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三大经济增长极经济现状是怎样的

三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_网易新闻
三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三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大国发展,需要大战略与大布局。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周年成果丰硕,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中国的三大战略正在从蓝图向现实转化,引领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锦绣华章已起笔,三大战略将如何引领未来的发展,其融合发展又有哪些需要关注之处?对此,专家认为,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大战略能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正赢得更多的赞赏和支持,它们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互联互通赢得支持“真正的21世纪工程当属中国倡导的 一带一路 建设。”这样的评价来自于捷克前总理、捷克社民党前主席伊日·帕鲁贝克。9月底,他出席在西安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时,做出了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表述。在伊日·帕鲁贝克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并将有助于这些国家的稳定。伊日·帕鲁贝克的观点,表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理念正在日渐深入人心,一幅寄托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美好愿景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或许数据能更直观地体现“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成果。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目前,中国企业共在沿线国家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156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9亿美元的税收和近7万个就业岗位。那么,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在沿线国家收获广泛的赞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分析认为,“一带一路”的首要关注就是基础设施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任务,发展中国家更面临着建造、换代等重任,这是推动世界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是亚投行、 一带一路 倡议取得如此世界效应的重要原因。”王义桅说。作为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不过,中国不只有“一带一路”,而是已经形成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互联互通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构成了三大战略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正在一步步进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地不均衡的发展状况有望改变,立体交通网正在加速构建,区域沟通将更加顺畅;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东、中、西部区域之间正在形成广阔的合纵连横,广大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快与国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三大战略融合之前的四大板块等布局,构成了新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完善中国经济格局的大手笔、大布局、大战略,成为“十三五”时期乃至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引。在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看来,三大战略虽然内外有别,但是体现出了四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大通关、大融合、大发展,大合作。胡必亮对本报记者分析说:“首先,不论是以国内发展为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还是以国际合作为主的 一带一路 战略,最核心之处都是互联互通,突破各自为阵的局面,这当中,既包括了基础设施的联通,也包括了区域合作机制上的互联互通,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联通民心等多个角度来看,三大战略的发展路径都是一致的;第二,三大战略都是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形成国内区域发展与国际区域发展全面对接,实现区域发展大融合的状况;第三,从内容来看,三大战略主要都是针对开发和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谋求国内国际的共同大发展;第四,三大战略的推进,将会形成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局面,有助于促进深度融合的区域大合作。”因此,胡必亮认为,从这四个共同特点来看,三大战略都是旨在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问题,通过构建全方位、无差异、不排斥性的区域合作,使区域间、国家和地区间实现密切衔接和全面对接,“三大战略融合、联通给相关国家和地区所能带来的获得感,是其受到高度欢迎从而极具发展潜力的原因所在。”胡必亮说。协调融通将是关键今年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标识,印上统一品牌标识的中欧班列当日分别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8地始发。今后,中国开往欧洲的所有中欧班列将全部采用这一标识,横跨欧亚大陆的运输系统将更加规范有序地向前发展。据了解,自2011年3月从重庆首发的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中国已有16个城市陆续开行了去往12个欧洲城市的集装箱班列,累计开行1700列以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者。为什么要统一品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亚欧大陆桥物流分会副秘书长武靖宇认为,统一品牌后将一改“各扫门前雪”的现状,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以市场化手段探索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做强中欧班列的品牌。中欧班列的品牌统一,只是三大战略在发展过程中沟通融合的一个缩影。在广阔的区域空间里,三大战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专家认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都需要在五大理念指导下,平衡利益关系,突破沟通难点,从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才能实现融合发展。因此,怎么协调融通,在三大战略的未来发展中需要特别重视。在“一带一路”,打造更大程度上的国际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是基础,也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这当中,除了设施联通属于典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情况外,其他的“四通”都需要推进制度层面的互联互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国际上的互联互通要与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实现有效对接,不仅需要国家出台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还要与相关各国进行有效磋商,而从民间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时也存在复合性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有大量融合沟通方面的困难需要克服。因此,做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走出去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全面提速、产业功能抓紧转移升级、京津冀异地医保、异地养老开始破题,产业、交通、生态上的广泛合作初步展开,然而,发展水平不均衡、产业协同难,仍然还是协同发展中的难题,在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也还存在着很多掣肘,需要打破行政体制壁垒,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放大协同效应,构筑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在长江经济带,其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的同时,长江经济带横跨了中国地理三大阶梯,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差异较大,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以产业链为整体、上中下游互动协同的发展格局还未形成,因此,如何协同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将是重要的课题。三大战略之间,也需要有效地沟通融合。胡必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同国内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相对接,并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区域经济体一体化,不是形式上的一体化,或者进行简单的产业转移就可以了,其目的是为了发挥整体的协同效应,实现整个区域的资源最优化配置。而要进行实质的一体化,需要各地各类资源的重新分配,任务非常艰巨。”陈耀说。胡必亮认为,协调融合至少应当在两个方面是重点,一是基础设施,二是政策制度。当前,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已经率先开始突破,在这些产业中应多加疏解、转移,形成上下联动机制,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此外,政策制度方面的沟通协同也不可少,要尽量减少人为的屏障,比如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协商,确定双方或多方都可以接受的关税、汇率等,以及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以促进各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金融协同发展等。