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重庆600米在建高楼,不看经济,只看高楼,谁更发达一些

天津重庆广州深圳那个经济最发达、未来谁更繁华_百度知道
天津重庆广州深圳那个经济最发达、未来谁更繁华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广州 深圳 天津 重庆 这就是经济排名。论城市繁华程度,深圳 广州 重庆 天津。未来经济排名,天津 重庆 广州 深圳 繁华程度 深圳 广州 重庆 天津
跟广州差不多,国家级重点新区可以去了解一下,重庆超深圳,未来十年看的话,四大国家中心,广州只是个广州副省级市,深圳华南区域中心城市六大区域中心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重庆 PK 上海:谁才是真正的“魔都”?
重庆与上海,谁更魔幻?
文/丁正如意
近年来,重庆一跃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地方,许多人都认为重庆是真正的“魔都”。至于传说中的“魔都”上海,它的“魔”体现在哪里,在浦东的高楼和外滩的洋楼之间,找了半天都没找着。
我们今天就想聊聊,钦定的“魔都”上海和大家心目中的新“魔都”重庆,切勿以暴制“魔”。
论历史渊源,上海胜
说起“魔都”这词的渊源,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冷知识。
“魔都”出自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畅销小说《魔都》。村松梢风是把上海称为“魔都”的第一人,虽然多次在上海短期生活游历,却始终未能参透彼时上海错综迷离的世相,只有在作品中竭力描摹他的上海见闻。
村松梢风作品《魔都》。
在日本,“魔都”除了特指上海之外,还泛指具有黑暗、混乱、龙蛇混杂色彩的都市。而风靡一时的经典动画片《中华小当家》的第34集,以标题“魔都上海!黑暗料理界的宣战”让魔都广为人知。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确实具有当时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魔幻”气质。不仅是繁华摩登的“远东第一大都市”,更是各国势力交错、形势错综复杂之地,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各方势力暗自争斗。
旧上海的霞飞路(今淮海路)。
而华界和租界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于上海,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渗透,更使得上海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兼容”都市——抗战时期上海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孤岛”,租界外炮火纷飞,租界里歌舞升平;当纳粹大举迫害犹太人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上海对难民敞开大门,庇护了约两万名犹太人……
虽然重庆曾贵为“陪都”,但和当时上海的地位没有什么可比性。至今,“老上海”依旧是许多国人心中不灭的情怀。婀娜的旗袍、熏黄的雪茄、风花雪月的舞场……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一家叫“夜上海”的舞厅或者KTV。
民国月份牌上的上海女性,展现了当时上海风情万种的一面。
论当代生活,重庆胜
论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的魔幻,重庆若排第二,恐怕没有哪座城市敢称第一。
清晨迷雾中的朝天门,飞越长江的索道,穿楼而过的轻轨,宛如迷宫的立交桥,可刷公交卡的电梯,火辣标致的美女,诙谐直爽的方言,流光溢彩的夜景……共同组成了这座魔幻气质爆棚的“3D重庆”。
生活在这座地貌如此特殊的“山城”,可能根本不需要苦心计划什么时候请个假去游乐园讨好女朋友,因为只要在重庆的街头走一走,一不小心就已经上天入地、过山车海盗船旋风旋转椅应有尽有。
重庆,穿过居民楼的城轨。图/视觉中国
公路上面有房子不稀奇,有意思的是公路下面还有房子,你住在10楼,可能还没有宋冬野歌里唱的“六层楼”高!在重庆,关于高度的数字未必按线性发展,方向不仅有东西南北还有上下,一切都宛如达利作品中的经典意象——“软时钟”,他们生活的日常,就是对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的颠覆和反抗。
上海固然有中国第一高楼,有洋溢着浓厚小资气息的西洋建筑,街上都是参天茂盛的法国梧桐,通通都敌不过“山城”玩得一手好3D啊!即使是自称见多识广的上海人,看到重庆洪崖洞的夜景,亦是连连赞叹“有过之而无不及”。
洪崖洞。图/视觉中国
这些年来,重庆还是中国独立电影、黑色幽默电影的宠儿。许多人可能依旧记得电影里的魔幻背景:
《三峡好人》里,煤矿工人韩三明从山西来到重庆奉节,坐船经过巫山到奉节时的龙门桥(2008年因三期水位上涨后被炸);《疯狂的石头》里,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幽默的重庆方言、两拨贼碰撞在一起的黑色幽默;《浮生》中嘉陵江索道(已拆废)江北城站和轿厢内,两个年轻人萌动的爱情与无尽的哀愁;《日照重庆》中,整座城市都雾蒙蒙,就如电影中父亲的心情,浓稠得化不开,每一个镜头都让重庆倒映出人物的悲哀;而在《长江图》中,当主人公驾驶的船最后停留在朝天门码头,白昼与黑夜交错之间,就将重庆山水的魔幻气息举重若轻地描绘了出来。
雾霭中的山城。图/视觉中国
说到关于重庆的电影,当然也不得不提2015年的《火锅英雄》。作为重庆籍导演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火锅英雄》除了完全在重庆取景,还发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重庆特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她让全国人民恍然大悟——在重庆,原来火锅还是可以在防空洞中吃的。
如今,重庆火锅、重庆小面早已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下班后来一碗小面,或者和三五好友围坐涮火锅,要的就是这酣畅淋漓,这人间烟火,即使从未去过重庆,也被这食物里浓厚的、红红火火的生活气息所倾倒。
看了电影《火锅英雄》后,谁不想去试一试重庆的洞子火锅?
