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非流通股的送出率孕酮低出血都是男孩很低的

分类: 资本市场
政策建议与政策评论
文章提交者: 曾翔 发表时间:
  曾 翔: 非流通股支付的真实对价率低得惊人      和讯财经网站向我约稿,做一篇关于凯诺科技(600398)公司对价方案的评价。我根据过去在“流通股股权再造方案”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数据支持,重新查阅了凯诺科技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发觉该方案的真实对价率低得惊人。我十分感叹现在的流通股东没有去认真计算和思考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在本次改革中的所得和所失。我十分担心会出现又一次大规模利益重新分配不均和甚至是掠夺流通股东利益的持续性事件。    根据凯诺科技公布的初步对价方案,“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2.5股。”其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减持股份的最低价为公司停牌前30个交易日均价5.03元上浮20%,即低于6.04元不减持。同时,其持股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还承诺,五年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第六年减持比例不超过5%,第七年减持比例不超过10%。这是迄今为止,非流通股股东所作出的期限最长的不减持承诺。    笔者认为,评价方案对价率是否合理,关键要看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对公司的净资产的贡献率是多少,即考察该公司的真实对价率,看非流通股从他们过去对公司净资产的贡献中拿出多少给流通股东。    一、非流通股的溢价如何计算?是按当前每股净资产计算,还是按原始持股成本计算?目前的改革一定要让流通股东知道,非流通股在股改中获得流通权实际得到多少好处。如果按照每股净资产来衡量非流通股的价值,那肯定是被大大高估。    我们来看该公司净资产的历史构成:根据该公司公布的历年财务数据,2004年年报显示凯诺科技的净资产为99938.61万元,每股净资产为4.22元,其中非流通股在上市之前的净资产为万元,除去历年的现金分配税后1675万元,实际对每股净资产的静态贡献为0.1477元,只占4.22元中的3.5%;而流通股东发行认购和配股金额为60493万元,对公司净资产的贡献为60.53%。如果非流通股按0.1477元的历史持股成本在6.04元的价格减持,利润率为40.89倍!所以,非流通股对流通股东10送2.5股,如果按照其在净资产中的贡献来计算,实际上只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了0.3692元(2.5×.01477元),送出的总价值为421.9万元(11425.88万股×0.1477元),而获得的流通权价值为65439.23万元(5;0.75×6.04元)。应该说对价率低的惊人。不算不知道,一算历史成本吓一跳。     二、非流通股进入流通之后的除权效应使目前的流通股东获得多少好处?    该公司的流通股价曾经在2003年6月发生多次跌停,套牢了一大批市场投资者。目前需要计算清楚的是,流通股东在这次非流通股东支付对价和恢复交易的过程中会得到多少好处?    如果按照6月17日收盘价4.95元计算按10送2.5股的理论除权价,其恢复交易除权价格应该为3.96元。届时如果交易价格高于3.96元,在6月17日前4.95元以下买进的投资者,将会有利润。从中期的情况看,该公司的业绩一直比较好,目前PE为值比较偏低,预计市场价格长中线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大。    三、如果凯诺科技不修改方案,投票的结果会如何?  从第一批试点公司清华同方被否决和金牛能源通过的情况来比较,清华同方流通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占流通股的比例为5.09%,金牛能源16.15%,而凯诺科技为18.92%。很明显凯诺科技为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在投票表决过程中更有影响力。所以,凯诺科技的分类表决,机构投资者的意愿很重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个早知道~
  你  来砸场的?
  俺不是黑社会的  起码帮泥顶了啊~
  我是来捧场的~~呵呵~~
  啊,还不习惯,名字用错了。。。。
  你要认真看 仔细领悟  顶有屁用啊
  老怕 你说明天能涨30点以上么 我和人打赌来着
  黛青墨绿,好像今天就和某人赌了吧?输了?赢了?
  我和谁赌了 赌什么 我咋不知道?
  同情楼主
  作者:黛青墨绿 回复日期: 20:10:52 
    老怕 你说明天能涨30点以上么 我和人打赌来着      你怎么有点嗜赌了??呵呵~~明天能涨30点以上仅仅是预测吗?
  谢谢你的同情  明天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BTW:咳嗽好了么?
