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清银行平安保险理财产品品和保险产品防止自己落入陷阱

银行有陷阱!骗你的不是银行!教你6招不上当|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理财有道_华商网财经
银行有陷阱!骗你的不是银行!教你6招不上当
作者:钱业家
[摘要]到银行购买一些收益较高的代销基金、代销信托产品,是不少投资人的一个理财途径。不被“超高”投资收益诱惑,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
  到银行购买一些收益较高的代销基金、代销信托产品,是不少投资人的一个理财途径。  因为不少投资人都认为,由银行信誉背书,这些信托、基金理应更加安全。但深圳的李小姐,却因此陷入了一场理财骗局。  银行代销的基金、信托,到底是否安全?这其中,可能隐藏哪些风险?  【案例一】  李小姐被浦发深圳分行的理财经理骗了  近期,全国各地频繁发生非法集资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案件,家住宝安区新安街道的市民李小姐就怀疑自己已深陷其中。李小姐说,自己购买了浦发银行宝安支行的理财经理高某介绍的一份银行理财产品。这份“产品”的年回报率是11%,虽然较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高,但并没有高到令人生疑。  根据合同约定,今年1月底李小姐拿到了第一份利息,理应在4月底到手的第二份利息却迟迟不见踪影。5月中旬,李小姐再次联系高某,却被告知这家公司“出了问题”。  李小姐向记者出示了涉事合同,这是一份与“张家界金赛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签订的有限合伙合同(钱业家曾于9月27日对此有详细报道),标明项目资金将用于开发张家界贺龙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  她联系银行时,被告知高某已经离职,并说这只是高某的个人行为。“难道我的钱就这么没了?”李小姐感到非常困惑,高某作为银行职员,向客户销售非本行产品,难道银行就没有责任吗?  浦发银行宝安支行的负责人陈小姐向记者表示,深圳分行正在对李小姐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暂时未有调查结论。  【案例二】  光大银行真新支行的理财经理,骗了多名投资人  这两天,每天都会有不少投资人去光大银行真新支行&讨说法&。他们说自己在2013年九、十月间,在这家网点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收益率高达11%的理财产品,利息按季度支付,可他们发现,从去年9月起,利息就没有到账过。产品到期了,他们又被告知,本金都没了,有人损失高达几百万。  投诉人俞女士说,她是号,在光大银行上海真新支行签约,购买了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的理财产品,当时该产品是100万元起售,三个月结一次利息。该产品是她相识十多年的银行理财经理朱某推荐的。  网银转账凭证显示,账户开户行是光大银行真新支行,收款方是上海巽益投资管理中心。而合同上,企业方落款敲的也是上海巽益投资管理中心的章。  一开始,利息的确按时打到俞女士账上,但从去年9月起,她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利息,到去年12月产品到期,连200万本金也没拿回来。跟俞女士相同遭遇的还有六七个人,像这位石先生,损失高达300万。不过,光大银行却表示,这款产品与他们无关。银行方面还表示,根据账户倒查,消费者所买的这款产品,是一家基金公司销售的。  理财产品不是光大银行的,咋回事?  于是,记者辗转找到位于江桥万达的这家公司,发现所谓上海总部环境很简陋。负责人表示,这款有限合伙产品,主要投向江西九江的一处房地产项目。不过那个项目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开始烂尾,开发商已经撤走,眼下,它们正在联系其他接盘方。至于当时产品是在哪里卖的,他也无从查证。  【钱业家点评】  信银行本没错,但理财经理却能让你财富损失  本以为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没料到却是银行客户经理违规代销的投资产品,最终血本无归、投诉无门。实际上,李小姐遭遇的投资理财陷阱,是不少银行网点都暗流涌动的“飞单”陷阱。  银行“飞单”,最终受害者的,还是投资者。  受佣金回扣诱惑,一线银行客户经理做&私单&已不是个别现象,之前银监会还专门开展过大面积排查,但因事后举证困难,最后只有极少数投资者能维权成功。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大家,购买任何理财产品前,都不要被所谓的高预期收益率所迷惑,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都不作数,一切还是要以书面合同为准。  什么是“飞单”?  “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总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总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资。其最大特点是,承诺收益率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理财产品收益的2-3倍。  银行理财经理私下推荐销售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存在涉嫌“非法集资”隐患。专家提醒投资者,当有客户经理向你推销一款“高收益”的“内部”理财产品时,也许你遭遇的就是银行“飞单”陷阱。  “飞单”多为“瑕疵项目”   据某信托公司销售主管透露,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项目资产质量好,抵押率充足,风险较低,完全可以通过银行渠道融资,融资成本相对低。如果项目的融资规模较大,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风险较高,还可以寻求信托渠道融资。而那些银行和信托都不愿意接单的项目,就流向了第三方理财机构,那些“飞单”产品大多是被逐级淘汰下来的项目,风险可想而知。  而个别银行理财人员抵挡不住高额佣金的诱惑,利用客户对银行的信任,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违规代销银行销售系统外的信托私募基金等第三方产品。客户在产品高收益的诱惑下,购买数额往往较高,随之风险也更大。而出售“飞单”产品由于是理财经理等个人行为,银行一般不承担相关责任,一旦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投资者维权可谓难上加难。