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钱荒对股市的影响来了,股市怎么办

散户可关注几种主流理财品种-金投股票网-金投网
:|||||||||||
<span class='JO_60.0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72.29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7.4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2.6800
<span class='JO_0.00
<span class='JO_21.8700
<span class='JO_.00
<span class='JO_97.8200
<span class='JO_0.00
散户可关注几种主流理财品种
13:18:25来源:新闻晨报编辑:fangbiao
摘要:要分享眼下的“钱荒”盛宴,最佳途径自然是参与证券交易所提供的交易所逆回购。虽然逆回购收益不能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相媲美,但胜在门槛低,且紧跟SHIBOR步伐,至少在持有期限1月内的各类理财产品中,可谓是无敌的存在了。
银行&钱荒&,资金市场利率不断高企。这无疑是近期最大的财经新闻。银行为何钱荒,未来如何缓解或者改善,这显然是专家、监管部门需要操心的问题。对于散户而言,最需要关心的则是如何把握住稍纵即逝的高利率良机,把高利率转化为高收益。本文则将分析主流理财品种中,哪些更合适把握&钱荒&盛宴。
1、交易所逆回购:1月期内收益无敌
要分享眼下的&钱荒&盛宴,最佳途径自然是参与提供的交易所逆回购。虽然逆回购收益不能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相媲美,但胜在门槛低,且紧跟SHIBOR步伐,至少在持有期限1月内的各类理财产品中,可谓是无敌的存在了。
以昨日沪市 7日回购(204007) 为例,上午长时间在7.9%左右徘徊,14天回购(204007)长时间在7.7%左右徘徊,而28天回购(204028)虽然收益率稍低,但也是长时间在6.2%左右徘徊。当然,沪市回购交易门槛较高,需10万元递增,资金量少的不妨尝试深市逆回购,虽然可能利率较低,但胜在1000元起步。深市7天、14天和28天回购的对应代码为。关于回购的具体操作、手续费计算等,可参见本报6月21日A33版 《逆回购拆借可获年化超9%高息》一文。
2、货币基金:准现金亦可享高息
&钱荒&之下,许多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不断走高,根据同花顺(26.910,2.45,10.02%)iFind的统计,6月20日有12款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5%,对于准现金产品而言,这已属相当不俗的水准。
当然,这12款货币市场基金中,虽然大多数是针对500万元以上客户的,不过其中也不乏普通散户可以购买的品种,比如华富货币、天弘增利宝。当然,货币市场基金由于收益率高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基金经理的操作,所以过去7天可以实现5%的年化收益并不等于未来短期内还能维持这一水准&&这与逆回购以7%借出就必然能够获得7%收益是不同的,因此在申购这些目前高收益货币基金之后,还是要密切关注,若收益率出现走低,就要溜之大吉。
正因为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不确定性,因此除非投资者要求&准现金&,连7天的锁定期都不能承受,否则逆回购仍是相较货币市场基金更好的选择。
3、银行理财产品:优势在中长期
虽然不少银行缺钱,在银行间市场上为短期资金拆借打个头破血流,但是这并未快速拉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记者发现,银行一般以30天以上的理财产品为主,而少数30天以下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也大多维持在4.5%-4.6%之间,往往1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也不过享受到4.7%至4.8%的收益率,与如今如火如荼的逆回购收益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显然银行反应相对迟缓。
至于银行作为主力的30天至1年内理财产品,目前预期收益率一般在5%上下。在这一期限内,由于逆回购交投清淡且收益率不具有优势,可谓是理财产品的主场。值得注意的是,理财产品在计息期之前往往有数天销售期,许多消费者为了确保能够买到理财产品,往往就会选择销售期第一天就将资金存入认购,那么在整个销售期内只能享受活期收益,这将会将理财产品的名义收益率摊薄&&期限越短的理财产品,这一效应越明显。因此若在意收益率多过流动性的读者,不妨考虑较长期限的产品。而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在其他条件一直的前提下,不妨选择销售期较短的产品。
4、新型万能险:收益流动性两相宜
虽然保险中的万能险曾经因为过高的初始费用而引发许多投保人的不满,但是今年以来,不少减免甚至豁免初始费用的万能险却以收益和流动性兼顾的优势,重新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目前,某保险公司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一款名为理财宝的万能险产品,在持有超过1月但不足1年中仅收取0.098%的退保费用,并目前按照满 31天3.88%、满91天4.7%、满181天4.93%&&满366天5.2%的预期利率进行结算。若持有满1年,且保险公司并未调低结算利率,那么此款产品的收益并不逊于同类银行理财产品;但与此同时,若出现意外继续用钱,也可以牺牲部分利息,提前赎回,从而实现了收益和流动性两相宜。
丽珠集团(000513)股票怎么
华友钴业(603799)股票怎么
中国股市买股票诀窍是什么
股票K线图怎么看懂?
股市做好超级短线要有超级
炒股如何看股票走势图?如
选股看股基本常识
操盘手如何巧用均线选股?
股票书籍《波段操盘法则:
《房价未来或下行 可以布局
11月17日(周五),又有两只可转债可申购。其中…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本站所有广告均由第三方提供!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12288;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郭施亮:中国股市不应该沦为圈钱垃圾场!
股市的首要功能是融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定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则市场运行节奏会得以扰乱,而原本的运行秩序也会变得混乱。
股市的首要功能是融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定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则市场运行节奏会得以扰乱,而原本的运行秩序也会变得混乱。
多少年来,我们听得最多的,往往是股市的融资功能,但股市投资功能,却提及甚少。然而,纵观这些年来的市场表现,股市融资力度持续高居不下,而股市再融资规模更是迭创历史新高。至于股市的投资回报情况,虽然较以往有所改观,但与市场融资、再融资速度相比,却显得相当疲软。
IPO,这是一个让投资者感到不安的话题。实际上,在最近一两年的时间内,IPO的发行节奏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市场的运行表现。
2015年,A股IPO融资累计规模达到1588亿元,全年实现220家新股上市,这已经是一组亮丽的成绩单。然而,在去年7月之后,因股灾风波的干扰,A股市场IPO也一度宣告暂停,由此也影响到当年的IPO发行速度。但,从去年全年的IPO融资情况来看,也是相当亮眼的。
2016年,A股市场实行了IPO新规,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机制,市场资金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但在新规之下,市场逐渐演变成全民打新的时代,而投资者的打新收益率也骤然降低。然而,这似乎成了IPO加速发行的一个较好的借口。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年内完成200家左右的IPO数量还是预期之内的事情。从今年的股市表现来看,虽然股市表现较之前明显逊色,赚钱效应也大幅降低,但料全年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会超过千亿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1月份之后,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却显著提升。自本月以来,每周都颁布新一批的IPO核准名单,而一周一批次的IPO核准速度,已经创下了近年来的单月核准之最,而面对IPO的频繁发行,刚完成信心逐渐修复的A股市场,可否抵御住如此频繁的IPO发行节奏,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确实用力过猛,似乎有一种年底加速发行的节奏,试图为长期存在的IPO堰塞湖&泄洪&。但,快速的IPO发行节奏,显然并未充分考虑到当前市场的可承受能力,一旦新增流动性无法抵御住IPO抽离的资金压力,则之前市场艰难修复的投资信心,可能会受到沉重的冲击,而市场的上涨趋势可能再一次受到影响。
去年4、5月间,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骤然提升,一月提升至两批次的水平,且期间先后安排了多家大盘IPO的发行,加速抽离了股市的存量流动性。与此同时,随着股市&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节奏加快,市场新增流动性或持续做多的动能无法应对持续抽血的市场压力,却加速了市场拐点的形成,随之而至的,却是一轮非理性下跌行情的展开。
当前属于IPO新规下的市场大环境,但这并非IPO加速发行的最好理由。
究其原因,一方面要看市场自身的可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看相应的国际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由此可见,虽然IPO新规下,新股加速发行对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压力会有所降低,但过于频繁的发行速度,却进一步对本已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构成压力。与此同时,鉴于目前A股市场近3000家上市公司,新股加速发行会加剧市场资金的分散程度,而在存量资金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资金更可能聚集于具有赚钱效应的新股乃至次新股身上,而其余多数股票却鲜有资金关照,甚至沦为股票市场上的交易僵尸股。
