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国:怎样看待新股证监会核发新股从每周10家变成这

韩志国质疑监管:市场预期政策微调?|韩志国|股市|举世_新浪新闻
特约撰稿 冉一方5月25日下午4点,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在新浪微博发布一条帖子称:现在编造谣言和散布谣言的人太多,会谈还没结束,居然看到了编造的会谈要点,而且已经转发一千多。这里所谓的“会谈”就是在5月25日下午网上的一个传言: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邀经济学家韩志国共进午餐,其观点在网上大肆传播,内容涉及“新股发行不是股市下行的因素”、“去杠杆防风险,是中央的集团决策,证监会会坚定不移的执行”等,引起市场各界人士关注。随后,韩志国于下午3点37分通过微博对网传内容回应称“纯属虚构”。5月24日下午,韩志国发微博表示:共识已达成,还要看如何落实。25日下午,韩志国发微表示,现在编造谣言和散布谣言的人实在太多。会谈还没结束,居然看到了编造的会谈要点,而且已经转发一千多!股市已如此混乱,这样编造和散布谣言有意思吗?可以明确看出,韩志国否认这个“会谈要点”,但未否认共进午餐和会谈,他没有明确表示,也没有说明达成了什么共识。记者拨打韩志国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25日收盘,沪指在权重板块的带动下,上涨超1.4%,强势收复3100点,韩志国发布微博称靠人为制造“漂亮50”不过是自欺欺人,当务之急是推岀三大政策:立即停止对个股与板块的人为打压;大幅削减新股的IPO数量;尽快出台大小非减持新规。谈到股市大涨的原因时前海开源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连续走低之后,随着监管层放缓的预期,市场抄底资金频繁出动,在蓝筹股护盘下,题材股迎来超跌反击,呈现难得的普涨格局。当谈及韩志国与刘士余“会谈要点”是否已经影响到股市时,杨德龙表示此话题并不方便接受采访。韩志国在与网友的微博互动中表示,他的确与刘谈了两个半小时,对于达成的共识,韩志国表示,第一条已经兑现,意见对方全听进去了,但修法不是他能做到的,停发必须报批,所以必须减少。此外,很多股民关心韩提出的第一条“立即停止对个股与板块的人为打压”所指是何板块,韩志国明确回应:是雄安、次新、高送转板块。韩志国更是在与投资者网友互动回复中明确表态:“如果周五收盘后看不到政策调整,我将重新披挂!” 焦点一:IPO节奏过快VS退市难近日,韩志国连发微博写出“股灾4.0实际上已经发生需预防5.0”及“股市不能大跃进”等批判言论,其严厉措辞直指证监会。韩志国表示,自新主席上任以来,证监会已核发新股455只,一级市场筹资近3000亿元,表面上是在消除新股排队的“堰塞湖”,但实际上是把“堰塞湖”由场外转移到了场内:三年内这批新股将产生10万亿的解禁股,股市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数据显示,从日至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合计被重要股东减持49.08亿股,合计减持金额为750.96亿元;有103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有3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减持金额超过10亿元。韩志国认为,这一轮的股市下跌管理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管理层利用手中权力和国家队持股优势有意为之。一年500只股票发行举世罕见,没有退市机制只进不出导致垃圾股遍地举世罕见,公开干预个股交易只许跌不许涨举世罕见,用非专业语言喊话式暴力监管举世罕见。央视网证券频道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钮文新对于IPO滥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表示,中央很想股票市场能有个好的表现,能够或允许“加大股权融资力度”,能够或允许其“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无论是新股发行,还是老股增发,都属于“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的组成部分。25日,杨德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说,IPO是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IPO的正常化也是市场逐步恢复正常的一种表现。IPO和大盘走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IPO的节奏还是会影响市场的情绪,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IPO的数量过多可能会影响到大家对于后市的信心。与韩志国对于退市制度的批评相似,他认为退市制度在过去一年执行的并不严,每年退市的公司数量很少。一些投资者炒作ST股,使得市场很多“不死鸟”苟延残喘,导致炒作之风盛行。只有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才能实现了优胜劣汰引导资金去配置绩优股而不是去炒一些退市题材股,完善退市制度事很必要的。焦点二:江苏的银行上市多此次韩志国对证监会的抨击,不仅仅在股市制度建设以及IPO节奏上观点非常尖锐,更为重要的是他看出了刘士余上台以后银行业上市中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容易让人产生猜疑。