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资本市场的作用应怎样发挥作用

方星海: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资本市场|方星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方星海: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我国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资本市场的框架设计、制度安排、交易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撰文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体制优势,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和手段,用更市场化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交流合作。
  他表示,近年来,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大型商业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但面对庞大的市场投融资需求,即使统筹考虑国际金融机构、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仍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从国际经验看,在跨境投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方星海同时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普遍薄弱,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我国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资本市场的框架设计、制度安排、交易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开展人才培训教育等形式的援助,加强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间的双边业务和股权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交易市场,盘活区域内资金和项目资源。
  引导国内优秀券商“走出去”,不仅走向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也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特别是重要节点国家和城市,完善全方位国际化布局,打造“投行国家队”。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证券服务机构专业能力和水平,推进本土化战略,深耕当地市场,积极开展特色跨境业务,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扮演好“中资企业+中国产能+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市场、客户之间的“超级联络人”角色。
  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制度,积极推进原油期货上市,逐步扩大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持续开展天然气、商品指数等期货品种研究,探索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帮助“一带一路”企业管理风险。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继续推动取消有关政策限制,鼓励和支持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进商业银行和其他有关金融机构有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
  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中心。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品种开始,逐步引入“一带一路”相关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和办事处,继续推动完善“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APP专享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 宣昌能
日10:37&&&&&&&&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 宣昌能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新疆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监管部门就资本市场支持新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将进一步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大战略。当前,在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大趋势下,我国资本市场应始终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继续推动证券期货业双向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来华设立合资机构。欢迎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机构申请QFII和RQFII资格,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投融资便利化。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是深化区域金融监管合作,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目前已经与“一带一路”区域内26个国家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备忘录》,下一步将紧在现有的监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加大合作力度,协同打造区域金融安全网,建立服务“一带一路”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方星海: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_网易财经
方星海: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文章|《中国金融》2017年第9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诗人张籍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古丝绸之路的发达与繁荣。尽管沿线地区语言、宗教、风俗等迥异,两千多年
来,古丝绸之路各国通过紧密的商业贸易往来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中西方文化融合,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的设想。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出席APEC峰会时,首次提出建
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战略构想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全球的持续关注。三年多来,我国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并
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有广
阔的经济前景,也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全新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前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沿线有60多个国家,人口合计约44亿,为23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3%和29%,贸易总量占全球1/4。除中国外,沿线国家人均GDP约为3750美元,相当于发达经济体人均GDP的19%,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据麦肯锡预测,2050年“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将贡献全球经济增量的80%。沿线国家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共识,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及中国部分边境
省区,基础设施短缺落后,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瓶颈,迫切需要在道路、桥梁、机场、接驳枢纽和通讯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据市场估计,沿线国
家基建投资总规模或达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必将带动相关产
业巨大的产能需求。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反过来又能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促进产业投资和经济发展。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产能合作前景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情况、宗教文化习惯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地缘冲突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用共同的经济发展目
标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愿景去协调发展中的差异,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经济上的互补性和文化上的交融性,就能达到互利、合作、
共赢的目标。发达经济体可以通过投资建厂、兴办合资企业等输出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培训高素质人才,逐步实现技术外溢。沿线
不少国家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需要用先进技术工艺开发利用,以公正合理的价格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提供能源资源保障,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一些在较发
达经济体的所谓过剩产能,转移到较落后经济体仍具有一定先进性,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辐射带动我国沿边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一带一路”的许多重要项目和节点城市分布在我国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其落地实施将成为带动我国沿边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全长11179公里的渝新欧铁路,途经国内4个省份、6个国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带动作用。规划中延伸到东南亚的高速铁路网,同样将大大提升我
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的经济联系和发展水平。“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够推动沿海向沿边的二次开放,有效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一带一路”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古丝绸之路的发展主要源于商业和贸易活动,而“一带一路”将更多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和金融融合发展。通过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更好地
融入当地社会,惠及所在国人民群众。2016年,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合同8158份,合同金额1260亿美
元,同比增长51.6%。投资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大型商业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但面对庞大的市场投融资需求,即使统筹考虑国际金融机构、
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仍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从国际经验看,在跨境投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早期的海洋贸
易时代,股份制公司将贸易风险分摊到众多国际投资者身上,促进了早期全球化。英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力发展海外铁路建设债券,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
进程及海外投资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体制优势,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和手段,用更市场化的方式配置