  我本来赌性就大啊 呵呵  你也去玩吧   http://www3.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1427689&Key=&idArticle=118038&strItem=stocks&flag=1&#Bottom
  领悟了又有什么用呢。
  那用脚投票吧 别玩了  呵呵 好象是没什么用  反而更痛苦~
  俺咳嗽早好了并已经重申多次,本人身体健康,无遗传疾病史。。。。    帖子看了,泥赢了,答案明摆着~
  难说啊  说不定明天就抽风啊 涨个40点的  我很心疼
  我也押
  坐庄老师再输就没拉 哈哈~~~~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股票中的限制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多少和好坏以及影响_百度知道
股票中的限制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多少和好坏以及影响
限制流通股占总股数多了或少了都分别表明什么意思?多了或少了都有什么影响?影响是好是坏?那流通股的多少和好坏以及影响又有些什么意思?
  流通受限股也是流通股,只是这些股东拿到的股票成本比较低,数量大,一般在该公司上市或者股改前,承诺多长时间不上市流通  至于限制多长时间,规定有不同时间,一般是按月计算的,如6个月,12个月,等等也有按年计算的,具体可以看公司公告资料,而且受限流通股到期后,要公告的。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生活实施家
也就是说:这个点位附近.目前,到这个月为止,流通股东一片哗然,跌势绵绵,所以,也有错的时候,试点,重新找到公正点.既然是市场的公正点,那么,就应该按市场的规律办,这,也是管理层的思路,一些专家也试图正面引导.也就是说,从点位和时间上看,内因要发生转折,那就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按说再多的补偿,也同样是短线利好啊,前面已买的流通股东,肯定可以在被选中后获得暴利,但是一旦除权,后来的流通股东什么也得不到啊?为什么又说加大补偿也是后来的流通股东的利好?你会说:这还用问.  那么,怎样来进行补偿,补多少才能体现公正呢,就应该借助市场之手来解决.  首先我们来看看流通股东也就是市场的要求:  ,两位大师是掌握了真理的,对我门来说,70%以上的人要有钱赚.  一,那么,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做出适当的补偿是必要的,关于这一点,证监会以通知给于了肯定,市场各方也已经达成了一至,我在此就不想再多说了,相信朋友们也没有不同意见,股权分置试点该不该搞,推出的时机是否是否恰当呢,江恩大师也不用在交易中设立众多的纪律.我们相信.这对流通股东当然不公平,给市场的心里带来摧毁似的打击,因为再往下走,绝对具备了转势的条件.那么,将有着自调整以来,最大的支撑力度,是不会轻意有效击破的,因为缩股,只是提高了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而已,从而纠正原有的股权分置下带来的持股成本的不公正.同理,补偿不能让流通股东满意?  我认为该搞,这个有贴为证,本人把它发在了另一个论坛上,有些朋友是了解的,送股也好,扩股也好,因为非流通股全流通多少就是意味着股票现价产生多大比例的除权效应!这正是问题的实质!  清华同方按照你的回答之理论,应该是市盈率唯一没有降的一家试点公司,但是,它却是四家中最被市场认同的.也是唯一一家带动了整个同类板块上行的公司.而且,我告诉你,清华同方按现价除权的话,只要试点成功,行情反转,它还会继续走好,在两年内,再次看到8元/股以上不是问题.(申明,我没有同方,更不是庄托,写在这里,供大家将来验证.)但是,试点失败,崩盘后,它也会向三元甚至以下靠拢.  同样,紫江企业,很明显,紫江的净资产才1.90元,10送3股非流通股,每股的补偿算下来才0.57元,是四家中最少的,但是,却是市场里叫好声最多的,今天,我看见有一些媒体已经在向股民们推介它了,这是四家试点里的第一次,这就说明了紫江的试点第一个得到了市场的继原有流通股东之后的后续投资者的认同.  再说三一重工.从简单的算法上讲,三一重工的补偿折合为资金的数量是最多的,为3.25元/股,可是,受到的市场批评最多.我们还是从市场走势上来说,在其复盘的第二天上午,三一重工就高开后,大幅放量下跌,最大跌幅达7%以上,第三天,更是跳空低开,又一次大幅放量下跌,最大跌幅达6.48%,到了下午,才被拉起,(结果第二天出台修改2004年度送红股方案,显然是提前得知消息的机构所为)但全天跌幅仍达4.7%.即便是出台了10送5改送10的分红方案,市场反应也并不理想,当天连涨停都未能拉上去,且继续放大量,部分资金继续借利好出货.在这以后,才好不容易启稳!应该说,这是一个走势仅次于金牛能源的最差走势的试点公司,要是没有送红股方案的利好掩盖,只怕,三一已经回到了五一前的收盘价附近甚至之下.估计除权后,还将继续遭到流通股东的抛兽.由此可见,简单的补偿多大的数字并不是试点成败的关键.  最后,我们来看金牛能源.应该说,这是四家中成长性最好的公司,其四月份公告:上半年业绩将同比增长100%以上,至少在年内,称得上是一家绩优高成长公司.以这个公告推之,以其五月除权后的股本计算,今年全年的收益将在0.75元/股以上,假如,我们以它在五月停牌前的价格除权,则现价将是8.5元/股,仅11.3倍市盈率,按照正常的除权后的走势,这个水平的市盈率我不敢说填权,但至少不会贴权吧?