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总跟中美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过不去

为什么美国全力遏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_中国重工(601989)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为什么美国全力遏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
一、能源安全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如果有人问,美国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恐怖主义,有人会说中国,有人会说俄罗斯。依照美国自己的说法,恐怖主义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但是,再问深一层,为什么恐怖主义会被美国认为是最大的威胁?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的能源安全。那么,能源和恐怖主义有什么关系?我们先说说能源。现有的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部分。美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大的国家,占了全球煤炭储量的27%,但消耗量只有17%,反观中国,煤炭储量只有全球的13%,而消耗量却高达40%。因此,美国关注的能源,主要是指石油和天然气。而这两种又往往是伴生的,所以,我们以石油为主来谈谈能源的问题。北美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15%左右,但北美地区的消耗的石油比例占全球的25%。而全球30%的石油产量在中东,更让美国垂涎的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了全球石油储量的70%,而中东自己的石油消耗只占了全球的8%左右。因此,中东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其它的石油输出地区还包括里海地区、墨西哥湾和委内瑞拉等南美地区。因此,如果不能控制中东地区,对美国来说,“能源独立”就是一句空谈。控制中东地区,就成为了美国为了保证能源安全的必然手段。在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美国采取了军事加政治干预的方式来谋求控制石油。从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禁运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长期的军事存在,无论是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中东战争,还是对两伊战争的介入,以及1990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都是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现在,可以说说能源和恐怖主义有什么关系了。世界上的恐怖主义组织有很多,过去的爱尔兰红色旅,西班牙的埃塔,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他们所做过的事件虽然没有基地攻击美国世贸中心那么大的规模,但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比基地组织小。但美国对上述这些恐怖组织却最多只是由中情局进行一些活动,从来没有派出军队到爱尔兰、西班牙和日本去进行反恐战争。因为,这些组织没有威胁到美国的能源安全。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给美国进入中东地区一个极佳的借口。“911”之后,美国立即宣布恐怖主义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当年就对阿富汗出了兵,次年进入巴基斯坦,2003年进攻伊拉克,打响了第二次海湾战争。在控制波斯湾的同时,还控制了中东到印度洋的第二陆地通道。同时,美国积极对苏丹实现分裂政策,在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叙利亚等产油国煽动暴乱,对现政权进行颠覆,最近又借IS组织开始再次出兵伊拉克,等等。可以说,只要中东出现恐怖活动,美国就积极异常。而其它地区的恐怖主义,美国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动动嘴皮子。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已经死亡了上万人,乌克兰政府也声明那里是恐怖主义,美国却一直按兵不动,只是嘴巴上说说,这不是因为害怕俄罗斯,而是因为那里没有石油。美国国内有“流血换石油”的说法,指的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所有的军事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自身以及盟国的石油供应,并进而控制全球的经济。所以,反对恐怖主义是幌子,控制能源才是真实的原因。美国的“能源安全”,不仅仅是保障自己的石油供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就是控制世界的石油供应,以达到控制世界经济的目的。看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不仅在中东等石油输出国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而且在石油运输的关键地点也同样保持着强大的军事控制。例如,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里海,黑海等等。这些地方,都是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只要保持了对石油产地和石油运输航道的控制,美国就能够控制世界的能源,也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经济。而且,美国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这种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能够屡屡通过油价的操纵,实现自己的地缘政治目标,适时地打击俄罗斯、中国等潜在的对手,甚至连带敲打一下欧盟这个自己的伙伴。能源安全,在美国所有的地缘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中,占据了最大比例的动机考量。美国是把对能源安全的影响,来作为衡量自己所面临威胁的依据的。二、美国压低油价以打压俄罗斯和欧佩克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导致石油价格猛升,到2008年达到了147美元/桶的价格高位。在这种石油的高价下,加上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美国的油气产量大大增加,对海外的石油需求依赖显著减小。