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做得最好法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模式是谁

国内纺织业产学研联合 创新模式更“解渴”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化、智能化产业的兴起,作为传统产业的业也正积极转型。然而,技术、设备和方面的制约却也如影随形,像一块块巨石横亘在纺织企业面前。
  正是出于对创新、求变的迫切需要,产学研模式恰逢其时地成为企业的突破口。今年年初,石狮鸿泰织造染整公司总经理施韵铅赴,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了直接接触,并达成了合作项目意向。据悉,该项目将开展新型染整技术的研究开发合作,填补国际染整技术空白的项目。而这只是纺织企业积极寻求“外脑”援助中一个最为平常的例子。
  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正注意到,发展纺织行业的关键在于树立“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科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尤其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产学研合作更是必不可少,而为了充分进行合作,企业和科研院所,已经开始了“量身定制”式的模式探索。
  产业镜像:别急于获得产业化成果
  近年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互动频繁。国内的纺织企业纷纷与部分纺织高校联姻,先后成立科研中心、项目小组、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产学研合作。
  “十一五”期间,纺织产业在提高创新能力及建立创新机制等方面成绩显著,其中,有约80%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三分之一获得行业科技奖励的项目是产学研的成果。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产学研的有效整合为纺织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纺织相关人才的培养、行业相关技术平台搭建以及技术成果的顺利转化,也为纺织行业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提供了动力支持。
  其实,在纺织行业中,产学研一直都备受提倡并积极践行,近年来,产学研概念进一步向产学研用深化,对“用”的强调,其实从一定程度反映出,在过去的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普遍对科研成果不能顺利进行产业化生产抱有担心。然而近年来,企业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响起,希望科研院校能更加创新,这种观念改变的背后,三者的合作又带来了哪些全新的感受?
  呼声: 期待科研院所更具前瞻性和创造性
  案例:
  8月底,在中国国际秋冬家纺展上,专业从事亚麻纱线和亚麻布研发的新申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流行趋势研究与推广工作室推出了“2014/15中国亚麻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
  据悉,“2014/15中国亚麻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以亚麻家纺面料自身独特的价值属性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在家用纺织品领域流行趋势的整体把握,推出了“蝶变”、“返璞”、“流年”、“绚烂”四大趋势主题,向家纺行业及大众传播亚麻的流行风尚,从而引导亚麻企业产品研发,推动亚麻家纺行业设计创新。
  呼声:企业眼光应该进一步放长远
  案例:去年,由成都纺专牵头,100余家政府机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中高职院校的代表,齐聚成都纺专,成立了西部地区首个纺织职业合作平台——西南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
  成立以来,联盟组织开展了三场服装服饰展示会,两次纺织服装技能大赛,一届纺织服装高峰论坛、两届中高职衔接单独招生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川内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资源整合,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
  企业:产学研合作确能激活创新活力
  “新产品的成功研发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新申总经理李建峰介绍说,近年来,新申与东华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在设计、生产、研发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为企业的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实,产学研在企业身上发挥巨大能量的,还有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作用不可限量。”该公司董事长马新华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三得利与武汉纺织大学共同承担的“多花色新型纱线连续涂料染色技术和设备”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为企业赢得了更多商机。除了上述项目,由三得利和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发的生态花染纱线、色织段染面料、生态彩牛纱线等产品也均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产学研合作效果来看,合作以来,三得利产品研发项目得以快速推进,并攻克了不少技术瓶颈,带动了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进程。”马新华说。
本文分享地址:
近日,意大利知名奢侈品男装品牌杰尼亚(Zegna)以涉嫌侵犯其注册商标专2 …
面对国内国际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安徽承接东部纺织业的态势日益明显,安徽 …
受国际国内棉价波动和经济低迷的影响,河南南阳市纺织行业经营陷入困境, …
推动优质企业“走出去”开展经贸合作,是东莞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的 …
近日,巴西宣布自日起,将2012年9月调高的14类共计1002 …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7个月中,德国鞋子的价格上涨明显2 …
十一学校今年一开学,便推出了40余款校服供学生们自愿选择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三位一体新模式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三位一体新模式
新浪中小学国际教育嘉年华
时间:日 9:00-17: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郎园艺文中心
请扫描左侧二维码或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康飞宇
  康飞宇:清华也是百年老店了。我们在深圳研究生院已经做了13年了,清华现在产学研合作,在技术转移这块探索出了很好的路子,包括我们在深圳进行成果转化这方面进行得非常好。我们在探讨怎么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当然还在学习,为什么跟伯克利合作呢?我们也是希望有新的元素注入。总体来说,清华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我们在过去很多年一直推动国际化,包括跟以色列合作,和美国其他的大学合作,都在向这方面发展,不能说足够了,但是我们是做好了准备了,未来我想能够合作起来,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成果会体现出来。
  主持人:现在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寻求和其他的国外的名校一起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您觉得对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没有一些促进呢?
  康飞宇:非常大。现在都说是中国的教育有点僵化,或者是应试的成分大一些,对创新人才培养不够,我想不管是美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他们的教育发展时间比我们更长。我们也试图在这个里头能够解这个套,探索怎么能够适合中国人去办好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这一点上提倡国际化是大的潮流、大的背景。
  这次我们跟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不太一样。我们这次着力点是创新创业,跨文化,产学研合作。这种模式肯定有它特别的意义,跟过去的2+2、1+1,一个地方学一段不太一样。我们是整个合作的,学生的培养上,导师双方组成,实验室双方组成,包括我们基本上用伯克利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成果,包括博士论文。这一点上,我们期望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具有这样的水准,我们去伯克利交流过几次,伯克利的老师们很有经验,研究水平也很高,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在伯克利待的时间也好,在深圳待的时间也好,能够把双方老师的学术特点结合起来,学到家,我预期这对人才培养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跟以往的国际化不同之处。
  主持人:胡院长,你现在也兼任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国内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出国门读研、博士,你觉得有什么优势能把他们吸引在国内呢?