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如何鉴别“飞单”?  重庆银监局人士提醒,为避免掉入“飞单”陷阱首先要强化风险意识,理性分析产品收益风险,查证购买产品是否银行正规产品。  其次,不被“超高”投资收益诱惑,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  第三,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要关注重点。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第四,消费者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  钱业家再教您三招,防范“飞单”风险   由于“飞单”产品往往都是通过银行内部人员出售,这给普通投资者增加了辨识难度。专家提醒,银行理财与“飞单”产品在产品管理人、投资收益、产品投向均有明显区别。  首先,每款金融投资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管理人,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管理人就是银行,而“飞单”产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银行,往往以某投资公司,或是某基金管理公司的名称出现,因此一定要弄清楚产品的管理人是谁。另外,在确认产品身份时,要认清是否有银行理财产品编码和盖有银行公章。  其次,目前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普遍在5%—6%左右,与之对比,“飞单”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可以许诺出9%甚至更高。  最后,银行理财产品多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证券基金、央行票据等非标资产,极个别的银行理财产品会投资于实体项目。但“飞单”产品则主要投资于实体项目,通常是以股权、债券等形式投资于某某企业,或某某项目。还有部分“飞单”产品的投资方向为股市、或海外市场。  银行理财产品披露存明显不足  潜藏三大陷阱   股市跌宕起伏,不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金融消费者将钱转投向“相对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自以为是进了“旱涝保收”的保险箱。  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来调查发现,银行理财“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件时有发生。信息不对称、违规操作、“庞氏骗局”已成为隐藏在银行理财领域的三大陷阱。在金融理财产品结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投资进展披露也在深度、广度、跨度上存明显不足。  信息不对称、违规操作、“庞氏骗局”成三大陷阱  记者采访发现,在繁荣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背后,存在不少钻法律空子、甚至违法的行为。概括起来,信息不对称、违规操作、“庞氏骗局”已成为隐藏在银行理财领域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部分从业人员违法操作。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闫彦明表示,近年来,频繁出现一些商业银行的基层行私自销售未与银行签约产品的违规现象。如从2011年起,某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的一位前副行长等人以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数十倍的高额回报,向多位银行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数千万元,再将吸纳到的资金通过“发放高利贷”牟利,但由于资金链断裂而“东窗事发”。至2013年4月,约有110多名银行客户的4000万元无法追回。闫彦明表示,银行工作人员打着理财产品的幌子,声称将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向企业货款、汇票等领域,甚至保证该“理财项目”的安全性和高收益性,这对广大投资者而言极具迷惑性,这也反映出银行机构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  陷阱二,利用信息不对称“欺瞒客户”。如2014年,某银行一款“养老金橙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因预期年化收益率宣称为5.7%至6.8%而受到客户热捧。但实际上,该产品并非银行理财产品,而是保险理财产品;但该银行不仅没有揭示该信息,在销售过程中,部分销售人员更将其解释为“某银行理财产品”。另外,还有部分银行机构将理财产品包装成风险低、回报高的银行存款替代品,而掩盖其作为投资产品的风险性;还有部分银行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制造霸王条款,提出浮动收益产品“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作为银行的管理费用”。  陷阱三,“庞氏骗局”。有专家表示,广义而言,不少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范踌,而在监管不足的环境下,众多金融机构实际上都参与了“庞氏骗局”的制造——俗语讲,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与“空手套白狼”。闫彦明称,在操作中,银行往往将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放到一个资金池里,而非为每一款理财产品单独设账。利用不同“资金池”的期间错位,会形成一个日趋增大的稳定“资金池”,银行则可利用“发新偿旧”机制来灵活运作该资金。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风险,而这类风险是隐性的。 编辑:杨琳2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如何跟父母长辈解释“银行理财≠靠谱”
[导读]:“内部高息理财产品”、“高利转贷业务”这样名目的理财渠道,从在银行工作的亲朋好友口中说出来,你信不信?大多数人的防御心理恐怕都要解除一大半。
  进入负利率时代,银行存款逐渐被银行理财所替代,而银行理财说好的保本保息最后血本无归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银行理财靠谱吗?