重庆的魔幻,主要在于她的立体感、节奏感和流动感,很像王家卫、陈果、许鞍华、杜琪峰镜头下的香港。
这是一个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山钻路,悬空架桥,顽强生长起来的城市,浑身上下都流露出一股敢闯敢拼的草莽江湖气,散发着一种独特迷人的野性与躁动。而江河奔流、山雾迷蒙,又令人感到仿佛一切都会逝去的虚妄。
长江索道。图/电影《日照重庆》
“魔幻”,不等于“魔力”
当今的上海,很难寻找到当年的鱼龙混杂所带来的魔幻之感,但“魔”这个字依旧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如果说,重庆是因为地形且神秘的巴蜀文化而“魔幻”,那上海本身就拥有一种“魔力”。
“上海”二字,就自带魔力!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上海”就是排外的代名词。远在 “鄙视链”这个词诞生之前,上海滩就上演着名目繁多的“鄙视链”:祖籍苏南、浙江的,看不起老家苏北的;住“上只角”的,看不起“下只角”棚户区的;在梅泰恒(南京西路)剁手的,看不起逛南京东路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歧视外地人”的恶名,至今也无法摘下。
有意思的是,在上海待久了,上海老外都开始瞧不起北京老外。但其实,讲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有人的地方就有地图炮。这王家村的可能还看不惯高老庄的,城市人去了农村也不会有好日子过,怎么排外就唯独成了“上海特产、驰名中外”,你说魔不魔?人人都说上海排外,人人却要往这里挤,你说魔不魔?
上海老城厢。图/Pete Stewart
连“上海人”三字,也自带魔力!并没有太多人关心这座城市的每个个体到底如何,但凡一提“上海人”,“上海人”就成了一个集体符号,所指正是排外狭隘、斤斤计较的小市民。男的仿佛个个都是整天系着围裙“买、汰、烧”的上海小男人;女的则全部都成了作天作地、崇洋媚外的“上海宝贝”。
最近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的丈母娘薛甄珠,烈焰红唇、泡面卷、大嗓门、贪小便宜、虚荣市侩、嫌贫爱富,更是成为了全国人民眼里“上海丈母娘”的典型形象。然而,上海小男人和上海丈母娘的银幕扮演者,往往都不是上海人。许多说起“上海人”就鄙夷的人,也未必来过上海,了解上海人。即使遇到奇葩的上海人,这些人也不能代表全体上海人。但在全国人民眼里,上海人就是这样,你说魔不魔?
《我的前半生》中的丈母娘薛甄珠。
当广州媒体与市民呼吁“粤语是一种语言”,尽心尽力保护本土文化的时候,上海近年来却取消了不少原本就寥寥的沪语节目,许多上海小孩都已经不会说上海话。上海某电台主持人因在节目中播放音乐的间隙说了两句上海话,就有听众回应:“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上海公交增加沪语报站,试点只一天,就被以“歧视”之名投诉。这是一个当地人爱自己家乡、说自己方言都会被套上“歧视外地人”罪名的地方,你说魔不魔?
不管你爱还是不爱,上海都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各地口音混合着各国语言在上海的餐桌上齐飞,玻璃钢光的摩天大楼和风格各异的老建筑相映成趣,打扮入时的女孩与抱着滑板的老外一同走向如同深海的地铁站。单位门房间的老大爷会笑嘻嘻地和你说,他女儿早嫁去日本,他下周又要去日本探亲;上班写字楼做清洁的阿姨,也会见缝插针地和你聊聊刚刚从塞班岛度假回来的心得。你说魔不魔?
上海浦西街角的夜晚。图/Mstyslav Chernov
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还是中国最具有“契约精神”的城市。只要你肯努力,就不愁在大都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你有能力,就不会被高房价淘汰,这就是上海的魔力。如今内环里的高级公寓住着的多是讲各地方言的人,操着上海话的全住在了外环,连中环都留不住。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收获,就可以实力证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你说魔不魔?
说到这,你可能还会疑惑:重庆和上海,到底哪个是“魔都”?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那我就悄悄地告诉你:应该还是重庆。因为,上海其实从来不care胜负和头衔。
扩展阅读:上海与深圳PK,重庆怎么办?
来源:重庆马路社
一个顶尖发达城市应该具有怎样的环境氛围?决定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动力从何而来?透过上海与深圳这两座中国最发达城市发展的差异比较,或许可以给重庆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上海不是深圳对手?
近日,一篇题为《魏达志: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浦东也干不过前海!》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人大代表魏达志教授在上月的某论坛上提出: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这是上海所有者结构所决定的,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政经氛围所决定的。
魏教授的理由是,上海的央企:地方国企:外资企业:民企的比重为1:1:1:1,而深圳90%都是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央企和外企企业所占的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创新能力的动力源完全不同。
对比两座城市的企业品牌,上海的经济总量虽然仍远超深圳,但上海本地品牌几乎微乎其微,深圳却走出了华为、中兴、腾讯、万科、大疆、比亚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业。
上海不是深圳对手第二个原因是上海人仍沉浸在即将被淘汰的工业文明时代。
上海四个战略性定位中包括国际航运中心,而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是要进行大规模的集装箱运输的,这是伴随着加工制造业而强大的。
20世纪50年代全球集装箱最大的港口是在美国的纽约港,日本的横滨港,在欧洲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这些是一流港口。
到了80年代,转到了亚洲四小龙,新加坡是港口,香港是港口,台湾的高雄是港口,韩国的釜山是港口。再一轮转到了深圳、上海,转到了其它沿海城市。
在魏达志看来,上海把工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集装箱码头作为战略性定位,是缺乏前瞻性的。
相比之下,深圳2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在2013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就超过了香港,但深圳没有把国际航运中心作为战略定位。上海把一个即将要抛弃的文明当做一个前瞻性的定位,在这一理念之下,可能会错失很多机遇。
深圳2015年GDP1.75万亿,香港1.79万亿,广州1.8万亿,新加坡1.83万亿,北京2.29万亿,上海2.49万亿。
如果按照这个基数,按照深圳目前的发展速度,深圳赶上上海的时间大约是8年-10年。
那么,再过10年,深圳的经济总量甚至有望超过上海,成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且是香港的一倍。这个未来,你能想象的到吗?