近日,A股注册制改革重启了风声,虽然说目前距离全面铺开注册制度还有不少的过程,但按照当前的IPO发行速度,实际上已经让市场深刻感受到注册制改革前的压力。
事实上,对于新股的频发,以及新股和次新股的估值股价频繁遭到市场爆炒的问题,却间接提升了整个市场的估值压力,对价值投资者构成沉重的冲击。然而,待新股及次新股热炒之后,却提前大幅透支掉其未来的盈利预期,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上市公司高管的先后套现,乃至提前辞职套现拟绕开减持规则的限制。但,其最终结果,还是让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接过最后一棒。
需要注意的是,多年来,中国股市新股上市的速度是远远高于上市公司的退市速度。由此一来,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就不能够得以合理地发挥,而待大量新股密集发行,且其股价先后遭到市场的疯狂热炒之后,却给市场带来更高的估值压力。然而,若在此期间,上市公司频现业绩变脸的情况,且缺乏了强有力的监管与处罚手段,则股市自然沦为了圈钱垃圾场,这对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是构成直接性的损害。
既要保持股市适度的融资功能,又要注重股市的投资功能,而且要为投资者创造出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这显然是中国股市得以长远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退一步来说,若股市盲目注重融资以及再融资,并试图发挥出其最大限度的融资力度,则此举更可能过快消费掉股市的融资优势,一旦股市再度陷入熊市,重返信心冰点的阶段,则再度激活起股市的融资优势,那就并不容易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利率上行银行钱荒来了 欧美股市大跌A股红了
作者:云掌财经 财德华
虽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维持净投放,但货币市场利率依然全线继续大幅走高,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升破5%,创逾两年新高;周二欧美股市纷纷收跌,道指创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近2%。
【股市聚焦】
A股:周二两市低开后迅速翻红,随后两只指数继续维持窄幅整理走势,走势上总体平稳,沪指重新站上5日线,创业板今日继续弱于沪指,冲高于十日线附近遇阻回落,尾盘翻红,两市全天成交量较前一日再度缩量。
证券法:据了解,《证券法》修订草案将在下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分析认为草案将围绕着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丰富多层次股权市场的内涵、强化投资者保护等五个方向展开。
*ST昆机:其审计人员自爆在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以往年度可能存在涉嫌财务违规的重大问题,并继续发布退市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
李克强:绝不能让大量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要加大力度清理盘活沉淀的财政资金,从体制上解决“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确保公共资金高效安全使用。
银行业:周二借资金、平头寸依然是银行间市场的主旋律。虽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维持净投放,但货币市场利率依然全线继续大幅走高,银行间市场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升破5%,创逾两年新高。
央行:近期下发了《做好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对房贷政策明确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督促其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房贷比和增速。
楼市要闻:北京楼市调控进一步升级,对于二套房认定上“认房又认贷”,并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使得正在办理交易手续的买家一夜之间“哀鸿遍野”。但是反观上海和深圳,同样的政策已出台半年,房价仍旧小幅上涨。
【行业机会】
锂电池:2017国际电池会议于美国时间3月20日-23日举行,届时新一代锂电池的神秘面纱将揭开。业内认为,2170电池全面替换掉18650电池或许会掀起一场电池研发技术的更新浪潮,相关三元锂电材料产业链公司将迎来需求爆发。推荐关注:众和股份、杉杉股份、格林美碳排放:发改委网站昨日显示,2017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在京召开。机构认为,碳排放交易即将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有利于倒逼产业减碳升级,将给碳排放治理企业带来市场空间。推荐关注:置信电气、华测检测、内蒙华电PPP概念:3月20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包括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条例。PPP立法不断推进,保证了项目顺利落地,加速业绩释放,而对于17年业绩释放才是王道。推荐关注:文科园林、东方园林、蒙草生态【个股提醒】
新股申购:洁美科技申购代码002859,申购价格29.82元;惠达卫浴申购代码732385,申购价格13.27元。
定增重组:卧龙地产拟53.3亿元收购天津卡乐进军网游业;海达股份拟收购汽车轻量化材料行业资产。
利润分配:安洁科技2016年净利同比增长26.08%,拟10转5派3元;永新股份年报推10派5元,股权登记3月29日;国泰君安年报推10派3.9元,现金红利发放日3月29日;名雕股份拟10转10派2.5元。
增减持:日海通讯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5%公司股份;通源石油拟推11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天海防务二股东李露拟减持不超1250万股,占比3.26%。
【国际经济】
隔夜外盘:周二欧美股市纷纷收跌,道指创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近2%;近日一系列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并未提振加息预期,令美元继续承压回落,金价重启涨势五连阳;因OPEC或延长减产行动的消息不及美油增产等利空影响,期油继3月15日单针探底之后收报最大跌幅。
【大事提醒】
会议预告:3月23日,2017中国通信行业云计算峰会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3月29日,2017世界自由贸易大会、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机应用技术展览会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ID:yunzhangcaijing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云掌财经App官方头条号。云掌财经,一家新锐财经资讯平台。
云掌财经官方微博
今日搜狐热点&#8220;钱荒&#8221;危机为何从兴业银行谈起?
&钱荒&危机为何从兴业银行谈起?&&近期的股市一泻千里,而作为价值投资型的银行股却是本轮暴跌行情的重灾区。至于股市暴跌的原因,应该从近期热议的&钱荒&现象说起。&&本周一隔夜回购利率再度飙升611个基点至15%,急速飙涨的利率水平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虽说上海银行间的同业拆放利率已经逐渐恢复平静,但是其利率始终保持在7%上下的高点,相比今年前几个月3%上下的平均利率水平高出不少。&&本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至13.44%,且创出了历史新高水平,掀起了&钱荒&危机。20日下午,有消息传出中行的资金出现了30分钟的违约,届时让&钱荒&危机进一步升级。尽管随后管理层澄清了相关的传闻,但是对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到了本月23日,全国多地的工行系统出现了故障,并传出工行挤兑的消息,此时让&钱荒&危机进入高潮。本月24日,更有消息传出华南城商行出现25%的隔夜拆借事件,显示出当前的资金紧张程度非常严峻。截至笔者发稿前,&钱荒&危机依然没有得到解除。&&针对近期爆发的&钱荒&现象,笔者郭施亮认为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受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影响,全球资金开始加速回笼美国,从而造成资金大规模流出新兴市场的迹象。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周全球从新兴市场流出的热钱额度高达50亿美元。其中,从香港流出的资金占比最大。&&第二、一连串恐慌性事件的影响,导致利率的持续走高,加剧了资金的紧张状况。从中行的资金违约传闻到工行的挤兑,再到近期传出的兴业银行年报造假传闻,无一不是牵动着市场的神经。更有甚至认为,中国金融危机已经爆发。&&第三、即将到来的资金缴款压力。根据资料显示,6月底至7月初是准备金缴款和财政缴款的重要时点。然而,在当前资金面极度紧张的环境下,上述缴款时点的到来也必然进一步加大资金的紧张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的资金压力巨大,但是管理层的态度却异常淡定。本月23日,管理层发表言论称,当前需要盘活货币存量,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同时,近期管理层也一改以往适时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作风,而是继续发行央票,并强调货币政策的&稳健&。&&当前市场的资金真有如此紧张吗?