关村的总收入,已经突破10000亿,而一直到2009年,武汉光谷的产值仍不到2000亿,
同时,更主要的是,全球著名的高新科技园区,都诞生了一些高新产业巨头。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科技巨头,都成长于硅谷,其中不乏产值1000亿的企业。在中关村,联想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计算机制造商,2008年收入即已超过1000亿。中国第一大搜索网站百度,市是值超过100亿美元。方正集团收入超过500亿人民币,其它如用友、金山、新浪,水晶石等国内知名新兴企业,均诞生于中关村。
当年,武汉光谷是全国第二家国家高新技术园区,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中国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是,光谷与中关村,却相去甚远。
武汉光谷诞生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一家有影响力的公司,光谷最大的光纤企业烽火科技,以前由体制内的武汉邮科院改制而来,早在1985年就掌握了制造光纤的技术,可是,知道今天,烽火科技的规模,亦不到100亿,而十年后才成立的华为,其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比起中关村的联想,亦是小巫见大巫。
而光谷之所以不能发光,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光谷之于武汉,如孤峰突起。光谷的发展,虽然直接与科教实力相关,但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却需要整体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体系作为基础。而武汉除武字头的重工业外,大众工业缺失,传统工业对于光谷帮助不大,武汉的经济实力滞后,亦使整个城市缺乏吸引力,在资金投入、薪酬水平,科技转化能力方面,都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甚至成都等地。以至于烽火科技的员工,经常跳槽到南方的华为。
此外,武汉光谷与武汉传统产业患同样的病,光伏两大巨头烽火和长飞,都有国营企业的背景,其崛起过程,并非完成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变相的政府扶持。而其它光谷企业,则是弱小的民营企业,这种格局,并没有突破武汉的传统产业的桎梏。而在很多新兴的高新产业园区,都是以民营企业唱主角。
正如汉正街一样,武汉光谷亦是“醒得早,起得晚”。与美国硅谷,以及国内其它光谷比,武汉任重道远。
先发优势荡然无存
自从硅谷成功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效仿。日本有筑波科学城、九洲硅岛;英国有剑桥科学园、苏格兰硅谷等;以色列有“硅溪”;台湾省有新竹科技工业园,其被称为是硅谷模式在世界各地孵化的案例中成功的典范。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创建了一批科技园区,如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等。
在国内,当年北方中关村、南方的深圳高新产业园和中部的武汉光谷三雄并立,引领风潮,目前,中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达55个,如果新申请的通过,则有可能达到70个,武汉光谷初起时,全国只有少数几个高新技术园区,而现在,却已经是群雄并起。
目前,在全国高新产业园区中,总竞争力最强的几个高新技术园区依次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苏州工业园,武汉在前五名之外,而中西部王座,亦被成都所取代。成都高新区甚至在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排名方面,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位列全国第二;在营业收入方面,西安则更已经超过3000亿,而武汉尚不到2000亿。
最严峻的是,除武汉之外,北京、上海、西安、广东、长春等省市已经开始争夺“中国光谷”的混战,而目前,武汉在光谷领域,并无绝对优势。同时,在诸侯经济的体制下,武汉并无办法排斥其它城市进军光谷领域。甚至,其中还有很多城市,政治经济地位比武汉还高。武汉无法设立门槛。唯有应对竞争。
在武汉重点投入的LED新光源产业领域,引起了北京、厦门、深圳、武汉、东莞、哈尔滨、南昌、苏州等城市的激烈竞争。被称为“十城”之争,而仅深圳一市的规模,即超过了200亿,是武汉当下产值的十倍。
而在国家已经确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除武汉之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其它六个城市亦位列其中。特别是天津,其滨海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高新产业地位突出。
前段时间,风传湖北未来要投资12万亿,如果按照比重的话,武汉的投资,亦应该达到数亿,目前,武汉方面的计划是,在未来6年,投入1万亿,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为主的六大产业。同时,将武汉的高新技术产值,由目前的将近2000亿,提升到将近7000亿,届时,武汉力争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由目前的约2000亿元提高到6800亿元。而在这些投资中,光谷的投入首当其冲。
&&&&&&&&&&&&&&&&&&&
第七问:武汉何时成为中国的“大陆中心”
&鹤舞九天。
2010年,武汉新火车站。9片波浪型重檐屋顶,如9只飞翔的鹤,中部为拱起的大厅屋顶。波浪代表江城,“九”表达9省通衢,大厅中部突出则寓意中部崛起。整个火车站造型的寓意就是“千年鹤归,中部崛起”。
沉浮不定的武汉,在经过了改革以来的二十余年沉沦之后,其重新崛起的宏图大志,如黄鹤蓄势欲飞。
重新成为中国大陆交通枢纽的武汉,能否如愿成为中国“大陆中心”吗?
