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生多阶段决策问题,什么样的金融决策最靠谱

人生的不同阶段,你会配置你的财富吗?
最近和众多的投资者朋友聊天,我发现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怎么做金融决策。
因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面临的约束条件、财务状况、家庭情况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的风险偏好和可选择的金融工具,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在不同人生阶段,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是最合适的”这个话题。
青年时期:最应该加大实物资产的配置
我们把人的一生分为几个大的阶段来看,无非是青年、壮年、老年这几个阶段。
在青年时期,大学毕业工作不久,这个时候你最大的约束是资金,因为你消费的欲望很强,但收入又不是很高,就更不会有太多的钱来进行投资。但是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是时间!用金融的语言来说,金融工具可以实现资金在时间上的转化,现在你应该做的是将漫长未来里的现金流转化成今天的投资和消费。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来做这个转换?环顾一下四周,在这个钱越发行越多,也就是俗话说“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什么投资是比较靠谱的?——实物资产。老百姓除了黄金以外,能够持有的实物资产并不是很多,房地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这也就是任志强老先生老是跟大家说,“年轻人要早买房,快买房,买不起大房,买小房”的原因。
十几年前,唱衰中国的谢国忠让大家不要买房,而任志强让大家快买房,如果你听了不同的言论,你现在的人生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说,金融决策对于每个人来讲都特别地重要。
但是也有人会问,说我现在收入不高,在北京我就一个月一万块钱的月薪,一个月剩不下多少钱,资金不够的时候,我怎么买房?我觉得这里边主要有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你要记住的就是:根据你和你家庭的最大购买力来买,就是说你买不了100平米的,买50平米的,买不了50平米的,买30平米的。
第二个原则,有的人确实有资金约束,没有办法在一线城市买,那么可以看看,一些好的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也是很具有投资价值的。
你要切记,年轻人要加大实物资产的配置,有三个理由:
房子是具有“居住”这种消费功能的。
买房是对抗资产贬值一个特别好的工具。
最重要的是,它给了年轻人以时间换空间的一个权利。
从目前宏观的大环境来看,全球核心城市,像纽约、伦敦这些地方的房地产仍然是很好的投资标的。中国的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的房子也仍然是投资的热点。
我这里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去做房奴,而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应该有这种加大实物资产配置,以时间换空间,增大自己年轻时候资本积累的意识。
壮年时期:要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
当我们慢慢地就进入了壮年时期,很多人已经走上了中高层的一个职位,这时候你的收入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你赚钱能力越来越强了,也意味着这个时候是你风险承受能力最强的时候。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果断地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因为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这个时候你可以把钱往股票上多放一点,如果再有一些余钱的话,可以多做一些股权投资。总而言之,在中年的时候,你要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
除了要加大风险资产的配置,你还要进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为什么?中年的时候,你的多重角色已经开始浮现了,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要养老、医疗,孩子要教育,这些都是你要考虑的问题。所以除了股票、股权投资这些比较传统的风险资产配置以外,这时候你要考虑一下你的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比如说你可以多运用一些信托、保险、基金这些金融工具,进行更多元的资产配置。有的人收入更高,有更多的余钱,但是被北京、上海这种地方的限购政策给限制住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一些国际上的资产配置,比如说你可以考虑一些国际大都市的房地产的投资。
步入老年: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置
到了50多岁,我们慢慢地进入到了一个老年时期。很多人面临着一个职业的天花板,美国的家庭资产调查显示,人在50岁左右的时候,风险资产配比是最高的,到达顶峰,然后就一路开始下滑。
这和我们人的自然规律特别接近,因为50多岁以后开始面临着退休,退休以后你的现金流就自然地减少了,未来的时间也开始变少了,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开始变弱。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给降下来,增大安全资产,比如说提高像国债这些比较安全的资产的配置比例。
第二个就是要逐渐地开始考虑加大流动性资产的配比。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已经做了一些资产积累的话,这个时候你的资本的存量已经很高了,但是这种资本存量里面有很多房地产这种流动性不是很高的配置。
而到了老年之后,其实你面临着很多大笔用钱的场合,比如说生病,生一场大病就要花很多钱,还有小孩要结婚,小孩要出国留学,很多时候你都会面临着要用钱,但是现金流又不够充裕的这么一个困境。
对这种状况,其实我们是可以做一些安排的。如果你手里非流动性的资产比较多,你就可以做一些反抵押类型的金融安排。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把未来的现金流抵押到当时去借贷、消费、投资,现在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反向的抵押。
比如说有好几套房产,你可以拿一套抵押出去,抵押公司就按照房子的市值逐年逐月地付给你一笔现金,它会一直付到你去世为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自己非流动性的资产,利用金融工具转化成高流动性的资产。这种反抵押的产品其实在欧美发达的金融市场已经比较普遍了,这两年我们国家的很多人寿保险公司也开始做这些产品的推广,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种金融产品在中国也会慢慢地被推广开来。
学习好金融,善用金融工具可以使人生获得更大的自由。
送给大家最基本的金融理念:
1.金融是迄今人类社会能最有效实现跨区域、跨时间、大规模“风险分担”的一个机制。
2 . 金融工具对我们的时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将我们拥有的未来转化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上看,金融就是一个一个的时光机器,它帮助我们将时间转化成财富,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决策会改变个体的命运。
3 . 银行、债券、股票,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在帮助人类将散落的、点状的资金累积起来,投入到最需要资金的地方。个人、企业、战争、一个城市的兴衰,背后其实都是金融的力量,它帮助我们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进行快速有效的资金积聚、从而实现了目标。
4 . 保险能够帮助个体将风险转移、分散到社会群体中间,提高了我们人类的独立性和安全感。
不同人的性格不一样,对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不同,对于不同的人群,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投资建议?