因此,奥巴马政府逐步宣布从中东撤军,同时,美国“重返”亚太,实行“亚太再平衡”,似乎石油问题已经不再是美国的问题,而不断崛起的中国成了他们新的对手。但是,持续的石油高价在使得美国的页岩油气在世界上出尽风头的同时,也引起了欧佩克国家的注意。因为,页岩油气使得美国的石油“可采储量”和产量都大大提高,从而,美国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减轻,开始改变世界石油供应的格局,这使得欧佩克国家感到缺乏安全感,于是开始策划让石油价格下跌。因为页岩油气的成本比常规油气成本高,只有当石油价格在60美元/桶以上时,页岩油气储藏才具备开采价值。石油价格提高给美国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俄罗斯从中获利并重新崛起,由于俄罗斯也是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而且输出规模仅次于沙特,油价上升给俄罗斯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俄罗斯近十年的迅速崛起,也让美国惴惴不安。这不仅仅是地缘政治原因,还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于是,在欧佩克决定打压油价的同时,美国也决定对油价进行打压,以削弱甚至瘫痪俄罗斯的经济,搞垮这个过去冷战时期的唯一对手。欧佩克与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同时打压,形成了目前的石油价格连续下跌,从高位的147美元持续下跌到现在的接近40美元/桶的局面。但是,压低油价在帮助美国打压俄罗斯的同时,对美国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美国本身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价格下跌有助于降低美国的生产和消费成本,对美国的经济复苏有利。另一方面,在中东采油的石油公司不少是美国的公司,因此,石油价格下跌必然导致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受损;同时,美国刚刚开始自诩的页岩气技术在现在的低价下,将被扼杀于摇篮之中。虽然如此,如果石油下跌能够使俄罗斯的崩溃,那么,美国也愿意承担自己的石油公司的利益受损。美国就是在这种矛盾和纠结的心理下,进行石油价格的打压的。三、美国重返亚太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的能源输入通道但是,如果说石油价格下跌对美国是双刃剑的话,那么,对中国则完全是好事。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到2014年,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因此,石油价格下跌,对中国是纯粹的好事。加上现在中国手中的丰富的外汇储备,在低价下大量进口石油,实现“美元换石油”,可以同时达到减持中国手中过多的美国国债的目的。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使得中俄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在签定石油天然气采购合约和东西部石油管道,决定以卢布结算,不仅让中国趁着石油低价时期从俄罗斯获得了大量的廉价石油,也使得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效果大打折扣。更早些,在伊拉克,在苏丹,中国的石油公司不惧战火,与当地政府和人民合作,开采石油,并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在里海地区,中国与伊朗、土库曼斯坦合作开发油田,并修建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并在沿线的哈萨克斯坦设立炼油厂,保障沿线国家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保障中国输油管道的畅通。中国政府为了保障自己的石油供应,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这是因为中国自身的能源匮乏、和能源需求大幅上升两个原因同时导致的。美国看到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软肋。应当说,他们在多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才会宣布“重返亚太”。美国在新加坡樟宜加强军事存在,为了控制中国从中东的石油输入,在菲律宾的苏比克重建军事基地,加强关岛基地的军事装备,为了控制中国从印尼乃至澳大利亚的煤炭和矿石输入。可以说,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所有军事布局,都是为了控制中国的能源输入通道。只要能够扼住中国的能源进口,美国就能够扼住中国经济的咽喉。但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密切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重返亚太”的努力。所以,美国试图通过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来激怒俄罗斯,从而找到借口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甚至使俄罗斯崩溃,美国很希望1990年的苏联解体的场景在今天的俄罗斯重演。但俄罗斯的强硬不屈,中俄之间的特殊的比联盟还紧密的不结盟的关系,上合组织的齐心协力,让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十分不顺利。中国与俄罗斯的靠近,对中东的石油需求减小,对美元国债的减持,中国从石油低价中获利,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所有这些,都让美国惴惴不安。这些情形,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剧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这导致了这些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以中国为例,从2000年开始,中国迅速成为了一个不断城市化的工业强国,大力建设公路、铁路、高楼、机场发电厂,雨后春笋般地新城区和工业开发区不断产生,2000年到2008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了一倍,2013年再增加50%;而中国的乘用车销量在2011年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后,2014年已经突破了2000万元的关口。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能源消费需求的巨幅增加。虽然中国在不断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单位GDP产值的能源消耗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些努力依然阻挡不了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增加,因此,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不仅中国,印度、巴西也是这样的情况。