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腐败还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罪

九大国企腐败“清单”公布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参考消息
  港媒称,中共最高反腐机构16日发布了对九家国有企业的巡视报告,在巡视中发现存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滥用国有资产和其他腐败现象。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7日报道,中央纪委的报告覆盖了数家大型能源企业、一家新成立的企业以及两家电信巨头。随着反腐败行动的开展,国有企业接受了严格审查。
  报道说,报告中有关于新成立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内容,这家公司刚于今年由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合并而成。报告称该公司的财务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存在“贵买贱卖”的现象。巡视组还收到了涉及一些领导人员的问题反映。
  报告中涉及的其他国企还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
  检察院方面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原董事、副总经理祁达才因涉嫌受贿已被决定逮捕。与此同时,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报告称,该公司对外合作领域被认定“腐败风险高度集中”。报告称,两家电信业巨头都被发现存在部分人员侵占国有资产现象。
  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报告则要求全面清除包括前董事长蒋洁敏在内的此前被查处的腐败高管的恶劣影响。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7日报道说援引最新国资委下属期刊《国资报告》称,中国有不少于12万亿元人民币国有资产在境外,而内讧竞争、仓促决策、贪污腐败等问题则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南北车、中石油、中海外等被点名作例。
  报道说,缺乏全面审计,是导致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无法有效进行的基础性原因之一。《国资报告》除了披露国企境外资产规模之外,还发现了境外国资流失问题严重,主要分为五类,包括仓促上马、经营失策、内讧和恶性竞争、审批僵化导致错失良机、管理漏洞导致腐败等。
  在恶性竞争导致国资流失的情况中,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尤其典型。文章称,2011年,在土耳其的机车招标项目上,中国北车压低价格与中国南车竞争,使得该项目被韩国公司抢走。
  文章引述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的话称,这种竞争导致国家利益大量丧失。文章还说,恶性竞争让中国企业在国际谈判中十分被动。
  关于因腐败而导致国资流失的情况,文章点名提到了已在反腐运动中被猛烈撼动的中石油。
(责任编辑:田欣鑫)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国有资产流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
你可能喜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再出新招
作者:宋媛媛
  “国有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模糊、交易及经营方式屡遭商榷,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在新一轮正在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有助于从体制上夯实国有资产流失防线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宋媛媛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模糊、交易及经营方式屡遭商榷,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在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有助于从体制上夯实国有资产流失防线,对于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非常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经济学者宋清辉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让监督者不再做“好好先生”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走向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活力增强、效率提高,使国有资产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机构臃肿、体制僵化、效率较低、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近公布的对多家央企的巡视结果显示,项目招投标、投资等领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灾区”。
  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1月到目前为止,已有180位以上的企业高管被调查、逮捕或定罪。其中所涉及的大面积、密集式贪腐案件,呈现出“窝案”“链条式腐败”“塌方式腐败”,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如2013年8月底,中石油贪腐案件中40余名相关的高管、中层被带走调查。有媒体曝光,有的部门负责人一项违规决策就造成资产流失上亿元。
  在国务院发布的《2014年审计工作报告》中记者看到,在被抽查的、、等14家中央企业中,474项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有70项存在未按规定程序决策、不符合产业政策、前期调查不充分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16.42亿元,形成亏损或资金闲置354.45亿元。其中,13家企业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中未执行招投标规定,涉及金额1598亿元。
  另外,中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也比较严重。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国资报告》中显示,目前中国境外国有资产总量已不少于12万亿元,这些资产基本上没有被纳入审计监督。
  “2014中国500强企业论坛”发布的“2014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榜单中,100家中国公司的海外总资产达到5.24万亿元,国有企业占到84家。另据(,)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18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在海外5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127家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超过1.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45万亿元。然而,由于境外国有资产规模巨大,而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并未完全建立,因此10余万亿元的境外资产监管存在困难。