根据数据统计,截至5月末,M2余额高达104.21万亿,同比增长15.8%。如果与同期的GDP数值相比,两者之比达到2:1。另外,前5个月社会的融资规模继续增长,高达9.1万亿。在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同步增长的大背景下,市场资金的极度紧张似乎不符合逻辑。不过,从年初管理层制定的13%的M2增速目标来分析,上半年的M2增速水平显然超标。也就是预示着下半年的M2增速将会迅速回落。此举也正好体现出管理层提出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当然,在监管压力以及资金压力的双重打击下,银行间市场的&钱荒&现象也许是管理层的一次主动性的压力测试。从近期管理层的决策态度分析,面对突如其来的&钱荒&危机,管理层不仅没有表现出浮躁的一面,而是淡定对待。可见,管理层更愿意接受这一次突发性的考察,也侧面反映出此举为未来的经济转型铺路。&&今年以来,管理层也陆续采取一系列的整顿措施。从年初的影子银行整顿到后期的债券市场核查,再到近期的外汇资金管理问题的处理,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看出管理层的深思熟虑。不过,对于&钱荒&危机,我们需要从兴业银行说起。&&兴业银行作为一家中小银行,其近年的发展势头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从兴业银行在二级市场的走势分析,整体表现却不如人意。尽管自去年最低的11.59元飙升至今年年初最高的21.48元,累计涨幅超过80%。但是自今年高位调整至今,累计跌幅已经高达35%。截至周一收盘,兴业银行的报价只有13.89元,近几个月的股价跌幅吞食掉前期大部分的涨幅。&&今年3月27日,监管层下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八号文件。虽说该文件主要针对影子银行的资金池业务,对影子银行的地下贴现、银信业务等核心要素不受太大的影响,但是该文件也对兴业银行造成较大的压力。&&根据数据统计,兴业银行的非标产品的占比约有50%,远高于八号文件中提出&非标理财业务的规模不超过35%&的限制。纵观全部上市的银行企业,兴业银行受八号文件的影响最大。根据机构预测,将会对兴业银行的净利润产生3%左右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爆发的&钱荒&危机,巴莱克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5家银行的2012年同业存放款项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数值较大,并且上述银行最近3年的相关资产增速惊人。于是,该报告再一次强化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抛售态度。&&根据数据统计,以兴业银行为例,在买入返售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排行位列第一,占比25.7%,且该数额高达7900多亿元。同时,兴业银行的存贷比高达78%,高过规定的75%的存贷比监管线。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传出了资金违约的消息。同时,近期又有微博传言兴业银行存在年报财务造假的行为。虽说这一消息已经得到官方的否认,但是银行业风险的释放仍有待观察。从八号文件到当前的&钱荒&危机,兴业银行基本是首当其冲,以它作为案例分析也有利于问题的剖析。不过,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垄断暴利时代也许面临重要的转折点。以往更多利用监管的漏洞以及扩大业务范围而实现利润的银行业,如今可能面临着监管升级和权力限制的挑战,这也将会对近年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银行股业绩造成较大的考验。&&笔者郭施亮认为,经济转型和改革创新需要破釜沉舟。作为长期利用垄断的优势而实现利润的银行业,更需要一次彻底性的改革。打破权力寻租、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及加强监管是未来银行业改革的三部曲。
该日志已被搜狐证券博客群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高善文:2015股市楼市走势究竟会怎样
7:36:04 | 本文来源:财经网
  安信证券2015年度投资策略会12月16日在深圳举行,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策略会上阐述了A股熊转牛的逻辑。
  演讲全文:
  今天的报告最关键的方面包括三个,第一个方面,是对于实体经济活动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于商品市场与权益市场关系的经验总结;第三部分,是对于流动性状况的分析。
  就像一开始李勇在致词中介绍的一样,市场普遍的看法是认为今年宏观的主题就是有钱,策略的主题就是任性,实际上这样的看法反映了中国人的小聪明,但是在小聪明之后我们没有看到大智慧,实际上市场运行的格局和驱动力量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和更长的历史背景下来看是及其清晰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在事前是可以预知的。
  今年下半年翻多以后作为卖方分析员必须考虑到传播的效果。所以为了刺激观点的传播我们提出了三级火箭的说法,三级火箭的说法迄今为止对于市场节奏的把握,看起来是勉强说得过去的,但是,这些节奏实际上都是在事前提出来的,事前提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某些重要的方面上驱动市场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知的,如果没有预知到它是因为我们观察市场的角度存在偏差和问题。存在什么样的偏差和问题?在流动性这一部分,我们会做一些比较详细的分析。
  最后,如果有时间,我还会展开一些对于未来产业变迁的一些分析或者是猜测。最后一部分是关于风险提示。
  现在进入第一部分关于经济基本面的分析。
  年经济所经历的波动和下降跟年的波动和下降比并没有明显的更加缓和,从同比增长的角度就有这样的特征,从环比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特征几乎是同样清晰的。说明从总需求或者是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经济是越来越差,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低。从道理上来讲,企业产品的价格,应该越来越低,企业的盈利应该越来越差,从直觉和道理上来讲,我们应该观察到这样的变化。经济增长率不断的创出新低,企业的产品价格一定要不断的创出新低,企业的盈利一定要不断的创出新低才是一个合乎直觉合乎经验的看法。
  但是,我们先来看产品价格的情况。这里的产品价格我们选取的是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环比,从2011年年初一直看到现在,我们很容易看到在价格环比波动过程中,有很多短期的脉冲,之所以有这么多短期的脉冲,关键的原因是经济在短周期中有很多冲击和波动。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感兴趣的焦点不在这些短周期的经济波动,而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另外的特点。每一轮短周期波动完以后,我们观察产品价格的底部,观察产品价值每一轮下降以后所达到的底部水平。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13年年中,工业品价格的底部比2012年要更高,2014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波动的底部比2013年要更高。那大家可能会讲,今年10、11月份这一轮工业品价格波动的底部比今年年初的底部要更深,跟2013年的底部似乎也相差不太远。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整个经济增长越来越差,整个的需求增长率越来越低。为什么价格不是越来越低,在2013年年中以后反而是越来越高呢?我们把这个问题暂时先放在这里,再看一个同样相关的证据。大家可以说这个数据是你自己算出来的,尽管是基于公开数据和简单的计算,但是大家说这个数据也许会被分析员操纵,也许你观察的视角会有关系,那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来源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看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就是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这里看到两条线,红色的线是全部非金融的A股,另外一条是把银行、石油和石化剔除掉以后,剩下的上市公司的情况,它的销售净利率。我们观察这个曲线,我们看到的是从2013年年中以来,销售净利率有波动,但是它是处在一个向上的趋势中的波动。
  把石油、石化和银行拿掉以后,销售净利率在今年年初的底部,比2013年的底部要更高,在今年三季度,它的水平比去年的三季度比过去三年任何时候都要更高,它非常明确的处再一个销售净利率持续改善的趋势中。即使,我们把石油石化拿进来以后看下边这条红线,在经济增长下降,销售收入增速大幅恶化和下降的背景下,销售净利润相对销售收入而言,它的改善趋势,即使在这条红线范围下也是很清楚的,今年三季度的销售净利率是处在过去最高水平,并且今年的底部水平比过去的更高,有波动但是处在一个向上的波动中,大家可以说这个向上的波动不是那么显著,但是最关键的特征是它发生在销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产品的价格在上升。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进一步看这个问题,还有一个角度,是我们集中研究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我们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单季度的销售毛利率,我们也把这个结果放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制造业是一个相对略窄一些的口径,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的是从2013年年初以来,整个制造业的销售净利率是在非常明显的持续爬升,而这一爬升出现在销售收入下降的背景下。