实际情况如何呢?
对于魏达志教授的观点,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也撰文谈了自己的看法。上海对深圳很重视,但一般人还是认为深圳强在高新技术和一批明星企业,论综合实力和上海还差很多。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秦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深圳与上海的比较。
1、深圳经济总量20年后可以超过上海
2004年,上海的经济总量是深圳的两倍。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缩窄为1.5倍。如果深圳保持比上海增速快两个百分点的优势(去年快2.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快1.9个百分点),预计2038年前后会超过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经济城市。
2、深圳人均经济指标早已超过上海,且上海难以追上
深圳是副省级城市,面积1997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1137.87万人。上海是直辖市,面积6340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2415万人。
上海的面积是深圳的三倍多,人口是深圳的两倍多。
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的GDP和财政收入多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一。2015年深圳人均GDP是上海的1.5倍以上。上海到2020年的目标之一是人均GDP15万元,深圳2015年已达到15.8万元。
考虑到深圳比上海增速快,从人均GDP来看,上海也许永远赶不上深圳了。
3、深圳的创新指标优于上海
到2020年,上海的目标是万人发明专利达到40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这些目标低于深圳目前水平。深圳到2020年这三方面的目标分别是:64件,4.25%和42%。
2015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13308件,连续12年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今年上半年PCT申请量更是达到9002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51.8%。(注:深圳和上海对新兴产业的定义不完全相同,由此可能导致该项数据比较不够精准)
4、深圳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家精神强于上海
2015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深圳高10个百分点(71%对61%),主要高在金融上。但从产业竞争力角度,上海已落后不少。
深圳过去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4%。今年上半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下降4.4%,深圳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上海下降3.3%,深圳增加7.3%;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增长0.7%,深圳增长12.1%。
以上数据来自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政府口径。
而政府报告中没有的一些指标,比如明星企业数量和经济的人格化代表——杰出企业家群体的数量,深圳可谓一浪接一浪,前浪依然向前,后浪滚滚又来,远超上海。袁庚精神、蛇口精神似乎是一种基因,在深圳代代相传。
深圳有更多结构优势和增量优势
综上,秦朔认为,虽然上海在城市综合管理、文教卫体等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上仍有一定优势,但在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企业素质、人口年轻化等方面,上海都已落后。
换言之,上海的优势更多是总量优势和存量优势,而深圳的优势更多是结构优势和增量优势。
此外,在金融这一上海最重要的领域,由于金融政策由北京决定,金融资产的半壁江山也在北京,且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还不足,所以上海的市场优势无法充分展现。而在和互联网高度相关的新金融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更具活力的方面,上海已经很难说有领先优势了。
《人民日报》谈深圳上海
国企与民企结构比例的差异,也让两座城市也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社长注意到,《人民日报》本月先后发文谈了上海的国企改革与深圳的“质量经济”发展。
上海推进国资国企分类改革:区别管理,一司一策
在公众看来,相比国企,民企更具创新活力。那么,国企比重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的上海如何激发国企的创新能力?
《人民日报》称,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改革方法,实行分类改革,正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行的探索。
为实现上海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日,上海率先发布首个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共20条,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
上海将国企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混合型4种类别。
竞争类企业,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推进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功能类企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公共服务类企业,进一步理顺与政府关系,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市场化运营模式,使公共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不同的考核,不同的激励。上海按照“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的薪酬结构,对不同类型企业确定不同的基薪调节倍数、绩效年薪调节系数。
上海国企改革呈现一司一策的局面,并在职业经理人选拔、管理和技术团队股权激励以及深化全员持股等问题上进行探索。
为激励创新,上海对处于充分竞争性领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研院所,探索员工持股;
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实行“激励基金+个人购股”计划,企业用于激励股权总额可达实收资本的10%。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上海先后完成绿地集团、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城建、华谊集团整体上市。上海计划在2016年底基本完成市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制改革。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曾经响彻整个深圳。从粗放式的加工生产到高技术的转变,如今的深圳正在追寻质量型的增长来突破发展的束缚,构建深圳长远竞争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人民日报》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圳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
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296.9亿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同比增长40.8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5万件,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4.05%,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除了传统行业逆势突围、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
近年来,深圳着力打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并且以质量标准累计淘汰低端落后企业1.7万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质量和产业整体附加值。
目前,深圳形成了“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即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1%;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9.3%。这些有力支撑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重庆何去何从?
从上海与深圳的PK可以看出,最大程度激活市场经济的创新能力与活力,构建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繁荣的关键。无论是上海的国企改革,还是深圳的质量创新,都围绕这一点展开。那么,重庆与他们比较又如何?
