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军事、中国的政治外交交三个方面分析马汉的“海权论”?

&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 & “(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习题详情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9.5%
(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马汉及其海权论》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请回答:(1) 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用世界历史知识举例加以论证。(6分)(2) 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15分)(3) 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10分)(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⑴ 海权是指国家的海上实力总和,海权对国家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分)英国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后又经英荷战争、英法战争,成为海上霸主,有利其对外殖民扩张,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霸主。(3分)(举出其他国家的例子,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主要考察你对“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与“(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相似的题目:
下图是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灵活的策略洋人的朝廷无奈的选择末日的徘徊
图展示了近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战役结束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粱启超曾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其所说的“割台湾、偿二百兆”的不平等条款来自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马汉及其海权论》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请回答:(1) 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用世界历史知识举例加以论证。(6分)(2) 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15分)(3) 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10分)(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马汉及其海权论》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请回答:(1) 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用世界历史知识举例加以论证。(6分)(2) 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15分)(3) 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10分)(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
马汉“海权论”及其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启示
第2 1卷第1 0期 太 平 洋 学 报 V o 1 . 2 1 , N o . 1 0  Oc t o b e r   2 0 1 3  2 0 1 3年 1 O月 P AC I F I C   J OUR NAL  马汉 “ 海  论 " 及 其  对 中 国海权 发展  战 略 的 启 示 李 家 成  李 普 前 ( 1 .辽 宁 大 学 , 辽宁 沈阳 1 1 0 1 3 6 )  摘要 : 作 为 国家 海权发 展 的主 要战 略 指 针 , 马 汉 的“ 海权论” 不仅 认 为海 权 对 国家存 亡 兴 衰 和  世界 历史 进程 有着 重大 乃 至决 定 性 的 影 响 , 还提 出 了发 展 海 权 的六 个条 件 。这 对 海权 发 展 滞  后 的 中国来说 , 具有 重要借 鉴价 值 。 中国 海权 发 展 战 略 可 以从 中找到 可 资 利 用且 与切 身 利 害 相关 的警 训 。  关 键词 : 马汉 ; 海权论 ; 中国; 海权发 展 战 略 中 图分 类 号 : D 8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8 0 4 9 ( 2 0 1 3 ) 1 0― 0 0 8 7― 0 9  在陆 上 和空 中交通 日益发 达 的 当今世 界 ,  汉的“ 海权论 ” 对此不乏真知灼见 。  海洋交通仍 以其 价 廉 、 量大、 四通八 达 、 国界 障  碍 少 等 巨大 优 势 , 占 当今 国 际货 运 交 通 量 的 8 0 % 以上 , 实 可谓 人 类 主要 的越 洋 国际 贸易要 一、马汉 “ 海 权论 ” 思 想 述 评 道和 巨大 的财 富传送 带 。海 洋这 条 “ 伟 大 的公  路” 不仅是商路 和经济血脉 , 还 是军事 力量投送 的主要通道 , 更是 人类生存 与发展 的资源 宝库 。   因此可 以说 , 随着 海洋 在 全球 化进 程 中 的重要 基于对 欧美海战史和英 国海上 霸权 所进行  的战略考察 、 思 考和 总 结 , 美 国海 战史 学家 、 海  权理论 家和海 军战略家艾尔弗 雷德 ? 塞耶 ? 马 汉( A l f r e d   T h a y e r   Ma h a n ,1 8 4 0 一l 9 1 4 ) 在 其著 名 纽带作用 日益 凸显 , 以及人 类 开发 和利 用 海 洋  能力与手段 的不 断 提高 , 人 类 的发 展 已步 入 了 一的“ 海权论三部 曲” ①中向人们揭 示 了盎格 鲁 一   撒克逊 民族在 现代历史上 之所 以能纵 横世界 的  奥秘 , 即制海 权是 英 国历 次 战争 中一再 取 胜 的 关键 , 指 出了海权 作 为一 种 国家 大战 略工 具 的 个真正 的海权 时代 , 向海 洋进 军 成 为时 代 的 号角 。身处海 权 时代 的 中 国如何 发 展海 权 , 马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3 ; 修 订 日期 : 2 0 1 3 09 - - 2 0 。  