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急需一万块钱怎么办三十万。请问谁可以借给我吗?私人得也可以,利息贵就贵点吧,只要不收我高利贷那种就行。

新浪财经_新浪网
flash 2 here
以下为热门股票
请登录查看“我的自选”
60秒后刷新
下载新浪财经App,随时随地看突发新闻
: : : : : : : : :
这次能否干掉3301阶段头部,攻克后真的一马平川了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薪招聘:
打开投资版图 捕捉市场机会
净流入(万元)
净流出(万元)
现汇买入价
现钞买入价
  对于人们最关心的房价,看涨者有,看跌者也有。不过持微涨观点者更众。
高法17日发布解释,就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夫妻共同债认定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北京时间1月3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一次国情咨文演讲结束…]
过去的2017年里,手机行业市场格局已经洗牌。尤其是在国内市场…]
我们的优势数据与工具
我们的品牌活动
我们的合作伙伴
客户服务热线:  欢迎批评指正
|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一原标题: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行研君 导语 一个人最糟糕的状态就是未富先老…… 来源: 霍老爷 霍老爷(ID:ddz_233) 1
说说年纪大了还穷这件事 支付宝的一个文案扎心了,一个九图刷爆了朋友圈。扎心以后,回过神来的很多人,痛骂支付宝负能量,歧视穷人。
支付宝文案图 当然支付宝的目标是让大家买他的,其目的不纯自然不足道也,但是,这是一句大实话。 反过来怼支付宝文案的人,要么是还年轻,并没有体会过贫穷而老的状态;要么从未经历过贫穷,对世界抱着玫瑰色的想法;要么正在经历贫穷,也许正是被他一针见血,戳到了痛处。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他毕业以后进入一个国企,他是没什么欲望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向上爬的执念。 他所在的国企不好不坏,他就无忧无虑地过了十几年,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 前不久,准备当一辈子咸鱼的他忽然开始勤奋起来。 原来是他的部门空降了一个领导,这位领导,比他还小三岁。他恍然发现,当初跟他一起进公司的人,大多数都已经升职加薪,而只有他原地踏步。 他说,到了三十多岁你才知道,没钱没地位,真的是寸步难行。 回到家里,老婆冷眼相对,连刚上小学的女儿,都对他没有任何尊重,爸爸没钱,过生日都不能请同学来家吃饭。 他只能讪讪地陪着笑,心里却在滴血。
2 我能想到最糟糕的状态就是 未富先老 与国家一样,一个人最糟糕的状态就是未富先老。贫穷而韶华已逝,证明你不但没有钱,而且已经几乎丧失了任何有钱的可能性。 贫穷是年轻人的专利,男生在十八岁左右长得帅有人喜欢,学习好有人喜欢,会运动有人喜欢,只要有优点一般都有人喜欢,但是此后,只要没钱就不会有什么人喜欢了。 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年轻意味着你还有无限可能。 有个笑话,算命的给一个人看手相:“施主你前半生清苦,乃是劳碌命,终日忙碌,仍只得三餐温饱,官星暗淡,更难升职,也无贵人相助;桃花更是惨淡,孤苦天注,难碰到称心佳偶……如此苦命,施主需一直忍受到四十岁……” 这个人问:“四十岁我就会转运了么?” 算命的:“不是,四十岁以后你就习惯了。” 笑话虽然是笑话,却也是残酷的真实。如果说四十岁之前,很多人还会挣扎一下的话,到了四十岁以后,挣扎都挣扎不动。 一旦你开始进入贫穷的状态,而已经年轻不再,你想再奋发图强,甚至都不知道从何做起,光是应付你的生活本身,就已经焦头烂额。 只要你经历过这种状态,一定会痛彻心扉,那是一种如食骨吸髓的感觉。 辛弃疾写: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老来是尽愁滋味
却道天凉好个秋
未富先老的状态就是这种被忧愁包围的状态,你的愁绪无处诉说。 因为除了最亲最近的人,谁都会鄙视你,轻蔑地说,谁让你穷呢,而你最亲近的人,你的诉说,只能让他添堵,更是无从诉说,你只能一个咀嚼,咽下苦果。 很多人会说,有钱没钱并不能定义一个人。 是的,完全没错,但是这样的话,只能对自己说,只适合自我安慰,不适合对别人讲。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每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好都明白一个事实,理想主义之所以可贵,就是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如此功利的世界。 钱并不能定义一个人,但是财富的好处是,它能让你获得更多自由。
3 贫穷的坏处有很多种 但最大的坏处莫过于 谁都可以指导你的生活 我很喜欢一句话,这句话叫,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傻逼比你还有钱。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上,尽多这样的傻逼,他们无非是比你有,就可以指导你的生活,而你还毫无办法。 有人批驳支蚂蚁财富的文案,说,穷是自己的事,根本不需要被原谅。 这话说错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旦你没钱,你就成了公共用品,谁都可以干预你的生活。 贫穷是不需要被原谅,但是,所有人都不会放过你,你自己不会原谅你自己。 我看过最好的官场小说,叫《沧浪之水》。 男主角天性淡泊名利,90年代硕士毕业后在一个省的卫生局与世无争,一直是个边缘的小科员。 有天他儿子被开水烫伤,为了送儿子上医院,他求爷爷告奶奶,平时清高的他几乎要跟局长下跪,而在医院里交费的时候钱不够,他哀求大夫都无法让儿子住院,只好去求以前他的同事、现在的处长。 而他几乎要下跪的事,别人一个电话就搞定了,幸亏儿子及时得到救治,这时候,他才知道,儿子之所以被开水烫伤是打翻了一个开水瓶,而一切的根源是因为他住的房子太小,家里太乱,他要跟丈母娘和妻子孩子挤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房子。 人,不是一个孤岛,在这个商业社会里,你注定要跟人发生联系的。 你越是清高,越是孤傲,越是不想谈钱,你越要有钱,钱是你的护盾,可以让你远离很多宵小。 穷不能定义一个人。但是,你生在世上,要吃穿住行。 穷,就意味着你要吃路边摊点的地沟油,垃圾食品; 穷,就意味着你要穿淘宝上又土又难看的所谓爆款,而你还要在这一堆垃圾里投入大量的时间选一个买下; 穷,就意味着你要租在一个很糟糕的社区,你的室友没素质,上厕所从来不冲马桶,你的邻居直接把垃圾丢在楼道里; 穷,就意味着你要跟很多人挤几个小时去通勤,而这几个小时本来你可以用来读书,去提升自己。 所以,你会在贫穷中平庸,沦落,下坠,这时候,你说贫穷对你有影响吗?你还要说,贫穷不能定义你吗?
4 世上最大的谎言叫 “穷则独善其身” 中国文化里,耻于谈财富,所以把贫穷这件事过度美化了,先贤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看起来,贫穷只是一种选择。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是当时社会1%的精英,贫穷对他们确实是一种选择,因为他们取富贵如探囊取物。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是当时的贵族,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是封疆大吏陶侃的孙子,最穷困潦倒也有几百亩山林供自己饮酒潇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家里是大富商,这一辈子就没有缺过钱。一辈子划水不靠桨,全他妈靠浪,不是在远方就是在去远方的路上,好不容易家里的钱败光了,马上就有一大票富婆抢着要嫁给他,拿钱给他挥霍; 就连郁郁不得志的杜甫,也是官宦子弟,虽然颠簸流离,但是只要到任何一个节度使麾下,也是随时可以当个幕僚,这相当于今天随时可以当个省委书记秘书。 他们确实可以说穷则独善其身,那是因为他们随时可以达则兼济天下,只要他们想。 而对于当时真正的社会底层来说呢,他们就连这些人的穷则独善其身的状态都是远远达不到,何谈兼济天下? 他们的生活一点也不美好。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冻死路边的骨头会歌颂贫穷吗?他们会说,贫穷不需要被原谅吗? 贫穷,也许确实不需要被原谅,因为你会让它压得喘不过气来。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二原标题:你还在吃土?对不起,你已被移出“穷人群”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就是“下个月又要吃土了,以后10块钱以上的社交活动就不用叫我了”,无论是最近的90后,还是之前的80后,年轻人光是今年受到的贫穷恐吓就不下9999次,还有一次是小编吓的。活在都市的人们,每天都在面对贫穷带来的焦虑;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挑灯夜战的剁手党们撑起了天猫双十一销售额的又一历史新高,而数据分析,剁手党的年龄层多集中在18-30岁;有人说,看,这又是年轻人贫穷的真实写照!1、到底什么是贫穷呢?我小时候了解的贫穷是这样的,那些没有稳定工作,靠着国家接济的人是贫穷的;而现在越来越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贫穷,贫穷似乎变成了营销号、理财文案随意定义的一个名词;在他们眼里,想要摆脱贫穷,你需要足够金钱储备;“在知乎上实现财务自由你需要有一个亿|,|你需要1000万加上一套房子,前提是不挥霍”2、真正的贫穷是啥样的?大学时候的同班同学,一个男生,家里孩子比较多,父母又都是务农的,所以除了学费,其他的生活费基本都靠自己;所幸他很努力,大学的假期基本都不回家,留在学校附近鞋厂打临工,每天除了上课,晚上还要兼职,但是他的学业却从来没有落下过;3、而我们更多的人是假性贫穷我们那么年轻,贫穷也并不可怕;就在上周看了一个时尚博主公号的一篇文章,她公开了自己的新家,超大的衣帽间、四角浴缸、超美的家装,博主自己关于家的梦想都实现了,也让很多读者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加班狗粉丝吃着外卖,打开了她今天的推送,内心在翻滚:我他妈累死累活的加班,死人客户要求真多,终于到家了还要被diss,这个博主看上去好美、好年轻,看了一眼镜子里的自己,黑眼圈都快耷拉到地上了,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怜,又丑又没钱,就这样我们年轻人又被贫穷恐吓了一次。我们并不贫穷,不愁吃穿,但是网络上的营销号并没有放过我们;新世相的一篇文章《我拿青春赌明天,赔了一天又一天》中说道:你们发现了吗,这个社会对 90 后的观念已经变了。第一批 90 后开始走向职场中层,自己创业的也不少。几年前,人们说 90 后太任性。现在,我们越来越爱夸他们的敬业与事业心了。我认识其中的不少,的确都很拼。但随之而来的,是迷茫和困惑:太累了,时常怀疑自己这么累,到底为了什么?但又不敢放弃。不敢停下来。总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希望却越来越渺茫;你们思考过长期这样将带给我们什么后果?在本该好好生活的年纪,被硬生生的压缩了生活时间,告诉你年轻就是要奋斗,不然你就活该被淘汰;就是因为这些观念的强制性灌输,让我们不断陷入焦虑,失去了本该思考的时间,思考我们需要做些什么?4、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年轻的时候或许我们没有钱,举个例子:当我们参加公司聚会,看到一个同事穿着优雅,看了下她穿的牌子,自己心生羡慕,但想想自己也没有钱,那就算了吧!