  胡洪营:培养模式是比较吸引同学们的第一个因素,我们是以导师组的形式来培养,现在博士生的指导是一对一的,我们这个采取导师组,有清华的教授,有伯克利的教授,同时还有产业界的专家,形成了导师组,从不同的角度、文化指导。
  课程设置上和现在的不太一样,我们强调必修的课程,更强调创新创意创业方面的课程,注重领导力、管理能力的培养,把这个应用到学习中去,发展潜力就会更大,能够支撑他未来一生的发展。这是第二个方面。这两方面应该是最吸引人的。
  同时在招生考核模式上有所突破,现在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招生跟高考类似,以国家统一的考试、笔试为主,我们突破这种模式,实行申请-审核制,有一个报名表,提交一份简历,个人的自述,未来研究的计划,两位教授的推荐信,根据这些材料遴选进入面试的同学,我们根据综合面试的情况决定能不能来录取。这几个方面都是吸引同学的。
  另外一点,学习是跨两个学校的,两个校区,有在清华学习的经历,同时有在伯克利学习的经历,仅仅到国外留学是经历不了的,我想这也是对国内学生的吸引力。
  主持人:这次和以往的培养模式不一样,导师组来带学生,导师组里面,我们新成立的学院,师资是怎么样构成的,师资是否能够达到学生的预期呢?
  胡洪营:首先师资定位非常高,我们以国际一流大学的教授的水准来遴选导师,这是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我们未来学院大概教授有100人。100人构成是这样的,伯克利的教授有30―40人,伯克利教授直接做学院的导师,也可以直接招清华的学生。另外一个方面,从清华现有教授里面遴选知名的教授做学院的导师。这是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是30―40人左右,我们面向全球招聘高水平的教授。现在我们定位是这样的,以国家千人计划的水准在海内外招导师。同时,我们也提供非常丰厚的工资待遇,以国际一流的工资待遇的水准来支持导师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吸引比较高水平的导师。
  主持人:这里面对于老师是否有一些考核呢?老师是不是过来上课,上课完了就飞走了?还是对做研究的博士、硕士,能跟导师一起做还是要求非常严的,咱们对于老师怎么考核呢?
  胡洪营: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是很多同学关心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做招生宣讲的时候,很多同学提出来这个问题。首先导师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和同学来交流。有几个方式保证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时间,第一有导师组,一位老师投入三分之一的学生指导,三位老师就将近百分之百,一直有一位老师能够面对面进行讨论。再一个现在网络都非常发达了。虽然远隔千里,就跟对面一样,解决了原来的信息交流不方便的情况,导师组和信息网络手段,指导学生应该是能够保证的。我们也会要求导师们能够在尽可能多的在深圳来做研究。
  康飞宇:我补充一点,导师组的意义,除了胡院长说的以外,导师组就要不断去讨论,我们希望指导学生的过程当中,是用研讨的方式。其实现在跟伯克利每周都开1―2次视频会议,未来导师组不是一个导师说了算,大家互相要讨论,希望学生在研讨当中提高自己,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原则。
  另一点,深圳的实验室日常的就是新招的老师也好,或者是清华的老师也好,在那里坐镇,伯克利老师来了也是在这个实验室。学生去了伯克利以后,就会在那边教授的实验室里面待着。我们也是在尝试,我和胡院长都是博士生导师,自己一个人指导,我跟学生一个人谈,可能我们在尝试比较这两种的优劣性,我想三个导师、四个导师一个组,应该比一个导师集思广义。
  主持人:会不会出现三、四个导师带一个学生,导师的共同点对学生的培养会不会重合性?导师觉得你会带这部分,我也带这部分,每个老师会不会不能完全全身心投入呢?
  康飞宇:我们设计的是以学生为核心,三个导师、四个导师,我们是以学生和他做的项目为牵引,把大家往这里凑。一对一学生跟着我跑,导师组指导是导师是跟着学生跑。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来做指导体系。
  主持人:胡院长也提到,师资里面,除了现有的老师以外,也有把企业的导师引入进来,企业的导师怎么参与到学生的培养里?
  胡洪营:我们定位是培养两类人,一类是全球科技领袖,另外一类是未来的企业家。
  课程设计方面,我们需要有企业、行业的专家参与。这个课程有用没用,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行业也有很大的参与程度,这是第一个。
  第二方面在选题方面,学生可能不一定对一个题目感兴趣,可能对若干个题目感兴趣,以什么标准来选择?这时候企业家的意见就比较具有建设性,这个是行业急需的,或者是将来推广应用比较大。从这两个方面会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康飞宇:还有一个作用,两个大学考虑培养未来的工程科学家,或者是工业界的领袖。这样培养有一个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们现在的老师不一定具备工程经验,老师因为没有做过多少工程,有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这种题目上请一个工业界的有资历专家帮我们共同指导,希望对这个学生能够更有把握达到我们设计的工业界的领导也好、工程的科学家也好,达到这个目标。
  主持人:刚才两位在介绍的时候,一直提到,我们的定位是培养工业企业的领袖,培养领袖,你们觉得应该具有什么的素质呢?如果说需要让他们具有这种素质,更多在于说他们自己本身有的潜能呢?还是在于学院能够给予到他们的一些知识或者是培养呢?