还有非洲和南美的众多的国家,这些国家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需要更多的能源。但是,按照现在的能源格局,不仅能源的供应会十分紧张,而且,地球的环境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消耗所带来的污染。中国的雾霾已经表明,中国的环境对于能源的承受,已经接近极限。这种情况不仅仅在中国存在,如果印度、南非、巴西等国及南美和非洲也寻求工业化,那么,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换句话说,地球也接近了自己的承受极限。从2012年起,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中就已经有50%以上需要进口,如果没有什么新变化的话,中国的石油进口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加。这种现象,除了需求增加外,还因为中国国内的石油越来越少。最典型例子是大庆油田。在2000年,大庆还基本能勉强维持5000万吨的年产量,但2014年,年产量仅能维持在3200万吨,而且,大庆油田的产液量中,只有2%是原油,98%是人们注入地下的水。这样的油田在其它国家,早已经被列入了“不具开采价值”的级别。但在中国,还是最重要的油田之一。这从反面说明,中国石油的局面多么严峻。可以说,能源安全,不仅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而且,中国在能源方面面临的局势,比美国要险峻得多。五、中国能源问题的三个解决途径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能源问题,有三个途径:第一,通过各种经济、外交、政治和军事手段,在全世界加强能源力度,以保障中国的能源需求;第二,提高能效,减少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第三,积极发展新能源,尽快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这三种手段,目前中国政府都在积极进行着。与俄罗斯的合作,上合组织的合作,金砖五国的合作,亚投行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能源供应地;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路一带,实际上就是为了保证中国的陆地和海上的能源运输航线。泰国的运河就是为了摆脱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而中国在厄瓜多尔的运河建成后,则将使得巴拿马运河彻底失去战略意义,使得美国在巴拿马长达一个世纪的苦心经营化为乌有。在开辟能源供应渠道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对现有的能源和工业提出了严厉的能效提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能源强度(单位产值的能耗)已经比2006年下降了30%以上,但依然比美国高出4倍,甚至比印度还高70%。这说明,中国的能效提高还有空间。但是,即便中国的能源强度达到与美国和日本相同的程度,中国的能源需求依然会迅速增加。也就是说,但从保证能源供应和能效提高两方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大的局面。除了能源供应的问题外,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目前已经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目前遍布中国的长时间的雾霾状况表明,中国的环境对于能源的承受力已经接近极限。因此,只有第三种途径,也就是积极发展新能源,才是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的唯一的长期有效的途径。六、中国光伏产业崛起动摇美国对中国的能源控制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我国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产量从2008年起就异军突起,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从2005年德国开始对光伏进行度电补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年产量几乎从零起步,到2014年,中国光伏产量已经达到30GW,保持着在全球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5年到2012年间,美国和欧洲政府对于光伏发电的补贴,通过采购中国的光伏组件,至少有一半进入了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口袋。在这段时间,美国和欧洲的光伏制造企业被中国的光伏企业挤压得毫无生存空间,数百家光伏企业接连倒闭。风电企业的情况也类似。但是,这还不是美国和欧洲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和风电企业进行“双反”的真正理由。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除了清洁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随处可得。这种能源不像石油那样70%集中在中东,美国只要控制了中东就控制了世界。而光伏和风力发电具有地域分布的平均性。虽然不同地方的风力大小有区别,日照强度有区别,但理论上,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光伏作为能源。即便是在北极,只要是白天,光伏一样可以采用。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光伏的应用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比例,比如占到了现有能源消耗量的20~30%之间,中国对于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将大大下降。而如果可再生能源站到了能源总消耗量的50%的话,中国几乎可以完全摆脱石油进口的局面。那样,美国所谓的“亚太在平衡”战略,美国在中东的布局,对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将完全彻底地失去意义。虽然现在中国的风力、光伏和生物质能的装机容量才100GW,也就是一亿千瓦,占中国能源总消费的8%左右,但是,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的总装机将超过250GW,即2.5亿千瓦,预计将超过届时中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20%。要知道,那仅仅是五年之后就将发生的。届时,中国的石油需求将比现在减少30%以上,也就意味着中国进口石油的需求将减少60%。