买不起大牌的衣服,难道所有的好看衣服,都只能是贵的么;在没有钱的时候,千万不要陷入贫穷焦虑的死循环,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培养自己的,丰富自己的,在有限的人生,实现自己无限的美好梦想。现在的我们,并不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是社会无形的压力。随着物价、房价不断的上涨、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天都需要对自己说“快!快!快!”脚步不停得往前冲。“穷人”一词已经配不上你,不好意思,你已被移出“穷人群”。热门文章推荐:1、欠了借呗和的钱,无力偿还怎么办?2、P2P真没那么容易,每份理财都有他的脾气3、如何避免交太多“智商税”?4、女中产阶级崛起:P2P热门5、手中有30万闲钱,应该?微信交流账号:uusama66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三(本文篇幅较长)你有经历过贫穷的时刻么?明明对这份工作不满意,想一想放在银行还要付保管费的钱,还是告诉自己再忍一忍;#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了商品上的价格,想想还是收回了手;##刚刚和男朋友吵了架,却发现无处可去,宾馆一晚上也要200块,还是只能回到住处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谁都知道一句“老子不干了!”很爽,可是爽过以后呢?才发现没有余额为自己的随心所欲买单。有钱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而贫穷的人被生活选择。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有很多机会用来试错,有的是底气用来缓冲生活突如其来的重拳。而对于穷孩子来说,他们步步谨慎小心,稍一不注意,就会跌落万丈深渊。贫穷不只是输不起,是连赌注都没有。更残酷的是,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时代,作为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若是希望过上富裕的生活,仅仅努力是不够的。贫穷像是一只怪物,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吞噬,期待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概率小之又小,我们只能一边警惕掉入贫穷的怪圈,一边学习掌握正确的金钱观。贫穷的人最容易掉入哪些贫穷的怪圈?1.过度消费,工资的增长速度抵不上欲望的膨胀速度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消费就是正义。商家用“女人要爱自己”催眠人们购买各种衣服、包包、化妆品;于是我们穿着几千块钱的鞋吃着几块钱的方便面;新衣服上的标签还没来得及剪,手机上催还短信就到了;和快递小哥的通话记录比男朋友还频繁。。。。。这个时代,节俭不再是美德,而是“原罪”。节俭被污名化,成为“吝啬”、“小气”、“不懂享受”的。“多亏了”现代社会的营销手段,培养了我们这一代和父母们截然相反的消费观。父母们省吃俭用是为了存钱,而我们省吃俭用则是为了花钱。他们觉得五块钱一把的蔬菜很贵,我们却觉得打折后五百块的衣服很划算。事实是,我们嘴里的穷并不是真的穷,只是赚钱的速度跟不上花钱的速度,支付宝里的余额填补不了心里的欲望。新出来的iPhone8没钱换,蚂蚁花呗、信用卡里还有借款未还,双十一清空购物车,剩下的日子只能吃土。。。。。一个欲望被填满了,就会有更奢侈的欲望冒出头。欲望无止境,于是我们沦为欲望的奴隶,戴着沉重的镣铐,还醉生梦死的面带微笑。2. 追求安稳,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刚毕业时,或许你找到了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而刚好,这份工作也比较清闲,比起那些薪资低还经常加班的同龄人来说,你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毕业一年后,你的薪资,涨了一点,一万出头了。这个时候,身边的朋友辞职的辞职,创业的创业,你在感慨他们的颠沛流离的同时,抬头看了看办公桌上刚到的鲜花,只觉得岁月静好。两年,你的薪资又涨了两千,身边的老同事几乎走得差不多了,而你还在这里,工作的内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经常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偶尔逛逛淘宝,准备趁着双十一买几件像样的大衣。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某天,你看见曾经要好的室友已经开上了宝马,大学时考试经常挂科的同学创业获得了融资,你开始迷茫了。工作是现代社会的卖身契,我们出卖每天精力最饱满的8个小时来换取一份稳定的收入,而这份收入在扣完税交完房租后所剩无几,而这些钱,不吃不喝凑够在北上广买一套房的时间,算一下,大概需要几百年。当我们的工资线性增长,而房价却呈指数增长时,虽然工资看起来比以前更多了,但是我们却感觉越来越穷了。当你发现路边卖煎饼果子的大妈也能月入两三万的时候,你才发现,一直以来你所追求的安全感,恰恰让你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更可怕的是,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无法为未来提供保障时,你已经失去了离开的能力,两三年的时间,你在重复性劳动中,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废物”。3.浅显的目光,让人陷入贫穷--短视--更贫穷的死循环曾经有过一段“贫穷”的时候,裸辞之后,银行卡里没有存款,也不敢打电话告诉母亲,那时候正值12月,走在面试的路上,衣服穿得很厚,心里却很单薄。于是为了应付下个月的房租,只能匆匆忙忙找一家公司,结果,在这个公司待了一个多月,再次离职,成为眼中跳槽频繁,稳定性极低的员工。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没钱,为了省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能力没提升,也没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她继续贫穷着。。。就这样,我们带着短视的眼睛,听着那一丝生存的召唤,不断地奔跑着,在贫穷的罗盘上绕圈,越跑越累,直到心力交瘁。4. 缺乏富人的金钱观,贫穷思维,是可以遗传的但很遗憾的是,贫穷,也许并不是努力就能摆脱的。我们从小被父母教育,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好像这就是所谓的“圆满的人生”,对于一辈子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父母来说,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努力把生活、自己榨干,从中攒出买房的钱、孩子上学的学费,如果有个儿子,可能连安享晚年也实现不了,还得背负着孩子的房贷,心甘情愿把剩下的自己榨干。老板的工作不是让你富裕,只是确保你得到工资;穷人为钱工作,而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房子并不是一项资产,而是负债;投资没有风险,没文化才是有风险的;高薪并不意味着更多的财富,高薪只是意味着你会缴更多的税。。。。。。直到1977年,清崎亲眼目睹一生辛劳的“穷爸爸”在不断地还着房贷、节俭地生活,最后陷入失业的困境,而“”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最后,他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从此登上了致富快车。穷人和富人有着迥异的金钱观,当穷人还在用时间换钱的时候,富人早已拥有足够的资本收入为自己节省更多的时间。而更可怕的是,贫穷会遗传,富人将自己的金钱观,对于金钱的理解传递给下一代,而穷人的孩子,只能重复父母的金钱观,在房贷、车贷的重压下寸步难行。要走出贫穷的怪圈,你可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是,也许父母那一辈传给我们的金钱观念是错误的。贫穷的年轻人们要怎么尽快地跑出贫穷的困境1. 培养更强的求生本领,抵御贫穷的侵袭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拥有越强的求生本领,越能抵御贫穷的侵袭。其实,不仅仅是增多本领,若你能拥有他人少有的本事或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也会大大增加你致富的可能。美国2000年的数据表明:53%的成年犹太男性在法律、医学或学术行业工作,而非犹太白人的比例则是20%;受雇于建筑、交通或建筑行业的成年犹太男性仅为6%,而非犹太白人则由39%。并不是因为犹太人人种天生存在智力优势,而是由于历史原因,犹太民族颠沛流离。他们并没有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天生安全感的匮乏,反而让犹太民族对于财富及其稳定性更加渴求。因此他们往往通过教育,去拥有更强、难以替代的求生本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让他们的财富收入,不再被动地“颠沛流离”。当一个人做的是简单低门槛工作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随时随地都可能被其他人取代;而当一个人拥有够强够多的本事,那才算真正地得到一个“”。2. 调整收入结构,让收入的来源更加丰富首先问问自己:如果你失去了目前的工作,你还有收入来源么?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提到过现金流的四个象限,也就是普通人的收入来源的四个象限:E: 公司给的薪水;S: 自由职业者自己赚的钱;B: 自己企业赚的钱;I: 投资赚的钱富人收入中70%都来源于B、I象限,只有30%来源于E、S象限;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收入,仅仅是来自于E象限,此时收入的增长就只能靠时间,而且一旦丢失工作,就有很大的财务危机。要让自己获得所谓的财务安全,就是安全地把脚放在不同的象限。调整自己的收入结构除了让自己增加收入以外,更深的意义或许就是给自己多留条后路,多点选择。一味地鼓励人们辞职去创业确实不妥,但一边做着自己的工作,一边发掘其他收入来源也许是一个更好的办法。除了创业,投资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几年越来越受欢迎的,也证明了,越来越多聪明的年轻人,开始增加投资得来的收入,让自己财富增长得更快一些。“富人和穷人的唯一差别就是他们在闲暇时间里所做的事。”当你工作的时候请努力工作,不要在上班时间做其他事情,这样,你的老板会更欣赏你、尊敬你。而下班后,你用你的薪水和闲暇时间所做的事情,无论是增加本事、赚外快、创业还是投资,将决定你的未来。贫穷并不可耻,可是贫穷的生活很难让人保持体面、得到应有的尊重。对于年轻人而言,正确的金钱观不是没有钱也可以生活,而是承认钱的重要性,并且,想方设法赚更多的钱。(点击“阅读原文”注册领取120元现金)- End(感谢阅读) -声明:内容整理自公众号心理公开课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内容分享,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请知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让贴近生活(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注册领取120元现金!《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四据说关注“”的人都发财啦!我们经常说:朋友们,我们千万不敢穷得只剩下点钱啊。