金融学一直在研究要为人们提供“最优”的“风险-收益”权衡方案。所谓“最优”就是针对个人不同的“风险偏好”做出一个最佳的选择。这两年,行为金融学特别盛行,2013年的诺奖得主 Robert Shriller 和今年的诺奖得主 Richard Thaler,他们都是研究人的心理会对人的投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说,有些人是风险爱好者,一个典型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从不后悔自己做过什么事,只会为没做什么事后悔。相对而言,他们就可以做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他们适合去做天使投资人。因为投天使意味着:投初创项目,失败的概率很高。但你10个里面投中1个,你都算是赚了。所以你得有胆略,你得投下去,你要敢于冒风险。这一投下去投中了,你可能就财务自由了。这种人还可以投一些高科技的,或者是医药行业的项目,风险高,但是期望收益也高,反正赚了就赚了。
但是另外一种人,他们对风险很厌恶,他们特别保守,那就明显不适合这个行业了。天使项目都有风险,他们这种性格就会反映在他们的项目选择上,他们可能一年以后,一个项目都投不下去,因为看着都发怵。他们要是投了一支高风险的债券,做了一笔高风险的投资,万一亏了他们肯定很心疼,然后会后悔地说,“我绝对不该做这种事”。这种人的投资策略就应该是保守一点,应该多选债券、多买指数基金,做保守型、不激进的投资。
所以,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这种风险偏好不仅会反映在你的投资决策上,甚至对你的人生决策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很多人一辈子混混沌沌,根本搞不太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也搞不清自己的风险厌恶程度,这对于我们人生的决策来讲,其实挺有害的。
想了解更多美国投资资讯,欢迎关注TIAonline!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方方面面要想做得好、走得稳,就需要进行规划。比如上学时期要进行学习规划,步入职场了要进行职业规划等等,其实除了这些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理财规划。
一、储备家庭应急资金和购买商业保险
理财师认为,家庭应急资金对于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急需用钱的时刻,如果事先转备好一定数额的资金,在需要时就不必去取出银行定期存款、卖出股票甚至变卖房产了。
另外,还应该给家庭成员配置一些额外的商业保险,以加强保障。比如意外险、重疾险、寿险等。在发生一些意外伤病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赔偿可以极大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二、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人
在20出头30不到的这个年龄段,大家一般刚工作不久。正常情况下,大家都在努力工作,期望早日升职加薪。
这一时期在财务上的表现是:收入不高但在逐步增加,没有什么积蓄,消费能力偏低。而且由于年轻人消费欲望强烈,很容易产生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的问题。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第一,要学会记账,优化自己的收支比例。第二,由于这一时期没什么太大家庭负担,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但由于积蓄不太多,可以投资一些门槛较低的理财产品。比如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基金定投等。
三、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人
这一时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很多人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也积累一定的财富,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自我意识和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这一时期生活上的负担也会更大,比如结婚、买房、子女教育等等问题花费比较大。
理财师认为,这一时期财务上的特点表现为:收入有了大幅增长并且有了一定的积累,支出增多但趋近合理化,更加有目的性,其中房贷的负担会比较重。这一时期要做的就是优化资产配置结构,让现有财富不断保值增值。
这一时期的理财产品配置,可以考虑股票、黄金、基金、互联网理财、银行理财等,在保证财富稳健增长的同时,可以尝试高风险投资品以获取超额收益。
四、年龄在40-55岁之间的人
这一时期,如果事业一切顺利的话,很多人应该是有车有房、生活无忧。这一时期的收入水平一般也达到了一定高度,生活基本定型。房贷车贷等压力逐步减轻后,对改善性住房、子女进一步教育、自身养老问题的关注度增强。
理财师认为,由于这一时期有足够的资本积累,财务性收入也比较丰厚。大部分开销都用于改善生活和保障支出。对于投资理财而言,首要任务是平衡不同风险的投资,做到攻守兼备
至于具体的理财产品,可以考虑以银行理财、国债、互联网理财,优质基金的定投为主。为了避免发生大的投资风险,股票、黄金、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的比例要开始降低,防止发生“忙忙碌碌大半辈子,一朝投资失策回到解放前”的惨剧发生。
五、年龄到了55岁之后
到了这个年龄,退休计划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退休之后,收入将大部分来源于退休工资和财务性收入,和在职相比肯定会有一定的差距。从支出上看,除了必要的生活娱乐支出,这个阶段花钱的地方也没以往多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可能花大钱的地方,毋庸置疑,那就是是生病住院。
理财师认为,到了快要退休的时候,生活追求稳定安逸,投资理财也应该以稳妥为上。这一时期应当以国债、非结构性银行理财等低风险的防御性投资为主,对于中高风险的投资,应当尽量减少或者避免。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妙资金融其它文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有的人炒股赚钱了,有的人炒股亏得一塌糊涂,其实理财也是如此。那么理财盈亏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理财失败的人一般都有哪些“通病”?今天,妙资金融理财师就和大家聊聊理财失败的原因。一、理财目标不够明确个人理财的第一步是制定合
在如今这样一个人人都想理财、各类理财帖子纷纷晒“开源节流”大招的环境下,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抛开个人欲望和赚钱能力谈财务自由并不靠谱。你可以过很清苦的生活,消费欲望不高。但是你的家人呢?比如孩子,你忍心让他过很艰难的生活吗?所以,人希望生活的更好,就必