5月19日,韩志国发表微博指出,近两年,A股市场共有9只银行股上市,全部集中在日至日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令人蹊跷和难以理解的是:这9只新上市的银行股中,竟有6家来自江苏,占比达66.67%!他强调:“我不认为这与证监会的主要领导出生在江苏有绝对的必然联系,但也绝不能排除这其间耐人寻味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不是领导授意,那也是属下会拍马屁!怪不得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如此热衷,原来股市已经成了感恩报恩甚至寻租的重要手段和随意工具。”他进一步补充说,日上市的江苏银行业绩一直处于下滑之中:2011年至2013年,江苏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下降明显,分别为44.35%、20.08%和12.72%,2014年微升至13.44%,2015年则又降至10.74%。根据2017年一季报,江苏银行诉案缠身长期应收款巨增5倍。在尚未终审判决的诉讼案件中,江苏银行作为被告的案件共计39件,涉案金额为人民币7.23亿。这样的企业能顺利登上A股市场的大雅之堂,其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也无法不令人置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下行,中国银行的业绩增速在下滑,不良资产在进一步增加,经营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中小银行的经营更是面临较大的风险。银行上市通过股市融资,增加其资本金不仅仅可以防范银行业的风险,而且可以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刘士余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对于中小银行的上市是大力支持的。不过对于江苏银行业上市过于集中一事,目前的解释只能是,江苏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银行资产质量相对稳定,盈利能力相对强,公司治理也相对完善。韩志国其人老股民都知道韩志国其实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老人”了。韩志国目前的头衔是经济学家、教授、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他于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先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从事研究工作与领导工作。著有《中国股市不会崩盘也不会逆转》、《股市再创新高已经为期不远》等。从日起,韩志国开始频频发布对于证监会监管政策的不满,声称中国股市的生态环境已遭到毁灭性破坏,痛斥真正的“野蛮人”不在市场在监管。矛头直指监管层滥用权力发行新股:权力不能用来满足私欲,新股审批也不能夹带私货。但是,其在2015年那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和股灾期间对于股市制度的改革、股市的泡沫的言论却少之又少,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其新浪微博处于无更新状态,这是出于什么原因目前不得而知。目前,韩志国新浪微博粉丝超410万,发布微博4799条,每条微博几乎都有几百条的评论,热门微博大多超过3000条评论,过万转发和点赞,其言行在资本市场富有影响力。此前,韩志国教授在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中国股市走出边缘化、国有股减持等问题上有诸多富有影响力的言论。韩志国先生分析和批评了股市“早产论”和“完美股市论”的观点,指出中国股市所患的病症是一种典型的“体制病”。他批评了股市“赌场论”、“推倒重来论”,认为中国股市不但不是一团漆黑,而且还前景广阔。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次新股业绩频变脸 韩志国但斌等数十位大咖加入IPO大论战 _ 东方财富网
次新股业绩频变脸 韩志国但斌等数十位大咖加入IPO大论战
作者:刘慎良
北京青年报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一季度次新股业绩频变脸 IPO大辩论:数次暂停为何仍亏损】进入6月份,证监会对IPO发行速度短暂调整的同时,一批专家学者针对新股发行展开了激烈争论,韩志国、李迅雷、高善文等数十位大咖加入论战。赞同派认为,IPO抽血、配套机制仍不完善;反对派则认为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IPO和二级市场走势没有必然关系。(北京青年报)
