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房子卖不出,黄石2017房价还在涨吗

房价一直在上涨,可却卖不掉房子,这正常吗?房价一直在上涨,可却卖不掉房子,这正常吗?大三末梢百家号最近,三刻收到了许多朋友的留言,询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自己去售楼部打听到房价一直在上涨,但是自己在中介那里挂了好几个月的二手房交易信息,就是卖不掉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正常吗?首先,三刻必须要说,其实天底下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房子也是一样,只要你诚心想要卖掉,那么就一定有办法卖掉,大不了就是降价啊!你比新房价格还便宜,那么自然就有买家不断给你打电话。当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委托中介来卖房子,中介可能会偷着加价。而且,还会抽取比较高的佣金,这样就更增加了卖房子的难度。其次,三刻还得说,实际上现在大家并不是不需要房子了,而是实在是受限于各种限制,没有办法再买房子了。众所周知,买房子这事儿其实就是看两点,第一看你有没有购房资格,第二就是看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买房子。先说第一个,其实现在只有兰州放开了限制,但许多城市还是要求着社保年限这个事儿,所以一般来说,年轻群体缺少购房名额。而中年群体,普遍都有好几套房子,再在本地购买的意义也并不是很大了。而再说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资金问题。现在,其实大家凑一个首付已经很吃力了,但三刻想说的是,最难的还是贷款审批。毕竟,现在的额度比往年都是腰斩的,你想要贷款就一定要排队。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开发商现在很反感公积金贷款的客人,因为开发商等不得,最好是全款,这样才有保障。那么,这两个条件显然已经是很难克服了。而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人口流动现象比较严重,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混的好,倒是也还可以。如果觉得混不下去,也许用不了三五年,搞不好你就跑到三四线城市混饭吃了。既然如此,年轻人其实普遍处于不稳定状态,买房子这事儿也不是太靠谱。综上所述,三刻觉得,并不是房子不值钱了,而是房价在上升,但是买家却受到了种种限制,导致无法下定决心购买。可反过来想,如果真的把这些限制条件全部都解决了,那么房价肯定还会再创新高,这是肯定的事情。各位读者,今天三刻推荐的文章是:房价跳水?从3万到1万,房价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买房疑惑?为啥买了房之后房价上涨,却怎么都卖不掉?背水一战!2018年对于炒房客来说,就是一场大赌局解读房价!2018年小县城房价还会不会上涨,现在该买吗?房价向上!企业都倒闭了,可房价还在涨,这正常吗?2018年要买房吗?我来告诉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三末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人生冷暖,学会自知,学会放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为啥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房价还一直在涨?【迁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4,716贴子:
为啥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房价还一直在涨?收藏
央行一声炸雷!房价腰斩一半,楼市大地震,地产商、投资客们慌了! 财经三分钟作者 | 杨瑞来源 | 财经三分钟(ID:qgq1818)
中国原创财经评论第一媒体!高层已忍无可忍!今年的博鳌论坛已不同往年,处处充满了火药味!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在昨天博鳌论坛上戏称:“你控也好,不控也好,北京的房子我都买不起。房地产调控不能搞强压强控,要从机制视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博鳌论坛上则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没有一次房地产调控是成功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姚洋直接放言:“老百姓需要教育,房价只有跌几次,来次腰斩,他们才知道痛。”而其中最重磅的莫属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发言。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经过多年的QE,全球已接近周期尾部,即货币政策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宽松,是时候考虑如何以及何时退出量化宽松的问题了。”由此可见,一方面整个高层对控房价已经达成共识或者说对民众的炒房行为已经深恶痛绝;一方面这波房价上涨的最大推手量化宽松即将转向。这次的博鳌论坛,我貌似看到了高层的愤怒。1这次调控,足见政府满满的诚意如果大家关心楼市,我想大家一定对最近的调控政策记忆犹新。进入3月份,全国先后就有二十多个地区陆陆续续加码限购,北京限了,广州限了,就连长沙也限了;北京为了控制房价飙升,“前天”才刚出台史上最严限购,今天就又斩断了个人购买商住房的资格,可谓是“一天一策”;而厦门,更是首开先河,简单粗暴,买房一律2年后才能卖出,直接给楼市“断交”。很明显,这次政府是动真格了,不然不会下如此狠手。