金融资源,支持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交流合作。“一带一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目前,“一带一路”项目融资仍主要依靠美元。不少沿线国家经济规模小、金融市场欠发达、汇率不稳定,通过美元结算双边贸易投资,会产生巨大的不
确定性。同时,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交往和人员交流的增多,贸易和投资额持续快速增长。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币种选择、资本流动和货币回流等需
求,也产生了货币互换、对计价资产的需求,人民币在沿线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使人民币“走出去”“留得住”,需要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境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交易所联通、基金产品互认等
机制,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交易工具和投资渠道,打通人民币回流境内通道,形成人民币“境内—境外—再境内”的良性循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民
币同样也为证券服务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中蕴含着融资服务、资产管理、投资顾问、并购重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和商机,
可以助推国内证券服务机构走出国门,培育我们自己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汇率风险不容小觑。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生态脆弱,美元对俄罗斯卢布的年波动率达到20%,土耳其里拉的年波动率约15%。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目前主要依靠政策性的“两优贷款”、商业信贷及PPP融资,信用风险比较集中,潜在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资本收益重
大损失,甚至引发局部流动性危机。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如中亚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东南亚诸国的天然橡胶、铝土矿、镍、锡等,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对有色金属、钢材、能源、化工等的巨大需求,客观上也需要强化对大宗商品定价权和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应充分运用衍
生品市场,有序推进对外开放,鼓励实体企业积极参与,帮助有效管理价格风险,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资本市场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鼓励优秀企业在市场发行上市和再融资,保障“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支持境内企业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投资“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发行、D股等)。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创新债券品种,积极推动企业发行“一带一路”项目债,启动境外公司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人民币债券(俗称“熊猫公司债”)
试点。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14家境外公司累计发行熊猫公司债46单,发行金额总计836亿元。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
所完成100亿元人民币债券发行,这也是首单“一带一路”熊猫债。积极参与沿线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普遍薄弱,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我国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资本市场的框架设计、制度安排、交易系统和法律法
规建设,开展人才培训教育等形式的援助,加强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间的双边业务和股权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交易市场,盘活区域
内资金和项目资源。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成立了中欧国际交易所,201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
证券交易所收购了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30%的股权。与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合作也在商谈中。此外,中国证监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或地区
签署证券合作备忘录(MOU),搭建基础性合作框架,并将以此为基础深化证券领域的合作。提高证券服务机构国际竞争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引导国内优秀券商“走出去”,不仅走向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也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特别是重要节点国家和城市,完善全方
位国际化布局,打造“投行国家队”。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证券服务机构专业能力和水平,推进本土化战略,深耕当地市场,积极开展特色跨境业务,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扮演好“中资企业+中
国产能+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市场、客户之间的“超级联络人”角色。建设大宗商品区域定价中心,提高企业管理风险能力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制度,积极推进原油期货上市,逐步扩大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持续开展天然气、商品指数等期货品种研究,探索推
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帮助“一带一路”企业管理风险。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继续推动取消有关政策限制,鼓励和支持产业企业
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进商业银行和其他有关金融机构有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
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中心。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品种开
始,逐步引入“一带一路”相关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和办事处,继续推动完善“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加强“一带一路”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有政体和制度的差异,有财税和会计规则的差异,有投资和贸易环境的差异。“一带一路”倡议实
施需要大批优秀专业人才,特别是懂得国别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十分稀缺,长远看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此,应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集
中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的力量,注重对沿线经济体财税、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专题性的深度研究,主动加强沿线经济体的多层次交流,加大复合
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补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才短板。
标准一旦建立了之后,大多数时间并不用总管着市场。
巨丰投顾6月策略:市场低谷期防御为上。
此种战法是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散户能够获利的力量之源。
K线是分析和判断行情走势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学会看图,赚钱不再难!
在这个市场里,主力决定着大市走向。散户能赚钱的方法就是跟庄操作。
要做股票,先看大盘,如果把握不好节奏,想在市场生存,真的很难。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综合
责任编辑:杨倩_NF442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
  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中心。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品种开始,逐步引入“一带一路”相关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和办事处,继续推动完善“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  加强“一带一路”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有政体和制度的差异,有财税和会计规则的差异,有投资和贸易环境的差异。“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大批优秀专业人才,特别是懂得国别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十分稀缺,长远看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此,应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集中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的力量,注重对沿线经济体财税、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专题性的深度研究,主动加强沿线经济体的多层次交流,加大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补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才短板。■  作者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 第
[3] 页 [下一页]
责任编辑:周子章
?&( 14:34:07)
?&( 11:31:09)
?&( 9:14:36)
?&( 9:53:48)
?&( 15:36:01)
?&( 11:37:49)
?&( 11:30:19)
?&( 9:36:37)
?&( 9:07:30)
?&( 11:15:16)
条评论&   【】【】
地方金融机构动态
媒体合作: 广告部: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6
Copyright &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方星海: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
方星海: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