创新意识需共同弘扬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位列第一,在三大战略的推进中,离不开创新提供的动力支持,而三大战略推进中的创新举措,又给创新发展带来了实践佐证。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云中看来,三大战略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和深化,其特点是更加强调跨省、跨区域的大区域发展;从沿海开放转向更注重空间和内容的全面开放;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创新在三大战略的未来发展中应该是基础性也是引领性的,因为要实现互联互通,创新是基础,而有了创新,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顺畅。”胡必亮说,“三大战略的创新应该涵盖体制、机制、科技、贸易等各个范畴,从体制机制方面来看,比如国家间合作制度、货币互换政策、贸易制度、投资制度、产业发展机制等,都需要有创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从技术方面来看,比如轨道交通技术、跨境电商技术等也都有创新突破,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全面创新的引领。”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一带一路”本身就是创新,让世界闻名的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让其从一条贸易之路转化成了现代国际合作的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表示,由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智慧”,也是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国际经济社会秩序基础的新解读。围绕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河北省谋划推出5种三地合作模式。仅一个中关村,就在河北省创出多个合作对接模式。协同创新,百花齐放。在保定,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落户;在石家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与石家庄新华区创建北京金种子创业谷石家庄众创空间;在秦皇岛,中关村海淀园建起首个分园,将中关村的创新基因引入港城。通过这些创新政策,寻找利益共赢的合作点,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
在长江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重要论述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将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路径的重大创新。王义桅分析认为,三大战略是中国全方位开放时期的三大支柱,旨在挖掘市场潜力,带动沿海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共性是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创新合作模式,比如自贸区的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王义桅同时指出,三大战略所面临的形势,不再是简单引进外资的开放发展形式,而是应该在开放的基础上,更多地依靠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要体现五大理念的布局,让民众共享,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原标题:三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经济区与增长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经济区与增长极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439被浏览282,654分享邀请回答64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所指的是天津滨海新区。20世纪80年代中国部署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中国沿海经济开发开放成功走出了一条“极点牵引型”路径:珠三角、长三角迅速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经过十年的自主发展,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经济界人士和观察家均认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将是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掀起沿海经济开发开放的第三波高潮。天津滨海新区有望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简介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也是中国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1994年3月,天津市政府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
天津滨海新区
港保税区的基础上“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经过10余年自主发展后,“滨海新区”在2005年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九大产业功能区和世界吞吐量第四位的综合性贸易港口——天津港,201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区110.8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2002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天津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储备,拥有水面、湿地700多平方公里;1200平方公里盐碱荒地可供开发;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定位由来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经济界人士将天津滨海新区与浦东、深圳并称为中
中国区域经济规划版图
国沿海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极点”。正如深圳对于珠三角经济带、浦东对于长三角经济带的战略牵引作用一样,天津滨海新区处于“京—津—冀”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又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中国“东中西”板块与“南中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浦东,缔造了中国沿海经济开发开放“极点牵引型”的成功路径:珠三角、长三角迅速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出两个“不平衡”:从东部看,南北发展不平衡,“南快北慢”;从全国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高西低”。处于这两个“不平衡”结合区的环渤海地区整体发展仍较慢,不仅辐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直接影响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天津滨海新区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成作
环渤海经济圈
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的实施。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之后,天津滨海新区有望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给予殷切期望,指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天津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将天津滨海新区定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论断一经提出,即得到各界的普遍认同。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必将加快中国北部地区的发展,并开创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战略极点”的搏动,将对中国经济协调发展起重大作用。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定义内涵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
滨海新区行政区划
据《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在符合天津市“双城双港”的空间发展战略的同时,将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一核”指滨海新区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泰达MSD以及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双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九区支撑”是指通过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等九大产业功能区,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龙头带动”指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的开发建设,凸显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如今,这一发展战略正在通过“十大战役”加速实施。
天津滨海新区将是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掀起沿海经济开发开放的第三波高潮。天津滨海新区有望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历史沿革
1984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天津东部沿海的盐碱荒滩上建立。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在天津市市长李瑞环陪同下视
察天津开发区,并亲笔题写“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同时,邓小平指出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这是滨海新区最初的轮廓。