  很多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就是&风险低,收益高&,认为在银行买理财,是再安全不过的事情了。
  真的是这样吗?某市市场监管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小心落入五大银行理财陷阱。
  银行理财,陷阱重重
  陷阱一: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当然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为了银行宣传理财产品,吸引用户眼球的一个杀手锏。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此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均达到预期收益,令客户对收益产生满意的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情况是,有很多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
  陷阱二:偷梁换柱,理财产品变身保险
  据统计,有30%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误导,把保险当成了理财产品。不少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内推销保险产品,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用户推销其代售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内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买了保险。
  陷阱三:延长募集期,导致收益缩水
  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募集期这一段时间里,用户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进行计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越低。这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某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时间为30天,募集期为5天,如果用户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已经购买该产品,那么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6%&30&35=5.14%,明显低于6%的预期收益率。
  陷阱四:&霸王条款&赚取超额收益
  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有些条款明显偏向银行。如,某些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会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如果某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8%,但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多出的2%就归银行所有。
  陷阱五:避重就轻,信息披露不完整
  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刻意淡化风险。产品说明中关于风险的表述有大量专业术语,普通用户很难看懂。不披露或者选择性披露信息,产品信息不完整、资金投资用途不明、收费项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是很多理财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在投资前务必要看清事实,保持理性,谨慎投资。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
  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惟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相关部门查询到产品信息。凡无法在公示代销清单查询到的产品,均非银行正规产品,应予高度警惕。
  【案例一】理财产品爆雷投资人巨亏打上门
  多名南京市民投诉称在南京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他们购买了一款新推出的&低风险稳健型产品&。当初南京银行的理财经理在销售这款产品时,曾口头&承诺&过这款产品&半年绝对回报13%&。近日该产品即将到期兑现,他们却面临着15%左右的亏损!
  【案例二】虚构&内部高息理财产品&宁波银行跑单员诈骗1600万
  &内部高息理财产品&、&高利转贷业务&这样名目的理财渠道,从在银行工作的亲朋好友口中说出来,你信不信?大多数人的防御心理恐怕都要解除一大半。宁波银行的一名跑单员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在她的亲朋好友中诈骗了1600多万元。这名跑单员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170万元,同时还要退赔受害人的损失。
  【案例三】买理财亏损产品到期却被告知&非本行产品&
  2015年9月中旬,不少投资人曾去光大银行真新支行讨说法。他们说自己在2013年九、十月间,在这家网点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收益率高达11%的理财产品,利息按季度进行支付,可他们发现,从去年9月起,利息就没有到账过。产品到期了,他们又被告知,本金都没了,有人损失高达几百万。
  【案例四】不是所有理财产品都能做到刚性兑付
  平安银行北京朝阳门支行销售的一款名为&同富爱晚&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投资人维权无门。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1人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其中未兑付金额共计4131.25万元,单个投资人所涉金额少则五六十万元,多则五六百万元。四千多万元,相较于之前很多银行爆出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违约案件来看,涉事金额并不算太大。但是也给所有的投资人敲了一个警钟,银行理财未必就一定安全,也不能都实现刚性兑付。
  最后再提醒下,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安全保本的代名词,如需购买,多留心眼,细节之处仔细甄别,而理财产品也并非银行存款,合理的分散资产配置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投资方法。(来源:新浪网)
更多精彩尽在保险理财频道
的更多内容
本周精彩推荐
·平安健享人生住院费用医疗保险A
·新华健康无忧青少年(C款)——
·新生儿住院费用报销
·人社部:异地就医将不需定点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 在异地住院可以报
·大病医疗补助
·医保报销比例
·太平康悦医疗保险
·附加住院医疗保险
·平安保险再推四款新型健康险
·平安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A)
·中国人寿的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农村医疗保险如何报销?
·和睦家高端医疗保险怎么样
·大都会倍如意意外伤害保障计划
·“4月1日停售”潮过后, 买保险理财还靠谱么?