“冤枉钱”是指哪些?在妙资金融理财师看来,冤枉钱就是那些不值得投入、花得不值当的钱。比如双11买了一堆无用商品回家、生活中各类无用的开支、网购的商品发现不合适却又懒得退换,办理某店会员卡却很少使用等。相信不少人事后都会感到后悔,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
小平,今年26岁,未婚,是妙资金融理财师游泳时认识的朋友,在杭州某软件公司上班,每个月税后收入为9000元。他目前和朋友合租,每个月各类生活开支需要4500元。平时喜欢玩游戏,会花很多钱购买游戏里面的装备,而且为了玩好游戏,也会经常升级自己的手机,甚至购买昂贵
上个月,妙资金融理财师的同事开始炒股,到现在已经赚了6000元,他很兴奋,从没想过赚钱这么容易,1个月赚了大半个月的工资。同时,他也很疑惑,他一个炒股新手怎么就赚钱了?究竟赚的是谁的钱,谁又亏钱了呢?可能很多新股民都有类似的困惑,本文妙资金融理财师就和大家
现在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柴米油盐,好像什么东西都在涨价,但是有两样东西总是涨的很慢,一是工资;二就是股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钱总是不够花。尤其是年轻人,每个月工资到手后,还不捂热,就很快没了甚至还欠下卡债。但是,只要你仔细看看自己的银行和信
其实,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赚钱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年轻人经过多年苦读后步入社会,一个个准备捋起袖子大干一场。有的人心中暗暗起誓,以后一定要比父母赚到更多的钱,要自己买房买车。那么,年轻人怎样才能比父母更会赚钱呢?妙资金融理财师今天就和大家聊
最近,妙资金融理财师和朋友小柳聊到退休、社保、养老等相关话题,他问了这个问题:“我的养老金能够支撑退休之后的生活吗?”尽管小柳今年才30岁,差不多距离退休还有30年,但他也开始关注退休后到底需要多少钱,如何规划养老等问题。今天妙资金融理财师就和大家聊聊养
目前国内市场上理财产品众多,投资者常常不知道如何选择。由于每个人的收支、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最终选择的理财产品也不尽相同。面对理财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呢?妙资金融理财师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1、明确个人或家庭的
2015年6月,上证指数在触及最高点5178点以后,从此步入漫漫熊市,而“漂亮50”行情开始成为2016年7月以来股票市场行情的焦点。家电、白酒、中药、汽车等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健的蓝筹股进入快速上涨的通道。据统计,日到日,格力电器上涨132.24%,
很多人工作以后,每个月能够领取固定的工资,然后就会想着去投资。大家都想通过理财实现人生逆袭,但是,想理财不代表会理财!作为理财新人,千万不能明白理财的重要性后就马上去炒股、炒期货,盲目投资。如果想要在理财之路上走得更稳当、更长远,你还需要学习一些技巧
乔乔今年23岁,大学毕业刚满1年,目前在杭州一家休闲食品类电子商务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每月税后工资5000元。乔乔因为是杭州本地人,和父母同住,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她每个月会给父母1500元作为生活费,再加上个人每月的购物、交通通讯、娱乐社交等开销,一个月总支出
你是不是每天奔走在单位与家之间,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却看不到自己的成长?每天忙忙碌碌但收入却不高?那么,你可能属于“穷忙族”。日本经济学家门仓贵史在《穷忙族》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穷忙族”的:每天繁忙地工作却依然不能过上富裕生活的人。
近日,某招聘网站发布2017年夏季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数据显示,杭州2017年夏季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7933元,位列全国37个主要城市薪酬榜第4位。从薪酬分布情况来看,平均月薪8000元以上的职位占职位总数的30.6%,6000元到8000元的占22%。其中,从事专业服务/咨询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经说过一句话:赚第二个100万的时候比赚第一个100万容易很多。意思就是,人生中赚取第一桶金不容易,但是一旦你有了第一个100万以后,下一个100万就不难了。那么,问题是如何赚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呢?今天妙资金融理财师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一、100万
月收入7000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杭州,普通本科生毕业的起步价是元。据某网络招聘平台发布的《2017年夏季杭州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2017年夏季杭州求职期平均月薪7933元。而根据杭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统计,2016年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含劳务
最近,妙资金融理财师朋友圈被一篇中国式相亲价目表的文章刷屏,文章说的是一群大爷大妈汇聚在北京的各大公园(亦称为“相亲角”),亲自操办儿女的终身大事。简单来说,就是大量老年人为自己儿女相亲,他们将一张张相亲简历铺在地上供人挑选。在相亲角,门当户对是这里
今年4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通知,明确从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上调5.5%,各地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近日,广东、湖北、陕西、北京等多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公布了今年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这已经是国内养老金连
最近,妙资金融理财师常常收到银行发来的理财短信,比如“XX银行现发售新客理财产品,42天,年化参考净收益率5.0%”、“我行现有一款76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1%,欲购从速”。不知不觉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竟然纷纷“破5”了,那么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还能维
