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什么影响吗

原创&|&真相!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半主动半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当中,与国际经济深度融合。相应地,也充分暴露在世界经济的风险面前,国际经济的起起落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极大。这也非常正常!
但是,中国经济毕竟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中国的体量很大,对国际经济变化的冲击具有相当的缓冲作用。并可能通过内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些冲击。二是中国的经济机制始终具有自己的特点,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并非完全同步。
上世纪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不仅导致了世界格局根本性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也是非常深远的,但是却并非是完全负面的。这些冲击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且正反两面不断转化。究竟正面影响更大,还是负面影响更大,可能到今天还没有完全看清。
1.20世纪经济大危机一开始是中国的福音
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盘,冲击迅速波及全球。影响所及,美国1600多万人失业,生产下降了大约一半;德国800多万人失业,日本300多万人失业。老牌帝国主义国英国与法国,同样受创巨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说是处于深度的恐慌之中。
但是冲击所及,对中国所带来的却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这跟中国特殊的货币制度有关。
自19世纪下半叶之后,世界经济逐渐进入了金本位的时代,各个国家都开始采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到大危机爆发的时候,全世界还使用白银作为本位币的大国,也就只剩下中国了。这是中国经济实力衰弱的象征,也给中国带来过巨大的损失,但是在大危机爆发的时候,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大危机爆发之后,黄金价格上涨,白银相对大幅度贬值。从1926年到1931年,纽约和伦敦的银价分别下降了58.8%和49.7%,相当于中国货币进行了一次大的汇率贬值,懂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是非常有利于促进出口的。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体制改革之后,出口猛增,外汇储备暴涨,也只是把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5.8调低到8.7,相当于贬值了50%而已。两者比较,可以理解当时的白银跌价对于中国出口及经济的激励作用。
中国的出口猛增,而且在进口商品价格猛升的同时,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却下降了,这就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工业生产。中国在大萧条中的经历凸显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从年,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正遭受严重通货紧缩的时候,只有银本位的中国没有经历大规模的物价下跌。银价相对于黄金的价格严重下降,使中国避免了大萧条最初两三年的不利影响。
而这一切,又给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中国的企业家与普通民众们,看不到国际危机的可怕前景,而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拼命扩大生产,却因为生产的严重过剩,而在随后的危机中一头栽进坑里。经济过热同引起了中国包括土地在内的资产价格上升及资产泡沫的整体扩大,也给日后的金融体系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2.福音变成了悲剧
年间,中国的经济总体是相当繁荣的,受益于经济大危机良多。但是从31年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也扛不住了,货币纷纷贬值。1931年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中国的货币尽管相对于美元仍然在贬值,但相对于英镑、日元和卢比却升值,世界经济的衰退开始从负面影响中国经济,中国的国际收支急剧恶化,1932年被迫净出口白银735万两以弥补贸易赤字,国内的物价指数也开始下降。美国在1933年也被迫放弃金本位之后,中国的外贸逆差及资本外流更加严重。
这时候,国际银价上涨,相当于中国货币升值,中国的银本位制,不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于是中国的工业也陷入了困境。相应地,中国的土地价格也出现了猛烈的下跌。与此同时,中国的利率水平却猛烈上升。
回过头来观察,假如没有年间的繁荣与扩大生产,中国的经济危机本来不至于那么严重。如著名的荣氏家族,在繁荣时期就拼命扩大生产,不断收购企业,大力扩张。而伴随而来的负债率高企在后来就不但严重了拖累了自身的安全,也拖累了对其贷款的银行,甚至拖累了国家信用体系。
更大的损害还在后面。到1934年,美国通过了《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直到白银价格达到每盎司1.29美元或者财政部储备的白银价值达到了黄金储备的1/3。《白银收购法案》本身不是针对中国的,而是为了平衡美国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但是因为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比中国强大很多倍,而且白银正是中国的本位币,所以对中国的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冲击最大。
《白银收购法案》通过后,中国货币对美元的汇价骤然上升,每盎司白银可换回3倍的美元的购买力,也就是说,3倍的美元才能换取同值的中国货币。美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居民,突然感到中国商品价格的昂贵,相反,中国民众则乐于消费外国的商品。大家都去采购进口商品了,出口商品却在节节下滑。1934年出口额比上一年下降了80%,1935年下降了76%,国内很多企业破产。
不仅如此,在中国的大部分商品不再具有出口竞争力的情况下,当时唯一能出口的商品就剩下了白银,而在银本位制的中国,白银的出口导致中国货币奇缺和严重的经济恐慌。当时中国政府为了制止白银外流,曾采用严刑峻法以杜绝白银走私。这些都无济于事,大量白银走私出国,在华北地区,日本人与地方军阀相勾结,甚至武装走私。在1933----1935年世界各地经济已经有所复苏时,而中国却正是经济恐慌严重的年代。
1934年最后几个星期内就有2000万元以上白银走私出口。日本政府为打击国民政府的金融政策,更是在占领区内故意走私白银,结果1935年银元走私额高达1.5-2.3亿元。
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实施不足两年的银本位货币制度岌岌可危。白银外流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威胁,经济恐慌频繁出现,国内银根紧缩,市场上人心不稳,银行挤兑时有发生,许多银行和中小钱庄因此倒闭。1935年6月,全国92家纱厂中,停工24家,开工不足的14家,减少纱锭40%以上。1934年上海倒闭工商企业510家,月倒闭企业数量达到1065家,是上年全年倒闭企业总数的1.1倍。
大量的资金从实业经济中退出涌进银行和上海楼市,造成房产和金融业表面的繁荣,随着资产价格大跌,表面繁荣支撑起的银行信贷陷入
资产泡沫的黑洞,上海房地产的崩盘急剧震荡了脆弱的金融市场。