  进入6月份了,证监会对IPO发行速度短暂调整的同时,一批专家学者针对新股发行展开了激烈争论,韩志国、李迅雷、高善文等数十位大咖加入论战。赞同派认为,IPO抽血、配套机制仍不完善;反对派则认为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IPO和二级市场走势没有必然关系。  从5月22日,韩志国发表叫停新股发行的言论以来,截至上周末,这场以微博为主战场的辩论持续将近一个月。  6月16日消息,证监会当天核发6家企业IPO批文,筹资金额不超过34亿元。  今年以来,证监会每周五(节假日除外)都会公布新股核发批文,单周核发IPO批文数量除了1月6日14家,2月10日及2月17日12家外,其余每周核发数量均维持在10家。自5月26日起,证监会核发IPO的数量和金额都较此前降幅明显。5月26日证监会核发7家IPO批文,筹资总额减至不超23亿。6月2日证监会核发4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不超过15亿。6月9日,证监会核发8家企业IPO批文,筹资总金额不超过25亿。上周家数减少,但筹资金额有所回升。  无疑地,IPO发行数量和筹资金额,明显让疲弱的A股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  一方面,上证指数顽强地在3000点上方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去年至今上市的新股、次新股中,一季度业绩变脸令市场堪忧。  2016年至今上市的453只新股和次新股中,已有34家公司今年一季报出现亏损,占比约7.51%;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为107家,占比达23.62%。在今年一季度经济复苏背景下,如此高的次新股业绩首亏和首减比例,为历年所罕见。  分板块看,创业板、中小板、主板分别有18家、6家、10家亏损。一季度次新股频现业绩“变脸”,恰与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同步。  业内人士质疑:这会不会是IPO提速“惹的祸”?  在本轮次新股调整(4月12日以来)过程中,能科股份、超讯通信、亚振家居位居跌幅榜前三名,跌幅分别达60.29%、55.16%、52.59%;跌幅超过40%的次新股有8只;跌幅超过30%的个股有38只……许多业绩变脸次新股股价被腰斩。  各方观点  市场需要严加规范  时间:5月22日-5月24日  人物:韩志国(经济学家)  观点:从2015年到现在,核发的新股已达682只,市场需要休养生息;套现已近疯狂,特别需要严加规范;财务造假已成市场顽疾,需要修改《证券法》与《刑法》,予以重拳打击;只吃不拉的退市制度缺失导致垃圾股成堆,需要修法补缺;最少的市场干预和对投资者的最大保护,应该成为监管宗旨。  放缓IPO无法拯救股市  时间:5月27日  人物:水皮(著名财经评论家)  观点:(刘韩会)就是被告请原告吃饭。韩透露达成了共识,就看落实得如何?共识是指,一是停止对个股和板块的打压,据称目标就是雄安、次新和高送转;二是大幅减少新股发行数量,据称原本要发行的4只减少了一半;三是尽快排出大小非减持新规。三大共识中,韩志国认为5月25日落实了一两条,而第三个百分之百会有,所以为此给刘士余点赞。  其实,即便韩志国的所谓共识全部为刘士余接受并落实,指数就不跌了吗?IPO势头太猛,融资用力过度肯定是指数下跌的一个原因,但却不是全部的原因甚至主要的原因,这一点韩志国比谁都明白,历史上新股暂停次数多了,哪一次拯救了股市?哪一次都没有!最多是短线反弹,导致现在指数跌跌不休的元凶另有其人。  停发新股做法很不可取  时间:6月1日  人物: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观点:完全从逻辑上看,停发新股是否可以减缓资金离场,从而多少缓解市场下跌呢?这恐怕也是有疑问的。(高善文表示)有四大原因。  首先,股票发行频繁地进行政策收放,市场无法形成长期和稳定的关于制度方面的预期,从而推高了市场的风险溢价,造成长线资金的离场。其次,新股发行为市场带来了多样的标的,丰富了上市公司的类型。再次,一旦新股停发,恢复发行将是一个困难的决定。最后,熊市通常出现在资金紧缩和经济困难的时期,这时候实体经济迫切需要长线的资金来实现增长和转型。停发新股无疑会阻碍和放缓经济企稳和转型的过程,从而不利于改善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这也会导致资金的进一步离场。  不可把发展重点放在IPO上  时间:6月2日  人物: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观点:我们不可以把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放在IPO上,虽然IPO有它的某些现实性,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是并购,资本市场的规则重心是推动并购重组。我们当然反对虚假并购重组,我们反对操纵市场基础上的并购重组,反对内幕交易,但是,我们必须推动合理有序、透明的并购重组。中国要建立现代金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数次暂停为何仍是多数人亏损  时间:6月4日  人物:李迅雷(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观点:即便市场再低迷,承销商只担心审批通不过,从不担心会发行不出去。显然,每次新股的暂停发行,都与中小投资者因股市惨跌而发出抗议的声音有关。然而,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获胜之后,最终还是没有改变多数人亏损的结果。  为何A股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呢?肯定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如果盈利能力一直很强,即便市盈率再高,股价还是能不断上行。A股公司普遍存在上市前业绩增长好,上市后就变脸的现象,这恐怕与上市规则有关,即拟上市公司需要有连续盈利的要求,盈利水平越高,发行定价也能水涨船高。什么样的发行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趋利行为。  暂停IPO只是让垃圾更值钱  时间:6月5日  人物:叶檀(著名财经评论人)  观点:暂停发行新股从来没有改变过A股休克的难题,也没有改变市场生态,相当于让大量的钱进入市场抢一堆垃圾,这只是让垃圾更值钱。