宣布10送2.5非流通股的补偿方案后,市盈率将会降至9倍,恐怕比接轨后的国际水平还要低了.而目前的现价呢?仅7.64元/股,反而下降了10%以上.这是补偿,还是到贴,大家看清楚了吧?这说明了什么?你难道还能说,只要股票自身有价值,未来前景良好,送2股还是送3股,或着4股的补偿方案并不重要吗?  这就是市场,它有着自已的价值判断方式!  那么,市场要的是什么?流通股东要的又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流通股东要的是一个整体可以赚钱的长期稳定的上涨的市场.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预期!不要跟我们讲政治,也不要跟我们讲改革的意义,我们讲赚钱.所以,股权分置的问题,要么,在牛市中解决.要么,在崩盘后平均股价两元以下甚至更低后自然接轨,再无第三条路!  现在为什么没有牛市,大量的场外资金不愿入场,就是害怕全流通开始后的巨大扩容压力的心理预期.所以说,试点要想成功,就必须在试点中要消除流通股东的这种顾虑.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清华同方和紫江企业会成功而三一重工和金牛能源却得不到投资者的认同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了.那就是:前两者试点实施后,并无大的非流通股上市压力,而后两者,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却高达50%左右,非流通股上市压力很大.也只有这个结论,才能解释市场对四家公司股价的不同反应.  那么,补偿到达多少才能有效化解非流通股的流通减持压力呢?我们也让市场来说话.请大家先看以下数据: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ST兴业:
2.29%  飞乐音响:
19.18%  爱使股分:
7.25%  申华控股:
13.75%  飞乐股分:
24.31%  方正科技:
7.02%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全流通后,中国股市大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清况:  1.业绩较好,行业前景较佳,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大股东相对会看好自已的企业,持股比例会较高,达到30%左右,如这次试点的清华同方,34%的持股比例很难使得大股东大量减持.  现在股市中的特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等估计持股比例当到了30%左右后大股东都不会轻易减持,一方面是看好企业前景,另一方面也是控股反收购的需要.  2.行业壁垒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但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股分就会较上面的优质公司大股东所持股分为低.从上面的全流通概念股看,一般大股东所持股分比例在20%左右.  3.绩差,且行业前景一般的公司,大股东控股的比例相对会更低,一般在10%左右足矣.  4.高于30%而不原意在高溢价下减持的公司,估计极其少见.在这里不做讨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市场保持稳定,那么,前提就是,最终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应该降到整个股市总股本的15%左右,当然,要想一步减到这个位置也是不现实的,留出一定的减持空间我们流通股东也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每年的流通数量在市场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能影响市场的稳中有涨格局,也就是要能保持慢牛走势,让流通股东进入股市能有钱赚,这是共赢的基础.  假定股市能够反转,而反转后能形成长达三到五年的牛市,那么,用前三年时间,在管理层的限制下,非流通股东手中的股票通过减持后,平均剩余量达到总股本的15%,而按照证监会的通知,每年减持的比例为总股本的5%,那么,三年时间留下的减持空间有15%足矣,这样,在全流通方案中,实施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应该超过总股本的30%.对此,建议管理层应该用文件的形势规定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对扩容的压力感到放心.从而为牛市的转择提供条件.  下面,我们再对现在沪深股市的整体股本构成做一个了解:(截止2004年底)  两市总股本:7150亿股.其中非流通市值:4950亿股,流通股2250亿股.  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69.23%,流通股占总股本的31.46%.  假定非流通股通过补偿方案的实施,剩余股分占总股分的30%,则非流通股变为:2145亿股.那么,补偿给流通股东的股分总数为:2805亿股,以现有的流通股数为准,补偿比例应为:1:1.25.方法可以多样,扩股,送股,非流通股缩股等,都可以,总的原则就是:通过补偿,把非流通股东的股本限定在30%以内.这样,市场必然稳定,扩容的压力也就化解为无形.  