  我们再举一个行业层面的例子,钢铁。前两天钢协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了,尽管出钢产量很低,今年出钢盈利是三年新高。这些事实来自于工业品价格的事实,来自于总体上是公司盈利的事实,来自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的事实,来自于钢铁单个代表性盈利的事实,清楚的告诉我们,在市场的基本面的深处,在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的深处,正在发生一些转折性的影响深远的变化。
  大家可以说盈利的改善不是那么显著,但是如果考虑到经济增速的下降,如果考虑到销售收入的下降,这一改善将是极其显著的,因为如果销售收入不下降,有一些上升,那盈利的改善将是极其显著的。从直觉上来讲,经济增速越来越低,销售收入越来越低,为什么盈利还会回升产品价格还会回升?原因只有一个,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供应在收缩,而进入2013年年中以来,供应的收缩比供应更快。在2012年之前也许需求是10%但是供应是15%,所以价格在掉下来盈利在大幅度恶化。今年需求从10%下降到5%但是供应从15%下降到3%,供应比需求下降更快,从销售收入来看整个增长在放慢,但是盈利已经开始在出现上升了。2013年以来,之所以会出现刚才所看到的一系列变化,核心的原因是经济在供应层面上一直在调整,并且进入2013年以后,供应层面的调整和收缩的速度要更快,比需求下降的速度要更快。所以出现了盈利的改善。
  经济在供应层面的调整有什么样的方式呢?简单的来讲,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没有能力盈利的企业退出市场,通过破产、关闭等等方面退出市场,直接造成供应的收缩。第二个方法,在需求下降、盈利下降的背景下,企业大幅度的削减资本开支,削减固定资产投资。这种行为的影响,是未来供应能力的增长一定会急速放慢,如果现在企业大幅度削减资本开支,那一两年以后供应能力的增长一定会急速放慢,第三个企业会在技术层面、产品层面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逻辑是想方设法去提高高毛利产品的比重,想方设法去压缩低毛利产品的比重。而这三种方法包括去降低员工的工资包括裁减员工,都构成了经济在供应层面的调整,只要经济一旦开始下降,经济必然开始供应链的调整,问题的关键只是说什么时候供应链的调整会超过需求面的调整,成为主导价格主导盈利的力量,而从我们现在的数据来看,这一转折发生在2013年的某个时候或者是2012年底。
  为什么会发生在2013年的某个时候,这一转折点在事前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预知呢?从我对历史数据的揣摩来看,一个简单的大拇指法则是在宏观层面上一次投资的高峰加两年,就是供应增长的高峰。在2002年的时候,整个经济周期开始上升,但是投资从底部开始上升出现在2002年的四季度,加两年就是2004年四季度,在2004年四季度以后我们看到整个经济供应增长快速的扩张,这一扩张带动贸易盈余的上升带动资本市场非常大的变化。最近一次投资扩张发生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三季度,如果以2011年三季度作为一轮投资的高峰,在供应层面上最大的压力,就是发生在2013年上半年,在这一意义上来讲,在2013年的某个时候盈利开始出现一些根本性的转折,用这些简单的大拇指法则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估出来的。
  这里我们面临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个基本的问题是站在现场看2015年甚至看2016年,供应是会继续收缩还是会突然转向扩张?我认为有比较确定的把握相信,供应会继续收缩,原因在于我们刚刚所看到的所强调的所有供应链调整的力量都还没有耗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上市公司资本开支的增长还看不到,即使现在增长也到两三年以后才有供应的释放。边际上确实有很多企业熬不下去在退掉,但是这些企业死掉对股票市场只是利好,因为它意味着供应链的调整在继续进行,上市公司的盈利会继续改善。而上市公司通过技术进步的方法提升毛利率,而这一努力在现在仍然在继续进行。所以我们有比较大的把握相信年整个供应链的调整和收缩过程会继续发生和维持。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看到的工业品价格上升会持续,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盈利上升过程会持续,是否意味着毛利会持续。仍然处在一个收缩中当然不那么确定。风险因素在于未来重新出现需求的剧烈下降,并且未来的需求剧烈下降比降低以后的供应增长还要更慢,如果说降低以后的供应增长下降到3%,需求下降到1%,我们仍然会看到盈利的恶化,仍然会看到产品价格的下降,仍然会看到经济活动很低迷,仍然会看到市场的表现会非常的差。如果未来需求出现了剧烈的下降,并且重新下降的供应的增长之下,这种风险和可能性我们当然无法排除。但是,由于一会儿我们即将看到的原因,我个人相信,这个风险是相对小概念的事件。
  在一个大概率的背景下来看问题,即使需求维持在今年下半年的水平,工业品价值的上升、盈利的上升、市场基本面改善的趋势,仍然是可以预期的,除非需求比今年下半年再下一个台阶还要差得多,而我个人认为这个风险是非常小的。在进一步讨论这个风险和趋势之前,我们再提出一个基本的问题。从刚才的一系列数据,工业品的价格、上市公司的盈利这些情况来看,总体上盈利的底部在2013年的上半年就已经出现了,为什么市场拖到2014年的6月份才开始上涨呢?为什么盈利面的改善、基本面的改善在2013年上半年就已经很明确的出现了,这个市场一直要拖到一年半以后大家还感到目瞪口呆的觉得怎么会转到牛市,怎么一次降息就有五六百点的上涨,为什么市场对基本面的反应会如此的滞后,会滞后一年半的时间呢?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但是,我现在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因为一会儿在讨论其他部分的内容的时候我会回答这些问题。当我们讨论其他部分的内容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市场在今年下半年以后转入一个比较大的上升过程几乎是必然的,当我们把另外一部分的内容讨论清楚以后我们就会知道这一点,它与所谓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分流资金,所谓的400点的反弹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来自于自身的逻辑。
  我们先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和问题放在这里,来回答另外一个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认为明年需求剧烈下降的风险没有那么大。我们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个,看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今年造成经济下降造成出钢产量下降、水泥下降,非常关键的一个拖累力量是房地产市场的下降。房地产的投资活动、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在今年出现了剧烈的下降。如果我们以30个大中城市的成交面积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从2013年11月份到今年7、8月份,成交面积出现了极其剧烈的下降,如果我们以全国面积的增速来看,这一对比几乎是同样清楚的,从2013年的年中到今年二季度到三季度之间,整个需求的增速在剧烈的下降。房地产销售的下降,在不太长的时间之内,很快成为房地产投资活动以及相关产业链上需求和投资活动的整个减弱,是今年需求下降及其关键的背景。明年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上会不会继续大幅度下降。我们要问的问题是房地产的销售向何处去。
  今年9月份、10月份、11月份包括12月份头两个星期,我们看到房地产成交就像股市一样,房地产的成交突然结束下降过程出现了一个爆发式的上升,现在绝对的成交面积,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高点,从8月份很低迷的状态突然销售出现很大的加速,并且这一加速看起来到现在为止还在继续。在全国的数据上,转折的表现没有这么剧烈,但是非常清楚的是同比增速的下降过程已经结束,至少我们有把握说的是房地产在全国的数据上,销售面积同比增速的下降过程已经结束,而如果30个大中城市在历史上来看具有一定的领先性,从这些大中城市的情况来看,在成交面积上市场在快速恢复,我曾经讲过房地产恢复发生在今年四季度是大概率的事件,在今年10月份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一转折。这张图上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销售面积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房地产的销售比较稳定的领先于房地产投资的波动,领先的时间周期大概是3-6个月。即使对2012年以来这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而言,对于同样的房地产销售面积的上升和下降,房地产投资活动波动的弹性在下降,波动弹性在下降是因为大家对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开始看空,所以,同样的销售面积的上升,投资的上升的幅度下来了,同样的销售面积的下降投资的下降幅度要更大,弹性在下降,但是波动的方向仍然很清楚的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所以,如果我们观察房地产市场,从房地产的成交和他与投资的历史关系来讲,我们可以说由房地产的下降所带动的经济的下降过程还没有结束。但是它正在接近尾声,它在明年二季度以后,这一下降的力量一定会耗竭,甚至还会略早一些。如果以这一历史关系来看,它在明年4月份以后,这一下降的力量就会耗竭,就会转入上升过程,尽管上升的幅度会很温和,这是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并且由此以比较大的概率可以推断明年4月份以后由此带动的经济下降的力量就会耗竭。