时间已经到了7月,炎炎烈日照耀着江南大地,又到了年中总结的时刻了。2017年上半年,妙资金融积极拥抱监管,稳健发展,不仅通过了公安部门网站安全认证等级三级测评,信息披露工作更是进展得有条不紊。目前,妙资金融技术团队也在加班加点地对接银行存管项目,只为给投资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如果我们能明白造成投保容易理赔难的根源,解决就不是问题,难的是找不到根源。
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主要来自四方面:
一、保险顾问 1.买之前有误导
保险顾问是卖方。卖方和买方之间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对商品了解的程度不同。商家讲究诚信就是在强调卖方不能利用客户的不了解而欺骗客户。一些迫于生存压力的保险顾问,在讲解产品时往往隐瞒重要事项,甚至夸大保单收益,包山包海让客户感觉良好。当然,有的是知道而为之,有些则是压根儿就不专业,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保险责任。结果所介绍的和合同条款上的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为日后客户的理赔埋下重大隐患。 2.买之后无服务
成交之后的服务很重要。包括不断强化客户的保障利益,让客户明白什么赔什么不赔,不至于发生理解误差。密切关注客户工作和生活状况的改变,及时更新客户联系资料,传递公司重要信息。 那些急功近利,没有事业心的保险顾问流动大,服务差,做的是一锤子买卖。结果客户的保单成了孤儿单,没有相应的服务。理赔时还需要客户东奔西跑,对于不熟悉理赔流程的客户来说当然就会感到麻烦。这一点,那些在银行等渠道购买保险的客户会深有体会。
结论:选择一个诚信、专业、敬业、负责的保险顾问是一辈子的福气,也是投保理赔的关键。他们能够做到所介绍的和客户想买的以及合同条款载明的三方一致。避免误解和歧义产生理赔纠纷。良好的售后服务,更让客户没有后顾之忧。保险产品价格可比,找一个优秀的顾问很难! 二、客户自身 1.相信人情 放弃权利
照顾朋友的情面购买保险,因为相信朋友而相信保险的人不在少数。但保险是长达几十年甚至终身的合同。保费一交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因为人情而不用心了解合同条款和细节,往往理赔就会产生纠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需要注意呢? A:核对保险责任和免责的权利:认真仔细理解条款载明的内容,什么情况下赔付,什么情况下不赔付。 B:亲笔签名的权利:无论如何必须亲笔签名,否则交再多的钱也休想获得理赔,因为保单无效。 C:告知自身状况变化的义务:自身工作环境、风险环境、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都要及时补充告知保险公司。 2.心存侥幸 不如实告知
为了节省一点点保费,客户往往隐瞒病情,虚报年龄。导致事故发生后理赔纠纷。 保险是最大诚信合同,必须如实告知自身的状况,才能避免日后的麻烦。
结论:作为投保的客户要做到:该是自己的权利绝不放弃,该是自己的义务也要绝对履行。保险就是一份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法律合同。只要做到诚信,理赔也就不难了。关键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一辈子的契约,不能只顾眼前的朋友情分而做错决定。 三、保险公司及行业监管 1.各家公司理赔标准不统一
各家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理赔标准不统一,给投保的客户造成不小的困扰,往往投保过程就是咬文嚼字比较条款的痛苦过程。 为方便消费者比较和选择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结合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及现代医学进展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日开始实行。
之后各家公司的重大疾病险对25种重疾定义全行业统一。而且除外责任也都全行业统一。 2.医院的诊断标准与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不统一
如果您担心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与医院诊断标准不一致导致理赔难就多虑了。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经 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自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拟定医疗保险产品条款,应当尊重被保险人接受合理医疗服务的权利,不得在条款中设置不合理的或者违背一般医学标准的要求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
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
也就是说,重疾理赔标准是与时俱进的,过了若干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诊断标准与合同条款的赔付标准相冲突时,也一定要按照医学诊断标准进行理赔。 3.理赔实效无监管
过去,去保险公司理赔因为流程不熟比较麻烦,对保险公司的理赔告知也没有具体规定。
最近的两会修订了《保险法》,其中明确了理赔的实效:
第二十二条 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
第二十三条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第二十四条 保险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
第二十六条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结论:国家会关注民生,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完善,向着有利于人民大众的方向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要大力扶持保险行业的发展,鼓励大众参加保险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媒体的片面报道
保险行业每天都有理赔案件,而且顺利理赔的案件一定比拒赔的案件数量多。否则,各家保险公司的门口每天都会围满人,这个行业的生命力也不至于那么强。只不过,媒体的报道为了吸引眼球,只报道不赔的案件,因为正常理赔的不能称之为新闻。这种媒体的特性不仅仅针对保险行业。
想想我们身边的报道吧:教师禽兽不如、医生收受红包、公务员贪污受贿、艺人潜规则、苏丹红、毒牛奶、房地产暴力、殡葬暴力。如果因为一些负面报导就完全否定职业和行业的价值未变太幼稚了,行业存在自然有价值,问题在人,是从业的人品问题这和行业无关。
不能看到医生收受红包的报导,就说医生都是白眼狼;
不能看到艺人潜规则的报导,就说艺人都是娼妓;
同样,不能看到一些保险拒赔的报导,就说保险都是骗人的。万事皆有原因。
其实真正办理过理赔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事实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恐怖!