中国交通的大十字架
武汉一度成为中国大陆交通中心。
自晚清至民国时期,京汉铁路的通行,以及长江航运的繁盛,使武汉成为中国集水路两路为一体的交通中心,被誉为“九省通衢”。其后,随着陇海线建成,郑州崛起,才稀释了武汉的优势。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达,沿海港口取代大陆交通,成为中国经济贸易的主战场,武汉遂被遗忘在历史的烽烟中。
此外,对于武汉交通影响巨大的另外一件事,是80年代初期一直到2005年,武汉铁路局被撤销,归属郑州铁路局管辖,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武汉的省内铁路建设,几乎停滞,武汉的交通地位,被进一步削弱。
日,,武汉铁路局恢复设置,其后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速,不过,相对而言,武汉的交通地位仍然是次于北京和郑州之后,甚至,在航空领域,武汉还比不过长沙。
高铁时代的来临,才真正改变了武汉在全国交通中格局,使武汉重新恢复了连接东西,扼制南北的交通中心地位。
日,武广高铁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铁,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武汉亦借此开始加速腾飞。武广高铁的贯通,将武汉与广州之间的传统时间距离,从10个小时左右,缩小到3个小时。
武广铁路只是个开始。在未来中国高铁的“四横四纵”构架中,南北线从北京至香港的专线,以武汉为中转站;东西线中,从上海至成都的专线,亦以武汉为中转站。武汉处于中国高铁的十字架位置,成为真正的交通中心,武汉将投资修建全国最大编组站、集装箱货运站、武汉动车段,将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座特大客运车站的城市,并将与北京、上海、广州一起,成为我国铁路四大调度指挥中心。发改委已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足见武汉未来在中国交通中的分量之重。
而在全国高铁贯通之后,武汉至中国东南西北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成都之间的时间距离,都将在四个小时左右,真正成为“天下之中”。
在水运领域,武汉是长江的重要港口。有武汉港、阳逻港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武汉新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1.5亿吨,预计到“十二五”中期,万吨轮船可直达武汉,这意味着武汉新港可在3000公里的范围内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城市常年直达。武汉新港正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门户。
在航空领域,民航总局提出以武汉天河为中部航空枢纽,在第三航站楼建成后,天河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800万人次,相当于目前的3倍以上。武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个航空枢纽。
在公路方面,武汉将基本建成公路主枢纽和“五环十八射”的高快速路网,成为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节点。316国道、318国道、106国道、107国道在此交汇。京珠高速和沪蓉高速,则分别是武汉连接南北和东西的两条要道,特别是沪蓉线的通车,对于武汉重新连接长三角和西部地区作用巨大。
在城际交通领域,武汉今年亦进步神速。2000年,国家批准长春、大连、武汉和重庆4个城市为首批轻轨建设示范城市之后,武汉开始轨道建设,武汉市规划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由7条线路构成,总长222.8公里。除一号线吴家山至堤角30.5公里为轻轨外,其余6条线路都是地铁。将武汉连为一体。目前,武汉2008年已经打通过江隧道,同时,2012年亦将打通地铁过江隧道。武汉与各远城区的轻轨,亦大规模建设中,从武汉到鄂州、黄冈、咸宁、孝感等大武汉都市圈诸城市之间的快速城际铁路计划3年完成,未来5年,武汉铁路、航空、港口、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达3390亿元,占武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的65.8%。
由此,武汉交通大势已成,在未来,武汉将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其地位类似美国芝加哥,俄罗斯的莫斯科。
&武汉,十年孤城?