  在现实中,由于公众监督权的缺乏,直接导致一些国有资产管理者为了谋取私人利益,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漏洞,以资产低估等形式来谋取暴利,侵占私吞、隐瞒挤占、截留转移、挥霍浪费国家资产,使大量国有资产最终流入私囊。
  针对当前各类监督责任主体的不作为及有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意见》强化问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师范大学中国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晓宇对记者说,通过实施最严厉的问责机制,让监督者不能、不敢再做“好好先生”,以问责压力促使由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督,以坚强的制度基础让监督者腰杆更加挺直,从企业经营决策层面保障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更加有力、有效。
  要明确界定“国资流失”
  在具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工作中,此次意见重点强调对内部的监督。从《意见》中提及各项监督次序来看,将内部监督放在首位,另外,在文件18条意见中,有5条是完善内部监督,表明了内部监督的重要性。5条意见包括: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对经理层的监督、加强企业内设监事会建设、重视企业职工民主监督以发挥企业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权责不对等,一些董事会成员插手经营事务。
  金融与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介绍,目前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董事是由政府派驻的,被称作外部董事,他们大部分是副部级或部级官员,在企业内部不负担公司行政职务,只扮演出资人代表的角色。但是这种情况往往造成了一些国有企业将外部董事当成“摆设”,实际上具体公司决策还是由董事长一人独断,导致出了问题之后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
  因此,想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一方面要重构董事会人员组成,选择负责任的董事会成员;另一方面是要保障董事会的决策权里,让董事能够民主投票。而且,投票结果应该登记在册,用于事后查询。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主任郝玉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此,本次《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制约,依法规范董事会决策程序和董事长履职行为,落实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法定责任。
  另外,在强化外部监督方面,《意见》更加强调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监督。
  外派监事会是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重要形式。主要负责四项职责,首先是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第二是检查企业财务资料,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性;第三是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第四是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
  而目前,一些外派监事会面临监督手段落后,尚未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企业数据监控和预警机制,监事的职能发挥不充分。另外,目前监事会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拨付,一些监事会人员的薪酬也远远低于被监管企业的同类人员,导致了监事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监事会监管方面还存在着深度、广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此次《意见》具体明确了监事会具体工作规程。要求强化对企业档期和事中监督,进一步完善履职报告制度,对于重大事项、重要情况、重大风险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一事一报告”。另外,对于监事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作出量化标准,要求建立外派监事会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可问责的履职记录制度,健全责任倒查机制,以规范监事会人员的履职行为。
  在《意见》之外,有专家建议应对国有资产流失作出更明确的界定。
  此前有媒体在报道中列举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种种原因。如前期研究不充分,违规操作、买回来闲置,对外提供赞助、投资股票等等十几种亏本案例。
  “用什么标准判断国有资产是否真的流失呢?”聂日明举例说,日前,在湛江建立了一个80万吨高等级钢项目,此举迅速引发舆论质疑。质疑者认为,在目前钢铁形式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如此巨额投资,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相关责任人可能涉嫌腐败。但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高等钢材的市场需求强烈,目前很多高等级钢材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如果全球经济在未来五年之内复苏,宝钢投资的80万吨高级钢项目将会迅速盈利。在此情况下,是否是国有资产流失、亏本还是赚钱目前很难判断,且类似情况不止一例。
  聂日明建议,在强化监管之外,还需要对国有资产流失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这将既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有利于消除国企高管因对国有资产流失承担责任的担心而不作为。保障国企改革顺利开展,有效监管国有资产流失。
(责任编辑:HN061)
11/18 03:3511/18 03:3511/18 01:3611/18 01:3611/17 23:3811/17 22:2011/17 21:0311/17 20:54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去年70名国企高管被查处 大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中新网
去年70名国企高管被查处 大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发生在“投入、管理、激活、释放红利、改制重组”的过程中。有的是在投入期间投少报多,有的是在管理期间监守自盗,有的是在激活过程中里应外合,有的是在释放红利的过程中将盈利谎报成亏损,更多的是在改革改制重组的过程中集团式打包侵吞。