穷得只剩下钱很可怜啊,真的很可怜。我们挣钱的目的无非就三种:第一,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身体健康,夫妻和睦,孩子聪明,真是其乐融融啊。你挣钱为给他们花会很快乐,这样才没有失去挣钱的意义。第二,多结交良师益友。良师可以一生教导我们为人处世,懂得知恩报恩;益友,提醒我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让我们诚信对人,包容慈悲,提高我们的德行、修养和人格魅力。这叫良师益友。第三,子女得以成才。这些才是我们挣钱的目的。可是现在人挣钱干什么呀?反而搞得家庭不和睦了。现在的人有钱以后首先就是数落人,换老婆,养小蜜。有钱以后就看不上和自己同甘共苦的结发妻了,埋怨老婆又老又丑,还数落父母、亲友。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钱了,很了不起了,所以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始数落父母什么条件都没给自己创造,自己如何能干等等。有钱以后第二个目的本应是结交良师益友。可现在人却结交一帮酒肉朋友,天天吃喝玩乐。有钱以后就当老大,到处给人买单。那些狐朋狗友一看,这个人身上这个血还值点钱,就要把他吸干。一旦老大没钱了,那些酒肉朋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真正落难的时候只有家人会对你不离不弃。有钱以后第三个不好的现象是把孩子害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钱后不懂怎样教育孩子,只会拿金钱来满足孩子,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只知道攀比,眼里也只有钱,没有父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只会败光家产,甚至还会为了钱去杀害父母。这都不是假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在很多人有钱后只知道服务自己,反而把自己害了,越有钱,家庭关系越不好,父母妻子孩子亲戚连带遭殃。我还见过很有钱的两口子,离婚后,分别雇了四五十名打手打对方。这都是钱惹的祸啊,不仅恩断义绝了,还要出手伤人啊。当然,现在不仅仅是有钱的人不会教育孩子,没钱的也不会,我们都中了钱的毒呀。你看,我家有个远房亲戚,从小就对她儿子说:你爸每天都不在家,也不管你,你上学都是妈妈挣的钱,你以后就孝顺我一个就行了,不用管你爸。他儿子研究生毕业以后,找了个不错的公务员工作,还娶了个城里老婆。可结婚后五年都没回家看父母,他妈妈要去城里看他,他也不让,嫌弃他们是农民。后来实在没办法了,这个老人家就让丈夫打电话给儿子说她病重,让他回来。儿子确实回来了,可一看到母亲身体没事,就很生气。他母亲对他说你要孝顺我们两个老人啊,可儿子却说:我爸又没管我,都是你一个人挣钱管我的。你从小供我上学,我算了算一共也没多少钱,我一次把钱都还给你,咱们母子关系也就断了,省得你老拖累我。我说这就叫报应,因为你跟儿子说光孝顺你,是你挣钱给他花,结果你儿子从小就认为孝顺里头只有钱,没有亲情,这和做生意、做交易一样,你跟你儿子说妈妈挣钱给你,那他当然就觉得还给你的也应该是钱。就像现在很多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就对孩子说考100分给你买个什么,考90分给买个什么。这就是在跟孩子做生意啊,这样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现在大人嘴里成天都是钱,因此在教育上,给孩子从小灌输的也都是钱、钱、钱。我们天天把孩子当考试机器,孩子把我们当。我就碰到过有的孩子天天跟同学买作业,同学帮忙写一份作业,他给人家10块钱。就因为家里钱多,他从小就以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什么事都用钱来解决。现代人中钱的毒太深了,我们不能让孩子也中了钱毒。大家快清醒吧,不要被钱所用,被钱所害。我们要会用智慧用钱,让钱更好地为我们及社会服务。我们要把脑海中的钱毒清洗掉,把亲情搁在第一位,把朋友搁在第一位,重情重义,用我们的言谈举止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母亲应该在孩子面前常夸父亲,要让孩子好好孝顺父亲,要对孩子说父亲养家糊口有多么不容易,父亲为家庭付出了这么多,哪怕不孝敬母亲都可以,也一定要孝敬父亲。这是最有智慧的教育方法,因为这里有亲情,不只是钱。而父亲呢,也同样要对孩子夸母亲,让孩子知道母亲怀胎十月是多么不容易,从小把他拉扯大付出了多少心血、操了多少心,所以要孩子好好孝顺母亲。要用这种方法树立双方在子女眼中的形象,让子女从小体会到亲情,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五最近有个朋友问力哥借钱,开口借 5 万,我最后借了 1 万。01关于借钱借钱也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绕不过去的理财话题,今天来一发。注意,所有理财教科书上只会讲我们缺钱的时候如何问别人借钱,房贷、车贷、信用卡、小微贷、P2P、众筹、典当 balabala。力哥一直认为,只有为购买优质资产的负债才是聪明的负债,也是富人思维,提前消费导致的负债是愚蠢的负债,也是穷人思维。《35 岁后,屌丝难再逆袭》一文里的模拟测算告诉我们,对穷人来说,借钱虽然能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多一些周转余地,但最终会让穷人变得更穷,富人变得更富,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但没有一本理财教科书上会写亲友问我借钱时,我到底该不该借的问题。02借钱的目的因此以下观点,完全是力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别人问我们借钱,首先要区分对方借钱的目的。俗话和古谚往往暗藏着最朴实的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这是我们判断是否借钱时最重要的原则。《我的前半生》中,老好人陈俊生三天两头接济小姨子罗子群一家。因为罗子群嫁了一个不争气的屌丝老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日子总过得紧巴巴的,这就是最糟糕的借钱模式。第一,这笔钱借出去就相当于打水漂,是对自己家庭财务状况无法弥补的刚性伤害。第二,排除疾病、残疾、染上恶习、政治迫害等特殊情况,普通人贫穷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懒惰,二是无知。小地方的生存压力小,贫穷大多是由于懒惰(往往也会加上无知)。大城市生存压力大,贫穷大多是由于无知。把钱借给懒惰的人,只会让他越来越懒,不思进取;把钱借给无知的人,也只会让他安于无知愚昧的现状,不思进取。所以借钱给穷亲戚非但不能真正改变他未来的生存状态,反而会让他形成路径依赖,一缺钱就问你来借,把你当财神爷。最后他的生存能力会越来越差,人生彻底走向失败。03借钱的对象第三,能开口问我们借钱的,一般就两种人。一是有血脉联系的亲戚,二是同学邻居同事等各种朋友。这两类人际关系是我们社会交往中的核心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没人希望和亲友因为借钱问题撕破脸皮,最后恶语相向,闹上法庭甚至动起拳脚,最后老死不相往来,做人做到这种程度就太失败了。如果你一时心软,穷亲友第一次问你借钱时你借了,大概率他们过一段时间还会找出其他理由第二次、第三次问你借钱。这就像第一次出轨的男人被发现后你就轻易原谅了他,大概率他还会第二次出轨。那到时候你咋办呢?因为对方没有自力更生赚钱改善生活的能力,你之前借了现在却不肯借,而如果你的财务状况并没有突然恶化,而是持续改善中,他就会觉得我借钱理直气壮, 你不借没有良心,责任全在你 ……结果可能导致你们两人甚至两个家庭的关系都闹僵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朋友和我们之间大多是单线性关系。就算有同学同事群之间的网状关系,往往也比较松散。但亲戚不一样,往往都是复杂的网状关系。大城市独生子女的亲戚关系相对简单,小地方大多还保留了传统农耕文明宗族社会的特征,七大姨八大姑特别容易来事。力哥参加过几次出身农村的小伙伴的婚礼,那场面真把我吓得不轻,有时候整个村子都是亲戚,几十桌婚宴流水席可以吃上三天三夜 ……身处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很多人往往碍于情面,也只能借钱了。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亲属关系是同一个爸妈生的亲兄弟姐妹之间的。一旦你的兄弟姐妹成年结婚后,从法律上说和你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家庭了。然而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对家庭的认知并非如此。兄弟姐妹结婚后往往在财务上也不会分那么清楚。尤其是姐弟关系,往往弟弟从小就被姐姐带大,对姐姐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相当于半个妈,姐姐对弟弟也付出了非常大的感情,这么一来,结婚后就麻烦了。男人醋劲没那么大,姐夫不太会吃小舅子的醋,但女人醋劲大啊,往往弟媳妇会吃大姑姐的醋。本来婆媳关系就是人类社会最难解的一组人际关系,现在又加入了一个和你争老公的女人,你是媳妇你啥心态?姐姐有难开口借钱,弟弟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往往都会毫不犹豫帮忙。但媳妇说,妈蛋,我不干啊!凭啥我们家的钱要借给她们家?有时候老公只能偷偷拿自己借给家里人,一旦被老婆发现,又是一场大战 ……这种矛盾,在凤凰男和孔雀女组成的家庭中最容易爆发。所以因贫穷而借钱的结果,往往是与己不利,与人不利,与双方关系不利,三输。04借钱的理由改革开放快 40 年了,这年头真连饭都吃不起而开口借钱的有几个?大部分借钱理由都是要买房、买车、结婚(或儿子结婚)、做生意。可是你缺钱不能租房或者买小一点的房子吗?缺钱不能坐公交出行吗?缺钱不能婚礼从简吗?做生意就更简单啦,你这是,市场上那么多现成的贷款服务在,为啥要问我借钱呢?别告诉我说问银行借钱利息高,问我借钱利息低啊。你丫是欺负我不懂理财吗?我跟力哥学了那么久理财,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我买 P2P 一年利息 10%,你丫问我借钱可以呀,给 15% 利息干不干?借钱做生意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这钱投下去之后,到底是能大赚还是打水漂,没人敢打包票。你没抵押没担保的,我又不算入股,到时候生意失败你拿啥还我?与救穷不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急借钱是道义担当,义不容辞。救急也就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急需用钱,往往和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有关。这种意外导致的资金需求又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家里有钱,但都投资出去了,现在拿不出来,或者都变成房子了,想卖又舍不得,就出现了短期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从理财角度看,这应该属于现金流规划的一部分,提前就应该准备一部分资金应对这种情况。然而大部分人往往不懂这些,也不会准备高的紧急备用金。二是家里压根就拿不出那么多钱应对突发情况,这种风险应该提前通过家庭保障规划来规避。然而大部分人往往也不懂这些,不是把保险看成骗子就是心存侥辛心理,等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就傻眼了,只能哭爹爹告奶奶四处借钱。所以如果你的家庭背后有这么一大家子亲戚,而且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咋地,万一出意外了肯定会伸手问你借钱。