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GDP数据注水试验数据处理怎么来的:经济为什么会有水分

辽宁内蒙承认GDP注水后 还有哪些省市经济有水分|GDP|工业增加值|政府债务_新浪新闻
辽宁内蒙承认GDP注水后 还有哪些省市经济有水分
辽宁内蒙承认GDP注水后 还有哪些省市经济有水分
  原标题:辽宁、内蒙承认GDP注水之后,还有谁?
  经济观察网&记者&杜涛
  在2017年年初辽宁承认经济注水之后,2018年初又一省区曝出经济数据不实问题。近日举行的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称“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
  “财政空转主要是针对财政收入指标好看一点,经济数据也会更漂亮一些。财政数据压缩的话,其他的数据也会压缩。”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记者。
  财政空转是什么?所谓财政“空转”,是指财政部门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过高,年底难以实现,只好弄虚作假,通过财政部门向企业拨款后,再由企业将资金以税收等形式缴回财政,通过倒账虚增收入、虚列支出,完成每年的增长指标。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财政部早在2015年就要求各地开展清理检查,严肃查处本地区财政“空转”行为。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财政部对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判断是,这会扭曲经济运行情况,误导宏观调控决策,与新预算法的要求极不相符,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这种行为。
  2014年通过的新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对虚列政府收入和支出的责任人,根据情节给予降级、撤职或开除的处分”。
  新华社报道,在日举行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区县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一些地方盲目过度举债搞建设。
  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同时调整2017年收支预算预期目标。调减后,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2016年公布数据下降14.4%,剔除虚增空转因素后同比增长14.6%。
  经过初步认定,应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数也相应核减。
  此外,内蒙古还决定叫停一批政府过度举债项目,争取用3年时间把政府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
  据新华社报道,在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还指出政府债务问题。自治区党委表示,停建、缓建一批政府过度举债的项目,坚决叫停包头地铁项目和呼和浩特地铁3、4、5号线项目,全面梳理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化解政府债务、银行不良贷款和农村牧区高利贷,从2017年起,利用3至5年、争取用3年时间把政府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
责任编辑:桂强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侠客岛:为何几省份自曝GDP注水?来自中央与现实双重压力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  先是内蒙,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之后是天津,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调整为6654亿元。  很有意思。除了讨论下一个“自曝家丑”的会是谁,大家更关注的问题显然是:为什么这些地区要主动给GDP挤水分?  现象  GDP注水的恐怕并不限于这两个地区。去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就达15.49亿元;而如果你有心去把过去几年各省市的GDP数据相加,其总和和总增速超出全国GDP的最终数据,也是常见的现象。  主动挤水分的“开创者”,则是去年的辽宁——在该年度的辽宁省两会上,省长陈求发曾以罕见的坦诚,揭露出了辽宁统计数据造假的伤疤:“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而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团组会议中,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则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省内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曾有专家测算,一些辽宁的县区,过去经济数据至少有20%-30%的水分。用一位辽宁官员对媒体说的话讲,“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且欠下了巨额债务,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  如果横向比较则可以发现,这两个地区出现的统计数据造假问题,在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已经有所体现。2017年6月,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内蒙和吉林反馈“回头看”情况时,已经指出“有的地方经济数据造假”;而在2014年7月、2016年5月巡视组对辽宁的两次反馈中,均指出“一个时期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  换言之,地方统计数据造假的情况,中央是掌握了的。2017年底,就在天津挤水分之前,《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挤干水分关键要“舍得” 》的评论员文章,里面说:“注了水的、虚高的,甚至是弄虚作假的经济数据,从面子上看,地区GDP涨了,位次排名靠前了;从里子上看,百姓的腰包没有真正鼓起来,人民福祉没有真正增加,反过来,还可能会影响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决策,透支发展潜力,造成’灰犀牛’的大概率风险。”  这段话说得透彻。GDP虚高虚胖,可能让官员“面子上”好看,但其实并未落到实处,反而给未来增长加重了负担,甚至隐蔽了风险。  那么,为什么地方会有“数据造假”的冲动?  逻辑  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按照经济理性人的推论,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  造假的收益是什么呢?