基 金项 目: 本 文系 2 0 1 2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 目“ 冷 战后美 国亚太 同盟与 中国战略安全 ” ( W2 0 1 2 0 0 6) 、 2 0 1 2年 辽宁省社会科学  规 划基金青 年项 目“ 朝鲜对外政策研 究”( L 1 2 C G J 0 0 7 ) 和2 0 1 2年辽 宁大学 东亚研究 中心科 研项 目“ 朝鲜 核 战略对东北 亚安全 的影 响”  ( L N U C E A S 2 0 1 2―0 4 )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 简介 : 李家成 ( 1 9 8 1 一) , 男, 辽 宁大连人 , 辽 宁大学 国际关 系学 院国际政 治系讲 师 、 辽宁 大学东亚研 究 中心研 究人员 , 主要 研究方 向:  中国外交 战略、 美 国亚太 同盟 、 朝鲜半岛问题 ; 李普前( 1 9 8 8 一) , 男, 江苏扬州人 , 辽宁大学 国际关系学 院国际政治系 2 0 1 1 届硕士研究 生,   主要研究方 向: 地缘 战略研究 、 东北亚 问题研究 。  ① A l  ̄ e d   T .M a h a n,   eU lu f e ce n   o fS e aP o w e r   u p o nHi s t o r y , 1 6 6 0 -1 7 8 3, L i t t l e ,B r o w n   a n d   C o mp ny a , 1 8 9 0 ; A l f r e dT .Ma h a n ,   e/ n lu f e ce n  f  o S e a   P we o r   u p o n   t h e   F r e n c h   R e v o l u t i o n   a n d   E m p i r e , 1 7 8 3 一l 8 1 2, L i t t l e , B r o w n   a n d   C o m p ny a , 1 8 9 2   l   A l  ̄ e d   T .Ma h a n, S e a   P o w e r   i n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t o   t h e   W a r   f1 o 8 1 2, L i t t l e ,B r o w n   a n d   C o m p a n y ,1 9 0 5 .   太平洋学报第2 l 卷 价值 和有效性 , 并 道 明 了“ 海 军至上 主义 ” ( n a ―   v a l i s m) 的核心 信 条 是 “ 制海权” ①( c o m m a n d   o f   t h e   s e a ) 。制海 权会 给其 拥 有 国带来 巨大 的海  上优势 , 即, 使其安享不受来 自跨海威胁 的战略 地位, 又拥有 到达 敌 国海岸 的机 动性 和能力 , 还 意义上来说 , 海 权是 指 国家利 用海 洋 和控 制海 洋的海上 战 略力量体 系 , 它 含括海 上 军事 力量 和海上经济力量 , 二 者相互促进 、 相辅 相成 。海 洋经济 的正常 运作需 要海 上军 事力 量 的保 护 ;   海洋经 济 的持 续 增 长 促进 海 上 军 事 力量 的强 关 闭了进 出敌人海岸 的商业 通道 。 ② 因此 , 制海  权, 特别是控制具有 战略意义 的狭 窄航 道 , 对 于  保持 大国的地位至关 重要 。 ⑧ 并且 , 海权 比陆权 对世界事 务有 着更 大 的影 响力 。换 言之 , 海权  对陆权享有优势 , 海 权 国家 总 能 优 胜 于 陆 权 国家。  大。 ⑦ 可见 , 一 个 国 家 只有 同时 拥 有 足够 的商 品、 商船 和基地 进行 海上 贸易 和足 以保 护海 上  交通线 的强大海军 , 才能发展海权 , 控制海洋 。  基于海洋是 自 然 赐予 的便捷 通道 , ⑧ 马汉指  出了构成海权的六个要 素 , ⑨ 即一个 国家 要成为 海权大 国必须依靠 :   ( 1 ) 地理位置 : 一 国发展海权 的前 提是拥有  出海 口。孤悬于海 外 的岛国 比海陆复合 国更利  于发展海权 。一面临海好 于两面 向洋 。如 果一 “ 海权论 ” 的集大成者 马汉从 国家战略的高 度认识 到发展海 权 、 控制 海洋 对 国家繁 荣强 盛  具 有决定 性影 响 , 并 得 出 了一 个伟大 的历 史 性 领悟 , 即拥有强大 的海 上力量 , 就能控制海上 主 个 国家坐落 在便 于进入 公海 的通 道 上 , 同时它 还控制 了一条世 界主要 贸易通道 , 显 而易见 , 它 要 战略通 道和海 上 贸易这 一 主要 的 国家 富源 ,   便 可控制世 界财 富和 资源 的流 向 , 从 而决 定 一 国兴衰并影响世 界历史 进程 。正如 2   0 0 0多 年 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 的战略价值 。  ( 2 ) 自然构 造 : 漫长 的海岸 线 、 宽大 的深水 前 的古 罗 马哲学 家 马库 斯 ? 图 留斯 ? 西 塞 罗 ( M a r c u s   T u l l i u s   C i c e r o ) 所言: “ 谁控 制 了海 洋 ,   谁 就控制 了世界 。 ” 扩而言之 , 谁 控制 了海洋 , 谁  就拥有 了控 制海 上交 通 的能力 ; 谁拥 有 了控 制  海上交通 的能力 , 谁就控 制 了世界 贸易 ; 谁控制 良港 以及深入 内地 的大河 , 便于贸易 的开展 , 是 国家力量 与财 富的来 源 。然 而 , 由于它们 十分  易于接近 , 如果不加 以适 当防卫 的话 , 在 战时将  成为薄弱环节。  了世界贸易 , 谁就控制 了世 界财 富 , 从 而也就控  制 了世界本身。几百年来 , 西班牙 和葡萄牙 ( 1 6  世纪 ) 、 荷兰( 1 7世纪 ) 、 英 国( 1 8 、 1 9世纪 ) 乃至 ①制海权是指一 国能够保证 自己对某些经常使用 的特 定航 线 的使用权 , 并且 同时使敌人无法享用 这一特权。A l f r e d   T .Ma h ―   a n,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S e a   P o w e r   u p o n   H i s t o r y ,』 6 6 0 一J 7 8 3,L i t t l e ,  B r o wn   a n d   C o mp a n y,1 8 9 0,P. 2 5 .  美 国( 2 0世 纪 ) 这 些世 纪霸 主 的世 界 霸权 都是 以海权为基 础 的。时至今 日, 发 展海 权 已经成 ②③A l f r e d   T .Ma h a n ,T h e   I n lu f en c e   o fS e a   P o w e r   u p o n   H i s t o y, r  I b i d ,P P . 2 8 1―3 2 9 .  l 6 6 o ―l 7 8 3.L i t t l e.Br o wn   a n d   Co mp a n y,1 8 9 0,P . 1 3 8.  为世界各 国提高综合 国力和谋求 战略优势 的一  大途径 。 ④ 可见 , 海权发展史里蕴 涵着使得一个 ④张文木 著 : 《 世 界 地缘 政 治 中 的 中 国国 家安 全 利 益 分 析》, 山东人民出版社 , 2 0 0 4年 版, 第 2 4 5页。