  康飞宇:你说的很对,我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潜能占一半,后天的培养占一半,这个人不具备领袖素质,靠这样是培养不出来的。但是我们想未来培养的那一半也很重要。现在的实验室是跟企业联合的,题目80%是从企业来的。我们有几个大数据的实验室,数据也是从企业来的,保险公司、金融等等。这样的话,学生在这里做,他感到不会生疏,他自己会熟悉这个工业环境,包括管理。
  另一点从培养的方面,也不太一样。我和胡院长现在带的学生,更多的是做创新性研究,发表论文、专利这些方面,但是从工业领袖的培养,需要面要宽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要跨学科。比如说我是材料科学,胡院长是环境科学,未来我这方面的学生,我希望他在管理方面,包括人文方面甚至是经济方面、法律方面都需要有一些东西,实际上还有工程实践训练。要达到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还是比较复杂的。某种情况下来说,比培养一个完全做科学的专业人才还要难一点。
  胡洪营:我们从培养模式,或者是培养环境看,我们注重科技领袖的培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有两个关键词,一个科技,一个领袖,科技是需要技术研发,领袖这边的领导力是我们特别希望加强的。将来的培养方案,学生学的课程里面,管理能力、领导力、商业模式,这些作为必修课,可以培养他们作为一个领袖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的研究.doc 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的研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 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 3
1.1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3
1.2产学研的三个主体 4
1.3产学研的形成雏形。 5
1.4涌动的科技 5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 7
2.1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7
2.1.1 政府指令型结合模式。 9
2.1.2、政府推动主导型模式。 9
2.1.3、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 10
2.1.4、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 10
2.1.5、市场需求主导型模式。 11
2.1.6、共建型合作模式。 12
2.2国外产学研的合作模式 13
2.2.1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3
2.2.2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4
2.3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及 15
三?产学研合作机制 18
3.1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分类 18
3.1.1单元型合作机制 18
3.1.2?紧密型合作机制 18
3.1.3?股份型合作机制 19
3.1.4?跨越型合作机制 19
3.2 产学研合作机制内涵分类 20
3.2.1 合作动力机制 20
3.2.2 盟友选择机制 21
3.2.3资源投入机制 21
3.2.4 利益分配机制 22
3.2.5 盟友退出机制 23
3.2.6 风险管理机制 24
四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 25
4.1制约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 25
4.1.1在体制和机制上缺乏制约因素,造成合作行为短期化和形式化 25
4.1.2合作双方研究理念上各不相同,技术创新不能形成合力 25
4.1.3 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26
4.1.4大学评价机制僵化,则难以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26
4.2 解决产学研的原因。 27
4.2.1产学研合作机制要注意的几个点 27
4.2.2基于政府视角 27
4.2.3基于企业视角 28
4.2.4 基于高校视角 30
五 感情纽带机制 32
5.1感情纽带机制的流传。 32
5.2感情纽带机制的在实践中运用 33
六 我校实施的校企合作 33
6.1大学的职能的演变 33
6.2其他大学对产学研的运用 34
6.3我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 34
6.3.1为了合作而做的准备 34
6.3.2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35
6.2.3 合作问题的解决 35
6.4我校与企业合作意义与前景 36
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经济速度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科技上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个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各行各业的制度和机制也随着改变,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学、研三方愈来愈认识到加强合作不仅可以实现双赢,而且能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和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学研合作方式出现了很大改变,由一开始的政府直接组织合作演变出许多模式的新型合作。这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个个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尤其在电子行业和网络的发展更不用说了。科技的快速发张离不开科技。也离不开人才的陪养。那么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企业与研究是怎样的合作模式呢?
关键词:产学研研合作、合作模式、合作机制、
一 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
1.1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企业需要技术人才和科技并将其转化生产成为商品。而高等学校和科研院则是培养人才将人才输往社会,创兴科研提高科研技术,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两者之间相互取长相互合作补其不足,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组合。
产学研合作是由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来定的。这个概念并未统一。从字义上看表示的是生产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这也他们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个定义没有统一,因此还出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联盟等相关的名称。产学研合作内涵在不断的扩展和变化,它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行成的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对产学研的合作形式和内容的实际总结和丰富。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历史的追溯,有学者认为产学研合作最初的定义应该是企业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技术不配套等问题而与高校和研究院所进行的一种合作行为。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合作,他们主要是通过联合研究、委托开发、成果转换、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实体等,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的转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参与,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1.2产学研的三个主体
在产学研合作中三个至关重要主体作用和功能是不可被取代的,且每一个主体在合作中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产”是指企业,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根据行业有许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87页45页48页67页39页184页69页63页65页205页当前位置: >>
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
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学生姓名:刘军 指导教师:李林教授 专 业:行政管理学科门类:管理学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0一二年五月 ResearchonModeand InnovativeMechanismsof Industry--Academe.-Research gqinghongoineCooperation of ChI⑧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Master’S Degree ofAdministrationByLiu JunSupervised by Prof.Li Lin Specialty:Public Administration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May201 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摘要产学研合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科技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我国,产学研合作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推动作用,也是我国现阶段技术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进行技术与经济的 互补与融合,将科技理论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有利于企业技术升级,推动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同时也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推动作用。重庆市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同时又作为国家确定的内陆开放高地,产学研 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政策支持、模式探索、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对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晚、研发基础 薄弱等原因,重庆市产学研合作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目前,重庆市产学研合作 中存在核心科技成果数量少、融资渠道不畅通、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创 新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重庆的产学研合作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进行深 入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几种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 市的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分析,指出目前重庆市在发展产学研合作中的有利条 件与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重庆未来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 ABSTRACT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has become Industry―Academe.Research cooperationaIlinnovation and effective way of a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technol091cal1S aacllievements Conversion.In China,Industry-Academe―Research cooperationonrolebuildingouraninnovative country,is alsoat this stage.Universitiesanimportant area of institutionalinnoVatlon1sinco呲yandresearch institutes and enterprises whlchintegration ofindustrialtechnical andeconomic will upgradetechnological,promotecompetitiveness,inre910nalbut alsorestructuring,toenhanceregionaleconomicuniversitiesandresearch centers by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rolepromoting? open in China?Chongqing is heavy industry baseandasthe state for theinlandis developed in Industry.Academe.Research cooperationmanyyears,it hasm趾yachievementsonpolicy supportaand modelto exploreandthe mechanisminnoVationandsoon,has playedEconomic catalytic role ChongqingandSocial the development?are aHowever。due to the late start,weak R&D infrastructure,there in Chongqing.At present,there arealot of inadequaclessmall number of cores 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serviceachievements,the financing channel is not smooth,thenot perfect,scientific andintermediarysystemlstechnologicalainnov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onandother theissues.These issues have hadgreat impactresearch cooperationandeven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modes The study is trying to in―depth analysis CooperativeIndustry.Academe―Research cooperation,summarizes mode aIld mechanism at home severaland mechanismsotcommon cooPeratlVeand abroad.ononthis basis,it is systematicanalysis0tIndu st】Ⅳ.Academe.Research cooperationout that favorable Chongqing City.Pointed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ooperationDut fbrward countermeasuresand shortcomings,andfinallYandfuture development o± suggestions of Chongqing,theresearch cooperation.Keywords:Industry.Academe-Research cooperationcooperati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mechanism,the modeof cooperation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目录中文摘要………………………………………………………………………_.I 英文摘要……………………………………………………………………….II 1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 1.2研究的意义…………………………………………………………………………………31.2.1理论意义……………………………………………………………………………3 1.2.2实践意义……………………………………………………………………………31.3研究思路……………………………………………………………………………………4 1.4研究方法……………………………………………………………………………………4 1.