显然,主要就是政绩的动力。理论上说,经济统计数据应当是为正确决策做参考的依据,也是外界参考和评价的标准;但在一段时间内,“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则给了地方官员以追逐数据的动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调侃,指向即在于此。  动力有了,那么外界的约束环境如何呢?很遗憾,并不健全。  比如在根源上还难以完全解决的地方干预统计的情况。《半月谈》曾做过一次调查报道,发现部分地方干部为了数据好看,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干扰统计工作,手段包括“下达”指标、“威逼利诱企业配合造假”等。但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你不听,人家就换掉你,更别想升迁调动了”——在地方统计部门人、财、物均归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国家统计局只是进行业务指导的背景下,干扰就是难以避免的。  甚至国家统计局也不能幸免。2016年1月底,中央第八巡视组在向国家统计局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有的领导干部以“数”谋私,搞权力寻租。  曾有专家给举过一个例子,几年前统计局希望改善统计数据,搞了直报系统,绕开地方政府,选了一些企业自己填报生产数据。最终却发现数据依然很差,到地方上一看才知道,用户名、密码都在地方手里,企业无需填报。直到如今,无论在新浪还是腾讯微博,这个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呼叫中心的账号,还在孜孜不倦的更新,但无人回复。  又如“收益”和“风险”的不匹配。如果去查阅《统计法》,就会发现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处罚力度很难称得上“严峻”:大多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相应的法律责任是“通报”、“处分”。  诱惑太大,笼子不牢。这大约是最容易说通的统计造假的逻辑了。也可以看出,这项改革需要的是通盘考虑。  动作已经开始:2016年10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干部,要“一票否决”。  政治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风险、去杠杆再一次被强调。这一会议在今年度的落实,恐怕是各地GDP挤水分的非常现实的压力。  毕竟,统计数据造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对地方的财政影响很大。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高估,中央转移支付就会减少,用于当地的财政支出也减少。但从去年开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已经明确开始严控,前阵子《人民日报》刊发了各地处分数十名对违规举地方债负有责任官员的消息;财政部去年下旬发布的《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则明确,将研究出台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  据专家分析,如果GDP的水份被压缩,则地方债务率可能进一步攀升,偿债压力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挤水分、期待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2013年8月,在辽宁考察工作结束时,习近平讲了这么一段话,颇为耐人寻味——  “有的领导干部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说假话、汇假报、编假数字、造假政绩信手拈来,脸都不红;对下表空态,搞忽悠,到处许愿而不兑现,群众找上门来一躲二推三训斥;对同事则八面玲珑,见面拍肩膀,只说三分话,背后却嘀嘀咕咕,搞小动作、拉小圈子。对这种多重嘴脸、翻云覆雨的现象,党员、群众很有意见,希望好好治一治。”  而在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在强调政治纪律时,“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反复出现数次——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骗取荣誉、地位、奖励或其他利益的,凡因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的,都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追责。对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的同志,要给予支持、保护、鼓励。”  去年两会,习近平在辽宁团参加讨论时,讲了这么一番话:“经济数据造假,不仅影响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严重败坏党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此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  “这笔大账早算清、早主动。必须从‘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中摆脱出来,从落后的发展理念中摆脱出来,从粗放的发展方式中摆脱出来,彻底甩掉单纯追求GDP增速包袱,下决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1月天津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李鸿忠的表态。  “高质量发展”,是十九大给今后一段时期定下的发展总基调。要“高质量发展”,挤水分、去虚假,当是第一步。  而在当时习近平说完那番“狠话”后,李希的发言则是:“全省上下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整治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坚决挤压水分,做实经济数据。”  的确,经济数据造假,可能影响到决策层的决策,产生延宕或错误导向;但在更深层次,它会劣币驱逐良币(造假的官员可能仕途比诚实的官员更顺),污浊政治生态。用习近平的话说,“严重败坏党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换言之,“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当然不只是谈统计,而是在许多领域内都有适用性。这段话,应当引起各级干部足够的重视。