G e o r g e   Mo d e i s k i   a n d  Wi l l i a m  R. T h o mp s o n,S e a p o we r   i n   Gl o b a l   Po l i t i c s ,1 9 4 9 - 1 9 9 3,U―   n i v e r s i t y   o f   Wa s h i n g t o n   P r e s s ,1 9 8 8,P P. 3~2 6,1 0 6.  濒 临于海洋或借 助于海洋 的民族 成为伟大 民族 的秘密和根据 。 ⑤ 大 国崛起离不开海权支撑 。  ⑤⑥⑦[ 美] 马汉著 , 萧伟 中、 梅然 译 : 《 海权论 》 , 中国言实 出版 同⑤ , 第 3页 。G e o f f r e y   T i l l , Ma r i t i m e   S t r a t e g y   a n d   t h e   Nu ―  I b i d ②, P . 2 8 .  社, 1 9 9 7年版 , 第 2―3页 。  c l e a r   Ag e ,Ma c mi l l a n,1 9 8 2,P .1 4.  那么 , 究竟何 为海权 呢?“ 海权 ” 一词 系英  文S e a   P o w e r 翻译过来 , 也 可译 为“ 海上 实力 、 海  上权力 、 海上力量” 。它有狭义 和广义之分 。狭  义 的海权是指通过优 势海军来实 现对 海洋 的控 制权力 ; 广义 的海 权是 指 以武力威 慑 的方 式统 ⑧ 换 言之 , 水路交通总比陆路交通要方便迅速和低廉便 宜。  A l f r e d   T. Ma h a n .T h e   I n lu f en c e   o f   S e a   P o w e r   u p o n   H i s t o y .1 r 6 6 0 ― 1 7 8 3,L i t t l e,B r o wn   a n d   C o mp a n y,1 8 9 0,P. 2 5 .  ⑨A l f r e d   T .Ma h a n ,T h e   I a lu f en c e   o fS e a   P o w e r   u p o n   H i s t o r y ,  治海洋 的海上军事力量 以及 与维持 国家经济繁  荣密切相关 的其他海上力量 , ⑥ 即 由生产 、 航运、  j 6 6 o ―I 7 8 3, L i t t l e, B r o w n   a n d   C o m p a n y ,1 8 9 0,P P . 2 9―8 9 .  美1  马汉著 , 萧伟 中、 梅然译 : 《 海权论 》 , 中国言实 出版社 , 1 9 9 7 年版,   第2 5 ― 9 2 页; [ 美] 马汉著 , 安常容 、 成 忠勤译 : 《 海权对 历史 的影  响》 , 解放军 出版社 , 1 9 9 8 年版 , 第2 9 ― 8 5 页。  原料产地 和销售市 场构成 的海 洋经济 。从 这一  第 1 0期李家成等 : 马汉 “ 海权 论” 及其对 中国海权发展 战略的启示 8 9  ( 3 ) 领土范 围: 国家 发展海 上 力量 , 必须 要 物之一” 。并 且 , 时 至 今 日, 海 权 发 展 的基 本 原 有一定 面积 的领 土作 为依 托 。一个 国家人 口的  数量 、 海军 的力量 , 要 与 领 土 的大小 、 资 源及 其  分布状况 、 海岸线 的长度 和港 口的数量相称 。   ( 4 ) 人 口数量 : 人 口总数 和海 事作业人数 这  些后备力 量 , 关 乎海 上作 战 的持 久 力 。因为 他  们可 以为海军 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   ( 5 ) 民族特 征 : 善用海 洋 资源 、 富有 冒险精 则和海权理论 的思想“ 内核 ” ―― 增强 国家海上 力量 , 获取海洋竞争优势, 以维 护 国家 海 洋权  益, 依 然有 其必 要性 和合理 性 。 ④ 因此 , 我 们应  本 着取其精华 ( 海权发展战略 ) 、 去其糟粕 ( 陆海  权 对抗论 ) 的科 学批 判精 神来 审读 它 、 借鉴 它 ,   以便从 中汲取 教益 、 获致 灵感 、 求得 真经 , 推 动 中国海权发展 战略的形成和完善 。  神、 追逐海外利益 并热衷 海外贸易 的 民族 , 其海 运事业必然发达 。  二、 中 国海 权 发 展 的现 状 基 于 马汉 的 海 权 理 论 和 海 军 战 略 , 中 国 应 ( 6 ) 政府性 质与 政策 : 在促 进 海权 方 面 , 民   主政府与专制政府 各有短 长。民主政府 更为持  久而缓慢 , 专 制 政府 更 为迅 速却 难 以持 久 。无  论何种性质 的政 府 都应 当具 有 海洋 意识 、 重视  海权发展 , 并 保持 海 洋政 策 的连 续 性 。由于政 府 的政策和行为能对 一 国海权 能力 的发展起 到  至关重要 的促进 作用 , 明智 的 国家政 策 可 以有  效弥补 自然条件 的不足之处 。平 时培育 民族工  业的正常发 展 、 国际 贸易 的广泛 增 长 和 国 民海 当认识 到 , 海 洋 国土 是 中华 民族未 来 的发展 空  间和根基 所在 。海军 关 乎 中 国的海权 , 海权 关 乎 中国的未来发 展。 中国需要发 展海权并建 立 一支强 大 的海 军 。  2 . 1 海权观念长期淡薄 、 海权意识开始觉醒 古代 中国既受到 大海 的天然保 护而无需 发  展海军 , 又 由于大 海 的阻 隔效应 而无 力发 展外  贸, 还因为长 期受 到北 方 游牧 民族 的南犯 而 不 得不着重 发展 陆 军。加 之 , 中国在历 史 上是 一 外逐利的倾 向 , 并 维持一 支 规模 适 当 的海 军力  量 。一 国海军 规模 大 小 、 基 地数 量 应 与其 海运  业的增长及其各种相关利益的重要性 相称 。   由上可见 , 海 权 的发 展 既取 决 于 自然 因素  ( 前3 个) , 也依 赖于人 为 因素 ( 后 3个 ) 。这其 中 自然因素 由于 已经 确定 下 来 而无法 更 移 , 海 个物丰 民富的泱 泱大 国, 自以为地 大物 博 , “ 生 计 已足 ” , 不需要 “ 冒险探 新 ” , 国 民发展 海外 贸 易 的意愿严重不足 , 以致 “ 历代君 民 皆舍海 而注 意 于陆” , “ 常置海 权于度 外” , 缺 乏海权 发展 的 权 发展的人为 因素 的重要性便 凸现 出来 。这成 为国家海权发展 战略应 当予以着力 的方向。  通过上述梳 理和审察 , 我们 可 以发现 , 马汉  的海权 思想 由于其 固有 的历史局 限性① 、 个 人局  限性② 以及环境理 论 的固有 局 限性③, 只具 有一  定 的普 适 性 。但 是 , 作 为人 类 利 用 海 洋 的 “ 圣 经” , 马汉 的“ 海权论” 如 同哥 白尼 的 “日心 说 ”  一①马汉“ 海权论 ” 的历史 局限性 体现在 特定 国家在 有限历 史时期的独特经验――通 过战争征服和殖 民扩张来夺取 领土并抢 占资源。 [ 英] 杰弗里 ? 蒂尔著 , 海军军事学术所译 : 《 海上战略 与   核时代》 , 社会科 学出版社 , 1 9 9 1 年版 , 第 5页。并且 , 诞生于木 制  帆船时代 的海权论 , 在钢 甲汽船时代 表现 出一定 的不适 应症候 。   此外 , 它还体现在“ 海权三 环节”, 即生产 、 海运 和殖 民地 , 其 中可  以为宗主 国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以及船只补给场所的殖民地  早 已不复存在 , 只能通过平等协 商租赁海外港 口等形式 , 来补 给远 洋运输 。  