  我们再看看第二个带动经济下降的力量。今年8、9、10月份经济的下降速度如此之快,是令人以外的,至少是让我非常的以外。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下降呢?我们当时很仔细的检查了很多数据,最后我认为我们比较接近找到了它最关键的原因,至少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在这张图上我们看到的是政府部门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情况,政府部门的公共财政支出大概占到整个经济的比重超过20%,会在20%-25%之间的某个水平,房地产市场的比重不超过15%,对于这样一个财政支出活动,我们看到今年的7、8月份以后,整个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速出现了剧烈的下降,在最近这两个月,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速基本上处在零附近的水平。而在今年5、6、7月份这一增速还在两位数的增长,在整个需求之中,有如此大比重的一个部门,它的增速在很短时间内从两位数下降到零,它对于经济活动对于信心对于存货的影响,一定是不可小视的。
  从这一角度看问题,我们要提出的评估是大家是否认为明年开年以后,财政支出会继续沿着现在的旋律向下运动呢?明年全年财政支出会维持零的增速维持负增长的增速还是维持一个合理的与经济增速差不多的甚至略高于经济增速的增长呢?即使不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我们也有把握相信,明年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一定是正数,一定会在5%到10%之间的某个水平,而现在这一增长在零的水平。所以也许一开年以后,至少是一过了春节以后,整个公共财政的支出就会从现在这么低的水平上重新增长,而这一重新增长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封杀了经济在现在的水平上继续下降的空间,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在整个占比是非常大的。今年过去三四个月经济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与财政支出在年度之间的摆动有关系。说一句题外话,为什么财政支出在年度之间今年会出现这么大的摆动,它的下降极其剧烈,并且这一底部水平特别低,历史上有过,但是它的中枢水平要更高。
  我个人认为,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领导在年初牛吹大了,在年初跟立法部门说我们不扩大财政赤字,到年底看钱跟不上赶紧砍财政支出,又没有别的需求顶上去,然后在经济数字上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所以到年底以后,领导一想明年得留点弹性,所以从现在的传闻情况来看,明年这方面开支的压力要比今年更轻松一些,今年上半年的牛吹得有点大,这很可能是这一数据波动背后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这是一个偶发因素,你不能指望领导老犯错误,领导也会学习,他明年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吗?概率不会很大。这是第二方面的原因。
  除了这之外还有政府基建投资,政府基建投资在整个投资活动中的占比也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逆周期的变量。当经济特别差的时候领导就会想方设法顶上来,但是经济特别好的时候会想方设法压下来。从现在领导对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来看肯定不希望把基建压得很低,最近是在加快审批的。这些基建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在于财政支出预算决算都是要报立法部门批准的,而很多基建投资不见得要通过立法部门的审查而且也有很多的渠道。从现在的政策立场和倾向以及过去一段时间有关部门的批准立项进度里看,明年的基础设施跟今年相比也许会加速。
  从房地产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到基建层面上,我们看不到让经济剧烈下降的力量。如果经济有向下的风险是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出口,一方面是私人投资活动。
  从出口的情况来讲,很大程度上我们自己是不能控制的,它取决于我们贸易伙伴的增长情况,而我们贸易伙伴的增长情况我们不知道,但是站在一个比较远的距离去观察,也许可以说是冷热不均,美国的情况不差也许越来越好,欧洲、日本的情况不死不活,好两天又下来,即便要剧烈恶化,恶化的时间不长,大幅度的改善想象空间也不是特别大,但是美国的情况比较清楚的在好转。另外,从金融市场的反应和表现来看,大家对全球经济剧烈下降的担心并不是很大。所以出口也许有下降的压力,但是由出口的压力带动经济超预期下滑的风险,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表现来看,它的风险也许不是那么大。由于一会儿我们将要讨论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整个私人投资在现在的水平上如果出现一段时间的下降也许是有可能的,但是出现大幅度超预期的下降的风险应该不是很大。原因我们会放在第三部分讨论。
  在这里,我们对在需求层面上一个基本的总结。完成这个总结以后,我们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概括。最基本的概括是有一系列的数据清楚的表明,从2013年年初以来,尽管总需求在继续下降,但是整个经济供应链的调整和收缩的速度要更快。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在上市公司层面上,整体的盈利能力开始改善。整个经济在供应层面上继续下降的趋势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之内不太可能发生逆转。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基本面上,且盈利和市场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不是需求弱,而是需求在现在的水平上再次剧烈下降。这一风险我们很难断然排除,但是我认为风险相对比较小。
  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政府基建开支的走向,公共财政的走向甚至包括出口的活动,经济也许已经在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附近开始驻地,明年上半年的情况相对现在的情况应该就会逐步改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盈利和基本面的趋势上,它支持了市场的上涨和回暖。但是,一个仍然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基本面的改善在2013年就开始了,为什么市场一直到2014年才开始上涨呢?
  我们先讨论一下大宗商品,回头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过去一百年,从1913年到2013年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面,大宗商品市场和美国标普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方法是我们观察大宗商品的价格,并且定出他的牛熊区间,大宗商品从底部到顶部是牛市,从底部到顶部上来是熊市,我们来观察在这一牛熊区间的背景下,美国标普指数为代表是如何表现的。这一结果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展示,这一结果的基本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大宗商品的熊市通常都对应着股票的大牛市,而大宗商品的牛市无一例外的对应着股票市场的大熊市。股票市场的指数我们扣出了通货膨胀来计算它的累计涨幅。我们看大宗商品牛市中的几段表现,在1913年到1923年,大宗商品累计上涨38%,1966年-1982年大宗商品累计上涨98%,2000年到2011年大宗商品累计上涨113%,在这些年里面美国标普的增长分别是-50%、-48%和-的28%.反过来的情况也是成立的,大宗商品市场的熊市几乎非常清晰的对应着股票市场的大牛市。在1982年-2000年,这18年的时间里面,大宗商品累计涨幅-4%,扣除通货膨胀以后累计涨幅超过400%,在年里面大宗商品累计涨幅16%,扣除通货膨胀标普的涨幅是302%,在这20年的时间里面,大宗商品市场的累计涨幅是18%,但是在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金融体系几经瘫痪的背景下标普指数累计涨幅-的32%,在商品市场牛市的时候股票市场的跌幅也就是-50%.如果我们认为29年到49年跟大箫条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把这一时期拿到,我们清楚的看到在商品市场的熊市中剔除通货膨胀都在300%-400%,如果拿进来大概在5到10倍的涨幅。横轴是商品涨幅纵轴是标普的涨幅,当商品的涨幅非常小的时候,股票市场的涨幅几乎都在上涨,并且涨幅巨大。
  这是以名义值来看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大牛市情况下股票的涨幅是4倍或者8倍这么多,这一关系完全来自于统计上的偶然性吗?我没有特别系统的研究过相关的文献,也许要花一段时间研究文献,但是我认为这一关系不完全来自于统计上的偶然性,至少在两方面有坚实的理由。第一个理由,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和熊市,会降低一个国家经济的通货膨胀水平,会使得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比较低。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比较低以后,它的利率水平就会比较低,并且当通货膨胀和利率的水平都很低的时候,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利率都会变得很稳定。低的通货膨胀总是更稳定的通货膨胀,高的通货膨胀总是更不稳定的通货膨胀。所以,在大宗商品市场熊市的背景下,通货膨胀变得低并且稳定。利率水平变得低并且稳定。这个在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两个层面上都支持市场的上涨。非常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中央银行的整个监管政策相对比较宽松都会支持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下降会支持金融市场在市场上的投机活动。这个是这一连续重要的渠道。