一、重庆经济总量将更早超过深圳
2015年,深圳市GDP总值1.75万亿,增长8.9% ;重庆GDP 为1.57万亿,同比增长11%;上海GDP为2.49万亿,同比增长6.9%。
2016上半年,深圳GDP 总值8608.88亿元,同比增长8.6% ;重庆GDP 为8000.82亿元,增速10.6%;上海GDP总值12956.99亿元 同比增6.7%。
深圳比上海平均高近2个百分点的增速,而重庆却又比深圳高2个百分点的增速。如果说保持这一增速,预计2038年前后深圳会超过上海,那么重庆有望更早超过深圳。
以下为近五年重庆与深圳的GDP增速比较:
二、重庆人均经济指标远落后深圳
深圳是副省级城市,面积1997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1137.87万人。
上海是直辖市,面积6340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2415万人。
重庆是直辖市,面积8.24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3116.55万人。
深圳的土地面积是重庆的1/42,人口是重庆的1/3。2015年,深圳人均GDP15.8万,上海人均GDP10.31万,重庆人均GDP 5.21万元。
在人均GDP上,深圳是上海的1.5倍,是重庆的3倍多。此外,重庆十三五的目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7.5万元左右,这也不到深圳2015年人均GDP的一半。
即使重庆在经济总量方面,20年后将超过深圳、上海,但从人均GDP指标来看,重庆将永远比不过上海,更别说深圳了。
三、重庆创新指标严重落后
“十二五”末重庆有效专利达到94975件,是“十一五”末的3.1倍,累计申请PCT专利33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31件,居全国第13位。
2015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13308件,连续12年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仅今年上半年PCT申请量更是达到9002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51.8%。
2014年,重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1.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0.64个百分点,仅列全国第14位,在西部地区也低于陕西(2.07%)、四川(1.52%)。
重庆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超过2%。而深圳和上海的目标到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占GDP比重的4.25%和3.5%.
可以看到,重庆创新指标与人均经济指标一样,严重落后于深圳、上海。
四、重庆的商业活跃度不够
2015年重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7%,上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71%,深圳为61%。
今年上半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10.2%,深圳同比增长7.5%,上海同比下降4.4%;第二产业增加值,重庆增长11.2%,深圳增加7.3%,上海下降3.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增长24.8,上海增长0.7%,深圳增长12.1%。
在"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重庆12企业上榜,其中龙湖排名第56位,是“重庆军团”唯一进入百强名单的企业。
深圳18家企业上榜,平安、华为、招商银行分别以总榜单的第20、第39、第42位,跻身“深圳军团”前三位。
上海14家企业上榜,有3家企业位列前100名,分别是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东方希望集团,分别位列第8位、第44位和第83位。
目前重庆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驱动,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错,但民企的发展活力相比深圳、上海还不够,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重庆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10.2亿元,增长15.4%,占GDP比重提高到9%,占全国第4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1.8%,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目前,重庆正在着力打造全国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这将给我们带来惊喜。
综上得出,虽然重庆近年来经济增速频频领跑全国,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从人均指标看,却依然远远落后深圳、上海。全市的创新氛围,企业家精神,民企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重庆正在多措并举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并确立了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加快激活市场创新活力,给民企更多支持释放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将是重庆未来的重要工作。
来源:新周刊、重庆马路社,感谢作者,如涉版权,联系立删,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382|回复: 31
转自知乎:为什么广州深圳能够晋身为一线城市,而天津苏州这些GDP相近的城市不能?
在线时间 小时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肯定不是GDP,也不是政治层级。
在我看来,一线城市,和二线的区别就是:在重要的产业经济领域内,是否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
比如说,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而各地省会就仅仅是各省的经济中心,或者华东、华北、东北、华中等区域的中心。
首先看广州,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广州的地位和武汉、沈阳、成都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广州最大的优势是:这里是中国的商业中心。什么?不是上海吗?还真不是。
广州有一个外号,“黑人之都”,说的是广州目前生活有30万非洲黑人。这些黑人为什么来广州,而不是去上海?因为广州是中国商品的贸易中心,在这里,他们能够一站式采购到销往亚非拉地区的绝大部分商品。
对外:广交会,又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两次,万商云集。
对内: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批发集市,衣服鞋袜、五金日杂,无数的商品从沿海的加工厂汇集到这里,然后批发到内陆的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对于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的中国制造来说,广州的中转贸易中心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然后看深圳,深圳的gdp老四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又不是直辖市,很多人就不服气了。但是在我看来,即使未来天津、重庆、苏州的GDP统统超过,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牢固。
因为深圳是中国的科技产业中心。深圳就是中国的硅谷。什么?不是北京吗?还真不是。
深圳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有中国最大的通讯制造商华为和中兴,有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有中国最大的手机触摸屏制造商欧菲光,有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有中国最大的激光器械企业大族激光……有A股上市公司中最多的民营科技企业。
由于深圳的创业风气,创业板的金融支持,在IT制造业领域内的强大产业生态,在迈向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地图中,深圳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经济金融中心;广州,商业贸易中心;深圳,科技创新中心。这就是北上广深位居一线城市的主要竞争力所在。
————————
广州VS上海
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随着长三角的崛起,上海拥有更广阔的腹地,广东将无可避免的被边缘化。
真的是这样吗?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和经济中心,的确是这样。她依靠的主要是以下四根支柱: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中国最大的物流港口上海港,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以及在这四根支柱之上的一个屋顶:外资跨国公司总部基地。
总的来说,上海的强项在于:金融、工业、高端服务业。广州在这几个领域无疑是逊了一筹的,没有证交所,港口、汽车、钢铁都只是小跟班,外资企业比较大的也只有一个宝洁。
那么广州有什么知名的本土企业吗?