样具有划 时代 的意 义。它促进 了世界各 大 国 海 军的大规模 发 展 , 对诸 多 大 国 的国家 战 略思  想产生 了革命 性 的影 响 , 成 为各 濒海 国家 与海  洋 国家经 略海 洋 、 发展 海 权 的指路 明灯 和 主要  战 略指南 。它对 马汉 的母 国美 国尤 具 价值――  促进 了美 国大海军 的筹建并 推动美 国跻身世 界 ②马汉“ 海权论” 的个 人局 限性 体现 在其本 人哲学 的狭 隘 性、 信仰 的唯心性 以及思想 的极 端性――蔑 视《 联 合 国海洋法 公 约 》、 推崇“ 海 军 至上 主 义 ” 。  ③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地理环境不 同, 海权之 于国家的 重要性便有差异 ; 技术因素使 得海权之 于国家 的有效性是变化的。  后来 内燃机车的出现和现代化公路 网与铁路 网的建成 , 逆转 了海  权之于陆权的优势地位 。参见 : 章佳 : “ 评 马汉 的海权 说” , 《 国际  关系学院学报》 , 2 0 0 0 年第 4期 , 第1 8 、 l 9 页。   ④ 陆儒德 : “中国海权思考 : 马汉《 海权论》 的局限 与当代海 权观”, 《 国家航海》, 2 0 1 2年第四辑, 第 1 1 9页 。  列强行列 。 由于 这一 卓 著 功勋 , 美 国总 统 罗斯 福称马汉是“ 美 国生活 中最伟 大 、 最 有影 响的人  太平洋学报第2 l 卷 历史积淀 。 ① 因此 , 长期 收缩 于内陆 的中国认 为 黄色文 明优越 于蓝色文 明 , 形成“ 重 陆轻海 ” 的 大陆属性 的海 陆复合 国家 。陆海复合 国家 的国 家战略选 择始终深受其 地缘环境双 重属性 的制 国防观 , 忽视海洋及其相关 权益 , 缺乏海权观念 和海 战经验 , 海 洋 国土意识 长期 以来 一直 比较 约 。陆海 复合 国由于 自身海陆 的双重 易受伤 害  性而导致 国家资源 分配 的分散 化 , 而无 法 实现  战略集中。 ④ 作 为一个拥有 1 8   0 0 0公里 漫长海 岸线 、 6   5 0 0多个 岛屿和近 3 0 0 万 平方公 里管辖  海域的濒 海大 国, 中国的易受 攻击 性更 是 显而  易见。并且 , 中国海 区呈半封 闭状 、 外有 岛链环  抱、 通往大洋的通道 多数为 岛链所 遮断 , 中 国进  出大洋在 一定 程度上 受制 于人 , 在 战 时很有 可 淡薄 , 把海洋看成 是 “ 护城 河 ” 。这 种传统 海权  观念显然落后 于时代发展 , 明清时期达 到极 致 。  由于对广 阔无垠 的海洋 的恐 惧与无 知 , 明清统  治者推行“ 闭关锁 国” 的封海 政策 , 以致 国力孱 弱、 任人宰割 。  近代 以来 , 在西 方列 强 的坚 船利炮 下 , “ 以  陆立 国” 的中国才获得对海权 的感 知。后来 , 在  林则徐 、 魏源 、 严 复、 孙 中山等人 “ 开风气 之先 ”  的努力下 , 中国人得 以睁眼看世 界 , 才受 到 了海 能被敌方拦 腰堵截 。 ⑤ 但 同时 , 我们也有众 多的  深水不冻 良港分布在这一广 阔的海岸上 , 拥有 多 条可 以深入富庶 内地 的大河。中国海岸线长 、 岛  屿众多 、 海域 辽 阔, 这种 海缘环境 既有利 于我 国  海权的发展 , 又给我 国的海 防带来 重大 的负担 。   为了巩固海防, 必须“ 兴船政 以扩海军” 。  权思想 的启蒙 , 形成了“ 近代 中国海 防论” ② 。但  是, 这还远远不够 , 以致魏 源在各 国将 马汉 的海  权论奉为圭臬之 时 “ 独惜 吾 国对 于 马汉 的海 权  学说竟然出奇地忽视” ③ 。孙 中山先生更是发 出   “ 海洋 操之 在 我则 存 、 操 之在 人 由亡 ” 的呼声 。   因此 , 中国急需 一场海权思想解 放运动 , 破 除观  念障碍 , 深刻认识 到发展海权乃当务之急 。   2 0世纪 9 0年代后期 , 中国才真正开始眼光  向外 , 强化 自身海洋 意 识 , 系统研 究 海洋 战 略。  中国是所有世界 大 国中陆上邻 国最 多的 国   家之一 。众多的陆上 邻 国以及 陆上边界争 端在  很长一段时期 内, 使得 我 国必须 以陆防为重 心 ,   维持一支规模 庞 大 、 装 备精 良的陆军 以防卫 陆  疆, 无法集 中力量专注 于发展海权 。 目前 , 中国  已经与 1 4个邻 国 中的 1 2个 签订 了边 界条 约或  协定 , 划定 了陆地边 界线 的 9 0 %, 剩下 1 0 %左右 1 9 9 8年 , 中国发 布《 中国海洋事业 的发展》白皮  书。2 0 0 3 年, 国务 院印发《 全 国海洋经济发展规  划纲要》 。2 0 0 5年 7月 1 1日, 中国隆重 纪念 了 郑 和下西洋 6 0 0周年 , 并将 这一天定为 中国“ 航  海 日” 。值得注意 的是 , 昔 日郑 和航行路线正是 的争议 边 界 主 要存 在 于 中 国 和 印度 之 间。并  且, 中俄 战略协作 伙伴 关 系和上 海合 作组 织 也  建立起 来并不 断发 展 , 使得 我 国北部 陆疆 安 全  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 陆上 防御 负担骤然 减小 , 为  中国相对集 中力量发展 海权提供 了较 好 的战略  机遇期 。因此 , 中国需要继续 睦邻 友好 , 以稳 固 ① 严复 : “ 代北洋 大臣杨拟筹办海 军奏 稿”, 《 严复集》( 第2  今 天中国海上命 脉 。并且 , 海洋 开发 和建设 海 洋强 国首次 被 写进 党 的 ( 十六 大 ) 报 告。2 0 0 8  年, 国务 院批准发布的《 国家海洋事业 发展规划  纲要》 , 是新中国建立 以来首次发 布的海洋强 国  战略总体规划 。党 的十八 大报告首度将建设 海 洋强 国提升 至 国家发 展 战略 的高度 。可 见 , 冲  出大陆 , 走 向海洋 , 是 中国国家大战略 的时代 要 册) , 中华书局 , 1 9 8 6年版 , 第2 5 7页 。   ②  比如 , 林则徐 、 魏 源在第一次鸦片 战争前 后提出“ 守外洋 不 如守海 口, 守海 口不如守 内河 ” 。见 : 王家俭 : “ 清季 的海 防论 ” ,   载《 中国近代海军史论集》 , 文史哲出版社 , 1 9 8 4年版 , 第2 3 9― 3 6 1   页; 李 国华 : “ 清末海 洋观与海军 建设” , 《 历史研 究》 , 1 9 9 0年第 5  期, 第2 8页。  求 。中国的海权观 自此开始 经历 了一个 面向世  界、 面向未来 、 面 向现代 化 的大 变革――无视 一 忽视  正视 一 重视海 洋权益 , 从 而逐渐 培养 起 海权思维 , 进 而努力发展成为海洋强 国。   2 . 2   自然禀赋喜忧参半、 海权发展喜逢 良机 ③ 王 家俭 : “ 魏默 深 的海权 思想 : 近代 中 国倡导 海权 的先  驱” , 《 清史研 究论薮》 , 文史哲出版社, 1 9 9 4年版 , 第 1 3 2 ― 1 3 3页。   ④ 刘 中民 : “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 问题 的若 干思考” , 《 外交学 院学报》, 2 0 0 5年第 1期 , 第6 9―7 0页。   ⑤ 刘一建 : “ 中国未来 的海军建设 与海 军战略”, 《 战略与管 中国一面临海 、 三面靠 陆 , 属 于兼 具海洋 与 理》 , 1 9 9 9 年第 5 期, 第9 7页。   第 1 0期李家成等 : 马汉 “ 海权论” 及其对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 的启示 9 1  陆上 , 节约 国家 资源 , 为发 展海 权 创立 条 件 , 从  而将 自己从 陆上 束缚 中解 脱 出来 , 充 分 利用 好 这一发展 海 权 的千 载难逢 的天赐 良机 , 缩 小 陆 加深厚 的依存关 系。海 洋经济更 成为拉动 中国  国民经济发展 的有力引擎 。通 过海上通道 进行 国际贸易 、 能源进 口, 与之相关 的人员规模 也 日   趋扩大 , 直接 或 间接从 事 海外 贸易 的就 业 人 口  军规模 , 集 中资源发 展海军 。实 际上 , 中国 已经 开始有所 行动了。  超过 了 1 / 7 , 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 日益仰赖于安  全顺 畅的航运保 障。 中国的海 洋权益 随之 不断 扩展 , 发展海 权 的 内部动 力 和外部 压力 同时增  大 。因而 , 海洋 权益 在 中国 国家利 益 的排 序 中  日渐 突 出 , 中 国人 的 国 家 利 益 思 维 也 得 到 了 进 一改革开放 3 0多年 , 我 国一 直坚持 以经 济建 设为 中心 , 在 国 民经济 发展方 面取 得 巨大成绩 ,  已经成长 为世 界第二 大经济 体。这 就为 海权发  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 也为适 当分流 国家 资 源用于海权发展提供 了现实可能性 。并且 , 随着 步 的深入 与扩展 : 由陆疆走 向海疆 。由此 , 中  “ 环太平洋经济 圈” 的形 成和 中国“ 环海经 济圈 ”   的兴起 , 走 向世界的 中国对海权的诉求从来没有 像今天这样强烈。在此有利 的时局下 , 中国海洋 国的国家 身 份正 面 临着一 个重 要 的战 略转 型 ,   即由原来 的 自力更 生 的内生性 国家转 变为相互  依赖性 日增 的外 向型 国家 , 这 意 味着 中 国必须 经济发展迅猛 , 正在成 为 国民经济 新 的增 长点 ,  中国 的海权 也 应得 到与 此相 适 应 的发 展 。  将传统 的重 视 陆地 的单 向度 国家 战 略转 化 为  陆、 海并 重 的复 合型 国家 战略 。 ② 因此 , 现 代海 权是 国家转 型的必然选择 。   2 . 4 海 上安全 形势严 峻、 海上安全问题 凸显  冷 战结束 以来 , 中 国对 海 洋 的开发 与 利用 2 . 3 海外利益不断伸 展 、 海上保护需 求增 强  马汉 认为 , 国家经 济 的发 展 和 国家 力量 的 强大是与海 上力 量 的存在 休戚 相关 的。 ① 也 就  是说 , 一个 国家 的商业 和海 军 的利益 是 紧 密联 系在一起 的 。一个 日益庞 大 的国家航运业 和急 如火 如荼 , 但对海洋权 益 的保 护却严重滞后 , 二 者 出现 了相脱 节 的现 象 , 这必 然影 响 到我 国海  洋事业 的进 一 步发 展。近 年来 , 中 国海 上 安全 剧发展的 国际 贸易 , 必 然会 使一 支 与之 相称 的  海军接踵而至 。作 为 国际社会一个 平等 的主权  国家 , 中国拥有 包 括在 主权 范 围 内开发 海 洋资  源、 在世界范 围内进 行 自由贸易 、 平 等使用 海上  交通线的 国家 发展权 利 , 并 拥有 保卫 这 些 发展 权利不受侵害 的权利 。随着 中国 日益融 人全球 压 力陡增 、 危机频发 , 但 战略应对手段却 严重不  足, 难 以应 对海 缘 环境 压力 。 当前 中国面 临 的 海 上安全 形 势严 峻 、 已近底 线 。东 部海 上 战线  红灯频亮 , 围绕 岛礁 主权 、 海域 划界 、 海洋 资 源  开发 等争 端 和通 道安 全 的争端 日趋 激 烈 , 商 船 化进程 中, 其利益 也随之世 界化 , 这就要求 自卫 手段 的全球 化 , 即需 要我 们 全 面振 兴海 军 。现  代 中国必须 走 向海 洋 , 成 为 海权 强 国。中 国并 护航 、 打击 海 盗等 海上 安 全 问题 凸显 。周 边 国 家不断强化海上管控 , 袭击 、 抓扣我 国渔 民和渔 船的事件 时 有发 生 。“ 两 岛两海 ” ( 中 日钓鱼 岛  争端 、 中菲黄岩 岛争端 、 南海 问题 、 东海 问题 ) 争  端激化 , 最 为 突 出的是 “ 中 日撞船 事件 ” 。在 海  上形势 日趋恶化 、 海 洋权益 屡受侵犯之情 势下 ,   中国的海洋 国土屡遭 侵蚀 , 海洋资源 大大流失 ,  以致 中国到现 在 尚是一 个不 完全 统一 的 国家 ,  不是在刻意 追 求海 权 , 而是 自然 地 源 于 自身 的  内在发展需 要 。因此 , 中 国发展 海 军来 保 障 这 种发展权利是无可厚非的 。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化 和 中国经济 的迅速 发 展及全球 资本 扩 张能力 的 日益 增长 , 中 国正 在 成为一个 以海为生 的外 向型 民族 国家 。中国与  世界 的联系愈加 密不可分 。中 国经济 已发展 成  为高度依赖 海 洋 的外 向型 经济 , 中 国经济 增 长 有待统一 的地 区多集 中于东部 海域 ( 例如 , 台湾 ①②3 日。  [ 美] 罗伯特 ? 西格著 , 刘学成等编译 : 《 马汉 》 , 解 放军出  郑永年 : “中 国海 缘 战 略 : 挑 战 与对 策 ”, 2 0 1 0年 1 1月  的对外贸 易和 能 源依存 度 以及 对海 洋 资 源 、 空 间的依赖 程度 越来 越 高 , 对 国际市 场 产生 了愈 版社 , 1 9 8 9 年版 , 第 l 1 3页。   太平洋学报第2 l 卷 及其 附属 岛 屿 、 钓 鱼 岛、 南 沙部分 岛 屿 ) 。这 些 海上领土是 中国海权发展 过程 中具有 战略意义 号 医院船巡诊救护等等。   从总体上来 说 , 中 国陆缘 局势 处 于主 动和 的海上支点 。它们 既是 中国近海安全 的屏 障与  依托 , 又是 中 国进 入大 洋 的跳板 和桥 梁 。维 护  好 中国 的海上 安 全 有 利 于助 推 国民经 济 的发  展。如果没有 海权 , 中 国对 自己 的海洋 国土充  其量 只能是 有名 义 而非事 实 的主权 , 东部国民   经济命脉就会成为任人宰割 的“ 软腹” 。建 立强  大海军 进 行海 上 维 权 的现 实 需 要 日益 迫 切 起 来, 甚至 已经到 了刻不 容缓 的地 步 。中 国需 要 有利 的地位 , 而 中国海缘 战 略却 面临着 诸多 困 境 。中国陆上安全环境 的改善 为相对集 中力量 发展海权 提供 了战 略可 能性 , 中国海上 安全 面 临的压力使得海权发展 有其现实必要 性 。中国  应 当善加利用 “ 陆上安全 已无 大虞 ” 这一战略机 遇, 筹谋海权发展 的战略布局 , 努力破解 中国海 权发展 困境 , 促成 中国海权的大发展 。  发展 自己的海军 增强 海 防安全 , 特别 是 东亚 海 上安全 。  三、 中国海权 发展 的未来指 向 在深刻认 识到发 展海权 的必 要性与可 能性  后, 中国就需要将制 海权思想坚定 不移 、 一 以贯  之地转化为 海权 发展 战 略的 国家意 志 , 制定 一 中国海缘局 势 如此危 急 的背 后 , 我们 总 能  看 到美 国因素 的影子 。