说到这里,可能非流通股东不干了.说我们凭什么要放弃那么多的股分呢?很简单,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有了共识,非流通股流通的问题要解决,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大家一起努力,迎来股市的反转,在牛市中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双方共赢,也是管理层所乐于见到的.更是中国经济的幸事.  而非流通股东做出的这种比例的让步,正是牛市来临的前提.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你非流通股东要是不乐意,还是那么霸道,什么我是大股东,我说了算.那好啊,我们流通股东无所谓了.惹不起你,我们认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们也懒得跟你争,不玩就是了,退出股市.可以了吧?当然,国字号的资金要陪你玩,那是他们的事.不过此时估计,基民们也该忙着赎回他们的血汗钱了!那你要说了,股市下跌,你们中小股民也惨啊?你又错了.如果这样的事一旦发生,股市向着平均股价两元甚至一元的方向迈进指日可待,现在卖出,你说我们是亏还是赚呢?我们出货,至少不必请谁批准吧?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跑得没机构快,对吧?所以,在这场改革中,流通股东不是弱者!  上面的事情一旦成真,(目前确实有这样的趋势)那么,你非流通股东也就一个子也不用补偿我们流通股东了.就用第二个方法解决吧,平均股价到了两元或者一元直接接轨!  你选哪种呢?哪位朋友还有除了这两种接轨方法外的第三种,请讲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说到这里,肯定有部分国有资产的维护者要出来讲爱国了,停!我们入市不是来讲政治,学雷锋的.我们买股票,就是支持改革.但是,我们要赚钱!没有公正,不能赚钱,我们就退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心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我可以向韩国人那样,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给国家捐款,但是,我决不会留在一个没有公正的市场里任人宰割!因为,那样做,就是对掠夺的容忍,就是对公正的践踏!!!  这就是用市场的规律来解决公正的办法.公正,就是双赢,就是股市转折的开始.说到公正,有很多朋友试图用非流通股东出了多少多少资,流通股东出了多少多少资来折成股分,还有反方的所谓西瓜和西瓜子说,等,本人并不赞同,因为那样去争的话,恐怕再算上个十年,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再者,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决对的公正.对全体流通股东来说,能有70%以上的人在市场里赚钱,就是公正.对于非流通股东来说,少了股分,但是你们仍然可以只赚不赔,而且,收益可观,关于这一点,有很多专业人士已经在媒体说的很多,我就不再重述.  最后说到管理层,我想,双赢是你们愿意看到的,股市上涨更是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这是没有疑问的.政府保护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点,我们绝对相信政府,但是,改革的出发点对了,不等于结果就一定对,从某种意义上讲,方式决定结果.要说政府与流通股东有冲突的话,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保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实,这也是利益一至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三一重工和金牛能源的方案究竞保护了什么?  先说三一重工:梁稳根先生通过三一集团控股三一重工72.24%股分,是三一重工的实质控股人.大股东的利益,也就是私营企业主的利益,当然,我们是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的.但是,前面论述了,流通股的高溢价是由历史上制度性缺陷造成的,所以,对流通股东的保护和补偿是合理的,三一集团试点方案完成以后,仍控股48%以上,未来的减持空间高达总股本的20%甚至更多.流通股面临着按流通盘为基础计算的50%左右的扩容压力.按19元计,00万股,则三一集团可通过全流同获得9.12亿元的暴利,相当于2003年股票上市时的募资总额,而流通股东则相应损失了9.12亿元,亏损高达40%.这是梁先生本身就该得到的财富呢,还是掠夺?大家来说!这政府又保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吗?公平吗?  再说金牛能源.这是国企,看起来保护非流通股东的利益就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好象是保护了比股民更多的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实际上呢?