2即使牺牲财政,也不得不限那为什么政府这次连财政收入都不要,也要全力打压楼市呢??一:防止资金继续脱实向虚目前市场上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实体经济还要借高利贷,银行也是嗷嗷待哺,而这边房地产却热火朝天。这种局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资金有自己趋利避害的属性。经济不好的时候,只要是央行投放货币出来,最后这部分资金肯定会绕道收益甚微的实体经济。拿在手里又注定贬值,毕竟央行再不放水,名面上的M2也有12%,最后只能是去炒房炒股。正常情况下,经济不好,股市和楼市理论上应该是下跌的,但一方面核心地段的楼市是硬通货,另一方面大家笃定楼市比较安全。最后,老百姓一致觉得拿钱不如拿房, 而买房,也仅仅是老百姓自保的一种手法。如果不加以管制,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还会继续涌向房地产。这显然对当下的经济转型非常不利,所以必须要把房地产里的资金赶到实体经济中去。?二:防止房价过度泡沫化当实体经济撑不起房价野心的时候,房价就是高悬在经济之上的一把利剑。不仅我们的政府这次对房价动真格,美联储这次也对加息动了真格,在美联储一次次加息的狂轰乱炸下,我们的市场利率水涨船高。余额宝的利率是比较能反映市场情况的,如下:在当下,利率成本的上涨对经济和资产价格的下行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一旦高高在上的楼市坍塌,必然成为压垮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只有击鼓传花的投机者,房价涨得越高,坍塌的概率越大,所以一定要防范于未然。综合来看,目前房价涨对我们没一点好处,而以后跌又会压垮我们的全盘经济,所以即使牺牲财政也不得不限。3只要政府想降房价,那都是分分钟的事很多人拿M2说事,说只要M2是增长的,房价一定上涨。那这次调控会不会像以往一样屡调屡涨,最后沦为笑柄呢?其实,再高的M2,只要政府想降房价,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只要买房亏本,房子建得再漂亮都没人买。比如可以效仿日本,即使持有5年以上交易最低都要收取31%的税费,而为了避免民众逃税,不以成交价计算,而是以房产固定资产税评价额来计算。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年轻人也不会再嚷嚷着要买房,丈母娘也不会非要求有套房了。关键是我们的政府会这么做吗?我的理解是很难,要不然全世界各个国家早就铺开了,美国也不会发生次贷危机。就像美国,他会收最高3%的房产税,但不会像日本收高达31%的交易税。腹黑一点思考,如果我是政府,我的终极目的是收更多的财政收入,那我就希望更多的人持有房产,并交税,而不是让大家因为交易税都选择租房,而不买房。所以,如果你是刚需,每天会因为担心房价上涨而夜不能寐,那么就放心的去买吧,买学区房。如果你是投资客,就等等,即使去银行做理财可能也比买房强,毕竟政府这次这么大的决心,房价不涨就是亏,买理财毕竟还有收益。最后,用这次博鳌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的话说:除了房子,一个人的一生还应该有更多更重要的追求。
相信房子会降的都是傻逼
看看万科的。报告
降与不降,我都买不起。
都坐享升值呢,所以很多人都炒房。征了房产税,就没人捂着好几套了。
光说不做,现在对它们说的话都已经看不进去了
驴年也降不下来
房子是用来住的涨不涨的也不卖房子
物极必反,不可能总涨。
涨到最高点就该崩盘了到那时候受伤的不光是平头百姓,政府也会受到打击。估计那会该乱套了。
涨与降对我都无所谓,有一套自己住就行了。爱咋咋地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为啥开发商都开始大降价了,买房的人却认为房价还会涨?-乐居资讯中心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为啥开发商都开始大降价了,买房的人却认为房价还会涨?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城镇化进程,长期看人口转折点也是没错的,但人们即便看对了也通常不能忍受短期的下跌,而去打砸售楼处。所以,你想住的房子才能赚到最多的钱,一是你会要求其有居住的舒适性,二是你是长期持有。
按照一般的价格-需求理论,对正常商品来说,当其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跌时,则需求量会增加。不过,央行最新的调查报告却显示,房价越高,认为房价合理的人却越多(认为房价太高的人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74.4%,下降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52.2%,计划买房的人则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15.4%飙涨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22.9%)!
为什么会这样?明源君认为,M2的飙涨,历史上的救市政策,部分城市人口的持续涌入,好的地段等,都是人们坚信房价会一直涨下去的理由。但这并不总是正确。如今,诸如恒大这样有风向标作用的房企,又开始打折卖房了。恒大从来没有踏错过节奏,所以……
央行的调查显示
认为房价不高的人越多
每一轮房价上涨,都会有铺天盖地的抱怨和指责,但恐怕这种喧嚣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沉默的才是大多数。
2011年至今房价持续创新高,可是,根据央行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认为房价高的难以接受的人数比例却持续走低,从2011年Q1的74%跌到了2017年Q1的52%,而认为房价可以接受的比例却从29%上升至43%,认为房价很满意的比例更是从2.1%上涨至4.9%!