更大的危机在于:资金的枯竭是累加的,对内地和农村的冲击尤其大。在中国整体资金出逃的同时,内地的资金在向沿海转移,农村的资金在向城市转移。如果说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受到的冲击已经相当大的话,内地农村的冲击就更大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满清末年,中国还是银铜双本位币制度,农民可以使用白银支付,也可以使用铜钱支付。但是发展到民国时代,中国广大的内地农村也转化成了银本位币,可以小范围使用铜币支付,但是只能使用银币进行偿付。银价的上涨及流失,给广大内地农村造成了几乎是灭顶之灾的情况。据当时国民党复兴委员会的调查,当时内地农村的利率水平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实物借贷利率高到70%以上,货币借贷利率也超过了35%。不仅利率高企,而且负债群体不断扩大,广大农民日益陷入债务的泥潭之中。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调查了赣南8户农民,都是红军的连营级干部,普遍面临负债问题,8户农民有7户欠债,而且看不到偿还债务的希望。这就导致了农村的普遍崩溃。也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农村普遍出现了买不起衣服,一家几口人只有一件衣服,出门轮流穿的景像。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前途一片黑暗,参加革命,重新洗牌,是唯一的出路。
3.悲剧出现了转机,坏事又变成了好事
但是,巨大的冲击又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这一转折又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大危机之前,中国不存在统一的货币体系。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对国家与政府充满了戒心,极不信任。但是,在巨大的危机面前,中国的资产阶级集团对政府妥协,要求政府出面统一货币及发行纸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在迫切的经济困境面前,资产阶级与政府终于走到了一起。于是国民政府找来英国人和美国进行谈判,达成协议,中国国民政府储备美元和英镑作为本金,以之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这相当于中国的货币成为英美货币的跟班,从而得到了英美的支持。日,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取代银本位的银圆。
货币统一及法币的发行作用明显,意义重大。
法币改革之后,国内物价迅速稳定,土地价格也迅速回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当然,农民的债务依然难以解决。除非经济出现迅速的增长。但是抗日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更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凭借法币的发行权,渡过了抗日的危难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国家动员能力极弱。1937年日本侵华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财政极为紧张,民族危在旦夕。幸运的是,恰好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前两年,南京国民政府抓住大萧条的机会推行了法币改革,基本上统一了国内的货币,抓住了货币供给的主导权。抗战爆发后,军事财政危急的时候,可以通过超发货币维持财政开支,度过难关。在最危急的时候,中国政府70%以上的财政支出来源于货币发行。如果没有法币改革及货币的统一,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像的。
美国人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西欧金融史》证明,国家对货币的主导与否决定了国家的安危。从金融史的角度来说,在决定近代英国的发展及强大的诸多因素当中,政府对铸币权的有效控制比民主革命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大危机,中国政府本来是难以掌握铸币权的,但是大危机的到来,迫使资产阶级与政府合作,拱手让出了金融的主导权,并因此而渡过了国家的危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危机对中国又是好事,是推动国家重大制度变革与升级的契机。
4.福音再次转化成丧钟,好事再次变成坏事
抗战时期,政府大量发行纸币以弥补财政亏空,是可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的。不仅中国如此,当时的西方各发达国家,也都是这样干的。因此,人民虽然因为货币大量发行而承受巨大的损失及痛苦,但是没有怨言。然而,在抗战胜利之后,在国内本来可以太平的情况下,还要滥发纸币以发动内战,就不可能被社会各界接受。但是国民党政府就是这样干的。
抗战结束后,这时候天下初定,恰如小鸟不可拔羽,新树不可摇根。国民党政府在国家创痍未复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内战。而国民党所能够依赖的,无非是货币发行权在手,以为可以如抗战时期一样,用纸币来弥补亏空。
结果我们看到了,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完全成为废纸。然后又发行金圆券。国民党政府日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法币多少还有点金银和外汇作为保证,金圆券则完全没有。这又怎么可能会取信市场呢?日,国民政府又公布《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取消发行总额的限制。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期发行的最高面额一百元,到最后竟出现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党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人民拒用金圆券。
于是,国民党滥发货币的结果只能是丢掉了全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只能丧失政权,自己也逃窜到台湾岛上,困死孤岛。
因此,这又算是好事变成了坏事。人民赋予国民政府以铸币权,是为了国家的福祉,而不是滥用。
5.总结:物理学上讲“湍流”。所谓的“湍流”,指的就是流体的流动线路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又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及心理结构,恰如水面下隐藏着众多的暗礁。当外来冲击到来的时候,就不会简单跟随外部冲击而摇摆,而是可能会出现各种混乱的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各种反弹。负面的外部冲击,甚至可能会在一定时空内带来正面的结果,反之则反是。但是,祸福相依,正面与反面的作用,又会不断相互转换。正如上世纪经济大危机那样,一开始是正面的影响,但是正面的影响又加剧了后来的危机,严重的危机所迫之下,又带来了非常正面的制度建设,但是这样的制度建设又直接导致了整体性的崩盘。循环相生,无穷无尽……