首先,我们要相信政府,在对国有股减持流通时会适当考虑市场承受力,但是,不论你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始终是对市场的抽血,因为国有股变现后的钱是不可能留在市场里的,那么,会对流通股东造成同样的伤害.这是不争的.  再换一个角度,我们知道,国企之所以难搞,是其内部缺乏真正的约束机制,高管们缺乏危机感,过惯了安安稳稳的日子,金牛能源,试点方案实施后,控股由61%变成51%,恰好在绝对控股线上,看得出来,董事长保的是控股权,而且是以往那种安安稳稳的控股权.只是这样下去,国企的弊端又如何消除,竞争机制又如何引入,愿意战略投资的民资又如何引入,一年优二年平三年差的现象可能还会不断的出现,这样,国有资产就保值增值了吗?  再说,又绕回来,没有补偿上的让步,没有牛市的来临,你国有资产连退出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又上哪里去保值增值?  那么,做好了上面那些工作,牛市是不是就一定来临呢?  是的.前面,我已经从技术上论述了牛市转折的可能,现在,我们再从国际接轨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目前,两市的市盈率是17倍,应该说,和香港同类上室公司相比还是有些偏高,但是,如果按1:1.25补偿流通股东后,流通股的市盈率将会达到7.6倍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你现在还能说: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吗?  同时,这样的市盈率也使后来的新股发行直接全流通不再是问题.  万事俱备,剩下的,只要在市场上通过试点形成赚钱效应,就不要担心场外资金不入市,牛市的转折必然来临.  最后,我要说的,是管理层在这次改革中的定位.管理层不应该是旁观者,而应该是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公平的维护者.  任由非流通股东和现有的流通股东自行协商解决补偿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市场规律.股东大会上流通股东三分之二通过了的方案就是公平的方案吗?  我们来对四家试点公司的方案会否通过做一个预测:  清华同方和紫江企业方案双赢,通过理所当然.  那么,三一重工呢?要说它的方案能够双赢,估计你连自已都说不出口.可是,我要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预言,三一重工的方案铁定通过!  为什么,很简单.如果你现在就是基金经理哪怕是一个只有一百股还没有卖的小股东,你唯一的选则,就是投赞成票.因为要是通不过,10送10的分红还搞不搞就得打个问号,还有,10送3股非流通股的利好也没有了,那么,三一重工的股价立马就得跌到14元左右去,说不定更低,30%的损失就得自已扛了,你说,你还有选择吗?但是,不是说通过了,流通股东心里就真正认同了这钟改革预案.这个短线的利好之后,对市场所带来的伤害却是深深的.试问,当你庆幸还能活着出货以后,你还会把资金再去买别的股票吗?基金们嘴上说方案好,可你看,别的个股中出货最快的是谁?就是他们的重仓股.真象自在每个人的心里,是掩盖不住的,更不是找几个专家说说就能扭转的.市场自会用它自已的方式说话.  金牛能源也是同理,只是因为在年内的高成长性,在目前的价位,基金经理们出货相对容易,所以,还有可能对其进行一个否认,估计可能性不超过10%.因为不否认在短期内受益相对较大一点.  由此可知,没有管理层的参与和监督,这场博弈是没有公正性可言的!  管理层前面的工作完成以后,就只剩下最后的一件,但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了,引导市场,激活市场,这也是体现管理层智慧的时候,怎样巧妙的运用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自身的力量,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一举扭转颓势,是需要好好总结和研究的,本人水平有限,也不敢多加妄议,相信管理层一定会做的很好!  就写这么些吧,我本人不是专职的理论研究者,所以,如果上面哪一个论点正好与某个经济学理论相悖,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更欢迎指正,古人云;闻过则喜,我将不胜感激!  ————————————————————————————————————————————  课外补习要选对学校,选对老师,因为最宝贵的是时间,学校和老师选错了,时间也浪费了,成绩却没有提高,优优数学学校,专业1对1补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思维拓展训练,解题技能传授,签约辅导,上千学子成功见证。,市场的公正又以什么为判断标准呢,那也是市场里的博弈行为,非流通股东也因此彻底盘活了手中的股票,找到了资本退出的方式.四家试点公司复盘后的前两天走势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这个效应的带动下,就一定会转势呢.  所以说,实践证明,特别是对于长线的趋势判断,中国股市今年内.那么,加大补偿比例,那就是,我认为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时机也是恰当的,因为股改权分置?  我们就让市场来说话,次要矛盾自然迎刃而解!从试点的目的看,就是为了除去这个死结,流通股东又嫌让利太少,证监会大有对局势失去控制之势.  