广州最知名,并且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全部集中于房地产行业:恒大地产、保利地产、碧桂园地产、富力地产、雅居乐地产、合景泰富地产、合生创展地产、星河湾地产,他们组成的“华南军团”开创了大盘开发模式,开创了高周转高效率的地产运作模式,是中国房地产业最市场化的地区。
(与广州相比,深圳的房地产行业竞争力也很强,万科、中海、招商、金地、华侨城,在业内名声显赫)
房地产不但是中国的第一大产业,具有类金融行业的特征,更是现代城市的平台运营者。他们不但建房子,更有物业管理,运营写字楼、shopping mall、酒店、批发市场、零售专卖,提供城市运行的各种专业服务。
强大的房地产行业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就相当于淘宝平台对于电子商务的意义一般。淘宝平台的专业服务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电商生态系统,使得每一个淘宝店主虽然并不知名,但是仍然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商品交易。因此,广州并没有什么知名的商业连锁企业,但是数十百万的批发市场档口、高品质的CBD商业区在恒大地产们的运营下,成就了广州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位。
近十年来,在恒大、富力等地产企业的强力运作下,珠江新城CBD开始成为广州的一张新名片。截止2013年,广州已建成和在建的300米以上摩天大厦数量全国第一,超过了上海。现代化和高效率的中央商业区,将使得广州的商业中心地位更加稳固。
cba_m.jpg& data-actualsrc=&http://p3.zhimg.com/6d/b9/6db99a2ea362e8f3bcba_m.jpg& data-original=&http://p3.zhimg.com/6d/b9/6db99a2ea362e8f3bcba_r.jpg& data-rawheight=&446& data-rawwidth=&970&&
广州与上海的关系,在我看来,更像是美国洛杉矶和纽约的关系,洛杉矶同样没有广阔的平原腹地,但是纽约再繁华,也掩盖不了洛杉矶的光芒。
ps:关于评论区里童鞋们讨论比较热烈的美食之都的问题,我在中国的吃货圣地在哪里?这篇答问里尝试做出回答,欢迎移步探讨。
————————
深圳VS北京
最常见的说法是,北京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
北京的科技企业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派是以联想和小米为代表的PC和手机企业,他们的竞争力体现在品牌、渠道和营销,技术上并无过人之处。
联想和小米,就是美国的惠普和戴尔的翻版。惠普和联想都是通过终端渠道的广泛覆盖实现规模优势,戴尔通过电话直销渠道崛起,小米通过互联网直销渠道崛起,缩短供应链获得成本优势,内涵上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只有科技之名,并不能体现北京科技产业的实力。
另一派是名声在外的互联网企业。
百度、奇虎、新浪、搜狐、优酷、爱奇异、京东、当当、人人、搜房、汽车之家、易车、58同城、去哪儿、蚂蜂窝、完美世界、智联招聘、豆瓣、知乎、美团、拉手、窝窝团等等。
数量非常多,但是我们细细分析就会发现,除了京东、当当、完美世界这三家属于电商和游戏的企业以外,数量众多的企业几乎都是新媒体企业。
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抢的是报纸的生意,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抢的是电视台的生意,搜房汽车之家易车蚂蜂窝等垂直媒体抢的是杂志的生意,智联招聘58同城抢的是分类信息广告的生意,人人豆瓣知乎抢的是社区投递广告的生意,美团拉手窝窝团抢的是促销传单的生意,百度和去哪儿是信息入口,抢的是其他所有媒体的生意,奇虎虽然是安全平台,但主要收入也是靠网址导航和搜索,抢的是百度的生意。
是的,北京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其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广告之上的,统称为新媒体企业。即使数量再多,也不过是互联网媒体产业生态上的瓜和藤。
他们之所以集中在北京,那是因为北京是新华社、CCTV、人民日报的基地,有人脉、有信息源,更适合媒体企业的发展,这不正说明北京是文化中心吗?
(有朋友说,百度是媒体,难道谷歌也是媒体吗?我的观点是:如果谷歌只有搜索引擎,那她就只是媒体企业,但谷歌还有安卓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的底层平台。这是百度和谷歌的根本区别。)
相比起来,深圳无疑更适合科技企业的发展,包括东莞、广州在内的整个珠江湾区,
拥有以腾讯、迅雷、网易、YY、UCweb、GO桌面、唯品会为代表的互联网非媒体产业,着重构建互联网产品底层平台,通过娱乐、电商、增值服务收费等方式实现价值创新;
拥有以华为、中兴、酷派、OPPO、魅族、全志、台电、昂达、TPlink、欧菲光、莱宝高科、华星光电、德赛电池、欣旺达、长盈精密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和硬件科技产业,代表中国在海外参与全球产业竞争;
拥有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现代工业的皇冠——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升级上实现长远布局。
硅谷之所以为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这里有苹果的智能手机,谷歌的移动操作系统,特斯拉的电动车。
深圳之所以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这里有华为的海思芯片,腾讯的移动社交平台,比亚迪的电动车。
他们代表着现代科技产业三大领域:IT硬件创新,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最顶尖水平。
深圳和硅谷最像的地方就在于:这里远离政治中心,这里离自由更近。
有些人要说到深圳缺乏知名大学。事实上,在美国,最知名的大学是哈佛和麻省理工,他们在东海岸的波士顿,那里也是国防军工企业的集中地,离华盛顿很近。而在硅谷兴起的1960年代,斯坦福大学只是一座二流大学,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中甚至进不了20名,远远不如今日的地位。
对于科技研发创新来说,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土壤。
在线时间 小时
中国第五城在哪里?
四大一线城市之外,天津,重庆,成都,武汉,苏州,杭州,哪一座是中国的第五城?