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41.5.1研究的重点…………………………………………………………………………4 1.5.2研究的难点…………………………………………………………………………5 1.5.3研究的创新点………………………………………………………………………51.6研究框架……………………………………………………………………………………62理论述评……………………………………………………………………..72.1产学研合作概述……………………………………………………………………………7 2.1.1产学研合作的定义………………………………………………………………….72.1.2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8 2.1.3产学研合作的演变趋势…………………………………………………………….92.2产学研合作构成要素及环境分析…………………………………………………………92.2.1钻石理论…………………………………………………………………………….9 2.2.2钻石体系模型用于产学研合作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0 2.2.3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环境分析………………………………………………………1 12.3产学研合作研究理论基础……………………………………………………………….162.3.1创新理论…………………………………………………………………………..16 2.3.2博弈论……………………………………………………………………………..16 2.3.3系统论理论………………………………………………………………………..172.3.4委托代理理论……………………………………………………………………..173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_1 83.1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1 83.1.1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18I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3.1.2国内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183.2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193.2.1国外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19 3.2.2国内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203.3国内产学研合作常见模式分析………………………………………………………….20 3.4国外产学研合作常见模式分析………………………………………………………….244重庆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284.1重庆市产学研合作发展背景…………………………………………………………….28 4.2重庆市产学研合作现状………………………………………………………………….284.2.1政府支持力度逐步加大……………………………………………………………29 4.2.2制度化建设步入正轨………………………………………………………………304.2.3技术市场逐渐活跃…………………………………………………………………304.2.4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14.3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不足………………………………………………………………….3 14.3.1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32 4.3.2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基础性研究缺乏……………………………………………324.3.3研发基础弱,且技术转化水平不高………………………………………………344.3.4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不足……………………………………………………………35 4.3.5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36 4_3.6产学研合作人才体制不完备………………………………………………………375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385.1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38 5.2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机制分析…………………………………………………………….395.2.1合作动力机制……………………………………………………………………..39 5.2.2组织管理机制……………………………………………………………………..39 5.2.3融资机制…………………………………………………………………………..40 5.2.4创新机制…………………………………………………………………………..40 5.2.5互信机制…………………………………………………………………………..41 5.2.6利益机制…………………………………………………………………………..41 5.2.7收益分配机制……………………………………………………………………..425.3重庆市未来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425.3.1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体系……………………………………………42 5.3.2完善融资体系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保障………………………………43 5.3.3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44IV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5.3.4提升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水平……………………………………………………455.3.5完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政策…………………………………………………455.3.6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沟通平台……………………………………………………466研究结论与展望……………………………………………………………476.1研究结论………………………………………………………………………………….47 6.2研究不足与展望………………………………………………………………………….47致 附谢………………………………………………………………………49 录………………………………………………………………………53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3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53参考文献………………………………………………………………………50V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绪论1.1问题的提出在以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为核心的技术社会的背景下,科学越来越失去纯理 论的性质,而是与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科学在当代已经具有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一方面使得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 强,迫切希望通过掌握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为生产动力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促使科学技术的主要产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希望通过技术转化平台,将产生的大量的科学技术转化,将纯理论的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 获得科研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其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成为企业竞争实力的一部分。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这种紧密联系,随之而来产生两个问题:一个问题 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能不能持续不断推出科技研究成果,能不能承担起为企业 增加技术储备和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任,这涉及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这个 过程中的角色胜任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问怎么样合作产生最优的合作效果。这个最优效果是指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推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从而使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合作 中促使其自身得到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传统 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分工形式已经打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企业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如何协调促进发展成为了题中之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代化建设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很多核心技术都依赖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在世界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尤其现在受 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较优势相对减弱,发展成本呈全面上 升的趋势,这使得我国在未来的产业以及本土企业的发展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高效转化来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的历史阶段,为此,我国在借鉴国外技术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构建技术 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其中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 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的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就是其中的有益尝试,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是我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一个潮流,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 求和主要推动力。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利用产、学、研三方的优势资源, 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示范与现实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作用。 产学合作的实践已经表明,产学研合作不仅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以高校为主体的科研院所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各自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产出创新成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 产学研合作覆盖了从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成果转化、产品生产和技术形成产业 的全过程,构成经济、科技、教育三者之间的互补与循环。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集中了大量的科研设施、设备以及科研平台,聚集了大批的高 层次科技人才,拥有大量的高科技理论成果。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对科研成果 的市场需求,以及较强的市场转化能力。优势资源拥有的差异性与不对称性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了可能。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是我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经济发展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 创新的主体;另外,高校、科研机构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紧密结合,发挥各 自的优势。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拥有很好的创新基础条件,在创新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经济建设对我国以高校为主体的科研院所的要求之一就是科研与教育能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服务。 创新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尤其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众多,技 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把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创新 资源整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产学研有机结合形成要素优化配置,形成富有创新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 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如何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一国实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程度,体现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技术的能力上。