A股生态转变为良性生态,是要让上市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特殊股东与投资者分享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搞什么劳什子的暂停新股发行。  A股市场有点像零和博弈,因为券商佣金和政府印花税税收之和大约等于净利润总额,股市外部出流入基本相等。A股之所以成为零和博弈市场,那是因为烂公司有点多,套现的人层出不穷。从2000年到2014年间,所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年度净利润占比在13.7%-35.1%之间,而同期非上市公司的该项指标在64.9%-86.3%之间,两者差距明显。15年间,前者在每一年都无一例外地远远落后后者。上市之时,就是打扮得最漂亮的时候。  暂停IPO不治本  时间:6月10日  人物:但斌(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观点:过去A股发生的9次IPO暂停,哪一次停止新股发行,改变了市场趋势?都没有。这根本不能解决市场的根本问题,只是把这些最难的东西往后移了。假使这一次又停了,两年以后它又不得不放开了,届时又堆积了无数的企业。这个东西没有解的,唯一能解的还是要市场化、国际化,按照国际惯例办事,该上上,该退退。  暂停IPO论用心歹毒  下跌不怪证监会  时间:6月13日  人物:钮文新(CCTV证券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  观点:在中国企业杠杆已经过高的前提下,所谓“暂停IPO”,阻断中国股权融资通道的叫嚣,往好处想,这属于“无知之举”;往坏处想,这属于“用心歹毒”。不是吗?  如果中国企业负债扩张能力已经受到杠杆过高的约束,这时候再把股权融资通道阻断,中国经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可能出现恶性循环:企业失去股权融资通道,不仅无法以股权融资平衡债务率,消除自身风险和外溢而成的金融风险,反而只能依赖扩张债务维系生产和经济运行。  股市下跌的锅不能让IPO来背  时间:6月14日  人物:向松祚(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  观点:恢复IPO,尽快处理完排队等候审批上市的公司,逐步过渡到实施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上市制度改革,这是正确和必然要走的步骤。股票市场不能正常IPO还能叫股市吗?以IPO加速为股价下降背锅,甚至以此否定严厉的监管新规,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甚至黑白颠倒!同时他认为:不能正常IPO,已经上市的公司很多从来不搞现金分红,那些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就变成动辄值数十亿的所谓壳资源,庄家疯狂操纵上市壳!一些真正的垃圾股长期不能退市,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制造内幕消息拉抬估价趁机套现。  股民受伤不是因IPO太多  而是太少  时间:6月16日  人物:刘胜军(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观点:中国股市的确是股民的伤心地,但不是因为IPO太多,而是因为太少。审批制通过控制IPO数量维持高市盈率泡沫,导致三大恶果:1、二级市场投资者只能“高位接盘”,注定韭菜命;2、高估值诱惑太大,导致大量劣质企业造假寻租上市;3、高估值带来的发审委含金量极高的审批权,导致证监会迷失在新股审批,而荒废了自己的主业——监管。  热点人物  大咖借助微博“激扬文字”  外界评论韩志国,因批评证监会被“请吃饭”,又因这顿饭成为网络红人。近期韩志国日均10条微博,先后炮轰但斌、高善文、叶檀、向松祚等财经名人。市场围绕着他叫停新股发行的言论,分成两大阵营。 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是良心专家、“A股脊梁”,讨厌他的人说他是“故意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碰瓷者”,更有人质疑韩志国批判证监会的动机不良。  最新消息,韩志国的微博拥有427万粉丝,每条微博能够获得数百乃至上千条评论,成为当红“经济学家”中网络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  追溯到5月27日,刚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会面不久的韩志国,在微博上公开喊话深圳东方港湾投资董事长但斌:“私募经理但斌一面增持茅台股票,一面大肆哄抬茅台股价,悬赏一亿元豪赌茅台股价在18年底上600元,宣称‘茅台股价一万年都不会崩盘’。无论是在任何国家,这都涉嫌操纵股价、内幕交易和扰乱市场秩序。”  这三顶“帽子”引发但斌方面的强烈反击,他在微博上发文反问韩志国,是否敢于毫无保留地公布自己的持股,甚至直言:“不惧怕韩志国教授及其部级等众高官私交甚好的有关人等,用‘私人公权力’甚至‘公权公权力’打击报复!奉陪!”  6月6日,韩志国发布长篇微博《高善文反对叫停A股究竟错在了哪里?》,再次叫板IPO.  韩志国称,在中国股市IPO几近疯狂而导致市场严重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市场有识之士纷纷站出来表态,建议证监会立即暂停或放缓IPO。“高善文以极其阴暗的心理和孤陋寡闻的认知来揣摩别人的救市举措,令人失望也使人诧异!”韩志国称。