那最好的办法是建议他们提前买好相应的保险,这样万一风险降临,他们靠保险就能化解,不需要连累你。然而要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谈何容易,越是贫穷的人,往往对这个世界越抱有敌意,对他人的信任感越低。但他又是你亲戚,没办法,真到他们家要救急时,你也只能出点血,认命吧。05借不借?借多少?上面说的是什么情况该借钱,什么情况不该借钱的基本原则。可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简单。每个人的财务状况、性格、与问你借钱的人的关系都不一样,很难理论化,标准化,并不是所有不是救急的借钱请求你都可以毫不留情的冷血拒绝,所以教科书上才没办法讲。所以力哥拍脑袋想出这么一个公式:你最终出借的钱 = 你 3 个月收入和问你借钱金额的 20% 之间较小的一个数额。比如说,你一个月赚 1 万,你朋友问你借 10 万。3 个月收入是 3 万,借钱金额的 20% 是 2 万,后者更小,你就借 2 万。但如果你一个月赚 5K,你朋友问你借 10 万。3 个月收入是 1.5 万,你就借 1.5 万。理由有二。第一,普通家庭的现金流规划中需要拿出 3-6 个月的家庭支出金额作为紧急备用金。但每月支出金额往往会浮动,而收入往往是确定的,更容易计算。一般收入总比支出高一些,所以 3 个月收入金额一般都在紧急备用金范畴内,你可以迅速把钱变现借出去,而不需要再动用其他投资,造成额外的变现损失。要注意的是,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如果是你这边的亲戚或朋友,就按你的收入计算,如果是丈夫或妻子那边的亲戚或朋友,就按他的收入计算,如果是双方共同认可的好友,就按双方共同收入计算。如果你是家庭主妇 …… 那也只能按照你老公的收入计算。3 个月的收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能表达你对对方的情谊,如果对方今后还不出,你大不了再工作三个月就能把钱赚回来,你也不会咬牙切齿恨不能把对方碎尸万段。第二,但如果有些人特别赚得动,一个月能赚 4、5 万,3 个月收入就是 15 万,那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所以还需要有另一个限制条件来控制风险,那就是只满足对方开口借钱金额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完全满足。我觉得比较合适的比例是 20%。这意味着对方只要有 5 个你这样的亲友,就能凑齐自己的资金缺口。20%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表达了你的情谊,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也反过来考验对方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人做人还不算太失败,人品还过关,剩下 80% 应该也能问其他亲友借到。如果借不到,他应该反思自己平日里的为人了。力哥之所以说我朋友开口借 5 万,我借 1 万,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朋友不是救急,而是要做生意还差点本钱。这是我学生时代的死党,和我十多年交情,当年为了配合我追暗恋的女孩还出过糗,人品我信得过。所以我没要他利息,也没要他写任何字据,他以后生意做起来这钱能还上自然最好,还不上也无所谓,就当我送他的。因为在我看来,我和他的交情,绝不止这 1 万元。我没必要为了这 1 万元和他翻脸。就算他不还了,我们依然是哥们儿 ~如果这 1 万元打了水漂,也不影响我的生活,我的心态,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那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06理财就是理生活我们平时投资也是如此。在投资之前,必须先把最坏情况想清楚,比如创业板极限最大下跌可能超过 50%,如果这种极端情况不幸发生,到时候我能坦然面对惨淡的现实吗?能接受,就投资。不能接受,就别投资。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之道,往往也是做人之道。同意吗?《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六最近有个朋友问力哥借钱,开口借 5 万,我最后借了 1 万。01关于借钱借钱也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绕不过去的理财话题,今天来一发。注意,所有理财教科书上只会讲我们缺钱的时候如何问别人借钱,房贷、车贷、信用卡、小微贷、P2P、众筹、典当 balabala。力哥一直认为,只有为购买优质资产的负债才是聪明的负债,也是富人思维,提前消费导致的负债是愚蠢的负债,也是穷人思维。《35 岁后,屌丝难再逆袭》一文里的模拟测算告诉我们,对穷人来说,借钱虽然能让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多一些周转余地,但最终会让穷人变得更穷,富人变得更富,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但没有一本理财教科书上会写亲友问我借钱时,我到底该不该借的问题。02借钱的目的因此以下观点,完全是力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别人问我们借钱,首先要区分对方借钱的目的。俗话和古谚往往暗藏着最朴实的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这是我们判断是否借钱时最重要的原则。《我的前半生》中,老好人陈俊生三天两头接济小姨子罗子群一家。因为罗子群嫁了一个不争气的屌丝老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日子总过得紧巴巴的,这就是最糟糕的借钱模式。第一,这笔钱借出去就相当于打水漂,是对自己家庭财务状况无法弥补的刚性伤害。第二,排除疾病、残疾、染上恶习、政治迫害等特殊情况,普通人贫穷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懒惰,二是无知。小地方的生存压力小,贫穷大多是由于懒惰(往往也会加上无知)。大城市生存压力大,贫穷大多是由于无知。把钱借给懒惰的人,只会让他越来越懒,不思进取;把钱借给无知的人,也只会让他安于无知愚昧的现状,不思进取。所以借钱给穷亲戚非但不能真正改变他未来的生存状态,反而会让他形成路径依赖,一缺钱就问你来借,把你当财神爷。最后他的生存能力会越来越差,人生彻底走向失败。03借钱的对象第三,能开口问我们借钱的,一般就两种人。一是有血脉联系的亲戚,二是同学邻居同事等各种朋友。这两类人际关系是我们社会交往中的核心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没人希望和亲友因为借钱问题撕破脸皮,最后恶语相向,闹上法庭甚至动起拳脚,最后老死不相往来,做人做到这种程度就太失败了。如果你一时心软,穷亲友第一次问你借钱时你借了,大概率他们过一段时间还会找出其他理由第二次、第三次问你借钱。这就像第一次出轨的男人被发现后你就轻易原谅了他,大概率他还会第二次出轨。那到时候你咋办呢?因为对方没有自力更生赚钱改善生活的能力,你之前借了现在却不肯借,而如果你的财务状况并没有突然恶化,而是持续改善中,他就会觉得我借钱理直气壮, 你不借没有良心,责任全在你 ……结果可能导致你们两人甚至两个家庭的关系都闹僵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朋友和我们之间大多是单线性关系。就算有同学同事群之间的网状关系,往往也比较松散。但亲戚不一样,往往都是复杂的网状关系。大城市独生子女的亲戚关系相对简单,小地方大多还保留了传统农耕文明宗族社会的特征,七大姨八大姑特别容易来事。力哥参加过几次出身农村的小伙伴的婚礼,那场面真把我吓得不轻,有时候整个村子都是亲戚,几十桌婚宴流水席可以吃上三天三夜 ……身处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很多人往往碍于情面,也只能借钱了。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亲属关系是同一个爸妈生的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借贷。一旦你的兄弟姐妹成年结婚后,从法律上说和你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家庭了。然而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对家庭的认知并非如此。兄弟姐妹结婚后往往在财务上也不会分那么清楚。尤其是姐弟关系,往往弟弟从小就被姐姐带大,对姐姐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相当于半个妈,姐姐对弟弟也付出了非常大的感情,这么一来,结婚后就麻烦了。男人醋劲没那么大,姐夫不太会吃小舅子的醋,但女人醋劲大啊,往往弟媳妇会吃大姑姐的醋。本来婆媳关系就是人类社会最难解的一组人际关系,现在又加入了一个和你争老公的女人,你是媳妇你啥心态?姐姐有难开口借钱,弟弟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往往都会毫不犹豫帮忙。但媳妇说,妈蛋,我不干啊!凭啥我们家的钱要借给她们家?有时候老公只能偷偷拿自己私房钱借给家里人,一旦被老婆发现,又是一场大战 ……这种矛盾,在凤凰男和孔雀女组成的家庭中最容易爆发。所以因贫穷而借钱的结果,往往是与己不利,与人不利,与双方关系不利,三输。04借钱的理由改革开放快 40 年了,这年头真连饭都吃不起而开口借钱的有几个?大部分借钱理由都是要买房、买车、结婚(或儿子结婚)、做生意。可是你缺钱不能租房或者买小一点的房子吗?缺钱不能坐公交出行吗?缺钱不能婚礼从简吗?做生意就更简单啦,你这是投资创业,市场上那么多现成的贷款服务在,为啥要问我借钱呢?别告诉我说问银行借钱利息高,问我借钱利息低啊。你丫是欺负我不懂理财吗?我跟力哥学了那么久理财,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我买 P2P 一年利息 10%,你丫问我借钱可以呀,给 15% 利息干不干?借钱做生意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这钱投下去之后,到底是能大赚还是打水漂,没人敢打包票。你没抵押没担保的,我又不算入股,到时候生意失败你拿啥还我?与救穷不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急借钱是道义担当,义不容辞。救急也就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急需用钱,往往和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有关。这种意外导致的资金需求又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家里有钱,但都投资出去了,现在拿不出来,或者都变成房子了,想卖又舍不得,就出现了短期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从理财角度看,这应该属于现金流规划的一部分,提前就应该准备一部分资金应对这种情况。然而大部分人往往不懂这些,也不会准备高流动性的紧急备用金。二是家里压根就拿不出那么多钱应对突发情况,这种风险应该提前通过家庭保障规划来规避。然而大部分人往往也不懂这些,不是把保险看成骗子就是心存侥辛心理,等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就傻眼了,只能哭爹爹告奶奶四处借钱。所以如果你的家庭背后有这么一大家子亲戚,而且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咋地,万一出意外了肯定会伸手问你借钱。那最好的办法是建议他们提前买好相应的保险,这样万一风险降临,他们靠保险就能化解,不需要连累你。然而要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谈何容易,越是贫穷的人,往往对这个世界越抱有敌意,对他人的信任感越低。