责任编辑:lzp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津蒙辽GDP挤水分,这个指标为何是重灾区?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GDP首超80万亿元,再创新高。此前,天津、内蒙古、辽宁三省市大幅下调2016年GDP数据、工业增加值等关键指标。关键时期,地方政府纷纷主动“挤水分”是何原因?为什么说“水分”重灾区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水分”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水分”挤出后地方经济该如何换挡高质量发展?面对一系列困惑,今天涌金楼特邀经济学者、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撰文剖析。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问题由来已久,是经济痼疾。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出现新周期的若干重要迹象,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反周期操作的工具性作用正在降低,其内在的各种弊病正在凸现,是时候必须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转型了。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增长的路径过时了?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在一些时候,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指标。正因如此,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更多政府干预的弊病。投资规模持续膨胀。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6%,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1.3倍。尤其是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0%,是GDP名义增速的1.5倍。201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81.5%,1980年这一数字仅为20.0%,2000年仅33.0%。投资增长大大快于GDP增长的状况,是难以持续的。而在持续3年投资规模相当于GDP的80%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见顶显然已为期不远。投资效率持续走低。通常使用投资效果系数来评价投资效率,计算方式是新增GDP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率。1980年,全国投资效果系数53.5%,意思是1元钱的固定资产投资,具有0.535元GDP的产出,属较高水平;2000年,全国投资效果系数29.5%,即1元钱固定资产投资产出0.295元GDP,虽已大幅降低,尚不能说特别的低。而2016年投资系数仅9.1%,即1元钱固定资产投资仅产出0.091元GDP,已属极低水平,此种情形已持续3年之久。投资结构不合理。当下民间投资占全国的总额仅为60.5%,明显偏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民间投资长期保持在80%左右。全国房地产投资相当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7.5%,虽已降低,但仍偏高。一些需要加快发展领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近几年偏低,2016年,信息业为1.1%,比2003年降低1.9个百分点;教育为1.6%,比2003年降低1.4个百分点。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扶摇直上,从2004年的39.4%上升至2016年的53.8%,投资效果系数从40.2%降至7.7%。中西部理应加快发展,但也必须结构合理。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有21个年头居于30至40%,18个年头在40%以上至50%以下。作为后发国家的追赶型经济,加之华人的节俭传统,投资率适当高一些,尤其是改革开放头两个10年,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长期居高不下就难言合理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绝大多数投资率低于30%。2015年,包括中国的全球37个主要经济体投资率,算术平均为22.4%,如不包括中国则为21.8%。投资率最高是中国,为43%,几乎比37个主要经济体投资率的算术平均高1倍;其次是印尼,为33%。在这组数据中,投资率40—30%的经济体仅3个;投资率30—20%的有25个经济体,低于20%的有9个经济体。仅从各国经验言,中国投资率或可说是长期处于偏高状态。为啥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数据注水重灾区?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通常有较多水分,几乎是公开秘密。有一次在一个镇里调研,当镇党委书记讲到投资时,我笑着问水分如何。那书记是实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了一个并不令人吃惊的“水分率”,坦言一些项目较易注水。不过因缺少一手材料,较难指出这种“水分”的确切比率。基层调研了解的口头估计,因系非正式材料,较难使用。但这一问题已被辽宁省统计局解决。我们通常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有较高“水分”的猜想,至少在辽宁省是确切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是历史最高,然后逐年降低。亿元,亿元。而2016年,仅为6692亿元,比2015年下降62.7%,仅为最高的2013年的26.7%。这与全国投资增长趋势完全相反,显然存有隐情。建设项目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投资数据如此猛跌,应有较强反应。198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7.2%,当年全国GDP增长回落至4.3%,比1988年回落7.0个百分点;同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5.0%,全省GDP比上年负增长0.6%,回落高达11.8个百分点。而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巨幅下降,2016年GDP负增长2.5%,仅回落3.5个百分点。当然,GDP数据或许也不实。然而,辽宁省的公路运输量增长仍达3.0%,电力消费增长仍有2.6%,这些数据被称为“克强指数”,较难注水。这就是说,伴随着投资数据的灾难性下降,观察不到辽宁经济的灾难性下滑。因此,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应是“挤水分”所致。辽宁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认,“经济数据弄虚作假”。