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净值人群数量在中国数量有多少?

数据详解:中国高净值人群有多少?分布在哪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林采宜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主要结论  在中国,由于政策因素,资金、养老金进入资产管理市场的份额有限,机构资金在资产管理市场上的占比相对较低,居民个人资金是财富管理市场的主力军。  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潜在规模大约可达154万亿。无论其规模还是增速都显著高于养老金、保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其中将近一半以上托管于银行、、、保险及基金(包括基金)公司的理财账户。  最近五年来,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其在个人资产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从2011年的24.58%上升到2015年的28.83%,目前总额大约为37万亿。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五个大省(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加起来占比接近7成。高净值人群最集中的地区为、、,其高净值人数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17.69%、16.86%和14.96%,这三个地区的人数加起来,占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49.51%)。  随着对冲基金及各种衍生品的问世,以及私募机构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及其他各种另类投资在个人财富中的占比在不断上升。  详情  境内可投资资产总值与预测  从委托资产的来源看,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管理的资金通常分机构资金和个人资金两个部分。在中国,由于政策因素,保险资金、养老金进入资产管理市场的份额有限,机构资金在资产管理市场上的占比相对较低,占40%左右,个人财富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份额占比为60%。  机构可投资资产的潜在规模  公募基金及其子公司专户是资产管理市场机构资金的最主要渠道。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截止2015年底,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规模达40262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近2万亿元,增长幅度达88%,基金子公司业务规模达85713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48000亿元,增长幅度达130%。
数据来源:wind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其次,是保险资金。2015年,我国保险资产总规模12.36万亿人民币,其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1.18万亿人民币,大约占九成。根据保监会的监管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和包括集合信托计划、银行理财、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及其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理论最高可以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85%。由此可以推算,2016年来自保险资金的潜在规模理论上可以达到10.5万亿。
数据来源:保监会、国家统计年鉴  此外,养老金是资产管理市场机构资金的另一个渠道。根据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养老金投资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  由此可以推算,2016年来自保险资金的潜在规模理论上可以达到1.2万亿。如果加上国家重点项目和企业的股权投资,最高可达2万亿左右。
  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潜在规模  与此同时,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潜在规模大约可达154万亿。无论其规模还是增速都显著高于养老金、保险资产的增长速度。其中将近一半以上托管于银行、信托、券商、保险及基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司的理财账户。2015年,我国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大约为93万亿,其中60%来自居民的个人财产。  表1
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潜在规模
资产总额(万亿)
可投资资产不包括自住房产、通过私募投资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及耐用消费品等资产。
A股指数上涨导致账面资产增值
A股下跌导致账面资产缩水
  说明:数据来源于(,)与贝恩公司《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总额  最近五年来,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其在个人资产中的占比也不断上升,从2011年的24.58%上升到2015年的28.83%,目前总额大约为37万亿。  在财富管理的形式上,低收入群体更倾向于存款和类存款金融产品。而高净值人群是资产管理的中坚客户,最近五年,另类投资和类私募业务的增长主要拜赐于高净值人群的理财需求。  表2
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资产的总额 (万亿)
高净值人群资产占比
28.83%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  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及区域分布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大约120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1%,其中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人数约115万,最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
%,个人资产超过600万的人数121万,最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随着新三板、等各种层次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居民(尤其是企业创业者)的个人财富规模增长迅速,他们和高薪白领共同构成了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的中坚力量。  高净值人群数量单位:万人
可投资资  &1000万人民币[5]
  同比  增长
个人资产  &600万人民币[6]
  同比  增长
股市上涨导致资产膨胀
股市暴跌导致资产缩水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海银财富与百富《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白皮书,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区域分布来看,高净值人群最集中的地区为北京、广东、上海,其高净值人数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17.69%、16.86%和14.96%,这三个地区的人数加起来,占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49.51%);其次是、、、和,尤其是浙江和江苏,高净值人数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12.07%和7.27%,其余省市的高净值人数占比都在5%以下。总体而言,东部五个大省(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加起来占比接近7成。  高净值人群地区分布
