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考试了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怎样对付开卷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该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的讨论
最近我们一些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是否该进行开卷考试进行了一些讨论,我在参与了讨论之后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开卷考试。开卷考试是指考生可以自由拿资料、课本参加考试。考生可以自由查看资料、课本,但是不可以互相商量答案而闭卷考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试模式是指。考生只可以独立完成试题,不可以看课本和资料,不可以与其他考生商量答案、传答案等。
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的优点是更具开放性,更加灵活,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而其缺点是容易造成考生对所掌握的知识不能牢记。
我的观点是应该开卷考试。
我们今天讨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该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这个问题,就需要根据马基这门课的特点来说。《概论》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这门课程是个理解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我们在掌握基本知识并深入理解后能灵活的运用。譬如经济学原理这些,若是开卷考试,就可以用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去做,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灵活分析写出自己的见解,更能够使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程。同时若是开卷考试的话可以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试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了,掌握了具体的方法,这种知识才是真正的学到了。若是运用闭卷考试可能就会对定义考的比较偏重一些,容易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学习这门课程的误区,到头来考完试之后可能没几年就会忘掉。还有种可能是学生为了应付闭卷考试就只顾背各种定义,及时背的十分熟也可能不会灵活运用,只会死搬硬套。当然我们不能否定闭卷考试的一些优点,闭卷考试可以使学生对定义牢记,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记得牢了,才能在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当然学校要是在这门课程上实行开卷考试了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因为开卷考试,教室的入座率会降低,学生没有压力,对知识的汲取量会减少等等。这确实是试行开卷考试的一些弊端。但任何决策的实施都会有相应的政策加以辅佐。如果试行开卷考试,学生老师和学校管理一方则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开卷考试给学生很大的弹性空间,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自觉能力。应该意识到即使结业课考试会开卷,研究生考试和一些专业等级考试依旧是闭卷考试。想拿等级证书想进研究生院深造,就得靠自觉性加强学习。而想本科毕业后就业的同学肩头的压力减少了,但切不可完全放松,因为开卷考试的题目不是书本题目的原版,再者考试时间是有限的,没有准备即使翻书也未必能找到答案。&
学校在试行开卷考试后,做出相应的政策上的改变。比如可以实行课堂点名制度,上课前班长核实到堂人数,上课做一些对应的训练和应用算为平时成绩。这样的政策其实现在在我们学校就一直在实行;再者限制开卷考试时学生只可带课本入场,答案书和参考资料不让带进考场,这样可以在利用开卷的好处又防止学生携带现成的答案;其次考试试卷也可以做相应的调整,降低原题在试卷上的出现率和避免出一些书本死板知识的考题等等。
所以在采用开卷考试并加之一系列配合方案的话,学生将会将这门课程学习的更加好。而不至于会说我们现在学的东西都是我们将来要忘记的东西。这门课程可以开卷考试,虽然有一些弊端,但任何改革刚开始都是不健全的,我们应该积极尝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马克思主义原理》开卷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创立的思想体系 (1)马克思主义是马恩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 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马恩把握时代脉搏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 ①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植根于实践的: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紧跟时代,在实践中 不断丰富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①马克思主义是属于无产阶级的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学说。 5、马克思主义是以改变现实世界为己任的科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改变了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 第一、它是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 第二、它磅礴于世界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 (2)它为世界人民展示人人自由发展的美好前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 基本立场:人类解放立场、无产阶级立场 基本观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和逻辑统一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1、为了把握科学的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为了站稳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 发展起来的, 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 科学表现。 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同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无级阶级只有 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③这是由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决定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 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为了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的 彻底的科学性是和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 具体要求。 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决定的 实践没有止境, 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是一个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 作出新概括的过程。与时俱进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 方向。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③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决定的 4、为了坚定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①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具有坚定的革命性 ③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确立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具有彻底的科学性 第一, 它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它强调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 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树立明确的目的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 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课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2、坚持科学的态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 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 只有坚持, 才能发展; 只有发展, 才能更好地坚持。 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是错误的、 有害的; 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3、弘扬优良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以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4、把握基本的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 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 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第一、什么是世界观第二、为什么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第三、怎样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观点――方法 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怎样被明确的 第二、这一问题为什么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究天人之际 世界万事万物归结起来: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一切活动归纳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 3、哲学研究高度抽象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哲学要研究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哲学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哲学要从个别中寻找一般,有限中追求无限,相对中把握绝对(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 第一,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观点 2、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 进了意识的发展。 第三,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的差别是主观的,而产生差别的根源是客观的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 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怎样正确看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呢? 第一, 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摹写和描述手段, 是对现实世界的属性的复 制和反映。 第二,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或“创造”是以现实世界为根基的,归根结底是人的 理性的延伸。 第三, 在虚拟世界中人类行动的功能后果上的有效性, 最终还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加以验 证和实现。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 或本原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 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第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 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 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世界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中永恒运 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的根本要求。 2、物质、运动、时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第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 首先,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的大脑第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未变这样两种运 动的特殊状态。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第三,物质、运动与时空的辩证统一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性的可变性。时空随物质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不同;时 空随物质运动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这就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划清了界限。 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充分证明了这点。 3、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关键――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第二,人们的实践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 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科学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劳动 处理社会关系 科学实验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 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有地包含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劳动――根本动力、处理社会关系――直接动力、科学实验――重要动力 结论: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 根源,是人的本质特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什么是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的关系。 2、联系的属性: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3)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4)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3、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所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什么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都处在发展之中,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首先,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 其次,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 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因而它就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 一。 (三)联系和发展的五对范畴 1、原因与结果 2、必然性与偶然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 4、现象与本质 5、内容与形式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揭示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1、什么是规律: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 系 规律按其作用范围: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2、唯物辩证法研究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 具体的科学――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的个别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第一,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内容有那些:三条基本规律,五对基本范畴 第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对立统一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 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 向和趋势。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斗争性: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是促使矛盾转化的决定力量 同一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 的趋势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推动双方的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推动事物的质变。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 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 推动事 物的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共性:空间上,无处不在;时间上,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1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 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 第二,怎样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 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 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哲学基础,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还是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哲学基础。(三)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1、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质、量、度第二,量变和质变的定义 质变:度的突破-显著的变化-非连续性 量变:量的变化-不显著变化-连续性 第三,质量互变规律的辩证关系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二是次序的变动。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爆发式飞跃。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事物的度: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的渗透的。 适度的原则:首先,要注意把握关节点。其次,要注意寻求最佳适度。 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另一方 面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 2、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否定与肯定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 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 势。 第二,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 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有: A、 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 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1)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一般公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 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 和发展的规律。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二者表现形式不同。 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1、联系和发展的原理,要求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要求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3、量变和质变规律 ,要求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 “度” 。 4、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道路的曲折性 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理: (1)原因与结果原理:要求探究因果联系,把握事物规律性,增加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 性。 (2)偶然性与必然性原理:要求立足必然性,利用偶然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原理:要求立足现实性,把握可能性 (4)本质与现象原理: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 (5)形式与内容原理: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 用。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第一,归纳与演绎 第二,分析与综合 第三,抽象与具体 第四,逻辑与历史 (1)历史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 按照客体的发展过程,考察事物。 (2)逻辑的方法 逻辑的方法,以逻辑理论体系的形式,研究和揭示对象发展规律。 一是指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对象的客观发展史相一致; 二是指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人们对这一对象的认识发展史相一致。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层次不同;前者是后者的方法论前提,后者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 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 系统论――普遍联系 ? 控制论――内外因 ? 突变论――量变质变 ? 信息论――矛盾相互作用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本身虽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 的联系。 二者的联系 :共性――客观性; 2、区别 作用方式不同: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 图的人的有意识和活动实现的。 表现形式不同: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 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级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区别 形成机制 作用方式 表现形式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自然因素的自发相互作用 人的实践活动 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 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非统计规律 统计学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制于物质的决定作用(三)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发挥与尊重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2、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努力认识和把握规律 第二,勇于和善于实践 第三,充分地利用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社会历史发展上的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 1、社会历史趋向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2、主体选择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 的选择。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主体选择会加快或延缓历史进程 第二章认 识 世 界 和 改 造 世 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活动 实践的结构: 主体: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 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工具 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方法 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目的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包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子系统 实践类型 实 践 领 域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物质生产实践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 科学文化创造实践 价值创造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实践方案――实践活动――反馈调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需要、可能、产生与发展、检验标准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认识史上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 反映论: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路线 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路线。 先验论:认识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路线 从意识决定物质的错误观点出发, 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把认识视为先于 实践,先天就存在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的反映论: 第一,离开实践看认识,不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和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第二,不懂辩证法,不懂认识的过程性。 2、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继承与克服 首先, 辩证唯物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正确阐明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 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其次,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 规律。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 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特点:摹写性 ,创造性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过程中结构了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和 被认识关系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2、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互相包含。 4、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第二,理性思考,由表及里 理性认识:高级阶段,本质、内部规律 感性认识:初级阶段,现象、外部 5、认识过程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范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逻 辑思维形式。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协同力量 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发、驱动、诱导、升华等方面的作 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两次能动飞跃的关系 第一次能动飞跃: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前提和基础) 第二次能动飞跃: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目的和归宿) 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意义, 它包含着第一次飞跃的成果和目的。 2、从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 第一,实现认识的目的;第二,检验和发展认识。 3、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总规律 实践――认识――实践 2、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客观过程的推移――认识过程的推移 3、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 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 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毛泽东: 《实践论》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与谬误相对立的哲学范畴。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 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如何坚持客观真理论 首先,要反对主观真理论 其次,要肯定真理的一元性 最后,要肯定真理没有阶级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怎样理解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辩证转化 3、真理的具体性 (1) 条件性:真理同客观对象存在的条件相联系。 (2) 全面性:真理反映了事物的全体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3) 过程性:具体的真理又是历史的,真理的具体存在是一个过程。 