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几2016年三次股灾时间,是怎么爆发的

A股近几次股灾,是怎么爆发的?
一回首,去年721行情启动之处近在眼前,是的,我们又老了一岁了。
市场从去年秋天朦胧期的犹豫中上涨,到冬季的券商股蓝筹及一路一带的估值修复,再到一季度的风格转换,小盘万物复苏,再到6月的股灾,我们一起经历过太多太多…
过往中的一再陈述已经不再具有多大的参考含义,最多只是不久的未来之后能够回想起的一份美好回忆而已,而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擦干眼泪继续卧倒或前行,因为,已经没有退路。
把最近2周时间的下跌定位于股灾是合适的。而股灾的发动人是人为造成的。近些年来,可类比的同级别下跌共3次:以史为鉴,参考其定性,对我们分析行情后市会有帮助。
“530”是指从日开始的沪深两市暴跌事件。直接导火索是日因突然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导致股市连续六天大跌,从4200点跌倒3400点,一片狼藉,新入市的散户割肉不已。很多个股直至后来的6000点以上都没有回到530前。530的暴跌前,市场一片莺歌燕舞,许多板块在短短的两个月左右时间里涨幅超过150%,一些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品种股价更是翻了几倍,大量投资者争相入市,市场投机气氛相当浓厚。众里寻股千百度,蓦然回首,刚抛的股票就涨停。 5月30日,财政部突然宣布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1‰调整为3‰。530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是:股票上涨过多是最大的利空,
2009年A股市场涅槃重生,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A股7各月时间从1800点攀升到3478,伴随着中国建筑的超级IPO的上市,最后8月份暴跌一个月后,小牛终结。回首09年,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为应对不确定国际金融危机终结,政府相继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支柱性产业获得政策重点支持。当年个股行情远胜指数,但板块轮动明显,后来随着产业振兴、区域振兴政策不断出台,物联网等题材不断加温,整个小牛行情真正意义上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才告一尾声。
2010年股市其实在延续09年小牛之后,趋势在真正意义上的逆转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其首日的3180点在过往4年后的去年底才再次见到,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市场在下跌过程中是对09年大跃进的矫正,无热点,无题材,杂乱无章,那年的市场不堪回首,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期,增速虽高,但结构性的变化已经显现,以前的重量级行业失去竞争力,传统行业的技术革新尚未开始,新兴行业不足以挑起大梁,所以就造成了在矫枉过正后的戴维斯双杀。加之市场解禁洪峰和政府换届等外在换届,整个估值体系的矫枉过正持续了两年之久。
我个人倾向第三种。
中国股市历来都是政策市,因为特殊的财税体制,年报,半年报做账等因素,市场临近点的资金面都比较紧张,而当流动性偏好转暖的时候,投资者有少有顾及基本面因素的考量。其实基本面与市场之间的确是存在差异的,市场实际的上涨只有基本面和流动性双推升后上涨的市场才为健康,估值伴随着价格双升,这里有个很简单的比喻:资金是水,政策是水龙头,股票是船,水涨才能船高。光有水龙头没有增量的水进来没用。而监管层在本轮市场下跌过程中起到了火上浇油的消极动作,管理层显然是过分的低估了高位去杠杆后所带来连锁的多米诺骨牌照应。市场本来比较担心融资盘平仓的压力及由此给市场情绪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周末央行降息和定向降准的消息继续传递宽松的信号,部分打消了对政策可能出现边际变化的担心,也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其作用在盘面中只显现了几分钟。融资盘的确对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监管层2000点时无顾忌杠杆对市场影响却在5000点大力抑制,而这正是人为导致的主因。
再说政策,这次超预期的货币政策所反映出的灵活性相比之前是实质性的转变,可能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思路是要稳定市场的宽松预期,双降措施的落地终结了前期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缩的担心,确立了在当前稳增长格局下货币政策取向依然宽松的信心,双降措施也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辅助地方债务臵换,从资金成本端角度降低融资成本以帮助实体经济的复苏。这无论是对实体经济还是对市场,是有利的。
市场需要政策组合拳以提振信心:
第一:减速IPO新股(大盘股最多一个月一次,)
第二:国家队全面进场。
因为本次市场下跌逻辑和以往并不同,杠杆下未来的牛市何去何从我们以后并不知,如管理层所期,慢牛行情贯穿全年,那么最少,未来我们从策略上应该要发生一些改变。
流动性边际改善信号确认,牛市尚未结束。
本轮市场牛市的确立性为改革。而这一逻辑在此前多年市场分析中并没有过。以资本市场带动实体经济增长这一管理层最高的顶层设计的逻辑并未改变。
主要思路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估值修复。这里包括银行业和地产行业,主要逻辑来自于清晰转型战略和优质资源的转型。
第二,改革包括国企改革,央企改革,上海国资改革,未来在市场调整接近尾声之后有可能先于指数企稳,
第三,创新,技术创新为本,发展创新为增长力。主要包括传媒,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
尾声:上述一切的前提都是生还者。。我的建议:分两块。第一种:带杠杆的,守住130%,底线如果破了不管以后有多大的反弹都无关了。第二种:不带杠杆的,就地卧倒。暂时认输,等待黎明。未来市场会出现风格转换。低估值蓝筹价值显现。市场调整从空间和时间上来看即将结束,未来大市有可能先带来报复性反弹或做W底为大概率。七月市场红盘概率大。
本话题在雪球有45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股灾爆发近一周年:A股投资者人均亏损46.65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 21世纪明天日报
  作者:飞笛资讯
  股灾爆发近一周年了,这一年A股怎么样了,股民们都还好吗?自股灾以来,上证指数跌幅为45.39%,深证成指跌幅为45.78%。根据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粗略计算,自股灾以来,A股持仓投资者人均亏损46.65万元。
  截至股灾前沪深两市上市A股总数为2880只,股灾以来跌幅达到或超过50%以上的股票有1100只,占比38%。
  股灾以来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
股灾以来股民活跃度骤降
  2015年6月股灾之后,新增投资者数和参与交易投资者数大幅下降,2015年4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为495万人,16年4月仅为155.12万人,参与交易者人数也从去年四月的3850万人下降到今年四月的2768.58万人。