但他又是你亲戚,没办法,真到他们家要救急时,你也只能出点血,认命吧。05借不借?借多少?上面说的是什么情况该借钱,什么情况不该借钱的基本原则。可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简单。每个人的财务状况、性格、与问你借钱的人的关系都不一样,很难理论化,标准化,并不是所有不是救急的借钱请求你都可以毫不留情的冷血拒绝,所以教科书上才没办法讲。所以力哥拍脑袋想出这么一个公式:你最终出借的钱 = 你 3 个月收入和问你借钱金额的 20% 之间较小的一个数额。比如说,你一个月赚 1 万,你朋友问你借 10 万。3 个月收入是 3 万,借钱金额的 20% 是 2 万,后者更小,你就借 2 万。但如果你一个月赚 5K,你朋友问你借 10 万。3 个月收入是 1.5 万,你就借 1.5 万。理由有二。第一,普通家庭的现金流规划中需要拿出 3-6 个月的家庭支出金额作为紧急备用金。但每月支出金额往往会浮动,而收入往往是确定的,更容易计算。一般收入总比支出高一些,所以 3 个月收入金额一般都在紧急备用金范畴内,你可以迅速把钱变现借出去,而不需要再动用其他投资,造成额外的变现损失。要注意的是,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如果是你这边的亲戚或朋友,就按你的收入计算,如果是丈夫或妻子那边的亲戚或朋友,就按他的收入计算,如果是双方共同认可的好友,就按双方共同收入计算。如果你是家庭主妇 …… 那也只能按照你老公的收入计算。3 个月的收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能表达你对对方的情谊,如果对方今后还不出,你大不了再工作三个月就能把钱赚回来,你也不会咬牙切齿恨不能把对方碎尸万段。第二,但如果有些人特别赚得动,一个月能赚 4、5 万,3 个月收入就是 15 万,那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所以还需要有另一个限制条件来控制风险,那就是只满足对方开口借钱金额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完全满足。我觉得比较合适的比例是 20%。这意味着对方只要有 5 个你这样的亲友,就能凑齐自己的资金缺口。20%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表达了你的情谊,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也反过来考验对方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人做人还不算太失败,人品还过关,剩下 80% 应该也能问其他亲友借到。如果借不到,他应该反思自己平日里的为人了。力哥之所以说我朋友开口借 5 万,我借 1 万,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朋友不是救急,而是要做生意还差点本钱。这是我学生时代的死党,和我十多年交情,当年为了配合我追暗恋的女孩还出过糗,人品我信得过。所以我没要他利息,也没要他写任何字据,他以后生意做起来这钱能还上自然最好,还不上也无所谓,就当我送他的创业。因为在我看来,我和他的交情,绝不止这 1 万元。我没必要为了这 1 万元和他翻脸。就算他不还了,我们依然是哥们儿 ~如果这 1 万元打了水漂,也不影响我的生活,我的心态,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那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06理财就是理生活我们平时投资也是如此。在投资之前,必须先把最坏情况想清楚,比如创业板指数基金极限最大下跌可能超过 50%,如果这种极端情况不幸发生,到时候我能坦然面对惨淡的现实吗?能接受,就投资。不能接受,就别投资。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之道,往往也是做人之道。同意吗?《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七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感觉又是一个非我不能回答的问题。因为贫穷于我而言,不是一个千里之外的形容词,而是我生命的关键字。像皮肤外的痣,身体内的瘤。我承认,我性格、消费方式和思考方式,都因此受困。好在通过不断自我突围,它造成的束缚,已经越来越小。但之于母亲,她过了大半生的穷日子,紧张屈辱,不得放松。她看遍白眼,渐而自我轻贱,乃至以后境况渐好,仍逃不脱思维的局限。我母亲从前说,玲俐(小名)啊,以后嫁人别东挑西拣,别人不嫌我们家穷,就行了。贫穷的底层村庄前不久,《长江周刊》为我做过一个专版。访谈中有一个问题:出身农门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说,更深切地了解人间疾苦,以及人性善恶。因为版面关系,答案展不开。我想说的太多了。我所出生的村庄,几乎所有家庭,都被贫困这张大网所覆盖。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户不愁吃穿,其他的,大多在贫困线上挣扎。生存资源是土地,谋生手段是力气。面朝黄土背朝天,苦累贫病,不得停歇,但境况年年如一。早在童年时,我就对教科书上鼓吹的“贫穷是一种美德”,产生深深的怀疑。因为我知道,贫穷不是美德,而是噩梦。它除了让你羞耻、窘迫、短视、不自由,而且会将人性中的阴暗面,逐一催生、放大、膨胀,直至不可控。因此,穷人的犯罪几率居高不下。相比于富人,他们更可能冲动、残暴、仇恨、铤而走险、不计后果。萧伯纳说:“当最大的危险,即贫穷的危险萦绕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时,安全——文明最重要的基石——是不存在的。”有一回闲得无事,回想了一下村庄里的人,发现参与过犯罪的,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而走在犯罪边缘的,更不必说。然而,不论如何折腾,多年以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生活质量都没有太多改观。依然为钱发愁,依然不被尊重,而财富、见识与资源的多寡,横向比较起来,和父辈并没什么变化。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收支和村里人一样,我父母都是农民,半辈子在土地上谋生。白手起家,一穷二白。到弟弟妹妹出生,我家全部经济来源是:四亩二分田,三亩地,菜园两个,猪两头。来算一下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能否利用这些资源活下去。四亩田,人手少,没钱买肥料,长势不旺,所以收成都很一般,亩产大概三四百斤。四亩田加在一起,大概一千三四百斤。种双季稻,双抢时节每天忙到夜深,累成狗,乘2,两千六七百斤。新谷出来,首先要交公购粮。公粮。公粮每亩30斤,即130来斤,满满一担谷,必须无杂质,干燥,饱满。每年交粮,父亲都会把最好的那一担,挑到粮库去。没有一分钱。购粮。购粮每亩140多斤,即600多斤。有部分报酬,100斤17块。随着物价,有所浮动,但均低于市场价,大概折半。(因为这个,我打电话问母亲,母亲打电话回村,问了一圈村里人,证明是事实,才写上来。)交完公购粮,卖完谷,所余的粮食,年年都不够吃。青黄不接时期,米缸已空。怎么办?借。借100斤谷,要30斤的利息。一般借3担。第二年收割,还4担。第三年就得借更多。涸泽而渔,恶性循环。以透支资源来填补亏空,必然导致更大的亏空。于是,在粮食上,我家就有了一个愈来愈重的负荷。地里种花生、红薯、大豆。红薯喂猪,花生大豆收成每年大概700多斤,一部分留来吃,一部分拿来卖。六七毛一斤,可得两三百块。猪是最值钱、最容易变现的资产。但一般不到200斤时就杀了,200斤还是猪苗,长势正好,一天能长一斤,但到了开学,急需用钱,没有其他方式。杀!肉一块一斤(80年代),能卖200来块。以上就是所有收入了。理完这个,深觉底层农民的生存,真是一个奇迹。我们家五口人,衣食住行,虽然一再压缩,享乐性的东西,想都别想。(我参加工作前,家里都没有电视机,不是怕干扰,纯因穷。)但不论如何精减开支,医疗、学费,以及村里的红白事送礼,却是逃不开的费用。犹记得每年开学前,家里的大人和小孩,都陷入浓浓的焦虑。那时学费高,小学的学费就要140块左右。我妈说,就是把家里的余谷卖光了,也凑不齐你们的学费。最后的举措往往是卖几担谷,借一部分,才勉强凑齐,送我们上学。粮食有利息,钱也有利息——高利贷5分利,100块钱,每个月要还5块,一年,就得还60。以我家当时的经济能力,还利息都难,还本金,则是不可能的任务。就这样,利滚利,息滚息,家里负债越来越多。我父母像两头负轭老牛,终年不松套。忙完田里忙地里,忙完地里忙家里,到了夜里,又忙着操持家务。但无论如何辛苦,还是越来越穷。紧急用钱时,四处借债,考虑到我家家境,无人愿意伸手。我说无人,真的毫不夸张。很多时候,父亲早上出门去借钱,到了夜深回来,一分钱没借到。谷子、花生和大豆都难卖,大家都是种田人,没谁要这个。吃商品粮的人,到底是太少了。大多数时候,卖豆子和借钱的处境是一样的——大清早挑着一担豆子出去,到了镇上,赔尽笑脸,没人要,夜深又挑回来。心灰意冷,满目无光。而且,生活不会因为穷人的困窘,而心生悲悯,对你另眼相待。有一回,父亲被拖拉机辗过,他大难不死,活了过来,醒来后,说:“我想过,如果我残了,也不会拖累你们,就一口喝乐果(农药)死掉,不给你们添麻烦。”他大病未愈,去搞副业。一个人,带着一个铝罐,和一床被子,呆在原始丛林里,伐木,烘烤,背到大山那边,卖了钱后再原路折回。路远,一天只够一趟。山路崎岖险峻,他时跪时立,膝盖磨得血肉模糊。晚上睡在黑洞洞的树林里,没有帐蓬,没有防护,野兽与夜风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一回他看到几颗树,以为是桂皮,剥了一蛇皮袋,兴致勃勃地带回来,说可以拿来卖。没想到什么也不是。村里类似我家状况的家庭,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在80年代,南下打工的热潮还没有兴起,大家没有其他来钱的途径,只有更努力地刨作。土坷垃敲得更细,耘禾耘得更勤,水放得更足,农家肥挑得更多。也许有人说,可以做小生意啊!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天真!如果有那个本钱,早已境况好转。但没有。我在整个小学阶段,没看到我们家有过闲余的一块钱。往往要买一包盐,都得好好掂量。就这样,穷人因为种种原因,困在西西弗斯式的苦役中,日日如斯,年年如斯,循环往复。而贫穷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生活的不便,物质的缺乏,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的逐渐摧毁。贫穷后遗症1,没有尊严,于是看轻底线。每年年关将近,都是劫难。因为要债人从腊月开始,就坐满屋子,比狠似地,逼着我们还钱。这些债务都不多,赊肉的十几块(一般两个月吃一次),看病赊药的几十块,春耕时赊了两袋化肥,犁田时赊了两天牛,去年开学时没学费,借了别人三十块......各种债主凶神恶煞地站着,逼迫、威胁、骂骂咧咧。除夕晚上十点,还有人杵在我家,翻来覆去地逼债。“今天不还钱,你们这个年就别过了!”“再过一个月吧,开年就还!”可是,开了年,我们姐弟又要报名,学费还没有着落。怎么还?怎么办?年关一至无宁日,愁云惨淡,无计可施。“一个月,一个月,我都来过几次了,次次这样说。就十几块钱,哪里省一下不就出来了,还要我催几次?我们家也要过年的,没钱怎么过年?”“明年一定还,一有钱第一个还你。”如是再三,父亲赔着笑,好话说尽。直到转钟将临,看我们家徒四壁,孩子没新衣,盘里没油水,过年肉都没有,实在什么也掏不出,债主才会不甘地离去。然而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年,我们家遇见一个顽强的债主,除夕都没走,留在我们家,睡觉,大年初一醒来,继续讨要。我父亲毫无办法。那时候,表叔的妹妹从外地回来,带了一个据说很有钱的男朋友,于是,远近去探望。表叔在家里请吃饭,几大桌。我们家人都去了,债主寸步不离地缠着父亲。在大年初一的中午,也没因为礼数而止步,跟到表叔家。我们深以为耻,其他人也面面相觑,都觉突兀尴尬。最后,表叔觉得不妥,借了我们家二十块,还了他,才走了。我父亲年轻时生得美,争强好胜,才艺也多。