4、真理观上的形而上学: 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 (1)绝对主义:把现在存在的真理看作终极真理。――思想僵化 (2)相对主义:把真理看作没有客观内容和客观准则的纯粹相对的东西。――怀疑主义、 相对主义 5、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 性辩证统一的。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2)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3)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实践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第二个标准 逻辑证明还是主观范围的活动。 用于逻辑证明的公理来自于实践。 逻辑证明了的东西最后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二)实践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 实践的不确定性是指具体条件下 的实践总有其局限。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性 (1)价值具有客观性 (2)价值具有主体性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4)价值具有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的含义: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2、价值评价的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对象的; (2)评价结果因评价主体不同而发生变化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 激励――客体满足主体,推动实践; 规范――是实践的主体尺度; 导向――满足人们向更高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2、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3、正确的价值观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2、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人类活动总是不断地从追求价值走向发现真理, 从掌握真理走向创造价值, 实现两者之 间的过渡。而每一阶段的价值实现和真理验证都依赖于相关真理的发展水平和价值实现程 度。 怎样把握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弘扬两种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坚持两条原则:坚持真理原则――遵循真理尺度、坚持价值原则――符合价值尺度 把握一个方向:促进真理和价值具体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这是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②理论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按客观规律办事, 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③现实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 事求是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做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需要发展 (2)真理是绝对的,同时也是相对的 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在实践中坚持和创新的统一 (1)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2)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 (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4)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3、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 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是辩证统一的。 前者是前提, 后者是归宿。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3、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的理解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 类型 认识和改造 客观世界 世界 主观世界 对象 自然社会 主体能力 特征 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 核心 改造客体使用价值 改造人的世界观(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主客观矛盾是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由此派生出人与自然、社会、人等各 种矛盾运用自觉的实践解决矛盾,建设和谐世界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人类历史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4、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前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揭示人类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指明了现实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思想路线。第三章第一节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指与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 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等。 (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 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 (3)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物质生活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分类: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社会意识的分类之二:以反映的层次为标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的分类之三:以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为标准: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艺术、宗教、大部分社会科学)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自 然科学、部分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 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预见社会的发展趋势,成 为社会实践的向导。 (2)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3)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 、生产力 (1)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着人与自 然的关系 生产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各种生产工具都是人体自然器官的延长。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体。 劳动者: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体 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 大进步; ? 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基本的、具 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 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府组织) 国家的特征:1、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 2、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 3、征收赋税 (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的反作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 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 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 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的 基本方向是统一的。 人类社会总是适应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的。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就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言, 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发展的实际过程, 具有极为复杂的 多样性。 社会形态发展多样性的表现之二: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又有各自的具体特点。 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1)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统一性总是在多样性中实现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另一方面,多样性又不能游离于统一性之外,多样性是统一之中的多样。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 其发展的基本趋 势是确定不移的。 2、社会形态更替的选择性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体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做出自己的能动选择。 (1)历史选择性的三层关系 第一,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为人们的历史 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恩格斯的“合力论”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指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一个历史扬弃过程。 2、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 3、社会形态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看, 曲折与倒退是暂时的, 发展与进步是它的主旋律和基本趋 势。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暂时的 回复也是可能的,甚至是难免的。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辩证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辩证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分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的内涵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 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 阶级斗争是个历史范畴: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前进作用的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具体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 程中。 2、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发展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革命”的内涵 是指政治革命, 即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 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社会 形态的质的飞跃。 2、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 3、社会革命的实质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用先进的社会制度去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解放被束缚 的生产力。 4.社会革命的类型:地主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表现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2、表现在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地发挥出来。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是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 改革同革命一样,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3、社会主义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 面进步。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 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 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是工艺技 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 (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 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的两种形态:唯意志论、宿命论 2.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劳动是人的本质 (三)从社会历史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第一,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 第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 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③劳动人民直接参加了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活动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 随心所欲地 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 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 下来 的条件下创造。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2、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1、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 就是要把问题摆到一定的历 史范围之内。