尤其是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各个国家战略的重点,而在产学研合作对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经济与科技、教育的融合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的背景下,有关优化产 学研合作的研究更是吸引了很多国外学者的关心。研究产学研合作发展环境对于 深化产学研合作水平,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具有借鉴意义。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2研究的意义1.2.1理论意义国家在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ISl。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样也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 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一重要论断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为我国加快产学研结合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支撑。明确了我国未来的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的研究,可以丰富我 国在国家创新体系上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在产学研合作研究方面探索一些有益的理论成果。多年来,我国的科技理论研究者已经在产学研合作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 绩,但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 在产学研合作机制方面的研究更是参差不齐,不成系统。因此本文的探索可以丰 富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方面的理论。 重庆作为新兴的直辖市,经济高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的进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关于 重庆市的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探索符合重庆实际情况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1.2.2实践意义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以经济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面 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探索本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力争使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筹码。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竹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特色不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在这些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创新成为这些国家创新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模式,通过合理配置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优势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国外技术创新的大环境,迫使我国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迅猛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与难题,这需要在理论上积极探究与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们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新 模式与新机制。在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知识经济背景下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水平,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科技与经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济的联姻,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模式,进一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重庆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初探的一些对策与措施可以为其它区 域的产学研合作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对重庆产学研合作成就与机制的深 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为其他区域产学研合作提供参考借鉴。1.3研究思路紧紧围绕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这条研究的主线,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和具 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系统。本论文首先从产学研模式与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入手,系统的分析国内产学研合作的几种流行模式与机制与国外产学研合 作中比较成功的一些经验,然后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最后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中机制与模式, 对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未来发展的建议与展望。1.4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和ABI/1NFORM Global、ABI/INFORM Dateline、PQDD博硕论文库、BAIDU和GOOGLE搜索引擎,全面查阅国内外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方面的学术文献,为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做准备。(2)案例分析法:本研究对重庆市的产学研合作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在 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科学与合理的提出适合于重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 使理论更加契合实际情况的发展。(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外产学研合作实例的对比分析,来探讨我国产学 研合作方面的经验与失误。对我国产学研合作进行反思与分析,在反思与分析基础上提出适合重庆市市情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1.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5.1研究的重点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分析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 制,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国内与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系 统分析重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发展对策。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5.2研究的难点系统的分析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将模式与机制联系起来分析,不仅描述其模式形式,而且还提出运作机制,并且还针对重庆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与研究 重庆市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与对策是本研究的一个难点。1.5.3研究的创新点①研究视角上的创新1)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分析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以此为核心,找到分析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的依据。 2)系统的分析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将模式与机制联系起来分析, 不仅描述其模式形式,而且还提出运作机制,并且还针对重庆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与对策。②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把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的一般原理、方法与重庆 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相结合,既突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在实践中进一步 丰富和完善了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理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6研究框架图1.1研究框架Fig 1.1 research framework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2理论述评2.1产学研合作概述2.1.1产学研合作的定义产学研合作的概念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得到补充,本质上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定义的研究,目前,有着广泛认同的关于产学研合作的定义是:产学研合作是产业界或企业界与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以及其他技术创新主体为了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其他共同的利益而实现的优势资源互补与利用的交流合作关系。 本论文认为,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各自所拥有的优势资 源,实现各种创新要素优化组合,产出创新成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一种新型技术发展方式。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是 在市场机制下共建的交流机制和平台;合作的内容是各自优势资源的充分发挥与利用;合作的保障是法制框架下和政府的政策指导下进行合作。在产学研合作过 程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和技术支撑,集中了大量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 验室以及科研平台、聚集了大批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生产出大量的高科技成果。 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对科研成果的市场需求,以及较强的市场转化能力。在这 个过程中,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负责营造环境和引导性投入。各环节和要素 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通过体制创新,形成多位一体、多环节对接的链条机制,是产学研合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图2.1显示的就是简单产学研合作示意图。图2.1简单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示意图Fig 2.1 Cooperative network diagram&amework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2.1.2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只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整个产业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才会提高。目前我国的企业由 于在思想观念、技术力量、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等方面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 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减少技术创新成本,处理好技术研发和市场投入的关系,在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中不断摸索与调 整相关合作机制,增强企业实力,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适应市 场大环境的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整合学科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寻找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点。产学研合作以高校拥有的技术资源为核心,包 括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发挥高校重要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科研装备,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设产学研科研平台,提高 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增强学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实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人 才培养结合起来。产学研合作可以提供实习基地、参与技术研发等,给高校学生 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拥有自主创新的 人才,还可以引导高校的优秀人才走进企业,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整合资源、实现技术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科技创新的潜力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积极 发展产学研合作,整合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使产业和科研实现高度 协同化、最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产学研合作建立公共创新 服务平台,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成果的互动,实现了产学研项目的有效的对接。