这样的话,仅俄罗斯和里海的石油就可以完全满足中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届时,美国对于中国的能源控制,将彻底失去意义。这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七、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影响美国自身的能源安全让美国更为担心的是,中国的光伏企业在这不到十年的短短时间内,就已经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除了成本低廉外,中国光伏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并不逊色于美国本土的产品。而且,中国的大型光伏企业,在鼎盛时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而不少企业虽然投入的研发资金比美国的同行少很多,但获得的成果却丝毫不逊色,不少技术都处于领先的势头。这样的情形如果发展下去,不仅中国自己将实现能源自给,也就是所谓“能源独立”,而且,会倒过来造成美国的能源会对中国企业产生依赖效应。目前,美国对中国光伏的“双反”就遭到了美国包括众多太阳能用户的“低价太阳能联盟”的反对,这意味着,美国光伏用户对于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依赖已经产生,如果美国政府不立刻断然采取措施阻止中国产品的进入的话,这种依赖将越来越严重。如果美国大部分的新能源都依赖中国的产品的话,那么,到时候才采取贸易禁运措施的话,伤害的就将不仅仅是美国的新能源用户,而是整个美国经济。此外,目前世界上除了中东、非洲和俄罗斯外,其它地区基本都是能源净进口地区,例如欧洲、南美、东南亚、东北亚等。目前,中国的光伏企业对于这些地区的市场渗透也十分深入。而这些地区的能源,现在基本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因此,中国的光伏企业如果这么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形成在这些地区从美国的“虎口”里夺食。虽然现在光伏等新能源的发电规模对美国还远远没有构成威胁,但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这些非美国的国家一旦对中国的光伏产品产生了依赖,到那个时候,局面恐怕就完全不是美国所能够控制的了。所以,无论是从美国自身的光伏制造业保护,从保持对中国的能源控制,从保持美国自己的能源独立,还是保持美国对世界的能源控制力,美国都必须在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之初,将中国光伏产业扼杀在摇篮里。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产业一反再反,穷追猛打,必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原因。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光伏制造企业,也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美国自己光伏产业,而是为了通过遏制中国的光伏产业,确保中国对于进口石油的需求,确保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国对于进口能源的需求,以确保美国用了半个多世纪建立起来的以石油控制世界的局面不被打破。这就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的多层次原因。(转帖)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史珺博士
《关于征求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意见的函》015-02-06 09:16:02来源: 能源局 我要分享 评论投稿订阅导读: 近日,能源局发布国能综新能〔2015〕51号《关于征求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意见的函》(征求意见稿)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以来,我国光伏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落后产能不能及时退出市场、光伏产业整体技术升级缓慢、先进技术产品缺乏市场支撑、光伏发电工程质量存在隐患等问题。为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挥市场对技术进步的引导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通过制定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不同发展阶段光伏技术和产品,采取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规范光伏发电的技术和质量管理,通过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加速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严格执行光伏产...
能源局再发力光伏 有形的手促使强者恒强 09:27:39来源: 世纪新能源网 作者:陈术子导读: 此次《意见》提出自2015年起,享受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和并网逆变器产品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相关指标要求。这完善了整个监管闭环,依靠补贴来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事件: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国能综新能[2015]51号,既《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意见的函》。  进一步完善产能监管闭环,补贴将与《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中条件挂钩  2013年针对产能过剩,工信部颁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标准进行了规范,对新进入企业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但是《条件》颁布以后,由于执法成本过高,所以低效组件依旧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此次《意见》提出自2015年起,享受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和并网逆变器产品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相关指标要求。这完善了整个监管闭环,依靠补贴来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实施“领跑者”专项计划将促使强者恒强  《意见》提出国家能源局每年安排专门...