为 了阻遏 中国海上 力量 向太平洋发展 , 在 战略东移亚太 的背景 下 , 美国  炒作“ 中国海权 威 胁论 ” 、 “ 中美 海上 冲突论 ” 、  个深谋远虑 、 循序渐进 、 行之有 效的海权发展 战  略并戮力实践 之 , 以经 略海洋 , 来 维护 国家海 洋  安全 、 捍卫 国家海洋权 益 、 保 障国家海洋 生存 空  间。中国的未来在 海 上。“ 只有海 洋才 能造 就  真正 的世界强国。跨 过海洋这 一步在任何 民族  的历史 上都是 一个重 大的事件 。 ” ④ 下表为 中 国  海权发展战略路线 图。  表 1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路线图 “ 中国海 军 民族 主义论 ” ① 以及 中国 的海 上 “ 珍  珠链战略” ②, 借东亚海权争端频发之际 , 到处见 缝插针 , 发挥“ 离岸平衡手” 作用, 牵头联合其 亚 太盟 国组建 了堵 截 中国 的岛链 , 来 主导亚 太地 区的海洋事务 、 维持亚太 地区 的海权优 势 、 遏制 中国海权的向外 发展 。这对 中国的海 洋战 略空  间形成巨大 挤压 , 中国海洋 安全 环境 由此 日趋  复杂起来 。美 国一改过去“ 中立 ” 立场高调宣示 积极介入 中 国南海 主权 争端 、 钓 鱼 岛争端 适用 于《 美E t 安保条约》 , 就是两则显例 。并 且 , 美 国 继续对 台军售 , 力 图 以台制华 , 增加 中国发展海 权 的成本 , 使 得 中 国由于不 能完 全掌 控 台湾海 峡这一黄金水道而无 法尽享 自然赋 予的海上优  势 。台湾当局更是 “ 以武拒 统” , 这 无疑增 加 了  中国的统一难 度 。此外 , 中 国进 出公海 的战略 ① 美 国学者罗伯特 ?罗斯提 出的 “ 中国海军 民族 主义论 ”   断言 , 以“ 发展 航母 ” 、 “ 扩充海 军 ” 为手段 , 以“ 洗刷 近代 耻辱 ” 、   “ 收复失地”、 “ 突破 岛链封锁” 为 目标的“中国海军 民族主义 ” , 将  导致“ 美 中之间代价巨大的关 系紧张” 。S e e   R o b e  ̄S .R o s s , “ C h i .  n a ’s  Na v a l  Na t i o n a l i s m:S o u r c e s ,P r o s p e c t s ,a n d   t h e  U. S . Re ―  s p o n s e ”,通道 和海 上生命线都 处在美 国及其盟 国海军 的 监控之下 , 而我 们对 此几 乎无 能为 力 。这 对 当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e c u r i t y ,V o 1 .3 4 ,N o .2 ( F l a l , 2 0 0 9) ,p p .  代 中国来 说是 致命 性 的 , 因为 海外 资 源 的汲取 渠道如果 突然被斩 断 , 那 么 国家 必然会 衰 落。 ③   中国严 峻的海上安全局势 在呼唤着强 大海军 的  4 6 ―8 1 .  ②中国的海上“ 珍珠链 战略 ” 称, 中 国“ 正在 从 中东 到南海 的海上通道沿线建立战略关 系” , 缅甸实兑 港 、 斯里 兰卡 的卡汉班  托特港 和巴基斯坦的瓜达 尔港构成 了“ 珍珠链 战略” 的“ 海上安全  战略三角”。见 : 刘中民: “ 海权与大 国兴衰 的历史反思 : 刘 中民教 保护。中国已经采取 了一 系列保 障海 洋权益 的 有力举措 , 包括在 钓鱼岛争议上果 断亮剑 、 在南  海巡航宣示 主权 、 三 沙设 市 、 航母 启 航 、 中国海  军护航编 队为各 国商 船护航 、 中 国“ 和平 方舟 ”  授在复旦大学 的讲演” , 《 文汇报》 , 2 0 1 0年 6月 1 3 日, 第0 1 0版。  ⑧ A l f r e d   T .Ma h a n ,T h e   J 够 ∞e   o fS e a   P o w e r   u p o n   H i s t o r y,  l 6 6 o 一 1 7 8 3,L i t d e,B r o wn   a n d   C o mp a n y,1 8 9 0,P. 2 0 0.  ④[ 英] 杰弗里 ? 帕克著 , 李亦鸣等译 : 《 二十世纪 的西方地 理政治思想》 , 解放 军出版社 , 1 9 9 2 年 版, 第6 3 页。   第 1 0期李家成等 : 马汉 “ 海权论” 及其对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 的启示 9 3  3 . 1 中 国海 权 发 展 的 目标  海最重 要 的天 然屏 障 和海 上 生命 线 的必 经 之 根据时空 结合 的方 法 , 笔 者 对 中 国海 权 发  展 战略的 目标进行 了层级划分 , 可分为 :   ( 1 ) 近期 目标是近海 防御 : 中国必 须建设一 支规模适 中 、 精干高效 的褐水海 军 , 拥有强 大 的 地, 台湾可谓 中国海 防关 键 之所 在 。它 既是 中 国海 防的必要 组成 部 分 , 也是 中国西太 平 洋制  海权 的关 键一 环 , 还 是 中 国走 向远 洋 的重要 通  道 。因此 , 台湾如果 回归祖 国, 便 可对 中国海权 自卫反击能力 , 遂行 积极 防御 的战略方 针 , 以在  自己的领海 ( 台海 、 南海 、 东海及北 海 ) 和专属经  济 区建立 起 实际 的管 辖权 和 绝对 的控 制 权 , 并 以绝对 的海上 优 势慑 止可 能 的海 上入 侵 , 从 而 发展 战略三个 时期 目标 的实现 构成 巨大推 力。  由此也 可看 出 , 台湾 特殊 的地 缘 战略地 位 对 于 中国海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 的战略作用 。  总而言之 , 中国海 权 战略 的最 终 目标是 坚 能够有效捍卫本 国的合 法海洋 权益 。这 一 阶段  的海 军建设计划 应 防止 陷人海军 地位 至高无上  的“ 海军至上 主义 ” , 而应 追求 自卫范 围的有 限 海权 。  决维护 中 国海 洋权 益 , 戮 力捍 卫海 洋领 土 的不 受侵犯 , 争取 解决 与 周边 国家 的海 洋领 土 和权 益争端 , 最终实现 国家统一 , 全面参 与国际海洋 制度 和海 上 区域 安全 机制 的建 设 , 并致 力 于塑  造 国际海洋新秩 序。   3 . 2 中国海权 发展的途径 ( 2 ) 中期 目标是 区域 主导 : 中国必 须在西太  平 洋这一 国家利 益核 心海 区享有 制 海权 , 从 而  成 为一个 西太 平洋 海权 大 国。 ① 只有拥 有 了西 对 照马汉 的海权 发 展 六要 素 , 我们 冷 静客  观地评估 自身 的能力 和条 件 , 会发 现 目前 中国  海 权发展的薄弱环节 主要 集 中于政 府政策这一 方面, 并且 , 由于其 他五个方 面 皆是难 以改变 的 太平 洋制 海权 , 中国的海 洋 权益 才会 得 到有 效  保障, 中国的海上 生命 线才 能安全 畅通 , 东部 沿 海 地区才能 获得 较 大 的 国际空 间和 战 略纵 深 。  制海权 的确立 可以保证快 捷而简便 的海 上交通 线 的持续 与安 全 , 这 一海 上 交通 线 可 以在 战 时 因素 , 它 也 是 中 国海 权 发 展 大有 作 为 的方 面 。   因此 , 基于海防严 峻 、 陆 防巩 固的新现 实和海空  军 底子太薄 、 百废待 兴 的老现 实 , 从 国家整体 战 略的需要 出发 , 中国海权 发 展 战略应 当平 战结 提供 稳定 而 可靠 的补 给 与增 援渠 道 , 以在 后方 基 地与前 线战场之间进行 相互 支援 。 ②  ( 3 ) 远期 目标是远洋威慑 : 中国必 须建成一  支足够强大 、 攻 防兼 备 、 具 有跨洋投 送能 力 的现  代 蓝水海军 , 保 护海 上 生命 线 等海 外利 益 的安 全, 并在 中 国的利益 攸关 海 域甚 至 全球 形 成远  洋威 慑力 , 从 而 建成 拥有 强 大海 军 和广 泛 制海 合, 既要立足于生存 也要着 眼于发展 , 充分利用 自然构造 和地理位置赋予 中国对海 洋进行控制  的优势条件 , 提升海 军现代化水 平 , 以东线为重 点方 向。具体来 说 :   ( 1 ) 澄清思想认识 , 破除战略 困惑 。我们需 要认识 到 , 海军是海 权 的基础 , 必要 且足够 的海 权 的世界性 海 上强 国。当然 , 在 追 求远 洋 威 慑  的同时 , 中国既会遵 循 国际法和 国际道义 , 也会 进 行 自我约束 。中国并 不寻求海 上 霸权 。马汉 权 力量是 中国避免 冲突进而实现 和平发展 的有  力 保障 , 并 不会 成 为激化 矛 盾甚 至导 致 与周边 国家乃至美 国发生 冲突 的恶性触媒 。 中国发展  海权 的最基 本 的需求 来 源于 领 土完整 、 祖 国统 一认为, 对于 美 国所 面临 的军 事危 险 的最 佳 还击  区域 是在美 国本 土之 外 , 即海 上 。 ⑨ 其实 , 这 一 法则具有普世价值 。各 国皆应 如此 。在 面对 军  事 威胁时 , 中 国也 应海 上 出击 以“ 御 敌 于海 上 、  等主权需 求 和海 洋权 益保 护需 求 , 不 能 因为 保 本土无虞” 。  需要注意 的是 , 上述 三 个 时期 的 目标 之 间  的界限在实 践 上并 非十 分清 晰 , 在 某些 地 方 还  有所交叠 。以 台湾 问题 为 例 , 作 为 中国东 南 沿 ①桑立新 、 来全亮 : “ 从 战略高度 发展 中国海军――我 国未 来 海军建设 展望” , 《 中国海洋报》 , 2 0 0 4 年5 月2 5日。   ② ③ [ 美] 马汉著 , 萧伟 中、 梅然译 : 《 海权 论》 , 中国言实 出版  [ 美] 马汉著 , 萧伟 中、 梅然译 : 《 海 权论》 ( 目录 ) , 中 国言 社, 1 9 9 7年版 , 第1 6―1 8页。   实出版社 , 1 9 9 7年版 , 第 6页。   太平洋 学报第2 1卷 担 心别 国疑惧而放弃建设 强大海军 的努力 。总  之, 举 国上下应 当统一发展强大海军 的意志 。  ( 2 ) 完善海洋 法规 , 加强 海洋 教育 , 培 育海  权 意识 。由于 中国长期 以来处 在和平 自守的农 要兼顾射 程 与穿 甲能力 ; 在 全面 提升 海军 力 量 的同时形成 自身 的独 特优势 ; 增强装备 、 技术 与  软件系统 的 匹配性 , 根 据配 备 的武器 系 统对 作  战条令 、 军事训练 、 后勤 保障与思想 教育等 方面  作相应 的调整 , 以推进现代化 的深度 ; 发展海 军  院校 、 培训海 军人 员 , 重视 海上 作 战训 练 , 加 强 耕 经济形 态之 中 , 其 民族 性格 和文 化传 统被 动 防御 、 追求仁 治 , 缺 乏 开拓 进取 的精 神 , 并且 随  着历史惯 性一 直延续 至今 , 使 得 中 国在 发展 海  权方 面面临着重重 障碍 。中国需要制定海洋 开 发 与利用政 策 , 推 动 民众 的海洋 观念 , 抛弃 “ 大  陆主义 ” , 采 取更 富于进 取性 的 国际贸 易政策 ,  海上军事演 习 , 打造海空反 制能力 , 务 使军 官指 挥有方 、 士兵训 练有 素 , 掌 握海 上交 战原则 , 增  强高技术 条件 下海 军 的机动性 和灵 活 性 ; 通 过  将有后勤保 障的海上力 量集 中于内线进行海 上  决战 , 而舍弃无效 的商业袭 击 战③; 摆 脱 旧 的近  海 作 战思 想 , 发 展 可 以用 于 深 海 作 战 的现 代 海军 。  寻求具有战略意义 的海上关键 岛屿或港 口作为  海军基地 以保护本国在海外 的商业利益 。  ( 3 ) 坚持“ 陆守海 进 ” , 加 大海 防投 入。随 着 远距离海空打击这种新 的作 战方式登上 军事 ( 5 ) 调整舰 队部署 , 坚决发展航母 。消 除阻  碍发展海权 的障碍因素 ( 舰 队基地太多 、 护卫舰  船太少 、 资金严 重不 足 、 技 术相 对滞 后 、 人 员 素  质不高 ) ; 重建海军 , 并坚持对 舰 队的集 中使用 。  选取 中心 良港 , 集 中海 上力 量 。基 于 任务 而非  基于地 区的力量 配置 , 将 板块 分割 的 独立 军 团 舞台, 陆军 的作 用 大 幅下 降。各 国军 备重 点 转  向海 空 力 量 。英 国《 简 氏 舰 艇 年 鉴 》( 2 0 0 l ~ 2 0 0 2 年版 ) 中国海军部分 指 出: “ 中 国要发展 具 有地 区影 响力乃 至世 界影 响力 的军事 实力 , 海 军 的角色往往首当其 冲。 ” ④ 有鉴于此 , 中国应 当 借着世界军事变革 的东风 , 在与 国情 相符 、 与国  转变为有机 合成 的作 战魔 方 ; 作 为舰 中之 王 和  陆海空战力 联合 为一 体 的 巨型作 战平 台 , 航母  是海上战 略力量 和 国家 总体 战力 的集 中代 表 ,  是实现制 海权 的最 重要 工具 。因此 , 拥 有 航母  乃 中国海权发展之必需 , 已经成 为举 国共识 。  力相称 的前 提下 , 在 科学 统筹 与恰 当平衡 海 陆  两个发展方 向的基础上 , 压缩陆军规模 , 优先发  展海军 , 适 度 增 加 国 防预 算 , 提高海军军费 比  重, 并逐渐 摆正 武器 采购 开支 与科技 研发 投入 之 间的失衡 , 以加强 国防技术 的 自主研发 能力 ,   促使 国防科 技持续 升 级 , 推进 国防现 代化 特别 是海军现代化 , 从而夯实 国防工业基础 、 减少依 ( 6 ) 加强 国际合作 , 强化 海警执法 。在不结 盟 的原则下 , 与位 于海上要 冲的 国家或 中 国的 海上通道沿 线 国家进 行双 边 和多边 战 略合 作 ,   为未来海军纵横驰骋于各 大洋提供后 勤基地保  障; 防止海 上 霸主和 陆上 强 国结 成 反对 自己的  联盟 , 进一步加强 中美 海上军事安全 磋商机 制 ,  建立重大海上军事 演习 和其 他主要海军 活动 的 赖进 口武器 , 进而 推动 军事改 革②、 弥补 军力不 足 。这是 由于陆海两 向、 多点 开花 、 过 度扩张会 透支资源 , 使 国家元 气 大伤 。当客观 条件 同时 有利于海 陆两种 发展 时 , 一 国最 好选 择海 上发 展而非陆上发 展 , 因为海上 发展 的投 资 回报率  较高 。因此 , 中 国应 在巩 固陆上 力量保 卫 边境 事前通报制度 , 力避与美 国发生海权 冲突 ; 抓好  港 口生产建设 , 大力发 展 国际港务 ; 建造海 上巡  视船只 , 增 建 海 事 监督 船 舶 , 加 强海 上执 法 力 ①②安全 的同时 , 着力发展海上 力量 , 使 之具备强 大 的海上 自卫 能力 、 机 动作 战能力 和力 量投 射 能  力, 并经常保持战备状态 , 再 匹配足够 的海外基  地体系与坚 固 的海 岸 防御体 系 , 实现 中国海军  跨越式发展 , 致力于成 为东亚海上强 国。   ( 4 ) 注重武器研发 , 加紧战法研究 。舰船 的  设计与制造要 兼顾 速度 与稳 定性 , 火力 配 备上 石蹊编译 : “ 年鉴中的中国海军 ” , 《 现代 舰船》 , 2 0 0 1 年第 适应世界军事领域 的深 刻变革 , 实现 军 队由数量规 模型 8期 , 第 2页 。   