亲爱的朋友,如果有人劝您不要买保险,您要想仔细:当风险发生时他能为您做些什么?他能承担起这份重大的责任吗?他能给您一大笔钱解决燃眉之急吗?
买保险就是把日常花错的钱零存整取。万一出事以小博大,平安无事就是储蓄,只不过用利息拥有了多年的保障。行动起来吧,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家人的安宁幸福,参加保险吧!
本人入银行四年,两年授信审查,现在决定好好的思索这个问题,也是对自己近期想法的一个总结吧。
首先交代一下业务背景,我在一家小型股份制银行,从事抵押项下小企业和个人经营者贷款业务审查。
如何做好审查,要从战术和战略两个角度来分析,战术指的是调查方法、手段、技巧等层面,而战略指的是总行、分行乃至支行对该类业务的风险容忍程度,只有把战术、战略都把握好了,你才能从审查岗位上生存下来,通过时间的考验,成为优秀的审查人员。
风险容忍度是个很需要个人来领悟的东西,每年的授信政策及大大小小的会议上都会有所传导,但这个东西各级行、各个不同时期的变化是很大的,同一个领导在不同心情下在对风险的容忍度变化也会很大,对于我们来说,就要总结出一个能够符合银行大方向的风险容忍度,同时根据行里的具体情况来具体把握。比如说,在冲时点数的情况下,容忍度可以调高一点,业务发展优先。在现在总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自然要提高客户准入门槛。虽然说客户经理多做几笔业务对我们个人没什么好处,还增加了我们的风险,但没有业务,哪有我们的饭碗。我个人总结的想法是,对风险容忍度的判断依据为“银行利益最大化”,一心为公,听着可能假大空,但这确实是在这个岗位安身立命的法宝。
战术上涉及的内容就很多了,首先还是人,每一笔业务都要涉及上级审批领导、客户经理、客户及我们自己,首先说客户经理,能胜任这个岗位的都是人精,很多都是在银行业浸淫了多年的,不可轻视之。他们很多人对风险的判断能力要比我们强,但还要记住,屁股决定脑袋,他们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跟银行利益的最大化是不一样的。工作中处理好跟客户经理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度的把握很重要,对不同的客户经理要有不同的处理手段,因人制户,事半功倍。再说上级领导,我的处理原则是一颗公心,汇报客户情况时候,好的因素、坏的因素全盘托出,自己提前准备一个授信方案,但先听领导的想法,大的方向坚持自己的原则,尽量和领导靠拢。
下面重点说一下和客户的处理,我们行很重视效率,作为审查人员,原则上和客户接触只有一次,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在这种条件下对客户进行判断还是要求很高。对于客户经营方面的核实方法,大体应该都差不多,客户介绍,然后多方验证,发票、银行流水、发货单等等,各个行业也有各自行业的特点,需要慢慢的积累,有了一定的行业知识,调查过程中就能抓住要点,客户也不敢随便忽悠了。外松内紧是一个很好的原则,我们面对的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意,各种各样的经济状态,但大体分来也不过那几种,根据客户的性格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多笑,多听,谈笑间客户就会放松警惕,不经意间,一些关键的信息就透露给了你。细心,这一点非常之重要,我们能看到的纸质资料很少,但每一页纸都很重要,我从技术层面解决的客户,很多都是细微处发现的,如银行流水摘要中一个小贷公司的名字,房产证复印件上字迹的差异等等。对于客户这,还有一句老话,“拿人手短,吃人最短”,谨记谨记!