  中国证券网讯 近日,《中国金融》刊登了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的署名文章《用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文章指出,&一带一路&给资本市场带来新机遇,资本市场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优秀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和再融资,保障&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支持境内企业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投资&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发行H股、D股等)。  文章节选如下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前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空间广阔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沿线有60多个国家,人口合计约44亿,GDP为23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3%和29%,贸易总量占全球1/4。除中国外,沿线国家人均GDP约为3750美元,相当于发达经济体人均GDP的19%,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据麦肯锡预测,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贡献全球经济增量的80%。  沿线国家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共识,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及中国部分边境省区,基础设施短缺落后,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瓶颈,迫切需要在道路、桥梁、机场、接驳枢纽和通讯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据市场估计,沿线国家基建投资总规模或达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巨大的产能需求。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反过来又能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促进产业投资和经济发展。  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产能合作前景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情况、宗教文化习惯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地缘冲突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用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愿景去协调发展中的差异,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经济上的互补性和文化上的交融性,就能达到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发达经济体可以通过投资建厂、兴办合资企业等输出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培训高素质人才,逐步实现技术外溢。沿线不少国家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需要用先进技术工艺开发利用,以公正合理的价格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提供能源资源保障,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一些在较发达经济体的所谓过剩产能,转移到较落后经济体仍具有一定先进性,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  辐射带动我国沿边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的许多重要项目和节点城市分布在我国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其落地实施将成为带动我国沿边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全长11179公里的渝新欧铁路,途经国内4个省份、6个国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带动作用。规划中延伸到东南亚的高速铁路网,同样将大大提升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的经济联系和发展水平。&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够推动沿海向沿边的二次开放,有效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一带一路&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  古丝绸之路的发展主要源于商业和贸易活动,而&一带一路&将更多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和金融融合发展。通过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惠及所在国人民群众。2016年,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合同8158份,合同金额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51.6%。投资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大型商业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但面对庞大的市场投融资需求,即使统筹考虑国际金融机构、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仍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从国际经验看,在跨境投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早期的海洋贸易时代,股份制公司将贸易风险分摊到众多国际投资者身上,促进了早期全球化。英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力发展海外铁路建设债券,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进程及海外投资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体制优势,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和手段,用更市场化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目前,&一带一路&项目融资仍主要依靠美元。不少沿线国家经济规模小、金融市场欠发达、汇率不稳定,通过美元结算双边贸易投资,会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交往和人员交流的增多,贸易和投资额持续快速增长。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币种选择、资本流动和货币回流等需求,也产生了货币互换、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需求,人民币在沿线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要使人民币&走出去&&留得住&,需要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境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交易所联通、基金产品互认等机制,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交易工具和投资渠道,打通人民币回流境内通道,形成人民币&境内&境外&再境内&的良性循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同样也为证券服务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中蕴含着融资服务、资产管理、投资顾问、并购重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和商机,可以助推国内证券服务机构走出国门,培育我们自己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汇率风险不容小觑。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生态脆弱,美元对俄罗斯卢布的年波动率达到20%,土耳其里拉的年波动率约15%。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目前主要依靠政策性的&两优贷款&、商业信贷及PPP融资,信用风险比较集中,潜在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资本收益重大损失,甚至引发局部流动性危机。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如中亚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东南亚诸国的天然橡胶、铝土矿、镍、锡等,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对有色金属、钢材、能源、化工等的巨大需求,客观上也需要强化对大宗商品定价权和价格风险的管理能力。应充分运用衍生品市场,有序推进对外开放,鼓励实体企业积极参与,帮助有效管理价格风险,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资本市场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  鼓励优秀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和再融资,保障&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支持境内企业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投资&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发行H股、D股等)。2016年以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两家公司在境外合计融资达11亿美元。创新债券品种,积极推动企业发行&一带一路&项目债,启动境外公司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人民币债券(俗称&熊猫公司债&)试点。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14家境外公司累计发行熊猫公司债46单,发行金额总计836亿元。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所完成100亿元人民币债券发行,这也是首单&一带一路&熊猫债。  积极参与沿线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普遍薄弱,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我国可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资本市场的框架设计、制度安排、交易系统和法律法规建设,开展人才培训教育等形式的援助,加强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间的双边业务和股权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交易市场,盘活区域内资金和项目资源。  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成立了中欧国际交易所,201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收购了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30%的股权。与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合作也在商谈中。此外,中国证监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或地区签署证券合作备忘录(MOU),搭建基础性合作框架,并将以此为基础深化证券领域的合作。  提高证券服务机构国际竞争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引导国内优秀券商&走出去&,不仅走向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也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特别是重要节点国家和城市,完善全方位国际化布局,打造&投行国家队&。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级机构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证券服务机构专业能力和水平,推进本土化战略,深耕当地市场,积极开展特色跨境业务,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扮演好&中资企业+中国产能+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市场、客户之间的&超级联络人&角色。  建设大宗商品区域定价中心,提高企业管理风险能力  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制度,积极推进原油期货上市,逐步扩大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持续开展天然气、商品指数等期货品种研究,探索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帮助&一带一路&企业管理风险。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继续推动取消有关政策限制,鼓励和支持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进商业银行和其他有关金融机构有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  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中心。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品种开始,逐步引入&一带一路&相关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和办事处,继续推动完善&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  加强&一带一路&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有政体和制度的差异,有财税和会计规则的差异,有投资和贸易环境的差异。&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需要大批优秀专业人才,特别是懂得国别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十分稀缺,长远看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此,应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集中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的力量,注重对沿线经济体财税、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专题性的深度研究,主动加强沿线经济体的多层次交流,加大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补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才短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