从产业影响力的角度,我们逐一分析。
四大直辖市之一,地位很高,北方工业中心,名头很响,钢铁和石油是支柱产业,三星电视和空中客车的生产基地,北方第一大港口,地位确实很重要,但仍然缺少全国影响力。
天津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是国家火箭航天基地,体现了天朝政府要将天津打造为国家战略国防工业中心的意图。只是,这个产业的规模目前仍然太小,还不具有带动全局的影响力。
在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天津在过去的十年经济快速崛起,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北京和上海,但是为什么在人们关于一线城市的讨论中,始终有意无意的被人忽视?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天津的GDP过于依赖国企投资,缺乏市场化竞争力的产业:无论是航天还是石油,这些产业的决策者都在北京。因此,天津之于北京的关系,更像是北京的郊区,承担的是北京央企的生产基地角色。
由于这样的原因,天津的GDP即使继续膨胀,也不可能获得一线城市的地位。
四大直辖市之一,地位很高,西部工业中心,名头很响,汽车和IT制造是支柱产业。
重庆在过去的五年里经济崛起速度极快,堪称和天津并列的双子星。这里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内陆产业转移的中心。转移的主要产业就是苏州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但目前仍然处于打工者地位,缺乏行业话语权。
另外一个核心产业,就是以长安和力帆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汽车业的影响力和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长安汽车毕竟只是业内老四,被三大集团死死压住。长春有一汽尚且没位子,重庆的产业影响力仍然欠点火候。
这就是目前的现实:重庆的经济规模很大,但是经济水平距离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一线的人才一般都不会考虑去重庆发展。
十年之后,重庆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线城市,但目前还不是。
西部双子星之一,曾经被誉为第四城,我理解为这是发展的目标。
成都确实有这个潜力:和重庆一样,这里是内陆产业转移的中心,大量的沿海IT企业成群结队在这里扎营,其规模和影响力正如苏州在十年前崛起的一般。
是的,目前而言,成都只是苏州的翻版,虽然外资很多,经济欣欣向荣,但仍然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土企业。
成都的第四城之梦,在十年之后。
华中经济中心,汽车和钢铁是两大支柱。尤其是东风二汽,武汉的所有荣耀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之上。
在2010年代的中国,伴随着产业升级的东风,汽车业和石化业将成为两大支柱产业。
只可惜,东风汽车的合资伙伴只是行业的二线,他也缺乏民企的灵活机制,这使得东风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通用福特一样的巨头。
武汉的底特律之梦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实现,武汉离一线城市的距离仍然很远。
苏州和深圳的gdp之争曾经炒得很热。苏州有这样的资本:这里是外资跨国企业的主要制造和研发基地,欧美,日本,韩台的跨国资本都视这里为乐土。这里不但能吸引一流的研发人才,而且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仅次于深圳。
近年来,苏州也发展起了一批本土民企巨头:沙钢集团,恒力石化,红豆服饰,还有一些电缆,电梯等细分行业。
但苏州的致命伤在于:苏州的外企只是将生产基地设于苏州,决策总部仍然在上海或者国外。在这些产业领域内,苏州不具有话语权,其地位正如天津之于北京,东莞之于深圳。
苏州的民企所影响的行业,又大多只是传统低端产业,不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实在是件尴尬的事情。
正因如此,苏州想晋身一线城市,始终缺了些底气。
杭州的gdp是十大城市中最小的,也不是华东区域经济中心,似乎离一线城市的位置最遥远。
但我不这么认为。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大省。在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品,外贸出口等诸多领域内具有全国影响力。而浙江民企的总部大多设于杭州。
杭州在全国具有话语权的行业包括:
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业,
吉利汽车,万向零部件,盾安制冷,奥克斯空调为代表的机械工业,
恒逸石化,荣盛石化为代表的化纤业,
娃哈哈为代表的食品业。
正因为有这一大批行业龙头的存在,杭州对全国一线人才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
从产业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杭州是离一线城市最近的城市,唯一的缺点,只是经济规模小了那么一点。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要评选中国第五城的话,我认为杭州是最接近的选择。
中国的经济地理,历史上在不断的演变,随着沿海的产业转移,在未来的20年里,内陆与沿海之间的经济差距很有可能将得到熨平。我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从产业影响力和经济地位来说,各个经济区和城市将发展演变成如下格局----
上海江苏作为一个经济体,将相当于美国的东海岸地区,以金融业,机械制造业为支柱,上海类似纽约,苏州是费城,南京是华盛顿。
沿着长江溯流而上,长江中游将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区,类似于五大湖区的地位。合肥是匹兹堡,南昌是多伦多,长沙是底特律,武汉是芝加哥。