0.04%  家庭财富资产配置结构资产配置结构  调查数据表明:  2015年,高净值人群境内可投资资产中,股票占比最高,为26%,这与该群体多半为企业主有关。从财富形成的特征来看,国内的富豪大部分来自私营企业的上市,因此,企业股权是其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现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加起来占25%;  此外,基金、信托等资产占比也在10%以上,最近两年,艺术品投资和私募投资在高端人群的资产配置中也占有一席之地,2015年其份额分别为4%和3%,且份额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表
高净值人群境内可投资资产配置结构(万亿)
融资类信托
其他另类投资
100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报告《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报告《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资产配置的变化趋势  从最近三年的配置结构变化来看,中国家庭重配现金的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现金类资产(包括存款和高流动性利率债)在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中的占比始终在20%以上,与此同时,仍然家庭最为重要的实物资产,其占比也在15%左右(随地产价格波动略有变化),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随着对冲基金及各种衍生品的问世,以及私募机构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收藏及其他各种另类投资的占比在不断上升。
数据来源: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报告《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中国理财市场的趋势信用利差扩大以反应资产的实际风险溢价  2015年3月国务院法制办和人民银行正式推出《存款保险条例》,从日开始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使隐性而模糊的政府担保转向显性且赔付责任及赔付上限明确的保险制度,这种模糊的隐性担保实际上就是刚性兑付,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地使得银行储户和投资者的保障程度高低立现,存款和理财产品的违约风险差异也相应凸显,理财产品风险的清晰化将推升实际风险溢价,体现为信用利差的扩大。  理财市场的收益率进一步反映市场利率曲线的变化  日,
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调至30%,5 月10
日,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10月23日,央行宣布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的同时,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至此,我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至少在形式上已经完成。由于我国银行间拆借市场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因此,央行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利率走廊来调控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央行货币政策从数量管理趋向率管理,理财市场的收益率也将进一步反映市场利率曲线的变化。  海外资产配置,是中国居民尤其是财富群体的下一个理财热点  2013年以来,随着居民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周期趋于尾声,中国居民购置海外不动产和海外基金、海外保险的金额在不断上升。  2015年,离岸资产在个人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已经高达27%,印证了市场流行的两个“三分之一”的说法:“三分之一的富人在海外拥有离岸资产,离岸资产在富人的投资性资产中占比约三分之一”。  机构资产在资产管理市场的占比将会逐渐提高  随着养老金、保险资金规模的扩大及其投资领域的多元化,更多的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将进入资管市场。从海外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共同基金、养老金和保险是资产管理产业的三大支柱,机构资金是资管市场的主力军。目前全球资管市场上机构资金的占比大约为60%,因此,中国未来的资产管理市场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主导也是必然趋势。  随着ETP市场的发展,被动管理型资产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随着各种指数基金、对冲基金和期权等衍生品的发展,国内的ETP产品不断延展,以被动式管理为主要模式的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从2011年开始,ETF基金的规模逐年增长,2015年,ETF基金的规模为4914亿,为2013年的3倍。ETP产品的快速增长决定了被动管理型资产的占比将相应提高。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原创本文为作者向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的交流文章,原文标题为《中国理财市场的规模、结构与趋势》,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立场。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责任编辑:李振梁 HN063)
05/03 06:3004/29 15:2604/29 15:1304/29 11:5504/29 11:2904/29 11:0504/29 10:1304/29 09:1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今日热点省市人数占比增加人数1北京490,00016.9%150002广东486,00016.8%170003上海420,00014.5%300004浙江379,90013.1%49005江苏216,0007.5%80006山东111,0003.8%60007福建109,0003.8%20008辽宁79,0002.7%-10009四川71,3002.5%280010天津51,4001.8%3900其他486,40016.8%总数2,900,000100%3.6%  高净值人群省市数量及分布(前十名)  新华网福州5月27日电(记者袁羽 郑云彩) 27日,《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白皮书》在上海发布,这是继2012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和2013年“另类投资白皮书”之后,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的三度合作。  “高净值人群”指的是个人资产600万元以上的人群;“亿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指个人资产1亿元以上的人群;“最富有人群”指在高净值人群中占比10%且资产排名靠前的人群。高净值人群资产包括个人拥有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其中实物资产包括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等,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存款、保险等。  从该项白皮书地区分布来看,“高净值人群”地区分布占比最高的仍然是华东地区,占比达44%;华北地区排名第二,占23%;华南地区排第三,占18%。而东北、西南、华中和西北四地总和仅占15%。  另外,从省市分布看北京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仍然最多,比去年增加1.5万,达到49万人;其次是广东,比去年增加1.7万,达到48.6万人;上海排名第三,比去年增加3万,达到42万人;浙江排名第四,比去年增加4900人,达到近38万人。  这四个省市共拥有高净值人群177.6万人,占全国的61%。拥有高净值人群超过5万人的省市有十个,除上述四个省市外,还包括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四川和天津。除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外,其他省市高净值人数均有所上升。  作者:袁羽 郑云彩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检测到有异常请求从你的 IP 发出,请
使用豆瓣。2016年中国高净值人士有158万人,可投资资产超49万亿,你入围了吗?