  ●加强立法,建立起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保护、司法追偿法律机制;在司法方面,要依法严惩侵害国有资产的腐败行为,形成不敢腐的威慑力。
  “防止国资流失”一直是国企改革中的焦点问题。这一话题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而更加引人关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7月13日刊文《全面从严治党 国企尤为紧迫》,文章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专项巡视中发现,有的企业以改革为名,打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旗号,贱卖贵买、予取予求,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
  6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同日通过的《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两份文件获审议通过,意味着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如何在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堵住国资流失的口子,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做出保障性安排,正是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课题。
  去年70名国企高管被查处 大多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显示,中央第十三巡视组在对中粮集团进行专项巡视时,共追回经济损失2.4亿元人民币;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巡视时发现,该公司违规向民营企业让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中船集团在资产收购、企业重组改制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2014年至少有70名国企高管被查处,而这些落马高管的案底均涉及贪污和国有资产流失。
  各个改革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重点防范的领域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从每个时期的贪腐案件以及十八大以来密集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不难找到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所在。“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发生在‘投入、管理、激活、释放红利、改制重组’的过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特聘教授、云南施甸纪委特约撰稿人李艳菲说,有的是在投入期间投少报多,有的是在管理期间监守自盗,有的是在激活过程中里应外合,有的是在释放红利的过程中将盈利谎报成亏损,更多的是在改革改制重组的过程中集团式打包侵吞。
  在改制的过程中出让国有资产的行为将会频繁发生。李艳菲指出,国企是国有资产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盘子大、资金密集,且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改革过程中很可能留下空当。而时下波澜起伏的股市也给国企的重组带来了各种信息,国企改革的苗头和趋向同时让很多利益集团蠢蠢欲动,伺机策划侵吞国有资产。如有些地方部门无视资本市场定价的公正性和重要性,提出所谓的股价涨高了不能停牌重组、价格跌得低一些重组方才肯接受的国资贱卖的理由,甚至有人故意操盘,让国有企业股价大跌,从中大肆买进,以达到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有些甚至打出不重组的澄清公告,贻误改革时机。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信息显示,一些大型国企存在“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链条式腐败”。如在中石油窝案中,集团系统有40余名高管和中层被带走调查。据公诉机关指控,有的部门负责人仅一项违规决策就造成资产流失上亿元。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内,先后挖出“硕鼠”上百名,利用政策漏洞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多元。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近公布的对多家央企的巡视结果显示,项目招投标、投资等领域是营私舞弊、利益输送的“重灾区”。
  产权不清、以权谋私、监管缺失是国资流失的“体制性”病灶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涉及的范围广,牵扯的层面多。
  “产权不清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体制性根源。”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国有资产产权属于共有产权,涉及每一位社会公众的利益,但国有资产管理者对资产保值增值却不负直接责任,社会公众缺乏相应的监督权。有些国有资产管理者错误地认为赚了是国家的,赔了由国家顶着,由此缺乏责任心,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的境外国资总量已不少于12万亿元,这些资产基本上没有被纳入审计监督。据报道,仅18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海外资产便超过7.45万亿元;此外100家大跨国企业的海外总资产达到5.24万亿元,而这100家企业中,国企达到84家。由于常态化的监管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10余万亿元境外国有资产随时都面临着被侵蚀的风险。专家表示,这既与走出海外所面临的不同环境有关,也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密不可分。由于一些国有企业盲目进行扩张而“饥不择食”,吞下许多难以下咽又弃之可惜的海外项目,尤其是一些资源类项目。例如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大量投资的铁矿石和煤炭项目,现在经营很困难。还有一些央企为了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明知有风险仍要仓促上马。国有企业内耗严重,管理层腐败也会导致巨额海外国有资产流失。