最后说一下自己,这也是近些天我一直反思的,一个日本的电视剧叫《半泽直树》,把银行描绘的很冷酷,晴天发伞,雨天收伞,其实银行就是这样,商场如战场嘛,但偏偏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有时就是因为你的一丝慈悲,害了银行、害了客户、也害了你自己。最近本人经手的一笔不良,当时纯理性上看,风险较高,也许是出于一种同情,同意放了贷款,结果借款人拿钱博了一把,输了,贷款换不上,我们也要起诉执行抵押物,现在想想,当时不放给他贷款才是帮他,唉,悔啊。战胜自己心灵善良的一面,性格软弱的一面,勇于并善于说不,是我个人目前最需要的。
基金经理眼中: 1. 投研投研投研,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信奉“研究创造价值”,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研究上,企图找到市场背后的逻辑,尽管从业绩上不一定能验证这种关联,但是这是最合理最科学的投资方法,也是诸多基金经理心中的基石;
2. 勤奋,我没见过哪个基金经理敢标榜自己活得很轻松,投资也很轻松,即使真的有,他们也会表现地自己很忙,以免影响不好。事实上,基金经理工作量是很大的,来自于同行,投资人的压力更大,这也让基金经理难得放松。我认识的基金经理中,大量工作1-2年就开始白头发的,社交活动和应酬减少,见他们一面很难,不是见客户就是开会讨论投资策略,难得的空闲陪陪家人。
3. 大视野大格局,理想中的基金经理都会有一种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经济体系乃至社会体系融会贯通的理解,任何微观波动都会被宏观上的逻辑所解释,投资时钟只是这种格局中的一小分支,产业兴衰,资产价格涨跌,政经局势都能被统一在一起。我个人认可这种牛逼思维格局的存在,但我见过的多数只是在表面上达到了这种格局,能真正指导投资的还是很稀少,有,但是很稀少。
我的眼中: 我个人是以甲方身份接触基金经理的,而且工作就是筛选和分析这些人执掌的基金,所以我不是特别在乎这人说出来的投资逻辑是不是够好,或者曾经业绩是不是很牛逼,更看中这人是不是我认为适合做投资的那种人。
1. 性格好。做投资能成功的,性格很重要,要拿的起放得下,白天自己股票暴跌,晚上照样谈笑风生,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不失眠不消沉。敢做决策但是不盲目,一旦做了决策就不后悔。乐观或者悲观倒不是很重要,选择好符合自己性格方向的股票和方法即可。 这些听起来挺普通,但接触起来,大部分人难以做到对排名和自己组合的表现淡然以待,尽管已经做好了投资策略,但是有时无法坚持,会怀疑自己,美其名曰“灵活”。
2. 言行一致。在这行,3个月变一次投资策略的人太多了,问题是你变没关系,你不敢承认自己变就有问题了。我可以接受策略很灵活,总是调整的基金经理,但是我不接受路演说我看好大盘到5000点,背地里偷偷减仓的基金经理。再说直白点,我欣赏有啪啪啪被打脸也面不改色的基金经理。做投资,谁也不可能做到永远正确,判断错了没关系,但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承认错误是可贵的。
3. 勤奋。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华夏基金的王亚伟,这位神一样的基金经理,我不是说他不勤奋,而是拿他同事做个对比。华夏旗下另一只基金“华夏红利”曾经的基金经理孙建冬先生,是华夏基金内仅次于王亚伟的人物,但是对于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的优秀。在王亚伟创下投资神话的同一时期,孙建冬掌管的华夏红利在他任期内约5年时间达到了500%的回报,最可贵的是华夏红利的规模一度达到300亿,而华夏大盘早早就停止申购,规模控制在了10几亿。
做过投资的朋友应该理解,对于投资二级市场的基金来说,这样的规模量级差异在投资上的难度差别有多大,我没有否认王亚伟先生卓越的投资能力。我只说一点,我当时投资的一只小盘股票“上海莱士”,因为盘子太小,罕有基金进驻,这种盘子小的股票,对于大基金来说,很难买太多,买的那一点点份额就算翻倍也难以给整个基金贡献多少业绩。所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会将研究资源集中在体量中等偏上的股票上。这只股票,孙建冬先生的华夏红利持有过100多万股。华夏红利因为体量巨大,所以必须投资更多的股票,这就要求基金经理研究和了解更多股票,花费更多的精力。
华夏的基金经理有个特点,就是不太爱做路演,也不欢迎你上门调研,我当时供职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从对于华夏系基金的绝对持有量上看也不算小了,但是就这样,我们想见基金经理一面也不容易,我记得某次我们怒斥华夏销售后争取到了一次跟孙建冬电话沟通的机会。我们准备了很多问题,但是他最终只给了我们15分钟左右,对于问题的回答都很简短,完全不像大部分基金经理一样夸夸其谈自己的投资理念,孙经理最后一句话是:我一会还要见好几家上市公司的人,先这样吧。那是下午5点半左右。
孙建冬先生现在离开了华夏自己在做私募,我非常敬重他,他是我认为的属于中国5%优秀基金经理中的一员,在跟踪和分析该基金的过程中,他用业绩和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样的基金经理才是优秀的。
他们也许不善言辞,在旁人眼中孤僻冷漠,但每个深夜,他们都在工作,并不是为了谁的期望,而是为了自己从事这份职业的骄傲,每一个决定都是深思熟虑,无论结果如何,欣然接受。在低谷时,顶得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只是默默地每个深夜继续读着研报,分析着股票。