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 2、无产阶级领袖及其作用: ①在理论上,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的理论贡献 ②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立了不朽的功勋 无产阶级领袖的特征:1 兼有革命家和理论家的特点、2 大公无私 3、善于并敢于批评 与自我批评 4、最具民族精神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 (劳动价值论)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和地区 时间: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 地点: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2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形式 一、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二、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3、资本主义产生的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1) 、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2) 、少数人手里集中了大量的无产者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 时间:15 世纪 30 年代――19 世纪初 2.主要国家:葡、西、荷、英、法 3.主要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总结: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萌芽的 2、商业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3、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 生产力条件:产业革命 2.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 3.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 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 济形式 2.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 生产力水平高,社会分工发达,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形 式 3.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基本 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 特征 基础 表现 社会形态自给自足,满 家庭生产 生产规模小 原始社会 足本经济单 社会分工不发达 奴隶社会 位的需要 生产力水平低 封建社会 以 交 换 为 目 社会化大 生产规模大 的,满足他人 生产 社会分工发达 的需要 生产力水平高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4.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5.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与使用价值 A.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修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不是两次劳动, 也不是独立存 在的两种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价值量的决定 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 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简单劳动: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 劳动,即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和耗费 复杂劳动:指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而获得这些技术专长和知识,需要经受专门的 培养和训练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A.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B.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1、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2、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3、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C.价值规律的作用 : 1、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1.价值形式及其发展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 C.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D.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 2.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职能:1 价值尺度 2 流通手段 3 贮藏手段 4 支付手段 5 世界货币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丰富和发展劳动值理论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A.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B.拓展对创造价值的领域的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4.深化对创造价值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一无所有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存) 2、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延续) 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发展) 一般商品:使用价值消失 ,价值也消失 使用价值消失,价值转移 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 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 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利。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奴隶社会所有制特征: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3、劳动产 品全为奴隶主占有 封建社会私有制特征:1、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2、不完全占有农民或农奴 3、农 民占有部分劳动产品,向地主交地租。 资本主义所有制特征: 1、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2、工人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人; 3、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在等价交换原则掩盖下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创造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实现价 值增殖)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全 部归资本家所有 2.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质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 劳动关系。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A.不变资本(c):用来购买厂房、机器 设备、原料、辅助材料 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叫做不 变资本。 B.可变资本(v):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标准:不变资本(c)的原有价值不变,价值量不发生变化。可 变资本(v)的原有价值增殖,价值量发生变化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 的程度;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即:m? ?m v4.工人劳动时间、劳动的划分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初期)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中后期) A.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分析:当今社会,自动化的生产、机器人的运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 现代资本主义了。你怎么看? 首先,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不会创造一个价值原子。只是转移自身价值。 其次,创造价值的主体依然是工人,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凝结了更多的复杂劳动。 结论: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 而雇佣工人的 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积累 1.再生产的分类和实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含义和原因 含义: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原因:双重合力(内在动力(资本增殖)外在压力(竞争))作用的结果 3、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关系:资本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 4.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 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 模,进一 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5.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 资本之间的差额、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技术构成:由生产资料 Pm 和劳动力 A 构成,Pm 和 A 的比例由技术水平决定。 价值构成:由不变资本 c 和可变资本 v 构成,C:V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 C : V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追求剩余价值――改进技术――C 的比重愈来愈大, 的比重愈来 V 愈小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有流动的、潜伏的和停滞的三种形式。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循环: 1.生产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的。 3.资本周转 资本的周转速度:周转次数(n) =一年的时间(U)/周转时间(u)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值=c+v+m 社会总产品: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 )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价值补偿、实物替换 结论: 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值 主要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血汗工资:“福特制”和“泰罗制”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石; *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 A.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价值 W = c+v+m= K + m B.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导致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 利润 C.平均利润理论意义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 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 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表现: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主要表现:生产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危机可能性的第一种形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所产生的买和卖的分离,可能发生商 品的滞销现象。 B.危机可能性的第二种形式: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而产生的支付连锁关系的破坏,如果有 几个主要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从而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3、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 小之间的矛盾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理论)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对内职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对外职能:国际交往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本质:资产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工具 (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政治制度: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1.民主与法制 2.资本主义法制 资本主义宪法创立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英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 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分权制: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行政权(行政首脑)体现权力制衡 、 4.选举制 5、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历史评价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 第一,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在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上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使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分封割据状态、压迫统治和人身依附关系,享有更多的 社会政治自由,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 第三,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理论观念:在反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 思想旗帜: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口号: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等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 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国家 垄断――国际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 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 其结果是 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 其结果是越 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 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第三,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达成妥协,相互联合起来。 