近日小编看到一个报告,这份报告是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团队联手贝恩公司发布《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根据报告内容显示,去年(2016年)中国高净值人士有158万人,而在十一年前的2006年这一数据仅为18万人。也就是说11年间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翻了三番还多。其中,可投资资产超过一亿元的超高净值人群规模约12万人。而此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截至2016年5月,中国大陆地区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134万,其中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数量约68.3万。根据招行与贝恩的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8%。换句话说,按照我国当下总人口预测,到今年底,平均100万人有135名高净值人士,这一水准比万里挑一还高。这些中国高净值人士有多少钱?从财富规模看,2016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49万亿元的可投资资产。根据以上的报告预计,今年(2017年)高净值人群持有财富总量将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人均拥有3670万元可投资资产。如果以上预测基本准确,那就意味着,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总体增长非常快,增长潜力和空间同样巨大。2016年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为165万亿元,由此不难算出,我国高净值人士资产占全国个人资产总量的近30%。这些高净值人士的财产配置情况如何?除了常规的储蓄/现金和保险外,2017年高净值人群在理财产品上的配置约占其整体可投资资产的25%,相较2015年增加近一倍。(1)股票配置比例: 由2015年初的约25%下行至2017年的约15%。(2)信托配置比例:2013年一度占整体可投资资产的15%左右,由于刚性兑付预期的打破,目前比例略有下降。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报告:3成汇聚粤沪京 富二代近2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出炉:三成汇聚粤沪京
  12月9日,民生财富联合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及发布了《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全面解读了我国拥有可投资资产600万元以上人群(即高净值人群)的整体特征、资产配置偏好以及在、消费等方面的兴趣偏好。
  据东方国信大数据运营事业部总经理王喜涛介绍,报告采取了大数据筛选全国样本配合问卷调查的形式,突破了传统报告小样本数据、结构化数据等限制,实现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下数据应用的落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解读报告称,2017年我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人,其中36-55岁的中年人占七成,三成高净值人群汇聚广东、上海、北京。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接近65万亿,财富增值是主要的资产配置目的,除商业银行外,信托公司是高净值客户的第二选择,而则EMBA成为自我提升重要方式。
  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
  鉴于资产不透明和缺乏公开统一数据等原因,我国高净值人群总体数量和资产规模数据一贯是行业统计的痛点和难点。
  针对这一财富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广泛关心的答案,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测算,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总体规模达到197万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约65万亿。
  据介绍,为测算高净值人群总体规模,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数据源,获取了与、、、和的私人银行VIP专线进行过有效通话时长的电话数量,再通过比对通话行为比例和上述五家银行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进行推算。
  随后,鉴于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研究人员按照15%、17.5%和20%三种不同的权重,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在综合对比了相关行业报告数据后,最终得出了197万人的答案。
  在65万亿可投资资产规模数据的测算上,研究人员同样通过调研数据和同业数据对比的方式。
  三成高净值人群汇聚广东、上海、北京
  在高净值人群的区域分布上,占比排名前三的地区依次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上述三地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占我国整体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例约26.5%。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优势积累下,广东聚集了全国9.7%的高净值人群,成为了我国高净值人群聚集数量最多的省份。上海则以8.8%的高净值人群占比排名第二。