非常抱歉谈到孙经理时我有点煽情了,但是在我眼中,国内不要说优秀,合格的基金经理都太少太少了,这并不完全怪他们自身,但优秀的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我用一段华夏红利09年年报中的文字结束这个回答,我相信这是孙建冬自己写的,平淡的文字后面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艰辛与忍耐:“本基金的基金合同于2005年6月生效,在熊市中规模曾缩水到仅1亿多元,在广大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信任和支持下,成长为规模近300亿元、A股市场最大的股票基金之一,于2009年净值也创出了新高,为投资人实现了较好的回报。在此,对于广大基金份额持有人深深表示感谢。”
他们也关注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金融培训师
&口述/薛桢梁
& & & &前几个礼拜,金融机构事业部请我去给一家保险公司讲课。该公司是我们的核心客户之一,之前已经合作了几次,这次他们希望再请我去。
& & & &该保险公司建了个高端养老社区,这是个很宏伟的规划。其董事长曾分享道:想建30 家高端养老社区,每家投资在50 个亿。该公司非常有实力,因为保险公司的资产是最优质的资产,与银行不一样。美国的保险公司的实力不低于、甚至高于银行,因为它的资金是长线资金,银行的资金则是短线的,所以这笔资金可以投入任何好的项目,没有任何人能来挤兑。所以该公司准备投资 个亿左右在全国建设高端养老社区。现在已拟定了三个项目,地皮也已经签约了,北京的预计2015 年就可以入住。
& & & &对北京的养老社区,该公司和某商业银行总行做了一个合作,邀请了大概十家分行左右的私人银行客户,到北京的养老社区去参观,甚至去签约。这个活动中需要有个专家讲课的环节,半个小时,让我去做一次分享。
&一场必需的思考
& & & &&金融培训形式需要改革。
& & & &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光讲授是越来越没意义了,要把所有好的课程都移植到网络上。所有以单纯地讲授、讲师为主的方式,都会被迅速消灭,因为没有意义了。当互联网技术能够达到它的效果,等同于或超越面对面授课的时候,那么只需把每门课程最好的部分,以及这门课程最好的老师所展现的东西在网上呈现,那么面对面的东西,几乎失去了意义。那天什么时候出现?虽未曾可知,但不会太慢,也就是几年的概念。将来谈业务、讲课程,来段面授说不定都没用。因为科技日新月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习惯,使其多维地、立体地、随时随地地变化。
& & & &另一个趋势:“以学为主”将会越来越重要。以需要学习做事的人作为主体,让大家能来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地来引领这个行业。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方面,这是金融培训师应该要做的。
& & & &从一名有专业背景的金融培训师角度出发,讲东西必须实事求是,要不就不讲。如何把自己的讲授变得更好?特别重要的是什么?
&1.重要的是你面对的是谁。这是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的是谁,就该怎样策划。
&2.你需要讲什么、怎么去讲。
&一个首要的问题
& & & &这就是第一个题目。首先第一个,脑子里会想到下面坐的是些什么人?
& & & &这些都是很成熟很有钱的客户——这是关键:你讲什么内容从来不是出发点,下面是谁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这是任何一个金融培训师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为什么我从开始能够讲课、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失败过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心中充满了下面坐的是谁,所有的思维来自于下面坐的是谁。
& & & &所以金融培训师有时候去讲课,发现下面既有行长又有理财经理。记得有一次去重庆的商业银行上课,从柜员到上面省分行的行长全部都坐在下面,既然去了就必须全部搞定。怎么搞定?所以金融培训师的思维不是从内容出发,因为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要想象下面坐的是谁,下面坐的是运营部工作人员、前台、研发人员、业务开拓的项目经理,五花八门的人,有没有一个主题的东西能够吸引所有的人。去掉一头的这东西是好,只有5 个人感兴趣。去掉另外一头的,这东西也很好但是只有另外5 个人感兴趣。所以能不能抓住60 个人当中的40 个人,保证这40 个人肯定会感兴趣而且保证给他带来收益。这是一名金融培训师十分重要的部分。
& & & &同样重要的还有同理心,任何时候出去讲课时都要想象。就像这次重庆之行,听众覆盖柜员到副行长,晚上晚饭后讲两个半小时。许许多多的客观原因,但我们没有借口。因为在我们心目中,任何客观的东西都能被战胜,所有原因都在于自己。
&一种互换的思维
& & & &首先是思维,其次是表达能力。作为金融培训师,表达能力不会有问题,也就是说站在讲台上去做个正常的叙述没有任何问题。那要提高什么?