2014年中国光伏市场到底是什么情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近日举办的“光伏行业发展与投资分析——2014年回顾与2015年展望”研讨会上透露,在面临海外“双反”的不利情况下,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仍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57%;硅片产量达到38GW,同比增长28%;电池片产量达到33GW,同比增长32%;组件产量达到35GW,同比增长27.2%。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光伏企业盈利了。“骨干企业毛利率多数回到两位数,企业经营状况得打明显好转。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企业进入全球前十,如多晶硅4家、硅片8家、电池片5-6家、组件5-6家,并且第一名均为我国企业。”随着市场回暖,我国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得到有效提高,盈利情况趋好,行业毛利率明显回升。  骨干企业出货量高、满产超产,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5%以上,毛利率超过20%。王勃华说。
SunPower又到买入时机了SunPower公司的Maxeon光伏电池,通过SunPower独特的全背极设计,可以获取更多的阳光,可以比传统技术多发超过50%的电。在SunPower公司一次与投资交流会议上,托马斯·h·沃纳-主席,公司首席执行官有这样精彩一段发言:“所以在中国的事情,真的,真的变的更好。我们——如你所知,我们有一个4家合资企业在内蒙古。我们在这里正在建设的项目并在另一个地区也已开始建设。我们的供应链正在完善。我们看到的是CCPV产品成本的降低比预期的还要低。所以从经济学理论来看——这些项目未来的经济潜力看起来比我们过去认为的更大。在短期内我们针对其中即将发电的一个项目会收集性能数据。C7系统我们几乎只关注中国因为它在中国有如此多的潜力。我们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一些项目的建设会真的,真的很精彩。我们也正在北美建设两个项目。几个已经在线我们也正在收集性能数据,我们也将在近期在美国建设21-megawatt项目。我们可能会做的是,首先,我将在分析师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但我们会把工作的重心大部分集中在中国。但是在今天我们将认真和分析师们探讨整个产品线...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记住华为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002129中环股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所建造光伏电站拥有的高效电池 低倍聚光技术 全背极技术再加上中环股份的CFZ核心技术,和美国SunPower公司强强联手使得先进技术与中国低成本制造,这个能够与传统能源竞争的0.4元 /度电成本成为现实,也将使人类梦想的“让蓝天代替煤”成为现实。在不远的将来这个0.4元/度电成本数据将会得到初步证实,24.5%的光电转换效率和0.4元/度电成本所公告的数据将会是能源和光伏领域颠覆性的案例。中环三期人员招聘基本完成(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网站),1万吨单晶硅项目包括半导体级单晶硅、CFZ多晶硅棒和太阳能单晶硅3个产品产能即将投产。“CFZ是我们在全球拥有专利的技术,其不同点是做出来的...
玉柱等资本大鳄争入光伏电站领域,说明光伏电站值得投资。注:1GW=1000MW=100万千瓦,1GW光伏发电站造价约90亿元。2014年7月绿巨人成立,由史玉柱个人投资。大约半年的时间内,绿巨人投资了3个电站,全部设立在内蒙古,准备百亿资金投资电站。日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正式揭牌, 日,在宁夏举行了200MW光伏建设项目开工典礼,总投资约17.3亿元,该项目也是2014年8月中民投与宁夏签署涉及500亿元光伏产业投资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率先动工的项目。中民投在光伏板块已经有可量化的投资进度和五年目标,“2015年完成全国布局,实现累计装机容量2GW,五年内投资1500亿元”2014年9月,恒大高调对外界表示,集团将在张家口投资约900亿,拟建设92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未来三年内投资建设6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厂项目、20万千瓦工业园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农业项目。日,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开新能源)正式成立,注册资本9.85亿元人民币,主要股东分别为:国开、大摩、...
光伏大佬李河君超过马云成为首富!网易日03:14截至日收盘,中国光伏企业汉能膜暴涨10.36%,收报3.73元,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币,这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价起码抬高至20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使其一举超越马云,重登中国首富宝座。去年11月正式开通以来,受到了内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汉能膜发电集团(年从不到0.2元涨到日收盘报4.420元,涨幅惊人。两年涨22倍!中环股份(002129)能成为光伏电站行业的APPLE吗?中环股份涨幅将会超越汉能!中环股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所建造光伏电站拥有的高效电池 低倍聚光技术 全背极技术再加上中环股份的CFZ核心技术,和美国SunPower公司强强联手使得先进技术与中国低成本制造,这个能够与传统能源竞争的0.4元 /度电成本成为现实,也将使人类梦想的“让蓝天代替煤”成为现实。在不远的将来这个0.4元/度电成本数据将会得到初步证实,24.5%的光电转换效率和0.4元/度电...