  报告认为,北京地区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全国第三的排名显示了政策导向的作用,并预计在未来主要区域发展中,政策导向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整体而言,这份报告反映了我国高净值人群的地域分布情况,占比排名前十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9.7%、上海8.8%、北京8.0%、江苏7.1%、浙江6.6%、山东5.9%、四川5.4%、湖北4.3%、福建3.7%、辽宁3.3%。
  报告指出,考虑到上述区域的整体定位和现有布局及既有资源,本次排名的变化在未来几年不会太大。
  进一步来看,在排名前十的地区中,沿海省份依然沿袭其改革开放之后的领先优势,占据6&席。中部地区的湖北、河南领先,而辽宁省则在东北地区一马当先。
  传统意义上,四川省通常被认为是旅游大省而非经济金融大省,而报告显示四川虽然地处西南地区内陆,却位列第七,其5.4%的比例与山东省相差无几。这也同今年5月《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是西部首个GDP&过3&万亿元的省份;金融业总资产超9&万亿元,居中西部第一位。”的报道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特别将36至55岁的高净值人群归纳为“核心高净值人群”的概念,因为他们在决策、发展还是消费等方面均为中流砥柱,是投资和消费活跃度最高的群体。
  在针对核心高净值人群的统计中,广东依旧位列第一,而北京则反超上海排名第二。报告认为,排名变化的原因与两座城市各自的核心定位有关。
  报告发现,宁夏和西藏的核心高净值人群数量占比明显高于其高净值人群总体数量占比,这意味着当地新生代人群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
  市场人士称,对于目标是高净值人群的金融服务企业以及更高一层的家族财富管理服务机构来说,该报告调研绘制出的高净值人群聚集地图相当于市场拓展的优先级排序。
  中年人占七成&富二代近二成
  在人口统计的属性分析方面,报告显示在高净值人群中男性占比为59%,女性占比为41%。
  报告亦指出,考虑到社会分工以及传统的家庭角色分配的不同,这一数据并不能显示以家庭为单位的高净值人群财富相关事宜的实际决策者。
  在年龄阶段的统计上,46-55岁是高净值人群占比最多的区间,为39%。其次是36-45岁,占比31%。36岁-55岁共计占比69%。
  这一数据反映出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涌现的几次风口,造就了以60&后、70&后为核心的企业家群体,也就是高净值人群的主力。
  与中年人群对应的是,18-35岁的高净值人群占比达19%。
  报告解释称,这一人群的高额财富应多数源于父辈,也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造就的新一代年轻企业家。
  就高净值群体的学历水平而言,拥有大学学历的人群占比最高,为36.8%,其次是高中学历占比,为27.0%,再次是硕士群体,为25%。特别地,高净值人群中拥有博士学历的仅为1.5%,
  而高中以下人群占比高达8.8%。
  报告特别按星座对高净值人群进行了排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天秤、天蝎和处女,排名最后的则是白羊。
  EMBA成为自我提升重要方式
  殷剑峰解读报告称,EMBA已经成为高净值人群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
  报告显示,受到青睐的商学院前8名依次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民生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马骅表示,民生财富已考虑在未来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与攻读EMBA有关的服务。
  报告显示,在关注的阅读内容方面,“健康养生”主体成为了高净值人群的首选。
  此外,高净值人群均偏好收藏品,书画、陶瓷、玉器则成为收藏品首选。事实上,在家族财富传承中,收藏品正是重要的代际财富传承的载体。
  财富增值是资产配置首要目的
  报告针对高净值人群理财需求进行了调研。在资产配置目的中,财富增值始终是第一要务,以83.93%稳居榜首。而财富保值和品质生活均为42.86%,并列第二。子女教育与财富传承均为23.21%,并列第三。
  报告发现高净值人群在资产配置方面有三个显著特点,全球资产配置群体更注重财富保值、品质生活和风险隔离以及股权重构等目的;而家族企业主群体更注重财富传承和移民等目的;风险隔离和股权重构则几乎均是由全球资产配置群体所选择的。
  在财富管理机构的选择上,商业银行依旧是高净值人群的首选,其次是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产品收益符合投资需要”&是对于机构选择的首要考虑,其次是“品牌值得信任”和“团队专业”。
  此外,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还呈现出境内资产配置集中度明显高于境外;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酒庄、艺术品等新兴乃至另类投资品种受到关注度越来越高等特点。
  从资产种类来看,高净值人群的国内金融资产资产配置主要集中在信托计划、股票投资和银行理财等;国内非金融资产配置以不动产的房产为主,兼顾黄金等贵金属和字画玉器等投资;境外资产配置则以银行存款、证券基金和保险产品为主,兼顾不动产、对冲基金和信托计划投资。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净值人群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