媒体报道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收入数据的“水分”,2011年至2014年约近20%,最高年份2014年的比例达23%。如此弄虚作假之下,弹性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自应有更高水分。如果辽宁情况具有普遍性,则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水分”,应该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而这一判断结论,与基层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相近。2018年元月刚过,又相继曝出内蒙古和天津统计数据注水新闻。内蒙古自治区承认,2016年财政收入“水分”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水分” 40%。天津市滨海新区将2016年GDP,从10002.3亿元调减至6654亿元,“水分”率33.5%。长期注水必致数据逻辑崩裂,加之现任为不愿为前任担责,于是只能一次性“清零”。由此也可知道,这些“自曝”的数据注水,主要是出于无奈,并不一定是知耻近乎勇。而这更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数据注水较多的地区,或应不限于辽蒙津三地。数据注水将严重危及经济运行,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挤水分”。关键之一是转变机制,转变理念,以实干、实践和实绩来衡量干部,希冀给数据注水以釜底抽薪式的解决。“水分”挤出后固定资产投资如何转型?固定资产投资转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整体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既需要局部着力,稳步推进,更需要整体协调并重转型。一是保持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GDP增速的节奏。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一个新的情况,前三个季度投资增长比GDP名义增长低4.4个百分点,全年若如无意外亦将如此。以2000年以来的年度数据言,投资增长低于GDP名义增长仅出现于2010年。而在20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回落情况下,全年经济增长尚可,表明投资增长的较强推动作用已得到比较合理的弱化。这虽然具有出口增长较好因素的支撑,但也体现了经济转型的一个成果。2018年及往后若干年,如无小概率事件,应适当控制政府及政府性投资增长,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适当低于GDP名义增速的节奏。这一方面是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控制债务;另一方面是减轻地方政府增加投资的压力,腾出时间和精力以用于其它更重要的方面。2017民间投资增长回落或已筑底为控制政府投资创造了较好条件。浙江民间投资增长2017年逐月上升,11月份累计同比增长14.4%,比全国高近10个百分点,体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适当控制政府投资,既能避免政府投资对于民间投资的“挤出”,直接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同时也并不一定导致投资增速回落。二是保持好企业技术进步较快推进的节奏。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低于GDP名义增速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较强活力,关键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当前已出现技术进步加快的较好势头。2017年11月份累计,全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3%,比2016年提高2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制造业的通用和专用装备,计算机和仪器仪表4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收入增长均大幅加快,其中通用和专用设备主营业务增长,2017年11月份累计同比增长8.8%和9.7%,比2016年同期加快3倍多和2倍。且这4个行业的利润增长更快,其中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4.1%。设备购置增加的显著加快,直接反映了技术进步的显著加快。这一局面来之不易,但实际工作仍有一些问题。年,上述4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持续两年低迷,这表明全社会技术进步曾持续滞缓。气可鼓而不可泄,当前应积极利用财政金融等政策加以持续增强,解决具体实施中不如人意的问题,如税收抵扣不到位,机械地按照较长折旧年限计算抵扣等,弱化了政策实施。同时也应针对特朗普减税,积极考虑降低企业负担问题。三是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加快民间投资增长,提高民间投资份额,是2018及今后若干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关键。民间投资是中国经济的健康和活力因素,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增强企业活力。2011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两度回落。首度回落持续53个月,2011年10月至2016年8月,民间投资增长从历史最高点的35.1%,回落至2.1%;二度回落持续8个月,2017年3月至当年11月份,从7.7%回落至5.7%。如果考虑到二度回落期间投资价格系数达5.2%,则回落更大。对此既应理解为民间企业应对危机的收缩性反应,也是民间企业针对前期投资非理性较快增长的重建均衡之举,问题的紧迫性是这一状况不能再予以持续。影响民间投资增长诸因素中,比较突出的是创新人才、区域环境、政府政策等。政府积极做好人才工作不仅仅在于所谓的重视人才,而是要全面增强人文关爱,真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说的以人为本,如果认为人才,才值得政府重视,这就长期言是不可能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优化区域环境,更是当下形成民间投资增长蓝海的关键。民营企业政策有很大优化提升空间,如能较好解决长期存在的亲国有远民间的问题,将是民间投资增长的大利好。(作者:卓勇良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涌金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您现在的位置:
内蒙古自曝GDP注水是怎么回事?2017内蒙古GDP是多少为什么有水分
  内蒙古自曝GDP注水是怎么回事?2017内蒙古GDP是多少为什么有水分注入?