成为中国的交通中心,与成为中国的大陆中心,绝非同义。
在目前,武汉所在的湖北,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方面,均未成为中西部楚翘,其发达程度,亦未居全国先进之位,从交通中心到大陆中心,武汉尚需时日。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以后,未来将建成1.3万公里,基本大半个中国将处在高铁覆盖范围内。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将重塑中国的区域地理,也将重塑中国的经济版图。
在武广高铁开通之后,武汉与珠三角的经济来往,更为密切,以旅游行业为例。2010年春节是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节黄金周,外地游客同比增长187%,而这其中,80%的人都来自广东,“观黄鹤楼,品武昌鱼”的广告,在广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高铁时代的第一个“武大樱花节”期间,武大旅行社就接待游客3000多人,第一个“五一”,武汉的旅游收入,几乎增长了一半。在未来,仅以接待游客数量而言,武汉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城市之一。同时,武汉广东,湖南之间的“三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而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之下,高铁时代,将使武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
高铁全部建成之后,武汉将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西部经济区等四个经济区连结在一起。同时,武汉大都市圈内部,亦可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武广沿线的
武汉潜力巨大,可谓是一座未来之城。
不过,对于武汉来说,成为“大陆中心”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武汉本身,而在于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目前,中国仍然没有扭转以外贸立国的发展模式,迟迟没有启动内需,由此,内陆广阔腹地的发展,仍需要漫长等待。沿海仍然是中国分散的经济中心,产业转移,只发生在部分产业领域,即,以内销为主的一些产业,如,汽车,家电等。制造大王富士康就已经在武汉和郑州建立了加工中心。
同时,就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来说,武汉南边的湖南,在承接南方沿海的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更有优势;安徽和江西,在承接东方沿海的长三角产业转移方面,亦比武汉更有优势,而在北边,山西和河南的资源,与北京和天津之间来往更密切,武汉几乎成为一座中部的孤城。此外,中国的诸侯经济特色,亦使国内市场并不统一,由此,高铁虽然布局已定,但是,“有铁无货”的怪象,也许是未来的一大挑战。
&&&&&&&&&&
&&&&&&&&&&&&
第八问:民营经济如何焕发活力?
重器即钝器。
武汉在中南六省中,虽是一城独大,雄视四方,不过,其经济活力,却一直为人所诟病。事实上,民营经济的发达程度,往往是检验一个城市或地域经济活力的最重要指标。目前,中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格局。
& 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深圳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即是民营经济的崛起历史。
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商华为,中国最大的地产商万科,中国电池大王和汽车新贵比亚迪,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最大手机分销商天音通信,中国最大网络下载服务商迅雷,中国最大手表供应商飞亚达,中国最大家纺用品供应商富安娜,中国最大特种计算机提供商研祥智能,中国最大女鞋品牌百丽等众多知名品牌,都崛起于深圳。
在众多的产业领域,深圳都诞生了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并非靠国家政策倾斜或者垄断地位发家,而是在残酷的竞争中百炼成钢。它们具有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
深圳开放的竞争环境,使本土企业自由成长,深圳自主品牌达到5万多个,成为中国的品牌之都。以一隅之地,仅占中国世界名牌数量的十分之一,远远超越国内其它城市。
在长三角,浙江过去几十年内,几乎都无国家重点项目投入,可谓既先天资源贫乏,又后天缺少支持,在此情况下,浙江放开民营经济,遂至造成宏伟气象。200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28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4335元,均居全国第四位。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优势和活力所在,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惊人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四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实力的指标,已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全省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60%、新增就业岗位的90%来自民营经济。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82席;居全国第一位。阿里巴巴、娃哈哈,万向等全国知名企业,均崛起于浙江。