199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依托中心城区发展的思路,提出以塘沽地区(包括塘沽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为中心,向汉沽城区、大港城区和海河下游工业区辐射,形成“一心三点”组合型城市布局结构。
1995年10月天津机场正式被命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1995年9月《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规划提出
“一轴、一带、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滨海新区最终向以港口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
1997年4月国家“九五”重点技改攻关项目一天津港口EDI中心开通。
1998年1月滨海新区1998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1998年滨海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议计划》。
1999年11月经滨海新区十五次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市领导审阅同意,《滨海新区前五年建设成就及后五年发展思路》印发。
2000年1月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滨海新区的建设被列为20世纪影响天津的重大事件。
2001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官方网站“滨海新区网”正式开通。
2006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天津的城市定位,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2005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运用了轴带发展空间理念,提出以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以东部滨海城市发展带,以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三大城区,简称为“一轴、一带、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进行产业功能分区,明确提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结构中中建设三个生态城区,通过产业集聚,规划建设七个产业功能区,简称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的功能分区结构。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2007年,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在滨海新区的空港经济区开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这一《方案》,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开发开放将出现新的局面。
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国土资源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天津国土资源工作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并在天津调研。
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总投资超过1.5万亿元,加快推进南港工业区、于家堡、响螺湾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等十大工程。
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日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2009年11月,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有序推进。从11月中旬到2010年1月上旬,陆续选举产生第一届区委、区纪委机构,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
2009年,根据《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在符合天津市“双城
开发区金融街
双港”的空间发展战略的同时,自身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截止到2010年初,南港区域的分区规划、总体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正式获批;填海造陆的工程正在不间断进行,已累计完成围海28公里,造陆近25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已完成造陆55平方公里,天碱等部分项目投入运行,和谐号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中船重工、北车集团、中国建材、中核集团、华锐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临港铁路竣工,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启动。
日下午,天津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十二五”时期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与天津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点领域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新的融资合作,这标志着天津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日下午,中国国际商会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
共同签署《中国国际商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备忘录》的签字仪式在天津大礼堂举行。
日,天津滨海新区与台湾新竹市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全面推动两地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做到优势互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战略意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
全国开发战略布局
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天津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正如深圳对于珠三角经济带、浦东对于长三角经济带的战略牵引作用一样,天津滨海新区处于“京—津—冀”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又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以及中国“东中西”板块与“南中北”板块在环渤海地区的连结点。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滨海新区将是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将掀起沿海经济开发开放的第三波高潮。天津滨海新区有望在未来十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定位影响
从地图上看,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点,以天津和北京为中心辐射的环渤海地区犹如一把打开的扇子,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
滨海新区功能区规划图
,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边缘是5800千米海岸线,构成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规划司司长郭培章表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这些优势同时集中表现为环渤海地区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开发合作的独特优势。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京津冀是当仁不让的龙头与核心,在区域经济、国家战略乃至东北亚和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不容置疑。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历史上形成的紧密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长三角”、“珠三角”两个区域。经历多年探讨,京津冀三方合作共赢的“一体化”进程终于破冰,一个从更高角度勾画区域经济版图,谋求总体协调发展的大经济战略已在探索中展开。北京坚持“国家首都、文化中心、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再提及“经济中心”。天津“十一五”规划中,滨海新区成为京津冀三方合作的新平台: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海滨新城区。河北省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重化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服务‘三北’、面向全国的优势资源原材料物流中心。”可以预见,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成为拉动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并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继深圳和浦东之后区域经济新的引爆点。
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现状与展望
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随着进一步开发开放的大幕拉开,滨海新区不但日渐成为国
天津滨海新区
际资本转移首选地,国内南资北移主战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的海滨城市亦在世人的瞩目中风雨兼程,跨步前行?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指出,要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同时,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天津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平台,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
◇滨海新区问鼎第三极
滨海新区在探索中前行、在转型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滨海新区体制改革的破冰之举,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速度与质量并举一年一个千亿台阶。