  主动揭开伤疤,也是疗伤之始。
  据新华社报道,继辽宁省自曝财政数据造假之后,内蒙古自治区也自曝财政收入虚增空转。近日举行的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称&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
  此外,内蒙古还叫停一批政府过度举债项目,称争取用3年时间把政府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
  ▲财新报道截图。
  目前看,内蒙古经济注水很难说只是&微乎其微&,这从相关目标的调整力度中就能看出大概: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可供参照的是,去年年初辽宁公开的部分市县经济数据掺了20%到30%的水分。
  经济数据注水的危害性无需赘言。从全国来看,无论是GDP注水,还是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都难言是个别地方的特有现象。去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就达15.49亿元。
  水分越大,越需要公开坦承的勇气。面对&家丑&,内蒙古没有掩盖,而是主动揭开伤疤,这展示的是正视问题的态度。在此希望,更多地方能跟上步伐,主动戳破经济数据的泡沫,向民众和国家交出经济数据的&实底&。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48小时排行三省份自爆GDP注水 为何主动挤水分?
发布时间:
来源:北京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因为GDP上报数据不实,“主动挤水分”。截至目前,已有辽宁、内蒙古、天津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承认本地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或是主动核减财政经济数据。其中,辽宁承认GDP造假较早,而内蒙古和天津对GDP“挤水分”,则是最近刚刚发生的事。
北京《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1月,辽宁省时任省长陈求发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该省所辖市县在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今年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承认,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有水分。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又传出消息,将把滨海新区2016年的GDP从超万亿元下调至6654亿元。
地方为何要为GDP“主动挤水分”?有媒体认为,是因为中央决定将于2019年实施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改革,才促使这些地方主动调整了GDP数据。
更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中央近几年来加大了对GDP造假的监督力度。去年年初,辽宁“主动挤水分”,就是在中央巡视组“回头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微信公号“侠客岛”的说法很明确:“地方统计数据造假的情况,中央是掌握了的。”而2017年底,《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挤干水分关键要“舍得”》的评论员文章,从中也不难看出天津要对GDP“挤水分”的决心。
各地所谓“自曝家丑”“主动挤水分”,当然是因为“有压力”。既然如此,各地为什么不能自己把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之类现象,先行扼杀在地方统计工作的“摇篮”之中呢?
说白了,还是原先不端正的政绩观念在作祟。虽然这两年,已经出现了逐步淡化GDP对政绩影响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思维惯性,仍然遗留在相当多领导干部的脑子里。很多地方考核干部,还是习惯于看他任上的数据是否“漂亮”。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神仙数字”自然会层出不穷,而各省的数据,自然也会被地方数据层层堆高。
在重要统计数据上造假,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本质上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更是涉嫌犯罪的严重行为,需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统计局也明确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因此,对地方制造假数据虚增GDP行为,有必要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让他们承受相应的代价。统计造假是一场博弈,如果风险小于收益,那么造假就变成了一项“可以做的买卖”。这样的非法“买卖”,必须遏制。
(编辑:黄浩)
中国航天迎开门红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升空
中国成品油设40美元“地板价” 专家称属紧急完善措施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21] [京公网安备-6] 技术支持:
微信: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经济注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