而作为与武汉类似地位的城市,浙江的省会杭州,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
到64.5%,有81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比例惊人。
相比之下,武汉的民营经济乏善可陈。
2009年,武汉非公经济总产值为2178,比重为47,8%,尚不满50%。而同为以前的重工业基地,沈阳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5,2%。而其规模以上增加值,更只有668亿,民营企业的缺失,使武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失衡。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进,武汉的市属和湖北省属国营企业,很多都倒闭,甚至是以前的重点产业纺织行业也如此,除武钢,武重,武船等武字头的巨头之外,武汉几乎无能够叫得响的其它企业,而由于民营经济的不发达,武汉的产业结构,出现了空档。工业根基基本被摧毁。
在2009年,武汉民营企业中从事工业的,只有不到30%,而从事第三产业的,达到70%以上,而在这70%中,大约有63.4%从事零售和餐饮。亦即将近50%的民营力量,都集中在零售和餐饮领域。武汉成为大市场和大饮食店。
在全球领域内,民营企业科技转化的主要阵地,武汉作为全国第三个科教基地,但是其科技转化率,只有39%,之所以如此,就因为缺少民营企业。而武汉培养的100个博士竟然只有一个留在武汉,其根源亦在如此。
武汉有金融机构31个。外资金行4个,16个全国性银行,全国密度第5,可是,在武汉,金融资源,都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在浙江,出现了一家泰隆商业银行,这家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被称为“中国的尤努斯”,而在武汉,这种银行能否生存下去,则是一个未知数。
最让人寒心的,是东星航空的倒掉。东星近年来在国内强势崛起,如果不是半路遭遇危机,东星之于中国航空业,正如吉利、比亚迪之于汽车企,可谓前途无量。可是,在东星航空陷入困境的时候,湖北省和武汉市都不愿意出手相救,甚至一起出卖了它,将其介绍给中航这样的鳄鱼,自己的羊不保护,反将其推向狼口,东星的破产和兰世立的最后身陷困局,凸显了武汉对于民营企业内心的傲慢与轻视。
而这种“重国轻民”的习惯,以及权力对于经济的过渡干预,正是武汉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最大区别。凡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管制严厉的地方,就是经济活力窒息的地方。
如果说似广东和浙江这种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并无代表性的话,那河南的崛起,则不得不引起湖北反思,从1998年至2008年,河南的GDP与湖北的比重,从当初的70%,变为162%,从增速来看,十年之间,河南增速在湖北两倍以上,而这其中的区别,即在于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河南省非公有企业已经接近200万家,不仅对GDP贡献达到60,居中部六省首位。而且还产生了上百个全国行业冠军和十几个世界级的大品牌。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河南有8家上榜。
今日的郑州,亦足可为武汉榜样。2009年郑州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8%。远远超过武汉。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数量,郑州是武汉的两倍。而武汉除了几个武字头的企业,几乎没有在全国叫得很响的企业。甚至,黄鹤楼酒,是由于行政手段起死回生,黄鹤楼烟,亦是因为强行兼并了红安烟厂等竞争对手,靠市场垄断而坐大。
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大武汉城市群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中,两者的经济活力,亦高下有别。
事实上,河南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还并不是郑州,而是郑州北边的屏藩新乡,新乡的民营经济,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而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更超过了四分之三。
新乡采取了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采取联合承接、联合设计、联合制造等形式,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促进企业尽早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知名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致力打造民营企业集群。
新飞、华兰、金龙、科隆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新乡也开始一飞冲天,迅速崛起。
在中原城市群中,涌现了新乡等众多民营经济富有活力的城市。而在大武汉城市群中,目前亦没有出现民营经济重地。更多的城市,与武汉一样,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民营经济实力不足。
&&&&&&&&&&&
&&&&&&&&&&&&&&&&&&&
第九问:“高端崛起”还是“中端崛起”?