如今,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已在滨海新区初步建成,“长
天津滨海新区
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力争2014年首发;至2013年年底,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将完成总装并交付150多架;位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计算机名列2010年全球超级计算机之首,正为智慧滨海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国首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区落户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2013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20.4亿元,连续跨越五个“千亿元”大台阶。年均增长超过20%的强劲发展,滨海新区成为名副其实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4年一季度,滨海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6亿元,增长15.8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公共财政收入252亿元,增长18.2%,实现了高起步、开门红。进入二季度以来,新区经济延续一季度平稳增长态势,商业、进出口好于一季度,工业、固投增速略低于一季度,其他指标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在经济高速奔跑的同时,滨海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聚集,滨海新区高端、高质、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大飞机、大火箭、大炼油、大机车为代表的高端项目引领下,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超过90%。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石油化工业突破3000亿元,电子信息业突破2000亿元,粮油食品突破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1500亿元。其中,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目前,新区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企业集团21家,产值占全区比重超过60%;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企业集团2家、超五百亿元企业集团5家,14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
“已有110多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127个天津市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在新区顺利实施;连续组织实施三批134项新区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突破53项代表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形成7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景广阔的拳头产品。”滨海新区对发展可谓质、量并重,滨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建设了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纳米工程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以及10个行业技术中心、15个产业技术联盟和45家孵化器。目前,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12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699家。
在“一城双港、九区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下,滨海新区构建了12个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如今已形成“东港口、西高新、南重化、北旅游、中服务”五大产业板块。其中,东部现代港口物流板块,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内地第一个自由贸易港。西部先进制造业板块,集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自主创新领航区的主战场。南部重化重装产业板块,目标是打造成为世界级重化产业和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北部生态宜居板块,是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先导区。中部金融商务板块将发展现代金融、商务商贸、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态,目标是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
◇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力
在金融改革创新领域,建成3家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超过2200家,数量占全国2/3,建成天津股权交易所等10家创新型金融交易市场,开展了离岸金融和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占到全国的1/4。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了“一站式”全程通关,建设了23个内陆无水港,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国际船舶登记等4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成为全国CEPA示范区。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实施了土地填建分离、征转分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试点,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集约利用。此外,创新了流动人口管理模式,近7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落户新区,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
数年来,滨海新区通过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和发展政策优势,滨海新区已然成为全国投资回报率最高?对外开放程度最好的地区?
◇宜居生态型新城
在“一核双港、九区支撑”发展战略指导下,滨海新区确定了
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多组团网络化的城市区域格局,确定了一个既符合新区地域特色、富有特色竞争优势,又具备国际化影响、国际化特征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
近年来滨海新区集中实施了47个水污染物减排及治理项目和88个大气污染物减排及治理项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为零的目标,滨海新区也正朝着生态宜居城区目标前进。据介绍,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新区将环境评价作为引进项目的先导性指标和硬约束,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淘汰“两高一低”项目,确保不给生态系统增加新的负担。同时,着力发
中新生态城
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累计建成2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7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滨海新区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成形,公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滨海新区不仅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特色也日益鲜明。据介绍,以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为契机,滨海新区制定了一套符合国际标准、具有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以指导城市建设。
中新生态城起步区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2个,绿色学校5所;市、区级绿色社区186个,绿色学校(绿色幼儿
滨海国际机场12综合航站楼鸟瞰
园)126所,绿色家庭1000余户;全区7个农业镇中,中塘镇、太平镇、小王庄镇、大田镇、茶淀镇获国家生态镇称号。此外,滨海新区实施了大规模绿化建设,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750余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园20个,形成了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生态宜居环境。
◇开放之城
滨海新区港口新貌
2013年初,天津市出台了包括支持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支持建设于家堡国家金融改革创新基地?支持以高新区为基础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十大举措?
滨海新区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市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确定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掀起新一轮开放热潮?把滨海新区打造成高度开放的标志区的目标,重点提升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于家堡金融区?天津未来科技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四大平台?
◇活力之城
几年来,滨海新区已形成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
临港经济区
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八大优势产业?形成天津港口?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多个产业聚集优势项目?天津港口已经通过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天津港?临港?南港?空港等多个现代化物流基地;石油化工衍生出了一条以百万吨乙烯为核心的”油头?化身?轻纺尾”的全产业链;汽车制造则通过大众变速箱?麦格纳总成等高端汽车装备制造领军企业聚合上下游产业?