▲中国人民银行、明源地产研究院
央行的调查还显示,2016年之前,每一季计划在下一季买房的比例,平均稳定都在14.4%左右,但进入2016年,这一比例持续创新高,目前已达到22.9%的历史新高。这或许与不少人的感觉正好相悖。
明源君认为,这是恐慌性购房造成的,计划一季度内买房是因为看好房价持续上涨。这跟股票市场是一样的,熊市的时候无人问津,牛市的时候,每天新开户的人挤破各个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因为房子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买房不只是为了住,更多的是为了投资,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毕竟,谁都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贬值。
自2013年Q1开始,认为房价上涨的比例持续下降,从35.8%下降至最低15.6%,而从2015年Q1开始,这一比例则持续上扬。目前,认为未来房价会还会持续上涨的比例又达到了27.2%。由于预期房价还会不断上涨,现在的价格自然就算不上什么了。
当然,对于无房者,以及只有一套房的人来说,价格飙涨不是什么好事——价格上涨,无房者上车的门槛越来越高,只有一套房的居民,改善的成本通常也远大于其现在房子的增值收益!
其实房价是跌过的
鄂尔多斯、温州、深圳
现在,对房价没有几个真正看空的,因为涨得大家不觉得会跌了,而且感觉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跌过,其实这也是错觉——历史上是跌过的。
这几年,市场上有一个理论,即认为一个城市的房价涨到多少,跟这个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无关,而只跟财富的聚集度有关。明源君认为,这个说得太过绝对了。鄂尔多斯的人均GDP曾一度逼近香港,是北上广深的3倍左右,财富集中度不可谓不高,可是最后……
受益于煤炭资源丰富,2009年,人口约160万人的鄂尔多斯市,人均GDP约2万美元,逼近香港,财富集中度可谓相当高。在煤矿生意中发家致富的鄂尔多斯人,纷纷转战楼市。2010年鄂尔多斯核心市区大部分商品房售价在7000/平方米元以上,其中一些高端住宅项目的售价突破2万元/平方米。然而进入2012年鄂尔多斯梦楼市基本腰斩,媒体报道,一些别墅由于卖不出去,只用用于养猪。
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温州。2011年之前,温州的房价水平在当时比肩杭州,而杭州的房价水平仅次于北上深。逻辑跟鄂尔多斯类似,因为温州商人遍布全球,这使得温州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要远高于人均GDP。因此,温州的民间资金总规模也非常可观,温州炒房团更是一度名噪全国。
但2011年之后,温州的房价便出现了大幅下跌,因为温州人经营的企业在经济走弱的背景下负债累累,只能通过卖房来解决偿债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温州在的10年间,常住人口增长20%,远低于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速。可是,人口增速一度领跑全国的深圳,也曾出现过大跌。
2008年的前6个月,深圳新房均价除2月份达到16289元/平方米外,此后的3个月直线下降,到2008年跌至11014元/平方米。2008年3月,深圳后海楼盘澳城发起春雷活动,房价每平方米的降幅达元,开发商称希望以最快速度将价格调整一步到位,结束观望。7月底,深圳碧水龙庭68户业主宣布集体断供;年底,前海的小户型楼盘沙发打出了最低7380元/平方米的起价,创下当时关内最低。
当然,当年熬过来的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尽显风光,可以吹嘘自己有远见,但是,不要忘了: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
飙涨的M2和历史上的救市政策
使人们相信
整个国家的房价会一直涨
事实上,经历了完整周期的美国人,也曾一度认为房价不会跌。
自1940年以来,虽然美国房地产市场几乎每十年就经历一次调整,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却一直是上涨的(如下图)。次贷危机前一轮的美国房地产牛市起于1993年,由于持续的上涨,到2005年,连保守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向国会作证时,都罕见地表示“美国尚未出现全国性房地产泡沫”。
来源:美国人口调查局(http://www.cenus.gov)、明源地产研究院
这几年,很多人常以1989年人民日报一篇报道来嘲笑认为房价已经很高的人,因为当时房价只有1900元,大家觉得房价太高了。现在,这个价格在五线城市都不一定买得到房子。这背后是30年,M2增长了289.48倍!如果加上影子银行(根据穆迪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影子银行的规模超60万亿),则30年间,M2增长了400倍以上!