垄断通过垄断组织形式来实现 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短期价格协定 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共同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 垄断利润 。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并存 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成新型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的统治包括对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 金融资本的统治:经济上:参与制 政治上:个人联合 所谓参与制,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所谓个人联合, 指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把其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 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 员、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1、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非垄断企业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 的价值 3、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部分价值 4、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部分价值 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 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向非垄断企业或小生产者购买原材料和其他初级产品时,所 规定的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制约垄断价格的因素:1、受商品需求因素制约 2、受商品供给因素的限制 3、受生产成本的 制约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 标志着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三、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国有企业 第二,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企业内部结合 第三,国家参与私人垄断资本 ――企业外部结合 第四,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国家干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第三,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四,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 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性质 (二)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张的动因 :寻求新的投资场所、 技术转让谋求高额回报 、争 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 的稳定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形态:生产资本输出(直接投资) 、借贷资本输出(间接投资) 主体: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 最初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的类型:根据资本来源国的不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 跨国公司 根据资本所有权不同 :公司所有权完全归私人所有 公司所有权归国家所 有 公司所有权为公私混合拥有 3、垄断资本对外扩展的影响 对资本输入国影响: 有利于经济发展所需要资金、 技术和管理、 有利于产业调整和出口、 就业规模的扩大、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巨大代价、冲击了民族经济,加重了债务负担 等 对资本输出国影响: 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 市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造成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 化”后果、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 建立国际经济调节机制 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 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 团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 组织、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专营国际金融的机构,职能是:调节功能、管理和监督 职能、金融职能 国际经济组织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 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有偿还能力的会员国) 、国际开发协会(贫困的发 展中国家) 、国际金融公司(发展中国家私人企业)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非歧视和透明度等为基本原则, 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立法、司法、行政管理、监督、外交 、研究 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和有限的国家之间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 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垄断资本利益,共同以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国际经 济关系进行协调与调节 (三)垄断资产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 (2)在金融资本的 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见;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 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 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 把 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 相互开放的过程和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增强、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分工 2.贸易全球化: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增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全球 贸易快速增长、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 3. 金融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超过国际贸易、金融自由化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 金融 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 4.企业经营全球化:1.跨国公司从事各领域生产经营活动; 2.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 机构 3.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的主体 (三)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各国经济体制变革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国际资本的流动、 国际贸易的扩大、 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 促进了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产生消极后果 (五)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4、各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垄断资本运动和扩张的全球化, 是资本主义剥削 的全球化。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主要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阶级、 阶层结构和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个体资本所有制――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主要变化: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 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新变化表现在: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危机周期的长 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 的结果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 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 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挥作用, 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3、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1、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 识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2、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 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结论:第一,资本主义新变化反映了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历史地位 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 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社会化:生产资料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社会行动、劳动产品由集体创造 私有制: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 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 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还有调节余地 1、资本主义私有制还能容纳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引入,使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业已成熟和完善。 3、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进一步扩展了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联合空间。 结论: 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尽管这个过 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 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 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 (1)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闵采尔的“千载太平天国” (2)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摩莱里: 《自然法典》 、马布利: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法制和法律原则》 、格拉古? 巴贝 夫: 《平民宣言》 《在高等法院的终审辩护词》 (3)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以“社会主义创始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提出了未来社会许多积极 的主张、提出一些唯物史观思想萌芽的观点 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 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 量、未能科学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 始。 ? 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在理论上,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 (1)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2)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同时革命”论 (2)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 列宁“一国胜利论”的主要内容:第一,理论依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第二,基本条件:形成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第三,俄国胜利的原因:俄国成为社会主 义突破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击败帝国主义武装 干涉,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及意义:第一,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第二,证 实了列宁关于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的科学论断。 第三, 向全世界表明了相对落后国家可以先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一)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过程 1、1917 年 11 月――1918 年上半年: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的时期 2、1918 年夏天――1921 年初: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3、 1921 年 3 月―1924 年 新经济政策时期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改善了工农关 系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4、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 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5、改善党的建设 6、大 力发展文化事业;7、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经济特点 :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 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集中统一指令性计划管理,优先发 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单一按劳分配方式。 3、苏联模式的客观评价 进步意义: 1、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3、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 主要弊端: 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