大中国,大武汉。
在某种意义上说,武汉非常适合作为中国的代表,有显赫的战略地位,但是目前并不发达;版图很大,但是却并不够开放;有些地方很繁荣,但是,更多地方还很贫穷;都市阶层庞大,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很多。
武汉之崛起,有如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作为中部中心的后发者,武汉欲后发先至,亦需要有非常的发展战略。为此,武汉确立的未来战略为“高端崛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作为一个并不发达的国家的并不发达的内陆城市,武汉实现“高端崛起”的根基并不稳固,就现状而言,武汉更需要“中端崛起”。
“中端崛起”方为正道
本次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被寄托厚望,隐约透露出整个国家欲实现“高端崛起”的战略意图。
中国的崛起,既是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历程,亦是参与全球产业链获得的回报的过程。中国未来的发展,仍需服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目前,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巨大,中国最先进的航天工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十年以上,在大飞机领域,核心技术控制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手中。而在新兴的电动车,太阳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亦在美、德、日等国。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但是,市场上的高档汽车,如宝马、奥迪等,却几乎都是外国货。在中国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我们将发现日立、神钢、现代、大宇这些挖掘机,起重机等机械都是来自日本和韩国。
在主流的大众制造业领域,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中国企业亦是大而不强。
同时,中国市场的另一大特点,即以低端消费为主,中国目前国民收入偏低,这种状况,决定了在中国,高端产业不可能成为主流。中国更需要“中端崛起”
事实上,真正的全球性大国,必是“中端崛起”,只有大众产业发达的国家,才可以屹立久远。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不仅拥有很多高端技术产业,其大众制造业,亦非常发达。美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名单,多数出自大众消费产业,如通用,IBM等。而昔日的霸主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正由于其本土“高端化”,奢侈品消费流行,金融投机比实业更受商人欢迎,最后导致空心化,而随着其海外殖民地失去控制,遂至迅速衰落。
鉴于此,整个中国,仍然需要以满足大众需求为主。而对应的产业结构,应该是大众产业为主体,兼顾高端产业。
十二五规划虽确定新兴产业为战略性产业,但是就全国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可能只是10%。现在出现的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各地对于新兴产业蜂拥而上,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而对于传统产业,大有将其当做“落后产能”的趋势。
传统产业是现实的支柱产业,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的产业,如果过早地将未来产业作为寄托,忽视当下,则容易形成产业空心化,成为经济上的孤岛。珠海在珠三角落后的教训,不可不察。
武汉已经确定未来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动漫、半导体、生物医药等15个新兴产业,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的总收入,设定为8000亿,几乎等于再造两个当下的武汉。是否现实,值得考验。光是国家级的高新产业园,全国就有50多家,武汉有光谷,广州也有光谷,河北还有电谷,可谓群起争雄,绝非武汉独美。
在很多地方欲发展新兴产业时,地处沿海的浙江,反以传统产业破局。浙江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但是,浙江却仍然坚守传统产业,通过市场转移,产业链的完善与拓展,在设计与销售领域的提升等方法,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而在广东,部分城市的“腾龙换鸟“已经导致实业衰退,出现了经济下滑的困局,这是当初始料不及的,连沿海都不合适全部抛弃传统产业,内地更可想而知。
以此为鉴,武汉未来的产业发展,首先是改变目前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状,大力发展大众工业,而非将希望寄托在高端产业领域。更理性的选择应该是“中端崛起,高端突破”。作为中国大陆中心,内陆腹地庞大的大众消费需求,是武汉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心之一的根基。而在产业局部上,武汉亦需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辅,而不是本末倒置。湖北有一句方言叫做“嘴巴还没有尖就学鹰叫”,武汉且不可应验此言。
武汉在造船、冶金、纺织等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基础。应该继续发挥其在传统工业上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大众工业,积累更强的技术力量和财富之后,才可以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突破。
&&&&&&&&&&&
以何优先?