无奈爷爷的成分,家底的贫薄,他不得不一再低头,去求,去借,去告饶,去下跪,去承担他年轻时所不愿意承担的一切。但愈是这样,愈是不被尊重。他感到四面皆墙,八方寒意,生存空间越发逼仄,渐渐自我轻贱,形成一种新的生活哲学:有钱,就有一切。这当然没大错,但他还反过来悟了一下: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可是,在底层挣扎的人,多是唯利是图者。我父亲并非唯一。世界不把我当人看,那么,我也不会把自己当人看。人存于世,如果并非自我强大、意志坚定,多会从他人态度反馈中,重建自我的价值。被尊重,于是自我尊重;被鄙夷,难免自我怀疑;被践踏,自觉低人一等;被世界拒绝,则可能不择手段。他看到妖冶的年轻女孩,出手阔绰,有房有车,无比羡慕。我提醒他:“那么年轻,又没本事,还戏戏浪浪地,这钱肯定是不干净的。”我父亲说:“那也是本事。”贫穷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剥削。它从你的尊严开始,剥夺自信、剥夺良知、剥夺希望,使你变成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而自轻自贱者,不是绿色食品,并非纯天然无公害。他们会因为改善生活的迫切,底线一再下滑,动用非理性、非正常甚至非法手段,去满足自己。因此,我们邻近的许多女孩,初中未毕业,就出外打工,用身体挣钱;而男孩们,有很大一部分,在城市的某个夹缝里,用暴力谋生。2,自觉卑微,于是不敢追求。上初中的时候,我离开家,我镇中学住宿。周五放学,周日返校。返校时便会炒一瓶菜,家境好的同学,可能会带些干鱼、肉片炒笋、肉片炒酸菜什么的。我也带酸菜,干的,没啥油,灌满一大瓶,作五天的下饭菜。有一回酸菜也没有,就带了一小瓶霉豆腐。家里没钱,因此辣椒粉也没,就将豆腐块加了盐巴,在热锅里滚了滚。那时学生住的是集体大通铺,被子挤着捱着,席地而摊,起床后就卷起。箱子在走廊里。走廊两面皆墙,光线不好,看东西不能细辨。我用饭票(用米换的)打了饭,打开箱子,就着霉豆腐吃饭。有几个女生经过,在黯仄仄的光线中,看见我正在吃一碗白森森的东西,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揶谕说:“周冲,你吃白饭啊?”我说:“不是啊,有菜。”她们以为我因尴尬,而强词夺理,走远了些,簇在一起,低低地说些什么,眼光时不时向我瞟来。再以后,我用了两毛钱,打了一碗菜汤。汤喝完了,菜叶子一片一片挑出来,放在瓶子里。不吃。每次吃饭时,都挑出来,摆在饭上,让别人知道:我也有菜吃。上初二时,我的成绩已经是全校第一。但家境一如既往地差。有一回穿着一条藏青的裤子,屁股后缝着两块特大的补丁。我已经有了爱美之心,不想穿,但不穿又能如何?只是成天坐着,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几乎不动弹。早操不得不去,成了一种煎熬,觉得后面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我的屁股。后来来了月经,奔涌不已。买了一卷卫生纸,一下就透。有同学说:“有一种东西叫卫生巾,不会印。”我第一反应就是:“贵吗?”她说大概两。我说:“这么贵。是不是用一片,就不用再换的?”她说:“要换,不过比卫生纸长一点时间。”当然没有买。任由红潮汹涌,将裤子、凳子和被子,染得一片血红。大太阳的上午,体育课,站在两排男生前方,那种虚脱和羞耻,现在想起,都觉得周身不适。诸如种种,反复在年少时发生。不一一枚举。总而言之,早在童年时,因为贫穷,因为耻辱,已觉处处低人一等。哪怕我无数次站在领奖台上,也难以从骨子里袪除。它让你在面对所爱、遭遇选择时,行动上犹豫不决,甚至逃避美好、自由和爱,自觉不配,自觉黯淡粗鄙,从而放弃主动权,被动地让命运牵着鼻子走。比如,那时候,我暗恋一个男生,但无论如何,都无法生出勇气,站在他面前,说,我喜欢你很久了。我甚至觉得,我对他的喜欢,都是一种对他的侮辱。哪怕毫无欲望。穷人的自卑源于被否定过多,从而自我贬抑,产生自惭形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之临床反应。放在大人身上,其症状更加明显。我们村庄的许多大人,这一生都没有做过生意。即使到了后来,孩子长大工作,他们手上有了余钱。穷人比富人更守旧,更胆怯,更不愿意尝试。就像奴隶比奴隶主更守旧一样。物质上的窘迫,使他们承受不起冒险。自卑与恐惧,使农民丧失做人的底气,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放弃自我,悉听尊便,完全是一副怂态——“我是虫豸,还不行么?”无论对事,还是对人。他们因沮丧、焦虑、绝望,退缩成人格的侏儒,不再挣扎,不再自我维护。要么靠嫉妒打底,满怀怨恨,撑起一身不屑的傲气,色厉内荏——“老子祖上先前也阔过……”刻薄、锋利、满怀怨恨。这显然是一种自卑情绪的反弹。因为不抱希望,所以破罐破摔,不计后果,占个口头便宜。一体两面,不论哪一种,都是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会使他们拒绝理性,耽溺于情绪,从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告终,走不出自我封闭的盲区。3,紧张易怒,于是暴力丛生。我父母的争吵与厮打,在我记事之前,就开始了。导火索都是小事情,一言不和,母亲会用最剜人的、最狠毒的、最粗鄙的话,来招呼对方。而我父亲就会动手。多少次了,我耳边滚动着母亲撕心裂肺的咒骂,眼前滚动着父亲歇斯底里的殴打。事情的终结,往往以母亲的沉默而告终——我的母亲,在泥地上挣扎着,翻滚着,头发凌乱,脸扭曲变形,痛苦得哭都哭不出来。暴风雨过后,有一阵短暂的宁静。但不出两天,依然如故。争吵愈发剧烈,暴力愈发凶猛。年年如是。有一个晚上,我特别惊讶地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今天居然没吵架!”他们当时心绪平和,也觉悲哀。我父亲说,“唉,日子太难了!”大家都太紧张了,忍耐力与宽容,都降到了最低,稍有不顺,就会向身边人发泄。母亲善用三寸不烂莲花舌,父亲善使一双无敌风火流星锤。你来我往,在伤害亲人的过程中,平衡自己受到的屈辱和不公。甘地说:贫穷是最糟糕的暴力。当然,他所说的,不仅仅是日常暴力,还有种族、民众、信仰之间的暴力。而之于我而言,我所切身体会到的,就是在极端的贫穷里,人的情绪就像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它让人无法温和,无法淳朴,无法从容和理智。更多的,它会带来对至亲的威胁,对他人身体和尊严野蛮粗暴的侵犯。在那个贫困的村庄,暴力成为日常表达方式之一。谁家老婆和小孩被打了,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它是如此平常,平常到我们都认为合情合理。于是,一个个妇女喝农药自杀,她们生前挣扎的时候,没有人给予她们救助。包括她们自己,也完全想不到被老公痛打过后,可以报警,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村里流行的观念是,家丑不外扬。于是一个个忍着,直到抑郁得自我戕害。贫穷让人焦虑,焦虑让人暴戾,暴戾让人绝望,绝望让人丧失判断。Gary Haugen说,暴力具有蝗虫效应,在穷人的世界里,它就像瘟疫,所到之处,无一幸免。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开展过一个研究,关于童年期家庭收入与日后暴力犯罪是否相关,包括凶杀、攻击、抢劫、威胁、胁迫、绑架、非法拘禁、纵火、恐吓、性侵犯等。研究采用了准实验设计,挑选262 267名表兄弟姐妹及216 424名亲兄弟姐妹,这些个体来自114 671个大家庭及105 470个核心家庭,其父母的可支配收入不等,自1档至5档逐渐升高。结果显示:青少年暴力犯罪与童年期家庭收入呈负相关。例如,家庭收入最低的个体,因暴力犯罪而被指控的比率为每年11.05/千人;家庭收入最高的个体,为每年1.77/千人;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则显示,来自收入最低家庭的儿童,因暴力犯罪被指控的风险接近最高者的7倍(原始风险比[HR]= 6.78, 95% CI 6.23–7.38);当研究者校正了可被观察到的家庭遗传风险时,童年期家庭收入与暴力犯罪的相关性被减弱,但仍然较强(HR = 3.93, 95% CI 3.59–4.30);物质使用问题也呈现同样趋势(HR = 1.98, 95% CI 1.86–2.10);4,忽视教育、法治、医疗,心态急功近利。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多数在初中时,就结束了学业。辍学之后,便是荒荒莽莽的自由。然而,自由对沮丧的加深,并不亚于它的舒缓作用。当一个人没有目标以及相关准备时,自由会让他无所适从,会让他恐惧、急于逃避。或者带来不受监督、免于责任的幻觉,可以不计后果,为所欲为。许多女生十几岁就做了母亲,男生到处游荡,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直到今天,依然在游荡。我父亲虽然专制粗暴,但他有一点特别让我感激,他一直重申,你们必须要读出头,读不出头,就跟XX(村里的一个女疯子)差不多,被人嫌得跟坨屎一样。虽然目标很功利,但对于一个底层屌丝而言,这是唯一的有效出路。我们不敢放松,更不敢轻易说,我不读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Gary Haugenyu说,这些年我们学到了一些事情,griselda(生活在危地马拉社会最底层的,一位贫穷但了不起的姑娘)与她的家庭所能采取的,能让她们脱离贫困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确保griselda受教育。专家说,这是“女孩效应”。即,在女孩或妇女身上投入资金,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因为短视,贫困的农村人往往在孩子提出不读书的试探性要求后,大多不会强行阻止,他们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只要勤快,到哪儿都有饭吃。因为他们的人生就是如此。但二十年后,那些辍学的女孩们,多数都在从事最卑微、最轻贱、薪水最低的工作,慌不择路地嫁人,回到村庄,生孩子,发胖,不再工作,除了打麻将,就是带带孩子,婚姻理所当然出现问题,大吵大闹,和父辈一模一样,在几十年前的天色,和几十年前的生活模式中,一天天度日。因为没钱,所以,大家也不会重视医疗,有病能拖就拖。而这形成习惯,有了钱后,也是如此。非得到了要命的时候,才赶到医院。可是大势已去,为时已晚。也不太重视法治。出现什么问题,多是我叫上我的兄弟,去揍你一顿。你叫上你的兄弟,又打回来。而到了权益真正受损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去打官司。大家觉得,打官司是一件丢脸、麻烦的事。宅基地被占,山林被砍,田地被强卖,都是用打的方式,来发泄怒气。生活的希望在哪儿呢?几乎所有赤贫者,都热爱彩票。他们赶很远的车,去一个地方摸几块钱的奖。因为,彩票带来的忽然暴富,是他唯一可以改变生活的捷径。但彩票只是一个商业幻觉。那么多年了,没有任何奖金安慰过他们。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物资稀少,观念落后,贫困变成一道森森的围墙,将穷人牢牢圈在其中。5,智商降低,判断缺乏明智。我从不在饥饿、悲伤、焦虑、抑郁的时候,作大的人生决策。因为在这些时候,人的智商下降N个档次,所做的选择,大多受控于情绪,无法全面而理性。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也会让人变傻。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普利斯顿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沃威克大学的研究者们组成了研究小组,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阐明了长期贫穷的原因。这项研究从2008年开始展开,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项实验中,赵佳颖所在的团队在美国新泽西的购物中心选取了101名参与者,并把他们置于4种可能遇到的财务问题场景中,比如如何支付汽车修理费,然后利用电脑进行简单的认知和逻辑测试。实验发现,修理费较低时,高收入与低收入两组人群都表现很好;但当修理费较高时,低收入人群测试表现就要差得多。