  我们回顾2000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几轮大调整。2004年年初市场从1800点跌到1000点,这&&三轮市场转折的共同背景,是通货膨胀和货币紧缩。首先是因为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迫使中央银行进行货币紧缩,而货币紧缩迫使资本市场进入大熊市。但是在这三轮大的通货膨胀背後都有大宗商品爆涨的影子。2008年石油涨到147美金,2011年全年石油价格的平均水平比2007年、2008年更高,2004年石油价格也在爆涨,在这三轮的通货膨胀背后都有大宗商品爆涨的影子,在一定程度上大宗商品的暴涨刺激推动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推动了中央银行的紧缩。而这一问题与我们的相关性在于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消耗国,我们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资本市场,同时我们开始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就是商品市场转入大熊市。当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型经济体,成为主要的消费国的背景下,商品市场开始转入大熊市,我们去研究过去美国一百年的经验和案例,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分析是有用和有价值的。从我们刚才的分析出发,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讲,即使未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很强劲的扩张,盈利大幅度的上升,股票价格大幅度的上涨。我们不太容易碰上通货膨胀,不太容易碰上货币紧缩,这样就不太容易发生根本性的牛熊转换。换句话来讲在商品市场大熊市的背景下,经济的扩张瓶颈要高得多,可以维持的时间也要更长。在这一背景下,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我们也许会打破以前牛短熊长的格局,为什么以前老是牛短熊长,大家总是说是中国大妈影响太深了,这个对中国大妈并不公平。牛市的根本因素是货币紧缩,货币紧缩背後是通货膨胀,在未来我们不太容易碰到由商品引发的通货膨胀,从而不太容易碰到类似的货币紧缩,如果未来碰到,它可以维持的时间更长。完全沿着这样的历史经验和逻辑去推理,也许我们有可能和有机会去终结过去牛短熊长的局面,转向另外一种不太一样的对于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来讲更积极的局面。对于商品价格和股票市场的关系而言,也许在基本面上还有第二个关键的理由,商品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中下游的企业在付出代价,普通局面在付出代价,拿到利益的是商品的出口国,一小部分商品开采服务的厂商和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在整个上市公司中的市值占比是很小的,对于上市公司的主体而言都是中下游的企业,对于参与投资市场的普通公众而言,在商品价格暴涨的过程中都在付出代价,从上市公司的主体而言,在商品价格暴涨的背景下它的利润在被侵蚀居民的收入在被侵蚀,同时上市公司的利润也在被侵蚀,而这些都是不利于市场上涨的。
  还有一个附带的原因,在商品的供应极其紧张的背景下,下游企业努力的开发新技术,下游的员工努力的工作,最后的结果是商品的价格涨得更高。下游努力的工作经济增长更快,经济增长更快商品的需求多了,商品的价格会涨得更高。在商品的供应面临严肃约束的背景下,意味着对下游技术的研发和努力工作的活动形成一种负向的激励。所以这也不利于整个经济进行持续的非常创新性的研发活动。在这个层面上损害了经济增长。但是当大宗商品牛市的时候,这一逻辑完全被扭转过来,而且我们现在处在商品市场熊市中,我们中国是最主要的消费国也是最重要的受益国。商品市场是什么时候转入大熊市的?它是在年之间。同样的问题,商品市场的转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今年股票市场才表现出如此疯牛的走势呢?讨论完商品市场的情况我们转入这一部分的讨论。我个人在2006年提出过一个理论,叫资产重估理论,从那以来一直到现在资产重估理论一直是我们观察和分析市场最主要的方法和工具。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能够说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永远都是对的,但是在事后,我们可以说我们基本上都能够提出一致的解释,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和数据始终能很好的解释它,而站在事后,他在较多的时候对市场表示出一定的洞察力,对于这一理论不太了解的人来讲,资产重估理论通常被批判为流动性的理论,在重点分析资金的流动。这种批判不见得没有道理,我个人认为不完全公平,但是不见得没有道理,分析的很多重点确实是在流动性,今年8月份特别是10月份以来市场的上涨又被普遍的解释成为钱多人少钱多任性,换个角度讲大家都是在用流动性的角度理解市场上涨的。
  我个人认为,我对于流动性的观察和分析以及推断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心得的。从我个人的心得出发来看问题,我认为这些分析是不太靠得住的。下来我们来展开这一部分的分析。首先,几乎作为一个标准答案,如果问市场上的一个大妈,为什么市场涨这么多呢?她会告诉你无风险利率在下降、风险溢价在下降,标准答案。这个跳广场舞的大妈都能侃侃而谈。然后你再问她为什么无风险利率会下降、风险溢价会下降。她会接着告诉你大类资产在调整,居民看空房地产,把钱都拿来买股票。公平的说,这些想法非常朴素,因为它朴素,因为它形象,所以它很容易深入人心,为什么连中国大妈都明白呢?是因为它非常的朴素、形象接近她的生活经验。
  但是遗憾的是,当我们去仔细的检查金融市场所有变化数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分析没有一条是靠得住的,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例子,这张图我们看到的是债券市场的数据和显示的风险溢价,最上面这个图是AA-以下的评级,再下面是一些高评级债的风险溢价,我们可以看到,从2013年年底以来,风险溢价或者是横着走或者是在上升,我们没有看到风险溢价下降的证据,至少在债券市场没有看到风险下降的证据。我们再来看信贷市场,从2013年9月份到现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出现了小幅度的上升,最右侧这一端,信贷市场的利率加权合并在一起出现小幅度的上升。它发生在总需求下降很大对于信贷需求下降很大的背景下,换句话来讲,如果信贷的需求是变的,这个利率一定是涨上去的,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这个利率仍然出现回升,流行的解释并且我个人也同意的一部分解释是银行在惜贷,因为坏帐在上升放了款回不来。银行在吸贷换一种表述是风险溢价在上升。
  同样,在这一市场上,我们没有看到风险溢价的下降。我们知道,股票市场的参与者,简单的来讲是两波人,一波是企业和企业主,一波是普通的公众,对于企业和企业主而言,他参与股票市场是有资金成本的,对于企业和企业主而言,衡量资金成本恰当的标准是信贷市场的利率,因为企业和企业主都有负债,没有负债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的,在中国,只有在日本才能找到。因为企业都有大量的负债,所以企业在参与股票市场和其他投资活动的时候,衡量资金成本的标准就是信贷市场的利率。从历史上来看,在其他几轮大牛市中,我们都看到信贷市场利率的显著下降,不见得信贷市场的利率下降都带来了大牛市,但是在历史其他几轮大牛市之中,我们都看到了信贷市场利率的下降。但是在今年以来,信贷市场的利率实际上是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当然,大家可以说这个上升来自于风险溢价的上升,我风险溢价说错了没关系,但是无风险利率在下降。这个说法也是瞎掰。我们看个别住房贷款利率,如果银行对于风险的担忧不放贷款,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上这是不存在的,因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率是非常低的,几乎是可以作为市场上无风险利率的参照,但是我们看到利率水平在清楚的上升,实际上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这几乎是一个无风险利率。在信贷市场、债券市场,无风险利率在上升,风险溢价在上升,中国大妈张口就说无风险利率下降了,风险溢价下降了,在信贷市场上我们看不到。
  对中国普通的公众投资者普通的散户而言,衡量资金合理的一个标准几乎所有人都同意是理财产品,因为理财产品有刚性兑付利率又是市场化的,所以用它来衡量无风险利率是很自然也很恰当的标准。无风险利率的表现是什么?看无风险利率之前我们再看一个信托市场上贷款类信托的利率水平,我们看到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上升,利率的下降在这些市场上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对普通散户而言他们的无风险利率,这个是一周和两周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今年以来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大家看到了吗?我们看到了波动,但是这一利率的中枢水平比2013年还要更高,在短周期的理财市场上无风险利率的下降是看不到的。那我们再看银行保本型的理财产品。银行保本型的理财产品的利率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6月份,有一段下降。但是下半年是平着走的。即便是下半年平着走的水平也比去年的水平高得多。利率一定幅度的下降发生在今年上半年,但是即使降低以后的利率水平也比去年的水平要高得多。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情况是相似的。所以在零售端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下降的证据是极其模糊的,我们要么根本看不到下降,要么这个下降主要发生在上半年。并且放在历史的背景上来看,下降以后的利率也比去年的利率要高得多。
