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环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厂家厂家有哪些

403 Forbidden
Request forbidden by administrative rules.百科名片/动环监控
是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简称。
发展过程/动环监控
  从开始建设之初,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十年中,动环
的建设目的和应用功能也随着通信规模逐渐增大,通信网络不断革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起初,各个监控厂家分别在各地市建设集中
,并以实现局站无人值守为目的,完成的功能主要是局站内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监视和控制,并遵循多监少控的原则,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随着动环监控系统技术的成熟,以及监控局站的增多,这种单一化的功能已远远无法满足动力设备维护的需要,已分化形成各种增值应用,如各种动力设备的
、资源系统的管理、图像监控、智能门禁监控等。
  在管理方式上,也形成一点值班,多点维护的机制。这种机制要求各地市的监控信息集中到一起,形成集中的
,在这个集中监控中心上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及故障维护的派发。
厂家系统互联要求/动环监控
  由于各地市分别由不同的
厂家承建,因此也就形成了各个不同厂家系统互联的要求。1999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根据这种互联的要求,组织制定了互联接口
,称为B接口标准,并在2001年发布(GF006-2001)。这个标准目前已在动环系统互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 2003年,信息产业部重新修订了这个互联接口规范,称为C接口标准,并在2005年发布(标准号YD/T 5)。这个标准由于制定得比较晚,目前尚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由于在制定标准时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造成目前的标准在某些功能方面还无法满足现有维护体制的需要,特别是历史数据的查询,及一些特殊应用无法实现互联,如
监控和门禁监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中的互联接口按照信息产业部对互联接口的定义方式,定义为C接口。SS为监控站,如地市局站等,SC为集中监控中心,为各SS的收敛点,如省局站等。在系统架构上、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上遵循YD/T 标准。
受现有互联标准制约的因素/动环监控
  根据与多个厂家互联的经验,受C接口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ID(局站数)的限制  目前每个SC,仅能
31个SS,每个SS仅能监控1022个局站,而目前每个地市中心监控的局站数目,已远远超过这个限制。2、历史记录获取的限制  随着一点值班,多点维护体制的建立,要求
的集中化,因此对历史记录的查询、统计、分析成了动环
系统必备的要素。由于局站数目的庞大,仅靠C接口定义获取历史记录的协议规范已无法获取所有的历史记录。3、智能门禁集中监控限制  在互联规范中,仅对门禁的
进行了定义,由于智能门禁在
上的特殊性,无法象其它的动力系统一样进行管理,它除了需要管理
外,还需要对出入门禁的人员进行
和管理,而在这方面,C接口是一个缺失。4、图像集中监控限制  虽然在
定义中,SC功能上包括图像
的要求,但在C
规范制定中并没有体现对图像监控的互联定义。5、其它的限制  在其它方面,如告警的获取、局站状态上送、超长机制、告警唯一性判断、
对象变更(增、删、改)、自动上送处理、浮点精度定义、自定义设备的处理、设备型号的分类、采用
传输时因定长限制导致传输不完整、特殊监控量的定义、多态遥信量的定义等都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同时还要规范一些细节性的应用。
互联标准改善方案探讨/动环监控
数据ID的扩展  互联
中SC内的数据ID采用32位的
数来表示,其中SS的ID为5位,最大可以包括31个地市,SS内局站ID为10位,最大可以包括1022个。 在互联标准制订时计算机主要是以32位的机器为主,因此定义32位在查询速度及处理的速度上会比较方便,但随着
局站规模的逐渐扩大,SS数目及SS内局站数目已无法满足要求,特别是SS内局站数目,有些已达到3000个以上,因此数据ID必须进行扩展。ID扩展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SC内数据ID扩大到64位;
  .将SS的5位数据ID从SC数据ID整体去除,SS数据ID单独用一个32位的整型表示;
  .将SC的数据ID分成两个32位的整型数,SS与SS内局站使用一个32位整型,其它的使用另一个32位整型。
  不管采用那种方式,都会解决数据ID不够的问题,但每一种扩展都会带来或多或少协议的更改,从
上来讲,会与原来的协议不兼容。标准化历史数据库  由于C接口
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一问一答的协议,即由SC发起,由SS响应,因此通信的效率不是很高,即使SC与SS之间传输带宽很大,也不会占用太大的带宽。而动环
的历史记录(包括历史告警,历史数据等)很多,因此在这种传输机制上会造成历史记录的
,或传输不可靠,这给在SC上的数据统计带来很大的麻烦。 为解决这种问题,可考虑将历史数据库的数据表进行标准化,历史记录可以由SS直接保存在SS本地,由SC直接访问SS的历史数据库,也可以由SS将历史记录保存在SC的历史数据库中,SC直接访问本级的历史数据库。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SC与SS之间的传输