& & & &第一个是思维。接着说上文中的保险公司,为他讲课这半个小时的挑战高于,甚至最起码不低于对于专业人士讲课。反而,对专业人士讲课更容易。对银行的保险公司的客户怎么讲?讲专业一点的谁听得懂,谁感兴趣;完全瞎聊生活,那要金融培训师来干什么;随便聊他们银行,保险公司的人也可以聊。何必花那么大的功夫把我从上海请过去,就为了半个小时。
& & & &所以我第一个想的是,讲什么内容?下面都是有钱人,却非专业人士,但要和专业相关,所以我现取了一个题目:保险与圆满人生。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因为是保险公司的课程,就一定要讲保险,讲的都是专业相关的、都是保险;但保险和生活相关。比方讲一个保险基础架构,如果单独给客户讲风险控制管理过程,他今天肯定不来,因为跟他无关、太远了。
&一个独特的选题
& & & &故而课程的名称叫:保险与圆满人生。为什么是圆满人生?养老,不就是圆满了嘛,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个阶段。所以就先定下了这个题目——保险与圆满人生,既有专业的东西又有生活的东西。跟非专业人士分享的第一个是题目,就是要讲什么内容?五张PPT 这当中还包括了一张“谢谢”,这张投影片要怎么讲?
& & & &相对中国传统的观念来说,养老保险有个颠覆性的东西。中国人一直认为养老就是人生的末端,传统观念叫做颐养天年,什么叫天年啊,就是已经不在这个人世了,中国人的观念里养老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现在55 岁退休都可以活到90 岁,也就是说人生可能有30 多年的时间处于这个人生阶段,不是一个末端和结束。其实养老这个阶段,是我心目当中最好的阶段,叫金色年华。为什么是金色年华?因为讲台下面的受众群体是有钱的,将来退休后叫做又有钱又有闲。人生当中不平衡的时候就是:当你有钱的时候没有闲,当你有闲的时候没有钱,所以养老阶段是人生当中最好的阶段。
&一段丰富的经历
& & & &那么为什么他们请我去讲?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背景,曾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所以特别重要的点在于,我可以说美国养老和中国养老的差异,以及未来的趋势是什么,然后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什么。所以第一个就是这个金色年华怎么过的问题,有内容,也能够很好地表达:
& & & &第一是养老当中我们要注意的、将来要准备的、以及我们憧憬的这几个部分。第二个,我们都知道要关心自己,到了这个阶段,将来的重心将不再是家庭与小孩,最重要的是一生已经为其他人付出,最后要关照的是自己;但是顺便也要关照关照别人,因为人无法算准在哪一天走,如果算准的话就可以关照自己,把所有的钱在最后走的那一天用完,但是算不准啊。
一次完美的结合&
& & & &&讲课的方式方法不能枯燥。&
& & & &听众坐在下面听讲半个小时,如果讲的内容不能抓住其注意力,即使内容再好也没有意义。所以要成为一个好的金融培训师,特别要注意抓住骨架——其内容核心和逻辑关系,但如果光把骨架放到对方面前只会让对方失去注意力,所以要先让这幅骨架变得有血有肉后再交给对方。就像一个人,即使再漂亮,如果去掉他的血肉,那也不成人形。所以首先要有骨架,然后要有血肉,让听众能够跟着走,最后把课程的骨架留下。&
& & & &五年十年之前,台湾的讲师在中国大陆很流行,但是现在越来越没落,因为台湾讲师走了另一个极端,有血有肉,黄色笑话不断,特别热闹,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回家以后大家发现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要把这两方有机结合,骨架是一个好的金融培训师的最终目的,但要达成这个目的,必须要让课程丰满而有血有肉,让听众能跟着一起走。&
一个鲜活的开场&
& & & &&如何让听众跟着一起走?半个小时的时间,特别重要的就是一个好的开场,一把就抓住听众,让其感觉喜欢这个讲师、感觉有意思有道理,愿意听讲。但是半个小时要做到这样太难了,所以作为一个金融培训师,思维要活跃,平时多看一些东西得到启发。&
& & & &前两个礼拜,《百年孤独》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夫列尔o加西亚o马尔克斯过世。坦率来说,我大学以后基本没有看过文学类书籍,作为一个比较实际的人,反而觉得生活比文学的想象更重要、更有意思,所以我读历史,因为它是真实生活的记录,实际的东西要精彩过想象的东西。这是每个人观点的不同,但是从对他的报道当中,看到了著名的两句话:我们老了,所以我们不恋爱了,但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恋爱了,所以我们变老了。这两句话让我颇受启发,什么叫圆满人生?这可以作为讲课的开头。&
& & & &那天去参观了养老的设施,其发展程度在我们看来,绝对比美国还高级,所有能想象到的到这个年龄所需要的东西,已经非常人性化地设计好了,并且环境特别棒。所以我上去开了这个头:今天上来用30 分钟的时间来与大家交流,不可能以专业的讲课形式来进行,所以来与大家做一个分享。大家都知道人生当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养老,最近有一位人士过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百年孤独》的作者,他讲了两句话,在刚才参观的时候我们真的有这种感觉,感觉好像进入了大学校园,有一种想要恋爱的感觉——因为我们不恋爱了,所以我们变老了。就此为开头,并不是要拆散各位老夫老妻,为什么老夫老妻不能再重新恋爱一段呢,当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我的理解中,恋爱是广义的,它需要一颗鲜活的心。&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1554 人读过
(376人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策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