高铁时代的到来,使武汉成为四方通途。
事实上,武汉一直以来都欲实现“两通起飞”,即以交通和流通促进武汉乃是湖北的发展,使之成为中部核心,为此,武汉市政府还给当时的战略提议者,珞珈山下的李崇准教授颁发了“第一号嘉奖令”,足见武汉对此战略的推崇。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两通起飞”的战略在过去时代功过参半。符合未来大势,却未必切合当下时势。武汉通过两通战略,成为中国的第一流通市场,曾经的汉正街,亦曾享誉天下。有“货到武汉活”之说。同样,也由于忽视了工业,“退二进三”的战略,导致武汉的在主流产业领域长期缺位,大众工业滞后。汉正街亦兴而复衰,反是浙江的义乌市场,因为有本土产业的根基,遂至后来居上。
武汉未来的产业规划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武汉的计划中,十二五期间,武汉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2%,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和金融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0%,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规划,相当理性。
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众所周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达70%,而在香港,第三产业比重,更是达到80%以上。而在国内,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75%以上。广州超过60%,上海接近60%,深圳53%,在直辖市中,重庆和天津的比重都未过半。全国平均水平为42.6%。湖北为39%。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第三产业越发达,越证明城市发达。但是,反过来,却并非如此。是否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对于各个城市是不一样的。
到底哪种产业为主,受到两种条件的制约,其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其二,是它在所处经济圈中的定位与地位。武汉的两通战略的失误之处,在于十余年来过于看重第三产业而忽视工业。事实上,很多主流城市的发达,有一个发展历程,即,先通过工业化,达到一程程度后,再发展第三产业。(澳门,纳斯维加斯等有特殊政策的城市除外)。如果跳过第二产业,则会使第三产业也受到局限,甚至最终还要补课。
我的老家红安的发展,就经历了多次波折。
90年代,红安曾一度走工业化之路,红安在2003年烟厂被兼并之后,其支柱产业被“釜底抽薪”,对工业立市产生怀疑,一度欲以旅游兴市。欲实现“跨越式飞跃“,结果,因为没有工业的支撑,第三产业也无以为继,几次波折之后才重回归工业兴市之路。
不过,红安在重新确立“工业立市“的发展方向之后,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自2007年起,红安的工业增长更是迅猛,近两年增长分别达到了33.0%和32.6%。在全国性的制造业萎缩的情况下,更现速度惊人。
事实上,武汉未来的发展,不在于第三产业,而恰恰在于工业,目前,武汉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差别,也主要在于工业领域。
众所周知,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第三产业执全球牛耳,但是,如果问,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是谁?估计很多人都会产生错觉,认为似乎中国,印度。而事实是,仍然是美国。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是谁?
很多人也将产生错觉,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已经很多年了,也许是中国?但是,答案仍然是美国。
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仍然是第一,其经济结构非常合理。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衰落的原因。
武汉同样当以此为鉴。作为中国的大陆中心,武汉未来具有成为中国服务业中心之一的潜力。特别是发展物流业有天然优势,其港口运输和金融业,也潜力巨大。但是,现代制造业一样不可偏废,武汉需要兼顾制造业与服务业,而且尤其是要优先发展制造业,以弥补武汉重工业过重,而大众工业受压抑的困局。
虽然很多国内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很高,如北上广,基本都在60%左右,但是,武汉作为后发的中部地区中心,并不适合比例太高,相反,比沿海中心城市稍低,比全国平均水平稍高,才最符合现实。
武汉若真的是天命所归,亦需耐心等待。
芝加哥在成为美国最大的交通中心之后,在上百年的似乎间内,仍然是美国的重要工业中心,只是在最近几十年,芝加哥才成为全国最大互联网中心,最大的光纤通讯中心,实现了“高端崛起”,同时,最近十年,其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就业岗位逐步超过纽约,甚至在物流等局部领域,居全美榜首。
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当效法其崛起战略,先实现传统产业繁荣,再谋求高端崛起;先成为制造业中心,再发展服务业,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崇左新兴支柱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