粤港澳作为一个经济体,则相当于美国的西海岸,阳光热带,以IT科技产业为支柱,香港深圳东莞组成的珠江湾区,类似于硅谷湾区,深圳是圣荷西,香港是旧金山。商业中心广州则是洛杉矶,澳门相当于拉斯维加斯。
川渝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体,是沿海产业转移的中心,经济发展迅速,就像工业国中的后起之秀日韩地区。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相当于日本东京,重庆相对四川规模小一点,相当于韩国首尔。
海南岛像是欧洲的西班牙,作为热带海滩度假中心存在。三亚海滩就是中国的太阳海岸。
福建像是意大利,以纺织业和石化业为支柱,福州是罗马,起着政治中心的作用,厦门是米兰,泉州是热那亚。
浙江像是法国,以纺织食品,石化机械为产业支柱,文化荟萃。杭州有着巴黎一样的浪漫风情,宁波和马赛一样是重要港口,绍兴和里昂一样是纺织业中心。
温州作为沿海地区最早的民间工商业中心,拥有着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威尼斯商人一般传奇的名声。
齐豫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体,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以能源化工,重型机械为支柱,类似德国的地位,青岛是汉堡,烟台是不莱梅,济南是慕尼黑,郑州和法兰克福一样是交通中心,洛阳和柏林一样是古都。
京津冀作为一个经济体,类似于英国荷兰,以金融服务业和资源石化产业为支柱,北京类似于伦敦,天津类似阿姆斯特丹,唐山类似伯明翰。
东北作为一个经济体,类似于俄罗斯,地大物博,石油和军工业发达。沈阳类似于莫斯科,大连像是圣彼得堡,长春是喀山,哈尔滨是叶卡捷林堡。
黄河上游经济区类似于波斯湾,是主要的能源工业基地。鄂尔多斯类似于迪拜,既是能源中心,又是金融中心。西安类似于伊斯坦布尔,作为一个古都和区域经济中心而存在,太原是利雅得,能源王国的政治中心。
甘疆青藏地区,类似于非洲,地广人稀,有沙漠有草原,作为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拉萨和开罗一样是文化中心,兰州是约翰内斯堡一样的工矿业中心,乌鲁木齐是突尼斯,北非石油基地的经济中心。
云贵地区类似于南美大陆,民族文化多样化,山川纵横,以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为主。南美有大豆,咖啡和金属矿石,云贵有烟酒和有色金属。昆明像是圣保罗,发挥区域经济中心角色。
广西像是东南亚,有明媚的海滩,秀丽的山水,南宁和桂林,就是曼谷和清迈。
在未来的20年,如果说上海是纽约,北京是伦敦,广州是洛杉矶,深圳是硅谷,杭州是巴黎,南京是华盛顿,苏州是费城,武汉是芝加哥,重庆是首尔,成都是东京,郑州是法兰克福,青岛是汉堡,济南是慕尼黑,大连是圣彼得堡,沈阳是莫斯科,天津是阿姆斯特丹,长沙是底特律,合肥是匹兹堡,南昌是多伦多,厦门是米兰,鄂尔多斯是迪拜…
------那么谁会是第五城呢?
……………………
腾讯VS北京互联网群雄
一个地区的行业竞争力,不是看的有多少从业人员,也不是看的有多少公司,而是看是否掌握了这个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正如中国几十万软件民工,抵不过美国一个微软。
我们打嘴仗是没有意思的,资本市场早已用脚投票。截至日,腾讯市值1022亿美元,北京互联网已上市企业合计市值899亿美元(百度557亿,奇虎104亿,优酷47亿,新浪55亿,搜狐31亿,搜房40亿,易车10亿,凤凰网8亿,人人网13亿,当当网8亿,完美世界8亿,畅游18亿)
看到了吗,在资本市场眼里,一个腾讯的价值大于整个北京互联网产业的价值。
任何一个行业,最终必然经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为王的过程,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吹西北风。十年前,网络游戏群雄并起,你看今日,腾讯独享半壁江山,十年前,三大门户何等风光,你看今日,三家广告收入不如一个腾讯。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腾讯就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龙头,微信可以出海抢占国际市场,百度可以吗,新浪可以吗? (备注:参考微信,站在6亿用户的门槛上); BACKGROUND-cdth 0px -204 FONT-STYLE: MARGIN-LEFT: 4 DISPLAY: inline-block&&一文,微信的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量超过1亿,以目前的拓展速度,海外用户量年底将达到2亿,明年有望达到4亿,全球用户量达到10亿。)
为什么腾讯可以,而北京的互联网同行不可以?
在PC时代,芯片技术是核心,英特尔掘取了全行业大部分的利润。软件时代,操作系统是核心,因此微软称王。PC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首先颠覆了传媒行业,因此广告具有最大的商业价值,占据信息入口位置的搜索引擎成为技术制高点,谷歌称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改变更多的传统行业,移动支付,本地生活服务,移动游戏这些新的应用将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而广告的商业价值将被边缘化。
移动应用分繁复杂,但消费者不会每个应用和需求都安装一个APP,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移动社交网络就成了技术制高点。腾讯的微信掌握的正是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制高点。
在这个领域,全世界范围内,领导技术趋势的是中国的腾讯和日本的LINE,美国的facebook已经落在后面。这就是为什么腾讯的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的原因所在。
当腾讯的微信已经在东南亚,南美,中东,南欧开疆拓土的时候,那些仍然困守在中国,赚点可怜的广告费的北京互联网同行们,试问,谁的竞争力更强?
在线时间 小时
腾迅的强大会否成为深圳科技创新的绊脚石?