1988年,上海人均年收入2277元,仅够买彼时一平米的房子;2016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大概也是够买一平米房子的水平。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明源地产研究院
今年,政府下调了M2的涨幅,不过,由于基数已经如此巨大(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之和),到今年年底,M2的余额(央行的口径)还是会超过170万亿。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强制储蓄,即政府增发货币使货币贬值,贬值的部分就相当于强制储蓄的部分。仅基于此,人们也要相信房价会永远涨。
银行其实也是如此。2016年年报数据统计发现,五大行是放个人房贷的主力,占个人住房贷款比例高达70%,仅建行一家2016年就新增房贷8117.52亿元,目前其按揭贷款余额达3.59万亿!
明源君有不少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哪怕在房地产最不景气的年份,他们也倾向于向个人发放房贷或开发商发放开发贷,为啥?因为这个最保险。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房贷的不良平均水平在0.29%左右,远低于全行1.52%的不良率!M2飙涨,外汇严格管制,房地产是最大的蓄水池,要跌确实难。
而且,即便真像2008年那样,普遍性下跌的话,政府也会救市,因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政府救市了。2014年,以3300为起点,又是一轮救市……既然楼市崩盘是政府不能承受之重,那购房者还怕个啥,买买买!
后续哪怕再遇到短期的低谷,人们依然会坚信明天,而且忍受价格下跌的时间会比以前更长一些。
在测试抗抑郁药物时,制药公司常做的一个实验是,取100只大鼠(以求统计可信度),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管内。这些大鼠会一次又一次努力想爬出玻璃管,但都无法成功。经过15分钟之后,大多数都会放弃努力,只是漂在管子里,对周围的情况漠然处之。接着,另外取100只大鼠,同样丢进玻璃管,但这次会在14分钟后、当他们快要绝望之时,把他们捞出来,擦干、给食物、让它们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丢回管子里。第二次,大多数大鼠都能撑上20分钟,之后才放弃。为什么这次多了6分钟?因为过去曾有成功的记忆,让大鼠觉得又有了希望……政府的救市,就相当于将快被淹死的大鼠拎出来。
人口的持续涌入
使人们认定
某些城市会一直涨
对于人们常说的楼市黄金十年,其实本质上是人口红利(明源君不认同土地红利一说,西北荒漠土地很多,但是,除非你能挖出石油或者矿石,否则这个土地是不值钱的),因为这期间,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供不应求。
鄂尔多斯和温州的房价为什么暴涨之后出现暴跌?明源君认为,这两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本地人很有钱(一个靠资源,一个靠头脑),但是外地人没钱,这使得它们对人口没有吸引力。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只是自己人在玩,当然扑腾不了太久。
过往的数据表明,一个城市常住人口,以及小学生在校数量的增长,与房价存在着极其紧密的关系。目前,热点城市的常住人口或小学生在校数量均保持着相对较好的增长势头,使得人们相信,这些地方的房价会一直涨!
现在各个城市的楼市分化已经十分严重,且很难逆转。但是,这也导致了人们的认知容易出现极端。比如认为北上广深永远涨,东北三省、三四线没救了。可是,大多数人的一致预期并不总是对的,至少不全对。碧桂园就在东北干得如火如荼,也誓言要深入湖南各县市,打造100个项目。
最近这几年,人口在向沿海一线二流动的同时也伴随着向中西部二三线回流趋势。就中低端制造业的普通工种来说,一线和三线的待遇差距并不大。即便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其也会做成本-收益的权衡。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通过补贴、解决住房等吸引大学生,最近又有几个城市允许大学的缴纳公积金,说到底是为了抢人。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城镇化进程,长期看人口转折点也是没错的,但人们即便看对了也通常不能忍受短期的下跌,而去打砸售楼处。所以,明源君此前指出,你想住的房子才能赚到最多的钱,一是你会要求其有居住的舒适性,二是你是长期持有。
以及好的配套
可以坚定人们只涨不跌的信心
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楼市分化也很严重。但是,通常来说,地铁房、学位房,人们普遍认为是只涨不跌,或者十分抗跌的。
几年前,一个朋友问:有个问题我很纳闷,学位房贵可以理解,可是,买得起地铁房的人基本都是不坐地铁的,为啥地铁房这么贵呢?