汉能再创新高,今天早上最高涨5%。
汉能膜发电涨势难歇 李河君身价继续攀高中金在线日 06:33在港交所挂牌的光伏企业汉能膜发电(00566.HK)10日收涨4.99%至4.42港元,总市值为1840.82亿港元。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经高达57.3%。自去年12月以来,汉能膜发电累计涨幅高达128%,去年全年该股累计上涨255%。不久前刚刚被胡润研究院预计为中国内地首富的汉能膜发电最大股东、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的身价继续攀高。根据港交所最新披露数据,李河君在汉能膜发电的持股比例为80.75%,持股数约为336亿股,以10日收盘价计算,李河君持有汉能膜发电股份的总市值约为1485亿港元,这还未计入李河君持有的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胡润研究院本月3日发布的《2015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富豪榜单显示,李河君以1600亿元人民币财富超过马云,成为16年来第12位中国内地首富。榜单称,截至1月27日收盘,汉能膜发电收报3.73港元,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元,李河君持有该股总市值约为1242亿港元。若李河君在汉能膜发电的所持股份数量未发生变化,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由于汉能膜发电...
苹果斥巨资建太阳能电厂 市值首超7000亿美元 10:10:37来源: 腾讯科技作者:悦潼2月11日,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今天在参加高盛集团科技与互联网大会上宣布,该公司正斥资8.5亿美元,以此在旧金山南京的蒙特雷(Monterey)打造一座巨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厂。与此同时,在周二的美国股市常规交易中,苹果股价一度创下新高纪录,而且苹果当日收盘股价也创下史上最高收盘纪录,并由此拉动了苹果市值首次超过了7000亿美元。  苹果的这座巨型太阳能发电厂占地1300英亩。库克声称,这座发电厂将能够为该公司当前正在Cupertino地区修建的新工作园区提供足量的电力支持,而且还将同时能够为苹果在加州的总部、所有办事处及商店提供足量的电力支持。库克还声称,从长期来看,拟新建的这座巨型太阳能发电厂将为苹果公司节省大量的能源成本。  库克还开玩笑称,他意识他是在参加一个金融会议,但他认为,苹果必须帮助社会,这才是苹果公司的最高目标。库克对投资者称:“我们能够继续从事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情,对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苹果公司宣布斥资8.5亿美元,从第一太阳能公司位于加州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购买130兆瓦电力,这成为美国太阳能行业到目前为止获得的最大企业用户订单。苹果公司的一举一动,历来能引起A股市场上相关股票出现异动。而近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在政策上也屡获“红包”,更为相关个股的表现提供了支撑。重磅新政陆续出台据报道,苹果与第一太阳能签订的这份用电协议为期25年,由后者位于加州中部的一个即将建设的项目提供电力。这些电力将服务于苹果位于加州的总部、所有办事处和零售店,以及正在Cupertino地区修建的新工作园区。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长期来看这笔投资将为苹果带来巨大的能源成本节省。这将是苹果投资打造的第四家电厂,其他三个分别位于北加州和内华达州。而在本月初,苹果刚刚宣布计划未来十年投资20亿美元,将破产蓝宝石供应商GTAT的工厂改造为数据中心,并计划修建一个太阳能电厂为该数据中心提供70兆瓦的电力。在中国,去年底,工信部出台了利好光伏行业的重磅新政—《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提出要加速光伏产业机构调整,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到201...
今晚美中概光伏股开盘全线大涨,阿特斯现时领涨8%,中电光伏5%,中电光伏今月涨了70%。进入新浪财经行情中心可看即时行情。
美国中概光伏股昨夜(25日)又大涨,中电光伏涨13%,中电光伏今月涨了83%。现时中电光伏涨7%。今天中小板光伏电站股公布业绩快报,中利科技利润增幅领头。中利科技(002309):总股本:5.68亿;营收98.2亿比上年增21.68%;归上市公司利润3.5亿,比上年增102.32%,每股0.64元。中环股份(002129):总股本:10.4亿;营收47.8亿比上年增28.40%;归上市公司利润1.32亿,比上年增84.43%,每股0.14元。森源电气(002358):总股本:3.98亿;营收22.7亿比上年增72.38%;归上市公司利润3.77亿,比上年增45.04%,每股0.97元。亚玛顿(002623): 总股本:1.6亿;营收8.62亿比上年增22.91% ;归上市公司利润0.39亿,比上年下降-37.45% ,每股0.24元。江苏旷达(002516):总股本:2.65亿;营收20.9亿比上年增46.91%;归上市公司利润1.65亿,比上年增16.05% ,每股0.66元。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