目前,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推进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成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能够把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整体性地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 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降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产学 研合作有利于优化整合资源、实现技术资源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2.1.3产学研合作的演变趋势产学研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呈现出创新主体企业化、创新战略联盟化、合作形式开放化、技术创新集群化等演化趋势。创新主体企业化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逐渐成为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有过去依靠高校和科 研机构向企业自身技术创新集中,企业成为技术资金投入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 体以及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最后成为技术应用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创新体系中, 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很高,我们国家也明确了把企业自主创新当成未来产学研合 作发展的重点内容,未来产学研合作发展中,创新主体企业化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创新战略联盟化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以多方利益为纽带的技术开发形式,各利益主体之问以法 律法规以及合作的合同为基础,形成共同开发、共享利益、共担分险。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可以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提升创新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有利于从产业的长远发展出发,降低研发成本、分 担创新风险、开拓市场空间,同时也有利益产学研各主体建立持续、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避免短期效益的诱惑,更容易在一些高难技术问题上形成突破。因 此,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合作形式开放化近年来,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产学研合作逐渐趋于开放化。企业、高校、 科研机构以及政府、中介机构通过网络连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以及科研合作。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合作主体之间打破限制壁垒,在某些方面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成果。未来产学研合作的合作形式将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开放。技术创新集群化科技园、孵化器、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中心等一大批科技创业平台建立,在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了合作的便利平台。在这些科技创新集群内,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 等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形成技术创新的完整的链条,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益。技 术创新集群化成为我国近年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比如在全国各地兴起的科技园。2.2产学研合作构成要素及环境分析2.2.1钻石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在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钻石体系模型。钻石体系模型的 基本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还有两个不可缺 少的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这六个基本要素可以简要概述为:生产要素主要 指土地(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力、劳力教育水平、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等。 其中有些是自然因素,有些则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需求条件主要指国内市场 的容量大小,市场的需求会促使企业的改进与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相关及 支撑产业指产业和相关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与相关产业、辅助行业应 该通过合作、信息交流等方式保持联系,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公司战略、结 构与竞争对手表现主要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组织和管理方式,以及国 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机遇主要是指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的机会,一旦机遇出现,能否借助这些事件的影响成为一项提升竞争的重要内容; 政府因素主要是指政府的行为和政策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可以很好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2.2.2钻石体系模型用于产学研合作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波特教授所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虽然研究的是国家层次,但也并不排除其理论用于微观层面的分析研究。[2】由于钻石体系强调诸多因素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而产学研合作就是多种因素关系的合作与协调,并且在微观区域层面形成竞争, 所以钻石体系可以成为分析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本 论文就是试图在把研究宏观竞争环境优势的钻石体系运用于微观的产学研合作环境的分析。钻石理论可以在微观层面说明一个区域的竞争力,那么产学研合作就是高校、 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与经济的融合。高校利用人才和技术,以及国家科研基础设施等条件创造出技术成果,从技术上支持企业的发展;企业利用资金和市场优势以及对技术的需求能力。一方面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技术研发所需的资金,支持其研发。另一方面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寻找市场,转化为生产 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协调配合,资源互用,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推动技术市 场化,形成一个微观的经济循环圈,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合作环境的问题,而钻石理论对于环境的分析具有很强的解释与参考作用,因此钻石理论为产学研合作环 境分析提供了理论工具。但是,由于我们特殊的国情和产学研合作环境的具体特点,在借鉴钻石模型的一般理论时,需要对波特的钻石理论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改, 使钻石理论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产学研合作的特点。1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由于产学研合作不属于某一个产业的发展,所以不存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但是产学研合作需要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的支持,于是将原理论中的相关及支持性产 业修改为相关及支持性组织机构。产学研合作是一个经济与技术、教育融合的一 种创新形式,是一个微观的经济循环圈,所以不存在单个意义上的企业的战略、 结构与竞争对手,于是将这个影响要素修改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条件。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的分析产学研合作发展环境的钻石理论模型,包括生产要 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机构,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条件,以及外加政府和机遇两个要素。六个要素一起构成了产学研合作环境分析的要素。图2.2就是修 改后的“钻石理论”模型架构图。图2.2“钻石理论”的理论构架Fig 2.2 Diamond Theory research framework2.2.3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环境分析①生产要素产学研合作中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知识要素、人力资源素、技术研发要素和成果推广要素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知识储量、大量的科研人才、先进的 技术研发设备以及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企业拥有支撑科研的资金以及较强的成果推广能力,这些都构成了产学研合作中的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要素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师、学生、科研团队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等人力资源要素。在生产诸要素中,人力资源要素扮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产业发展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而掌握知识的人才在整个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也 使得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人才,使得一部分人在产学研合作中, 接触了市场,提高了科研能力,为后续的科研研究储备了人才。2)技术研发要素技术研发要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技术研发过程中共享平台的建设。依 托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与企业的资源实现共享,使合作 的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其优势与效能,充分实现其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在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中,高校通过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或利用自身的科研条 件,独立开发技术成果。或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 实现优势互补,走向双赢。另一方面是作为技术研发结果的成果产出方面。高校 和科研机构是技术成果专利、论文和著作是研究机构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机构。3)科技成果推广要素 高校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按照王志珍院士的观点,目前我过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3】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的性, 因为产学研合作主要就是解决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化比较低的现实困境而发展 出来的一种模式。产学研合作可以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整合企业资源(主要包括资金和成果推广等方面),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律和经营管理方式,提高技术转化率,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使高校和科研院所规避了科技成果推广中的风险。②需求条件产学研合作中,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来说需求条件为资金,以及技术的市场化;对企业来说需求条件为符合市场要求并且可以产业化的科研成果。1)资金需求 产学研合作的三方中,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将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研发与 成果推广和企业相结合,利用企业提供的市场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 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将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产学研合作中,资金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拨款和企业的项目投入。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重大创新建设,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仪器设备购置、材料消耗等费用的补助。企业项目投入 主要是企业以课题或项目的形式投入到高校或科研机构,以获取相应的技术。产学研合作中,科研资金的需求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任何科学技术的进展和科研成果的产出,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不过,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1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善,投资机制不健全,使得大量投资包括风险投资较少涉及高校的科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让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而不能顺利 进行。2)符合市场要求的科研成果 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科研成果要得到转化必须符合市场需求。科 研成果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研技术服务社会 的功能。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可以促使研发人员在选题和承担科研的过程中充 分考虑到市场的因素,而不至于研发的结果脱离实践的需要,造成科研精力与资 金的浪费。目前高校科研立项的主导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学术思维”,而缺少 “市场思维”。高校相关科研人员“重申报,轻研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现实 中,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很多科研成果在切合市场需求方面很多脱节,使得大 量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造成了精力与科研经费的很大浪费,同时也很难将企 业的资金吸引过来,对后续的研究产生不利影响。