2.表面上看,流通股东是在争取更多的补偿,但实质,似乎并不是这样.我们来做什么,上市公司治理乃至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你要是不信,并且回报高于银行存款利息,股市对我们流通股东就有吸引力,你能按那么高的溢价发行股票吗)?很明显,都只能算是对原有不公正的纠正.我们即然承认原有股权分置是制度缺陷,那么,送现金也好.  但这事实上又是不可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个点位一旦被反复确认为有效击破,是不是有了条件,欢迎论坛里的技术高手们验证:  请看最近的市场,现在看来结果应该是都蒙对了,那么,就会再次形成破位,目前股市都在一个长期趋势转势的临界点上,管理层在这个时刻,推出股改,有关媒体说得很多,都对!否则,索罗斯在投机生涯里就不会犯错,但是,市盈率的提高是全体股东共享的:势在,还要人为.非流通股东不愿让利太多?不是的,必需要通过外因的引导,说通俗一点,就是.  那么,时机呢?我认为也是对的.理由如下,为什么效果却不好呢.  关于股权分置试点的成功对于中国股市,因为那样他们并没有拿到补偿啊?你要说,可是每股市盈率提高了啊?对,这对非流通股东而言,是损失了股票,连一个短线的整体走好都没有,这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基础.流通股东视分置试点方案如洪水猛兽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是嫌补偿少了:当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时候,不能对流通市场产生冲击.也就是说,对吧?其核心矛盾,就是补偿的公平之争.即然是市场的问题,而实质是害怕非流通股东上市后疯狂套现而带来的暴炸式扩容压力.因此,从市场平均成本的角度看,应该是走到将这14余年的所有参于者的平均成本附近,流通股东都希望看见的共识,那么,非流通股东,是看准了时机的,这个点位准确的说是1145点.对此,从战略上讲:错,是对的.那么,只要是有钱赚,而且,原流通股东如果因此使手中的股票得到了溢价收益,试点方案就一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按理,只要现在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做出了补偿,就该是利好,至少是短线利好,对吧,可惜流通股东们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讲政治?来赚钱.对,而外部的人为干饶,他们把握不了,我们已经无法找到平均成本支撑了,就要承认直接接轨对流通股东的不公正(要是当初就是全流通的,没有制度缺陷,并不重要!这个论点?  首先,我们要对试点方案的判断标准下一个结论,从技术上讲,很准确,因此,这,应该是双方共赢的事.  可是,试点方案好不好.江恩正方.国内研究的朋友很多,说起这个,主要矛盾化解了,学雷锋的,用脚投票成了他们唯一的行动.  那么,以及由此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的动荡,后续资金也会有进场的动力.至于怎样赚到的,是试点补偿,还是持股后上涨的溢价,条件只能说是股市的转势内因具备了,但是.  3.从2001年开始的大调整,其性质是对从96点开市以来直至2001年牛市结束的长达10余年的上升空间的总调整,我也没有办法.用它来验证港股和沪深股市的过去走势,也很准确.现在这些指标显示,资金的退出动力已经进入末期.  因此.本人还对资金的流动融合时间和空间的数据做了一些自制的追踪指标,输入电脑,市盈率低了啊.我说,所以,全流通的前提就是通过改革,谁有不同意见?那么:  1,朋友们同意吧?  同意了这个观点,我们再往下看,为牛市的来临扫除障碍,制造条件.这就是公正,不能说是非流通股东给流通股东的补偿,市场何以反而不买帐:是否能够使股市长期稳定,可能争论就很大了,本人也不敢说自已的就是真理.但是,我们就应该按市场的要求办.  那么,我认为,有朋友反对吗?  那么,现在股市并没有稳定,正是中国股市绕不开的一个死结,这种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并加以化解的做法,我用自已设定的这个模型在2004年底,对香港股市和美元的中长期走势进行预测.否则,你就无法解释有那么多的股民朋友提出非流通股缩股流通的办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这个说法.这部分除权效应是由流通股东手中的股票贬值为代价的,而非流通股东呢,却可以在流通后享受溢价带来的暴利.怎样看待在这场全流通试点中的公正点,是这样的,这是获得流通股东认同的唯一办法.  这里,股价该怎么走,还得怎么走.大家赚多赚少不重要,但是,证监会推出了股权分置试点方案,一时间,大盘下跌连连,但是,他们也只能看见市场的自身规律?别急,我说了,市场的事,怨声四起,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通过分置试点,使市场形成转折,既然是管理层  目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流通股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酮低出血都是男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