对于高善文所说的每次新股叫停都没能刺激股市上涨,韩志国强调,那是因为历届证监会都没有在新股暂停后立即启动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股市的依法治市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问题。  韩志国的言论遭到了另一位微博大V的怒怼。近日,微博大V刘胜军发文表示,股市一跌,就立即有“砖家”跳出来呼吁减少甚至停止IPO。刘胜军称,韩志国呼吁减少IPO,其实就是剥夺投资者“低价买股票”的机会。“其实在熊市,企业是不愿IPO的,因为那是‘贱卖’啊。”刘胜军说,投资者应该高兴而非恐惧。而针对熊市还有这么多企业排队IPO,刘胜军说,那是因为股价还是太高、泡沫依旧太大,因此,指望靠停止IPO来支撑“泡沫”还是醒醒吧!中国股民不要总被韩志国们征收“智商税”。  6月14日晚间22点,韩志国发布题为《》的微博,透露向松祚包装雪浪环境助推其上市,并在上市前突击入股200万股,在解禁期过后三个月内全部抛售获利过亿。韩志国随后指出,向松祚曾任职太平洋证券,而雪浪环境上市的保荐人正是太平洋证券。如果事实真是如此,就是典型的内幕交易。  6月16日,向松祚在微博上疑似回应此事。向松祚表示,“朋友们问我网络炒作怎么回事,我说压根儿不认识这个人,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我的言论从来对事不对人。”股票代码新股名称一字板数量总涨幅(%)每中一签获利603042.SH华脉科技8198.822.24万元300661.SZ圣邦股份7152.832.28万元300660.SZ江苏雷利4110.522.77万元
(原标题:一季度业绩“变脸” 放缓、暂停还是照常)
(责任编辑:DF010)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怎样看待新股核发从每周10家变成这周7家
韩志国今日凌晨两点多再次在微博发文称,应尽快把新股核发降至每周三只。“我的态度是:对市场的研究不能预设立场,错的批评,对的点赞,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建设而不是毁灭,否则就会坑了股民害了市常”
以下为全文:
【怎样看待新股核发从每周10家变成这周7家】
5月26日,证监会核发了7家公司融资23亿元,消息公布后,立即有人讽刺挖苦:平时五个交易日10家,下周三个交易日7家,新股发行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种看法显然还没弄懂新股发行的方式和方法。
今年以来,有一周的新股是14家,还有一周是12家,除此之外,无论是五一还是清明节,每周都毫无例外地核发10家。这次核发的新股,并不是在下周发行,与下周有几个交易日毫无关系。
其中有四个变化:
1、今年以来第一次核发新股低于10家;
2、每周两次的发审会这周只开了一次,取消了一次;
3、今年每周核发新股的筹资额平均在60亿元左右,而这周只有23亿,降低幅度较大;
4、核发企业上创业板的,破天荒地由三家变为一家。
而且,在我去证监会参与讨论前,这7家企业就已经过会,按惯例不能不发。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核发的新股仍然太多,股市需要休养生息,一周三家,一年就是150家,这已经相当于向全世界开放的美国三大股市的上市数量。
2015年以来,已经发行上市了682家,而中国股市又是一个只进不退的市场,供求关系已岀现严重失衡,迫切需要进行大的休整改造。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有进步但进步不够大,还有非常大的改变空间,应尽快把新股核发降至每周三只。
我的态度是:对市场的研究不能预设立场,错的批评,对的点赞,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建设而不是毁灭,否则就会坑了股民害了市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来自&#xe6关注 韩志国:怎样看待新股核发从每周10家变成这周7家 5月26日,证监会核发了7家公司融资23亿元,消息公布后,立即有人讽刺挖苦:平时五个交易日10家,下周三个交易日7家,新股发行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种看法显然还没弄懂新股发行的方式和方法。今年以来,有一周的新股是14家,还有一周是12家,除此之外,无论是五一还是清明节,每周都毫无例外地核发10家。这次核发的新股,并不是在下周发行,与下周有几个交易日毫无关系。其中有四个变化:1、今年以来第一次核发新股低于10家;2、每周两次的发审会这周只开了一次,取消了一次;3、今年每周核发新股的筹资额平均在60亿元左右,而这周只有23亿,降低幅度较大;4、核发企业上创业板的,破天荒地由三家变为一家。而且,在我去证监会参与讨论前,这7家企业就已经过会,按惯例不能不发。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核发的新股仍然太多,股市需要休养生息,一周三家,一年就是150家,这已经相当于向全世界开放的美国三大股市的上市数量。2015年以来,已经发行上市了682家,而中国股市又是一个只进不退的市场,供求关系已岀现严重失衡,迫切需要进行大的休整改造。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有进步但进步不够大,还有非常大的改变空间,应尽快把新股核发降至每周三只。我的态度是:对市场的研究不能预设立场,错的批评,对的点赞,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建设而不是毁灭,否则就会坑了股民害了市场。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监会核发新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