  我们再看两个市场,一个市场是国债市场一个是国开债市场,并且与它们相联系的我们还可以看一个票贴市场,在这三个市场从去年11月份以来我们确实看到利率的下降,但是,即便是利率下降以后的底部水平,在绝大多数品种上也比2013年特别是2013年钱荒之前显著的水平要更高。利率的下降比较明显的发生在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上,但是即使这一下降它的底部水平也比钱荒之前的水平要高得多,几乎在所有的品种上。那我们问了,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谁呢?主要参加者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跟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交集,但是这一交集是很小的,银行是不参与股票市场的,保险公司对股票市场的参与是相对非常稳定的,交易部分的占比是不大的,这两个市场之间交集不大,但是即使对于债券市场来讲,今年的利率确实在下降,但是下降以后的底部水平仍然比钱荒之前的水平更高。
  总结完大类资产的所有这类证据以后,我们看到中国大妈又吹了牛。风险溢价在下降我们没有看到,我们看到风险溢价都在上升,无风险利率在下降,在信贷信托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下降是个神话,它上升。理财产品上幅度温和,并且下降以后的利率比钱荒之前都显著要高。利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债券市场,但是债券市场下降以后的利率仍然比钱荒之前要更高。同时,债券市场的参与者和股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集并不大。
  问题来了,中国大妈吹了牛,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散户没有受过很好教育和训练的人可以像一个受过训练的人一样去思考问题,但是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感觉到了这个市场就是有钱任性,急剧上升的交易量市场非常大幅度的上涨非常清楚的表明有资金的涌入,但是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一市场呢?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因为如果完全的去展开理论上的讨论,会略微复杂一些,所以我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非常形象的解释了这一道理,以这一故事去出发。我们以前讲过这个故事,但是我现在换一个方法去讲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之前让我再次强调一遍,今年从总需求的角度,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经济增速比去年要差得多。从地方融资平台余额增长的角度到房地产融资需求的角度来讲它的下降是极其巨大的,地方融资平台余额的增长可能只有2%,房地产融资余额的增长也是非常非常低的,很可能都是负增长。从需求的角度讲通货膨胀下来、经济增速下来,地方融资平台被掐住了,对资金的需求相对于去年一定出现了很大的下降。在对于资金需求出现很大下降的背景下,所有市场上利率都在上升,信贷市场利率在上升,理财市场利率在上升,债券市场的底部仍然比去年更高,我们要把这一问题和现象记在心间,因为这是理解我们刚才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中国大妈缺乏足够的智力水平去理解的问题。
  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问题?我讲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我们坐在一定的高度观察太平洋,比如坐在飞机上观察太平洋,太平洋的水面很平静波动很小,这时候我们假想我们有能力把一个小行星扔在太平洋里面,当一切都风平浪静以后,我们有把握说太平洋的平均水位会上升,海平面的平均高度会上升。那么是不是所有地方的海平面都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来上升呢?基于直觉和生活经验我们知道一定不是。这一上升过程一定会有一波一波的冲击波,一定会有巨大的海浪,当所有这一切都平静以后,我们发现,海平面上升了,但是在巨浪波动的过程中,浪的顶峰会比上升以后的海平面更高,海平面假设是上升5米但是浪可以打到20米再跌下来也许跌到-5米最后所有都平静海平面也许会上升5米。
  举这个例子我们想说的是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之中,去年的钱荒就是投向太平洋的一颗小行星。当一切正在风平浪静,风平浪静的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也许再有半年时间基本上会结束,等一切都风平浪静以后海平面上升了,债券市场的利率底部抬高了,信贷、理财的底部都台高了,是因为我们向这颗太平洋里面扔了一颗小行星就是去年的钱荒,这颗小行星就是去年对于理财业务对于非标业务以及后来对于同业业务的清理和整顿。这些整顿造成了影子银行体系信用供应的急剧收缩。在影子银行信用供应急剧收缩的背景下,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也在收缩,金融体系信用的收缩推高了所有资产市场的利率水平。
  这是我们从一个稳态到另外一个稳态去观察这个变化。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在所有资产市场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来抬高的。它有一系列的冲击波。在去年5月份讨论钱荒的电话会议上我曾经讲过,钱荒有三波冲击波,第一波冲击波将发生在债券市场、第二波在股票市场、第三波在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以及信贷市场。这三波冲击波在时间上是逐次展开的而不是同时发生的。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对于债券市场来讲,在钱荒发生以后,这个巨浪开始起来,这个巨浪从去年6月份开始往上走,浪潮的顶峰是去年11月份。过了去年11月份的顶峰以后,这个浪开始回落,回落在今年下半年以后回到一个相对比较稳态的水平,这一稳态的水平比钱荒之前的水平更高,发生在信用需求向下的背景下。在去年债券市场供应率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流行的解释中国大妈也能够提出的解释是什么?是银行间的无风险利率要向非标的利率看齐,因为非标有刚性兑付,非标的利率水平都在10%-15%,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银行间的利率要向非标的利率看齐,而它一直在10%以上。这一解释是当时债券市场最主导的解释,是中国大妈对于钱荒都能够提出来的解释,根据这一解释,站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你需要继续大力的看空债券市场。但是在一片主导性的看空债券市场的背景下,债券市场的利率调头向下,在债券市场利率调头向下的情况下非标实际上仍然高高的挂在云端。债券市场的利率刚开始下降的时候分析员说这是假的,很快会上来。连续下降三四个月以后找不到理由说央行在放水,找很多技术性的理由解释它,没有人再提非标理论了,尽管去年钱荒的时候非标理论是中国大妈都知道的,但是今年上来没有人提了。为什么呢?非标理论能够流行开了,原因在于它简单、形象,大妈就能够理解,所以很容易深入人心。
  但是在非标理论的案例中,包括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其他几百点的反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溢价下降等等。在对金融市场的趋势所流行的解释中,非标理论是一个典型,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有很多理论会深入人心以至于能够挂在中国大妈的口中,这些理论的优点是简洁、形象、生动,很容易深入人心,但是它缺乏严密的逻辑和扎实的数据。我们不能说这些理论全是胡扯的,但是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胡扯的。在去年年底,实际上从我们基于信用供应的收缩和三个冲击波的角度我们有把握说债券市场的收益已经到顶峰,但是很少有人相信这个理论,不断有人拿出非标理论驳斥你。你要把这个非标理论在理论上驳掉不难,但是要求对方有足够的智力水平能够理解它,而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做到。
  等到利率水平下来之后你发现市场上又流出各种各样的其他理论,反正都把非标放在一边了。因为金融市场需要的是结果,没有人太认真的关心理由,只要结果对大家就觉得过得去,这是我从事金融市场很多年以后才总结出来的规律,市场理由就是一个由头,结果对就行。如果在中国金融体系的太平洋之间钱荒是扔进去的一颗小行星,它的第一个冲击波发生在债券市场,它的高峰在去年年底,今年一来就落下来了。第二个冲击波发生在股票市场。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也许是去年的6、7、8月份之间,这一冲击波的高峰就是今年的7月份前后。像债券市场的例子一样,钱荒这一冲击波在股票市场有非常大的抑制作用。8月份以后随着抑制作用的消失,市场开始上涨。市场要往哪里涨?要涨回到它原来的趋势之中。市场原来的趋势是从2013年年初开始,有盈利的改善,这种基本面所决定,市场应该已经处在一个上涨的趋势中。但是,5月份发生的钱荒使得市场大大的背离了这个趋势,并且越走越远,像债券市场的例子一样,一直到这一作用,到今年的7月份达到顶峰。今年7月份这一作用消失以后,市场开始快速的向着原来的趋势回归,而原来的趋势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所以,在这一回归过程中,市场的涨幅非常大,涨的速度非常快,使得大家都不适应。但是,站在事前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变化是可以预知的,如果你能够深刻的理解资产重估理论。这叫均值回归。在债券市场我们经历了很大的均值回归,8月份以后我们在股票市场也在经历,在实体经济和房地产领域我们已经开始这个均值回归,尽管大家一边倒的看空房地产市场,但是房地产的交易量突然很大,大家说就涨一个月11月份一定下来,11月份继续放量,说12月下来12月继续放量,为什么看空?因为看不懂其中的理由,为什么看不懂因为他们不是很好的去理解资产重估的理论。
  中国大妈说风险利率下降不需要证据,如果你告诉她们没有下降,她们说我预期它会下降。但是我们需要证据,我们提出两个关键证据,第一个关键证据是这里这条蓝线和红线对比,红线是表内信用供应,蓝线是影子银行里边的信用供应,我们可以看到在钱荒之前这两条线的走势是背离的,表内的信用供应在下来,表外的信用供应在快速扩张。在钱荒以后去年5月份到今年6月份表外的信用供应在快速收缩,表内的信用供应几乎是维持不变的。但是进入到7月份以后,表内和表外的信用供应重新比较明显的同步起来。这提供了一个证据,它清楚的表明了从去年的5月份到今年的5、6月份之间,以信用供应的收缩而言,我们确实看到在影子银行里面信用供应快速收缩,这一收缩过程在今年下半年基本上开始稳定,所以表内和表外的信用供应开始同步起来,这是第一个关键证据。