  庄德水指出,以权谋私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直接原因。有些国有资产管理者为了谋取私人利益,与政府外不法分子相勾结,以资产低估等形式来赚取暴利。更有甚者,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漏洞,侵占私吞、隐瞒挤占、截留转移、挥霍浪费国家资产,使大量国有资产最终流入私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后果不可忽视。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投资活动缺乏有效的责任约束机制,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不能代表出资者利益,监事会不能发挥监督作用,加上决策的不民主,常常会导致决策错误,以致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事实,反映出监督体系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党的领导意图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被执行偏差,各级国资委的监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审批过程中批的多,监管的少,在与各地审计部门联合执行审计监督过程中联动不够。”李艳菲认为,部分企业高管对企业的改制和财产财务状况恶意隐瞒,搅浑企业资产的水,对国有资产信息人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甚至故意散布流言蜚语,造成未来投资风险加大、发展不明朗的假象,从而贬低国有资产现有价值和预期价值,减少竞争对手,形成侵吞壁垒。
  分析以往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可以发现,在国企改制中,部分企业高管侵吞国资的主要实施措施是团队策划、“链条式”打造和“炮制包装”。李艳菲打比方说,具体的处置就如生猪屠宰链:官员认为国有资产这头“生猪”得病需尽快卖掉,因此“赶猪进圈”,并颁发“屠宰证”;国企高管也炒作“生猪”得病、“猪肉”问题严重,找内定商人议价“屠宰”;商人低价“买猪”,“屠宰分割”后包装上市;最后大众只看到包装好的“猪肉”却见不到整只“猪”,也不知道“猪肉”出处,国有资产流失得无影无踪。
  “国有资产被分解和洗脱干净之后,再换上合法的私人外衣。”李艳菲指出,国有资产处置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加之法制机构很少向社会民众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大众被包裹在谎言里,根本不知道从何监管。
  有权必有责、权责必对称 用责任约束管理者的“任性”
  阻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必须坚持市场经济发展导向,尊重国有资产运行规律,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形成健全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受访专家认为,要构建国有资产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建立起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保护、司法追偿法律机制;在司法方面,要依法严惩侵害国有资产的腐败行为,形成不敢腐的威慑力。
  “有权必有责,权责必对称,要强化管理责任机制,对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管理者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用责任约束管理者任性的决策权力,消除管理者的惰性心理。并且,要划分各部门的权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庄德水表示。
  制度建设须有的放矢,而不仅仅是亡羊补牢。“丢羊可能并不只是狼所为,因此只堵住漏洞这一条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措施。”李艳菲表示,很多制度不能阻止“羊”继续丢失,就是因为只考虑了一个面上的堵漏,而没有深挖根源,区别对待。
  李艳菲认为,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必须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登记工作,要把国有资产的管理登记工作贯穿领导干部任前、任中、任后重要的责任机制中,确保守土有责。要把“领导干部守好国有资产,发挥国有资产最大利益、效益惠及全体国民就是政绩”这一要求作为重要考核原则。任何一级领导干部任职前后都要有国有资产的交接手续,并且利用互联网进行公示。任职前接收的国有资产数量和状况、任期内国有资产新增和减少的情况以及原因要做书面说明并在互联网上公开,离任时要进行认真审计。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干部要加以追责和不予提拔任用。二是将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贯穿时下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的全过程。进驻纪检组要把监管国有资产作为重点执纪监督的依据,加强与国资委的联动,国资委要主动提交国有资产情况给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备查。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各地国资委的责任意识,加强工作能力的培训,尽快组建国有资产普查队伍、联动执法队伍,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和登记评估,建立备案库。四是加紧制定处置国有资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大处置监管过程的透明化。国有资产的数量和处置渠道要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向大众公布。五是鼓励员工加大举报监督力度,提升职工反腐素养。只有全社会全方位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多种方式灵活运用,把国有资产放进制度的笼子里,严加看管,才能杜绝觊觎之手。
  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和《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庄德水认为,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将坚持党管企业的政治要求,重视两个力量的发挥。一个力量是领导力量,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另一个力量是倒逼力量,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着力建设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重点监督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与此相适应,强化国有企业内部专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建设,提升国家企业内部监督制约能力,用反腐倒逼国有企业改革。
  “这样的制度安排,将有效地堵塞国家资产流失的漏洞,避免产生监管失灵和无人负责的现象,让国有企业领导层把自己‘摆进去’,把政治要求和规范责任挺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前面。”庄德水表示。
【编辑:吴涛】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8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积分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11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15页
0人评价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5积分VIP价:4积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有资产流失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