上世纪经济大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比较08年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与之几乎雷同的是,08年的次贷危机给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一样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跃升。不仅如此,还一样促进的包括房地产在内各类资产价格的暴涨。而且,由于国家已经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所以这一次对资产泡沫的推进作用更大。但是,外部的压力迟早是会来到的,中国能够一直不受负面影响吗?美国的加息与缩表,会带来上世纪美国《白银法案》那样的作用吗?《白银法案》导致中国内部资金的枯竭与利率的高企,极大冲击了中国经济。这一次似乎也同样有相似之处。在上世纪,《白银法案》所带来的冲击是通过统一货币的发权来渡过的,而这一次中国早已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而且货币的发行加剧了资产泡沫,那么,中国又将通过何种政策来渡过危难呢?这样的政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会与上世纪一样,带来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圣经》说:“阳光底下没有新事”。从人事上看,似乎的确如此。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又不会完全相同。这一次大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最终究竟如何,尚未尘埃落定,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作者:彭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简要分析中国地形特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由于远离海岸,与外界联系接触较少,导致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东部地形平坦,则因为靠近太平洋,与周围国家联系密切,经济交流多,时刻与世界经济保持较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比较快.西部深处内陆,缺水,毗邻国家也较落后,无法发展较好的对外贸易;东部有充足的太平洋的水,利于经济发展,与周围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方便.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放开二胎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_百度宝宝知道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图)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图)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贫富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对这种趋势,200名最富有者的资产超过占世界总人口41%的人的收入总和,规模庞大的金融活动早已失去了相应的物质生产与产品的支撑,而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交易额不足2%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1.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强了,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事实上,希望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上富裕的生活,贫富国家之间相差74倍,逼迫发展中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3,全球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以“信用”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混乱。在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中,而且也危及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过去4年里,这200名富翁的财产增加了两倍,达一万亿美元以上,开放金融市场。在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发达国家资本投机财团所支配的财力远大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实力,自然就能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整个亚洲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国际投机资本的猖獗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转移产业及技术时,而在1960年,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也日渐加深。大规模投机套利活动不仅直接打击了新兴工业国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也没放过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货币交换已与国际贸易中的物品交换相脱节,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的。这种“比较优势”说到底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产和获取硬通货就只能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最底层,而长期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上过份依赖海外市场,大量“热钱”用于炒汇投机谋利。据统计,90年代中期国际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一万亿美元。报告指出,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2,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人才大都为发达国家所占有或支配,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如资金、技术.贫富差距加大。许多人对于经济全球化寄予了美好的愿望,相反,每日收入少于一美元的穷人仍维持在13亿左右。通过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贫富国家并没有能够平等地分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在平均收入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一部分人利用经济全球化谋利,而另一部分人被迫接受其后果。前不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逐步缩小当前世界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为所欲为。亚洲金融危机是这些投机资本破坏全球经济稳步发展的最明显例证。由国际投机资本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危害了亚洲国家的经济,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规模日渐扩大。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金融投机行为导致原来欣欣向荣的东南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灰飞烟灭,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就在劫难逃了,这种差距还仅为30倍。此外,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经济全球化不是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仅仅是为了某些人牟取高额利润,那么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意义吗,全球电话总数的74%;而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贫困人口在上述几项上的占有率仅约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11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