第二项实验的参与者是460多名种植甘蔗的印度农民。这些农民60%的收入来自甘蔗,而甘蔗一年收成一次,所以收获前这些农民相对穷困,收获后则相对富裕。实验发现,收获前这些农民在认知功能测试中表现明显较差。研究人员认为,贫穷与心智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联。因为殚精竭虑应对各种经济问题需要消耗很多脑力,这会导致人们在智商测试中成绩下降,并妨碍大脑作出正确决策。人穷志必短。当你无法支付明天的食物时,你是无法厘清是非善恶的。当你半生都没有一件遮羞的衣裳,你便不会在乎什么是理性,什么是自由。当你一直困于无休止的债务(生活性债务,非富人性的商业借贷),你便不会考虑梦想是个什么东西。身无分文会损耗和阻碍你的思考。当人们一心想的是缺钱问题,他们就会表现出心智能力降低,其损害类似于在智商测试中降低13分,或与一整夜失眠相当。如果这个月付账单出现问题,人们就不得不一门心思想着怎么解决,因此不会有心情关注其他事情,比如工作等。此外,当人们为偿还账单殚精竭虑时,大脑就不会剩下什么“智力资源”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而这些恰恰是能够帮助打破贫穷恶性循环的关键。在我们村庄,偶尔也有救济金。但不论救济来自政府,还是来自亲友,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一旦得到资金,他们所采取的,都不是为未来投资,而是满足于当前的需求:比如,大吃一顿,买几件新衣裳,还一部分债。所以,救济有与没有,穷人的日子依然如故。反而会助长穷人的依赖心理。当他们再次没钱,会当面锣,背面鼓,暗示或明晃晃地伸手要钱。救急不救穷,是多么残酷的道理。贫穷本身就会对认知能力构成损害,妨碍个人做出明智决定,并使贫穷的状况加剧,恶性循环难以打破,这一结果无法用压力、营养、工作努力程度或可用的时间等来解释。6,仇恨入心,失意者暴政。霍弗在《狂热分子》一书中,反复提到,最容易被煽动、最热衷参与群众运动的,就是失意者。因为底层屌丝上升通道狭窄,只有通过大型社会变革,才能实现社会阶层的重新洗牌,在社会急剧变动中获得出头的机会。还因为对自己的轻视,对改变的迫切,对价值感的追求,他会弃绝自我,热情依附于一个群体。从中获取自信、希望和力量。为了给自己生命找支撑,他会无比忠诚,捍卫依附的伟业。甚至随时准备献生,以向别人证明,这是神圣的使命。贫穷容易滋生仇恨,仇恨产生凶猛激情。在巴勒斯坦和卡塔尔,哈马斯组织利用民众的贫穷无知,煽动情绪,制造自杀式爆炸事件。如果有一天巴勒斯坦能摆脱贫困,变得富裕文明,就会明白:贫困使人们轻易被洗脑,被利用。如果你愿意死嗑,就会发现古往今来,各种恐怖活动,究根结底,根源都是贫困。放在中国乡村,仇富者们同样比比皆是,从“打土豪,分土地”,到“炫富者去死”,一直都没有停止对富人的微词。穷人除了仇恨富人,也仇恨穷人。在我们村庄里,穷人与穷人的关系,往往一触即发。倘若你的黄豆卖了8毛一斤,我只卖了7毛,我就会产生深刻的恨意。不是恨购买者,而是恨另一个比我赚得更多的穷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存在大量科学依据。丹佛大学的Pilyoung Kim做过研究,童年生活贫穷的成年人,杏仁核活动增强,前额叶皮层(PFC)活动减弱。这一结果在研究者调整成年收入因素之后仍然存在。杏仁核在PFC的控制下,探测威胁并对其做出反应。两者均在大脑对压力的情绪响应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杏仁核与PFC的异常活动,或导致抑郁、焦虑、冲动性攻击行为。换句话说,儿童期的贫穷,会造成个体在成年后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问题。它让个体变得躁狂,判断力低下,仇恨入心,继而生出毁人毁己、伤害他人的冲动。7,精神短视,心智不自由。2006年,妹妹上大学,有了一个留学新加坡的机会。我们家一因为确实没钱,二来因多年的保守习性,觉得稳妥才好,别折腾,在国外学习与在国内,也没什么区别。就这样放弃了。如今想来,怎么都觉得可惜。我设想过,要是妹妹生活在一个富有有小康之家,她今日,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贫穷是最大的人才浪费。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精神短视,所以会恐惧未知,拒绝大改变,杯弓蛇影,继而做出错误选择。无数人的潜能被贫困浪费掉了。比如,我有一个小伙伴,他早在小学时,就有一种绘画的天赋。他能一笔,就勾完整个人物,有鼻子有眼睛,惟妙惟肖,灵气四溢。我现在的某些小技巧,都是从他那儿学来的。但是,他母亲对此毫不在意,她认为,画得再好不能当饭吃,赶紧去挑粪。初二没上完,他就辍学了。跟着一帮小混混,到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或许也褴用药物吧,我不知道,只是再没有听说过他的传说。他就那么寂寂地,湮没在黄沙般的贫困大军里,找都找不着。贫穷所带来的,不仅是看不见未来的短视,还有心智的受困。在底层,父母的控制欲,会变态的厉害,甚至变成统治欲。孩子行动必须听他们的,说话方式必须听他们的,如何思考,也要听他们的。家庭就是一个独裁国,父母是肉体和精神的专制暴君。在变革机会少的农业社会,只需很少的种植与社交经验,就可以支撑他们的一生。于是,也用同样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否局限和偏颇。他们接受不了观念的突破,言论和想法的与众不同,因为,贫穷的铜墙铁壁不仅关住肉体,而且将精神也困在其中。如果你想反叛,必然遭至长辈,甚至整个家族的长辈们的集体指责。而穷孩子因为以上几点,忽视教育,信息来源少,文明落后,多数不读书,只能放弃自我,沿袭长辈的价值观,一代代传承下去。文明是改变观念的希望。记得有个美国黑人回到非洲家乡,看到依然贫穷落后的人们,说:我要感谢那个把我祖先卖到美国的那个奴隶贩子。肺腑之言却听起来没心没肺,但几乎所有被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管理过的殖民地,独立之后都比他们临近没有殖民过的地区富裕。并且殖民时间越长,越接近现代国家。8,无法改变,于是自我麻醉。苦役永无尽头,但穷人要活下去呀,怎么办?他们接受了宿命论,以及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劝慰自己安贫乐道,安于现状,少胡思乱想。中国从儒家经典,到诗词歌赋,提到乡村,都有意无意地美化。美化他们的贫穷,美化他们的愚蠢,美化他们的自我封闭,造成安于贫困,是一种操守的假象。于是自我麻醉,忘却自己的无能。而随之而来的,是行为上的懒惰。但又有什么关系?贫穷很高尚,贫穷说明我品行好,为什么要改变呢?美滋滋地懒着吧。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人的贫困程度令人惊讶,但他们习以为常,为什么?因为他们麻木了。或许,在年少的时候,每一个穷人都怀揣志向,但是生活反复打压,渐渐感到无计可施,终于跪下来,呆在原地,通过自我麻醉,忘却希望,听之任之,成为行尸走肉,生活想怎样都可以。志向不再保鲜,不再活跃,最后趋于退化而消失。对于这一点,我周家大哥鲁迅,又犀利无比地指出:“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讽刺所谓的安贫乐道:大热天,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席卷天下”。这也是一付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贫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9,钱生育钱,贫困生育贫困。一个人处在某种家庭中,因耳濡目染,对父辈的职业,比对其他的职业更熟悉。读书人的孩子,每天接触文章、礼法,成为一个靠知识吃饭的人,远比其他阶层的子弟容易;农民的孩子,从幼年开始,就在田畴村落之间,跟着父亲与农作物打交道,熟知耒、耜、芟,子承父业的可能性也大。这种隔代复制,除了因为技能的熟悉,还因为资源的传承。父辈是读书人,会遗留下来著文妙论,满壁黄卷,一票文化界的好友,一个充斥着书香的人际网。父辈是农夫,会遗留下来春耕秋种的常识,和一草房农具,一帮种田的铁哥们儿,一个满是泥土味的交际圈。比如,我表哥是县里有名的书法家,如我所料,外甥上了大学后,自然而然地拿起毛笔,子承父业,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潜力新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掌握社会各类资源的精英阶层,逐渐实现了内循环和近亲繁殖。阶层逐渐板结化,既得利益集团变得越来越坚固。官二代轻而易举上位,富二代获得创业资金易如反掌,星二代想露脸,得到角色,不费吹灰之力。社会关系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而底层人想要逆袭,缺乏一个公平、稳定、公开的方式,发展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上行的阻力越来越大。到处都在拼爹。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贫富差距愈发稳固,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改革带来的实际上是一场梦魇!极少数人能从中逆袭成功。但这些人,往往都拚尽全力,打好了人生剩下来的牌:教育、性格、婚姻、圈子。教育成就了求知手段,知识让自己目标明晰,手段精准,不服输的性格让自己竭尽所能,再加上择偶,也能成为很大的一个跳板,使自己脱离原来的阶层,圈子则是一种资源分享的方式,身处其中的人,会得到更多机会,同时也通过眼界、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内化成高贵的人。《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八贫穷不是我们能瞬间改变的,我们左右的,是生活的心态。下面这篇文章对“贫穷观”的讲述太好了,绝对值得一看!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以下为全文:新加坡的高中生学费涨价了,公民价格不变,一个高中生在微信上抱怨:看来以后只有有钱人才能来新加坡上学了。她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她就是一个有钱人。她一个人租住在公寓里,每月租金就是$900(相当于国内4500元人民币),加上海外留学的这笔费用,又是多少人可以承担起的。那么身为有钱人,她为什么还如此抱怨呢?贫穷和富裕人生有很多无奈,但最无奈的,可能就是贫富差距。有人认为,贫穷和富裕是可以改变的状态,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纨绔子弟,而很多穷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出人投地。所以他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才能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能过上好生活。但想要改变贫富状态,只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吗?事实很悲哀,尽管媒体会报道一些品行不良的富二代,或出生贫苦却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普遍情况是,富二代没有变得贫穷,而多数穷人的孩子依旧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大学教育可能改变了他所在的城市,但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的生活状态。他也许比父母那一代过得稍微好一点,但从横向比较上看,富人依旧是富人,穷人依旧是穷人。有人说,那是因为原始财富积累不同,穷人想要赶上富人的程度需要时间。好吧,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两个人是从同一条起跑线出发,一个人稳步地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而另外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逐年下降呢?