做地产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买地铁房的人当然不是为了方便坐地铁(虽然客观上,他坐地铁确实十分方便),而是地铁而带动的区域经济增长,会让其房子更快的增值。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也正是李嘉诚的信徒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通常来说,地段论是对的。但,地段并非唯一。而且,跟M2增长、政府救市、人口流入一样,是房企不可控的,房企可以作为的地方是自己做配套或者说时兴的内容——诸如社区的打造等,物理空间里的内容越发受到重视。
宁夏中房集团的年销售额几十亿,有个项目原来的销售策略是要打价格战,但其成本高于别人,仗没法打。由于该片区最缺优质的小学和综合商业,于是中房就在那个项目设立了一个实验小学,一个综合商业。最终每平方溢价300多。而且这个教育资源在客户入住后也是持续运营赚钱的。目前,中房拥有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完整品牌教育体系。哪里有中房大一点的社区,优质教育资源就可以复制到那个社区。鲁能置地则通过打造拥有完整运动体系的运动社区,为其带来了很好的溢价……这种方式的让人们相信只涨不跌,并非忽悠,而是实打实的。
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
房企要有正确的预判
今年一季度,是房企历史上卖得最好的一个春天。靓丽的数据下,一些开发商又开始信心爆棚——今年将超越去年,创造新的历史高峰!相比之下,绿城、万科、融创等的谨慎似乎有点畏畏缩缩。
明源君认为,目前调控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因此,保持必要的谨慎是完全必要的。一季度的销售业绩出炉之后,明源君与碧桂园、万科、恒大等房企的中高管聊天,他们均表示,对下半年的市场持谨慎的态度,将全年的业绩都往前挪了,因此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的十分抢眼。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不仅要跑得快,而且要保证不摔大跟头。预测太长远,多数时候意义确实不大,因为从长远来看,大家都得死。一个购房者踩错了买房的时间点,最多去售楼处闹闹事发泄发泄,熬几年就过去了。但是,一个企业做了错误的判断,很可能就要死掉。
在本轮调控前数月,恒大就开始在全国85折大促销,正是这一战略判断,让恒大在2016年成为宇宙第一大房企。现在,恒大一些项目又开始94折卖房了,其意图不言而喻。上半年是确保业绩的黄金时间,错过了可能会很难受!
当然,如果你的项目大多位于中心城市的城市中心,坐拥轨道交通、优质学位,或者拥有足够战略定力和实力(比如世茂),你可以把每一平方米的边际收益都放到最大值,否则还是趁着市场大好,能卖则卖,入袋为安的好。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房价还在涨?-北京搜狐焦点
热门城市:
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房价还在涨?
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房价还在涨?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三四五线城市,越往下走,投资房产的情况越少。有些人急着买房也是自住型的投资,炒房团进军三四线城市的很少。最主要的是,农民工进城主要落脚点都是三四五线城市。真正投资的主要在一二线城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报名成功,资料已提交审核
扫码关注 “焦点生活服务圈” 微信公众号
及时了解最新的楼盘动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血拼自住商品房
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共有产权房新动态。
焦点楼市观察
我们只做有深度的房地产新闻报道。
搜狐焦点房谈
致力于为购房者提供专业的购房指导。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内容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京房地产网站。第一时间掌握北京楼市咨询,为您省时省钱并提供购房服务。
吃草的蘑菇
由搜狐焦点北京新闻中心打造的原创栏目,为行业带来最前线的楼市观察。
搜狐焦点华中区官方运营账号
思考是一种态度,写作是一种分享。
忠叔在这里用地产人的态度与您分享地产圈的故事与事故!
80000元/平米
20000元/平米
10000元/平米
130000元/平米
900万元/套
开放平台
广告服务
市场合作
帮助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与楼盘动态
电子邮箱:focuskf@vip.sohu.com
爱家热线:400-099-0099
每日09:00至18:00点
Copyright (C)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京沪深房价永远上涨不成立 房子卖不出去该咋办-咸阳搜狐焦点
热门城市:
京沪深房价永远上涨不成立 房子卖不出去该咋办
京沪深房价永远上涨不成立 房子卖不出去该咋办
中国经济是一个猜不透的谜,看不懂的局。有人看好中国经济,预测未来将一路高歌追赶欧美日经济体;有人则唱空中国经济。这里,解读中国经济四大真相,让你一文读懂股市、楼市、物价、工资收入之谜!
真相一:如果中国的房子卖不出去,该咋办?
1、除了农民工、学生接盘之外,还有谁会接盘楼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报名成功,资料已提交审核
扫码关注 “焦点生活服务圈” 微信公众号
及时了解最新的楼盘动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让卖房更有料!
焦点看房APP
眼见·耳听·真房源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内容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搜狐焦点一名编辑,为购房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购房资讯,把最新的最符合购房者购房需求的楼盘,第一时间送达到购房者身边,为购房者买房提供帮助与服务。
指导咸阳购房者购房,做咸阳房产最全最新最实用的数据分析、报告。
6200元/平米
5500元/平米
6500元/平米
7500元/平米
7800元/平米
开放平台
广告服务
市场合作
帮助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与楼盘动态
电子邮箱:focuskf@vip.sohu.com
爱家热线:400-099-0099
每日09:00至18:00点
Copyright (C)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房价为什么还在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