滨海新区正以实现内生发展为目标,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他们将进一步拓展航空航天产业全球合作领域,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绿色储能电池?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项目,推动移动互
滨海高新区
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市场化应用,提升抗生素?胰岛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物医药产品市场份额?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为着力点,促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提升现代冶金?工程机械等重装产业,推动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豪华邮轮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促进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速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向全产业链拓展?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依托多个总部经济聚集区,着力引进综合型?功能型和中小企业总部?将着力聚集金融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金融?航运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和矿业金融等新型业态?
◇智慧之城
2013年,滨海新区科技企业主营业务超过3600亿,已经成为新区经
滨海国际汽车园
济发展的引擎,聚集了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国家纳米工程研究院?中科院工业微生虫所等一系列国家级创新平台?
几年来,滨海新区先后建成5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中心,1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余个企业技术创新平台?4家科技部认定的创新驿站站点?42家孵化器?还实施了200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科技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6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2413家?滨海新区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高端人才?高水平科技成果?创新孵化平台的聚集区?滨海新区正在积极吸引高端人才?重大科技成果和知名科技企业落户新区,努力打造创新创业集群,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手锏”技术产品,造就一批具有开
国家动漫产业园
拓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家?截至2012年底,滨海新区人才总量已逾70万人,保持了每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放眼未来,滨海新区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是:到2017年,滨海新区进出口额将突破1400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20亿美元,对外投资55亿美元,基本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明显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有力支撑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实现?
◇滨海速度
天津滨海新区
据统计,2013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20.4亿元,连续跨越五个“千亿元”大台阶。年均增长超过20%的强劲发展,成为“滨海速度”最好的注解。滨海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1万亿元。其中,八大优势产业合计完成产值1.425万亿元,占全区的比重近九成。新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石油和化工突破3000亿元,电子信息突破25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各功能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依据自身特色竞相发展,实现多点开花,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如今,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已突破8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继续保持第一;保税区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行业快速壮大;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工业总产值达到1363.2亿元;东疆保税港区各类租赁企业近200家,数量规模全国领先;中新天津生态城8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建成,成为全国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注册企业超千家。临港经济区累计造陆12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571.5亿元。中心商务区7个商务楼宇投入使用,284家金融、商务等企业进驻。
2014年滨海新区共安排了951项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一季度,在建项目达到477个,200多个项目进入设备安装或内部装修阶段,伟创力电子制造、云赛数据中心等24个项目已经竣工,歌诗龙德专用车、德国NZWL变速箱同步器等42个项目开工建设。
◇高端产业集群
建设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三个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新
临港经济区重装研制基地
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日前,临港经济区装备制造产业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继开发区汽车产业、空港经济区航空产业、滨海新区石油化工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之后,滨海新区获批的第五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产业发展思路,滨海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注重发展上下游配套,努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经济效益良好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八大优势主导产业、24条产业链的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整体格局。
泰达外包基地
为给高端制造业提供科技支撑,滨海新区着力打造创新体系和平台载体建设,通过积极引进具有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加快研发转化集群和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设,打造了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产业创新与育成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
新区充分发挥精确制导的政策效应,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实行差异化、精细化的培育,实行政策聚焦、分类扶持,力促在产企业充分发挥潜力,在建项目早达产,签约项目早动工。去年,三星、渤海钻探、卡特彼
空港经济区
勒等重点企业保持快速增长,直升机总部、约翰迪尔、钜宝电子、中聚新能源等项目竣工投产,麦格纳动力总成、久益环球采矿机械、利纳马、瑞普生物等项目新开工建设。
随着大项目好项目和龙头项目纷纷落户投产,新区也在着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新区经天津市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049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达到526家。通过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共吸引聚集展讯通信、搜狐视频、华大基因等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在内的3000余家科技企业落户。
下一步,新区将坚持高端制造业带动战略,围绕培育壮大产业链关键环
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
节,做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到2015年,形成1个超5000亿元产业集群(汽车及装备制造),2个超4000亿元产业集群(石油和化工、电子信息),4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粮油食品、现代冶金),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轻工纺织、节能环保)。同时,还将建设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三个世界级产业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五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轻工纺织等一批区域级现代化产业基地。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增长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