·什么是理财保险 什么是银行理财
·保险理财产品有哪些 和银行理财的区别
·涨姿势!教你看懂银行理财的“潜台词”
·银行理财是稳健投资利器 节假良机不容错过
·万能险“跑赢通胀”并不太靠谱
·靠谱保险代理人:分红险不打包票 医疗险不一味地求高
·保险理财产品靠谱吗 如何防止被忽悠?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保险理财关注排行当前位置: >
  信用卡遭&网上盗刷& 失卡保障能帮忙
  日一早,郑州的武先生刚打开手机就收到好几条银行短信,通知他被刷去1万多元,都是凌晨1时到3时的刷卡记录。看到短信,武先生很难相信,&我愣了一会,马上打电话让把账户给冻结了,查了刷卡记录,确实有刷卡消费,而且都是在购物网站上刷的。& 银行客服告诉武先生,他是碰到了信用卡&网上盗刷&的情况。信用卡明明在武先生身边,也从未向别人透露过密码,银行卡怎么会被盗刷呢? &我的智能手机上有多个银行手机软件,多半是信用卡信息和密码在网上被盗了。&武先生说,&现在和手机银行这么多,太容易中招了。网上刷卡消费太容易了,有的甚至不需要密码和验证,只要信用卡卡号和背后的三位数字码泄露了,谁都可以在网上盗刷。&随后,武先生决定报警处理此事。
  一个月后,由于案件还未侦破,武先生的信用卡账户利息一直在涨,让他难以接受。 武先生表示,朋友圈中不止他一个人碰到过这种情况,&我有朋友也遇到过,后来自己赔了。银行没说会垫付,她只好先还上,都半年多了还没说法。& 由于银行迟迟没有表态如何处理现在账户资金情况,武先生担心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决定向消费者保护管理机关投诉,他希望在破案前,与银行确定责任分配,不希望自己全额承担盗刷金额,或因此影响自己的信誉记录,却一直未得到回复。 业内观点: 为此,记者近日咨询了多家银行信用卡部,多数负责人称,对于银行卡被盗刷的&争议款&处理主要以协商为主。&一般出现争议款,我们会先让客户还款。&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称,&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客户先还上这笔款,不会产生滞纳金、利息,如果调查发现,是客户泄露密码导致盗刷,那客户不仅要还款,还要还高额利息和滞纳金。如果真的是盗刷,客户先还上款,等调查结果出来后,银行会将这笔款还给客户。&该负责人称,很少有客户愿意先还。 &好说话的客户,就先还上款,等调查结果出来,该谁承担损失谁承担,不好说话的客户,那银行也没办法。&
  另一家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称,作为持卡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卡被盗刷,第一时间要给发卡行打电话,说卡被盗刷了,要求银行止付,止付之后的损失是由发卡行承担的,止付之前,很多银行都推出了持卡保障。比如招商银行推出的&失卡保障&,从你卡被盗刷,银行受理了你的止付申请这一刻,往前推算48小时,这部分的损失签名交易,有一定的金额限制,银行给支付。不过,失卡保障也有一定的限额。据了解,招商银行信用卡金卡每年最高人民币一万五,普卡每年最高人民币一万。
  &实时&到账不靠谱 急需用钱须尽早
  在郑州做布艺生意的李女士刚刚谈妥了一笔业务,但因为订金还差5万元,于是她赶忙向朋友求援,请朋友在异地把5万元尽快汇过来。 出乎意料的是,托朋友实时转账的钱,一天后才出现在自己的账户上,眼看着这笔生意就这么黄了,李女士非常无奈,网上实时转账的&实时&难道是一天?她愤而找到银行讨个说法,可两家银行却相互踢起皮球。汇款行说钱实时转出后未实时到账,说明收款行没有及时接收;收款行则称,汇款没有到账肯定是汇款行没有把钱实时转出。
  业内观点: 光大银行理财师吴女士介绍,&实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转账后对方能马上收到汇款,但实际上,除非是同行转账,否则很难真正实现实时到账,特别是异地跨行转账,到账时间更长。 此外,实时转账只代表汇款行实时把钱转出,并不意味着实时到账,到账时间取决于对方银行的系统处理情况,所以急需用钱应尽早汇款,同时,很多银行网银转账设有上限,若转账资金较大,通过柜台办理更加便利。
  买理财变保险 弄清产品再入手
  2013年1月,家住金水区的王女士到某银行办理现金定存,负责办理存款的银行业务员给王女士推荐说:&反正是来银行办定存,何不买一款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两年后也可以取出,如不急用,存五年最好,每年可分配红利并赠送一份。&出于对银行的信任,王女士听了务员的建议,拿出要定存的10万元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款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并把名字签在了&赠送&的保险合同上。 今年1月,王女士发现当初定存的款项已经打入自己账户,可打到卡上的金额并不是预期的收益加本金万元,而是元,比2013年同期存款利息少了近5000元。随后,王女士前往银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否认当初王女士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变保单的事情,并指出如果想取出五年期保险的钱是可以的,但对于收益亏损的状况,由于分红险收益是浮动的,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可能出现类似收益亏损的情况,令王女士十分气愤,她一气之下将此事投诉至银监局。
  很多投诉者表示,因为银行工作人员并未明确告知是保险产品,所以他们往往是到了要用钱时才发现,这时候已经过了犹豫期,要退保就要损失不少本金,这让他们进退两难。 业内观点: 光大银行理财师吴女士说,银行理财产品和银保理财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银保产品实际上是市民通过银行柜台能够购买到的保险产品。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由于不具备有关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基于对银行的信任,往往很容易受到欺诈销售的误导,购买了其实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所谓银行理财产品。