  第二个关键证据,是我们去研究AH股的溢价。从长期来看,AH股之间的走势是同步的,但是在短期之内它的走势常常会有背离。为什么会有背离?因为两地的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会有差异。举个例子,欧债危机大量的资金都离开回到欧洲市场,这个时候香港市场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香港市场承受很大压力大陆没有承受相同的压力,所以估值的溢价拉开。从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来看两地溢价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地流动性的差异和风险偏好变化的差异,在比较小的程度上,也许在很短时间内与大家对经济的看法会有差异,但是从长期来看是一致的。
  从去年5月份到今年6月份之间,在全球金融体系里边是否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流动性冲击呢?没有特别强的数据显示发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流动性冲击,很快市场就回归平静,很温和,跟市场一直在持续的对话。观察发达国家的股票指数,总体来讲很难认为在全球市场上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流动性冲击,没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看AH股的溢价,从去年的7、8月份到今年的7、8月份,AH股的溢价一路调头向下。从大概13%的溢价一路下降到10%的折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它的基本面是相同的,长期的走势是一样的,香港市场没有发生太大的风浪相对平静,为什么AH股的溢价会一路调头向下呢?因为我们刚才讲的小行星冲击的第二波,在去年7、8月份以后开始冲击到股票市场,造成股票市场在一段时间之内流动性供应的极度紧张和收缩,这一过程在基本面改善的过程下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面AH股从13%的溢价变成10%的折价,并且这一变化与我们刚才所看到的非标市场的信用供应收缩是同步发生的。我们也看到,当非标市场和表内的市场开始同步以后,AH股的溢价开始调头向上,很多人说调头向上是因为沪港通,但是沪港通宣布更早。现在AH股的溢价重新达到15%也是沪港通无法结实的。信用收缩过程结束以后股票市场开始快速的回升。均值回归在现在处于什么水平?以AH股的溢价来衡量已经超越了钱荒之前的水平。
  但是以债券市场的利率来看,债券市场的利率比钱荒之前的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这说明现在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完全的吸收了向均制回归的影响,也许还包含一定的对经过或者是对于市场未来趋势过于乐观的预期。从这一溢价的历史对比来看,扣除不正常时期,比如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它超越了去年的钱荒水平,以债券市场利率稳态的水平作为一个参照以H股作为一个参照以钱荒作为一个参照,现在市场经过大幅度的上涨已经回到基本面所决定的水平,甚至比基本面所决定的水平还要略微高一些,这是否意味着市场会跌下来?这是不一定的,一定意味着未来特别是考虑到沪港通的背景,未来这些溢价会收窄,A股不跌H股上涨也可以收窄,A股跌一些H股不跌也可以造成收窄。
  在一系列的未来的经济数据披露和确认这一趋势好转之前,完全静态的看现在市场的估值和定位,这些溢价在未来特别是考虑到沪港通的背景是需要有一个修复过程的。而这个我们对这部分的理解,总结对这部分的看法,我们把它总结成为几句话,第一句话,A股市场今年下半年以来确实出现了巨大的上涨,但是在去年年底我们就认为市场面临了牛熊转折,今年6月份我们再次强调事情坏到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去年8月份又提出三级火箭的看法。尽管市场有这么大的上涨有这么多资金涌入,但是不能解释为风险溢价的上升,也不能够解释为无风险利率的下降,这两方面的证据都是及其模糊的,市场上涨的关键原因是均值回归,之所以有这样的均值回归是钱荒的第二波冲击集中作用在股票市场,并且发生时间从去年年中一直到今年年中,到今年年中钱荒在股票市场开始回缩。均值回归的回摆过程可能已经结束。
  在未来,市场的上涨将更多的依赖于基本面的改善而这一基本面的改善是可以预期的,同时,考虑到第三波冲击影响的结束在房地产市场上,在实体经济活动中,我们也很可能会逐步的看到改善的倾向。这一改善最终会支持利润,支持股票市场的基本面,而无风险利率在信贷市场利率变化的方向上,我谨慎的同意这样的看法,就是信贷市场的利率、理财产品的利率在现在的水平上有下降的可能和空间,但是它的幅度不宜估计过多。在未来一个是盈利的改善一个是流动性,流动性的改善可以预期但是影响程度不宜估计那么高,基本面的改善可以预期,但是需要未来逐步的数据做实。站在现在静态的来看,市场也许对基本面的因素有一些轻微的透支。
  这部分产业变迁的内容我本来准备放在2015年6月份讲,所以欢迎大家明年6月份继续参加我们的策略会。最后我谈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我们对风险的看法,另外一个是最后跟大家看一个小的故事。
  第一个,我们认为市场在几个层次的风险是有必要提一下的,在基本面上,像我讨论的一样,市场最主要的风险是总需求超预期的大幅度下滑,我们认为这个风险不太大,但是这个担心在现在做政策的人之间是一个普遍的担心,我认为这个风险不太大但是有必要提一句。流动性层面上最主要的风险,我个人怀疑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调整也许会发生,存贷比监管指标的本意是放松信用的供应,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它有可能演化成为2.0版的钱荒。回头来看,去年5月份的钱荒对经济、对股票、债券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家认为,这是中央政府故意这么做的还是有其他的理由呢?
  我个人认为,一小部分的原因,它有政策引导故意的色彩,它希望去杠杆不希望乱放贷款。但是更大程度上,它反映的是政策制定者的愚蠢。与其说他是一个故意的做法不能说政策制定者不能很好的理解实体经济的运行,在这样一个政策制定的背后更多的看到是自负和愚蠢。考虑到这样的历史教训,尽管存贷比的放松本质上是一个好的政策,但是如果发展成为2.0版的钱荒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对领导的能力不能估计太低但是也不能估计太高。
  第三个方面,从交易层面来看问题,风险是比较清楚的。第一个是杠杆的大量使用;第二个IPO放开和注册制改革在股票供应上可能会有一些冲击,第三个大家都坐在船上,当所有人往船的一边走这个船会翻,市场预期高度一致的时候是市场变盘的风险,前段时间这个变盘越来越大,当时市场在预期层面高度一致的风险是极其明显的。最后一个我们要看到市场在估值层面的风险,市场现在的估值比较低主要集中在银行股、传统的蓝筹股,其他的板块上估值水平都异常的高。蓝筹股和银行股经过一段时间也将不在便宜,特别是考虑到他们没有长期的高增长的背景,放在国际背景下来看再考虑到沪港通的背景,它的估值将会逐步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这个背景下要启动一轮牛市,我们要想一想,支持的力量来自哪里?支持的力量有可能是估值水平的继续大幅度上升吗?如果不是的话,它更多的要靠盈利的改善,而盈利的改善需要基本面的积累,需要数据的不断确认。
  我给大家看一个故事,这是今年6月12号,我跟一个同学的对话,王国斌是我大学同学,很多年以来一直很熟,大学本科就认识他,他跟李勇原来是住同一个宿舍,他是的董事长,也是市场非常资深的一个参与者,所以很多年以来,我们会说一些相对比较放松的话,讨论一些对市场比较真实的判断。这个判断是6月12号,当时的是2050点,我告诉他,我说我觉得这个市场快见大底了。什么叫大底?就是牛熊转折的大底。后面省略号是什么呢?是加足杠杆往里冲。他给我回了一个,他说从量上来看市场早到底了,但是中国市场没有投资价值,中国市场始终是一个博弈的市场,像2005年到2007年一样,最终受害的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回完这个话以后我马上感觉自己境界特别不高,马上感觉特别惭愧。我说我这每天都在琢磨市场的牛熊转折大底琢磨趋势,人家赚钱的同时想着以天下为己任,并且在当时很明确的说这一起来最后进去的全是中国大妈,所以马上底下的回复对他表示钦佩,觉得自己的境界不够高。
  到这里我就结束今天的讨论,如果回应一下我这里的标题,&三级火箭&的提法完全是为了刺激它的传播效果,在下半年翻多实际上在去年年底就想好了,包括今年年中一直在讲这样一个看法,但是如果沿用这样一个三级火箭的观点看问题,一级火箭的力量已经结束,我们现在继续处在二级火箭所决定的运行范畴中,二级火箭的力量很可能还没有完全耗竭,但是市场要超越二级火箭的范畴继续向上推生需要三级火箭的点燃,三级火箭点燃的可靠标志将是私人部门投资的启动。这一启动在明年上半年发生的可能性也许不很大,但是我们在明年6月份,很可能会认真的讨论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和前景。我们的策略师没有到场,我也提出一个具体的看法,在我们提出一级火箭看法的时候,私下很多人问要给出一个区间,我说这个区间就是2012年以来的箱体就是,所以到2500看到房地产的上量我马上说三级火箭点燃了,这一宣布降息了,降息提了600点,二级火箭也需要一个区间,我个人认为二级火箭的区间就是2009年以来的相体,上就是3500下就是2500,这一上冲的过程中到现在为止力量还没有完全耗竭,但是需要基本面基本的改善来,三级火箭的点燃现在还看不到,明年6月份再一起聚会讨论。谢谢大家。
大盘资金流向(实时)
主力资金净流,其中超级机构
净流入。大盘资金如此走向,
你手中股后市如何?
马上咨询分析师,你手中股有无异动,该持有还是卖出?提交
最近咨询:
郑重声明:以上发布的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仅供参考,万隆网证券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隆证券网一直维护证券市场舆论环境的稳定,坚决反对各种混淆视听的消息,虚假信息的传播,经发现将给予删帖并举报至相关部门。
找买卖点时 立即查看个股买卖点
查查手中股是不是庄股!
资金、技术5大维度监控手中股
大家都爱看
好股互动战绩榜
收益排行当前持股本月收益
个股实时资金流向排行
个股大单净买大单净卖
登录名或手机号码
您还没有填写“登录名”
请填写“密码”
&两周内自动登录
您还没有填写“用户名”
请填写“密码”
请再次“确认密码”
请填写“手机号码”
请填写“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钱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