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回头发现,别人的生活越过越富裕,而自己的生活越过越贫穷。同样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同样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又有人归之为宿命论,逢人就说自己的命不好。他觉得自己的智商并没有比别人低,但机会总是轮不到他的头上。所以别人能够升官发财,是因为别人的机会好。事实就是如此吗?A君和B君的故事A君和B君是来自四线小城镇的两个孩子。两家离得很近,生活条件都属于不好也不坏的那一种,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A君的父亲为人家开车运输货物,母亲不工作,在家里带孩子。B君的父母都在一个小工厂里劳作,工作时间很长。A君A君父亲每个月把工资收入交给他的母亲,母亲是个爱打扮的人,最大的乐趣是给家里人做好丰盛的早饭,把家里打理得紧紧有条,然后出去和邻居街坊聊天。家里除了日常的开销,其他都存在银行,当然A母亲还喜欢购置黄金。A母亲也是个对时尚商品很感兴趣的人,知道哪里有性价比高的衣服,常常带着A君出去逛街,也会细心地告诉孩子怎么比价怎么砍价。A君也是个很有生活乐趣的人,常常喜欢和母亲一样在厨房里面倒腾出美味的早饭。同时她在常年累月的积累中对商品知识了如指掌,身上常穿着款式新颖的衣服,也是同学们非常喜欢聊天的对象。B君B君父母白天晚上都看不到影子,B君每天的早饭就是街对面的包子,她一年很少能够吃到母亲做的一顿饭。B母亲是个性格非常要强的人,常和B父亲吵架,指责丈夫的种种不是。丈夫心思郁闷,工作更不思进取。家里的钱都藏在柜子里,很快就花得没有影子。B母亲说父亲都花掉了,B父亲说就这么点钱,能花到哪里去。家里经济不好,B母亲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孩子了。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仅要求孩子专心读书,不需要孩子洗碗扫地做家务,不需要孩子应付亲戚朋友,也不需要孩子了解家里的钱财事务。B君从小听着父母相互的指责长大,也从中了解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自觉对开销降低要求。她很少和其他女生一起出去逛街,对女性商品一无所知,每天宅在家里看书,当然也对外面的新鲜事情不甚了解。所以虽然她成绩不错,但不擅交际,人缘一般。若干年后,他们长大了A君家存了点钱,在A母亲的建议下,在市中心购置了一套房子,全家都搬了过去,几年后房价涨了好几倍,家里条件越来越好。A君从小和母亲关系特别亲密,长大后在母亲的介绍下嫁给了一个市中心的青年,和父亲很像,每月生活费上交,两人的性格都非常温和,甚至都不会大声说话。亲戚家都住锝很近,有事情都可以相互帮帮忙。B君家和过去一样,依旧是那一套老房子,家里没有任何储蓄。B君和母亲一样都是性格要强的人,但是从小和父母关系一般,甚至很疏远。她虽然考入一个不错的学校,但是毕业后不接受父母的建议,自己选择了一个其他城市的青年结婚,但婚后却和父母一样常常陷入争吵。故事来自天涯“贫穷观”猛于虎在A君和B君的故事里,可以看到贫穷和富裕发展的两条不同的轨迹,而划出这条轨迹的,却是深植在父母心中的思维方式。发家致富各凭本事,但是贫穷却有着一些特定的迹象可循。贫穷的消费观有贫穷观的父母本身就是对商品经济不敏感的人,比如B君的母亲,常年很少去逛街,常常贪图便宜和方便,就近选择商品。偶尔带孩子去逛一次大商场,儿时的A君和B君如果对父母说:“我想要买这个,我想要买那个。”他们的父母会给出不同的答案:A君父母:“好啊,妈妈研究一下你想要什么。哦,这个商品是哪里出产的?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玩法?...(和导购员寒暄一番)宝贝,妈妈觉得这个不太适合你,它有点复杂,等你再长大一点才可以玩。我们去隔壁再看看,找一个更好玩的好不好?”B君父母:“这个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别买了,快走快走。(如果孩子哭闹,父母可能恼羞成怒,甚至对孩子大吼大叫。)”这件事情背后折射的影响是什么呢?对于A君,知道了要对商品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逐渐了解商品的价值来自哪里,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钱不是不可以花,而是需要花在合理的地方。对于B君,总是有种“我们很穷,买不起东西”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导致孩子的自卑感,令他的人生失去最基本的“底气”,甚至在很长时间里令他对高精尖或高大上的东西产生抗拒或者逃避心理。贫穷的生活方式越有钱的人,越是精打细算,会估量每一分开销的价值,并且把钱花在有投资回报的事情上。本文最开始提到的这位有钱的高中女生,大概就是受到这种思维影响,认为这种涨价没有提升她的。而没有钱的人,要么变成“”,要么就是穷大方。逻辑一:贵的东西不要买,没钱买不起。逻辑二:买廉价的商品就代表节省。所以他们只能拥有廉价的商品,不懂辨别商品的真正价值。而那些廉价的商品质量不高,导致他们的购买频率提高,又陷入一个“买廉价商品,短期损坏,继续买廉价商品”的死循环。如果去B君的家里,总会发现某个角落堆满了玲琅满目的杂品,因为他们购买的东西非常容易损坏,而坏掉了又舍不得丢掉,总想着哪一天还能用,或者可以送给别人,可是常常别人也不要,只能堆在家里,越堆越多。贫穷的待人处事在B君的故事里,可以发现她的母亲属于女强人的类型,性格好强,事事包办,然后又对丈夫诸多指责,而A君的母亲虽然不工作在家里休息,却深得丈夫和孩子的信赖,懂得享受生活,也为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方式。穷人的观念是“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要多挣钱”,他把时间都花在挣钱上,但不懂真正让生活更为轻松和快乐的,是人心。人心是柔软的东西,需要时间的滋养,把挣钱的时间分出来去滋养周边人的人心,不会减少多少钱财,其投资回报却更加直接和明显。把时间花在家人的相处上,给家人做一顿早饭,带孩子出去玩耍,和亲戚朋友聊天,为别人准备一份礼物...宿命论者觉得自己的命不好,别人拥有很多机会。但机会其实是公平的,机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每一次交流,每一个感恩,都存在着机会。扪心自问,自己对此视而不见,则能责怪命运?贫穷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来自父母的思维方式,通过每日的交流和相处,传递给了下一代。这是学校教育无法触及的原始地带,却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知乎上有人举了个例子,可以看到贫穷观如果植入到孩子的脑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穿衣打扮,行事寒酸。没有贫穷观的人,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行动磊落,因为他不在乎。而拥有贫穷的人,也许从小被人嘲笑太多次,总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即使穿上西装领带,也总是有被人关注的不自在感,显得非常拘束。拘束的狭隘心态同学之间有好玩的东西,比如电脑,或者乐器,没有贫穷观的人,大大方方地借用,不觉得有什么,而没有贫穷观的人,对此却畏畏缩缩,不敢谈起,因为他害怕借用了自己万一弄坏了,还不起。自卑却又有强烈的自尊心贫穷感深植心中的人非常敏感,和朋友出去吃饭,不愿意接受别人请客,怕别人觉得自己穷;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怕别人觉得自己穷;甚至去商场销售员一个无心的眼神,都能够刺激到心中那根穷的神经线和自尊心。防备心重有贫穷感的人通常也是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对人都非常防备,不敢提及自己的家庭以及任何过去,与别人的交流也不会太深入。无论对于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都保持着距离,不愿意别人探究自己。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种如影随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从此挥之不去。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其实越有钱的人,反而越是精打细算,会估量每一分开销的价值,并且把钱花在有投资回报的事情上。本文最初提到,那个看似很富裕的女生居然还在抱怨新加坡的学费昂贵?我想她一定很了解父母的钱都是通过投资一分分赚回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想她也一定知道,花钱都需要在有效的地方,比如她选择居住在公寓里,一方面因为公寓光线好,有助于她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进行过比较,虽然公寓的租金比组屋略高,但是交通更加方便,上学的时间大大缩短。而这些,都是她的父母教给她的。在她做一个选择的时候,都会详细地咨询父母,然后得出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决案。这就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和贫富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因为无论父母贫穷和富裕,都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教育方式,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贫穷,就把“贫穷观”同样塞给自己的孩子。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告诉孩子,这个商品有比较复杂的性能,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长大一点,我们就可以买这个商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学,才能赚钱养家。询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为什么。询问孩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为你做什么。不要告诉孩子,妈妈太忙了,没有时间陪你,你自己玩。请求孩子帮忙,和孩子说,妈妈喜欢你和我一起做家务。我们一起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一起做饭,享受美味的饭菜。不要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告诉孩子,要劳逸结合,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支持长久的学习。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都是你学习的对象。教育本来就是和穷富没有关系的事情。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但是为了让他自食其力,撑起他自己的天空。不要把贫穷作为督促孩子的理由,我们养育孩子,是因为,我们爱他。《生活远比支付宝文案还残酷》 精选九人人都想成为有钱人,而有钱人最大的财富却很少受到关注。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走投无路急需2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