  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位于郑州市郑汴路的两个银行网点,咨询银行理财产品。客户经理在推荐银保理财产品时,都表示推荐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有固定的返还和分红收益,没有任何风险,并没有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吴女士表示,因银行工作人员的误导销售,银行存款变保单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消费者可以和保险公司或银行的相关人员协商撤销这个合同,并且让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双方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一方面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的主管部门投诉相关工作人员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违规,一方面向其上级机构,如银监会、保监会进行投诉。 同时,理财专家提醒消费者,对于银保产品,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实际需要,并对过高的收益承诺要保持足够的警惕。而广大消费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问清楚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的区别,然后再根据自身需要及财力状况谨慎选择,切不可在或公司的有关人员&忽悠&下盲目&投资&,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
来源:今报网
关键词:理财 银行 保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一分钟,学会如何识别银行理财陷阱
人太嚣张非死即伤,人太猖狂自取灭亡,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就有这么一个老太太。村里拆迁给了80W,就这么巧,一家银行到村里宣传理财产品,工作人员声称回报率高达13-15%,并且保本。要说银行肯定是信得过呀。老太太先拿出1万试了试,果然,对方如期支付了利息,这样一来,老太太更有底气了,街坊邻居,广场舞的小伙伴,都推荐来投资。结果,人家来个卷包会,老太太找不到人,就只好起诉银行,法院查看诉送材料后,发现合同上连个银行的公章都没有。
不要以后这个听起来是个笑话,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都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是事故,所以今天,大明白就和你说说,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的风险,让你一分钟,学会如何识别银行理财风险。
看谁家的产品
在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时,要分清是代销还是自营产品,代销的合同上盖的第三方机构的章,比如信托、保险、基金公司。而银行自营的就是章的银行的章。
那银行自营的产品是不是就百分百没风险呢。当然不是。银行也是公司,也有经营的风险。今年5月1日开始推行的银行存款保险金制度,银行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破产了。银行真要破产,存款是可以保险的,但是理财产品是不受保护的。
看钱去哪了
这条很明确的写在合同里,如果投向股票,期货这些高风险的产品,就要给自己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另外,我们见的最多的就是银行员工飞单。飞单的意思就是银行员工为私力,表面向你推荐的是银行的产品,或是银行代销的产品,但是当你付钱买的时侯,给你调包了。“挂羊头卖狗肉”,后来就有河北,江西等地要求。在销售时,一定要录音录像。这也算是一种保护。
看风险等级
每一份理财产品,在说明书或是合同里,都会标签风险等级。谨慎型产品(R1)、稳健型产品(R2)、平衡型产品(R3)、进取型产品(R4)、激进型产品(R5)
建议大家选择R1和R2级就可以了。这样风险比较可控,当然收益也相对低一点。
一定别信保本保息
任何理财产品的合同都是绝对不会出现“保本保息”这4个字的,这是中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如果他这样承诺你,一定是在满嘴跑火车,不要再天真地相信任何保本保息的宣传,任何不能落实在合同中的承诺都是无效承诺。风险和收益永远对等,这条真理已经被无数人用真金白银实践过。
好了。今天就这么多内容。
纵观国际热潮,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实时热点,同时也是一名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工作之余纵览国际咨询,对国际局势和国际能源市场研究数年对天然气、现货铜、白银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中国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成为金融投资强国!如果你正在从事现货投资可关注笔者官方V-信:zg8744544(非诚勿扰)我们做的不只是投资,更是理财意识和风险管理,创造财富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合理规划从而实现财富增值!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银行保险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