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的创新发展史好了。
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叫IBM的企业,他山寨或者抄袭了苹果的创意,将苹果打败,垄断了整个PC行业。所有人都指责IBM的无耻。
IBM的技术要比苹果落后,但是他通过横向开放的商业模式,将不同的零件外包给不同的零部件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低价打败了苹果。他只抓住自认为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环节-----横向整合的价值。你说他有错吗?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和飞机制造商所奉行的都是这套商业模式,今日之三星,之所以能打败苹果,同样遵循的是这套商业模式。
在这套商业规则下,只要获得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谁都可以参与竞争。于是,渠道成为竞争焦点,谁掌握了更大的渠道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规模成本获取利润。康柏,惠普,戴尔这些新生力量,通过更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更扁平化的组织管理能力,一步步蚕食了IBM的市场份额。在这里,惠普和戴尔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联想和小米的影子。不要跟我说小米是互联网企业,他只不过学习了戴尔的渠道颠覆能力而已。
另一方面,两个曾经弱小的IBM外包供应商,芯片企业英特尔和软件平台企业微软得益于IBM的业务喂食,逐步崛起了。IBM为什么不阻止英特尔和微软的崛起呢?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如果他把这两块业务都拽在自己手里,就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搞研发,跟另一个苹果何异?又如何能打败苹果?这是一个悖论。
更何况,在那时候,IBM并不认为这两个业务的商业价值大于横向整合的价值。IBM曾经统治了1980年代的PC市场整整十年,所有人都诅咒他快点死去。即使强大如IBM也未能扼杀美国PC行业地创新步伐。
微软和英特尔仰仗着IBM的幸运垂青长大了,他们再一次垄断了PC行业的利润。微软尤其是个恶魔,他抄袭了苹果的操作系统创意,他捆绑销售IE把创新明星网景活活扼杀,他投入无底洞般的金钱养着MSN门户网站和BING搜索引擎,试图把雅虎和谷歌拖垮。
再一次,所有人都诅咒万恶的微软帝国,控诉他扼杀了美国的创新精神。直至今日,微软仍然垄断着操作系统,英特尔仍然垄断着PC芯片,但是他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新生的力量在滋长,让他们无奈的远离了舞台中央。
技术每一天都在不停进步,新的技术孕育了新的市场。于是谷歌诞生了,于是高通诞生了。在某些技术领域,技术壁垒太低,护城河太浅,你被微软打败了,那是你的技术不到家。愿赌服输,市场不相信眼泪,又怎能怪罪别人?
真正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技术,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强大如微软和英特尔,一样鞭长莫及。今日之谷歌,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垄断者,facebook不是照样在他的眼皮低下高速成长?谷歌同样依赖自己的流量优势灌输给google+,又能否把facebook一口吃掉?
再看看深圳的创新土壤。
深圳的土地上,每过十年就会诞生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当然每一代都能看到他们转型和成长的倔强生命力。
康佳1980、TCL1981、中兴1985、华为1987、创维1988、
1980年代的创业者们,几乎诞生于蛮荒年代,中国的科技产业几乎为零。正是彩电三雄的壮大,为后来者打下了电子工业的产业生态根基。
如今瞩目的华为,在1990年代中期仍然不过是一家不起眼的渠道经销商而已。在2000年代初期,仍然没有几个业外人士知道。
酷派1993、比亚迪1995
1990年代的创业者们开始在电子工业生态链上寻找机会点,PC板卡,神舟电脑,无绳电话、DVD,MP3,复读机,山寨机,山寨平板,最终落脚在智能手机上,引发产业生态的大爆发。
从1990年代初的成长,到如今强大的产业制造集群能力,全球无出其右。
这个年代的成功创业者似乎不多,原因主要是深圳的电子工业仍处于模仿、积累阶段,但产业变化的气候实在过于频繁,每过三五年就换一种玩法,先前积累的资本很快又赔进去。
比亚迪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奇葩。有了一点积蓄后,以大无畏的冒险精神,杀进一个完全陌生的需要海量资金的,强者云集的汽车行业,甚至幻想着凭一己之力颠覆这个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这是怎样的理想主义精神!有这份勇气的创业者,在中国绝对屈指可数。
欧菲光2001、华星光电2009、腾讯1998、迅雷2003、快播2006
最近十年,手机制造业开枝散叶,在触摸屏、液晶屏、LED、电池、精密制造、激光3D打印、芯片设计等各个零部件领域,纷纷成长起来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优秀企业。在这强大的产业生态支持下,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硬件创新潮流里的风暴眼。
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和三星控制了产业链的制高点,深圳不过是个跟随者。但在硬件创新的大潮中,在智能穿戴技术、智能汽车风起云涌的时代,我认为深圳的产业竞争力有机会与美国同行一较高下。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腾讯也已经站在了历史一跃的关键时刻。
只要创新的沃土仍在,我们没有理由对深圳的未来失去信心。(转载知乎)
在线时间 小时
總結得不錯,廣州有港口..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efong 于
16:28 编辑
&& 近年来,苏州也发展起了一批本土民企巨头:沙钢集团,恒力石化,红豆服饰,还有一些电缆,电梯等细分行业。
红豆服饰是无锡的,电缆牛的也是无锡宜兴的远东厉害
在线时间 小时
& & 文章的意思就是城市建设水平和GDP都不是衡量城市定位的首要因素,最重要的是产业领域内的话语权,广州在商贸物流方面目前中国无出其右,但是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成,是否会对此有所影响目前还未知。
在线时间 小时
classn_01: 7 classn_02[LV.3]
阅。。。。。。。。。。。。
在线时间 小时
看了楼主的分析,解开了心中的不少疑虑。
在线时间 小时
祖國要誰起來,誰就起來..要邊緣化誰..誰也無法抗拒..
在线时间 小时
谁信这些就太孩子气了。
广州深圳是80年代发展的,要早一步。苏州天津要晚些。
早发展起来的在为自己的地位搞合法化,要给自己加个头衔,在搞壁垒,在划界限,在阻止后来者。
仅此而已。
在线时间 小时
& & 祖国不是万能的,万能的是时运也就是天意,祖国只不过是个工具,它要毁灭一座城市很容易,但是要繁荣一座城市却很难,祖国再牛也不能乱来,也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不会长久!
在线时间 小时
我居然看完了,貌似分析得很透彻,学习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對一般..它不會毀你的城市..只會把你慢慢邊緣化...
在线时间 小时
classn_01: 1 classn_02[LV.1]
涨姿势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怎么没说保定,连伯明翰都上去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总部经济 高楼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