,同时避免因传输大量的历史记录而导致实时数据的实时性降低,并有效保证告警数据上送的
、准确性,这对于动环
系统相当重要。另外,也解决了历史记录在SC上无法查询的限制因素。历史数据库可以对以下关系数据表进行标准化:
1.当前活动告警数据表
  这个数据表主要是存储未消除的告警,即告警一直未消除。当告警消除后,自动导入到已消除告警历史数据表中,作为历史进行保存。
2.已消除告警历史数据表
  这个数据表在结构上可以与当前活动告警数据表的结构一致,主要保存已消除的告警,并存为历史,供查询。可以通过已消除告警历史数据表,根据系统的应用,分类进行告警的查询,统计,分析。
3.历史数据点表
  这个数据表主要存储遥测量在某个时刻点的历史数据,根据SS的情况,存储相应的遥测量点的关键时刻点,如告警时刻点、告警消除时刻点、变化最大的时刻点等。根据这个数据表,可以形成遥测量曲线,供在发生故障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故障的所在。
4.监测点历史统计数据表
  这个数据表主要是存储某个监测点在一段时间(如两个小时)内的统计数据,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根据这个数据表,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监测,供
时进行数据分析。
5.历史操作记录表   
这个数据表存储操作员对设备的操作记录,当发生问题时,便于对故障源的跟踪。上面提到的历史记录表主要
的基本数据,SC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当提供的基本数据不足以完成相应的功能时,可以考虑对历史数据表进行相应的扩展,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智能门禁互联解决方案  随着基站规模的增大,基站钥匙
不方便,同时基站盗窃也开始增多,所以智能门禁在基站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给用户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基站门禁
方面,大多数情况都仅实现了片区内的门禁监控,即实现SS侧的集中监控,在SC侧,仅实现了对同一厂家设备的监控,未能实现不同厂家的
的互联,这给维护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根据管理范围的不同,SC不对SS内局站门禁进行人员授权,SC对门禁的管理一般包括:远程的开关门控制、门位状态信息显示、门禁告警信息显示、
刷卡信息显示等。同时智能门禁设备与动环设备相比,除需要对设备进行管理外,还需要对部门人员进行管理,这样在门禁刷卡时,便能知道门禁卡的所属,从而为判断是否为正常卡提供依据。下面给出了智能门禁互联
改善的措施。1.通讯连接方式  SC的智能门禁联网
在与SS通讯时,可以采用与动环相同的
端口,也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套接字端口(IP地址+
),这根据SS采用独立的门禁系统还是与动环系统组合在一起的情况而定。同时要求SS作为
。2.部门人员标识号制定  部门人员在动环
中是没有,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造,部门人员的标识可采用32位表示,与SC数据ID标识相似,采用全局唯一的标识号,在这个标识号中加入SS的数据ID,形如:
  AAA.HHHH
  其中:AAA位SS的数据ID,HHHH位部门人员的标识号。3.报文格式  可以用到的C接口报文及其描述.
图像互联解决方案/动环监控
互联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图像的上传,另一个是图像设备的控制。原始视频被编码后,经传输通道到达解码端(SS端),可有两种方式输出,一种是直接模拟输出到监视器,另一种是通过IP接口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解码并显示。如果是前一种方式,在SS解码后,可以经过二次编解码传输到SC。如果是后一种方式,可以由编码端设备供应商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供接入方调用,这种方式在图像的控制上,也采用调用编码端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对图像的控制。因此对于图像设备的控制主要是当在SS端采用模拟输出方式的图像设备控制,控制协议可以通过对C接口进行扩展实现。1、通讯连接方式  与智能门禁系统的通讯连接方式相同,可以采用与动环相同的
接口,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接口,需要根据SS系统情况而定,其中SC作为
,SS作为服务端。2、类型定义  在C接口规范中,未对
类型进行定义,现扩充EnumType的定义:IMAGE=7。3、报文格式  对
设备的控制,主要是对摄像机的控制,控制分成两种,一种是图像设备的切换,一种是图像设备
量的控制。在采用“用户写数据动作”报文时,如果数据ID号为图像设备本身时,表示对图像设备的切换,此命令可以将指定的视频切换到指定的输出上,当数据ID号为图像设备下属的遥控量点ID时,表示对图像设备的控制,如对摄像机的云台转动控制等。通过以上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图像的切换和控制,同时在图像的控制方面,不需要增加新协议,只需采用原有的协议格式,并给出新的语义就可以实现。
结语 通过对C接口
的改造,能够方便实现对智能门禁、图像设备的控制,同时可以解决历史数据查询问题,实现
不同厂家之间的有效互联,以解决用户的实际应用。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0:09:28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力环境监控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