产学研合作中,理论脱离实际 的研究和技术信息的闭塞,都可能对产学研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可以建立 相关的信息中介服务系统,熟悉彼此的需求条件,以此来确定研究课题与技术需 求的重点,尽快融入市场,顺利实现产学研合作。 ③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条件 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条件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组织的自身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以及所面对的竞争。 产学研合作组织的战略本质上是要回答产学研合作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十 七大报告中对产学研合作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向与目标。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产学研合作中创造出了多样化的 组织形式,例如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企业内部成立技术合作部等,都属于产学研合作的新的组织形式。这些新的组织合作形式对优化合作的 发展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也可以尝试其他形式的合作组织模式。目前,研究型的高校以及很多企业都建立起有关产学研合作的专门 机构,通过各种孵化器、科技园,校企、校地合作形式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中面临的竞争主要是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竞争。对内方面,同样的一个科研项目,可能会有几家高校或科研机构同时展开竞争,包括争取项目上 的竞争和研究成果上的竞争。总的来说,对内竞争对产学研合作是有利的,可以 起到竞争淘汰、优化资源和激励的作用。对外方面,竞争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研发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力量的崛起以及国外科研的介入与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产学研合作的发展。④相关及支持性机构 相关及支持性机构是指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支持的相关机构及其环境,它主要是指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的服务支撑体系,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服务环境。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认为,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对优势产业的发展作用非常大,是一种休戚 与共的关系。一个单独的产业的发展要与某种相关的强势产业一起发展,尤其是 国内的这种强势产业。基于波特的理论,修改后的理论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要有支持性的机构,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来支持其运行,而这里的支持性的机 构主要指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 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是指存在于社会领域,以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 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为内容的机构,属于知 识服务型行业。对产学研合作来说,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和技术流动、扩散与转 移的桥梁,是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走向应用、生产及消费的服务纽带,是技 术成果创新不可缺少的服务环境。 目前,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与支持性环境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市 场、孵化公司、科技园、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咨询公司、策划公司、认证机构、测试中心、培训中心、成果交流中心等。加强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其科技服务功能,为 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咨询与服务以及引导科技 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良好的信誉体系对产学研合作环境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另 外,相关与支持性机构的完善和优化可以使得产学研合作的竞争得到明显的提高, 形成竞争优势。这些机构的存在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个优化网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⑤政府 在西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主要充当的角色有三种:引导者,即政府通过舆论宣传倡导、运用经济、法律、政策手段来引导产学研合作;推动者,运用政策法规影响,利用财政资助,设立科研基金,对一些科研项目重点资助;协调者, 主要提供数据咨询,政策咨询、技术咨询。【4j 西方国家产学研合作中政府的角色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的定位,而目前我国尚处在转型期,成熟的市场体系还没有确立,需要政府在产学 研合作中发挥特殊的作用。政府在目前的产学研合作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过,也要警惕政府“越位”的管理,因为长远来看,政府干涉过多并不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未来发展。 在我国,政府通过有关的职能部门、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应的行政行为,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中包括有关资源的配置行为,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政府是通过制定一系列关于支持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改革有关管理 体制和组织机制,进而来引导和整合各种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的合作的。比如 对于高校来说,要改革有关的考核评估体系,改变重课题申报轻成果运用的现象, 并且建立高校和企业稳定的联系平台。另外,引导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通过科技园建设、校企、校地合作,优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体现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政府相关政策的 扶持与优惠政策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有利保障。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在我国,有关产学研合作的各种 组织机构都是政府建立的,比如各类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评估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机构。这些组织模式形成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产学研结合服务网络,发展科技投融资、科技成果估价等服务内容,支持着产学研合作的进行。⑥机遇1)政策机遇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下,科技竞争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得各国选择具有优势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合 作创新使科技竞争取得突破,在这种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就成为一种国家战略选 择。2006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及之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 “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151”。国家对产学研合作的这一新型 论断把产学研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我国加快产学研结合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政策支撑。随后,十七大再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宏伟目标。在我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产 学研合作的发展环境在政策支持方面将会越来越优化。2)国外资本的机遇以我国加入了WTO为契机,国内市场更加开放,与世界的依存和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也充满着机会,同时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国际问的合 作日益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了一国的限制,使得科技要素资源在国际市场上重 新配置,技术资源的获得途径更加宽广。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得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主体更加多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以上论述是基于修正后的钻石体系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环境进行的初步分析,由于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时刻要与外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而产学研合作所面对的钻石体系的六大影响要素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钻石体系将不断处于修正之中。2.3产学研合作研究理论基础2.3.1创新理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用于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周期。他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并且认为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在其理论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 创新【5j。弗里曼(Freeman)在1982年修订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中明确指出:技 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61。弗里曼 (Freeman)还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他在其著作((Technology anPerformance Lessonsfrom EconomicJapan))中指出:创新系统是国家内部统组织及其子系统an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研究了日本企业组织、生产组织、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政府的作用。R.R.纳尔逊(R.R.Nelson)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Evolutionary TechnicalChangeasProcess))中也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充分肯定大学、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并且研究了大学、政府、企业在新技术生产中的作用r71。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体现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在多主体、多要素的互动与影响下,推动技术创新 与成果转化。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2.3.2博弈论博弈论本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种分析工 具。它能够很好的解释合作的产生和运行的机理。最早由冯?诺伊曼(vonNeumann)奠定其理论基础,中间经过纳什(Nash)等人的发展,现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 领域。在现实活动中,合作是普遍的,各方主体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 也能实现各自的目标,合作实现的利益大于单独行动所获得的利益。 产学研合作本质上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利益主体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这样 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就是博弈的结果,一般来说, 各主体都会选择最有利益自己的合作模式。在这个合作模式中,通过合作各自实 现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并且使整体利益也得到增强。1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理论述评2.3.3系统论理论系统论最早由美籍奥地利人LV.贝塔郎菲(LV.Bertalanffyl在1932年提出,他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诸要素的综合体”。美国著名学者R.L.阿柯夫(R.LAckoff)认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任何种类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81。 系统论是通过研究各系统的共同特征,并用数学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 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在产学研合作中,可以将高校、 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中介等机构看作是一个个的小系统,几个小系统组 成一个创新组织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小系统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各个小系统的最优组合就能促进大系统的发展。系统理论对产学研合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通过系统的观点,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政府这五个子系 统形成一种最优的组合,发挥其创新的功能。2.3.4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上世 纪30年代提出。当时由于在企业运作中,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的做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于是他们提出“委托代理理论”,提倡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 离,企业所有者将经营权让出去,而只保留所有权以及利益。