向质量效能型、 由人力密集型 向科 技密集 型转 变。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务院新 闻办公室 : ( < 2 o o o 年 中国的国防》 , 2 0 0 0年 1 O 月1 6日。  ③ Az a r   G a t , A   s £ 0 , y   o f   Mi l i t a r y   T h o u g h t ,O x f o r d   U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2 0 01,P . 4 5 8 .   第 1 0期李家成等 : 马汉 “ 海权论 ” 及 其对 中国海权发展 战略 的启示 9 5  量, 中国海 警在 涉外 海 洋维权 执 法 时可 适 当行  使 紧迫权 , 以切实保障渔 民合法权益 。   ( 7 ) 推动海 洋 开发 , 促进 经军 联 动 , 实现 良  性循 环。对 海洋 国土 的开 发与 利 用 , 成 为 中国 和平 发展 的战 略诉 求。 中国大 力 发展 海权 、 成 为海上 强国不是 为 了“ 争霸乃 至称 霸于 海上 ” ,   而是 为了“ 护持并拓展正 当的海洋权 益” 。中国   海权发展 战略正在实 现六大转 型――将 海权 由   过去 的侵 略扩 张的工具转 变为现在 的和平发展 经济 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 基础条 件。 中国需 要着  力培 育海洋 资源 的开发 、 利用 和保护能 力 , 提 高  海洋 经济 的综 合 国力 贡献 率 , 加 强海 洋 科学 技 术 的研究 、 开发和应用 , 以增 强 国际海 洋竞 争能 的保 障 , 将安全哲 学 由“ 为 了生存” 转变为 “ 确保 发展 ” , 将安全重点 由狭 隘的 国土边界 安全转变 为广泛 的利益 边界 安全 , 将 近代 “ 消极 防御 ” 的 “ 海防论” 转 变为现代 “ 积极 防御 ” 的“ 海权论 ” ,  力, 进而为海 权 尤其 是海 军力 量 的发 展 提供 动  力 。和平运输船 队的存在 与发展需要 海军 为其  保驾护航 。而海上军 事力量 能够有效 保 障本 国   基本海洋权利 ( 能够平等地分享 海洋权 益 、 平 等  地利用 国际资 源 和市场 、 平 等 使用 海 上交 通 通 道) 。反过来 , 海洋经济所产 生的 巨大 财 富可 以  将“ 无 限海权观” 转 变为 “ 有 限海权 观 ” , 将 马汉 “ 海权论 ” 思想 中的“ 权力 ” 色彩 和“ 强权扩 张 ”   思想转 变 为 “ 权利” 观念和 “ 国权 伸 张 ” 意识 。  中国海权发展谋求 的是 以平等 之地位独立 于世 界, 利用《 联合 国海洋 法公 约》 坚 决捍卫 自身 合 法的海洋权益 , 积 极参与 国际海上安 全合作 , 实  现 中国的海 洋 强 国梦 , 完成 陆权 国家 向海 权 国   家的大转型 , 进而 促进亚太 安全乃至 世界和平 ,   构建“ 和谐海 洋 ” , 建 立 国际海 洋新 秩序 。但 这  既不排斥它 国追 求各 自的发 展权 利 , 也不 会 成 为称霸海洋的海上霸主 。  编辑 战海 霞 王 华 用来支持 海军 的壮 大 。因此 , 中 国需 要促 进 和  平贸易与航运 、 发 展海洋 经济 , 为海权 发展提 供 持续 的动力 。   总之 , 得益 于马汉“ 海权论 ” 的启示 , 笔 者不 揣 冒昧总结 出 中国海权 发展 战 略 , 希冀 通 过 上 述举措有利于促进 中 国海权全 面而又 平稳 的成  长 。值得注意 的是 , 争取属 于 中国 自己的海权 ,  不仅是捍卫 国家权 益 的正 当要 求 , 而且 是 中 国  M a h a n’ S“ S e a   Po we r   Th e o r y” a n d   I t s   En l i g ht e n me n t s   o n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Ch i n a’ S   S e a   Po we r   S t r a t e g y  L I   J i a c h e n g   L I   P u q i a n  ( i . L i a o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i 1 0 1 3 6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s   t h e   c o u n t r y’ S   ma i n   s t r a t e g i c   p o i n t e r s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s e a   p o w e r ,Ma h a n’ S“ s e a   p o we r   t h e o y’ r ’i s   n o t   o n l y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t h e   s e a   p o we r   w h i c h   h a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n d   e v e n   d e c i s i v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t h e   s u r v i v a l   o f   d e a t h,r i s e   o r   f a l l   o f   t h e   n a t i o n s   a n d   t h e   wo r l d   h i s t o i r c a l   p r o c e s s ,b u t   a l s o   p r o p o s e s   s i x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t he   s e a   p o we r.wh i c h   i s   o f   g r e a t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e   t o   Ch i na’S   s l o wl y - d e v e l o p i n g   s e a   p o we r . Ch i n a’S   s e a   p o w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c a n   f i n d   s o me   a v a i l a b l e   l e s s o n s   r e l a t e d   t o   o u r   o wn   i n t e r e s t s   f r o m  i t .   Ke y   wo r d s :Ma h a n;s e a   p o w e r   t h e o y ;C r h i n a ;s e a   p o w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猫外交的政治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