  上证跌了45.39%,深证跌了45.78%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5月27日收盘,沪市总市值为24.0154万亿元,深市总市值为19.3148万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总市值43.3302万亿元;相比去年5月底66.8290万亿元的总市值,目前A股市值已经缩水23.4988万亿元,幅度为35.16%。
(责任编辑:杨明)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股灾爆发近一周年了,看看大A股变了多少
离2015年股灾日已将近1年了,今天小益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的牛市下的A股和如今的A股的天差地别,小益也只能感叹“人是物非”,股民还是那些股民,可A股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A股了。(关注微信公众号:益研究,第一时间获取股市动态)
1、股灾以来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
截至股灾前沪深两市上市A股总数为2880只,股灾以来跌幅达到或超过50%以上的股票有1100只,占比38%
2、股灾以来股民活跃度骤降
2015年6月股灾之后,新增投资者数和参与交易投资者数大幅下降;
2015年4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为495万人,16年4月仅为155.12万人,参与交易者人数也从去年四月的3850万人下降到今年四月的2768.58万人。
3、上证跌了45.39%,深证跌了45.78%
截止5月27日收盘,沪市总市值为24.0154万亿元,深市总市值为19.3148万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总市值43.3302万亿元;相比去年5月底66.8290万亿元的总市值,目前A股市值已经缩水23.4988万亿元,幅度为35.16%。
是不是很怀念股灾之前日赚千万的好日子呀?其实牛市终究会回来,咱还有翻身的机会。
(关注微信公众号:益研究,让小益每天为您服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同花顺旗下品牌
A股几次大跌 去散户化进程效果显著 60%股民不玩了 30%已卧倒!
  作者:牛熊君  雄安概念先抑后扬,把A股市场带成了狗,看着指数还在3000点上方,但实际上包括券商股在内的板块早就稀里哗啦,惨不忍睹。好久不闻熊声,但实际入熊已近两年。不闻,只是因为券商在2015年开张足够吃三年了。  牛熊交易室心血来潮,看看投资者都在干嘛呢?一叶知秋,下面这张表的三列数据可以透露很多问题。  表:2017年以来的投资者数据   自2017年春节首周参与交易投资者数据创出新低1186万新低后,相关数据竟然不再公布。牛熊交易室在A股市场做研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譬如2015年股灾爆发后,投资者年龄结构数据不再公布;投资者资产分布数据在2017年初停止更新。  回到上述三列数据。  A股从牛变熊之后,已经2300万的投资者不玩了!  下面这张图最能体现牛熊之变。股灾爆发前,日,有3588万投资者参与交易。股灾2.0结束后,只剩1912万投资者还在交易,不到3个月近1700万投资者休战。股灾3.0即熔断惨剧之后,更是只剩1356万投资者参与交易。  图1:2015年5月~2017年2月的参与投资者数量   待到2017年春节后首周只有1186万投资者参与交易,当然这个冰点数据有其客观原因,春节后首周只有一个交易日,很多投资者还沉浸在假期中。  参与交易投资者比例区间10%~40%  日,有3588万投资者参与交易,此时的投资者总数是8891万,也就是说占比40%;  而在日,1186万投资者参与交易,此时的投资者总数是11911万,占比9.96%。  持仓投资者占比40%,最高时48%  2017年春节后首周,持仓投资者占比41.92%,持仓比例最高是在2016年5月,占比48%。也就是说,2015年以来投资者持仓比例攀升,但一般持仓的也就在40%左右。  牛熊交易室总结一下,以2017年春节后首周节点统计,持仓的投资者占比40%,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占比10%。再颠倒下说,60%的投资者不玩了,还有30%卧倒了! 
同顺号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作者的发文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同顺号立场,作者需为自己账号的一切行为负责。
已有--个人赏过
A股指南针如何?打个分吧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 &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span class="sub-rq-num" id="atNum_关注人气
205文章数量
37604访问量
&&每日分析股市行情、提示热门个股、分享投资策略。助力你从入门到精通,开启股市财富盛宴!
24小时热文排行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内容或者商务合作请联系)
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盘点史上最严重的几次股灾 沪指曾开盘跌停_网易财经
盘点史上最严重的几次股灾 沪指曾开盘跌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美国股灾1929年大股灾日,星期四。灾难的发生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上午11点,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狂跌不止。自杀风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当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大之后,随即发生了的大萧条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1987年股灾日,黑色星期一,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再次下泻。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股灾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二、日本股灾1989年12月,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进入90年代,日本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连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三、1973年香港股灾1969年由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The&Far&East&Exchange&Limited),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1973年发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四、1990年台湾股灾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五、中国历史上两次股灾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综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次股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