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技术创新优势,企业拥有资金和 市场转化优势,合作双方相互称对方的代理人。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合作双方有可能以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自己的单独利益,这样,就需要在 进行产学研合作中,将利益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在合作之初就以合同等法律行为规定下来,以便建立信任,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产学业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3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一条新型途径,而模式的选择则成为产学研合作是否高效和科学的重要影响要素。本论文认为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产学研合作中基本主体与政府、中介机构等组织怎么样利用在产、学、研 等各方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方式。 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积累了很多在实践中高效的 产学研合作模式。本章回顾国外、国内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理论成果,总结国内常见的几种模式:技术交流、契约型合作、人才培养、共同参与政府资助项目、 研发联盟与共建研究实体、技术孵化模式等。以及国外比较成功的一些有益经验与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芬兰模式、德国模式以及韩国模式。 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涉及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彼此 之间的协作方式、相关制度以及环境支持等具体内容的展开形式,主要包括合作主体之间的地位,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等。3.1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3.1.1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相对比较早,体系比较健全,突出特点是创新性比较鲜明,有很多新概念,主要观点有:Allan把产学研合作分为六大类,分别是:①一般性研发资助;②研发中心与 机构;③合作研发;④研发联盟;⑤创业孵化中心和科技园区;⑥大学工业计划[91。 Larson认为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合作研发的形式将会很普遍。主要是由于技术越来越复杂,进而导致技术开发成本比较高,企业在技术开发中需要选择与外 部研发力量合作,大学就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合作对象之一[1 01。Prabhu认为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有:①单纯的技术转让或对现有技术少量改进以满足企业新产品的需求;②研发机构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对已有技术新的运用;③垂直型合作。比如合作一方独立从事上游或基础研究,而另一方根据上游 研究成果,独立进行下游的研究或应用;④联合进行产品创新。在合作中要利用合作双方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实现战略合作,开发新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进行重 大改进等‘111。3.1.2国内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我国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已经积累了多种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国内的学者大多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成了不同的类别。1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产学业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王娟茹,潘杰义认为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协作型、契约型、一体 化型。技术协作模式是将高校、科研机构同企业由技术的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的协作。契约型合作模式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担风险的技术经济组织。一体化模式包括外部一体化和内部一体化:外部一体化是指改变原单位的体制性质和隶属关系,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学研单位整合为一个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的一体化组织;内部一体化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开发成功某 项技术后,通过直接向企业技术服务,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型经济实体或企业集团【1引。 杜鹃等人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分为基于目标导向 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基于主体作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基于目标导向型 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包括: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生产经营 型合作模式、主体综合性合作模式。基于主体作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又可细分为 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同主导型合作模式【13】o罗山,陈奕吟把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分为五种模式:依托孵化器的初创型模式、 基于单项技术项目或成果的常规型合作模式、立足企业的基地型合作模式、跨机构、跨项目的产业培育型模式【14l。 崔岩,周荣丽,朱继国认为基于产学研合作主体(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 型、企业主导型、大学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和共同主导型等模式。其中在他 们的分类中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又分为政府指令型合作模式和政府推动型 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又分为企业自主研发模式和企业合作研发模式【15】。董萌萌主要是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才探讨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她认为高职院校 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主要有高职院校自主开展模式、联合成立研发中一15,模式、 共建二级学院模式、合作成立培训中心模式、订单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1酬。 卢仁山认为从不同的角度,产学研合作模式有不同的分类。按照产学研合作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将其划分为松散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较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和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3种类型【171。3.2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3.2.1国外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在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早期,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机制研究主要是从产学 研合作的组织层面入手。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的研究也主要是采用文献访谈、1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产学业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实证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主要代表是阿亚佐夫(Lv.Azaroff)、伯乐(K.Boyle)等人, 其研究侧重于从大学角度解释合作创新行为产生的要素特征。 随着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不断的深入发展,研究的视角向宏观和微观层面两 个方向延伸。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因素、动力因素、利益分配以 及创新行为主体的沟通机制等方面。SiegelDonald,A.dmanDavid,E,AtwaterLeanne,N?LinkAlbert指出影响高校 同企业间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利益分配体系设计不合理、文化存在冲突、机构缺乏灵活性、以及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等。AllenKathleen,Tavlo:cyrus在分析影响高校新技术商业化效果的主要障碍基础上,提出以构建合作网络环境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施莫克乐、麦尔斯、马奎斯等提出了“市场 拉动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能否主动采取联合的态度,首先取决于供求关系。 如果供不应求,而且不存在竞争,那么企业无需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联合进 行技术创新,就可以获取利润甚至高额利润。罗森伯格等提出了“技术.市场拉动”的综合作用观点,还有人提出和研究“政府启动”以及“企业家偏好”等问题【l 81。 总的来看,国外关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研究更侧重于经济方面的论述,对政府政策方面的研究相对不是特别的强调。3.2.2国内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钟丽萍等人主要着眼于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对高校、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角度,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伙伴选择机 制、分工机制、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有关机制【191。 孙婵主要研究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和谐管理的运行机制。她认为产学研合作项 目和谐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和则机制”、“谐则机制”以及“耦合机制” 3种类型构成【2…。 陈玉祥从产、学、研、政府合作机制分析入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 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组织机制和调节机制,最后从创新体系建设,中介服 务机构的建设,创新模式的建设,以及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健全与创新【2¨。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可以看出,国内的学者对合作机制的关注大多集 中在传统的领域,而国外的学者更钟情与以某种理论为基础,展开研究。3.3国内产学研合作常见模式分析综合以上学者的分析,本论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国内对产学 研合作模式的概括为几种: 技术交流会:技术交流会是技术市场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以推广科技成果和2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产学业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分析先进技术,使科技成果能够找到合适的生产企业,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技术价值。 技术交流会一般有政府组织或是行业协会组织定期进行。图3.1显示的是高校、科 研院所和企业在技术交流会中相互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技术交流会上,高 校和科研院所把技术成果推介给企业,而企业也把自己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发布出来,实现技术信息的双向交流,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广,科技成果快速 转化等特点。技术交流会在进行技术交流同时,也进行技术交易,进行技术成果 转让和技术服务。技术交流会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许多地方都有这种固定 的技术交流会。技术交流是将产学研三方的合作由技术的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 的协作,同一技术可以转让给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企业,只要所提供的技术符 合企业的需求就可以。技术交流模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技术信息反馈 图3.1技术交流会模式Fig 3.1 Technical exchanges mode契约型合作:契约型合作是指以合同为基础,合作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共同签 订的合作合同,明确各自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权利义务,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运行 模式。常见的有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委托资询、专利出售、专利许可等形式。 企业在进行产学研合作初期时经常会采用这种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各方依靠合同契约的纽带联系起来,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最后共享技术转化成果。合作 内容可以涉及到各个方面,从技术、生产方面到资金、设备、人才、管理、销售 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合作的内容。在契约型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下,合作以法律为基础,合作各方可以就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内容、时间、地点、权益保护、违约责任等各种事宜进行协商,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合作。契约型合作的对象主要是规模 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学研合作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